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由於方向窄就業會更困難嗎?

我是計算機本科生,有讀博意向,但有親戚長輩說工業界博士就業方向窄,如果找不到教職就等於失業。


博士找工作之所以困難,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博士自己的眼光高了,看不上很多「低層次」,「不對口」的工作,覺得干這種「隨便找一個XXX也能幹」的工作,太虧了,很丟臉,很沒面子,因為這意味著自己這麼多年的巨大投入,卻沒得到相應的回報,本質上是一次投資失敗……

要承認這個失敗的人生投資,需要巨大的勇氣,拒不承認,心理上更好受些,於是死撐著……

破除了這個心理因素之後,持「大丈夫能屈能伸」這種現實的態度,平均素質較高的博士們,要找個工作還是不難的。

另外,在專業技能上「過專」和「過度訓練」,確實會在客觀上限制了就業範圍,影響到就業。

所以我通常都是勸學生,一定要先收集各種信息,自己想清楚了再讀博。不適合的人,非要讀博,這真不是一個好選擇,極端的甚至會以悲劇收場,這種事也發生過不少了。


不是窄了,而是寬了,工業界的事兒你也能幹,想進高校做教職也妥妥的。

稍微好點的高校,博士是必須的,碩士是不要的,而且最好是海歸博士,要不你早晚還得出去再弄個訪學。

如果去當公務員,博士還能讓你陞官快點。

至於對不對口,你沒必要被你的博士方向禁錮死,要追隨自己的興趣,一個好的博士在各個領域都可以有突破。


找不到大不了就找不對口的嘛,那些不讀博士的人不也這麼過來了。讀了博士畢業不好好做學術,但是卻又要強求讀了的這幾年不能浪費,這是不行的。


本人,北京高校(非清華北大),工學博士,已畢業1年多,就職於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

樓主擔心的問題,是普遍崇尚知識的上勁青年會有的顧慮,根據我自身認知 和對周圍博士朋友們的觀察,我的回答是:工學博士 的就業方向是很寬泛的,尤其是CS領域的,但是問題就在於,當你博士畢業之時,是否努力想清楚的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並清楚的做出符合自身的判斷。

1、現階段 國內工學博士的定位:

(1)科研體系:

具有大基數的博士,是各類研究所、高校都需要的基礎生力軍,因為大家都是博士,所以競爭也比較大,能力一般分兩種,一種靠寫論文實力,一種靠寫本子的能力,無論哪種都是熟能生巧,通過積累,慢慢掌握了某一大領域的所有背景知識,具備某個或幾個細分領域的獨立思考創新能力,這樣的人,無論是哪個單位都是需要的,它們招收博士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單位的「科研產品」(論文、科研項目)的產量,(當然也有需要博士壯聲勢的,比如:地方二本、三本,小的研究團隊),然後如果能把你穩定下來,隨著時間的增長,根據你的能力,讓你帶隊伍,繼續招其他的博士,一波一波,如此循環。

至於題主說的 「教職」,其實在中國無論在研究所 還是高校,工學研究人員主要乾的還是搞項目,因為工學本來就是專註於技術應用,所以睜眼閉眼就是項目,研究也是項目中總結創新出來的,授課其實比較次要,也是大形勢所逼,都在忙著搞項目,沒精力教書育人,所以,只要哪裡有項目就去哪裡,不要管是不是教職。

(2)企業體系:

大部分博士都是先經過科研體系洗禮幾年,然後再跳到企業的,當然,現在無論國企、民企,都意識到員工學歷的重要性,也開始注重戰略、研究、調研、演算法的重要性,也會直接招收博士進行培養,往往這一類博士,具備較好的溝通和適應能力,主動性比較強,已經具備一定的工作技能,比如會寫報告,會寫代碼,文字功底強,演算法基礎紮實全面等,(這一點是企業招博士的關鍵,不然找來沒法很快產生價值,哪個老闆也不願意),所以也開始有很多的企業單位的方向可以選擇。

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內,當初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也投了很多企業,都被拒了,其實是因為,那些拒絕博士的單位 不需要博士的能力,那些崗位多半是重複性、瑣碎性工作,即使從職位介紹看起來需要創新,也都是虛假的,所以他們即使招了你,也留不住你(苟且你可以認為這是讀博士的一種劣勢吧)。我認為博士這個學歷,培養出來的絕對不是單單的搞學術這麼具體,而是培養出來的是一種能力——科學嚴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能力運用得當的話,在各個領域中、環境下都能比很多人要有優勢的多。所以,不要被很多人蒙蔽,借用矮大緊的話:

博士不是眼前職位的苟且,而是認知的全面和知識的遠方

2、是否具備與博士定位相符的個人特質

為什麼要補充這一點呢,其實,我發現我身邊一些朋友並不適合讀博士,不適合的話其實,不讀博士通過其他途徑,在相同時間內有同樣或者更多收穫,對於就業來說優勢更大一些(比較本科和博士的就業難易要在統一的時間維度下才能比較。。。原諒我作為博士的嚴謹),讀博士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以是迷茫,可以是逃避,可以是家裡要求,可以是對學術身份的嚮往,這些都沒關係。但是,有些特質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具備好奇心 和 不容易妥協。

(1)具備好奇心:是了解周圍一切新事情、規律、真相的慾望,可以理解為求知慾,它會幫助你打開很多認知的大門,隨著時間越來越久,你的世界觀會越來越豐富,這種感覺很奇妙,其實它就是所謂的人慢慢成熟很相似,是一種在看待事物、解決問題時候的沉著和穩重,如果你覺得發現自己有比較強好奇心,真心想了解很多東西,而不是人云易雲的話,恭喜你,你已經具備一個科研人員的潛質。

(2)不容易妥協:是對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問題解決的執著,可以理解為 懷疑精神,它會幫助你完成很多難題,也會訓練你原來越熟練的使用 科學辯證法,去總結,去找規律,去找問題核心,去找事實論據支持,不容易被表現所糊弄。前幾天,看一個文章,大致說互聯網造成了信息爆炸,看起來信息越多真相也越容易弄清楚,但實際太多的信息降低了人類對於信息真相的探索欲。可見現在和未來其實還挺需要「去偽存真的辨識力」的,如果你具備這樣的特點,也挺適合搞搞創新,搞搞研究的。

3、是否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家庭環境、學習環境等因素)

這一點,我想不用多說, 30歲博士畢業,需要結婚、父母退休,都需要經濟支持,會迫使你在擇業上不自覺的要高薪,或者很快來錢,這變向的縮小了你的就業面,這往往對後期的發展事倍功半。同時,博士期間的導師對你壓榨,讓你成長的方向和空間都不確定,所以究竟優勢大還是小也是一個的變數,當然你沒法提前預知(這裡要感謝我的導師,雖然沒怎麼帶我科研,但給了我大量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時間,雖然專業知識儲備的一般,但方法論和求知慾都培養的很好)。

總體來說,題主的問題,其實不好直接回答,人生沒有回頭路,收穫都是自己的,「博士」 和 「就業」本來沒有直接關係,就業只是一個開始,工作是人一輩子謀生途徑,題主為何不從其他的角度問問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呢?

簡單的總結一句的話:剛畢業的話,博士就業比本科強,和碩士持平,工作2、3年後,優勢明顯拉大。

回答完畢!(因為要下班了。。。)


你可以把計算機行業當成數學行業來看,畢竟計算機就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工具。

贊成大多數人的看法:你家的親戚思想上至少落後20年,明年也就21年了


那句話是對的,但不適用於CS

最簡單的一點,你讓今日頭條到哪去找那麼多懂NLP的本科生?


我讀博士之前,親戚也是這麼告訴我的,等我讀了博士,才發現這些親戚,至少落後20年了。

讀到博士了,人類幾乎所有的工作,你都能隨心所欲的選擇。

想安逸就去二流高校,都2017年了,有些民辦高校現在還有分房了的政策。

想從政,小地方的公務員,直接人才引進,都不用考試。

想賺錢,去創業啊。只要你的博導混得不是太差,手裡的資源養活幾個小公司沒啥問題。

想去大都市,上海戶口免費送。

想去偏遠地區,來來來,副鄉長免費送。

想去企業,華為歡迎你,年薪35w,勉強進入知乎水平。要不去,華為的hr每過一段時間就打電話騷擾你一次。

想當科學家,找個地方做博後唄。

想投身國防建設,大沙漠里的研究所正在犯愁年輕博士們都被華為高薪吸引過去了。。

。。。。。


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年頭崗位要求能開的多窄。


博士的研究方向窄,不代表就業方向窄,只要博士願意放棄自己多年苦心研究,出去幹什麼都行啊。

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博士去投本科碩士就能幹的工作,是有可能被簡歷拒的。用人單位的想法是:這是個博士,怎麼會來我這種小廟?估計是拿我們作面試練手用的。直接拒了吧,省的浪費面試人力財力。這時候就得雕琢簡歷,把不必要的經歷略過去了。然而簡歷上有個數年的gap也不好。。。

所以,博士工作了,通常也會去找能容得下博士的大廟。這種機會,在絕對數量上通常會更少一些(不過不一定會競爭激烈,畢竟博士也不多)


既然是計算機,我就厚著臉皮說一說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有個最基本的看法:一個好的計算機博士,他的里子一定是個合格的計算機工程師。

計算機博士 &>= 計算機工程師

計算機工程師 = 能找到好工作

=&> 計算機博士能找到好工作

但是,我看過不少計算機博士(有的應該算是在讀博士),他們遠遠達不到計算機工程師的程度,甚至寫個代碼都寫不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覺得,簡單來說,兩點:大環境和個人追求。

1.大環境就是,國內所謂的科研,說白了就是水論文。因為有了論文,你才能拿基金,才能評這個評那個,才能往上爬。這個「水論文」說起來就多了。簡單來說,就是想造輪子,又「新」又「奇」的輪子。但是很可笑的是,很多人論文所說的輪子,是滾不起來的,甚至他自己也知道滾不起來,所以就畫一個圖紙。但凡是佔一些「新」「奇」的邊,再掛上幾個大牛的名字,就能發論文。說到大牛,又要說到,這個學術圈。這裡就不多說了。

這種大環境,是不會要求你必備工程能力的。

2.個人追求就是,不少人讀博,也不是勇攀科研高峰,就是想在學校多待幾年,混個博士,去高校做個老師,或是回去評個職稱。

這種個人追求,他是不會去主動學習的,更別說是具備合格的工程能力了。

計算機這行,日新月異,你可以沒理論,但必須有實踐。如果你實踐之上還有理論,那真是很厲害的。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博士出來,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再說個真事。我一高中同班,南郵本科畢業之後去了南京華為研究所。有次春節一起吃飯,這哥們就跟我說:「我比90%碩士都強,但是90%的博士都比我強。」我聽完就樂了。

這哥們本來就狂,怕是見了幾個水貨碩士,就覺得天下碩士都不如他。但同時,他們單位也有幾個厲害的博士給他上了一課,讓他覺得還是天外有天。

我就回了一句:「碩士博士也沒差那麼多。」

其實也很好理解。碩士畢業留在高校幾乎不可能,所以都出來了。博士畢業,就可以找個高校縮著,會選擇出來工作的,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理論實踐都具備的人。


我還真就很反感「你要是想做工程還讀什麼博」「讀博士不需要工程」類似的說法。

我覺得這種都是很虛偽的。

自己看看自己方向頂會頂刊的文章,你跟我說工程不重要?

計算機這行,看重的就是個「落地」。這個「落地」不一定就是馬上能量產,但是他的趨勢一定是和實際結合的。就好像我之前在知乎看了一個回答,

16年的時候有次去開會,僥倖進了最佳論文的評選,組別是「天線應用」類,一共有五篇論文參加評選。會議方要求在口頭報告之外做一張海報,接受專家的當面質問和打分。我花了很久研究海報的版面、內容、美工,盡量做到簡潔美觀大方又不失詼諧(霧),當天最早跑過去選了個中間的位置把海報貼上去。因為還沒到打分時間,我就先跑出去蹭餅乾小吃了。過了二十分鐘回來之後,大家都已經貼好了,我快速瀏覽了他們的海報:

貼在我左邊的海報做的是NASA的兩台衛星某個天線子系統,海報的最下面這樣寫到:這兩隻衛星已經於201*年上天服役。

好嘛。我想,你牛逼行了吧。我又踱步過去看右邊的海報:

右邊的海報說的是ESA做的一隻衛星的Tunable Radiator。我看見他們很高興地寫到:我們的衛星馬上要上天啦。

我當時只想把我的海報從兩位大佬之間撕下來貼到角落裡去。

所以港,海報的「質量」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你的版面你的文字安排你的美工,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呀。

另:最後得獎的是除此之外的另外一篇論文:一個用於對血紅細胞的3D形態檢測的天線系統。我坐在台下使勁兒鼓掌。

作者:Eric Wu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40882/answer/228764392

你吹得天花亂墜,抵不上人家一句「我們的成果已投入實際生產」。

很多所謂做科研的人,不是不想把他們的東西做成工程,而是沒這個能力,或者他們自己知道這就是個吹牛的東西。

計算機這行,我覺得你要是真喜歡自己的方向,那你一定覺得它是能實現的。想要實現自己的想法,自然要用你的工程能力。說什麼「讀博不需要工程能力」的,不好意思,你是個垃圾,歡迎打臉。


你長輩應該不是計算機的。其他學科博士找不到教職就失業。實用一點方向的計算機的博士,一堆去工業屆的。

當然值不值就另說了。


不會。

這個世界是圓的,不是方的;而大多數碩博士們往往書讀多了,腦袋有點方。

題主這個問題,我首先要問:你這個親戚長輩是不是博士畢業?我魯莽的猜一個,大概率他不是!那他憑什麼這麼說?中國人啊,就這麼個毛病,喜歡指點江山!特別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道聽途說了一點點東西,如獲至寶,各種指點江山!

你是計算機專業,你親戚說如果找不到工作,這個「如果」的腦洞也真是夠大膽!都不惜帶去反駁了,別的我不說,你就試試,現在去51job、獵聘,你就做一張你那個專業的簡歷出來,你學歷寫上博士,留下個電話號碼,試一試不就清楚了?!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

拋開你的專業不說。只說博士這個文憑本身,博士的數量畢竟還是少的。大量的外資公司、民企需要博士,去撐門面。只是看你想不想去而已。

或許會問,專業不對口,也能行?為什麼不能行?我就只說一個,我同班同學,做機械振動方向的,被一個深圳機電產品企業招過去(產品與我同學研究的內容八竿子打不著),企業領導層待遇,參加企業各項重要經營會議。這企業圖啥?就是拿一切資源砸他,培養他,砸出一個企業代言人出來!

我自己實驗室的博士,每年一到畢業,導師的合作企業(長三角著名大民企)就過來喊人,研究方向不限,願來就要!楞特么是喊不去人!錢一點不少給,為啥?大博士們心高氣傲,要進大國企,大外企,研究所得嘛!瞧不上人家民營企業。

連我們這種夕陽產業,機械都不缺工作干,還能餓死你個大計博?


不找特別對口的就行了。比如今日頭條招懂 nlp 的人,但其實你懂推薦系統、機器視覺、甚至智能交通都可以去試試。


很多知乎的答案都喜歡舉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例子,經常被噴沒有代表性或者倖存者偏差。但是這種問題你不舉例子還不行。畢竟暫時找不到比較好的統計數據。

讀博的雖說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是如果不是家境殷實點的敢去讀的人還真是不多。博士想讀就讀,理由可以有很多種,比如了解科研設備,訓練科學思維,或者單純的就是為了一個Dr的稱呼。我讀博的理由也很簡單,一是為移民,二是碰到了巨好的導師,三是的確想看看科研什麼樣子。我當時想畢了業能力夠就做科研,能力不夠就找工作,就這麼簡單。我知道科研這行競爭激烈,我也沒打算在這行混。

我是電鏡這個領域的,我的感覺就是你在高處工作機會的確是少了很多,但是跟你競爭的人也是大大的減少。博士的工作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就是一個位置可能跟你競爭的人就兩三個,總比本科生碩士生動輒幾十個人跟你爭一個崗位好吧。但是不好的方面也很明顯,對口工作崗位一年出不來幾個,你得一直盯著或者圈子裡有人給你消息。我最近找業界的工作都是圈內人給我提供的消息,這些工作崗位根本就沒公開發布。

再說了,讀完博士也不一定非要找對口工作。更何況有很多人讀博也根本就不是沖著對口工作去的。好比說我的表弟現在在中國農行北京總部任職,他在人大讀的博,課題跟金融毛關係沒有,但是他當時讀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進總部。我一個女性朋友家境非常殷實,讀了個生物博士,這種人在知乎會被黑成渣。但是人家畢業連工作都懶得找,直接跟閨蜜成立了個陶器公司。我以前組一個哥們天天晃晃悠悠混事,發paper不緊不慢,也絲毫不怕延期,但人家開的沃爾沃XC90,在墨爾本有自己名下一套價值250萬刀的房產,他讀博讀的就是一個心境一種感覺,他不止一次跟我說過畢業了就想找一個穩定的工作這麼晃晃悠悠到老。物理系還有很多去做quant的。好多博士畢業做相關產業銷售的。不要看不起銷售,賺的比學術圈多。

就是隨性,畢竟世界不需要我們拯救。我當時讀博也是隨性,以後的事不想多想,我也沒那個一眼能預見以後幾十年發展的功力。最近諾貝爾化學獎給了冷凍電鏡更讓我覺得世事難料。幾十年前晶體學家嘲笑電鏡學家是橡皮泥學家,因為我們做出來的東西解析度太低。但是現在呢,who"s laughing now?


說實話,是也不是,看個人情況吧。

問題在於很多博士生一心想走學術道路,從不考慮業界或者跨界就業。很對大學和導師也不重視培養博士生的就業能力。然而他們的能力和經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ANU和其他一些澳大利亞的大學正在進行改革來增加博士畢業生在業界和跨界就業的能力,估計以後,就業能力培訓將會成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課。


真正做出來,會有一個行業細分方向,全國只有你一人能做的情況。缺了您這個方向就轉不動。但不一定會有高薪,因為這個方向不一定在市場上有足夠需求。即使有需求,用人方也不一定給高薪。

所以只要不太理想主義,糊口沒問題。但是,高薪要看個人造化了。


不會。末流985非cs工科專業土博,現身說法。今年秋招剛找了工作,發現博士就業面遠遠大於同專業碩士。

博士出路非常多,基本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能去。

  1. 大學。水文較多,去個二線城市一本問題不大;
  2. 博後。水文較多,申個國外的博後,不要求非常大牛的老闆,問題不大;
  3. 企業。勉強算個工科專業,專業相關的企業還是挺容易去的,不對口的企業也能試試,有些對博士專業不太挑;
  4. 研究所。和專業有一丁點關係的研究所還是挺容易去的,去二線城市的研究所也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5. 金融。聽說往年也有去證券公司行研什麼的;
  6. 政府。很多地方政府有博士人才引進政策,而且基本上不用考試,去年有個大齡未婚單身博士師姐差點去了民政局;
  7. 高中。現在越來越多的選擇去高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個人覺得去比較好的高中比待在二流大學好多了;

以上僅針對土博,如果你是海龜的話,各種人才計劃更多,就業面更寬。

而和我一起找工作的碩士師弟,基本只能去企業。我們非CS專業,想去一個好的企業,還是挺難的。


計算機博士跟其他專業的博士可能不太一樣,你長輩的經驗我猜有些滯後


先看看你的親戚長輩能否有能力指點人生


絕大部分專業,讀到博士就業之路只會更寬,有的不知道寬多少倍。

博士去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多,去企業的少,不是不能而是不願。本科生碩士生能去的公司和崗位博士基本上都能去,但博士生能去的地方,絕大多數本科生碩士生去不了。

大部分名企稍微高端一點的崗位都得碩士起了,以後還會水漲船高。

但讀博這條路比並不適合所有有能力讀博的人。


推薦閱讀:

軟體工程專業就業目標?
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生信人員需求大?
知乎化學勸退為什麼越來越多了?特別是有機化學?
入職心儀互聯網公司的好時機有哪些?
浪潮集團ERP實施崗位怎麼樣?

TAG:計算機 | 科研 | 博士 | 計算機科學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