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Phd 第一年,想退學,想聽聽大家的建議?

國內MS,工作三年,辭職來美國讀PhD。 女,單身,奔三。 最近一直都在想要不要退學。

首先是課程壓力。PhD的專業有些跨專業了,很多內容換成中文也不懂,還是英語。留的作業不會做,壓力好大。上課基本是空氣,小課要發言討論基本是閉口。

第二,RA的壓力。亞裔老闆給了很多活,晚上周末都要干,有些還要現學。上面一級的學生轉組了。RA的活讓我根本無暇顧及課程的內容,只能勉強應付。覺得自己真的就像幹活的機器,沒有一點點尊嚴。 第三,很孤獨。這裡來上學的基本是90後,很少有共同話題。基本是自己一個人呆著。一個人的辦公室,每天去辦公室獨來獨往,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幹活,一天說不上幾句話,回到家舍友也睡了。周末找國內的朋友聊天,狂刷朋友圈微博,覺得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天天都會哭,走在去上學的路上會哭,一個人在辦公室吃飯的時候吃著吃著就哭了。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要窒息。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已經在約心理諮詢。

第四,一直在思考自己適不適合讀博。說實話,不愛做科研。讀博是帶有功利性的,想找一份收入更好的工作。

第五,透支健康。天天對著電腦,眼睛干涉,熬夜,頭腦發昏,頭髮掉得很多。

第六,大齡女青年的婚戀壓力。在這裡很少有和別人交流的機會,發現很難找男朋友。大家都很忙,交流很少。

第七,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生活,什麼是幸福。和國內的同學聊過,博士畢業與本科畢業,在哪都是生活。本科很多優秀的女同學,也選擇了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一切步入正軌。現在碩士畢業和本科畢業的同學,其實生活質量都差不多。最後都會歸為平淡的。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實的。以前覺得自己是有野心的,想干一番事業的,就選擇不停的讀書。好像到了三十,有了中年危機,想安定下來了。

第八,前期付出了很多努力。好像很多人都有美國夢,來之前把美國想得很美好。工作黨考GT也很辛苦,經常熬夜,考了很多次刷分,考了兩年。我知道這一次退學就意味著永遠放棄了。現在離下定決心只是一步之遙。 第九,還是想回到原來的單位上班,很穩定,收入在當地還不錯,父母親戚朋友同學都在身邊。

-------------------------------------------------------------------- ------------------------------------------------------------------

回家的路好難,家裡的工作丟了就找不回去了。 不知道辭掉工作是不是叫一步錯,步步皆錯。 已經下定決心退學的,又被打了回來。 亂。

-------------------------------------------------------------------- -------------------------------------------------------------------- 這幾天的心情平靜了不少,不管選擇哪種生活都會是艱難的。努力堅持下來。

-------------------------------------------------------------------開學第二個月結束,情況好了不少,很感動大家這麼認真的幫我分析解答。


我也是博士路上的退堂鼓表演藝術家,我也決定退出學術圈。雖然很喜歡數學,但是搞數學對我來說很不現實。個人能力有限,家庭也承受不起。我這幾年讀書讀的精疲力盡,頭髮掉了很多,你的感受我能理解。下面是我寫的文章,在我公眾號發表過,希望這個經歷也能給你一些啟發。讀不讀博士你個人做決定,我分享個個人經歷給你. 這篇文章我在知乎上發過,不是炒作,是想讓你理解我觀念所做的決定。

——————————————————————————————————————————

我從小喜歡數學。小時候最的得意的瞬間莫過於每次上講台領取「數學小博士」競賽的獎狀。那時候,我經常幻想著,什麼時候小博士能成為一個大名鼎鼎的博士。於是,我在小學時代中「你以後想幹什麼」這一類哄小孩的問卷上,自信地寫了數學家。我的老師,則留下了這樣的一條評語「有了夢想就要付出努力去實現它,加油。」現在看來,真是一語成讖了。

帶著這種單純的思想,我參加了小學到大學期間的所有數學競賽,獲得了不少獎章,也無數次被各路的大神們教育,當然了還是後者居多,否則就不會有今天的故事了。

數學是最難也是最簡單的一門專業。這並不矛盾,數學難在它的理論不直觀,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消化。它簡單在於每天完成作業就可以完成除了考試之外算學分的學習任務。沒有recitation,也更不用交辭海式的實驗報告。如果一個人天生數學感悟很好,他會理解的快,而且不需要題海戰術去提高思維能力。學數學專業的人都有這個天賦,但是天賦是一枚藥丸的糖衣而已,早晚會有甜頭盡了的時候。

在Rochester大學的學習期間,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無數次的從Gleason圖書館的印表機中「拿」A4列印紙,瞬間把它變成充滿各種英文,希臘文甚至中文的一張天書。收拾垃圾的黑大叔看到這些紙直楞蔥。記得在大二那年,2012年,我報上了兩門研究生的數學課。我天真地以為在有基礎的情況下花點時間就搞定了。(事實上,這樣對以後的發展不好;任何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熏陶的,揠苗助長也許只能讓你拿到一個A,應付一下考試,對以後的學習生涯是沒有裨益的。)當時我愣是把這兩塊骨頭啃了下來,過程卻很艱辛。

同年9月,我得知我的一位與我朝夕相處19年的親人患上了胰腺癌——這是一種慢性折磨人的不治之症——存活率為0。當時醫生說,你們準備後事吧,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很無助。遠在萬里之外的太平洋彼岸,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電話問候家人,唯二能做的就是暫時放棄這個學期的學業,回家去陪伴親人去度過最後的日子。從9月到11月,我做著這「唯一」的選擇。每天當無助眼淚流干,繼續拿起書本。如果遇到第二天有考試就要痛苦地熬到第二天清晨把所有定理的梳理完。

我不僅見過早上四五點的太陽,每個星期都看到了日落到日出再日落,也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從Gleason圖書館離去,在看到同一批人帶著惺忪的睡眼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著忙活。我最終在感恩節期間,做出了「唯二」的決定,因為親戚只有一個,學可以再上。這段時光很痛苦,能使我忘記痛苦的也只有數學了,沉浸在這個獨特的氛圍會把我帶入另一個平行世界。這次罹難也使我成長了不少,但也嚴重的影響了我的成績,給以後的申請造成了不便。

記得有一天,我媽曾經嚴肅的跟我說:「不要念數學的博士,不僅沒有教職以外的工作,也不出成果,哪有那麼多定理的等著你去發明?到時候人家都成家立業了,你卻只能端著你的定理在街上吆喝。」我能理解這種質疑和偏見。因為我爸就是一位落魄的碩士栽倒拿博士的路途上。為了謀生,卻誤入歧途,終於鋃鐺入獄,害了自己也害了全家。三口之家變成了二人世界。可我還是想試試前方的路。

2014年,我來到了紐約大學繼續讀碩士。紐約大學出名的是庫郎研究所的應用數學。我並不喜歡應用數學。理論數學和應用數學是兩個分支,需要用不同的思維來應對。對於習慣於理論數學的人,我對應用數學提不起興趣,所以在紐約我也沒學應數。在2015年的10月,又到了申請博士的時間,我找到了紐約大學數學系的一名中國教授詢問情況。這位教授對我說的話,我終生難忘:

「你真的需要這個純數學博士嗎?根據近些年的數據每100個申請者中,只有1個會成功。每100個博士生,有1個會成為教授。每100個教授中,只有1個會成為終生教授。成為終生教授才是數學家的出頭之日,你不能看著別人買彩票中大獎了,你也去買吧?你自己也許受得了苦日子,你家人能接受嗎?你到時候孩子一堆,老婆一堆,你自己沒錢怎麼辦?人總歸還是生活第一,業績第二。如果你的純數學博士不是在名校畢業,或者你的老師跟大牛們不熟,那麼你很難在美國找到教職;因為找教職靠的都是關係,學生水平大部分都差不多的,行業裡面沒有公平。如果你喜歡讀博士、搞研究那你去申請應用數學吧,那個出去工作會很吃香。」

在2016年初,我一直在揣度,如果收到offer,還去嗎?這五年時間值得嗎?見著自己家人日益老去,已經是奔而立之年的人。美國數學博士生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一個聰明的人會去讀博士的,但是一個更聰明且明智的人是不會去讀博士的」。換句話說,當你有能力去拿博士學位的時候,你倘若將這份精力放在工作領域,會出人頭地。

雖然我對應用數學,以及建模毫無興趣,而且也沒有應用數學的基礎,連MATLAB都用的不熟,我還是申請了幾所美國頂尖應用數學的博士。數學確實無處不在,但我認為,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數學化的。或者說,某些東西數學化好比把三維的東西二維化:無論怎麼鑽研,它也不會是立體的圖像。比如在基礎經濟學的課上,我們都探討過需求供給曲線和無差異曲線:

(1)利用拉格朗日乘數法,來計算無差異效用曲線與需求線的交點

(2)利用供給和需求曲線的表達式,求交點,既價格

我沒學過更高級的經濟學,在我有限的經濟知識上來看這兩個問題數學解決辦法是不嚴謹的。因為這是在很多良好的假設,ceteris paribus,和專門為求解而設計的方程式的題目,不太符合實際。即使在現在的量化金融領域——利用數學的方法來做金融方面的研究,也存在誤差問題。換句話說,我只喜歡畫等號,對於有誤差的東西索然無味。

2016年1月到4月,這是我人生中最迷惘的一段時間。我不知道這個博士夢還能撐多久。終於,我沒有被一所學校錄取。理想的小船在無邊無垠的大海上走投無路。海上本來沒有路,過海的人多了也不會形成路;即使前人的船划過的地方風平浪靜,我們划過去卻可能波濤洶湧。航行了18年的小船說翻就翻,我突然發現,我根本不會游泳!我除了會求Galois群,求傅里葉級數,找基本群,尋找拓撲空間的同胚映射,求特徵空間,還會寫一些證明以外,什麼都不會。這些技能雖然聽著高大上,但在工作領域只是一些佶屈聱牙的動賓短語,並沒有什麼卵用。

當理想破滅了那一刻,我已淚流成河。哭的不是別的,只是這些年為一個目標貢獻了太多,卻回報的太少。老舍先生的《茶館》中,最正直也是最凄慘的常四爺說道:「我愛大清國,我怕它完了,我愛它誰他媽愛我啊?」此時此刻我也想說:「我愛數學,我怕數學夢完了,我愛它,數學他媽愛我嗎?」數學他爸也不愛我。我覺得人生有了夢想是一種負擔,因為追逐夢想的路上你丟棄了很多有同等價值的東西。美國作家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頓(一個身邊一切都不如意的12歲孩子)這樣說:

「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也想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守護那些單純可愛的孩子們。有些事情還是糊塗為好,弄清楚了會讓你掉下懸崖,讓你的Dream-ship翻掉。有夢想或許是一種負擔,對於某些人來說,當夢想的醴泉乾涸,他只能在渾濁的河裡掙扎。

的確,讀博士(不僅限於數學)也不是死路一條,我認為,繼續讀博士當且僅當滿足以下所有條件:

(1)有運氣:沒錯,這是從博士生到終生教授的決定性因素。你能不能推薦信能否有力的打動錄取官?你能不能遇到好的導師?你能不能選到好的課題?你拿到好的題目後能不能做出一個好結果?你的結果會不會被其他大牛們看中?未知數太多了,這一切都好比在扔一個有正無窮且不可數面數的骰子。

(2)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唯一一個有力的後盾。你需要它而不是咖啡,幫你度過無眠之夜,需要它熬過一個個失敗的結論,需要它完成冗長的著作:畢業論文。人們喜歡一樣東西的理由都是很簡單。我身邊的朋友「籃球哥」喜愛籃球因為他喜歡那種「無所畏懼爭奪勝利的感覺」,但為追求球場上的完美所付出的汗水是偉大的。

(3)有良好的家庭:由於博士時間長,難度大,而且教職非常難找。所以,我認為,你需要一個父母不用為你擔憂,而且父母不急著靠你養家糊口的家庭。

(4)有不以己悲的心態:讀博士需要宗教般的虔誠和長時間的耐力。這幾年你可能會孤立無援,但短暫的煢煢孑立是為了換來以後的名揚四海。當你的好友已經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買了房、買了車、有了家庭的時候,你要承受這種同輩壓力並按捺住心中攀比的思想。

(5*)有天賦:那位紐約的中國教授曾經說過:「其實從人一出生,就能看出來他是不是數學家。」的確,在小學到高中階段的數學,任何人都可以靠個人的努力取得好成績。而再往後,就要看天賦了,你需要比常人更敏捷的思維,更快更深理解力。注意,這一條我打上了星號,因為我知道數學博士是非常看天賦的。其他專業的博士,我不了解,但我相信前四條是必要的。

我很敬佩那些能夠堅持讀博士的人,滿足以上條件的人不多,甚至不滿足的人也在頑強拼搏。我只能站在山腳下祝福你們,希望你們早日攀上高峰。

我曾經問過籃球哥你現在每天都玩籃球,要是有一天你由於某種原因,永遠打不了籃球,你會失落嗎。他說:「我不會失落,因為總有打不了的那一天。」沒錯,很多事情不能堅持一輩子。有時候,放棄的意義大於苟延殘喘地堅持;這正是所謂的退一步,海闊天空。最終,送給那些仍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人一首詩,請你們牢牢記住最後兩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 其一》

行路難,人們在走自己喜歡的路的時候會走丟,但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天哪,怎麼都讓題主堅持呢?難道大家都覺得,哪怕是在自己想要什麼都沒想清楚的時候,但凡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就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升華嗎?你只是在感動自己而已。

「說實話,不愛做科研。」

人生有限,就沖這一條,退吧!

吃再大的苦,忍受再大的孤獨,只要是為了你熱愛的事業,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愛即不值。

。。。。。。。。。。。。。。。。。。補充。。。。。。。。。。。。。。。。。。

在我答案的評論區,知友@Sean Y寫了自己的看法和經歷,推薦題主和大家看看。

說實話,這是我玩知乎以來第一次在求建議類問題下,寫下非黑即白的答案。畢竟是別人的人生,給建議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這一次就沖題主「不愛做科研」這一條,我建議你直接quit或者拿個碩士走人。

為什麼?我先闡述兩個問題:1.讀博是做什麼?2. 讀博以後做什麼?

1.讀博是做什麼?

(目前最高票答案里理直氣壯的寫著「搞科研和讀博士不是等同的不是嗎?」 是的,不是等同的,你老闆養著你是為了做慈善。)

「Imagine a circle that contains all of human knowledge:

By the time you finish elementary school, you know a little:

By the time you finish high school, you know a bit more: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you gain a specialty:

A master"s degree deepens that specialty:

Reading research papers takes you to the edge of human knowledge:

You push at the boundary for a few years:

Until one day, the boundary gives way:

And, that dent you"ve made is called a Ph.D.:

Of course,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to you now:

So, don"t forget the bigger picture:

以上「」為引用內容。From: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博士就是做科研,這是你讀博期間的第一要務。像引用圖片闡釋的那樣,當你用你的科研成果把人類現有的「知識圈」推出一個「小突起」,你才算是一個博士(而且要保證你的老闆對這個「小突起」滿意)。這個「小突起」並不好推。推的過程也沒有非科研人員想像的那麼浪漫。

2. 讀博以後做什麼?

(「畢業了絕大多數人還是去工作而不是搞科研」,是的,不是搞科研,公司養著你是為了做慈善。)

當你取得一個博士學位後,你有工業界和學術界兩個大方向。

走學術指去大學當教授(faculty)或者去國家實驗室之類的政府機構(national labs,NIST, DOE...)做獨立研究的研究工作(titles可能是research fellow, scientist, engineer...)。選前者的話你很可能還要再讀一個博後。這條路無庸置疑是做科研。

那麼工業界呢?頂著一個PhD title,你會進入公司的研發部門(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你要開發產品,開發專利,開發新應用。你還是在做科研。你說我不愛做科研,我都拿到PhD了,做點別的不行嗎?碩士不也拿幾萬美金嗎?有一個詞叫overqualified——碩士能做的活兒為什麼找你?

都是做科研。只不過學術界做的是Research-Basic, 公司做的是Research - Applied和(或)Product Development. 甚至一些大公司,比如3M、Exxon Mobil還會有Research-Basic部門。

「說實話,不愛做科研。」可是讀博就是做科研;成為博士以後做的工作還是做科研。

題主看看那個圖,讀博是所學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專越來越窄的過程。絕不是學成之後,就獲得了到各個領域都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技能。即使你是一個博士,在那個「小突起」以外的方向,你的知識還是大片的空白。

題主,我建議你放棄只因為一個理由:「不愛做科研。」你的關於孤獨壓力身心俱疲的描述都不重要。我一向認為,一個人只要能做自己心愛的事業,再怎麼吃苦都分所應當。怕只怕你費勁地爬到了屋頂,卻發現梯子搭錯了牆。更可怕的是,這個爬梯的過程已耗盡了你的一生。


退。

既然自己明白不喜歡、不能勝任、老闆不ok、還有抑鬱可能,幹嘛不退。這是這麼多勸退案例里,基本上是集齊了所有要素最最最最最沒有懸念的表述了。第一年退最有效率,後面止損就感覺割肉了。

對於勸留的,讓他們go f**k themselves


最重要的一點,lz你要相信你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如果真的覺得不想讀,那還是聽從內心吧

如果還有點糾結再看下邊的:

我覺得樓主的問題是課程和科研壓力太大,同時無法找到緩解壓力的渠道

我建議樓主先試一試調整下生活節奏, 想辦法多找些時間去體會下美好的生活~,有了時間你還可以多去接觸下人。另外當心情愉悅些了,一些困難可能也就成過往雲煙了,lz也提到了打算看看心理醫生,感覺還是很必要的。

另外lz在現在這種心態下,可能陷入了自己的一個小圈子,看不到所有出路,但是其實跳出來看你有很多選擇的~反正大不了也就是回國再開始嘛~~

樓主提到的沒有朋友還有見不到男生,很大程度可能是由於樓主你根本沒時間去發掘你身邊可能存在的同齡好友,樓主不要擔心奔三,讀博的有幾個不奔三?只要有時間,還是很有希望發現另一半的嘛~

另外樓主之前來美讀博希望提高工資待遇,那你們學校phd畢業的能實現你這一追求嗎?如果直接不行,那是可以考慮退學了,畢竟最大的堅持下去的理由也不存在了。

還有lz有沒有考慮換個nice的老闆?老闆也是讀博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不得不說總體來說亞裔老闆還是略坑的,以至於我同學表示以後絕不給人推薦亞洲老闆。。。好的老闆能讓學生面對困難動力十足,差的老闆就是只會push,或者是你勁頭正足的時候使勁潑冷水。

最後,即使lz不讀了,希望也不要為這段經歷後悔,你不嘗試怎麼會知道自己不適合?


最後更新。題主已經選擇放棄,我也希望她能儘快調整好自己,然後努力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另外聲明一下,我所有的話沒有批評誰的意思,只是我個人生活經歷所能總結出的一點小小經驗,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一點點幫助都好。

靠前的幾個回答里,除了我都是勸題主放棄的。我只是想讓她知道,她無論選擇繼續還是放棄,都會有人支持她:)

---------------

自習回來,針對為什麼鼓勵題主堅持做一下更新。

我們是不是太容易就放棄了,即使我們已經走到很多人都沒能堅持到的地方?多少人出國之後遇到和題主一樣的問題,又有多少人選擇離開?搞科研和讀博士不是等同的不是嗎?研究生期間能遇到最棘手的問題也不一定是科研難題,而且畢業了絕大多數人還是去工作而不是搞科研:不是誰都能讀完博士就去搞科研的,更何況是在讀博士。

不是不能放棄,而是在家裡沒有十分的緊急情況,自己身體情況完全可以堅持,也沒有非常合理的理由就放棄,我覺得這種行為真的對不起自己。

If it ain"t rough, it ain"t right. 我不相信不努力就能掉餡餅,我只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我一般不勸人放棄是因為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極限還在堅持。想要放棄的人早就下了離開的決心,只是來知乎找安慰劑。我希望我在很忙的情況下用手機一個字一個字敲出的回答能幫助那些希望堅持,卻又不很堅定的人,或是沒有頭緒的人。我還想告訴你們,在你們追求夢想的路上,我永遠是你們堅定的支持者。

--------------------

從我自身經歷和周圍的一堆PhD中,我覺得PhD的真正內涵是:

1. 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2. 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3. 知道社會需要什麼

4. 知道接下來要幹什麼

5. 享受孤獨

雖然不了解你,但是你既然選擇來了,我覺得你需要一個以前的你不能夠得到的人生,所以你要堅定的取捨。

至於被虐,說明還有很多東西可學,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做好schedule,語言,學術,技能,證書等等,有機會就盡量多學。

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還得再想想自己學的東西和自己未來職業規劃如何接軌,能否做社會需要的東西。好幾個師兄做的東西理論性太強,自己又不願意繼續搞科研,最後畢業了工作很難搞。

把沒營養的活動刪掉,比如朋友圈中絕大部沒用的post,微博完全可以去掉,知乎多看正緊事,不看電視劇,堅持有空就自習,盡量把娛樂和休息挪到周末進行。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幸運,遇不到很正常彆強求。結婚會佔據你很大的時間,請珍惜單身的日子,只有這段日子才是屬於自己的,好好愛自己。健康很重要,每天抽空運動一小時,對自己的狀態有很好的影響。請多做一些留美博士研究生才能做的事情(自己院系大牛教授或者師兄師姐的seminar,圖書館尋寶,RA TA能的話都嘗試一下,多參與學校的學術性活動等等等,總之就是享受國內沒有或者很難才能爭取到的資源,一定要多留意郵箱)!

美好的生活不會因為陪伴或是年輕而容易得到,而是因為擁有美好的生活從而獲得陪伴或是感到年輕:自己不濟,陪伴是累贅,壽長是折磨。所以務必做自己最堅定最優秀的朋友。人生來是孤獨的,別貪戀相聚。當然更無需感嘆容顏易老,因為當你為你的夢想而努力的時候,你所遇到的,就是青春。

與君共勉。


跟你情況真是一模一樣,女,工作了兩年,在一個事業單位已經任主任,還是辭職去國外讀博士。

剛來英語不好,課題進展不順利,學分第一年沒修幾個,現在讀博士到一半,感覺你提的這些問題根本都不是問題,只是時間問題。第二年我感覺英語提高很快,英文演講沒問題,上課也能聽懂了,第二年一年就基本修完了所有學分,還做助教,隨著語言能力上升,效率大大提高,其實日常工作12個小時身體是沒問題的,關鍵打敗你的是你的精神力太弱,壓力過大,不自信。

下面說下精神問題,我這人精神還算強大,我覺得哭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我一般還是不會哭,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人太閑了就會孤獨寂寞,我覺得自己一個人獨身是提升自己價值的絕好時機,有了家庭就剩吃喝玩樂哄孩子,所以享受單身時光,抓緊時間提高自己。人變得自信後,每項任務執行起來都會事半功倍,如果壓力太大,每天效率低且累。我不同意其他人說的喜不喜歡科研,大家都不喜歡考試,但還是有人趕得很好,科研在歐美還真就是一份工作,我覺得只要不討厭就可以乾的很好。

再一個,臉皮一定要厚,以前的你多傻X才能證明以後的你多牛X,我剛開始鬧得笑話一大筐,不懂就問,就像打卡每天一問,能不能聽懂是外國人的事情。有的老師同學確實不願意和中國人交流,不要緊,沒事就找他們聊天談話,隨便說,印象需要慢慢扭轉,我用半年找和我項目相關的老師全聊一遍,沒事就做好PPT去彙報工作。

讀博士有功利心簡直也太正確了。這就是一工作,當然也要有薪水,也要有假期,為了功利性才要多出文章,功力心也是動力。在國內工作時,我月薪不到1w,讀博後,獎學金每月2w,外加各種出差補助,國際會議,學校免費牛奶水果咖啡健身卡,每當我很累的時候就想在國內一份這樣的工作也值得好好做了,披星戴月加班加點什麼的都是應該的。

我真的不喜歡體制內,再穩定都不行,月薪5k的穩定,和2w的不穩定你選哪個?人生就是打怪升級,實力有時取決於隊友,現在把你扔到美國這個戰場,自帶英語語言屬性,多好的環境,多像身邊外國仁學習,不要和中國人報團取暖,那對你沒好處。


知呼處女答送給題主吧。答主腐國PhD剛剛結束半年,跟題主一樣有過掙扎孤獨彷徨自我懷疑,剛剛走出了一段深不見底的黯淡時光。我想每個PhD多少都會經歷相同的心理歷程,把自己的經歷感受寫出來給有著相似經歷的人做個參考,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一群人跟題主在經歷著相同的日子,即使只是極少數。

沒想到會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羞澀的我決定不匿了,求輕拍。

--------------聽說知呼答題都要分割線------------------

答主高中的時候是個被老師視為廢物的學生,年少無知積極投身學生社團,喜歡數學卻是一名堅定的唯心主義者,相信人才是這個世界所有矛盾的核心,理工科的邏輯與系統並不能解決人與人之間瞬息萬變的關係。而國內大學的兩年被學生工作折磨到身心具疲,發現原來把一條狗放在那個特有的位置上它都可以代替我做的任何工作。於是強烈的自我意識驅使我想要去做一些不可隨意被人替代的事情,來證明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還是要大於一條狗的(我是個堅定的動物保護主義者,沒有任何歧視小動物的意思),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毅然決然地決定拋下當時國內的一切踏上大不列顛。

在機票check-in填寫title的時候,Dr的字眼讓迷茫中的題主好像見到了明確的方向,天真的自己以為這是一條能把自己領向『不可替代』的不二道路,於是『我要讀PhD』邪念那時候就在答主心中種下了。兩年的英本學習加一年master,為了PhD這三個字母拚命刷自己的成績,在master第一學期考試前跟大學女友分手,可沒有時間傷心只能在腐國冬天的冰雨里堅持咬牙複習刷成績。截止到master暑假的時候已經收到了美國8所學校的9封拒信(沒錯有個在紐約的奇葩學校給我發了兩封拒信),英國5封拒信(有兩所學校連續申請了兩年都被拒),答主寄希望於在讀的學校卻跟唯一可能收答主的老師在面試的時候吵了起來。迷茫與無助的時候開始糾結是轉為實際地去工作還是繼續堅持夢想,而答主反覆思考了兩個星期最終還是決定要再賭一把,寄希望於第二次申請其中一所被拒的英國學校。而此時master在讀學校的拒信也如期而至。

說了這麼多無關緊要的話,只是想表達當初答主決定讀PhD並不是心血來潮,面對14封拒信的打擊和工作的誘惑,答主還是毅然決然決定拿自己的人生去賭一把。接下來我想說的是,即使有這樣的決心,也並不能保證在讀PhD的過程中心理與學業上會一帆風順。

當四月份答主抱著滿心歡喜與期待入學的時候,等待答主的是差不多跟題主一樣的感覺。由於答主的funding並不是學校給的,所以每周要在sponsor那裡三天的時間做project,很少有時間會去學校;加上PhD本身也是一個比較獨立的群體,在研究方向上大家沒有什麼共同之處,所以剛到一個新學校答主感受到的並不是生活的激情與欣喜,而是在一個新環境中的不適跟惶恐。

在答主還在努力適應PhD生活的時候,暑假的時候答主又跟女朋友分手(沒錯答主又戀愛了但我發誓這次是真愛!!!)。於是一時間,對新學校的疏離感,失戀後的無助感,學術上的毫無進展,跟同齡人比較發現大家都可以經濟獨立而我還是個窮學生的挫敗感,從前英國朋友一個個離開後的寂寞無助,全部都壓了過來。也許我說的很簡單,事情的角度也跟題主的問題完全不同,但我想說事情最終產生的心理影響是跟題主完全相同甚至還要更嚴重。那段時間答主很希望能夠停下手頭的工作出去走走,可每周必須要完成的任務讓暑假的我也不可能停下來;而希望能夠找朋友聊天,發現朋友要麼畢業回國了,要麼上學的朋友還在家裡過暑假,而在英國的PhD朋友、公司同事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加上自己住的地方離朋友都比較遠,所以只能自己一個人面對這一切的壓力。

其實簡單說,PhD不可調和的心理矛盾點在於學業科研上的壓力需要你跟人訴說發泄(如果你不是一個以學術為樂趣的,比如我這樣的人的話),而大家的時間點卻都不同,自己有自己的deadline要忙,跟PhD之外的人說大家也沒有辦法體會你的心理感受,甚至有時候會覺得你在無病呻吟,於是導致最需要發泄的時候得不到發泄。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沒有辦法跨出這樣的心理禁錮,於是一步步變成了前段時間知呼在討論的國人眼裡的『怪物博士』。我想說要跨出這樣的心理障礙,似乎只有兩個選擇:要麼quit PhD,要麼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不要停留在空虛寂寞冷當中。我曾經有過要quit PhD的念頭,可想想自己為了申請PhD度過了那麼考試前不眠不休的夜晚,於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讓自己適應新的生活,選擇新的生活。

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關於壓力跟迷茫:這是怎麼解決後面所有問題的關鍵。而解決方法我想就一件事,題主你要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想讀PhD,讀PhD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了實際而物質的目的,比如一份更好地工作,那我建議你現在還是趁早放棄。讀了PhD之後你會發現與工作相比這完全是在浪費時間,並不是PhD這個title能幫你找到好的工作,這個世界上好的工作千千萬我相信題主以你的智商和決心(我考過GRE,我知道就GRE而言美帝PhD已經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決心了,而且PhD證明題主的智商最起碼也是正常水平)只要想找,一定能找到一份工作似的四年五年後你的工作待遇並不比PhD差,反而要好很多很多。對我而言PhD更多意味著我可以有著更系統更客觀地看待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我能夠有著更好的心理沉澱,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發現自我,如果幸運發現解決了什麼人類未知的問題我還會有著跟大多數人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而這一切的心理鋪墊跟狀態形成的確可以給我帶來更好的職業發展,但我想說的是更好的工作跟收入只是這一切的副產品而不是唯一,甚至只是冰山一角。而當你放下了功利性的目的,看到了PhD能給你帶來的更多心理上的成熟與改變,我想你便會喜歡並且迎接每天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另外便是關於生活方式跟孤獨。如果你能夠習慣了壓力並且逐漸清晰了迷茫的東西,你會發現所謂的孤獨變成了一種你可以選擇的難得享受。其實剛剛到一個陌生的國家難免會有孤獨的感覺,而朋友也是需要時間去培養,如同感情一樣。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發展都有難以跨越的規律,唯一能夠解決的只有時間。而在時間解決問題之前,要做到自己不被問題解決就必須去勇敢地面對當下的生活。其實勇敢面對本身就是加速時間解決問題的一種最優方式。PhD最缺的是時間,而最富有的也是時間。你要知道科研總是循序漸進的,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氣餒甚至心急。每天告訴自己哪幾個小時是我用來科研工作的,剩下的時間我要安排自己的生活。美國自然條件那麼好,車也便宜,沒事買輛車出去走走,旅途上認識些朋友,交換下彼此的故事,豐富下自己的人生。當然周邊的朋友題主你也要自己去主動接觸,不要總是自己給自己設定什麼代溝啊各種條條框框。自己在家的時間看看人文社科領域的書(如果你是理工科PhD),如果是人文社科PhD沒事看一點科普方面的,充實一下自己的知識面。PhD這麼好的事情給你錢還給你時間,不用來豐富自己都對不起美帝的納稅人。忘記你的年齡,去跟辦公室的同學甚至master接觸,忘記你的PhD身份,去跟其他行業的朋友聊天。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只有自己研究課題可以聊的無趣的人。PhD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一個有這特殊工作經歷的人。而作為一個人,不要主動地把自己跟世界隔離。其實你走出去會發現,很多人對你很感興趣,因為PhD就像動物園裡被關在透明窗後面的稀缺物種一樣。因為稀缺所以不解,但並不意味著別人不喜歡你,你要讓別人了解你。對他們而言你給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而我相信別人也會為你打開一扇新的門。而我相信一旦你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問題一定會被你自己提到所有事情的首位,你總會有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關於婚戀問題,我不是一個有這良好經驗的人。但我說過骨子裡我還是一個唯心主義者,甚至有些迷信。這個世界上總有冥冥中註定被安排好的一個人在等著你,不管你經歷什麼那個人總會出現。只不過現在也許時間還沒有到。在那個人出現之前,讓自己變的盡量好起來,才不會有一天遇到了一個你認為好的人而錯過(我相信沒人會去選擇一個自己覺得不好的人對不對)。而命運總是眷顧愛笑的孩子,當你走出了現在的困惑與迷茫你會突然間發現周邊的人也會被你吸引過來,畢竟沒人喜歡負能量聚集的人。那時候詳細你的白馬王子也一定會出現。

好吧我是個話嘮,我也沒想到自己啰嗦了這麼多,也許是題主的問題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題主可以堅持下去,畢竟選擇了,我相信當初題主在做決定的時候也不是拍屁股就飛到美帝的。其實好像還有很多想說的,但已經到點該去睡覺了(其實我是個乖寶寶)。思路可能比較凌亂,第一次答題求各位看官輕拍。

最後主題主一帆風順早日走出陰霾。


從新編集下,我就是quit了phd的同學。現在感覺很好。在工作,周圍都是master的同學。

....................北美phd第二年,看了描述,給樓主建議,立刻quit。拖著,第一很難畢業,第二時間和機會都沒有了,第三極度痛苦。實驗室八年的phd也有。


如果你所說的那幾條還存在,如果有後路的話,就退吧。


覺得有的時候,QUIT其實不是loser的表現,而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而且,確實是身邊有師兄在第一個PHD導師那裡不滿意被折磨得要死,quit之後找到第二個導師,然後今年畢業了。

所以,建議換個方向思考一下。

然後我想提一點,題主你好像已經陷入了一個自怨自艾跟退縮的怪圈裡,不會發覺現在你生活中的亮點與改變點。

你的新生活里肯定會有很多機會,那麼你為何沒有發現?

哪個讀博的不是奔三?甚至有奔四的都在讀博,年齡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帶著希望去努力。

說句大實話,知乎的學霸們把博士圈描寫得多好,但一個實誠話,我身邊,包括將來的我,讀博的功利性遠遠超過所謂對知識的渴求對科研的熱愛。

真正讓知乎一些口口聲聲說不愛科研就不讀博的博士們捫心自問一下,不帶功利讀博?真的有幾個?要是人人的思想覺悟都這麼高,我天朝的高等教育圈也不會頻頻醜聞打臉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我也有你這種消極的時候,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生活,自己這麼拚命這麼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

然而,如果你選擇不拚命,不努力,不走這條路,你就真的比你現在幸福了?你就真的不會不甘心么?

如果你甘心,那麼你就不會辭了國內的穩定工作出來讀博。那麼你想想,你到底要什麼,追求什麼?

你只是不滿意現在的狀態,或者現在的生活與你本身想像之間的落差太大,所以你後悔,你退縮。

然而如果你真的夾著尾巴回國,在沒有最後拚命一搏的試試後,你會不會又在多年以後長嘆一口氣說,哎,早知道當年...

與其回首當年,不如珍惜當下。

看不到未來,就去創造未來。

因為未來那麼模糊,所以你才會有無數種令人期待的可能。

這不是阿Q精神,而是在每個人艱難的一生中,找到心態平和的去接受去努力去期待的另一種思考方式。

以上


看上去真的很苦逼的,有時候該放下就放下吧,不過或許你還是有些糾結的,看看能不能跟老闆請個假,或者等到thxgiving或是聖誕的時候自己平靜下來想想,到底想要什麼。


題主,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天了,當初一看到這問題以及你的描述心裡就起了很大的波瀾。

我想起了去年一整年做實驗的經歷,我是碩士研究生期間被導師派到外地的實驗室的,原因就不說了,只說說我的體會。

2014年初信心滿滿來到新的地方。當時我已經研二了,卻設計了一個龐大的實驗,現在看來真是天方夜譚,真的僅憑一腔熱血。我對科研完全不了解,所有從頭學起;一個人也不認識,慢慢和實驗室同學建立人際關係,虛心請教;生活上主要因為沒有固定住宿的問題頻繁讓我分心。

2014年底,這時距離畢業還有半年多一點的時間,這時我遇到的問題有:實驗進展十分不順利(做過實驗的都懂得),只完成了計劃的1/3;原來的學校已經開始催交大論文,我還沒有動筆;我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前醫院有幾場考試,而我身在外地又沒看到通知就落掉其中一場,以前沒有這種先例,研辦的老師還要想辦法幫我補考;最重要的是,我家裡出事了,老爸病的很嚴重。

我在大連醫科大實驗室做實驗,當時學校里我已經沒有住的地方,那個地方在海邊,很荒涼,我在外面臨時找了個小旅館的月租房,臨近年根,住店的人渺渺無幾,就停止了供暖,海邊刮大風,我凍個半死,之後一直到2015年2月份,我就陷入了自己情緒的死循環,嗯,我還染上了酗酒的毛病。這期間我在實驗方面基本沒有什麼進展。

現在我已經畢業,以上的事情我都完成了(當然是爬著哭著完成的)。我時常回顧這段經歷,現在看來我的問題主要出在兩方面:①提前沒有做足考察,對即將面臨任務的難度預估不足;②出現難以預測的情況時,情緒失控,情緒主導下的我完全喪失了對生活的掌控能力,控制情緒化是我一生都要修鍊的功課。

這段經歷當然不能和題主在美國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相信題主要比我痛苦更多,但是我完全理解那種陷入抑鬱情緒靠自己力量難以掙脫的感覺。

但是題主你知道嗎,我正在準備GRE,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去美帝念博士。我大致清楚自己容易衝動以及難以調整情緒的弱點,又在隱隱約約懷疑自己是否適合搞科研(因為我在看文獻寫文章時是痛苦的),可是這樣的我還是做了這樣一個決定。我想如果我的目標實現,一定會面臨和題主一樣的情況,我現在正在預估這樣的困境。

我在想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樣一條千辛萬苦的道路,我也不是有錢人,不能像許多富二代家裡供著,得自己爭取獎學金,出去還要打工,就想完全靠自己。樓上的答主也啟示了我,我不是真正喜歡科研才選擇這條路的,我有功利性目的,這就決定我一定會再次陷入與我之前相同的困境,而且一定會更加嚴重。然而我是不能忍受當下的生活的,我不能忍受凡事靠關係辦事,不能忍受上下班結婚生子,不能忍受淹沒在他人的口水中,我完全不能忍受,所以我還是決定拼盡全力。樓上也有答主說了,就算死在美帝也不能退學,我是認可的。

然而,你是否已經陷入情緒的死循環。能否像以上的答主堅持熬過第一年,如果實在不行,內心先接受這樣的自己,除了繼續心裡諮詢,能否申請休學,在美國隨便轉轉,或回國休整一段時間,請務必先調整好自己再重新上路。我想就像一個睡眠不足的人,要睡個好覺才能精神充沛的面對新的一天吧。請理智對待現在一切的不順,保持信心,遇到天花板,先後退一步反思一下改善一下,不行再退一步,萬不可在情緒的影響下一下子全身而退,那樣將來真的可能後悔不已,看不起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啰啰嗦嗦說了一大堆,沒有條理,其實我也是在為自己鼓勁,在外人看來我就是一個理想化的,單線思維的,剛踏出校園的愣頭青,學醫念書這麼久,我也自認為比我那些早幾年踏上社會的人要幼稚,也許將來某一天生活會狠狠給我一頓鞭刑,讓我變得實際一點。

我等奔三大齡剩女,趁後顧之憂還沒完全到來,精力也在巔峰的邊緣也許馬上開始下降,憑著這最後的一股衝勁兒,還想試試看能否改變什麼。不知可否幫到題主,就隨便看看吧。


不論什麼原因 既然想退 那就退

拿到PhD 人生不一定很美好

沒有PhD 人生不一定很苦澀

有時候書讀的太多 不好

很多博士 賺的還沒藍翔技校的多 誰讓你讀書多呢 知識改變命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題主是女生 那就補充一句 女生 自強獨立 確實重要

但是 嫁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讀博3-5年時間 不如好好 打理和提升自己 內在品質和外在氣質

找個好老公 比啥都強


看了好多答案,怎麼都他媽這麼功利,全都是被洗腦的成功學。 煩。

我勸樓主自己出去在美國vacation一下,然後好好想想去留問題。要quit就趕緊quit,如果不quit就接著熬。我的經驗是熬過第一學期之後會好很多。 無論怎樣都是自己的生活,每一種都是體驗,每一種選擇都是好的。什麼他媽對不對的,別人哪有資格對你的生活說哪個對哪個不對。


本來想找一找在美國念PHD上課的情況的,莫名看到了這個問題,想回答的衝動瞬間爆棚!

我的情況和題主好像,目前的水平和所處環境之間落差較大。自己本科各種水,什麼都不會,考研拼了一把,目前在國內TOP前3的研究生院讀研,冷門專業,身邊各種大牛,隨隨便便一個小指頭就把我碾壓。剛開學也不開心,人都有點抑鬱了。。開學兩個月,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彌補不足,覺得整個人都反轉了~

題主的壓力肯定比我還要大的,可是我覺得你會在知乎提問,還羅列了八條理由,就是為了說服自己,講真,要退的人是不會糾結的,直接就退了,你猶豫,說明你內心還有一部分是不想放棄的。

而且你讀博的目的是什麼?我從來不覺得為了功利讀博可恥,每個人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世界上真愛科研的人有,但很少!所以,如果讀博是你達成目的的唯一或者最有利的方法,那就沒什麼說的,堅持下來,除非你改變了人生目標,覺得另一種生活方式也挺好,那放棄也沒什麼。

說來說去還是一句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看你選什麼了。

讀PHD之前先回答個這個問題,自己以後各種退縮逃避的時候常來看看給別人打的雞血。


我覺得吧,現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二三十年前,中國與美國生活水平差距極大的那個時候了。

那個年代,咬緊牙關,讀完美國博士,爭取留在美國,實現美國夢,那是值得的。

但是現在呢??

我覺得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經不是很大了。

看看現在美國總統競選,競選人超級富豪trump是怎麼說的。

[cp]美國總統候選人Trump關於中國的言論:「你現在到中國去,道路、橋樑和學校,都是你從來沒見過的,他們的大橋使我們的喬治·華盛頓大橋看上去像個小土豆」。「(中國的)領導人是聰明的,我們的不是,中國人知道如何談判。而我們的領導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問題不在中國而是在我們的總統」。[/cp] 原文來自新浪微博 加拿大大教授

所以,你自己考慮吧。


不知道題主最後是否決定繼續讀PhD,如果決定繼續讀,又能不能堅持下去,而不會再次無法忍受考慮quit。

其實這篇回答並不是想給題主看,而是給那些還在猶豫是否讀PhD的朋友看的。PhD確實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光環,更高的學歷——就像是爬山的遊戲一樣,爬在半山腰總是要抬頭望一望的。山頂本身的誘惑就足夠讓很多不夠理智的人做出決定,至於自己需不需要爬到山頂,爬到山頂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的能力夠不夠爬到山頂,統統都沒細想。或者說,想也想不明白。

Admitwrite裡面在美國讀PhD的申請導師也挺多的,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態是什麼樣的?和所有讀PhD的朋友差不多——忙,苦,壓力大。但有的人能夠苦中作樂,有的人只能自怨自艾,這就是自己的心態問題。說讀PhD一定不能動搖其實真的有些強人所難,PhD的工作狀態大家心裡都有數,中途產生想quit的心思也能夠理解。但是如果讀了幾年仍然想不清楚前面的三個「爬山問題」,那可能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需不需要讀PhD?

讀PhD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自己的能力夠不夠讀完PhD?

要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以及PhD讀完的前景有所了解,對自己的需求要十分清楚。這就是你讀PhD之前應該想清楚的東西,而不應該讀的過程中才開始思考。

顯然,題主是沒怎麼想清楚就出了國的。所以回答里很多人建議quit得了,小A也是這個意見。問題沒想清楚強行讀下去,是很難有好結果的。

題主又說了,不愛做科研,讀博是帶著功利性讀的。小A再強調一遍,不愛做科研就不要讀PhD!

相信很多人都有「我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做得好」的想法,而PhD是「沒有興趣和熱情就幾乎不可能做好的」。當工作難到只是憑著對結果的期待已經完全無法支持自己走下去的時候,興趣和熱情會拯救你,你的痛苦會減輕,你甚至會因為興趣和熱情而獲得快樂。這些都是畢業後的前景所無法帶來的動力。

最後,題主作為一個PhD,就要有讀PhD的覺悟。讀PhD必定要犧牲很多東西,比如你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戀愛和結婚(雖然事實上很多PhD們在讀的時候也戀愛結婚了,但總會有影響),比如你這個年紀應該有的事業和收入。沒有這個覺悟就開始讀PhD,那恐怕你以後做其他決定的時候也會如此輕率。

這不,讀著PhD羨慕穩定的工作,在困難面前決定quit,然後發現工作回不去了,於是又要回頭堅持下去。

小A想說,只要你沒想清楚前面那幾個問題,只要你沒有真正的興趣和熱情,那就別「堅持」。


看完題主你整個的描述,我挺生氣的。你所有分析的方方面面,都應該在你決定辭職讀PhD前就想清楚!你現在倒出來的這些苦水,沒有哪一點,對於一個念PhD的人來說是新鮮的困難,是獨特的挑戰。我不相信你從沒聽說過別人吐槽讀博課程壓力大,科研壓力大,RA壓力大,孤獨,透支健康,婚戀壓力,blabla,所以,你要麼之前選擇了輕視這些困難,要麼你對自己的能力做了過高的預判,但作為一個成年人,你做出了決定,你辭職了;你付出了努力,你開始讀了,那麼你就不應該再來長篇大論地說 這真的好難!而應該勇敢地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麼咬牙堅持,自己什麼的什麼,含著淚也要什麼;要麼大方承認,我不行,我真沒這個能力,我quit!

更令人生氣的一句話是 「讀博是帶有功利性的,想找一份收入更好的工作。」你國內有了研究生的學歷,有了3年的工作經驗,為啥還要腦子一熱想通過讀美國的PhD來找一份收入更好的工作??這恰恰說明了你根本就沒有好好地研究讀美國PhD是一個什麼情況,你以為這只是單純鍍金,殊不知是要搭進去半條命的。估計題主離30歲也沒差多少了,本來說這個情況的女性,辭職出來讀博,讓人特別佩服,甚至崇拜,但看完你這些抱怨,知道了你是在一系列需要想明白的事情根本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就做出的這個決定,真是非常失望。你也許確實是非常勤奮,非常上進,但同時,也十分單純,十分任性。

吐槽完畢。


感謝邀請 @愛打鐵的嵇康 (艾特不上啊我去)。早上起床看到這個邀請和這個問題,想了各種回答的方法,無論安慰也好、激勵也好,同意題主quit也好、反對也好,都是我們拿自己的人生經歷說事,或者「比慘」。

然並卵。其實題主的心路歷程無非是:

現在生活好無趣兩點一線上個破班太沒前途了

→我要出國!我要和周圍的人不一樣!我不要屈從於平庸的設定!

→刷分申請ing我的人生不空虛!我有高大上的目標!我要去美國做人生贏家咩哈哈哈哈

→拿到offer了!要出國了!(此時題主站在了人生巔峰)

→到了美國,矮油,怎麼跟想像中不太一樣?也許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我去其實美國phd原來就是這樣?天啊跟想像中真的完完全全不一樣啊

→我要回家

這其實真的無可厚非,題主你並不是一個人。我讀研的時候第二學期一開始,同班一小哥很認真地說他在考慮是不是要通過參軍的方式留在美國,學期結束的時候他說不玩了我要回國……這跟年齡段、背景什麼的沒有必然聯繫,無非是有些事試過了才知道。

那麼無論是咬牙堅持下來了,還是中途放棄,真的都沒關係,我們作為旁觀者無權左右或評判題主的人生,更不應該標榜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幸福的。我的校友柳智宇本有著令人仰慕的智商和才學,有著凡人難以抗拒的機會和大好前途,然而他一心向佛,出家龍泉寺、逃避俗世煩擾,我們能說他是個懦弱的loser嗎?

一切的衡量尺度,只在樓主心中。想清楚了就去做,做了就不要患得患失。接受結果,並有所收穫,就是最好的人生。


及時止損,勸退。

既然不開心,就想想生活中哪些是多餘的,不能讓你生存、發展或開心的,通通都去掉。這些是人自我施加的包袱。學位也好光環也好知識也好證書也好,如果不能助你生存、發展或開心,不過一張廢紙而已。

另外感覺樓主有很大的Peer pressure,建議找同齡留學生多聊聊。人各有各的辛苦,相濡以沫至少給人一劑糖衣,不至於那麼苦到催淚。

另外不要太關心旁觀者(老師家長同學八卦群眾)評價什麼,他們畢竟不是你,不能感同身受。

無論樓主作何選擇,希望你活得健康快樂明白坦然。


推薦閱讀:

美本學生現在到底該不該讀CS?
成績不是十分理想的生物信息專業學生,怎樣能夠留學美國?
有關生物信息學,排名靠前的美國大學有哪些?
美國留學好抑鬱怎麼辦?
中國留學市場的「泡沫」有多大?

TAG:博士 | 留學美國 | 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