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雲爆發,該不該意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私有雲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顯示:在已經採用私有雲的企業中,58.3%的企業計劃未來加大對私有雲的投入力度,近20%的企業表示,對私有雲的投入增長在50%以上。私有雲的機會真的來了!
在4月19日舉行的全球雲計算開源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私有雲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格外引人矚目。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私有雲市場整體規模達到344.8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25.1%; 預計2017-202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2.4億元。
就在人們都熱衷於談論中國公有雲市場「狼來了」,混合雲將成為市場主流的時候,一直「潛行」的私有雲市場也開始爆發了。
在過去三年,對CTO來說,別人都上雲,你自己不雲,很難混下去,所以,弄個虛擬化,然後對外宣稱是私有雲平台,這種現象很普遍,就我看到的好幾個企業私有雲幾乎都是這樣的,特別在國企中,反正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對內對外宣稱是「雲」就是,這種方式最經濟成本和安全可靠;
這可能就是大家看到的私有雲爆發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而已;
私有雲跟自己裝集群是不一樣的。私有雲不僅買了機器,其實還低價購買了網管,在沒事的時候完全不用花錢,正所謂滿足了老闆們的兩個碼農永遠無法理解的想法:
- 都沒出過事情,要你們幹什麼!
- 給我搞出事情,要你們幹什麼!
混合雲,需求才是一切。
公有雲不能完全取代私有雲,
1,如果私有雲成本更低或者相當,企業更願意使用私有雲。大部分企業沒有這個實力讓成本更低,因此大家才覺得公有雲有發展。不過公司的CEO CTO 有時不甘心,還是想嘗試一下。
2,對安全或其他有要求的企業部門,更傾向於自建或者委託別人搭建私有雲。比如銀行和政府部門不可能把核心業務放到公有雲上。就算是輔助業務的前期嘗試,這些企業部門也傾向於用私有雲。
報告沒看全,不知道公有雲領域的增長有沒有提到。但是個人認為,私有雲的爆發更多的可能是雲計算市場在中國發展水漲船高的結果。雲的出現就是要讓用戶得到徹底解放,無需再關注IT基礎設施,只要專註於自己的業務即可。未來,企業的CIO、IT工程師的角色也要跟著轉變。自動化的運維,以及採用運維外包服務是大勢所趨。
北京時間6月1日晨間,有「互聯網女皇」之稱的凱鵬華盈(KPCB)合伙人瑪麗·米克爾(Mary Meeker)正式公布了2017年《互聯網趨勢》報告,這也是她第22次公布這一年度互聯網報告。縱觀全部355張ppt不難發現,中美網路巨頭是這次報告的主角。
在本次報告中,瑪麗·米克爾分析了包括在線廣告、遊戲、媒體、雲、醫療等在內的互聯網趨勢,並對已達到一定規模的中國和印度互聯網市場做出肯定。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Facebook已崛起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兩家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也闖入前10名。
我們尤其注意到,本次報告中指出「雲」成為加快未來企業變化和創新的關鍵。全球雲基礎設施投入迅速增長,份額正逐步接近傳統數據中心。2016年,全球公有雲與私有雲基礎設施建設支出達360億美元,佔IT基礎設施建設總支出的37%,比2014年增長37%,雲支出正向傳統數據中心的支出逼近。
如果您細心的話,從報告中的這張圖可以看出,儘管公有雲的比重在建設支出中仍佔據優勢,但近年來私有雲發展速度要更為迅猛,2014至2016年,同比增幅均高於公有雲,2016年私有雲同期增幅比公有雲的增幅更是高出5.39個百分點,顯露出強勁的後來居上趨勢。
私有雲的機會真的來了
早在今年4月19日舉行的全球雲計算開源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就在發布的《中國私有雲發展調查報告(2017年)》中指出:2016年中國私有雲市場整體規模達到344.8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25.1%。 預計2017-202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62.4億元。
另一方面,在已經採用私有雲的企業中,58.3%的企業計劃未來加大對私有雲的投入力度,近20%的企業表示,對私有雲的投入增長在50%以上。
http://weixin.qq.com/r/Ez-x6bbElevqrfKK92o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正則雲科技,一直致力於提供所有人用得起喜歡用的虛擬化雲計算產品
現實情況是連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都賣信息賣數據……這種情況下,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不應該把關鍵的東西往公有雲上放,那隻能搭大大小小的私有雲了唄。
兩三年前就知道這是必然趨勢:中國的傳統企業,沒幾個會把自己的重要數據放到別人家的伺服器上去。公有雲?數據泄露了你負責?你負的了那個責任嗎?私有企業都這樣想,國企事業單位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自己在單位內部搭私有雲更靠譜啊。
私有雲是偽命題
對付越來越麻煩的規定來說,私有雲不錯
並不意外,之前和浪潮的一個項目經理聊過,現在雲計算市場的主力軍已經不僅僅是BAT,三桶油,四大行的事情了,應該說是各行各業,私有雲這塊的市場增速至少是200%,地域性差異還是蠻大的,出了北上廣深杭這些一線城市外,有的三四線城市是從使用虛擬化進行資源整合;有的是用過虛擬化,現在要建設雲管理平台;公有雲在企業級市場(主要指傳統企業,不是SMB這塊)應用在三四線城市不算太多。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在公有雲環境上可預測的環境向私有雲或者託管雲環境轉移,一方面是保護核心數據資產,另外一方面,對於長期的、形成規模化經營的企業來說,自建IT業務環境+公有雲應對突發業務環境是現在中大型企業用於能的趨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混合IT
私有雲現在真正的成為了一種社會潮流了,連搞公有雲的都大言不慚的打著私有雲的旗號開始大肆宣傳了(就是給你開了一賬號就胡說八道稱之為私有雲,甚至包括業界一些排名靠前的廠商),那到底什麼是私有雲呢?用戶根本不清楚,似乎也懶得去搞清楚,應為用戶還沒在這個問題上吃虧上當!
我覺得啊,私有雲能夠爆發,其私有以及安全是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國內,就跟買房和租房一樣,屬於自己的東西,才能保障安全嘛!比如說燕麥雲這款私有雲產品,專門設計了老闆賬號、許可權管理等功能,就是為了在私有的情況下,再加上一層安全的防護網。
爆發是因為企業扎堆部署私有雲。目前國內公有雲安全性和可控性沒有私有雲好,所以許多企業寧多花點錢也會選擇私有雲、專有雲或混合雲。針對計算、存儲、網路資源的雲化,有一個自主管理的資源池,還是比公有雲更能保證數據安全性,自主性也更高。
長期看未來還是公有雲的天下
部分公有雲用戶對公有雲服務提供商態度並不好,時不時來個「清網」用戶就要損失慘重,用戶對提供商這一行為極為不滿,只要還有「清網」這一行為存在,那麼公有雲就無法徹底擊敗私有雲。 自從我珍藏多年資源被各大雲盤服務商處理後,就不再信任各類公有雲服務提供商,自己搭建個6T私有雲,另外買了幾塊塊3T硬碟把主板上的sata介面插滿。
雲存儲市場剛興起的時候,許多企業都還沒有意識到雲存儲將引發的巨大變革。隨著這些年雲存儲的快速發展,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它隱藏的巨大市場價值開始真正顯現。私有雲的市場份額逐步擴大,這是趨勢,也是未來。所以,它的爆發並不意外。
企業的發展伴隨著大量文檔數據的產生,為了妥善保管這些知識財富,使其發揮更大的用處,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上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方式之一,可以快速實現信息交流和數據共享,提升協同辦公效率。由於伺服器搭建在企業內部,企業對數據的掌控遠強於數據存儲於服務商處的公有雲。在如今這個數據信息蘊含巨大價值的時代,企業對數據安全空前重視,私有雲也就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而且在應急處理和日常維護方面,私有雲由於有專門的運維人員或團隊,響應速度更快,解決問題更及時,在出現故障時,最大程度地降低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
雲存儲可以協助企業解決令人頭痛的數據存儲和共享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私有雲,相對於公有雲,更能滿足企業對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性的需求,它的火爆是必然的,將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以私有雲取代公有雲。
上雲是必要的,混合雲沒辦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私有雲的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但是會玩的人,可以利用私有雲賺錢,需要搭建私有雲請聯繫景安
就2017年中國市場情況確實私有雲已經達到企業普遍認可的程度,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傳統企業對雲的已經從以前的概念到如今的普遍認可,雲確實從資源利用,業務可靠,公司業務集成等方面帶來實質的效益
- 國家從政策層面的推動,這個的根本原因是國家鼓勵國產化、創新業務、供給側改革需要出發的
- 新型業務驅動,比如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業務確實需要雲的平台進行承接
- 中國企業的固有思維推動了私有雲建設,中國企業更關注業務/數據安全、可靠;企業CTO,IT主管對基礎架構的管控權等都決定私有雲在中國會長期發展、存在
根據我所接觸的客戶及看到的發展可能,數據落本地,業務跨私有、公有雲部署會是中國雲計算行業的發展趨勢。
推薦閱讀:
※有哪些優秀且免費的雲存儲服務?
※如何看待微雲服務調整公告?
※如何看待萬達獲得 IBM 在中國雲服務運營權,推 Watson 人工智慧服務?
※如果未來全面雲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將會是什麼樣的?
※知乎是用了阿里的雲服務,所以才經常宕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