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界現在經常說的頭部內容到底是指代什麼?

最近經常看見分析網紅及IP的文章,裡面不斷提到「頭部內容」「創造頭部」等等,這個所謂的頭部到底指什麼?


我今天恰好聽了饅頭商學院王欣院長講的一個微課,裡面就提到了頭部內容。

雖然她沒有明確解釋什麼是頭部內容,但是我的理解可以跟大家分享。

1.頭部內容

是具有用戶價值,能夠吸引一批價值觀相投、有共鳴的人群的內容,這些內容不限於是娛樂類節目,網路自製劇還是文字,還是視頻,都可以的。可以是人的品牌,也可以是一個節目。

他們個性鮮明,有特色,能夠與粉絲的內在價值觀產生共鳴、共振。

2.這個內容是可能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進化和更迭的

頭部內容是動態的,會隨著IP自身的調整、社會的發展等而變化。

3.頭部內容不限平台,就是內容

以教育為例,我是一門課,我可以放在優酷上,也可以放在騰訊視頻上,拔出音頻來,我還可以放在喜馬拉雅上,都可以。獨立於平台可以存在。

4.垂直。

分散化存在,不一定是共性需求的內容。更有可能是個性化的垂直內容。

5.能夠產生高價值

馬東認為,內容領域就像一座金字塔,頭部內容只佔 5%,前20%的叫優質內容,而剩下的就是普通內容,只有少數頭部內容能拿到最高的價值。

所以頭部內容主要是以拿到的價值來談的。


可以理解為爆款優質內容,有較好的口碑和影響力。同樣,作為頭部作者,一般是指傳播力、閱讀量穩定在較高水準的大V。其實,向頭部集中,符合二八原則。


很多人不明白頭部內容是什麼意思,但是我說一下另外一個詞,大家就會明白。這個詞就是長尾理論。其實,頭部和尾部是並列存在的,頭部是相對於尾部而言的,尾部又是相對於頭部而言的。

很多人把頭部內容理解為優質內容是不完整的。內容而言,可以分為很多領域,是多元的世界。

賣得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蘿莉,演得了女王;曬得了下限,紅得了臉頰;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穿得了水手服,舞得了小皮鞭;聽得了音樂會,吃得了大排檔;這是互聯網的多元生態,是以興趣而分類,不是以好壞分類。優質與否只是相對相對各個垂直領域內容而言,不具備橫向比較的特點。

各個領域內,關注度相對集中的人、題材、IP都可以成為頭部內容。只不多關注度比較多的內容,相對優質。不一定關注多的內容就是優質內容。比如,日本的女憂,關注度也比較多,但是都是私下的關注的,拿不上檯面。

另外一個頭部的含義是指競爭中的28原則,即20%的人佔有80%的市場,這個20%也可以成為頭部。

大家關注頭部內容,因為在頭部領域內,市場大,投入產出比相對於尾部內容來說,要高很多。容易出大IP,和所謂的爆款。

明白頭部內容是相對於尾部內容而言的,就明白這個詞語的內涵和外延。


我認為頭部內容應有以下特徵:

1、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帶頭、帶動效應,影響力超強的優質內容;

2、內容本身具有傳播力,尤其是病毒式傳播力,能引發粉絲自發傳播;

3、不可複製性,原創性,以及衍生性,即可以衍生更多周邊的內容;

4、具有超級IP特性,可在文字、影視、動漫、遊戲等多種業態間轉化變現;

5、已經或者能夠聚合百萬以上鐵杆粉絲的內容。


頭部內容:原創,價值主張有非常明顯的效應,可以引起轟動,並可持續傳播的內容。


我的理解是極具傳播性及商業價值的各種原創性作品,所以有引領大眾的作用,可謂頭部。


頭條內容指的是能夠聚集百萬粉絲,並且得到粉絲高度任何的內容


推薦閱讀:

知乎靠什麼盈利?
如何看待個別媒體的標題黨行為?
大數據的價值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面?
被惡意搶注域名我該如何維權?
周鴻禕從3721到360發生了什麼?

TAG:互聯網 | 視頻網站 | 商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