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見過的最有創意的書店是什麼樣子的?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以書店的實體陳設創意而言,東京蔦屋很讚,應該是全亞洲最好的吧,超越我老東家台灣誠品甚多。但誠品把書店當做藝文空間,變成台灣知識份子、菁英份子、時尚潮人、藝術家、文青的聚集地,這種串聯創意的執行力非常強。而就精神層面上,我個人更偏愛如神保町這樣的舊書街,有在野的特有活力。


謝邀

如果範圍限定為中國大陸,那無疑就是蘇州誠品了。

照片拍得丑,將就著看。

沒去過誠品的書友很難想像,書店還會有這種形態。

從誠品身上,我看到了書店的未來。


僅說一下在滬的書店。那些一半咖啡廳擺幾本書的所謂書店就不點評了,我說的是哪些,你們應該懂的。

在15年左右,我寫過幾篇上海部分書店的文章,也採訪過幾家書店的老闆和經理。

總體來說,目前的很多書店都是在夾縫中生存,僅僅靠書並不能夠提供足夠的利潤,所以開始向圖書衍生品發展。比如甜品咖啡、簽售會、講座等,才能維持得了生活這樣子。

如題主所問,有創意的書店,書店的創意也就是他們的特色,用特色和創意來吸引更多的人來書店。談創意方面就比較多,裝修、風格、氛圍、圖書品類、服務都可以是創意和特色。

在上海,個人覺得在設計裝修上比較有特色的就是鍾書閣和大眾書局。曾經採訪過鍾書閣的老闆,他是一個在書店上很偏執的人,幾十年如一日做同一件事。在目前這個書店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他還是可以把書店做的很紅火。上海松江鍾書閣,泰晤士店、閔行店、芮歐店等,也在無錫杭州開了分店。上海鍾書閣被譽為上海最美書店。可以相信他的裝修設計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因為手機碼字,我就不貼圖了。

另外,大眾書局,比較有創意的一個是裝修,比如美羅城店。一個是24小時營業,比如福州路店。

季風書園,曾經寫過一篇《地鐵站里不能只有哈根達斯,沒有哈貝馬斯》。這篇文章講的就是季風書園,他的特色或者創意在於書。在這裡你基本是看不到那些機場書店的「暢銷書」。圖書的種類也比較窄,但比較專。遺憾地是,季風已經從多年前的很多分店沒落到只剩一家店了。

其他的書店,譬如某某天空之城概念書店,屬於快捷書店,輕便型的。開在商場內,確實有不少的顧客,也確實推動了書店的發展,算是小創意小特色吧。雖然我個人欣賞不動。

先說這些吧。有緣再更


謝邀!

現在受歡迎且能存活下來的書店,都與以前傳統的書店不太一樣,相對來說也是一種創意吧。我只說說成都的一些我經常逛,還算喜歡的書店。

  1. 方所

方所剛開業時,由於其成功的營銷,在成都文青圈還是引起了很大騷動。它的規模,建築風格和格局與傳統的書店差異太大,第一次去,頗為震撼,很多人在那裡不禁自拍。再者它有不少台版書,有不少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書籍。

成城:成都方所zhuanlan.zhihu.com圖標

2. 言幾又

這裡指的是其旗艦店,且是凱德天府的那家旗艦店(後來言幾又在IFS也開了一家旗艦店)。它的規模類似於方所,但它的私密性更好,且融入了其它的一些功能,木工、繪畫和花藝等等,閱讀並不單單只指書。但是它的選書,從我個人來看不如方所。

成城:言幾又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曾看新聞,說日本有家「森岡書店」,一間房,一本書。若真是這樣,那真是創意十足。不知有沒有去過的,若有,可以分享下。


書店除了傳統線下的模樣,其實還可以長成淘寶店的樣子↓↓↓

嗯,這家店叫「傲嬌試驗田」,主營業務是「真人圖書館」。

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是一種閱讀理念,通過讀者「借」一個活生生的人交談,獲得更多的見識、消除不同群體隔閡和偏見的活動,最早起源於丹麥哥本哈根。

網路那頭那個陌生人,他的身份,他的經歷,他的看法,他的特長,他的喜好,也許可以給你書本以外的啟發。

目前店鋪仍在發展階段,店長正在致力於 搜集更多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人,增加店內的物種豐富程度,擴大我們共有的知識領域。

淘寶第一家真人圖書館,歡迎來讀 ?


能把書賣出去的書店都是有創意的書店

裝修再華麗,風格再文藝,一分錢不賺,還是倒閉

要不就別叫書店,直接叫咖啡館


高曉松的書店


謝邀

我覺得我不太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真的沒有去過很多書店。那我就強答一下吧。

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中,去書店,無非就是買書。很少時候會在裡面單純的逛,但說起創意,我的理解還是以環境,氣氛,舒適感為主吧。滿足這些其實就挺好,創不創意就那麼回事兒吧。


推薦閱讀:

實體書店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
高曉松的「雜書館」是完全的公益性圖書館嗎?
現在開一個實體書店是否有可操作性?
你會因為什麼而對一個書店產生好感?
書店未來的發展趨勢?

TAG: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