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最近有心換工作,但在網上(智聯等)投的簡歷石沉大海,應該如何有效的找到工作?

男友15年剛畢業,南林的木結構專業。畢業後去了山東某公司就職,該公司算是行業里不錯的公司了,無奈該公司惹了點麻煩,好像是資金周轉不靈,欠下了一大筆債務。男友跟他幾個一起過去的同學相繼辭職,回江蘇工作。當時剛辭職,又不想長期待在家裡,稀里糊塗地去了一個小公司工作,一個多月下來發現該公司業務線不成熟,很多前輩靠接熟人的生意賺錢(大概是設計這一塊的),感覺沒什麼太大的發展空間,想重新找個工作。在智聯等網站上投簡歷卻石沉大海。說實話,我感覺他有點迷茫了,這種現狀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意見嗎,求賜教


投簡歷石沉大海,是很正常的,別在意。

我在知乎上發了篇文章,介紹了一個科學研究,就是關於如何找工作。

題目叫做《找工作,靠關係》,我貼一下。

作者:牛奮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734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咦!

牛奮,你是個技術人士,怎麼能說這種話?

我是個技術人士。我希望為每種事,找到一個最佳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又快又可靠。技術,就是這個意思。

找工作,是個大事,關係到收入、地位……,誰不想找個好工作!

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懂找工作的技術,四處碰壁。

不知你是否經歷過:

天天網上投簡歷,你就覺得有些招聘條件簡直就是為你而設,但幾乎封封石沉大海;

偶爾的面試,你自認為非你莫屬,但就是沒有第二面;

校園招聘會你場場不落,但跑細了腿,也是你看中的人家不要你,要你的你看不中。

「蒼天啊,大地啊」,你憤懣,你只好將就。很快這一輩子就這樣將就過去了……

絕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的一生。

別憤懣,不要將就,今天我就將藏在我心中的「找工作」的技術,分享給你,讓你「找什麼得什麼」。

別忘了,我是上海最高級別的獵頭,是個技術人士。

找工作的技術一共2個。

今天,我告訴你第一個:

找工作,靠關係。

這是科學研究證明的。

30多年前,Mark Granovetter 也有這種憤懣,但他不肯將就,於是他做了一個科學研究,想弄清楚:找工作,到底靠什麼?

這個研究,成了他的社會學博士論文,也成了他的成名著作《Getting A Job》(現有中譯本《找工作》,張文宏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本文有關Granovetter研究的內容和圖表來自該書),

同時也讓他成了當今全球最知名的社會學家之一(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這個著名的研究簡述如下。

研究目的:社會關係與找工作。

調查的方法:

在馬薩諸塞州的牛頓城,他對PTM職業(即專業人士P、工程師T、管理人員M,就是知識青年們嚮往的「金領」「白領」職業)的100個人進行了定性訪談,對該職業的另外182人進行了問卷調查。

找工作的渠道有三種:正式渠道(譬如校園招聘會)、個人關係、直接招聘(譬如網上投簡歷)。

Granovetter問這些PTM,你今天的求職成功,過去的求職失敗,分別和哪種渠道有關?

分析的方法:定量統計分析 定性分析(略)。

研究的結論:

1.工作,主要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的;

2.好工作——一高的報酬和聲望及提供高滿意度的工作——幾乎都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的

3. 找工作,大家都是首選個人關係。沒有個人關係,才傾向於其他渠道。(Granovetter的舉例是,大學生一般缺乏個人關係,所以只好用正式渠道、直接招聘,所以成功率很低。)

有說服力的圖表

據上表,研究調查了275個PTM金領白領,其中有154個人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工作的,佔56%;網申(直接申請)找到工作的佔18.9%,校園招聘會(正式渠道)找到工作的大約是18%。

而且,據上表,越是高收入的工作(15000美元以上),越靠個人關係獲得。

今天的適用

30多年來,Granovetter的研究結論,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驗證。在他的著作中譯本出版前,Granovetter還專門研究了這個結論在中國是否適用,結論是適用,勞動力越市場化越適用。

讀至此,有讀者深深失望了:靠關係,這還用科學研究?還博士論文。這事兒,我早就知道了:「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我到大城市來奮鬥,不就是希望不靠爸爸嗎!結果,找工作還得靠爸爸。

錯了,大錯了!

這個研究中的個人關係,並非指爸爸這種「強關係」,而是指「弱關係」。

越是市場化的地方,爸爸這種「強關係」越靠不住,因為你和你爸爸是同一階層的,同一圈子的。你要到另外一個階層去,另外一個圈子去,那得有那個階層的人拉你一把。

這個拉你一把的人,根據Granovetter的研究,往往都是些與你平時交往不多的「弱關係」,譬如前同事,前老師等。這些人平時不是你核心圈(同一階層的)的人,這些人或許就是普通人,但重要的是他在你憧憬的那個圈子裡,更重要的是他曾經與你接觸過,對你有點了解,對你有點好感。

研究指出:「(這個拉你一把的人)提供的遠遠不止簡單的崗位描述——他也許會指明未來的同事是否好相處,老闆是否有點神經質,公司處於上升還是停滯階段。」

Granovetter的著名研究,讓奮鬥青年們一下子振奮起來:爸爸是我們下生就沒法改變的,但「弱關係」我們都是可以結交的。

在校的青年,到哪裡去結交憧憬圈子裡的「弱關係」呢?

惟有實習!

關係就像釀白酒,越陳越香。如果我們有機會,能早一點到我們嚮往的工作單位去實習,結實維持更多的「弱關係」,讓他(她)了解我們,有點喜歡我們,那我們在這場找工作中的激烈競爭中,就已經勝利了。

在校的青年們,早點到你嚮往的著名企業去實習,去獲取你的「弱關係」資源,這就是找工作的技術。

找工作,靠關係。這是我找工作技術的一半。另一半技術是什麼?歡迎您關注牛奮的公眾號「牛奮」(newfine2008),我有好多實用技術指南要寫。


作為一個南林計算機軟體工程專業的我對木結構並不是很了解。但是正所謂各行各業都會大同小異。

1-我相信各行各業在社會上總有各種各樣的小團體小圈子,木結構肯定也是這樣,為何不鼓勵你的男朋友多去參加一些木結構線下的交流會展露自己的才華,多認識一些行業的前輩。只有你男朋友心中有才,這些前輩一定會給他介紹一些合適他的工作。

2-對於木結構,必定會有一些比較專業的網上論壇,用來分享或者互幫互助的網上論壇,這種論壇裡面往往藏匿著很多的才子自己很多的hr,hr們隱藏其中為了發現一些可以任用的人才。試想一下如果勸你的男朋友多去融入這些論壇中的一個,對於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久而久之在學習前輩經驗的同時給你帶來很多的工作機會。


推薦閱讀:

剛收到藍港影業的面試邀約,這公司能不能去,求業內大俠指點,藍港互動這公司靠譜嗎?
關於收發郵件,有那些好的習慣和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可以使溝通更加有效?
如何度過從拿 offer 到 onboard 之間的這一段時間?
如何進入人工智慧行業?
英語專業學生,以後希望從事對外藝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有那些職業比較適合我?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

TAG:求職 | 南京林業大學 | 木結構 | 求職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