標籤:

為什麼說「自動化 = 什麼都會 + 什麼都不深入」?

學自動化的童鞋們,你們對自動化是怎麼看的?


學了四年自動化。

你會數學:高數,現代,概率,復變,運籌學,然後還有兩門matlab的必修課,和數學建模的選修課,自學一個離散你就無敵了

物理:你會學大學物理學,有的學校還要求工程力學

機械:你會學到工程製圖,和各種機械結構,還會cad。

計算機:你要學c語言,選修java,c#,c++,必修 51 c 語言,彙編更是要熟練掌握。

底層上計算機組成原理肯定要拿下吧,微機原理肯定要拿下吧。學校還開了一門編程的大雜燴課,把數據結構和演算法都他媽學了。

強弱電: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路原理,這都不用說了吧。然後就是電力電子,然後你還要學會51單片機,dsp,和強電里的 PLC,如果你要參加競賽,fpga,pcb制板要自學下吧。

你還要學電機,直流電機,交流電機,交流變頻調速,直流電機拖動,基本上每門課都有實驗課。一周七次實驗。

然後學會電機之後你就可以開始學控制了:自動控制原理,現代控制原理,控制原理與matlab模擬,計算機控制原理,工廠供電。

然後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充電課程,什麼人工智慧,機器人學,通信與信號,圖形圖像處理,

再加上一些狗血的課程,他們會在大一大二結束:英語體育毛概馬哲神馬的。。。

好了。四年之後,你就是神!

給你說點實在的吧。

如果你學了自動化,是自動化而不是機械自動化。那麼下面5個控制類的二級學科基本已經說明了自動化的未來分化,他們是: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導航制導與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如果你打算做學者,或者你確確實實要做控制,第一個是首選,傳說中的雙控,東北大學,清華大學,上交,浙大是第一梯隊。但是如果你學了,你沒有回頭路,你必須考研考博留校或者出國,你必須在研究所裡面過下餘生,沒有這個覺悟你最好不要天真地去考這個研。

系統工程也差不多,主要做的是plc,嵌入式,控制應用方面研究,感覺不進研究所感覺木有什麼前景,北航、國防科大,華中科大和上海交大,清華第一梯隊。說是做應用,實際上裡面基本什麼都做,老師會把項目弄成好幾條生產線,出來的人也可以去華為這樣的公司。

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純弱點,進去基本是做神經網路,人工智慧神馬的了,理論就是演算法和圖形圖像識別,出來可以找到數據分析,圖形圖像處理的相關工作。還是比較與時俱進的,但是選了這個就意味著你大學本科學得東西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沒有用的了。

導航指導與控制,非常難!!但是個人覺得很有前景的。要學好需要補學物理學,很多人說進去慣導直接不會,看了三年都看不懂。學這個最好去一個軍工背景的學校,哈工大,北航,北理工,中科大,清華。出來之後基本不愁工作,國家各種研究所,沈飛,西飛,黎明發動機,最好也要有做一生研究的覺悟。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這個你進去了就是讓你學感測器的。感測器網路,物聯網,智能檢測。基本上也是比較雜的。要做基本也是要做研究的。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

1.大學本科學得,90%以上以後根本用不上。所以確實很狗血

2.中國的國情限制,工廠的核心競爭力基本放在員工管理上面了,不會有任何創新的,要做自動化,要不出國,要不在國內搞研究,國內的工廠需要的只是一個會一點plc和電機的民工而已,去了基本上就說不上什麼科研說不上什麼技術了。

3.你也看到了,自動化學出來的每一個都是很有前景的,基本上可以說所有工科學科它都涉及到了。你大學本科如果修習了自動化,你基本可以考任何工科方面的碩士學位而沒有人會覺得你是怎麼跨專業考試。很多人考了計算機,通信,測控,電子。

4.大學四年,乃至研究生,都會很苦逼,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5.樣樣學,樣樣不精,就是自動化的特點。也是優點,你也要反過來看,它會給你一個很完善的知識體系,讓你在任何工科人才面前不落下風。

但是如果你抱著未來能有多來錢的思路,我建議你不要報自動化。


我先來自我嘲諷一下:

先吐槽一下我在大學裡面學過的東西吧,都是能叫的上來的東西。

2008年,奧運之年,由於筆試太差,沒能當上賽會志願者(其他的志願者也沒報),然後一心投入到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去,第一次玩了玩matlab,第一次接觸計算機視覺(是我上到大四才知道當時考的是這個方面的考題)。結果混混噩噩的忙活了一個暑假,之後熬夜三天,最後,就沒有最後了···神馬獎都沒有獲得,但對matlab熟悉了很多。

2009年,由於保送研究生,必須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題目是「逆變電源」,就是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點的那種。具體的逆變電路是買的別的廠家的圖紙,自己就負責焊板子和調試硬體電路,原本不抱任何希望的,誰知道在最後北郵進行測試的時候,出來的波形異常的好,失真度只有3%啊。當時我們貌似看到了上帝!僥倖的獲得一個北京市二等獎。經過這次比賽,對調試硬體電路有了信心,數字示波器、萬用表、數字信號發生器、IGBT、單片機等電子類的基本技能全都熟悉了一遍。然後就再也不接觸硬體電路了···

2009年,參加了全國大學生西門子杯「控制模擬」比賽,大量的用AutoCad去畫圖紙,設計迴路,大概了解到化工設計所的工作流程。但最後由於各種灰色因素,隊伍被刷了下來,拿了一個「參與獎」飄過,飄過···這一次的收穫就是學會用AutoCad,知道些過程式控制制,特別是石油、化工方面的工作流程。

2010,是畢業的一年,那就不得不提到畢業設計。由於本人心地善良外加有點小名氣,所以搞定了3個人的畢業設計。本人的,關於安全監測的,這東西吧,沒有什麼實際的東西來驗證東西的錯與對、好與壞,自己做的也比較鬱悶,加了點神經網路什麼就矇混過關;一個是自己追的女孩的,關於機器視覺的,就是利用照片中一個已知模板的大小,來估計它旁邊的物體大小,用的是OpenCV,提取屏幕的角點,進行坐標變換、矩陣運算,基本解決問題,但精度好像不怎麼高;另一個是我輔導員的,嘿嘿,我幫我的輔導員(研究生)做畢業課題,這話聽著好拉轟。被逼的研究一個很古老的模型,看些英文文獻、化工模型等等,然後編寫了一個matlab的大程序,幫她也矇混過關,成功畢業。這一年的畢業課題,自己的沒學到多少,反而是其他的學了一些,OpenCv、Matlab、化工知識都有所提高和了解。

2008~2010 跨度兩年的全國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出發點是好的,我們小組也有幸拿到這個計劃,傳說中下撥1WRMB,不知道哪裡去了~當時的老師給我們派了一個極其不靠譜的博士(現在和我一個實驗室),不怎麼指點,基本上就是敷衍了事,我們三個人查閱了大量的文獻,看一個一個不懂,結果就是下了一大堆的文獻在電腦里,但是沒一個看的懂。我們是做數據濾波、去噪的,後來上了研究生,才知道,我們看不懂的那些東西原來都是「矩陣論」裡面的小嘍嘍們。吐血啊。經過這個科研計劃後,查閱文獻的能力有一點點提高,大概知道文章如何寫了。

2011年,是個值得慶祝的一年,我終於進入悲催的研究生世界。跟上這個導師,就是被一些浮雲所迷惑,簡直就編程大牛啊,我也是沖著這個來的,想著研究生三年好好把編程技巧提高一下,再加上咱的本行控制專業=宇宙無敵、世界無敵,哈哈···事實遠遠不是這個樣子。原本期望的各種做不完的項目,原來都泡湯了,而且也不是我們通常意義的軟體,我們主要做模擬類的,就是將現實的物體變成數學模型,通過編程實現。所以呢,我們的重點不是什麼前期的需求分析、軟體設計、軟體測試、軟體實現等等常見軟體的路徑,重點是在對對象的數學建模。身處過程行業,導師突然有一天給了一個風力發電模擬的任務(運動+電力行業)。然後,我就義無反顧、毅然決然、一心一意的進入這個課題,自己一個人從一清二白的年代(實驗室沒有人做過、沒有翼型設計、沒有風機的設計資料、沒有相關的專業設計軟體、甚至連個電機都沒有)開始做風力發電模擬。耗時一年,終於從各個地方搜集好數據,做好模型,編寫軟體。

這還沒有完,之後是軟體的集成。這個項目還有其他兩個人,一個做3D界面,一個做PLC通訊。我不知道怎麼就負責這個集成、調試的工作。由於我的模型是連接3D模型、通訊程序的核心程序,所以一旦有點什麼問題,老師就說是我的錯。天地良心,3D界面顯示有誤、通訊不正常,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問題(事實證明我模型的錯誤真的不大)。但我就是慫,不敢說,只能苦逼的查程序,最後發現別人的錯誤,還要告訴他如何修改這個錯誤。近一段日子,貌似要交貨了(終於交貨了,淚奔啊)。這個項目的收穫是,對風機有了比較全面的、淺層的認識,提高一些編程的技能(不能和計算機專業的相提並論),對通訊當面的知識有些了解。

2011.9月至今 白天在實驗室幹活得不到成就感,再加上我大學同學在可惡的美帝國主義那裡召喚我,我萌生出國的想法。考了一次托福,成績不夠高,估計要再來一次,最近正在準備GRE。

我的大學加研究生真的沒有浪費一點,非常的努力,每天都是12點睡(不是看電影、打遊戲等原因),早上7點起來,本科GPA3.8,各個公司的獎學金都有獲得,但由於學的太雜:控制理論、過程式控制制、運動控制、電力控制、人工智慧、機器視覺、軟體編程、硬體設計,都不是很深入。導致我現在對自己的懷疑。我不怕辛苦,但就怕辛苦之後沒有回報(好的回報)。


傳說中的"寬口徑"專業。

但是,尼瑪是不是太寬了!!從機械製圖到電子電路通信電磁場微波再到自動控制現代控制過程式控制制等各種控制再到資料庫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無所不學有沒有!!!

尼瑪強電弱電一起學有沒有!!!

尼瑪剛還在研究醫療心電信號0.幾mv怎麼AD轉眼就變成幾KV怎麼整流有沒有!!!

尼瑪無數自動化er畢業的時候都在想哥將來到底能做什麼有沒有!!!

尼瑪大學進實驗室後不斷糾結在主攻PLC方向還是嵌入式方向有沒有!!!

尼瑪聽到PID演算法就激動有沒有!!!

尼瑪聽到MATLAB建模模擬就興奮有沒有!!!

各種尼瑪DT,但是後來吶發現,學這麼多還真有用,各種控制理論啊,應用到各種系統整體設計、應用到電子電路的分析真是一把瑞士軍刀。作為一個自動化er早點在大學的時候找好自己的一個專攻的方向,愛編程就去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一樣去編程、愛電子電路就去向電科專業的學生一樣去搞電路,積极參加各種電子競賽,多和老師交流,多泡泡專業論壇,看看別人在幹什麼。慢慢你就會發現你願意幹什麼了。

我一直覺的學一件東西是先有樂趣,再有興趣。樂趣從何而來,成就感!

設計了一塊電路板,OK,調通了!!成就感上來!

寫了一段代碼,OK,跑通實現功能了!!成就感上來!

搞定了一個別人搞不定的東東,OK,被仰視了!!!成就感上來!

所以不管你是自動化er、還是通信er、還是計算機er、還是電科er,找到自己的樂趣,找到自己的G點。


其實從大的方面講,這是精與博的問題。

假設同一個人,可以只專精一門,也可以專一門的同時多學幾門其他的(那專的一門,也就不那麼深),哪個好?沒有哪個好,只有適合於那種需要。

比如去做專門做某個產品的公司所需要的,就跟與各行各業公司打交道的諮詢公司不一樣。就自動化而言,去專於機械的公司,那機械自動化的就比自動化的更有優勢;但去跟很多科技類企業打交道的諮詢公司,自動化的不就相對有優勢了么?

再比如,做機器人的公司,單純地做一個環節,比如機械環節或動力環節,或是單純地軟體、編程,做自動化的沒有優勢。但要做系統的集成,要把機械、動力、感測器、電機、控制器等整合成一個系統,或者做控制演算法,自動化的不久有優勢了么?

再比如,去獵頭公司,自動化的強電、弱電、計算機、機械等都懂些,而且足夠獵頭公司所用(這裡絲毫沒有看不起獵頭的意思:)),這不也算優勢了么。

其實,所謂的專業,不過找到進入職場的一個切入點而已,人生幾十年,難道就被幾年的所學限定住了?人生怎麼長,專業起點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關鍵在於今後自己對事業的規劃,畢竟做一輩子技術的,少之又少。

回答你的問題,錢學森說,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定位,實際上跟流體力學差不多,應用的是數學工具,但也不同於應用流體力學的各個工程學科。

流體力學是什麼?物理學。在我看來,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系統的科學,系統科學(包括系統控制)是研究人造系統的科學。這下定位就清楚了。

在很大程度上,系統控制是以數學為工具,以計算機為實現手段,研究的是各類控制系統(如機械、化工等)中共同性問題,把這些問題都提煉到系統層面來研究。

比如卡爾曼濾波,就是以數學裡的里卡提方程為工具,從抽象的系統的層面,為各種涉及估計、預估的應用,如精子的跟蹤,乃至溫度的估計,衛星跟蹤等,提供了演算法,並藉助計算機來實現。


本科的自動化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或者說剛讀完本科本就不可能對一個領域了解很深……

大三自動化本科生,看到自動化被黑得這麼慘一句話都不說也不好……

/**************************************************分割線**********************************************/

可能是每個學校自動化專業的培養都有差異的緣故,本人所在自動化專業的核心是資訊理論、系統論、控制論(學長和老師都這麼說),控制方面所佔比例很少,本科階段必修的控制課程只有自動控制理論,然後「過程式控制制」和「電力拖動與運動控制」二選一,除此之外就是看自己的喜好了。

本科階段多涉獵一些東西,再學精一些東西應該非常有益處的:

數學基礎:微積分(工具)、線性代數(思想)、概率論、隨機過程、數值分析(工具)、複變函數(工具)、運籌學(思想),再加一點離散數學會更好

計算機基礎:C、C++、數據結構與演算法、計算機組成、彙編語言、資料庫、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包括機器學習)、模式識別、數字圖像(涉及信號處理)、數字視頻

電子基礎:電路原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嵌入式系統、電力電子(強弱電的介面)、電機拖動、感測器與檢測,再多一些實操(如單片機、DSP、FPGA編程,PCB制板)

控制基礎:經典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線性系統控制、過程式控制制、運動控制、機器人控制等等

信號基礎:信號與系統

系統基礎:系統工程、CIMS

工程基礎:工程製圖、電工實習、金工實習

有了這些基礎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非常多的方向供進一步發展:

1. 嵌入式系統開發(很多公司可以去,西門子、TI、ARM之類的)

2. 企業信息系統(偏管理、製造調度等等)

3. 工業流程式控制制(有大量的工程項目)

4. 控制理論(研究型,控制前沿:非線性控制、學習控制、隨機控制、量子控制什麼的,感覺很厲害)

5. 數字多媒體技術(圖像視頻處理、三維重建)

6. 電子與檢測(消費類電子、儀器儀錶)

7. 系統工程(優化、計算與模擬)

8. 智能交通(前景可觀)

9.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模式識別之類的)

10. 地質探測(油氣探測)

11. 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機器人、遺傳學等等)

12. 導航制導(微小衛星、飛行控制,涉軍工)

13. 網路安全

所以我認為我學校的自動化還是容納在EE/CS這個大家庭裡面,培養方案上與電子、計算機等系都大同小異。上面提到的有很多還是新興技術或新興產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畢業的師兄師姐在各個領域都風生水起,只看自己有沒有找到方向了。一旦深入到某一個領域之後還是很可怕的,要比別人懂得更多,視野更寬。


本科自動化專業的擼過。

自動化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但是本質上自動化專業區別於其他諸多關聯專業的核心,就是控制。而自動化專業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各種活動中擺脫人的干預,實現自動化控制。

《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對於自動化專業來說,控制才是真正的 層面上的東西。其他機械的電子的之類的各種課程,在自動化的體系中,只能算是 而已。而對於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則是用數學的手段,把現實中的各種機構、程序、電路抽象成一個個數學上的傳遞函數,從檢測、控制決策、執行各個方面設計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可以又快、又准、又穩地達到我們想要的控制效果。

這種檢測和執行機構有可能是機械的,所以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要學習畫法幾何、機械製圖、機械原理、CAD等等課程;

這種檢測和執行機構有可能是通過電路和電子元件實現的,所以自動化專業學生需要學習電路、數模電、電力電子、電機學;

對於採樣到的數據需要進行加工處理,而控制演算法基本都是通過軟體手段實現的,所以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編程語言、MATLAB、彙編、微機原理、DSP。

同時,為了能夠學習以上的所有課程,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還需要配套學習相當數量的數學課和力學課

由此可見,自動化專業的培養計劃基本都是圍繞「先術後道」的順序進行的,等到上邊的術學的差不多了,重量級核心專業課——自動控制原理才登場。而自動化專業的培養計劃本身,也是圍繞著「控制」這個專業核心進行設計的。

你說學了C語言不學數據結構等於沒學過編程?沒關係,本科你只要會用基本的C語言語法寫幾個單片機程序就足夠了,自動化用不到那麼複雜的數據結構。

你說學了那麼多力學和機械課程感覺完全沒有什麼作用?沒關係,上研了你有機會用得到的。

你說學了數模電卻不學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與高頻電子線路,甚至連板子怎麼畫都不知道?沒關係,看得懂電路圖就好。

總而言之,自動化專業學習的課程,其實都是為了實現自動控制服務的,看似涉及到了諸多其他專業的範圍,其實本質上都是為了實現自動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而已。而至於學的這些課程是否形成了獨立的知識體系則不在這個專業本身的培養計劃的考慮之內了。即便把剛才提到的那些課程開全了,大學四年也不可能學完。

清楚了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之後,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本科自動化專業其實花了90%的課時拿來學習「採用什麼樣的手段可以實現自動化」,而專業的靈魂控制原理一般只會佔10%的課時。本科四年的時間,能夠把所學的機械、電子、軟體方面的東西融會貫通,利用控制原理來解決一些複雜的實際問題,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但是非常少。而大部分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其實都僅僅是了解了電子、機械等等基礎知識的「工程師毛坯」而已。在人才緊缺的年代,自動化看起來似乎是「萬金油」,而在今天的人才過剩階段,看起來就成了答主提到的「多而不精」了。

樓上的不止一位提到了自動化研究生階段對應的幾個方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等等,除了第一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其他的專業方向基本都是利用自動控制的理論方法去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雙控)則是實際意義上的」悟道「方向,研究最前沿的控制理論和方法。至於有多少人能夠大徹大悟羽化登仙對整個專業領域做出巨大貢獻,那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可見,對於自動化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面的廣博有機會讓你接觸各種專業領域的內容,但是如果不及早下定決心專攻一路,等你工作後就會發現,這個專業的沉沒成本大的嚇人。國內的自動化領域前景不佳,絕大多數的自動化專業畢業生都沒有機會從事」以道御術「的工作,最終還都是從事了和其他兄弟專業搶飯碗的純術的工作,競爭對手都是科班出身,壓力可見一番。

最後提一下,許多自動化專業的兄弟姐們申請出國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美帝根本沒有」自動化「這個一級學科,所有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都要轉到EE、IE、CS等儘可能近的方向去,而控制理論則有專門的數學家去研究。其實,」自動控制「本身就是一種數學上的思維方法,不是么?

最最後再提一下,其實天朝的數學專業下邊也有自動控制方面的理論研究,私以為自動化這個專業歸到那邊才更加合適。另外,如果題主是高三生,我不建議本科專業報自動化。

以上


為什麼說自動化是萬金油!(誰看誰知道)

為什麼說自動化是萬金油(下)


本科自動化,碩士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看一下百度百科自動化的定義:

本科:

自動化(Automation)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

說白了就是控制的技術,控制的話就要有受體,受體就是你控制的對象。往大了說就是你今後工作的行業,據我所知的有航天類(這部分的控制是最難的),其次是鋼鐵冶金行業(鋼鐵冶金行業自08年開始就很不景氣),還有工業企業供電,能源行業(這部分工資能稍微高一點)。大學的時候,老師的評價是「萬金油」,可選擇的行業非常多(也就是行業背景不強,這部分跟院校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北航的控制可能偏向航天類,東北大學的控制可能偏向鋼鐵冶金類),但進去一般是輔助行業,比如你進鋼廠,人家冶金、材料專業的才是主角,你進去只能做一些輔助類的工作,如設備維護等等(大部分是這樣,總之不絕對)。總之自動化不是依託行業而產生的學科,即專業性不強。

碩士階段:

自動化專業考研的5個方向(跨專業考研的除外):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系統工程

導航控制與制導

大部分自動化專業的考取本專業方向的研究生都要在這5個方向中選一個。研究方向一般跟老師有關係,關於如何選導師,這個很有學問,也靠緣分。不過最重要的不是這個,我覺得這5個方向裡面有相當高的比例都去做軟體開發了。

①軟體開發,跟自動化有多大的關係,既然是軟體開發,要算對口的話當然首當其衝的是軟體學院,其次是計算機,然後才是信息學院的其他專業了(自動化當然也在其中),還有少部分數學專業與機械專業的。讓我感覺軟體開發這個行業,怎麼說呢,不好評判了,因為自己也是做軟體開發,無法走出去的困境。

這部分的企業有:

高級一點的:互聯網企業如google、IBM、百度、騰訊、阿里等等

稍微次一點的:華為、中興、愛立信、朗訊等等

其他:大型央企、國企(如銀行、運營商)等等,大家都知道這部分企業不看技術,只看專業,能不能進去主要看人品了。當然這部分企業是很有競爭力的,就我看來如果用這類企業與上邊第二類企業相比,絕大多數人會選擇這類企業,原因大家都懂的。

PS:上述企業並沒有二流企業,基本上都是超一流或者一流企業,基本都是各行業的翹楚,之所以這麼說高級一點與稍微次一點的完全是從員工待遇上來說的。至少我看企業的成就,華為比國內任何一家企業都要高。但是大家也知道華為的企業文化以及員工福利以及名聲等等。

②還是電廠、鋼廠(這部分包括國家電網、太鋼、包鋼、寶鋼等等,不過在招聘專業需求上自動化一般是排在靠後的位置,一般是電氣、計算機、電信、自動化等專業,讓我很無語)

這部分其實也有少部分老牌的自動化企業主要招自動化專業的人(真的很榮幸,自動化專業終於排在前面了,不過可惜是雙控),這部分企業主要有西門子、羅克韋爾、施耐德等等。

③走仕途,對於想考公務員的人來說,這個很偏,真的不應該選自動化專業,一般有專業限制的選的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所以可考取的方向很少。甚至還不如文科呢。

PPS:

本人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方向的,說心理話,感覺這個方向其實挺有意思的,但是有點納悶,為什麼這個方向偏偏是自動化的,個人感覺它更靠近計算機或者數學專業(如果專論模式識別的話)多一點多一些。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具體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這部分對應模式識別,也是我目前研究的方向),機器人(應該對應智能系統吧,主要是機械手、蛟龍號那類的東西)

綜上:我覺得中國的專業設置的有問題。。。

最後畫一個自動化專業跟別的學科專業知識之間的關係:

其中三個黃圈可以是計算機、通信、電氣專業,裡面的圈代表各自的專業知識,紫色和藍色部分表示自動化專業所學的知識。這三門專業各有交叉,即公共領域,這三個專業也都有共同要開的課,比如C語言(貌似不止這些專業開這門課),自動化專業包括這些又往各自專業延伸了一點,但是不全,不知道我表述清楚了沒有。再補充一點吧,可能是因為干一行恨一行的緣故吧,沒有百分之百的好專業,也沒有哪一個專業是為你量身定做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自動化的左右靠其實也是有好處的,假如有一年計算機就業不景氣了,你就可以考慮找電氣方面的工作,如果電氣方面的就業不景氣了,你就可以考慮找編程方面的工作。

總之,專業是死的,人是活的,厲害的不是某個專業,而是某個人,做人不要被自己局限才好


看到同行們爽快地吐槽了自動化的苦逼之處,頓時有種「前能見古人後頭有來者」的愉悅感。

既然苦水吐了不少,本著求是的精神,此處應該有人站出來說說好話,正正三觀。

總地來說,自動控制是一種很好的思維工具。自動化給予你的思維模式,在大部分行業都能夠發揮作用。(這個說法適用於各種「什麼都會+什麼都不深入」 ...)

當然啦,如果畢業後依然把自動化作為事業,那更是非常值得敬仰的!(勇氣上)

這裡就概括地講一點點吧:

自動控制的思路是,將任何對象都看作一個系統, 並對其加以干預。

是系統就會會有若干變數,變數之間往往會有聯繫,一個變數的改變會引起其他變數的改變。這種關係通常用微分方程來表示。

這些變數可以被視作輸入、輸出或者內部狀態。是什麼決定輸入輸出呢?是我們的目標。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 ---- 控制某幾個值,他們就會相應地被視作輸出。為了能夠控制輸出,我們就要選擇合理的變數作為控制變數,即是輸入。而在輸入和輸入以外,或是說之間的變數就是狀態。

自動控制的過程是:

一、確定被控變數和控制目標;

二、確定控制變數;

三、選擇控制模式和控制策略,調整參數 ...

這相應地確定了自動化的幾個研究方向:

一、觀測器(儀錶/變送器):獲得被控變數的值

二、執行器(閥門/電機/加熱絲 .....):改變控制變數的值

三、控制器(PLC/DCS/計算機 .....):確定控制策略

四、控制理論(PID/神經網路/模糊控制 ......)

這種思路在各行各業都是有用的,舉個栗子:

比方說我是政府,我的目標是控制房價,讓它保持平穩,不要過快上漲或者下跌。

這時。房價就是唯一的被控變數,這就是單目標控制。

現在,在我能觸及的系統內,我就要選擇控制變數,來作為我的控制手段。

通常所有和房價有相關關係的變數,都可以作為控制變數。而實際上我們必須選擇我們能夠直接控制,並且能強烈地影響房價的變數才行。有些變數,雖然也能夠影響房價(比如地方融資渠道),但是我無法控制,或者只能夠間接控制,我就不希望選擇它作為控制變數。

現在假設我們最終選出了一些變數,它們是購房政策(限購)和政府考核機制(KPI)。下一步就是確定變數間的關係。比如,收緊購房政策,房價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還是先跌後漲?這些都是函數關係。有時(比如電氣系統)我可以精確地計算出來這種關係;有時(比如現在)我就只能夠估測,或者調整一下購房政策,試試看房價到底怎麼變動。

在獲得函數關係以後,就有一整套的方法來制訂控制策略,以最好地保持房價平穩,或者按一定規律變動。當然啦,房價這個問題的難度主要在於選擇變數和獲得函數關係。

再進一步,房價波動會不會衝擊經濟?當被控變數直接有比較強的耦合(相互關係)的時候,我就必須綜合考慮所有我關心的變數,這就是多變數控制了。

(我不是學經濟的 .. 專業人士自動忽略這一段)

----------------

好啦,現在把你放到社會上,如果你要實現夢想,要做的不就是調整社會的一兩個變數么?

(恩 ... 這個...)

當然,作為一個學生蛋蛋而言,我們基本上沒有啥能控制的變數 ...

所以,我決定先做好一個觀測器,讓能夠操縱變數的人能更好地決策~

先寫這麼多吧


為了項目Android都學了呀

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覺得 自動化 和其他那些什麼 ABCD及其自動化 純粹的多啊 有沒有!!!

剛進大學介紹專業的時候那個「強弱結合,軟硬兼施」的口號很響亮啊 有沒有!!!

然後踏上了自動化這條路:

大一:

學高等數學、工程製圖、程序設計C語言、大學物理、電路原理外加這些課的實驗。於是大一你就學會了C語言、AutoCAD、各種電路上的定律。

大二:

學線性代數、積分變換、概率論、機械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外加金工實習、電工實習及課程配套實驗和課程設計。於是你學會了數模電、微機原理(順帶還學會了彙編)、機械的一些基礎知識。

大三:

學單片機、電機拖動、電力電子技術、電力工程、自控原理、現代控制理論、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錶、智能控制、MATLAB、數控技術、嵌入式微控制器設計及其應用外加配套實驗和課程設計。於是你學會了C51、電機的基本性質、PLC、數控知識、嵌入式的編程、VHDL......。在學習中你會發現這些課程開始和大一大二學的相互融合了,開始往深里走了。

大四:

學運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控制、系統識別與自適應、現場匯流排外加配套實驗。在學習中發現之前全的再一次被集中在一起去實現這些控制等內容。

從上面的課程你可以看出,為了「強弱結合,軟硬兼施」,你學了很多,大多數也都只是了解下,掌握下基礎,有的你學會了怎麼用,有的你知道它是什麼。

總的來說本科時候,學的廣、學的淺,你自己課外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己往某個方向上多走走。

找工作時會看到 ABCD或EFGH及其相關專業,你就是相關專業~囧


自動化出來做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做自動化的


本科自動化,學科方向包括:建築電器,建築學,強弱電,機械工程,樓宇智能化。

………………………………………………………………………

哦,現在我是個中醫,練過幾年氣功,偶爾也給人看個風水什麼的。


難道不是「本科=什麼都會+什麼都不深入嗎」?


最開始剛上大學的時候,一幫小屁孩天天傻兮兮的為自動化專業身份自豪而彼此吹牛b,錄取分數高,傳說中的「萬金油」專業。真正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卧槽,怎麼學這個?」卧槽,怎麼又居然開這課了?「然後大三時莫名其妙聽說東大雙控好使就試著考了個研,結果還考上了。後來就感覺進坑了,後來...後來畢業就干起了跟自動化風馬牛不相及的工程管理。好吧,我浪費了祖國稀缺的教育資源。


其實自動化專業確實範圍很廣,從課程安排就能看出來,它屬於理論性比較強的,尤其是在本科期間,畢業時還感覺自己學了很多但具體是什麼,能做什麼卻不是很清楚,但是到了研究生期間會好很多,因為自動化是一個理論體系,它需要依附於具體專業背景存在才能體現它的作用與價值,研究生期間,自動化分出很多個二級學科,這些學科幾乎都是有專業背景的,比如流程式控制制,飛行器制導等,這樣把自動化應用到某一背景後就是對這一領域深入研究了~不過在本科期間確實存在"什麼都涉及,但都不深入"的問題,但是如果繼續深造,會不一樣的,會讓你很有成就感的~


自動化大三路過:

大一:高等數學、C語言、工程製圖、線性代數、大學物理、電路。

大二: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模電、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C、計算機方法(不用matlab,純上理論)、數電、自動控制原理

大三:概率論、微機原理、專業英語、電力電子技術、檢測原理、計算機網路、計算機控制系統、樓宇化智能技術、現代控制理論基礎、單片機及嵌入式系統、電氣控制技術與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現場匯流排控制技術、信號與系統

大四:待定,因為培養計劃經常變,上面有寫的課程,未必就有得上。

個人感受:

泛而不精,萬金油專業。當然,我自己也沒有資格說些什麼,因為當我發現自動化有泛的傾向時,我就開始找一個感興趣的方向來學習,放棄自己的專業,一心自學。


首先聲明我不是自動化專業的,不過對「寬口徑」的培養方式還是有點可以說的。

大學裡學的是IE(工業工程),想想當年的時候課程安排真是及其變態啊。

從機械製圖設計、電工電子、各種力學、程序設計、控制理論到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宏微觀經濟學、管理學什麼的,還有IE自己的一大堆專業課,基本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有學習了。每學期都疲於應付各種毫不相關的考試,最後還做了個產品配置演算法的畢業論文。

畢業的時候去找工作,人家都問你們IE是幹什麼的?解釋半天別人都感覺這就是個靠忽悠的專業么,什麼都懂點,什麼都不精。

現在工作也要4年了,回頭想想,自己這幾年的發展還真是多虧了當年的各種半瓶醋。工作中每每公司有了新的項目,總是能第一時間對項目整體上有個大致的把握,這就得益於各種知識的全面了解。當然做到非常具體但不是很熟悉的工作時也能非常快的通過查閱資料予以解決。還有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也會順利很多。

總之多學一點沒有壞處,當然能夠精通一些領域就更好了。


個人看法,用詞不一定嚴謹:

專業上:自動化區別於其他專業的,只是控制理論,學的相對多點而已。其他課程比如電子、編程什麼的,都是相關技術。

應用上:必須與某個行業相結合,才起作用,比如電氣、熱能動力、化工、航天、機械等。比如化工自動化,你對化工過程了解不深入,也控制不了,因為那是對象系統,是控制迴路的一環,控制就是對這個對象做校正的。說到底控制理論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PLC、DCS等等什麼的只是一個實現工具。你不能指望搞化工自動化的,能去搞數控機床。

所以,還是去學傳統專業,學那麼多不相干的,有啥用。


自動化算是工程裡面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的課其他答案都說得很清楚了,本科畢業以後想搞工程或者搞科研都行,個人覺得適合興趣不明確的高中生報考。(話說控制理論還蠻有趣的!)

不過本科就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加強某一方面了,畢竟課程設置比較雜。不過如果進了一個行業背景強的學校的自動化專業,其實也不怕找不到工作。比如華理是化工特色,自動化專業要學化工原理,化工相關企業很喜歡華理學生的。


如果本身目的性和相關能力不是很強,不善於思考從而不能發掘自己在這塊的切入點的話,本科畢業出來甚至是碩士畢業出來(本科時的見解與眼界基本決定了之後的發展前景)都會是那種很水的,本來自動化大部分學校培養方案都是沒有很深入的培養專業性(不像cs,電信),有些學校連拓展視野這點都沒做到,所以很大一波人本科畢業時都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學到,

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探索,在又大又雜的方向中找到一條自己的路,早點弄清自己喜歡做什麼和能做什麼。


推薦閱讀:

自動化重要的專業課是什麼?
為什麼死在北航自動化?
如何自學自動控制原理?
我現在學的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我們就學一學期的C語言,我想自己深入學習一下,有必要嗎?
亞琛工大的ISEA和威斯康欣的WEMPEC是否代表了電機驅動控制在學術界的最高水平?

TAG: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