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晶元採用ARM A57公版架構,為何華為在科技展上宣稱自主研發,又為何能得到核高基的經費資助?
日前,有媒體報道華為自主架構處理器的消息,來源是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華為一塊展板的文字介紹:
「採用自主研發的Hi 1612 ARM架構64位處理器的華為TAISHAN ARM伺服器,除存儲單元外均具有完整知識產權,可應用於大數據分析、共有雲、信息搜索等領域,並已在阿里巴巴試用。 」然而,華為方面對此又進行了闢謠:那麼,既然是採用了ARM A57公版架構,要交巨額專利費,為何華為在科技展上宣稱自主研發,又為何能得到核高基的經費資助?
日前,華為展出了其第一台ARM平台伺服器「泰山」,並在展板上寫明該伺服器「配備自主研發的Hi1612 ARM架構64位處理器,除存儲單元外均有完整知識產權......」
一時間國內媒體爭相以「 華為自主架構晶元泰山發布」或「華為推出自主架構伺服器CPU」等為標題報道。然而峰迴路轉,在6月7日,華為公司出面闢謠,表示「泰山」並非自主研發的微結構,而是ARM Cortex A57,並指出「泰山」核高基1號專項項目,是用來做互聯網冷卻儲存的生態系統驗證,而非推廣的CPU和量產型號。
媒體之所以報道有誤,一方面在於國內一些媒體未經充分核實信息的情況下,就匆匆報道;另一方面,華為將一款購買ARM公版架構的產品表述為「配備自主研發的Hi1612 ARM架構64位處理器,除存儲單元外均有完整知識產權」,也難逃誤導大眾的嫌疑。使媒體將這款32核A57晶元與華為自主設計的晶元相混淆。
那麼,為何一款購買ARM公版架構的產品能夠成為「自主研發」,能夠成為「除存儲單元外均有完整知識產權」,甚至成為核高基1號專項項目?這就要從國內就自主研發的標準和話語權之爭說起了。
自主可控標準之爭
近年來,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在龍芯、申威、飛騰等老牌設計單位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又成立了擁有1200億元人民幣的集成電路大基金扶持產業發展,先後與IBM、VIA、高通、AMD合資/合作成立兆芯、宏芯、華芯通等公司,並大力扶持展訊、海思、聯芯等ARM陣營IC設計公司茁壯成長。
不過,在國內IC設計公司茁壯成長的大環境下,也存在一些隱憂——一些IC設計公司嚴重依賴國外技術,近乎於成為境外公司的馬甲;一些公司不具備造血能力,基本依賴政府經費生存;國內IC設計公司分屬X86、ARM、MIPS、Alhpa、POWER陣營,各搞一套軟體生態和產業聯盟,導致資源浪費、重複建設。而且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各家公司(即便是那些馬甲公司)都認為自己符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
具體來說,某些公司將VIA、IBM的技術穿個馬甲,就認為是「自主知識產權」,並申請核高基項目,從政府拿經費;再比如說展訊的所謂「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晶元「椒圖」,其實是購買ARM IP核授權的產物,其CPU部分為8核ARM Cortex A53。由於晶元的安全性、性能、功耗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微結構的性能,如果無法開發出比ARM還要好的產品,用實踐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力,那麼購買ARM的微結構能否和「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劃等號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而本次華為的做法和展訊類似,同樣是購買ARM的Cortex A57做集成,然後宣傳「自主研發」和「除存儲單元外均有完整知識產權」,本質上也是將買IP做集成認定為「自主研發」,其產品也被界定為「除存儲單元外均有完整知識產權」。
這些形形色色的「自主可控」、「自主知識產權」的認定標準,表面上看是話語權之爭,其實質都是利益之爭——正是因為將購買VIA的技術穿馬甲認定為「自主可控」,兆芯才能獲得核高基1號專項重點扶持,2015年又從政府獲得海量資金,還在國家重點系統和工程中推廣應用——根據科技部官網的文章《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元及基礎軟體產品科技重大專項交流材料》顯示:採用ZX-C的聯想II代整機應客戶要求於2015年底正式交付5800套產品,並將在軍隊和政府保密系統中進行上千套規模的試點應用。
正是將購買ARM的微結構做集成認定為「自主可控」,展訊才能將「椒圖」打上「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標籤,進而獲得國家扶持——採用「椒圖」的所謂「安全手機」定價4000元左右,並與央企單位達成供貨意向,而且後續還將面向國家眾多涉及安全的行業領域、政企市場全面推廣。而華為本次關於「泰山」展板的描述亦是如此,我猜測,華為此舉,一方面是可能是宣傳文稿忙中出錯,畢竟在發布的公告上,華為已經聲明是A57;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獲取國家和政府的支持,想必這也是其申請到核高基1號專項的原因之一。
中國芯三條發展路線
由於自主技術越多,那麼就現有的技術體系(Wintel、AA)兼容性就越差,市場化難度就越大;反之,購買/使用國外技術越多,和現有的技術體系兼容性就越好,市場化也就越容易。我根據自主可控程度高低和市場化運營的難易,將國內IC設計公司劃分為3條涇渭分明的技術路線:
獨立自主路線的龍芯、申威。
由於技術獨立自主,和國外主導的技術體系不兼容,必須另起爐灶——必須自主擴展指令集,比如龍芯的loongISA;自主設計微結構,比如龍芯的GS464E;自主開發編譯器,比如龍芯的LCC和申威的SWCC;自主開發操作系統,比如龍芯的loongnix和申威的睿思操作系統;
自主構建產業聯盟和軟體生態......這是一項非常龐大而複雜的工作,資金需求量大、研發周期長、技術門檻高,因此市場化難度非常大。
半自主模式的飛騰。
飛騰購買了ARM指令集授權,表面上看起來和自主路線的龍芯購買MIPS永久授權差不多,但從發展權和利潤上看,還是有不小的區別,而且這個區別還相當的關鍵——除了要向ARM繳納巨額專利費之外,在發展上受制於人。下圖為龍芯3A2000和飛騰1500A在自主可控方面的對比。
而飛騰只能是ARM賣什麼,你用什麼,在生態上也只能跟隨ARM。即便飛騰設計了自己的微結構,也不能像龍芯那樣對外授權。
在安全上,若微結構自主設計,則能保障產品安全可控,比如飛騰自主研發的64核ARM V8指令集的伺服器晶元「火星」。但如果像飛騰1500A那樣購買ARM Cortex A57,則和海思麒麟、展訊一樣依賴境外技術。因此,我將飛騰的模式稱為半自主。
依賴於境外技術的兆芯、宏芯、海思麒麟、展訊。
兆芯的ZX-A就是VIA NANO的馬甲;宏芯的CP1就是IBM Power8的馬甲;海思麒麟和展訊在技術上也是高度依賴ARM......單單就CPU而言,本質上是IBM、ARM、VIA公司在華代理人。因此,很難和「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劃等號。
上述公司最大的優勢也是在技術上可以依賴境外公司,以海思麒麟、展訊為例,可以購買ARM的指令集授權;或購買ARM Cortex A53/A57/A72等微結構,依賴於國外開源GCC編譯器;依賴於安卓操作系統及其軟體生態......海思麒麟、展訊依附於「ARM+安卓」技術體系,就不必像龍芯、申威那樣事事皆需自主研發,可以大幅技術門檻低,市場化難度也低,能賺快錢。
誠然,華為自主微結構也正在研發中,不過在還沒有產品或者公布模擬器測試成績前,海思麒麟依然歸屬於依賴境外技術這一檔。
ARM技術路線很難符合自主可控標準
我認為,真正的自主可控和自主知識產權,必須能夠做到信息安全不受制於人,產業發展不受制於人。因此,採用國外技術穿馬甲的做法,無法真正做到信息安全不受制於人,顯然是不符合自主可控要求的。
而購買ARM的IP核做集成的的模式能否符合自主可控的標準呢?表面上看,CPU或SOC是自主研發的,但因為微結構(CPU核)是從ARM手裡購買的,不被國內企業掌握,因此在安全和後門問題上,必然得不到根本保障——微結構決定了CPU的性能、功耗、安全性等要素,而日常我們所說的雙核、四核、八核CPU晶元,其實是將2、4、8個微結構(CPU核)的介面互聯並集成到一片矽片上。
正因此,由於都是購買ARM設計的微結構,所以基於ARM結構的國產晶元的性能、功耗、安全性都由ARM決定,中國ARM陣營IC設計公司在性能、功耗、安全性根本不具備話語權,能夠做主的,僅僅是把這些ARM微結構組合成雙核、四核、還是八核的CPU晶元,以及在後端設計方面,在ARM留有的冗餘範圍內,將主頻定得高一點還是低一點。
另外,即便是授權等級更高的指令集授權,ARM也是給出了很多限制,國內IC設計公司是很難憑藉有限的授權走出自己的路,並最終單飛——華為、飛騰能購買ARM指令集授權,但買到的僅僅是ARM64位指令授權,並沒有買到ARM32位指令集授權。由於ARM 32位指令系統的CPU晶元在移動互聯網世界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及ARM32位和64位指令集不兼容(MIPS32/64是能兼容的),ARM向飛騰、華為推銷64位指令授權,本質上是找代理人跑馬圈地,推廣ARM 64位指令集,擴大市場份額,防止重蹈Intel當年IA-64指令的覆轍。
而且華為和飛騰購買的指令集的使用範圍也是有限制的,只能用於伺服器領域,因為ARM推銷ARM64指令的時候,原本的意圖就是讓華為、飛騰在中國大陸幫助ARM開拓伺服器市場,自帶乾糧、自擔風險為ARM打江山、搶地盤。更要命的是,ARM的指令集授權非常昂貴,每5年的授權根據不同的授權等級,費用高昂——恰恰是如此高昂的授權費致使由U.C. Berkeley等幾個大學推出RISC-V指令集,Google、惠普、Oracle、西部數據等公司成立RISC-V基金會的原因(RISC-V指令集是一個沒有專利問題和沒有歷史包袱的全新指令集,並且以BSD許可證發布。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中免費使用,而修改也無需再開源)。
另外,ARM嚴格禁止修改、擴展指令集,即便飛騰冒著侵犯知識產權去修改,也是無法得到AA體系中軟體商的支持,等於是指令集無效擴展。這使飛騰不具備ARM指令集擴展的權力,導致在利潤上受制於人——購買ARM指令集授權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授權期限僅僅5年,還被限定使用範圍,最關鍵的是「買無止境」——指令集到期接著買,指令集更新還得買……
說了這麼多,那麼國產ARM晶元到底是否屬於自主知識產權呢?如果真如華為、展訊等公司宣傳的——國產ARM晶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但這就會帶來一個悖論:既然是自主知識產權,那又何必每年向ARM繳納巨額專利費呢?既然是自主知識產權,為何不能自由選擇發展方向,自主修改指令集,自主開發用於手機、PC、超算的微結構?既然是自主知識產權,為何不能像龍芯那樣對外授權IP呢......
結語
正如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中國CPU也處於類似的階段,我將各家CPU公司做個類比,以方便大家理解:
Intel——日軍;
ARM——美軍;
龍芯、申威——紅色陣營軍隊;
ARM陣營IC設計公司——藍色陣營的中央軍以及各路軍閥,高度依賴於ARM的技術支持,和藍軍依賴美國扶持如出一轍;
各類馬甲CPU公司——偽軍。
而中國CPU發展現狀卻是偽軍既能獲得國外技術支持,又能獲得政府巨額經費(怎麼看都像偽軍能從重慶和汪偽領到雙份軍餉),而國外公司根本不會傳授真本事,結果造成了偽軍在技術上沒能形成自己的能力,在商業上完全失敗,只能依靠政府輸血過活。
而藍軍則在ARM的庇護下,在商業上實現了盈利,但卻因ARM而興旺,一旦ARM給點顏色,比如收緊技術授權,很可能就會被重創——軟弱性和妥協性自誕生之日起一脈相承,無法實現信息安全和產業發展不受制於人的宏偉目標。
而紅色陣營軍隊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將Wintel徹底趕出中國為目標,因此最為革命,也是實現信息安全和產業發展不受制於人的唯一人選,但國家對其的扶持卻最為有限,逼迫龍芯只能去商業市場謀生存,並最終實現自收自支,自負盈虧。我認為,信息產業是關係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關鍵產業,上位者應該好好思索,依靠誰!為了誰!
推薦閱讀:
※華為為什麼沒有走三星那種遍地開花式的大集團發展戰略?
※華為是國企嗎?
※華為是如何從通信設備製造商跨界做手機的?
※如何看待華為雲官網域名和www.hwcloud.com域名被搶注行為?
※如何評價華為nova 2 plus 魔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