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哲學家是怎麼理解「存在」?

巴門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非存在。


存在這個詞現在學界爭議很大,人們認為翻譯有問題。(有人覺得翻譯成「是」更好)

一、存在的概念與辨析

哲學裡的存在指的是:使「物」之為「物」的東西。

他和我們日常理解的「存在」差別在於:

漢語里的存在空間感太強烈。提到存在我們往往覺得一定是一個具有廣延屬性的物體。但哲學裡的存在是個很抽象的東西。

再舉幾個例子,比如當我說房子的存在時,不是指房子本身,而是指:讓我「面前的這個事物」成為「房子」的原因。換句話說,房子的存在是某種東西,沒有這個東西房子就不是房子了。

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答案,有的人覺得存在就是「物質」,沒有物質哪來的房子?(唯物主義)

也有人覺得是房子的概念,或者說某種規定性的東西,或者說理念。用不恰當的方式解釋:房子沒有設計圖紙,能變成房子嗎?(唯心主義)

蘇格拉底常常通過問問題的方式來追問存在問題,有一次他問:「美是什麼「,他的朋友總是用具體的事物來描述美,比如美女、黃金、花朵。而蘇格拉底則反覆強調他問的是「美之為美」的原因,問的是「美本身是什麼?」而不是問「什麼東西是美的」。蘇格拉底問的是美的存在,而他的朋友回答的確實美的具體表象。這就是存在與具體事物的區別。

一般來講,現在理解存在都是把他看成是事物的概念。

二、從西方語言理解存在

存在這個詞是從西方產生,其概念也受印歐語系影響,印歐語系中be是一切判斷的基礎。

在漢語里我們可以不用be(「是」這個詞),但英語中一定要有。漢語說「今天天氣不錯」,英語必須用be動詞。

所以在判斷事物時,就有了固定結構

主語+be+賓語

當一個西方人思考存在時會從語言中發現,萬事萬物都可以不同,主語和賓語可以不斷變化,唯有be是不變的,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因為任何事物一定先有be然後才能成為其本身,一切要先成為「是」,然後才能成為「什麼」。這正好符合存在的概念。

所以當be名詞化之後就是存在的含義。這也是英語中存在是being的原因。

三、巴門尼德的存在

巴門尼德應該是針對赫拉克里特的學說提出的,赫拉克里特認為一切都在變化,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但是希臘人追求知識,如果世界在不斷變化,那知識如何可能?

在巴門尼德哪裡,存在指的是思想,規律,是一種理性的規範性。。

1、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雖然萬事萬物表面上在變化,但實際上我們在認識的時候只能捕捉到不變的東西。比如,我們研究旋轉變換的時候,雖然研究的是「變」,但我們的結論卻鎖定在不變的地方,比如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不變。比如,勻變速運動,雖然速度在不斷變化,但我們的認識是鎖定在不變的事物上:相同時間內速度的增量不變。因此,實際上我們能認識的都是不變的。

既然變化中的世界是不可以認識,不可以思想的,那麼變化的世界就是虛幻的世界。變化的事物就是非存在的。(因為真實的都是可以認識的)

2、存在是不變的、永恆的,必然的:變化的物體不是永恆存在的,當我們說「門是關著的」時,門可能已經開了。我們說「現在是紅燈」時,已經變成了綠燈。在變化中的世界,萬物處在即是又不是的狀態。所以質料性的事物是無法作為存在的(也就是事物的存在前提)。而只有思想和規律性的東西是永恆不變的。

下面是一個存在不變的證明:

如果存在是變化的,那他從什麼地方變化而來呢,如果存在是從存在而來那麼就不是變化,如果存在是從非存在而來(可以理解為具體的客觀世界)則是不可能的,因為非存在不過是幻象,是我們不能認識的東西。

3、存在是1:希臘人把知識分成兩類,一類叫真理,一類叫意見。所謂真理就是正確的,真實的,不可辯駁的。意見就是不真實的、有爭議的。因為當我們表達「意見」的時候,往往同時有n多種看法,看法不統一自然就不是真理。

畢達哥拉斯學派曾經用賦予數字各種含義,他們認為數字1表示真理,數字2表示意見。這裡說存在是1,應該是一種象徵,意思是說存在就是真理,沒有爭議。

巴門尼德曾說過,實際上有兩條道路:

一條是真理之路:把存在當存在,把非存在當做非存在。(把思想規律當真實,把飛雲變化的世界當做不真實,這樣就可以得到沒有爭議的真理)

第二條是意見之路:把存在當非存在,把非存在當存在。(把思想規律當不真實,把紛紜變化的世界當真實,這樣就會爭論不已,莫衷一是)

從巴門尼德開始,哲學發生了一次重大的轉向,從研究本源的自然哲學向研究存在的形而上學轉換。可以看出巴門尼德的存在更加抽象,不再是質料性的東西了。

當然存在的概念一直在變,尤其到了現代哲學,幾乎和巴門尼德的說法完全相反,上面講的存在主要是比較古典的理解。

以上是個人理解


不瀉藥

你這題範圍也太大了點吧?開玩笑呢?哪怕你拆開來一個人一個人問也算你有點誠意啊!

你就等著民哲給你一句話概括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圓滿清凈戒行。於一切有情而生對治。於父母所不生貪愛。於諸有情發起對治。於諸欲境不生耽著

菩薩摩訶薩云何是欲法。云何對治法。欲法者。謂眼觀色慾。耳聽聲欲。鼻嗅香欲。舌了味欲。身著觸欲。而生和合。於此和合而生耽著。是名欲法

既生耽著而被纏縛。於諸纏縛生決定想。此纏縛法畢竟虛假。由貪迷故深樂纏縛。此纏縛法總有三種。謂淺 深 極深。諸有情等應當遠離此纏縛法。

色是纏縛。聲香味觸皆是纏縛

云何色是纏縛。所謂成就身命色故。生於我想。補特伽羅想。壽者想。常想。不壞想。決定不變想。塵境物想。薩伽羅想。五蘊想。此等皆是色法纏縛

又色是纏縛。成就身命色法故。所謂世間諸有欲法。愛著身命妻孥眷屬。是名色法纏縛。乃至觸欲皆是纏縛。諸有染緣而漸成就。諸不善業而皆積集。耽著諸欲不能暫舍。


巴門尼德所說的,是:是者存在,非是者不存在

對面的民哲如果識貨,就知道你看過趙敦華的書,如果對面不識貨,你就說:是者的概念都不知道,怎麼聊being?

如果大神說:是者不是這麼用的

你就高冷一笑:是者雖然書上有記載,但我有不同理解

這是誠心教你混民哲圈的,如果你打算認真了解哲學,就可以自學去


即空即假即中,一三三一,三一不二


?如圖;畫一條數軸,把數軸的原點看做是「存在」出現的點。那麼原點的左邊則是「虛無」的狀態,而右邊則是「有」的狀態,即是「存在」的狀態。

可以說,從「存在」出現到「現在」這個繁複的世界是彈指一瞬間。

個人就是從「無中生有」理解存在的。

這裡的數軸並非時間軸。出現即已存在。

數學上的點,我覺得就是代表存在的。

說明:

①這裡把「存在」的概念等同於「有」的概念了(個人理解是這麼一回事)。也可以把「存在」看做是「肯定」。

②這裡的「無」指的是「絕對的無」而不是「相對的無」。

「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相對的無」,另一種是「絕對的無」。我們日常說的無,一般是指相對的無。比如,桌子上空空的,沒有一瓶水。這裡說的「無」是相對於「桌子上有瓶水(或多瓶水)」這種情況得出的,是相對的。而真正的「無」是指真的什麼都沒有,即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沒有東西存在,是一種絕對的狀態。

我們說的真空其實也是一種相對的無而不是一種絕對的無,它還有空間之類的存在,而絕對的無是我們無法體驗到的。因為我們本身就是一種「有」,一種「存在」。

————————

為什麼我們會知道"存在"?可能我們有"不存在"的概念吧。所以,明白了"無",才慢慢理解了有是什麼。

存在是很不可思議,因為不存在才是正常的。。。

不存在也是一種存在嗎?

無論我作為什麼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都不知道我是來自哪裡?除非我是無中生有?

以上是個人理解。有錯誤可以指出,謝謝!

《《《《《《《《分割線》》》》》》》》

跑題了。。。。

歷史上的人怎麼理解的。。。。。。。。。

I don"t know~(ー_ー)!!


可以看一下清華哲學系的王路寫的《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或者是他的《讀不懂的西方哲學》,都是在討論being以及其應如何翻譯的問題,雖然有些問題他也沒用給出答案而且他還認為應該全部統一翻譯成「是」


沒有哪種哲學完全正確的,也沒有哪種哲學是完全錯誤的,每一種思想都值得質疑。思想是處在不斷變化當中的,我們所做的不過只是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否定。

唯物主義認為存在即為客觀物質,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客觀的。而意識等主觀產物則是依託於客觀物質的。通俗來說,唯物主義就是認為物質就是物質,存在就是存在本身。

唯心主義認為當客觀物質沒有人類主觀意識的觀察,客觀就沒有意義,只有主觀的存在,客觀才會有意義。另外一種解釋是,我們所能看見的物質,並不一定是物質本身,而是我們的意識使我們感受到這個物質。

隨著現代物理和量子力學的發展,從愛因斯坦的波粒二象性和弗洛伊德物質波理論開始,物理學家們發現萬物皆有波粒二象性:既是量子,同時也是一種「物質波」。從這個層面上講,萬物並不一定是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客觀存在,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客觀物質的不是物質本身,而是我們的意識給我們的「客觀」概念。


我感覺你要的答案是存在到底什麼意思?就是哲學家如何看待存在這個問題。那麼之前發展史就不說了。就說現在的。之前有人說了一下存在。哲學範疇就是你說存在就一定是物質的。存在和不存在這個問題就是唯物和唯心的問題。你只能選擇一個。這是一元論內容。緊接著二元論可知論不可知論。只能選擇一個。


推薦閱讀:

這個世界上誰定的善惡是非?
人的生命是否存在目的?
如何理解巴門尼德的「存在/是者」?
佛教教會了你什麼?
假如模擬市民(SIMS)里的人物想要證明他不是一個虛擬人物,他們他應該如何做?

TAG:哲學 | 形而上學 | 「形而上」話題 | 本體論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