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各朝煉金工藝能達到什麼高度?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煉金工藝有多好?我看見一些人的收藏感覺古代根本做不出這麼精細的紋路,這麼直的線條。


秦陵銅馬車

零部件3000多個,使用了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眾多的部件組裝為一體。傘蓋厚度僅0.1~0.4厘米,而面積分別為1.12和2.3平方米,而且還是一次鑄出。差不多三塊機械錶那麼多的零件加上古代所能想像到的所有連接方式外加超薄超大面積金屬一次鑄成,現代小點的加工廠未必能搞得出來(傘蓋使用澆築而非衝壓技術情況下),一次性銅液澆灌技術在現代仍然是非常先進的技術。車身彩繪起防鏽作用,有防鏽的鉻鹽氧化層。而同等的技術兩千多年後30年代的德國和50年代的美國才發明出來,並申請了專利(鍍鉻防鏽技術)。馬頭下面的流蘇為0.5毫米銅絲,據專家推測可能使用了拔絲法(這要求金屬延展性要好)。金銀馬絡頭更不用說了,焊點僅頭髮絲大小......也許是加熱銀針並控制到960度左右一點點焊上去的?

馬車傘柄(傘柄處除了使用子母扣還使用了暗鎖和齒輪裝置)

畢竟精細度最高的車床也是人造出來的,把這個馬車作為中國工匠加工精細度最高水平看,精細的紋路和筆直的線條估計僅僅是大觸手們出師的基礎......


那你錯咯,我么喜歡高古瓷,瓷器手拉胚的。古代還沒有機器轉盤,純手工,看看人家。不是崇古。而是人家就是做的好啊。精細,專一啊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大海大山的阻擋,各大大陸版塊連接到一起,中國的歷史,還會跟現在一樣嗎?
有哪國有過類似文字獄的現象?起因和結果怎樣?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對手有誰?
公孫策是怎樣一個人?

TAG:收藏 | 考古 | 中國古代歷史 | 冶煉 | 古董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