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經中為何出現了偽書?又是如何辯偽的?偽書古文經又有哪些價值和危害?


謝邀。@無與倫比

這個問題其實說起來很複雜,個人大抵理解題主是什麼意思,但是,題主的問題似乎問錯了。

首先,如何定義偽書這點,在學術上就是個大問題,有很多的爭論。古書在先秦時期的流傳,一來不題撰人,也就是說,作者不署名,或者是不署自己的名。二來輾轉傳抄,你加一點我摳一點,這個老司機不喜歡那段,就不抄他,這個老司機喜歡這段,就往裡多加兩句解釋。一來二去,文獻的面貌在不同流傳體系里,就不太一樣了。三來六經的名目原本其實也只是文獻的大類名。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先秦時期並沒有所謂纂集完成的《詩》、《書》。大多數的單篇文獻在當時只是籠統的放在《詩》《書》這種文獻的大類之下,且大類之間的邊界也比較模糊。古書里就見過明明是引《書》,卻說《詩》曰。四來古書在先秦流傳的時候,往往是單篇別行、分合無定,所以,絕對不能用整本的眼光來看待先秦古書。可能後代看到的古書里,這篇是真的,那篇是假的,也很常見。所以,到底什麼是偽書?

其次,今古文的分野是漢代才搞出來的,主要是選取經典的範圍,解釋經典的方式,對孔子的學術地位、以及與政權的關係等看法存在分歧(換言之,誰的知識體系代表趙家)。跟是否是偽書其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古文經學固然重《周禮》,還有《古文尚書》,但在當時,這些東西也不被認為是偽的,而是反映了後世儒生對經典的某種選取和闡釋角度。說得好像今文經學家們的讖緯啊,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所謂「微言大義」造得少一樣,誰手裡都不清白吶。

其三,所謂偽書,按照題主的理解,應該就是特指偽古文尚書了。真古文尚書在東漢末年散得差不多了,大抵還剩下一些斷簡殘篇。於是就有好事之人,把這些東西根據自己的意思攢在一起,搞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今古文尚書的合編本。這種造偽的情況,我猜測心理可能是兩種,一是先秦時期著述不提撰人以及好偽托古人立說的傳統在作祟;二可能就是為了自己的學說張目,順手造一批經典(這個做法下文會說到)出來。所以就有了你現在看到的偽書,相似的情況還有孔子家語、孔叢子、列子等。

其四,如何辨偽?1、最早人們是注意到,為什麼尚書裡面有的語言難讀的要死,跟今天出土的金文一樣,有的卻讀起來很順,並且順的這些都喜歡講一些大道理。這是傳統辨偽的最直觀的手段:辭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風格,雖然可能受到不同語境的影響, 語言風格總不會相差太遠。這種做法,老先生們一般是用特別玄學的語感來看,而新一代學者習慣去做虛詞頻率、用法、語氣詞、語法、句式等量化的東西。這種手段,總體來說行之有效,但不能作為特別主要的證據。因為文獻在流傳過程中,虛詞的增減改動,句式的調整都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這種手段只能證明文獻在最後定型的時候,大概是什麼時代,但是很難證明文獻是不是有較早的材料來源。2、名物制度和地理沿革。比如說古文尚書里有時候出現了後代才有的制度、器物或者地名。就好比1969年的文獻不太可能大談改革開放一樣。這個雖然也能證明文獻可能比較晚,但不能排除到底是這句晚還是全篇晚。3、目錄。有些水平比較低的造偽吧,不看《漢志》的,基本上對先秦古書來說,漢志里找不到影子的,就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了。還有的是序和篇名、篇數不符的,這個在尚書研究中很多人也注意到了。4、觀念。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人的觀念體系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比如說,西周時期幾乎看不到「仁」的說法。西周時期的德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德不是一回事,春秋時期對君臣關係的理解和戰國時期也完全不一樣,這個也是斷代很重要的依據。當然,綜合上面幾種方法來判斷,是最重要的。

其五,偽書有哪些好處和弊端?

首先,好處在於,這類能流傳下來的偽書,一般都是造的不錯的。一來,這些偽書應該是存在一些材料來源的。比如《孔子家語》和定縣八角廊所出的《儒家者言》存在一些關係。二來,這些偽書客觀上搜集了當時所能見到的大量原書引文,比如偽古文尚書,搜集了大量當時所能見到的真古文尚書,以及先秦典籍引用尚書的文句。只是根據自己的意思把他們串起來了而已。錢串子不可信,可裡面的一些銅錢,是貨真價實的。三來,晚出的書能體現這本書製作的時代的某些思想觀念。比如說,《周禮》有的前輩抬得很高,說是周初的東西肯定是不靠譜的,但說反映了戰國末期到漢初的某些社會觀念,就是十分有價值的材料了。《尚書》的部分篇章也是,作為戰國早中期的材料,也是很能反映問題的。

弊端吧,一些學者分不清真偽的時候就亂引。一不注意就引錯,引錯的話,論證就會出現大紕漏,成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幾千年來多少學者栽在這上頭?

以上。(我這漫天撒網的語言風格,咋越來越像李零老師了。)

話說碼字很累的,又是這種冷門話題,都努力寫得這麼通俗易懂了,走過路過隨手點個讚唄。


越是真東西,越是樸素。比如黃帝見廣成子那段話。越是神神道道的,越不要信。堅持唯物主義辯證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古代詩歌文章里「貓」被提到得特別少?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解釋?
為什麼桃花源記中「避秦時亂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卻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呢?

TAG:儒學 | 考據 | 古文 | 四書五經 | 經史子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