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僅在格力電器任職?
先說這件事,再說董明珠這個人。
格力和珠海政府的恩恩怨怨一路走來回看,真的是驚心動魄。
但是,董明珠不再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這件事真不能把鍋簡單甩給珠海政府。因為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國家財政部、證監會共同發布的一份意見導致的。
簡單來說,董明珠女士要持股,要增持,故不能兼任格力集團的董事長。
這是國家級部門今年8月出的意見,並不是珠海政府為了搞她,說出就能出的東西。而且珠海和全國多家企業都在改,並非格力一家。事實絕非如此,董明珠被免格力集團董事長的黑幕
再見,董明珠!鐵娘子如何一步步走向權利的巔峰,又為何被免職?董明珠被免集團董事長的五大真相:這事應該不怪成龍「董明珠沒犯王石的錯,卻也擺脫不了王石的命運」
現在全網鋪天蓋地的這些內容和圖片,基本脫胎於這個知乎回答。
董明珠為什麼選擇自己為格力代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我不是說這個答案不好,我只是想說很多人並不是真的對董明珠有興趣,而只是在消費董明珠這個符號。
再說董明珠。
媒體非常喜歡董明珠這樣的名人,本身就有知名度,再加上性格突出,自然就能給大家很多新聞點。
就我看來,整個媒體都在把董明珠向兩個方向塑造,一是前文所述之悲情創始人,二是自大魯莽強勢的傳統業高管。
至於其他類型的董明珠,媒體的曝光和傳播是非常少的。
為了有一個相對直接的感受(雖然還是媒體剪過的),我把近期所有董明珠的視頻都看了。
先來一張董總和雷總的對話。董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說點客套場面話或更敵對的話。但是她沒有,只是實事求是輕描淡寫地說 「沒什麼的,很正常」。就是看這段的時候,我覺得董明珠很直爽,活得很真,很自我。
當時的現場情況:大家要合影,員工把室內大燈關了,留了個投影儀做照明(如圖)…這樣怎麼合影嘛。
董明珠氣得罵員工「能不能給點飯給老子吃」。
但是結合上下文,這句話根本搭不上。
聽了兩遍發現其實說的是「能不能給點飯給腦子吃」……
這個算是報道出了偏差,你們要負責吧····
這是《我是創始人》最近一集。
比賽輸了復盤,和搜狗的王小川吵業務。能感覺到董偏愛衝突,不做和事老的一面。同時這場業務的爭吵很有技術,王小川說著說著就被董明珠帶節奏了。著名的10億賭約背後的事兒,董明珠談和雷軍的關係。
- 首先指出王小川的方向上的大錯誤——復盤不是追責懲罰作檢討,而是要找原因保證改進。
- 接著說小川作為隊長,決策時候不能只看資深隊員的判斷,而應根據現狀及時調整戰術。
- 最後主動承認自己對定價方案判斷錯誤。以此立於不敗之地。
我也把《2014經濟人物》的打賭現場、《人物》的雷軍談打賭內容都看了。
確實和董明珠說的一樣,其實主要是媒體在搞噱頭。看經濟人物現場的視頻,也能感受到打賭現場的氣氛其實很輕鬆的,就是個觀念分歧。
雷軍的想法:互聯網是先進生產力,爆炸性成長,先進生產力一定取代落後生產力。
董明珠的想法:任何一樣商品,想要做大還是要根植工廠。格力先做工廠,然後找馬雲做互聯網。小米會以互聯網成長,格力也可以以互聯網成長。
其實兩方說的都很有道理。舉個例子,董明珠說的「一個品牌要根植工廠才能走得更久更穩」,這一條華為手機已經在實踐,華為手機現在做成什麼樣大家也知道,比小米強一點。
注意看董明珠迎送小孩時候手的位置,還有「哎呀,怠慢了」這句話的運用,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待人接物是有相當水準的。而且做服務員,她心態放得很好,服務的姿態也很低調。
這是大家常見的董明珠的另一面。
最後來一張魯豫採訪董明珠節目中,魯豫對董的評價。看了這麼多視頻,我覺得這個評價很精準。董明珠是個不怎麼端著,活得自我的人。對自己除了道德之外的公眾形象,基本無所謂。
確實像魯豫說的,她不懼怕和別人產生摩擦,我甚至認為反而她很enjoy這種衝突。
這就能理解她為什麼經常會有新聞產生。
因為衝突是很有戲劇性的,媒體也最喜歡報道這種戲劇性。
和雷軍思路上的衝突,打賭十億
大罵員工,"能不能給點飯給老子吃」批評股東,「沒有哪個公司像格力一樣對你們」
VS
董明珠和雷軍親切會晤,未來不排除合作可能性
董明珠:員工是我們的珍寶格力召開股東會,業績將穩步成長
這兩組新聞,你覺得哪組新聞有人看。。?
也就是這樣,董明珠的戲劇性的一面被越來越放大,通過媒體渠道傳達到達大家的腦海里。。。
大家在媒體的宣傳下,漸漸看很多社會人都是「單向度」的人,這些社會人不再是一個個立體鮮活的人,而蛻變成了一個個的臉譜。……這不對。且不說人是多面的,而且人也是不斷變化,思路會不斷進化的。只看一個最單向的面,只會讓自己也陷入單向思維中。而長期經歷單向思維之後,自己會慢慢的喪失判斷力,也會變成一個單向度的人。把董明珠歸為一個不服輸有點冒失的傳統高管阿姨
把陳游標歸為一個愛作秀終於有點栽了的慈善家(可能假)。把羅永浩歸為屢戰屢敗愛折騰沒有長性的中年前老師。
很多年過後回頭看,也許大家會看到,這就是格力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我確實希望這次我不會再一語成讖。
————————————
過4K贊,按照我的習慣,會對一些FAQ做出解答,附在原答案後面
因為我曾在另一個答案:
董明珠為什麼選擇自己為格力代言?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裡面,分享過對格力及董明珠的一些了解,所從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起,就有很多人來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我確實是有義務回答這個問題的,以回饋那30多K為我點贊了的朋友。不過我回答的角度,主要是從實業從業者,企業治理角度來談這個問題,至於說還有進來攪局的前海人壽(也就是寶萬之爭裡面的「門口的野蠻人」),就不討論了。
每個行業都是有天花板的,在市場的擴張期向穩定期轉變的時候,行業規模天花板還會往下降,舉個例子來說:你在一個100戶人家的小村莊開一家汽車經銷店,在過去的2年里,100戶人家都買上了小轎車,增量市場讓你賺的盆滿缽滿(每年50輛),可是,當市場飽和——每一家都開上小汽車——以後,你就只能靠5年甚至10年一換的存量替換市場,規模也就是每年10-20輛。請問,你打算怎麼辦?
過去的30年,中國幾億家庭中實現「家用電器化」,是中國家電製造業中崛起海爾、格力、美的三大家電業巨頭,使它們從鄉村小廠成為世界500強的宏大時代背景。然而,這個時代過去了。家電在中國家庭中的滲透率已經接近飽和是無可爭辯的行業大趨勢。千億級別企業要想保持增長,乃至高速增長。求變,擴張,多元化將是不可避免的大課題。基業長青的巨無霸企業,都至少經歷過兩到三次產業多元化擴張,進入多個陌生的行業領域。IBM從一個做打孔機的企業起家,做過存儲器,搞過個人電腦,大型機,現在轉做信息諮詢和解決方案,造軍火核電醫療的GE最早是做燈泡的,豐田是做紡織機的起的家,它們成為今天的巨無霸,都經歷過多次變革和進入新市場的勇敢嘗試。我們經常嘲弄做香煙的要去造汽車,造空調要造手機。可是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長遠,會發現這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態,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個手機來自一個伐木的公司(諾基亞),現在為一個電腦公司造出的手機賣腎(蘋果,尤其是當年蘋果說要造手機的時候被嘲笑成什麼樣,還有多少人記得?),開著一家電池公司造的車(比亞迪),乘坐造大炮工廠做出來的電梯上樓(蒂森克虜伯)。
當然,變革並不總是成功,更大的可能性是失敗,現在格力就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是求變還是求穩,是繼續向前沖,還是維持現狀,抵抗行業衰退。在她的前面,她的兩個同行都已經做出了明確的選擇,海爾在2009年收購了日本三洋之後,又在今年收購了通用電氣GE的家用電器部門,海爾的戰略明確——做家電,繼續做家電,中國做完了就做外國。這是海爾自身的客觀條件決定的,海爾本就是一個高度多元化(家電內部)的家電企業,產品線涵蓋了黑白家電漫長產品線(不包含現在興起的小家電),他的背後是傳統家電大省——山東政府的全力支持,有太多後手資源可以調動,他們的戰略不能脫離省情,只能因地制宜,去搞山東沒有產業基礎的行業,逆水行舟拋棄本土資源不是好主意。格力做的最好的是空調,產品線比競爭對手都短得多,格力今天的體量是得益於空調在家電里的高比重(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冰箱洗衣機但可能每個房間都要空調),及跨民用商用領域的兩棲優勢。繼續做家電,格力的戰略資源遠遜於海爾。而格力的另一個老對手——美的,收購了世界知名的機器人製造商庫卡,進入高端裝備工業機器人領域,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格力已經不能有更好的勝負手。
和一家餐廳做大了可以到處開分店不一樣,餐飲市場對於某企業近乎是無限的。而對於格力這樣的千億級的企業來說,他們所要尋找的是方興未艾的萬億級市場。這樣的市場,在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路線圖裡面已經給規劃的很清楚了: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二、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三、航空航天裝備
四、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五、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七、電力裝備
八、農業裝備
九、新材料
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格力牌手機、格力鈦酸鋰電池,乃至格力電動車讓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但是,這難道會比格力地鐵、格力牌大飛機,人造衛星、登月火箭推進器,格力牌拖拉機,格力萬噸輪,格力牌XXX兆伏超高壓輸電斷路器,或者格力磁核共振儀更顯得荒誕不經嗎?這麼想起來,格力牌新能源汽車是不是就順眼多了?
格力作為一個傳統製造業企業,想要抓住中國經濟轉型的(2025路線圖)大行業背景,能夠把握的唯二兩個通路——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兩個方向都遭受了重創。這才是董明珠在股東會上悲憤地說出「格力沒有虧待你們」的原因。董明珠這樣的企業家當然不會為別人沒有給她鼓掌而發飆。她真正痛心疾首的是,沒有鼓掌只是一個信號,這意味著中小股東不支持她通過收購銀隆轉入新能源行業軌道。
兩個通道,一旦堵死。格力長遠前途堪憂,格力現在還會繼續賺錢,但格力就此失去偉大的可能,格力將永遠是個「造空調的」,喪失實現優秀到卓越的跨越成為中國頂尖企業的戰略轉機。格力和美的纏鬥20年,美的今天能玩動收購庫卡的驚天跨國大併購(順便說句,這也是我在知乎很早就預言中了的美的為什麼要收購機器人製造商 Kuka,對其能帶來怎樣的影響?),而董以從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時間點前夕,試圖將格力引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連一個小小的銀隆都吞不下去,頹勢已顯,勝負已分。董明珠當場所說言下未表之意,是說:
「A股市場上這麼多企業,都是來圈錢,來騙你們股民錢的,只有格力十幾年來好好做企業,分紅,回報股東,格力比他們有良心多了,現在是決定格力命運的時刻,你們現在不能信任格力一次,將來會為此後悔的。」
董小姐當然會悲憤,20年來,她一直自負在企業管理水平上超過美的一頭(我可沒有說我這麼看),但是,美的一直對格力有一個巨大的先天的,核武器級別的戰略優勢。就是格力難以擺脫的DNA里的歷史包袱,股權分散,股東不和,實際控制權不明,始終處於四方爭奪中的戰略主導權既牽扯大量精力,又阻礙走出漂亮的勝負手,美的從來沒有這個「先天性心臟病",今天美的勝格力,就勝在無可爭辯的清晰企業統治權。
一個企業在最高治理層面有兩個天大的問題需要決策:1、戰略大轉型。2、繼承人問題。兩件事情,美的都輕鬆漂亮地贏了,而格力很無奈地輸了。畢竟,朱江洪不在,光靠董女士一個人是控湖不了那麼大的盤的。在美的,無論多大的戰略,多大的風險,多大的局,只要何享健點頭,就能幹。比如收購庫卡這樣的大計劃,美的就不會也不需要左顧右盼,前怕狼後怕虎,不需要透露給太多人聽,不需要去說服太多人。而在格力,想做件大事情,猶豫不定的有之,存心拖後腿的有之,打小算盤者有之,求穩求短期回報的有之,總之,要擺平說服的人實在太多太難。
選擇一個好的繼承人,何享健看中方洪波,這事情就能定,事實證明,何享健沒有看錯人。但在格力,一個繼承者要能夠鎮服格力無數的重臣諸侯,又要能夠帶領格力持續發展,還能擺平中小股東,頂住國資委和大股東壓力,這樣的繼承者從哪裡來呢?又怎麼過渡呢?在美的,何享健選擇一個人,帶10年就可以穩定交班。在格力,董明珠如果選擇了一個人,那怎麼如果格力集團及國資委推出另一個候選人抗衡,局面將會怎樣?
關於董小姐,有一句霸氣無比的說法:「董明珠走過的路草都不長」,這句評價的強橫程度能秒殺無數現在網上類似「犯XX天威者,雖遠必誅」,因為後者是空話,前者卻是實在的評價。董明珠也自己也說,「我從不犯錯」,這話並不是董明珠喪失了基本的謙虛與自知,恰恰證明了董明珠對自己處境的準確了解。董明珠不能犯錯,也不能承認自己犯錯,因為如果董明珠犯了錯,就有無數人群起而攻之,承認自己會犯錯,就會有無數人群起而與之爭辯,格力的最高領導層就會陷入無盡的爭論與內耗當中,而這噩夢恰恰是格力的競爭對手及其統帥——海爾之張瑞敏,美的之何享健從來不需要擔心的。
這兩句話,表面在說董明珠的強勢,實際卻點出了董明珠的艱難——一個真正強勢的領導者,根本不需要那樣的強勢,因為強勢的領導不是經常能辯論得贏,也不是在辯論中從不讓步,一個強勢的領導者是「根本沒有人會去和他爭辯」,一言定乾坤,足矣。
收購銀隆失敗,董明珠退出格力集團(再次說明和格力電器完全不是一碼事)陣地,是兩個意味深長的標誌性事件,格力電器在戰略轉型和明確最高戰略主導權歸屬兩件重要事情上重大挫敗,以後再推進戰略轉型和候選人安排將難上加難。這時點,很可能將成為格力由盛轉衰,不進則退的轉折點。這並不是說,沒董明珠格力就不行,更不是說董明珠十全十美,而是說現下唯一有希望有資格『領導格力進行戰略轉型』的人選也沒拿夠信任票,那今後格力將更加群龍無首,進退失據。有人說,」地球離開了誰就不轉了么?」,地球當然不會離開誰就不轉,但是一個企業、組織的領軍人物往往關乎企業興衰,關鍵決策左右這個組織的生死,卻是歷史所印證多次的事實。格力集團少一個董明珠,格力電器還是一樣搞,只是,格力電器大概將永遠(至少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一個」造空調的「,格力無法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將是大概率事件。無論如何,格力能走到今天已經是不易,最終的這個」棋差一著「的敗局,因有朱老董小姐的合力堅守,已經推遲了十年。有句老話說的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如果不比,旁觀者如果只看這一家興了敗了,看不出玄機,若能橫向比較看看,估計要嚇一跳。和格力與朱江洪董明珠有相同「先天性心臟病」的企業與企業家們相比,格力已經是幸甚,和那些已經煙消雲散的企業相比,格力已經算興旺發達,和那些身敗名裂,含冤囹圄的企業家們相比。朱、董兩位已經是「全身而退」。無論如何,格力「一次創業」算是輝煌成功的,現在未成功的,是「二次創業「,創業本來維艱,勝是僥倖,敗是常態。我給董小姐評價:『篳路藍縷,成就格力之優秀,困於大局,未能成就格力之卓越。圖二次創業,再造共和,惜大業未競,大勛未集。』輸總歸是輸,但輸得不難看,話說回來,輸得不難看,卻也總是輸了,不是么。當然,我要澄清,我絕對不是鼓吹格力集團、格力電器股東包括國資委和董事會應該無條件信任董明珠,無條件放權董明珠,這是對「股東——董事會——經理人授權代理」的現代企業管理倫理原則的根本性背叛。然而,在格力的關鍵關頭,公司管理層常年以來總是要面臨前面有強大的對手,背後有要搶班奪權的大股東這種兩線作戰的局面,在關鍵時刻,總是因為沒有戰略主導權歸屬,導致各方面爭論不休,無法統一意見,錯失良機,確實使人扼腕痛惜。股東行權天經地義,企業大轉型本是勝敗難料,局中人無論做何種選擇,於道義,於利弊,於情理,我們都無法過多指摘,有些因果,自從一切剛剛開始之時就已經種下。中國三十多年企業史,足以印證鄧公已經洞若觀火,卻因時代局限無法宣諸於口的一句話:制度是第一生產力。春秋無義戰,商場無黑白,人世江湖本就是如此複雜,許多事情就是這麼無奈,並非一切局都有解,弈棋千手,終不得不投子認負,不能簡單地說說誰對誰錯,誰優誰劣,只能說,局中人都做出了他們自己的選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過了兩千贊,對一些常見問題,做出一點回應:1、如果收購價格合理,會有這麼多人反對?明知不合理的,為什麼不去制止呢?
我想請教一下,什麼是「合理」的價格?如果大家看法不一樣,以誰的「合理」為準?
按115歐元的收購報價,庫卡的市盈率(PE)為48倍,而機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家5月18日的PE分別為:ABB(NYSE:ABB)15.44倍、發那科(Fanuc,TYO:6954)19.92倍、安川電機(Yaskawa,TYO:6506)15.09倍。拿下庫卡,美的可謂不惜代價。
庫卡的股東不是傻瓜,庫卡能維持四大家族機器人企業2-3倍的PE溢價,就是等著中國買家來買,單純從企業價值看,庫卡本身當然不值那麼多,但是作為「實現美的雙智戰略的關鍵戰略資源」,這就一點也不貴了。美的為這個事情總共花了300億,幾乎多花了200億,人家喊貴了么?
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時候,沃爾沃前一年虧損差不多140個億人民幣,比吉利半年銷售額還多,而且對方還要求將沃爾沃不破產,不裁員,不降低員工福利,承擔所有債務,從一般角度來看,沃爾沃典型一個負資產。結果吉利還是勒緊褲腰帶,花大價錢買了過來,人家嫌貴了么。按照一般想法,這些買賣賠到家了。但是這兩個收購案件都成功了。說到底,戰略收購這種事,貴才正常,不貴才奇了怪了。因為你算的是人家賬面資產,人家算的是你的希望與未來。我建議,收購估值這種事,還是讓企業家自己去做,我們局外人看看熱鬧就好了。2、為什麼要增發而不是用自有資金。一、收購銀隆只是新能源(包括鈦酸鋰電池和新能源客車)戰略的第一步,以後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而且迫在眉睫。戰略收購這麼花錢的事,誰都不會拿自己的運營資金去干,搞不好要資金鏈斷裂出人命。能喊出用自有資金(美的收購庫卡是用貸款的)做戰略收購的,相當於說戰爭剛開始就把戰略預備隊投進去的軍事外行,沒必要討論。
二、這樣子大規模的戰略轉型,要求的是整個股東和管理團隊,都要意見統一,人心齊態度堅定,最可怕的事情是戰略投入搞到一半,突然間有些人退縮了,所有人都進退兩難。所以,有些重大議題,儘可能要求大家先明確表態,不幹現在就不開始,要干就干到底。比如:一個工廠投入工廠要改三期工程,工程干到二期了,突然有人覺得市場不好,蓋出來也不掙錢,不往下投了,就地停工前面的錢打水漂有人不幹,繼續投錢賭一把也有人不幹,大家談不攏,進退兩難,最後全面崩盤。一般這種長周期,分步實施的決策,儘可能首先把不確定的決策放在前面,手上能穩定調動的資源只能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能投入進去。戰略投入今天直接被否決了,等於沒投入就叫停,最壞喪失一個機會。可是如果用銀行貸款+自有資金開干,等到要繼續大規模投入再被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否決,那就成了一口氣沒上來死在半路了。戰略分歧和搖擺,多大的公司都能耗死。三、為了增加股權集中度,防止重蹈萬科的前車之鑒,但這個問題不完全是企業管理問題,而是二級市場和股權爭奪問題,不做展開討論。3、格力做手機是不是不務正業?格力做手機絕不是拍腦袋瞎折騰,而是有深刻的產業背景的,從20年前開始,業界願景就是家居智能化,當年比爾蓋茨的家據說能實現全智能家電,但耗資達到千萬美元。而現在家電智能化的浪潮已經近在眼前,可以輕鬆走進千家萬戶,關鍵就是科技的進步解決了中央控制節點問題——手機,以及控制信號傳輸問題——wifi。
董小姐和雷軍在很多場合針鋒相對,當然不是嫉妒「雷布斯」的知名度,而是雷軍攜旗下小米手機和小米路由器加入美的陣營,是將來美的智能家電的重要板塊,兩方各在敵對陣營各為其主,針鋒相對絲毫不稀奇。我這麼說大家能理解了吧。
其次、格力手機不算是多元化,對於海爾、美的、格力三大巨頭來說,手機都服務於原本的家用電器板塊,是智能家電的重要環節,如果有一天,格力收購或者自己做無線路由器了,一點也不稀奇,千萬不要說董小姐在瞎折騰。搞新能源儲能,或者新能源汽車,才是真正的多元化。第三,格力做手機確實沒做好——到目前為止。iphone第一代有人用過么?我用過,他確實有很酷很帥的地方,但是也確實是極其難用。在產品第一代,第二代就斷言產品做爛了,為時尚早。
————————————————————
格力股東大會沒有掌聲 董明珠當場發飆:格力沒有虧待你們
54億收購GE家電 最終贏家真的是海爾嗎?
格力收購銀隆案 兩項議案分開表決或無效
格力電器公告稱收購珠海銀隆方案未獲整體通過 月底前披露新方案關鍵在個「比」字
董小姐,你有你付出過的辛勞。
但你和他們一樣,成了健力寶。
董小姐,你的胳膊能把一切摧毀。
但拗不過政府,粗壯的腿。
董小姐,你還有場未定的勝負。
你是否還記得,和雷軍打過賭注。
董小姐,權力的得失來去匆匆。
只因為你,始終不懂悶聲。
所以那些都已經成了真的,董小姐
這是一個到處充滿故事的大企業。
成為一隻野狼,可她的周圍全是獵槍。
這讓我感到絕望,董小姐。
所以那些都已經成了真的,董小姐。
此時的你必須做出無可奈何的告別。
最近強勢女性,
都不那麼太平。
再見了呀,董小姐,
躁起來吧,董小姐。
事情要連起來看,董小姐也在此次的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之內,按照規定,「格力集團董事長」這個身份不能參與的。你們還是太年輕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來以前的國企改革
沒錯,我感覺下一步就是格力倒閉然後國資委的七大姑八大姨用格力的廠房做抵押去銀行貸款然後把格力買下來然後格力扭虧為盈上了報紙大家說國企賣給私人就是好啊就是好然後接著賣更大的····--------------------------------------------=-=!據某人統計全國商用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
前10位廠家在前8個月分割了全國85.4%,第8月分割了90.5%
順便說一下,據說某廠的都是年終的時候是銷量大頭,所以現在還不能算最終結果。。
————————2017-01-18————————
最新消息,銀隆2016年較2015年銷量增加110%,銷量有6047輛,成為全國第五大新能源客車廠家,佔新能源客車5.2%(喜聞樂見),總量是11.57萬。大家覺得怎樣呢?
————————2016-11-13————————
答案很簡單:是國資委為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做出最新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不得持股,最後董明珠做出了只要股份不要當領導人的決定。
這個只是更加明確了股東跟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差別,盲目崇拜會導致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瞎跟從。而且這個帖子下面,為什麼都是各種陰謀論,這個問題下面最多的不是她為什麼退出,而是一直在宣傳她過去的政績,浪費文字跟表情,貴乎藥丸呀!!
雷軍從前在金山是很摳的,因為其實在金山他也不是大股東,早期只是一個北京分公司總經理。1995年他做砸了金山的拳頭產品「盤古組件」,很鬱悶跑回家泡了半年CFido論壇。
當時丁磊和馬化騰也在上面,只是他倆一個還在電信局沒辭職,一個還在別人的公司當工程師。
半年之後金山又需要雷軍了,雷軍念了兩句詩,「苟利金山生死矣,豈因盤古避趨之……」,就回去上班了。
1
所以早期雷軍自己都不姓馬,對自己的手下如何大方呢?他自己當勞模,就要求別人也當勞模,團隊一直是很苦的。2007年王峰離開金山出來創業了,李學凌見了他就說,「哎呀,你怎麼才出來啊」。
直到2011年,雷軍當上了金山董事長,求伯君和張旋龍將所持金山投票權全權委託給他。後來金山和小米又兩次增持,雷軍才真正意義上成了金山的主人。
這才有了2013年,雷軍給所有金山員工每人1000股,接近兩萬港幣的事情。所以騰訊給全體員工發股票這件事,最近炒得很火,但是應該說是抄襲雷軍的。
雷軍後來在小米,分股票也是很大方的,有傳聞說他一度還挺後悔,因為那時候小米太順了,覺得股票分早了。今年應該不會這麼想了,馬雲還沒說後悔呢。
張旋龍這個人很值得說,首先他是張小龍的哥哥。是的,叫張小龍,但是不是微信的張小龍,重名而已。
其次,大家都知道雷軍,一部分人知道求伯君,但是現在記得張旋龍的人很少了。其實他才是金山的創始人,在博士不如狗,碩士滿地走的中關村,一個高中畢業的胡建人竟然先後當上了金山和方正兩大民族軟體公司的董事長。
當然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很值得說,就是他當年把金山50%的股份免費送給了技術天才求伯君,有了金山的第一次輝煌。
後來他又和求伯君一起把股份委託給雷軍,有了第二次輝煌。
所以董明珠雖然嘴上和雷軍整天你來我往,相互傷害,但是實際上應該是很羨慕雷軍的,遇到了一個張旋龍。
董小姐表面上很風光,別人以為她就是格力,格力就是她,實際上她佔有格力的股票不到1%。董明珠去年年薪 400 多萬,年底分紅也不過 6000 多萬。
格力員工見了她要鼓掌,她自己當格力的代言人,甚至要格力手機把她的照片當做屏保,何苦呢?
依然敵不過珠海國資委一紙通知,就這樣丟掉了格力集團董事長的位子。國資委是不會當張旋龍的,50%的股票分給你,開玩笑嘛!國有資產重大流失。至於投資3000萬回報300億,這是組織交給你的任務,你完成的很好,所以你是正處級領導幹部。
兩年前董明珠親口吐槽過,「遇到困難國資委就說這屬於你們的經營問題,自己去解決,遇到一些利益他們就手伸得很長」。
董明珠被免去職務,很多人懷疑是因為格力對新能源汽車公司銀隆的擬增發收購案,其中一項面向格力員工的定向增發計劃,將會讓董明珠以9.37億元的價格將自己持有的格力股份翻一番,但是仍然不到2%。
一個千億上市公司的締造者,為了增持這麼點股票,大動干戈,又是拍桌子又是罵娘,最後還被擼掉了母公司董事長的職位。
我真是替董小姐不值啊!你說董小姐,你為什麼不去樂視呢?
你看樂視多好,上個星期樂視上市公司一紙通知,要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增持公司股份,資金需要自己籌集,增持總金額不低於3億人民幣。
我想董小姐如果在樂視這樣的一家公司,一定會很幸福的,不要說3個億,30個億馬上給你弄來,如果自己多年的分紅攢下來不夠,管雷軍借我相信雷軍也是不會拒絕的。
還用得著賈躍亭今天可憐兮兮跑到香港去融資,錢什麼的還沒影,先發一個朋友圈,讓同事趕緊擴散出去穩定軍心。
我看軍心很難穩定啊,上一次樂視股價跌成狗,就是因為賈躍亭去香港呆了半年,一直死活不肯回來。
一個手握1000億現金儲備的格力,和一個傳聞欠了供應鏈十幾億的樂視,難道不應該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但是很遺憾,他們沒有這樣的機會。兩家公司的創始人一個說自己衣服都不讓請人洗,出去住10天酒店都捨不得,一個說自己一分錢不拿,全家8口人擠在不到200平米的房子里,是全球最窮的CEO。
「你說你最窮你就最窮?中關村和望京的十幾萬野生創業者答應嗎」,老編輯一個內容創業的CEO,現在蹲在自己12平米不帶空調的租住屋裡寫文章,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們的怨念。
本文作者老編輯,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道消息(laodaoxx),同時見於知乎專欄
謝邀。
黃光裕、牟其中、褚時健、李途純、蘭世立、仰融...
相比於這幾位到了人生巔峰就去坐牢的,董小姐該偷著樂了,她這種結局已經很好了。
至少是和平讓位。
她真以為格力是在她手裡成長的格力就是她的了?說句實話,不要說格力本來就是國企,在天朝,就算是一手創立的私企,最後都不一定是老闆自己的...不深說了,不想第6次被管理員關小黑屋。
————————
評論區里明顯帶有挑釁和攻擊,說什麼這舉措是響應供給側的還是省省吧。不要以為你把話說紅了就顯示你zz正確了。
說這種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在天朝守住企業有多麼不容易。
小護士,大寶,南孚電池,中華牙膏,健力寶....這些都是前車之鑒。
沒有格力電器之前,格力就是個半死不活的企業。我覺得這些年董明珠沒少為捍衛格力這個牌子做努力(照片屏保)。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企業家是能夠玩的過政客的。
看著看著就想起改革開放這些年的英雄好漢來了
李經緯(健力寶)(憂鬱而死)褚時健(紅塔集團)(回家種樹)王石(萬科)(滾蛋)禹作敏(大邱庄)(囂張致死)黃光裕(國美)(鋃鐺入獄)尤其是李經緯,跟董小姐幾乎如出一轍。看激蕩三十年的時候看到李經緯的死心裡真為他抱屈希望董小姐能有個好的結局吧,這麼厲害自帶主角光環的人,不會這麼輕易就gg反對一切口水答,以及人身攻擊和吐槽。聲明立場,在我看來,董小姐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值得尊敬和佩服的。
- 國資背景下的企業(拋開壟斷行業),經營者沒有一個不是帶著鐐銬在跳舞。是,不做就不會錯,只要做,就會有人挑刺,說做的不好態度不好脾氣不好長得太丑等等等等;不做當然不會錯,穩穩噹噹也不少拿錢,還不操心有啥不好?至於企業,後面不還是有國家嘛;
- 企業經營之艱難,打江山的路上的坑之多,資本環境之複雜,局外人未可知,卻可以輕易的去從很表面的現象去判斷一個人,去貼標籤,這不僅無知,而且無情。前有王石的前車之鑒,格力後面有著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同時,企業規模巨大必然在管理上有更不可想像的難度,而資本市場的野蠻人正虎視眈眈。
可以說,危機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格力能做到這個水平,我非常之佩服董小姐。別的能力不說,對於所做事情的執念和努力和堅毅,是我等望塵莫及。這次的事情,很顯然,是前段時間收購案帶來的結果。如果因此董小姐不能再做下去,我會覺得遺憾。但是也為她高興,享福誰不會呢?何苦來哉。但又不免覺得可惜,難得這麼一個人物,好想再看她風雲數十年。虎嗅前後寫的非常詳細,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QzMjE1NjQwMQ==mid=2655537543idx=1sn=a9c8f6c6a185ef5d42158ee1c18c31acchksm=66dfe61951a86f0ff8e255537da8b3477856766b3911c1be18419cbcbf3dee63c75acaa9b34empshare=1scene=2srcid=1111R52iWsFinm3DOgEa7ohEfrom=timeline#wechat_redirect之前看了一個回答裡面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中國人容的下脾氣古怪的喬布斯,卻容不下一個扛民族大旗的董明珠。現在中國房地產一枝獨秀,互聯網也是後來居上。現在一個堅持做實體的,還做的這麼成功,真的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縱使她有很多缺點)
「悟以往之不諫,方知來者之尤可追」,最近看到的一個報導,或許可以有所類比。
來源: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
登陸紐約的前後6年時間裡(1991-1996),健力寶囊括了中國飲料行業產品、銷量、利稅、利潤四項指標的所有第一。在國內的行業發展史上,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品牌達到其曾經的統治力。
李經緯曾將可口可樂視為老師,這家公司靠一張神秘配方成了全球業內的頭號霸主。李經緯覺得健力寶也可以達成如此成就,在國內,他已經找不對對手,於是帶著東方神秘配方,希望征服全世界的消費者。
那時候的李經緯躊躇滿志,是中國企業家的標誌性人物。可是沒幾年,他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手創立的企業,被「賤價」賣給了資本炒家。健力寶易主後的第9天,李經緯突發腦溢血,在病床和輪椅上度過了餘生。
三水「遺腹子」
李經緯出生於廣東三水縣的白坭鎮,他所在的村子,家家都是別墅,這都是他當年留下的「資產」。提起李經緯,村裡人的至今仍滿懷崇敬和懷念。
李經緯所改變的遠不止白坭鎮。三水縣(現佛山市三水區)曾是粵西的窮縣,早年是廣東吸血蟲病的第二大疫區。健力寶賦予了三水新的形象,巔峰時期,這家企業貢獻了三水近50%的稅收。時任市委書記曾說:三水人每發100元,就有46元來自健力寶。
當時的健力寶人人分房,在這裡工作意味著高收入和受人尊敬。當地的某公會主席曾稱,健力寶的保潔員薪酬比她這個主席還高。
李經緯讓很多人過上了好日子,他自己則過了很多年的苦日子。
生於1939年的他是個「遺腹子」。尚在娘胎時,其父便死於戰亂,母親也過世後,李經緯住進了孤兒院。
10歲起,他開始打零工,擦皮鞋、修水電,在印刷廠當工人。李經緯干過各種苦活,沒有進過一天學堂。在印刷廠當排版學徒期間,李經緯學會了認字,3年後,他成了該廠的副廠長。
工作之餘,李經緯喜歡運動,籃球、足球都擅長。印刷廠期間,李經緯在籃球場結識了三水縣武裝部的一位領導,深受對方賞識,後被提到了縣體委當副主任。
李經緯當了13年的體委副主任,周圍人回憶稱他比誰都努力。那時候的李經緯開始展露其「親下不親上」的特性:他在球場外給球員們提鞋,為了運動員能吃飽飯絞盡腦汁;但是他和體制內同仁以及上級領導的關係始終算不得好。
這一特質陪伴了李經緯一生,也為他最終失去權柄埋下了伏筆。
「魔水」問世
1973年,受到「排擠」的李經緯被調到瀕臨倒閉的三水酒廠當副廠長,那是一間只有幾口米酒缸的作坊。但是換了新的環境,李經緯的聰明才智得以全面爆發。
他帶著廠里的幾個年輕人,背著米酒到臨近的佛山、廣州等地找酒樓挨家推銷,為酒廠開拓新的通路。那之後,他又開發出一條啤酒生產線,推出了貓頭鷹牌禮品酒和強力牌啤酒,將啤酒事業做得有模有樣。
上世紀80年代初,一度資不抵債的啤酒廠已經站穩了腳跟,每年能有幾萬元的凈利潤。李經緯也在期間升任廠長,掌握了絕對的主導權。一次去廣州出差,他在街邊買了一聽可樂,這是他第一次喝這個飲料。
喝完一罐後,李經緯產生了做飲料的念頭,沒多久,一個機遇就跑到了他面前。
彼時,國家體委為了改變體育科學研究落後的狀況,向各研究所下達了一批研究項目,其中就包括運動型飲料。隨後,廣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發了一款新式飲料,據稱既可以讓運動員迅速恢復體力,普通人也能喝。
幾位教授和研究員拿著成果先後找了幾家汽水廠、啤酒廠,沒有人願意接手。為新飲料做新品牌需要投入,大家過得都很滋潤,沒必要冒這樣的風險。
一次偶然的機會,項目中的一位教授結識了李經緯的表弟,隨即決定帶著配方去三水一試。
那時候的三水酒廠還很破舊,教授們去了坐的都是條凳。李經緯很珍惜這次機會,科研人員來了一律大魚大肉招待,並且當場拍胸答應提供資金和設備支持。
在三水的廠房裡,項目組前後花了3個多月時間,經過130次試驗,最終做出了一款橙色的、含鹼電解質的飲料,這就是日後的「東方魔水」健力寶。
一分錢沒賺,先往外送?
除了產品,當時的健力寶可謂一無所有,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怎麼把它賣出去?「小廠長」李經緯直接將目光瞄準了大洋彼岸的奧運會。
1983年中,李經緯打聽到兩個消息,一是國家體委正在為首次出征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準備飲料,二是第11屆亞足聯代表大會將在廣州召開。
李經緯決定將產品送到亞足聯的會議上,在體委面前露臉。該決定遭到了廠里人一致反對:那個年代,白送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新產品一分錢沒賺,就要先往外送錢?
李經緯隨即展現了其決心和對酒廠的絕對控制力。幾天時間裡,他先是想出了「健力寶」這個品牌名稱,又找人設計了一個在當時超凡脫俗的商標,接著是工商註冊,所有工作一氣呵成。
萬事俱備,只欠生產。李經緯希望用易拉罐來包裝健力寶,因為在當時的消費者看來,能用易拉罐的都是高檔飲料。但那時候國內尚無一家易拉罐生產企業,三水酒廠更不可能有這樣的生產線。
李經緯不想妥協。他四處奔波,先是說動了一家香港企業,為健力寶訂製生產了小批量的易拉罐,接著他又通過關係找到了深圳百事可樂公司,在對方的生產線上偷偷將飲料裝進了易拉罐里。
一番秘密行動後,200箱光想靚麗的健力寶出現在了亞足聯的會議上,引發了與會者和媒體的關注,這之後,它無可爭議地成了中國奧運代表團的「出征」飲料。
後有媒體將健力寶的崛起總結為運氣,但即使那樣的運氣砸到面前,恐怕也沒幾個人敢接住。出征奧運是半贊助性質,健力寶為此投入了20萬。當時這家公司賬上一共28萬,這是一筆貸款,本來用於購買強力啤酒的機器設備。李經緯將這筆相當於酒廠數年利潤的錢全部砸到了大洋彼岸。
「賭局」的結果,他自己或許也沒有料到。
體育營銷的極致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新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在那裡,許海峰、李寧一戰封神,女排更是以勇不可擋之勢登頂,引發舉國沸騰。
那時候中國和世界的彼此了解很欠缺,國人迫切需要奧運這樣的盛事成績來彰顯大國的地位和自信。賽事期間,中國女排擊敗了東道主美國隊,外界對於這樣的成績存在頗多質疑。女排比賽期間,一位日本記者發現中國姑娘們在喝一種從未見過的飲料,於是隨手寫了一篇《靠「魔水」快速進擊?》的花邊新聞稿。
文章被中國記者看到後,將之改版寫成了「中國魔水」風靡洛杉磯,新的文章被廣泛轉載,一時間,健力寶的名頭傳遍大江南北。「魔水」很符合當時國人需要的東方神秘氣息,「中國魔水」則大大增添了健力寶的民族情結。伴隨著奧運軍團載譽而歸,健力寶一飛衝天。
奧運軍團出征前,健力寶的銷量幾乎為0,8月至年末,企業在幾個月內實現了345萬元的銷售額。第二年,這個數字躥升至1650萬元,再下一年是1.3億。
不過起初,奧運東風為健力寶帶來的並非全是好消息。賽事後,國家隊的隊員們紛紛要求喝健力寶,這意味著每年得贊助送出26萬元的貨。當時公司的銷售還沒有呈現井噴態勢,賬面利潤就幾萬元,李經緯出差都得睡招待所的地下室。
健力寶所在的酒廠是國企,贊助是公款,這一大筆錢究竟能不能花,李經緯也沒有底。最後,他頂住廠里巨大的壓力,先斬後奏,簽下了贊助訂單。
這次簽約成了李經緯體育營銷的縮影,那之後,他於此道一發不可收拾,將體育營銷做到了極致。1987年,李經緯拿出250萬元,力壓可口可樂(出價100萬)買下了全運會的飲料專用權。
賽事期間,在廣州天河,大到牆壁、小到垃圾桶,鋪天蓋地全是健力寶的廣告。閉幕式上,工作人員也全部換上了健力寶的服裝,入場觀眾還每人贈飲一聽健力寶。
全運會過後,李經緯馬上組織了全國經銷商訂貨會,短短兩個小時,訂貨額達2億元。
3年後,北京亞運會上,李經緯再次頂住當地輿論口中「瞎灑錢」的壓力,投標一千多萬成為第一家贊助亞運會、贊助額最高的中國企業。亞運會之後的秋季訂貨會上,健力寶在幾天內收穫了7.5億元的訂單。
同時期,李經緯也將健力寶的廣告打上央視,他親自擬定了簡單易記的廣告詞:您想身體好,請喝健力寶。
百家之師,如日中天
李經緯並非不在乎這些錢,而是他深信,所有花出去的錢,打出的廣告效應,很快便能通過源源不斷的健力寶產品收回來。
他沒有念過書,很長時間內,這被認為是李經緯的優勢。「他的思維基本不受限制,這就是沒讀書的好處,沒有條條框框。」李經緯的表弟曾如是說。
因為沒有條條框框,李經緯經常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很多外界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在他手裡變成了現實。1991年美國總統大選,他將健力寶送去了紐約,贊助助選活動,讓柯林頓夫人(希拉里)和戈爾夫人(蒂帕)共飲健力寶;1993年,他又將健力寶送上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圓形會議桌……
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健力寶因此在輿論頭條上一待就是十幾年。期間,李經緯的營銷手法不僅成了業內人人蔘悟的寶典,還被很多其他行業抄了過去。
1990年,李經緯異想天開地想出了一個「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凡是購買健力寶的消費者,有希望得到最高5萬元的獎金。這個遊戲在中國城鄉獲得了巨大成功,不僅催生了一大批為獎守候的消費者,就連騙子都混進來分一杯羹。
電影《瘋狂的石頭》里,黃渤等人曾在車廂里上演「中獎騙人」的手法,這個場景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健力寶的促銷出爐後,全國各地與此相關的騙子橫行,《健力寶報》記載,當時每天有幾十個人來總部兌獎,清一色都是5萬元的一等獎。兌獎部匯聚了眾生百態,辦公室被鬧得不得安寧。
那之後,有獎促銷幾乎成了中國飲料行業甚至消費類食品業內的標配,各種拉蓋有獎鋪天蓋地,持續至今。
李經緯教會同行的遠不止「有獎促銷」。宗慶後推出娃哈哈兒童營養液時,廣告詞是「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他在日後坦言這個靈感就是從健力寶的廣告詞里偷來的。而太陽神創始人懷漢新在設計產品時,直接拿著健力寶的易拉罐對設計人員說:這是中國最好的飲料,你就按它的樣子來設計。
李經緯的天馬行空也不局限於廣告手法,健力寶剛成立的時候,李經緯就在會議上說:國家有個外交部,我們搞個公關部,專門搞關係。那之後,他成了企業公共關係在中國的第一個實踐者,他讓巴西足球隊穿健力寶的球衣參賽,邀請李寧、聶衛平、鄧亞萍等或是加入公司、或是任高級顧問……總之,在玩噱頭上,當時沒有哪位企業主能和李經緯一較高下。
在他的帶領下,健力寶如日中天。好幾年的時間裡,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貨車將三水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產量吃緊的時候,一張健力寶的拿貨批條被炒到了幾萬塊。
因為批條的事,李經緯「得罪」了一批人。經常有人想通過關係找他拿貨,李經緯一律拒絕。就連面對為健力寶立下過功勞的表弟,李經緯也說:你來我請你吃飯,但是拿貨不行。
持續的供不應求間,1996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接近60億元大關,這一數字是當時排名行業第二的娃哈哈的兩倍多。
這種錢不掙
李經緯曾有機會將健力寶做得更大。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國內保健品和飲料市場迅速膨脹,匯聚了一大批野心家。雖然品牌頻出,但在果汁汽水、運動型飲料領域,健力寶始終沒有遇到對手:這一品牌的形象過於強勢,沒有哪家企業有信心在健力寶的版圖裡分得一杯羹。
不過,很多保健品牌卻給健力寶帶來了衝擊。那時候健品和飲料的界限還很模糊,健力寶也搖擺其間,頗為神秘。在消費者看來,健力寶幫助諸多世界冠軍問鼎桂冠,本身就有強身健體的屬性,因此不少人將其作為保健品飲用。
1994年,中國保健品年銷售額達300億元,成了國內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金錢催生了一系列行業怪相,很多保健品通過肆意誇大功能、欺騙消費者起家。有的保健品被包裝成無病不醫的神葯,甚至還專門為此拍攝了一大堆「醫學成果」進行大肆傳播。
在沒有底線的亂象中,一批企業的年營收迅速躥升至十億級別。作為飲料兼保健品中深入人心的國民級品牌,健力寶也有機會從中大筆掘金。市場經理們眼睜睜得看著昨天還一名不文的品牌,在市場上呼風喚雨,急得頻頻向李經緯反應:健力寶的保健概念十足,我們應該跟著市場走,如果不這麼干,經銷商都不願意再賣健力寶了。
李經緯也曾一度猶豫,但最終他嚴令禁止拍攝強行誇大產品功效的廣告。李經緯非常看重健力寶的品牌形象,他夢想打造一個類似可口可樂般享有國際地位和聲望的品牌,因此對可能給品牌帶來傷害的事情非常忌諱。
他的原則讓健力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1997年前後,全國保健品市場事故頻發,整體信用面臨崩塌,一大批因此崛起的企業又紛紛倒下。有媒體報道稱:在這個亂世中,有兩位倖存者,一是娃哈哈的宗慶後,他在1995年急流勇退,全面撤出被謊言淹沒的保健品市場;而另一個就是李經緯。
經歷了亂世折騰的經銷商們,在受到驚嚇後愈發信賴健力寶。之前,這批人靠健力寶賺到了大錢,保健品市場崩塌後,他們又靠健力寶重拾信心。
對於他們而言,健力寶已經不止是一款產品,而是擁有特殊意義的符號。出於這樣的關係,後來健力寶陷入出售糾紛甚至在市場上一落千丈後,還有大批經銷商團結起來,願意自掏腰包出手拯救。
政商「敵對」
挺過市場的誘惑,李經緯開始全面實踐其走向世界的目標,1994年,他花500萬美元買下了帝國大廈的一整層,雄心勃勃要進軍美國市場。為了角逐世界,李經緯決定改變健力寶偏居一隅的小格局,將總部從三水搬到廣州。1996年,他主導投資10億在廣州新建了高38層的健力寶大廈。
這座大廈,成了他「下課」的導火索。
三水政府在得知健力寶打算去廣州建大廈時,曾向李經緯提出:不要離開,在三水找個地方建。但被他一口回絕,雙方的矛盾就此激化。
在此之前,李經緯和當地政府的關係已經很緊張。他雖然一手創立了健力寶,但這家企業的身份是國有控股,大股東是三水縣政府。李經緯是企業經營者,也是政府派出的代表。
編製上,他最高只是副處級,但卻經常享受「越級」待遇。縣裡開會時,縣委書記和縣長坐中間,旁邊就是李經緯;省里領導、甚至國外領導來考察,都是見李經緯而不是政府的其他幹部,久而久之,有些人對之心存不滿。
健力寶越做越大,關於李經緯的閑言碎語也越來越多。健力寶先後在全國其他地方設立分廠,有人認為這是李經緯慢慢將健力寶的資產往外轉移;健力寶相繼在金融、傳媒、地產、科研領域收購了很多項目和企業,還在美國投入了1000萬美元開發市場,這些行為被認為是「亂灑錢」,不把錢留在三水……
總之,李經緯既是三水民眾眼中的英雄和地方政府的財神爺,也是某些人的眼中釘。偏偏在與政府溝通方面,李經緯始終我行我素,不願放下身段。
如前所述,李經緯為人「親下不親上」,兒子結婚時高朋滿座,各級領導和企業家來了一大批,李經緯在普通員工那桌坐了最久,將一桌人喝了個遍;每年春節,李經緯都要花時間請已經退休的健力寶員工喝酒吃飯,而不是將這樣的黃金時間用來打點關係。
在做各項決策時,李經緯也很少上報,都是自我決斷,這讓某些官員非常不爽。後來健力寶產權陷入糾紛時,一位書記曾當著所有媒體的面說:不要一直提李經緯,健力寶是政府的財產,我才是健力寶的大老闆。
李經緯也不滿於政府的某些行為。比如為了完成就業率,三水政府明確規定健力寶員工必須有45%的比例是本地人,其中各種裙帶關係不言而喻。李經緯曾直言很多人是「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他曾拍桌子稱健力寶的中層軍心不定、行事渙散,「我這點老本也很容被吃光」。
李經緯投資興建健力寶大廈,並沒有獲得三水市政府的批准。這筆高昂投資終於將雙方多年來的矛盾放置到了檯面之上。李經緯的想法是到更大的平台將健力寶推向世界,但是政府看來,將總部搬到廣州,無疑是挖走了三水最大的一顆搖錢樹。
這樣的矛盾,隨著李經緯作為作為體制內幹部即將年滿退休(1998年,59歲)而正式爆發。
錯失改變身份的機會
李經緯曾有機會讓健力寶換一個「身份」。
早在1993年,健力寶就被列為廣東省第一批上市名單,有下屬極力說服李經緯抓住這個機會進行股份改制,並且上市。但李經緯覺得太麻煩:我們又不缺錢,幹嘛要上市。
這之後的時間裡,他依舊有機會將股份一點點從政府手裡買回來,但是李經緯並沒有那麼做。或許他有著絕對的自信:健力寶是他創立的、帶大的,健力寶離了他不可能活下去。
但是其他人並不這麼想。1998年,三水政府領導開會,主要領導說李經緯可以繼續留任,其他領導沒有一個站出來附議,而是紛紛沉默不語。
這樣的情況讓李經緯感到非常不安。會議後,政府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力度,其每一款新產品投資、每一筆項目預算,都要政府親自審批。李經緯因此和上面派下來的人鬧得極度不愉快,經常是彼此放空不搭理。
時值國有企業改制風潮,隨著市場經濟推進,部分國有企業在競爭中疲態盡顯,國家和政府開始將國有資本從一些競爭性領域中退出,經營者得以利用各種方式來購買企業的資產。
隨著國企改製成為私企,很多原經營者改庭換面成了民營企業家。
李經緯後知後覺,決定推動健力寶股改,但是時局對他而言已經「太遲了」。
不能賣給李經緯
1997年,李經緯籌划了健力寶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的方案,但三水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直接否決。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了上市計劃。
外患不斷,內憂也接踵而至。期間,娃哈哈、樂百氏、農夫山泉在飲料市場內狂飆突進,老霸主健力寶卻開始顯露頹勢。
1997年起,健力寶的銷量開始以每年七八萬噸的速度持續下降。針對這一點,外界事後眾說紛紜。
有觀點認為李經緯缺乏知識基礎的弊端在那段時間開始集中體現,飲料市場上新品牌層出不窮,但健力寶始終沒能取得新的突破。哈佛大學社會學專家、教授傅高義也曾撰文稱「健力寶是中國傳統關係孕育出來的現代產品」。在他看來,健力寶是在缺乏現代效率、管理、組織等概念的情況下,通過李經緯個人能力和穿針引線帶來的成功。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李經緯是在刻意放緩健力寶的發展速度,因為企業規模越小,他進行股改的壓力和成本就越低。
真實情況如何,外界已經不得而知。但隨著健力寶營收下滑,整個三水都陷入了困境,「公務員的工資都欠發,日子非常難過」。
政府在數次會議後決定,賣掉健力寶。
為健力寶找「下家」,李經緯和團隊本應在排在第一順位。1999年,他提出公司內部實行股份合作制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4.5億元買下三水政府所持有的股份。這個提議被直接拒絕,理由先是「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後又變成「擔心經營層的錢來歷不明」。
2001年的一次會議上,三水政府領導悉數到齊,90%的人主張賣掉健力寶,但是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
這次政府會議直接決定了李經緯和健力寶的命運。消息放出後,各大飲料廠商齊聚三水,可口可樂、達能、摩根士丹利、新疆德隆等集團都想買下這個「東方魔水」。
「為什麼不能賣給我?」
之後的股權爭奪戰,與其說是一場商戰,不如說是一場鬧劇。
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稱險些成為健力寶的新主人。一次晚宴上,李經緯被通知出席,市長告訴他,健力寶將以3.8億的價格賣給新加坡公司。
李經緯聞言後憤怒至極,他不明白為什麼寧願將健力寶「賤價」賣給素不相識的外國人,也不願意賣給為之奮鬥了一輩子、並且出價更高的他。
在那份協議里,已然擁有強勢地位的健力寶,其品牌價值的評估價是0,此後的所有協議、直至出售,其品牌估值都是0。
李經緯自然不可能就此放權。他做了兩手工作,一方面,公司全面抵制來審核查賬的新加坡人,拒不交出商業資料;另一方面,國內媒體也被招攬而至,「健力寶被賤賣他國」的新聞一時間鋪天蓋地。
輿論的重壓下,這次交易就此告吹。三水政府同樣怒不可遏,既然不能賣給外國企業,他們就想方設法賣給國內企業,總之健力寶不可能回到李經緯的手裡。
為了應對,李經緯找到了當時最有可能的買家——娃哈哈和宗慶後做工作,勸說其高抬貴手。這之後,他找到市長,公開將心底的疑問說了出來:為什麼不能讓我們買回來?
市場隨即表態:要買可以,給你們一個星期的時間。雙方商定,李經緯出資4.5億,買走政府的全部股份,談完雙方一拍兩散。
李經緯沒能等到第7天。談判完的第6天,正四處籌措資金的他接到政府通知,健力寶已經被賣給了浙江國投。
通知下達的第二天,三水政府舉辦了一場倉促的簽約儀式,會上宣布作價3.38億元轉讓健力寶股份。儀式上,李經緯默默地坐在會場一角,仰面朝天、眼中含淚。
新華社報道稱他全程「含淚仰天,不發一語」,這張照片被迅速刊登在了國內所有財經媒體和新聞網站上,即便對此事不明就裡者,看完亦是五味雜陳。
那是李經緯倒數第二次公開亮相,那之後,這個喜歡交朋友的老人,再沒有見過媒體,也沒再提及過健力寶。簽約儀式後的第9天,李經緯突發腦溢血,直至病逝也沒能擺脫病床和輪椅。
從高不可及到一度銷聲匿跡
健力寶被賣給了一位叫張海的年輕資本家。
早年的報道中,張海據稱上學時開了天眼,有特異功能,後來又拜在活佛門下,是個擁有神秘背景的神童。
涉足商海之前,張海曾聚集一批虔誠的信徒,其中不少人後來成了他的商業夥伴。入主健力寶前,張海曾涉足不少上市公司,資本頗為神秘。他的一句名言是:全天下的錢都是我的錢,你說我的資本有多雄厚。
張海承諾給三水市政府3.38億,出面公司浙江國投是一家國有企業。這樣的局面皆大歡喜,交易完成後市長也鬆了一口氣:健力寶以後的行為都是企業行為,和政府沒有關係。
根據協議,張海將分3次分清3.38億,第一次付1億,為了拿出這筆錢,張海又拉來了另一位商人祝維沙,通過質押國債獲得了1億元的短期融資。張海曾就此長笑稱:3個億,就是單買健力寶大廈也是大賺啊!
可惜,張海的經營辦法遠不如其玩資本的手段,他將健力寶搞砸了。
如今看來,他上任後的舉措全是昏招,比如覺得健力寶「老土」,於是將品牌更名換面,花大價錢推廣新品牌「第五季」;他據稱花了幾億做廣告,將營銷隊伍擴充了十多倍,但是有人上門進貨,得到了消息是「銷售體系還沒建好,再等幾天」……
那時統治國內飲料行業的,外有可口可樂、百事等巨頭,內有宗慶後、鍾睒睒這樣的人傑,在他們面前,張海可謂一無是處。
2年內,健力寶的營收持續下滑,投資團隊的矛盾開始凸顯。2004年,張海被卸去了董事長的職務,這之後,他因為「涉嫌挪用資金2.38億」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換帥、再換帥,健力寶陷入持續混亂。全國經銷商不願意放棄這個陪伴多年的品牌,紛紛組團找三水政府談判,他們甚至願意出資2億元來解決健力寶資金短缺問題,幫助公司恢復生產。
為了穩定軍心,李經緯受邀回了一次健力寶。他坐在輪椅上,不斷向人群揮手,所有人都拚命擠過去想和他握手。一位記者問擠在人群里的員工:你知道健力寶現在的老闆是誰嗎?對方回答:愛誰誰。
後有輿論分析認為:最初從三水政府手裡買下健力寶的投資團隊,根本沒想過經營好這家企業,純粹是為了炒一手就走。如果單純出於這個目的,那他們確實賺到了。
2004年,健力寶作價1億美元賣給了台灣統一集團,「炒家」的賬面收益超過1倍。那之後,健力寶依舊沒能止住頹勢,這個曾經高不可及的品牌,甚至一度銷聲匿跡,直至近幾年才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
不過這一切,已經和李經緯沒有關係。身邊的人說,病床上的李經緯沒有再提過健力寶,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另一個「孩子」——李寧,逢人就問李寧的股價。
或許在李寧身上,李經緯看到了自己未竟的夢想。
獲刑15年
李經緯一生都和體育聯繫慎密。
他真心喜歡體育,不僅先後贊助了大大小小數百個體育項目,還組織培養了一批本土體育人才。上世紀90年代,他從一千多人中選拔出了20來個年輕球員,將他們送到巴西培養,這批人裡面,包括李金羽、李鐵、李瑋峰等。
李鐵回憶稱李經緯對待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擔心他們在國外沒錢、受欺負,就給他們發零花錢,自建訓練基地。
李經緯另一個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的體育明星,是體操王子李寧。1988年,李寧從吊環上意外摔下,回國後遭遇鋪天蓋地的嘲諷和謾罵,有人甚至稱他是「體操亡子」。
坊間故事稱:李寧回國時在機場偷偷走了一條灰色通道,在通道的盡頭,他看到李經緯正手捧鮮花,熱烈地歡迎他的歸來。
那之後,李經緯出資幫助李寧建立了體育品牌,由李寧出任總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有專家建議李寧將公司脫離健力寶,因為產權不清將對其今後的發展造成致命影響。
專家所言的問題,就是健力寶後來遇到的股權糾紛問題。那時候健力寶還未「東窗事發」,李寧因此非常糾結:如果脫離健力寶,別人會不會說我忘恩負義?這位專家聽後急了:如果你不好意思去,我去幫你談。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李經緯聽聞後,立刻拍板支持李寧自立門戶,或許那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政企股權糾葛對於健力寶未來發展的影響。
後來,李寧分3次用現金償還了母公司的投資,李經緯甚至沒有提出補償增值的要求。
李經緯的決斷讓李寧避免了健力寶的舊路。脫離健力寶後,李寧在2004年登陸了李經緯一度渴望至極的香港聯合交易所,昔日的體育明星也因此一躍成為身家數十億的富豪。
而同一時間,躺在病床上的李經緯,卻正面臨犯罪的指控。
「有人不想放過我。」李經緯曾對周圍的人說。2002年10月,因腦溢血入院的李經緯收到了一紙通知:因涉嫌貪污犯罪,他被罷免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職務。
其立案的原因是:身為受國家機關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無視國家法律,夥同他人利用職務之便,以購買人壽保險的形式,侵吞國有財產331.88萬元。
這起案情源自健力寶籌備上市時的一次資金變動。籌備期間,健力寶的賬上趴著一筆4000萬元的職工福利基金,為了在轉制前處理,集團幾位高管商議通過為全體職工買保險的形式來花掉這筆錢。當時在三水,買保險是一種比較流行的人員福利措施。
李經緯了同意了這個方案,此後,健力寶為李經緯投保了331.88萬元,其他3位高層則每人200萬左右,剩下的3000多萬,則在2001年集體分發給了全體職工。
法院認為,李經緯作為受國家機關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這一行為是利用職務之便涉嫌侵吞國有財產。因此,李經緯到底有沒有權利動用這筆款項,成了一段時間內爭論的焦點。
按照此前健力寶的管理協議,李經緯和管理層有權在不請示的情況下,動用6000萬以下的款項,這一協議讓案情撲朔迷離。
案件的發展更是讓外界看不懂。2002年,李經緯收到通知,直到2011年,檢察院才正式對其提起訴訟。在此期間,其他幾位被雙規的管理層還一度復職,回到健力寶上班。
2011年,李經緯在病床上經歷了一次特別的庭審。病房外的小會客廳里,3名法官、2名檢察官在「臨時法院」上進行了大約2個小時的庭審,3個月後,佛山中院作出一審判決,李經緯以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
李經緯在位期間,健力寶向政府繳納了30億的稅收,他離開後,因為300萬保險款項被判了15年。
李經緯認為自己或許有錯,但絕對沒有罪。他曾對陪在病床邊的人說:這一輩子,我因為工作繁忙有愧於家庭,但是絕對無愧於黨和國家。健力寶期間,他幾乎沒有給家人謀來什麼好處。為了避嫌,李經緯的妻子、兒子、乾女兒都沒有進入健力寶,只有乾女婿在公司待過很短的一段時間,而且是普通工人。
這是老闆請的最後一頓飯
突發腦溢血後,李經緯又查出罹患肝癌,一直保外就醫。
除了家人外,李寧是最常陪伴李經緯的人。自住院後,李寧就負責起了李經緯所有的醫藥費和住院費,十幾年下來,這是一筆天文數字,但李寧從來沒有提過一個字。
卧病期間,李經緯依舊煙不離手,每天要抽四到五包煙,家裡人曾就此勸說,李經緯不聽勸。最後,李寧說:他想抽就抽吧,別攔著了。
不過最後幾個月里,李經緯也抽不動了,經常是把點燃的香煙放在桌上,看著它一點點燃盡。
李經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維持過去的自己形象,最後的時光里,他依然活得無比尊嚴。他從不在外人面前抱怨病痛的折磨或是案情的不公,別人問起,他也總是岔開話題。
生命的最後三天里,李經緯因腎衰竭,每十幾分鐘就有尿感,護工讓他在床上解決,然後幫他收拾。但李經緯仍堅持起來去廁所,每一次都因此汗流浹背。護工後來對其家人說:老爺子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重。
2013年4月22日,李經緯辭別人世。他生前只留下兩句話,一是我死了比活著舒服;二是希望落葉歸根,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遺言。
李經緯的遺體告別儀式被安排在他三水的老屋,在略顯破舊的單元樓下,家人為他擺上了祭奠的燭火和香台。
200多位生前好友和各界人士參與了遺體送別或是送來花圈,因為尚在服刑,這些名字不能帶單位和頭銜。
告別儀式前,李寧將籌辦團隊聚在一起:今天不要講過激的話,我們是來送老闆的,將他平平安安送走就好。
追悼會上,沒有任何人安排悼詞,只有李經緯的長子代表親屬致答謝詞,「人生無常,先父一生的功與過自有公論。」追悼會上,李寧淚水潸然,幾度不能自持。
按照三水風俗,送完亡靈後有晚宴。李寧挨桌敬酒感謝,說:這是老闆請你們吃的最後一頓飯,以後就靠你們自己找吃了。
李經緯得以落葉歸根。他曾在三水統治了一個行業,最終在此永世長眠。
感覺大哥這個梗可以繼續玩下去了
真的穩小霸王
愛多VCD
汾湟可樂
開迪汽車
霸王洗髮水
思念水餃
三菱汽車
泰禾院子
恆大冰泉
三星
這次到格力了她用自己的照片做格力手機開機畫面的時候,甚至更早之前,應該就預感到這一天了。這些年她的一切荒誕言行其實都有一個效果,知乎很多大神也提過,就是把【董明珠】和【格力】緊緊的綁在一起。
前陣子的股東大會,董明珠暴怒的導火線是【沒有掌聲迎接】,在很多人眼裡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橫行霸道多年的人被權力沖昏了頭才會說出來的話?回頭看來,站在她的角度,兩三年來一直竭力在避免的事情還是一點一點的在逼近自己,終於連股東大會所有人對她的態度都突然變了,這預示著什麼,換你你不慌?這可參考這個問題的高票答案,董明珠為什麼自己代言格力手機。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881502/answer/79335750
好多回答笑尿啊,一看就沒長期持有格力的股票,不曉得格力這幾年P大事都能被媒體黑一把,不停的妖魔化董明珠,搞的分分鐘格力就要倒閉了一樣。很多媒體這幾年一直說格力藥丸,但這幾年格力還是漲了幾倍。最近格力三季度報告出來,數據也是穩中有升,值得一提的是外資投行大部分沒有在格力復牌後減持格力,反而選擇了增持,復牌後賣出的都是些散戶和國內機構。恐怕是前段時間被媒體忽悠出局了。而現在格力又開始停牌,他們賣出後也沒法買回,換位思考一下,你要是國內機構想低價買回格力的股份,需要怎麼做還用說?再換到格力集團的位置上考慮,怎麼能用最小的代價擋住場外虎視眈眈的野蠻人?答案其實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只是太多人高估了自己的判斷。
沒那麼複雜,格力集團是珠海國資委旗下國企,那麼董事長必須是體制內人員,是有公職有編製的有行政級別,今天是格力董事長,明天可能是珠海市長。這樣的人不能持股,這是違法的,紀委分分鐘把你雙規。而董小姐要麼非體制內公職人員,要麼就是自己不想再當體制內公職人員以免影響持股。
這件事無論如何不能和健力寶類比,如果一定要比,應該是健力寶的正面版,既防止了國資流失,又不影響管理團隊持股計劃及其積極性,希望小朋友們不要對健力寶事件一知半解下義憤填膺。我是央視影音App的忠實觀眾,主要觀看法制節目,頻率是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
央視影音的啟動廣告及大部分片頭廣告被格力包了很久.每一次必有董明珠的形象.
但是今天(20161125)發現,格力廣告還在,但是董明珠不在了.
很可能她要出走格力了三十六歲棋行險,披瀝十載初定椽。
洪江尊賢扶馬送,明珠光耀雷靂展。
億元豪賭猶在耳,格力製造揚名顯。
南商一柱真巾幗,凡女誰堪伯仲間?
有多少被地方政府和國資委搞死的企業。。。。格力的未來,先拭目以待吧,地方國資委這個部門設置到底還有木有存在的必要?會被查水表不?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The Band 沒有像披頭士那樣風靡中國?
※如何評價敘利亞偷渡溺亡孩童照片為擺拍?
※如何評價 OMG 俱樂部停止旗下守望先鋒項目?為何暴雪還沒有作為?
※你在什麼樣的情況會去重新玩qq自由幻想?
TAG:商業 | 企業管理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如何看待評價X | 董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