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膠捲機還有意義嗎?
如題,數碼單反已經普及,有沒有必要為了膠捲相片的色彩入手膠捲機?
我的看法是,目前玩135畫幅的膠片,主要是玩機器,而玩中畫幅及以上的膠片,並且好好沖掃,才有資格談畫質。135畫幅的膠片在畫質上沒有什麼優勢,而去淘寶隨便找家店沖洗,基本都是用sp3000這種機器,沖洗掃描質量都不怎麼樣,在這樣的前提下,現在談膠片的色彩,不如說是談sp3000的色彩。所以,現在大部分人玩135膠片,就是把玩膠片機罷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膠片的沖掃成本,並不是膠片機便宜,玩膠片也便宜。所以,如果不打算投入較多時間金錢和精力,就在網上看了幾張所謂體現膠片的色彩的照片,就打算入膠片機,還不如手機套濾鏡了。
肯定會有人會告訴你:
- 135沒意義
- SP3000沒意義
- C200CP200沒意義
- 不自己沖洗掃描沒意義
......
再過幾十年可能發展成:不自己造相機沒意義
開法拉利的多多少少會覺得捷達沒意義。
但有的人就是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
每個人玩攝影玩膠片的想法都不一樣,沒必要過度看重別人的觀點。
攝影,開心就好。
對我來說有必要,拍膠片的時候很放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861841謝邀
意義是肯定有的,不然為何現在還有膠捲的市場,二手市場膠捲機也挺活躍的,有些說說道套濾鏡之類的,但是膠片的效果是根據光線的,除了徠卡和富士的模擬膠片效果,普通濾鏡是無法完全模仿出來,另外,大畫幅數碼機實在太貴,2000左右就能玩中畫幅了
有意義,情懷這東西,你說值錢嘛,一文不值;你說不值錢嘛,倒是無法估量的價值。
數碼年代都是即食文化,一拍下來就能看到效果,膠捲的話,拍了還真不知道效果如何,失焦了沒?光圈對了沒?過曝了么?這些都不很清楚,洗出來了,當你看到照片之後,滿滿的回憶歷歷在目,這種期待,數碼給不了。
黑膠唱片同理,不過跑題了。
謝邀。
如果只是喜歡膠片效果的話,沒全沒必要。各種能夠模擬出負片或反轉片效果的軟體大把。
畢竟膠片機麻煩事太多,比如拍完不能預覽、膠捲現在不好買也不便於攜帶,提供高質量洗片的影樓或圖片社不僅少而且成本又高,還要冒片子被洗壞的風險,暗房修片不僅麻煩而且一旦失誤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做電分更貴。
打算自己洗片的話還要配暗袋、沖洗罐、水槽、底掃,以及顯影劑、定影劑、清洗劑、補充液等一大堆藥水(而且有毒),新鮮勁過了之後,足以把攝影的熱情消磨殆盡。
雖然也有些大師堅持用135膠片的,畢竟也是極小眾了。
現在買膠捲相機的情況只有少數幾種情況:
1、玩。不為拍多好的照片,要麼是得瑟這個自拍自洗自掃自修出片的這個過程,要麼是像LOMO之類的隨手拍,出不出片純粹運氣。
2、想玩大畫幅又不想買數碼機背。
3、實驗室、醫療等行業用途。
審美很玄學,對初學者來說,除非有天賦,否則從成本角度考慮比較靠譜
談成本就要涉及一個重要的變數 - 出片數量
而形成出片數量這個變數,使用數碼或膠片相機,普通小白需要的基礎快門數不同
個人體會,普通小白,數碼百次快門能出一張不錯的照片吧,膠片初期啥也不懂階段熬過去後
大概一卷(24張)能出一張,姑且算25次,就是膠片效率比數碼高3倍
好了,現在我們來算成本帳
假設一位非重度攝影的小白(就是不是整天只惦記拍風景,拍小品,拍妹子,只是旅遊啦,一些機會啦,一些活動啦拍拍),一年出50-100張不錯的照片
那麼,數碼需要5000-10000次快門,按一個全幅相機+鏡頭1.5萬計算,拍三年,大概每年的投入是5000-6000之間,但需要開始時候一次性投入,因此第一年投入1.5萬,以後每年投入很少。3年以後呢?三年以後一般要升級機身了。
膠片呢?大概需要1500-2500次快門,100卷膠捲一年,按網上比較靠譜的沖掃算(先不弄自沖自掃,除非黑白,否則前期投入比數碼全畫幅只多不少),每卷30,大約3000塊一年
初期投入大概5000吧(機身便宜,鏡頭差不多),因此第一年投入是8000,以後每年投入3000,總投入也是15000左右。
因此選擇數碼或者膠片有3個維度需要考慮
1-玄學審美 2-你每年攝影上的負擔能力 3-你是否接受膠片的繁瑣。
最後,剛才忘了2個重要的點
1- 膠片掃描,除非非常重要,捨得花錢用電分掃,普通底掃肯定解析度被當今數碼甩N條街
2- 但一般1萬左右的數碼全幅,是14bit的RAW,和膠片銀鹽反應自然過渡的N個層次比也是有差異的
因此,滿足於數碼介質保存照片的,數碼最好。
追求完美自然層次的,可以考慮膠片
以上。
如果不是商用,自己拍著玩,那麼不存在必要不必要。純是看個人喜歡罷了。
說白了,好多人喜歡膠片,是因為數碼後期能力不強。數碼一樣可以調出膠片色,但要求後期能力強(這可不是單單一個濾鏡的事兒)。下面的照片 ,有數碼有膠片 ,你能分出來嗎?
數碼與膠片,在發色還是有所區別。但又如何?膠片也好,數碼也罷,能拍出好的照片,才是王道。另外負片基本不談色彩,不同的膠捲、鏡頭、沖洗、掃描(參數),出來的色彩也不一,如同數碼後期手法百花齊放。不說暗房後期,就在Photoshop出來後,膠片掃描後,不少人也進行再後期。因為,這一切都以你要的照片效果為服務。那些淘寶評價的照片,基本就是SP3000套預設直掃出來的顏色,別人給你做了後期罷了。既然這樣,那麼如果實在要玩膠片,不說自己沖洗(但最好自己沖洗,暗房可是拍照的第二樂園啊!),也要自己掃描,顏色由你來作主。
利益相關:工作拍數碼; 非工作拍膠片(曾經非常迷戀膠片)。
這個問題簡單,我可以反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想要相機幫你拍還是你讓相機拍,這無非就是原始膠片機的落後使得你需要為拍攝一張照片做更多的工作,而數碼相機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能能省很多時間和精力。當然啦回到膠片的沖洗上呢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很可怕的問題,但是呢你愛攝影唉那種玄學的膠片質感,找沖洗的ways是很容易的!
------------------------------------更新------------------------手機排版--
適馬那個年代的佳能fd卡口70-210mm f4-5.6,說實話這個頭很讓人滿意但素質還是老到掉牙,這頭應該算半個70-200(哈哈)...佳能fd卡口28-70f3.5(可以當24-70使得30刀廉價鏡頭)素質嘛...嘖嘖嘖嘖,但是畢竟這頭應該和老機身配和數碼機在一起不僅廣角時候有暗角還突出不了質感...仍然用的是柯達的膠片老闆問我要不要富士的我還是選了柯達這張片子是用上面適馬那個頭拍的索尼手機快門直傳...主要看你是否要賦予它什麼。
膠片經過了百年的發展其成熟度是數字相機無法比擬的,當然,其技術的落後也是不可辯駁的。
攝影是一門技術還是一門藝術?
這曾經是,現在是,未來也是,攝影最大的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不需要答案,需要的只有實踐,到時自然會見分曉。本人在玩被吐槽的美能達X700,沒意義的135,沒意義的C200,沒意義的淘寶代沖。
但是我始終很著迷。附上幾張我拍的照片。每次洗膠捲都有驚喜膠捲最有魅力的地方在自拍自洗的匠人精神和暗房的放大技術。為了色彩而追逐膠捲的,我只能很遺憾的表示,現在數碼後期技術已經能夠調出所有膠片顏色了。
我入手膠片機也不是為了所謂的色彩,因為我窮的只掃的起sp3000,而大佬們可以掃出所謂很數碼味的照片來,或者說這才是膠片機一直追求的準確還原色彩。首先拍膠片是為了磨礪自己的技術,一台不能af,出門要帶測光表,不能連拍的機子拍了幾個月就我個人而言可能對景深以及光圈快門速度的搭配有了更多的了解,還有掃街時的預估以及估焦,其次真的很好玩啊,越原始的越好玩,拍出來的照片更多的是有我的成份,拍點花花草草自己測光對焦景深然後在心裡猜出來的照片會是什麼樣,然後寄出去膠捲等結果真的蠻有趣味的。
有 只是非常的少 具體看用途 我還留有一台海鷗的相機 主要是用來做「備用相機」 因為機械相機真的很「可靠」
假設你去高海拔的寒冷地區旅遊,當你到達重點要開始拍照留念時,發現自己的數碼相機(單反/微單…等等)無法正常的開機工作,電子設備= =
這時候拿出機械的膠捲單反,裝好膠捲,調好快門和光圈,咔嚓一下就好- -…膠片對於攝影技術的提高還是有很大幫助的。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構思。而且135膠片機成本真的不高,1w塊錢別人買個全畫幅的數碼單反的錢如果你買膠片的話,只要你不是專業的,你用著1w塊錢也夠照到別人的數碼單反換代了。順便說一下,我用的佳能ft-b,50mm 1.8,機身加鏡頭一共800,膠片15塊錢一卷。平均一個多月出一卷。彩色的是富士200直出,黑白的是過期垃圾膠片(8塊錢一卷)直出。。。---------------------------------------------------------
膠片的優勢在於色彩還原,135反轉片的色域表現是全幅數碼相機達不到的,並且超出了絕大多數現有顯示屏的色域表現範圍,反轉片是記錄色彩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數碼的優勢是銳度。
來說說吧
從玩到實用
大畫幅 8*10 以及以上的畫幅 只能使用film
其色彩以及細節表現無與倫比 萬千器材,終歸---
中畫幅 可以體驗畫幅優勢又比數碼便宜
135畫幅(120等不細說)
便宜,比如康泰時和萊卡m78 二手不過1w 也能達到全畫幅 而且 萊卡有加成
膠捲可以訓練你的 對於細節的把控 快門之前有個思考的過程
而且等待膠捲是一種有趣的事情
彩色正片很好玩
而且 可以。。。。用幻燈機投影
賊好玩的
為了膠片的色彩沒有必要玩膠片,因為現在的後期軟體可以輕易的模擬這種色彩效果。
我是135膠片機入門,換了數碼全幅把膠片機出了。
如果你單純的拍攝彩負那實在不如數碼。彩負連卷帶沖掃最便宜按一下快門也要一塊,對於新人來說本來出片率就低,成本非常高。而且彩負的效果說句實話數碼的片子完全能實現。
但是黑白膠片自沖和反轉片確實是數碼替代不了的。
中畫幅的話也是黑白和反轉片更好。這個和玩黑膠唱片是一個道理,主要是樂趣和情懷
玩了幾台135之後,才理解了為什麼無忌老鳥說玩膠捲直接120起步、135已經沒必要。
推薦閱讀:
※目前購買寶麗來相紙最便宜的途徑是什麼?
※買不起單反的學生狗們應該用什麼相機?
※如何評價 RX100M3?
※拍照最重要的是器材還是技術?
※15k-20k左右的預算,入手佳能6d還是5d3,或者等6d2出來?搭配什麼樣的鏡頭?
TAG:攝影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