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法存在哪些常見的誤區?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1、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為判斷標準:我們人類傾向於以自己對世界的感知作為對事情的評估標準,這就會縮小我們的視野,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請參考噴子們知道自己是噴子嗎? - 王雪岩的回答),在家庭中更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這些要求往往會出現在「愛」的名義之下。

比如:一對在婚姻中非常不幸福的父母,在他們的生活經驗里,離婚是一件羞辱的事情,所以,他們雖然一輩子不開心,但是他們始終沒有離婚。他們的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缺少一個健康的內在父母形象,很可能子女的婚姻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當子女提出離婚的想法時,父母可能會百般阻攔,對於父母而言,他們可能會感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很可能是他們自己沒有解決的對於喪失婚姻的恐懼投射在了孩子身上,是他們自己無力擺脫糟糕的婚姻,但是他們更願意相信如果孩子離婚就會把生活搞糟。實際上,當父母阻攔孩子離開不幸婚姻的痛苦時,既可以將離開婚姻的焦慮投射給孩子,從而緩解自己的焦慮;又可以避免因孩子有能力做出尊重內心的選擇,而產生的對孩子的嫉妒。

2、不敢表達真實的情感:人是很複雜的情感動物,在我們內心,愛恨情仇,都會真實的存在,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恨的情感、憤怒、失望等等讓我們不舒服的情感是一種無法去除的存在,恰恰是這些情感的存在,才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生動起來(可以參考關於「恨」那些事兒 - 心理與生活 - 知乎專欄)而這些情感的存在,本身就是在表達一些未被滿足的,對愛的渴望,只不過是用了這樣的一些痛苦的體驗來感受到它們。只有當我們對這些不舒服的情感有能力接納更多時,我們才有機會與之和平共處,並且有機會去接近這些情感背後的渴望。

在家庭生活中,因為對這些不舒服的體驗缺乏足夠的理解,在想像之中如果真實的表達這些情感就會破壞家人之間的關係,所以這部分情感會被隱藏起來,但是,隱藏不等於影響就不存在,它們總是會從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方式冒出來影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因為傷害性已經被隱藏起來,但對方又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攻擊的存在,但卻沒有機會真正去面對彼此的情感,所以,這種隱藏的攻擊,對關係的破壞性可能會更大。

比如,如果一個哥哥在成長中感覺父母更疼愛弟弟,他可能內心就會有很多的委屈和憤怒,但是因為是哥哥,他又禁止自己去與弟弟爭奪父母的關注和愛,因為他在幻想中認為如果自己表達了對父母寵愛弟弟的憤怒後,可能會更加失去父母的寵愛,在生活里,很多時候,我們是被我們自己內心的幻想嚇壞了,而不是被事實嚇壞了,因為幻想中那個困難的存在,就會阻止我們在現實中去做一些努力,去獲得一些改善,傷害性體驗就會一直保存在內心。在後來的家人相處中,他可能潛意識中為了避免不斷體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不被愛的那個孩子,他選擇在空間上遠離家人生活,或者是減少與家人的來往,其實這個遠離背後就隱含了對家人的攻擊,只不過是一切在現實中看來非常合理,但是傷害感一直是在彼此內心的。所以,不說出來,並不會促進關係的健康發展。

當然,表達這些痛苦情感,並不是要去家人戰鬥,而是用非攻擊性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說「當你........的時候,我感覺.........」,因為在表達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對他人並沒有進行攻擊,所以不至於喚醒對方的攻擊性情感,這樣才有可能給雙方一個機會,去理解彼此的內心世界,而不是用迴避的方式積累更多的痛苦體驗。

當然,表達愛的情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參見無法說出的「我愛你」 - 心理與生活 - 知乎專欄)。

3、說的太多,聽的太少:家庭里是會有很多暗流涌動的,家庭成員之間,也會有權力的競爭。家庭中的層級天然的賦予了父母更高的權力,這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隨著孩子長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之後,孩子的獨立思想越來越強,父母面對孩子的獨立若沒有做好準備的話,就很難接受孩子的獨立,於是兩代人之間的衝突就會越來越強。有研究顯示,當父母有能力放棄對青春期孩子的掌控衝動時,孩子的青春期就過去了。這個放棄掌控,就意味著承認孩子的獨立,接受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行為方式、人生觀念等等。放棄掌控的標誌之一,就是開始願意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努力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在人際交流中,聽比說要重要得多,我們要聽的,不僅僅是字面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語言中傳遞的情感,傳遞的期待,等等,所以,聽,是一門大學問,這也是心理諮詢師在工作中,為什麼聽起來只是說了非常普通的話,可是就是有治療的意義,這是因為諮詢師的話都是在深度傾聽的基礎上,加上了基於理論假設的干預,若缺少了傾聽和感受作為基礎,諮詢師是很難有效工作的。

在家庭中,同樣如此,家人之間的溝通,聽比說重要。但很多時候,家人是難於傾聽的,因為當我們努力去聽時,也意味著我們主動放棄了對事情的控制權,而這,需要內心有非常強的安全感才能做到。在家人的溝通中,越是希望被聽到,越是難於去聽別人,也代表了對自已的信任感、確定感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拚命的去說時,其實是把內心的大量焦慮投射給了別人,接收到這些投射的人也會被喚醒大量的焦慮,於是也開始用不斷地說的方式把焦慮再度扔回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說,成為了一種處理焦慮的方式,就很難有溝通的意義了。


先寫幾點常見的,以後想到再補充:

1.指責式關懷---「泡個面也能被燙到你說你有啥用?」「不讀書以後就去搬磚吧(搬磚工表示惹誰了→_→)」等。

其實是想表達:你這麼不小心燙到自己媽媽很心疼。好好讀書是為了使你成為有修養,有知識的人,希望你以後擁有更多自由去選擇,不用像我們這一輩人那麼辛苦……詳見《非暴力溝通》

2.簡單粗暴,聲高就有理---「你懂什麼?根本就不是那樣的!」「跟你講了你不聽,這下好了吧」這種幸災樂禍的馬後炮每每都是如此及時,有沒有想過當時你說過他為什麼不聽?

顯然他知道你不會害他,可悲的是他仍堅持錯誤的做法你都不知道反思一下是不是建議的方式簡單粗暴和強硬以至於對方若接受建議會帶來屈辱感?

3.相信重複出效果---腦白金廣告的邏輯,例子不勝枚舉,所謂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雖然這已經快演變成一種秀母愛活動了,因為幾乎每個家庭都是如此,但是有沒有可能改進一下?家家如此,我就理應接受嘛?要不要尊重一下當事人的體表感受?(指在當事人是神志清醒的成年人的前提下,為臭美冬天不穿毛褲的腦殘孩子不在討論之列~)

4.口無遮攔,有恃無恐---人際空間感界限感缺失或被隨意踐踏,有些人在工作場合把握很好,可是一回家就仗著是親人,不會記仇什麼的,什麼話都能說出口,或者自以為是,為了表達自己,低估長輩或者年幼孩子的理解能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還有憑藉家長的「教化權」(詳見《鄉土中國》)就「大人說話小孩不許插嘴」了,拋開總打斷別人說話的熊孩子教養問題,剝奪孩子發言權實際上就是在逐步扼殺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5.通知取代商量,互不尊重---「爸,我下周就搬出去和同學住了,這個家也沒什麼待頭了」雖然語氣並不激烈,但卻是對父母造成很大傷害,不能因為你的成長而丟失尊重,已經決定的事情通知家長,家長會有力不從心之感,且後面一句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充滿怨懟,而這種平靜近乎冷血的態度會讓對方無所適從,心生尷尬,會一下子把雙方距離拉遠幾個光年……

6.只做事,不談情---老夫老妻一般不會像年輕戀人或新婚夫婦一般耳鬢廝磨路邊有個小蟲子也要交流一下觀察體會,生活久了就變成任務型選手:「回來買菜」「明天把燃氣費交一下」連稱謂都省了,只剩完成。這恐怕就是幸福感缺失的主要來源。

曾國藩先生說:事親以「媚」字為要。先別說媚了,能做到「敬」已經很好了,在情緒宣洩之前,不妨跟親人把距離拉開一點,想想如果是你領導同事你會不會說這話,如果是你喜歡的人或陌生人你會不會這麼做?親人面前也要注意形象。

愛,就是好好說話。


有個簡單的方法就能看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否存在障礙——就是不管遇到了什麼事兒,孩子是否會第一時間跟父母溝通。如果孩子遇到了困難不跟父母說,而是第一時間選擇了逃避的話,父母就要檢討本身的溝通方法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溝通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第一, 一定要平等交流。從我有意識開始老鄭就讓我直接叫他鄭淵潔,直到現在對很多家庭來說這都是個不太習慣的事兒。但老鄭認為這再正常不過了,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別的家庭也都這樣。

老鄭在和我說話的時候,一定會蹲下來,視線跟我平行。這樣孩子才會感覺與父母的交流是平等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態度。因為只有充分平等才能建立互相尊重的交流。

第二, 一定要尊重孩子。受到尊重的孩子會更多的理解父母,不會主動給父母找麻煩。但前提是父母必須先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反饋給父母尊重和良好溝通。你真正的尊重了自己的孩子,他是能感覺到的。

就如同在工作中,遇到一個每天對待員工像希特勒對待猶太人那樣的老闆,員工是不可能跟老闆一條心的。家長可以把自己對孩子的行為想像成老闆對你的行為。

如何在語言上尊重孩子,請移步:

有什麼話不應該和小朋友說? - 鄭亞旗的回答 - 知乎

第三, 一定要敢於跟孩子承認錯誤。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家長一定要正視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有件事兒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對老鄭說:我覺得你最近對我的照顧有點少,有點不認真聽我說話。老鄭的回答是:對不起,最近實在特別忙,我錯了,以後一定好好聽你說話。難等可貴的是,他之後真的就像他說的那樣,認真的聽我說話而不是敷衍我。

「對不起」、「我錯了」、「這個我不太懂,我幫你查查」這種話似乎對於很多中國家長來說有些難開口,但這些話的的確確是家長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渠道的最好方法。

第四、一定要與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只要家長能將之前說的「關心、尊重、平等、敢於承認錯誤」做到位,就能充分獲得對方的信任。如果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會來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就一定要幫著解決。

川普說過不需要用任何訓斥的方式來管理員工。雖然孩子不是我們的員工,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哪些方面做的不夠好,而且要積極地提供幫助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來我這裡做諮詢的朋友,有不少人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成長經歷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而看過了很多的故事之後,我很難不注意到一些規律。中國的父母,有一句暗地裡對孩子影響非常大的口頭禪:你自己想想你哪裡錯了!

大家可能都隱約覺得這句話讓自己不舒服,可是具體怎樣影響我們的,如何與我們當下的認知、情感和人際關係處理聯繫起來,我想和大家更深入地分析一下。

一個案例

我們小時候聽到這話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認真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期望找到自己的污點,誠懇地反省並獲得大人的諒解。我的來訪者A小姐就有這樣的經歷,媽媽很強勢,對女兒的教育有很多的挑剔,經常會對女兒說這話。

A小姐長大了之後,人格的發展出現了幾個顯著的特徵。一個是她很自卑,對自己充滿了自我懷疑和否定,比如最近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在我們的對話里她對自己有很多的譴責。第二是她經常容易焦慮,遇到事情容易想的很多。第三是她對自己要求非常高,有明顯的完美主義傾向,認為自己必須要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全力以赴。

這樣的性格特徵,造成了她長期焦慮,精神壓力大,一方面容易取悅別人,另一方面又對很多事情很挑剔。這樣的狀況自然給她帶來了很大影響,所以在諮詢過程中,我們一起探索了她和媽媽的關係,最終很多問題指向了媽媽的這句話:「你自己想想你哪裡錯了!」

影響分析

這句話到底給A小姐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這句話讓我們對世界和人際關係產生了誇大的責任歸因,模糊了我們的掌控感界限。小孩子對於事情因果關係的歸因能力本來就處在很幼稚的狀態,如果做錯了什麼事情,理想狀態下應該得到父母的教育和引導,明確自己的哪些行為帶來了哪些後果。當這種客觀準確的歸因建立起來了之後,我們就能夠比較準確地了解哪些事情在多大程度上是受我們行為的影響的。

比如小孩子打碎了一個碗,關係不好的父母兩人因為這件事情爭吵起來了,氛圍讓孩子十分害怕和焦慮。這時候好的父母會試圖向孩子解釋,爸媽吵架不是因為你打碎碗,而是因為爸媽之間有些矛盾。但是更多的父母可能一邊吵一邊轉過來指責孩子,對孩子說「你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吵架嗎?你自己想想你哪裡錯了!」

顯而易見,打碎碗其實並不是父母吵架的實質性原因,夫妻關係問題才是,但是因為孩子無法理解這一層因素,所以當被要求反省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打碎碗的行為和父母的矛盾直接聯繫起來,形成這樣一個認知:父母吵架是因為我的過錯。

我們的A小姐,似乎就是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小時候長期被媽媽指責和要求反省,但是媽媽並沒有給予清晰的指導和教育,只是每次都讓她自己反省。在恐懼和焦慮之下,孩子感到了被拋棄和嫌棄的風險,所以就會拚命地反省,甚至是誇大自己的錯誤程度,以期望換取媽媽的原諒。

類似的一個情況,是小時候在學校了犯了錯寫檢查,我們都會傾向於把自己的「罪行」寫得特別誇大,因為學校和老師給我們的暗示就是坦白從寬,所以我們會覺得越坦白越好,至於是否客觀,是否公平,都管不了了。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的發生並不是某一個單一的因素引起的,尤其是人際關係的好壞。可是當一個人從小就有了「父母吵架是因為我的過錯」這樣的歸因之後,就會對人際關係有一種魔幻思維,誇大了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既然我做錯了事情讓父母關係不好,那麼我從不犯錯,父母關係就會好了」。

於是我們的A小姐才有了完美主義傾向,因為認為自己的一點不完美,都可能帶來父母很大的不愉快。所以她不斷要求自己在各個方面都要盡善盡美,不可以優缺點。與此同時,她也有了長期的焦慮,因為她會經常發現,自己不論如何努力,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改變,爸媽的關係不好,和伴侶的關係不好,她不管怎麼努力好像都做不好。

A小姐沒有意識到的是,其實很多事情的發生本來就和她沒有必然關聯,她就算什麼都不做,其實還是會有差不多的結果。可是因為她一直處在反省模式中,所以會一直感到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做到足夠好,所以大家不開心。在這樣的狀態下,A小姐不敢期望別人尊重和理解她,也不敢表達和強調自己的需求與喜好。

我們能做什麼

當父母說「你自己想想你那裡錯了」的時候,我的理解更多的是在發泄自己的挫敗或者惱怒情緒,但同時又體現了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的不得當,本來應該充當的指導和教育職責沒有完成,卻讓孩子用自己尚未成型的認知去尋找答案。

這樣的說法,還有一層意義在於,有時候父母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扭曲事實,誇大孩子的負罪感,從而讓孩子更加聽話和順從自己。我想這也是中國家長家教的一個根本誤區,將順從聽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卻忽略了孩子為了順從聽話而失去的成長和成熟機會。

關於父母影響的各種問題,其實都沒有一招見效的解答,因為更多的性格和認知上的改變,來自心理諮詢過程中逐漸的調整,發現和嘗試。但是我能夠給的建議是:

1.尊重事實:世界不是由你來維護的,人們過得是否開心快樂,不是由你來決定的。你能起到的影響和作用僅僅是一小部分。當有什麼事情出現問題的時候,並不都是你的錯,也並不都是你能力範圍內能避免的。

2.分清界限:當父母或者親近的人告訴你他們的幸福快樂都指望著你的時候,請相信我這並不是合理的期望。無數人的故事讓我覺得,期望別人來讓自己快樂的人,會是永遠貪婪和無法滿足的。你去滿足你的父母,但是你會發現他們的滿足是無止盡的。一個人的生活如何,主要是由他們自己去選擇和負責,我們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3.不要幻想:你並不是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你的判斷並不是什麼情況下都準確的,所以說不要認為自己有能力讓一切都變得很好。你會犯錯誤,肯定會犯,但這不代表你不好。

4.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你都有權力被別人尊重,被別人關懷和愛。可能你的父母不願意這麼做,但是至少在諮詢師這裡,我們是不會對任何形式的」過錯「有批判和否定的態度。我也會鼓勵你更多地去和那些能夠接納你過錯,鼓勵你不斷變得更好的人相處。


口述:Dr. Albert Chan

整理:Ray

今天我來講講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問題,我相信在家庭溝通方面我們通常情況下都不能夠直接去講我們想說的話,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我們覺得大家都是一家人,家人之間有很多的話都不會講,害怕傷害別人;另外就是我們很多中國人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大人說話的權威性,一句俗話是「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通常都是父母在上面講的話都不讓小孩知道,甚至在兩人關係出現問題時,他們兩個人的關係也不讓小孩知道,他們覺得小孩子不懂事,許多問題不需要明白;另一方面小孩出於孝順的原因,並不會把一些不高興的事情都向爸爸媽媽抱怨;還有家庭成員中地位不平等,彼此缺乏尊重。以上諸多原因相互影響,家庭成員間的誤會越來越大。

我們都是有情緒的人,可是我們又都害怕把我們的情緒在家裡講出來。可是如果溝通過程中沒有情緒表達的話,我們的言外之意很難讓人理解。中國人稱之為不善言辭,愛還是不愛,恨或是不恨都會淡淡過去,即使我們對很多事情都搞不明白,我們也會說上一句,「一家人,算了吧。」

另外溝通的障礙是由家庭成員在家庭之中地位不平等造成的。傳統家庭中,爸爸媽媽地位較高在上面,小孩地位低在下面,這其中還有男女的不公平,如果家裡爸爸掌權,媽媽也不會在家庭相處過程中爭取一些平等權利的話,他們之間的溝通不暢很容易產生一些誤會。由於家庭之中這種不平等地位的存在,家庭成員溝通過程中不講清楚彼此的感受,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誤會由此誕生。這樣的地位不平等會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我見過一個個案,媽媽因為所在家族中重男輕女,她自己也變得喜歡小男孩,不關心自己的女兒。其實男女更多的時候應該平等一點,雖然傳統觀點中男主外女主內,但是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能因此產生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會受情緒所影響,雖然這種影響很難用言語形容,但是他真實存在。受情緒的影響,我們言語之間不免帶上些許不耐煩或是激動冷漠等等小情緒,回到家,我們很容易把這樣那樣的情緒用各種不當的方式向家人宣洩出來。我們覺得既然我們是一家人,說話就不要那樣的客氣,「打是親,罵是愛」。事實上,、作為一家人,對對方更要有尊重和愛的表達,更需要有禮貌,一些不必要的話是不應該說出來傷害彼此的。如果你愛一個人,你起碼要尊重他。我們的文化當中對尊重沒有太多的界限,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把尊重當成聽話、當成孝順。爸爸媽媽講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話,因為我給你的都是最好的,可是愛是相對的,即使是一個小孩,大人也需要尊重他的空間,讓她去選擇他不會傷害大人不會傷害自己的選擇。可是我們通常來講的大人給的是最好的。愛是相對的,只有你願意,我也願意,我們才能好好地在一起。

家人之間的另一個溝通誤區是家庭溝通的一致性和排他性。我們覺得我們是一家人,我的情緒就是你的情緒,我們不能有其他的想法。我們要對家人要忠誠,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如果有人質疑,他就是這個家族的叛徒,我們必須忠誠於對方。所以如果我們要說一些不同的想法的時候我們通常不會跟家人講,但是不表達不代表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即使沒有交流也會產生諸多分歧甚至是吵架。我見過很多個案,女兒和媽媽,兩個人的情緒都很糟糕,兩個人無法和平表達彼此的感情,母女兩不能講一些心裡話,為了保護對方,她們裝作彼此相同,觀點一致,事實上卻產生了很多的誤會,導致了女兒和媽媽之間有一些複雜的情感。其實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坦誠,我們要誠實,要學習去尊重有不同想法的人,學會尊重彼此的不同。要知道一家人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理解才能夠相愛。我們覺得跟家人不一樣似乎是一種沒有默契,沒有忠誠,可是一家人真的什麼都要一樣嗎?其實並不一定,人與人是不同的,如果在一個家庭里的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這樣一個死板的家庭一定是無聊而無趣的。

很多時候我發現一些大學生講,爸爸媽媽讓我去當公務員,讓我去當老師,其實他真的喜歡嗎?當他發現自己不喜歡,重新選擇專業時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這樣真的是在浪費時間。要知道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並不多。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心裡的苦我也想對你說;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地位平等彼此尊重;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可以接受彼此的不同。家庭的溝通是一門藝術,只有告別家庭溝通中的誤區,採取正當的方式與家人溝通,我們一家人才能真正和睦幸福。


題主所說「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小編覺得不局限於父母和孩子,還包括夫妻之間的日常溝通。但無論是親子還是夫妻,「家庭成員」都是我們親密關係中的重要他人。

我們在與親密他人的交流中,「關心」則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們會自然的關心對方過的好不好,ta的心情是不是愉快,ta遇見了什麼困難,是不是需要我們幫助...

但往往!我們心中的一腔熱情到了嘴邊就變成:

「你去哪兒了?怎麼這麼晚回來?吃的什麼?一共多少錢?你怎麼不……」

面對想要關心的人時,我們一個個都變成為記者招待會上的記者,機關槍似的拋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的關心方式在對方看來不僅不溫暖,反而會覺得很厭煩。

那麼問題出現在哪裡?在與家庭成員的溝通中怎樣才能有效的表達關心呢?

只有沒完沒了地問問題,才能表示關心?

女兒參加完聚會回來,媽媽太想知道聚會中發生了什麼,然後,連珠炮問題脫口而出:

「你們在哪兒聚的?吃的什麼呀?一共多少錢啊?每人合多少錢啊?聚會的地方遠么?……」

孩子參加聚會,他們就事論事,圍繞聚會這件事360度無死角地提問,這種轟炸式關心,會讓這個氛圍中的人有一種被吞沒的感覺。

我們很渴望事無巨細地了解對方,但,如何了解?了解什麼?

很明顯,我們提出的問題很多時候是從事務性層面 去「抓」,或者說掌控對方,而非從感受和情緒層面去「帶」,或者說引導TA。

而且,很多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屬於一種擔心:「在外面吃得乾淨不幹凈?一起吃飯的人都靠譜不靠譜?飯菜貴不貴有沒有被飯館宰?」

擔心的背後是不信任,隱含著的意思是:「我不相信你自己能行」。

我們常常聽到別人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我這不是關心你才問你的嗎!要是別人我問的著嗎?」

出於關心而提問並沒有錯,但善良的出發點並不能掩蓋傷人的後果。

例子中她的父母屬於上世紀60年代初生人,特殊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他們特殊的性情,再加上家庭的養育方式,導致他們在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在乎時,沒有習得其他的方式,只有去「抓」、去「審」、去「盯」。

他們只知道實打實的事物,可能不太清楚感受有什麼重要的。因為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們的感受,如此便默認習得了一種觀念:感受是不重要的。

自己沒有感受過被真正、有效地關心,在養育下一代時,就像讓乞丐交出金山銀山給他們的子女一樣,這對於父母輩來說實在是為難了。

那麼,如果你想表達自己的關心與問候,可以怎麼去問呢?以下三個建議也許可以幫助你進行有效的關心:

怎樣去有效地關心他人?

1 從情緒入手

一句話里包含太多疑問句,就已經把快溢出來的焦慮情緒傳遞給了對方,突然接受這麼多的焦慮和質問,自然會讓對方感到無所適從。所以至少先學會斷句,再盡量從情緒、情感上入手,讓對方感受到你。

例如:如果你想要表達對伴侶的關心,你也可以試著問:「今天聚會你開心嗎?」、「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我想當一個人被這樣「提問」時,TA會覺得對方是真的在關心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情怎樣,而不只是一味地盤問,如此,TA可能會從「超開心的!我們今天去了XXX特別好玩兒……」開始分享自己的一天的經歷,溝通的大門自然而然會打開。只有這時,雙方才是真正「在一起」的。

2 開放式永遠比封閉式好

開頭故事中的那些問題,無一例外全都是封閉式的問題,要麼用「是」「否」就能回答,要麼就是針對具體事物的查問,圍繞what、where、which。

但日常的聊天也可以藉助心理諮詢的技巧,那就是多提開放式問題。例如:「你覺得XX怎麼樣?」、「有什麼好玩兒的想和我分享嗎?」 這些都是圍繞how的開放性問題,引導對方說出自己的體驗和情感,這遠比封閉式審問有效且高效得多。

3 傾聽永遠比提問重要

如果你真的對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伴侶、你的朋友的生活感興趣,那麼嘗試去少問、多聽,用心去感受對方,去聆聽對方的需要與渴望,避免把聊天搞成像法庭提問一樣。

雖然關心別人的方式因人而異:

有的喜歡單刀直入地把問題解決掉,

有人喜歡陪在你身邊理解你的感受,

有人可能並不表露,但在背後默默留意。

並且,每個人對於哪一種方式更加受用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以上這些原則體現了一個人最基本的同情。

每個人在關心他人時都有一個好的出發點,那麼,就別讓不妥當的行為方式掩蓋你的善意。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 簡單心理


知乎上的人越來越逗了。不管你說什麼,他們一定要找一個不相關、不重要的點來給你評論一下。也是,城市的柏油路太硬,現實中的小透明還能到哪裡留足跡呢?

———

家裡人給買了貌似是最受歡迎的早教玩具。這個玩具聽說特別火,能講故事、唱兒歌、發出各種動物的聲音等等(其實就是錄音重放)。可是我每次打開「故事」模式,都頭疼地不得了,即使講故事的阿姨的聲音溫柔地不行。

主人公是一隻小兔子,故事有很多個,基本上中心思想就是:1)我們必須對爸爸媽媽好,否則就會遭殃或者被小夥伴拋棄;2)我們必須聽爸爸媽媽的話,否則就會遭殃或者被小夥伴拋棄;3)我們做出了不好的行為,一位長輩站出來指出,我們馬上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且羞愧地低下了頭;4)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睡覺爸爸媽媽就會喜歡我們……

純純的大人思維硬填鴨給孩子。我覺得這更像是給大人的玩具,尤其是那些不懂得站在孩子角度思考的大人,聽了這些故事一定高興地不要不要的。

最可怕的是一個關於「獨立」的故事:小兔子很依賴媽媽,於是媽媽就把它一個人留在森林裡,迫使小兔子自己找路回家。我可以打 110 舉報兔子媽么?

我深深地認為,以上都是糟糕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射,然而就在現在,有成千上萬的家長在給孩子播放這些恐怖的故事,泛濫他們的「愛」。


以下僅針對親子溝通中的誤區:

親子溝通的誤區,核心原因是沒有聽出孩子想要說什麼,有效的親子溝通重要條件就是父母要聽出孩子「小心思」,以下簡單列出常見的溝通誤區:

1、不懂得傾聽和站在對方角度思考。

自以為是地對你好,卻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2、共生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界限模糊,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或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延續體。我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

3、過於保護和嘮叨。

不相信孩子能夠做好,永遠把孩子當成長不大的孩子,我需要不斷重複,孩子才能知道。

4、不尊重孩子。

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如翻看孩子的日記,把孩子跟父母說的話告訴其他人,甚至向孩子灌輸「聽話就是好孩子」的理念。

5、指責式關懷,不擅於情感表達,過於理性,甚至是情感隔離。

小孩遇到一條蛇,被嚇壞了,媽媽不是安慰孩子,而是跟孩子說:不就一條蛇嘛,你的膽子怎麼那麼小。

先簡單寫下吧~~後續再逐條豐富內容~~

橙子媽最近心好碎,長篇乾貨寫下來,收藏比贊多~~~(T_T)大家收藏的同時,順便點下贊呀~~~


飽受其害的一篇回答,希望為人父母者先為人,再做父母。

1.因為親子關係的親密就忽視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中國父母很常見的心態是:我對孩子具有所有權。特別常見的典型叫做「我自己的孩子我愛怎麼教就怎麼教。」

溝通的前提是雙方對等,承認孩子自誕生起就是獨立的個體,具有與父母一樣的話語權,擯棄發號施令式的溝通方式,可以解決掉很大一部分問題。

遇事只會用暴力解決的是因為當時被施與暴力;遇事輕易放棄的是因為當時付出的努力被父母棄之不顧……我相信除了極少數天生認知障礙的孩子,大部分人在成人後的大部分問題在童年時期都有跡可尋。所以,尊重,是溝通的第一步。

2.不要因為覺得孩子小就不說或亂說。「你還小,你不懂。」「小孩子家家知道那麼多幹什麼。」無形中挫敗了孩子的參與感與自我認同感。

他總有一天會懂的,相信我。

3.過分強調自我,不懂得求同存異。因為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種種不足,會讓孩子在成人後——尤其是經濟獨立後,自我意識集中崛起乃至過剩,覺得家人應該給自己絕對的自由,略微有不符心理預期的,就不斷放大,上升到人格層面。

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造成了許多問題,比如兩代人的成長背景和成長需求截然不同。一些多代同堂的家庭尤甚。

我們的父母出生成長於一個不需要自我的年代,物質條件匱乏,基礎教育無法普及,他們想當然地認為要滿足子女的物質需求、追求高等教育流水打造的精英人才就是為自己的後代好。從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多元化的可能。

這些社會背景烙印在他們的骨血里,很難產生轉變,努力去理解他們並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年輕一代需要付出努力的。

我覺得,要維持平和美好的中國式家庭關係,最好的方法還是給彼此都留一些愧疚吧。

看懂了上面這句話的人,讓我給你個擁抱。


謝邀。

問題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方法存在哪些常見的誤區。

溝通過程不外乎說和聽兩個部分。所以總體而言,溝通中出現的問題不外乎是不會說和不會聽兩大類。同時,其實家庭成員之間,跟情侶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等等,在溝通上遇到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差別。

先來談談說的部分。我觀察到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很多時候是比較側重於講事情,而不講心情,但實際上,我們希望被聽到的部分往往是心情而不是事情。比如,老婆工作了一天疲勞地回到家,對老公說:今天某某客戶煩死了,巴拉巴拉~(省略三百字)。這個時候,其實老婆內心真實的需求可能是:我好累,今天好辛苦,請來關心一下我。這個時候,其實就是話沒有說清楚。如果溝通的對象恰好是對於讀懂心情比較擅長的,那可能好點,但對於多數人來講,是不具備足夠的讀懂心情的能力的。因此,在溝通中首先需要做得是把話說清楚,不要為聽的人製造麻煩。

但在這裡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包括:1、我們是否對自己的心情足夠明白;2、我們是否敢於將這些心情告訴對方;3、我們認為對方是否能夠承接這些心情。這些部分就比較複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再來說說聽的部分。在溝通的過程中,聽的一方角色很重要。正如上面說的,大多數的人是不直接表達心情的,而是常常說事情更多,雖然他們希望被聽到的是心情。那作為聽的人而言,學會如何通過事情聽到心情就很重要了。但這個可能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時也不可能總是做到。因此,這個時候多多帶著好奇的態度提一些問題可能是好的,比如問問說話的人,你說的是XXX的意思嗎?雖然會發現自己聽錯了、聽漏了一些內容。但這種認真、專註的態度還是會讓對方很感動的。

我想,如果說話的人能好好說,帶著一些勇氣、冒著一些風險說出自己的真心話;聽的人能夠認真、專註、好奇地聽。溝通已經能夠很不錯了。


  1. 認為家人理所應當懂得並回饋自己的需要。自己沒有清晰表達需要,卻在心中期待家人懂得並回饋。如果沒有得到理解和回饋,就對家人生氣。
  2. 認為溝通成功的標誌就是對方聽我的了。如果對方不聽我的,說明『溝通不到位,我還得找機會再說說。』
  3. 認為溝通只有語言,只知道對話溝通,忽略身體接觸、表情、動作的溝通作用。
  4. 把溝通裡面出現的不認同、不理解、有情緒等現象,迅速上升為『他不愛我』『她不懂我』。
  5. 未曾學習過溝通方法,靠本能、情緒和道理上陣。
  6. 放棄溝通。『反正ta那個人就是這個樣子』。
  7. 認為溝通主要就是講道理,論對錯,辨輸贏。

如何破:

  1. 訓練自己講清楚需要,同時放下對對方隱藏的期待。
  2. 成功溝通首先是雙方充分表達自己。

  3. 笑一笑,摸一摸,抱一抱,親一親,效果好。
  4. 就事論事。不擴大,不上升,不拔高。
  5. 學一學吧。上班還有崗前培訓呢對吧。
  6. 接納現實,心懷期待。
  7. 溝通最不該的就是論對錯,辨輸贏。正確的人低調點好,得理給人台階下,窮寇莫追。事情能辦,不傷感情,對錯留給時間吧,家裡人都不傻。只有你對,別人都不對,會越來越孤獨。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號:敬子的生活本質研究所-------


剝奪別人犯錯的權利。

試錯是人們探索生活和感知生活的重要手段。犯錯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恰當建議可以幫助人全面思考,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跨越別人的意願代替別人剔除「錯誤決定」。

作為一個在強權家庭下生長的人,父母為了避免我做出錯誤決定,始終「幫助」我做「正確」的決定。

這種模式誠給我帶來過一些短期優勢,但從長遠看來,這給我負面影響更大。

在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前,我曾因此面臨諸多問題,包括且不限於:眼界狹隘,缺乏的掌控力,優柔寡斷,缺少自信,缺少對生活的體驗。

以自己主觀體驗去強迫別人做「對的決定」,本質上是用自己的經歷綁架別人,剝奪別人為其選擇承擔後果的權利。

通常這種行為還伴著愛的名義。

我們恰恰不能讓愛變成脅迫和綁架。


唉 我曾試圖和父母聊一聊這個話題 可是還沒切入正題就不歡而散了 我們家一大特點就是吵架完之後裝作沒事兒過去了 很少再回頭探討一下癥結所在


家庭內部溝通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不能或不願傾聽。

有人會說:廢話!我又不耳聾,怎麼聽不見?!

首先,傾聽的能力是需要努力培養的一種能力,不僅僅是聽見的問題,而且是理解、甚至感同身受的能力。

很遺憾,這一點絕大多數人都難以做到;在家庭里就更難了。

家庭成員同處一室,天天見面;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對其它成員非常了解。

在這一假設之下,不願「傾聽」對方,一味從自己的假想出發的溝通往往成為一種模式。

而這種溝通模式就是許多家庭內部衝突難以調解的原因。

其次,從溝通的角度看,僅有傾聽的能力還不夠;表達聽到、理解且感同身受的能力也一樣重要。

而這種表達能力對許多人來說就更難了。


男人覺得比女人厲害

大人覺得比小孩厲害

………………………

父母總以為你什麼都不懂

你總以為父母什麼都不懂

……………………………

父母說什麼,你都覺得嘮叨

你說什麼,父母都覺得不成熟

………………………………,

你媽一天可以給你打三個電話

你可以三天不給你媽打一個電話

並且你很少給你爸打電話

你爸也很少給你打電話

…………………………………


「你現在還小你不懂。」

「等你大了就懂了。」

看懂的握個手


先來說說夫妻之間。

一,發號施令,因為熟悉而沒有禮貌。比如"某某某,去給我倒杯水""某某某,去煮飯",沒有人喜歡被命令,低人一等。就算是夫妻,也請尊重對方,至少也應該從心底里說一聲"謝謝"吧。

二,隱藏問題,報喜不報憂。有些男人出於對妻子的愛或是保護欲,在經濟、事業出現問題時會隱瞞真相,如果妻子感到不對勁追問,就會說出"沒什麼大事,我自己能解決"。而這個時候做妻子的其實內心是非常焦慮的,甚至會感覺被丈夫擋在了心門之外。

三,忽略對方感情訴求。這個面就很廣了,像是女人痛經那幾天男人無動於衷,不會表示關心說"老婆你好好休息吧,家裡的事交給我來",自顧自玩手機or打遊戲,或是男人在外和人發生矛盾受了氣灰頭土臉回到家做妻子的不會適時給予安慰,男人有時候需要的或許只是妻子的一個擁抱。久而久之,互相在對方身上感受不到愛意也就漸行漸遠了。

四,採用挖苦、人身攻擊等傷害對方的方式來宣洩不滿。"你看你們單位老王,人家開培訓班都買了兩套房,就你沒出息,瞧你那慫樣",我想說長此以往不慫也被罵慫了好嗎?"你煮的菜這麼難吃,豬都吃不下去",這兩句典型的利用挖苦來宣洩對對方不滿的用語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聽到過的,發生在每個人身邊的親戚、朋友之間,甚至還有人生氣問候對方長輩生殖器官。我們可以試著嘗試換一種溝通方式,比如"你比老王厲害多了,他都能賺到兩套房子,我老公一定比他更能幹",或者是"親愛的,謝謝你今天做飯給我吃,簡直太感動了"。第二種溝通方式比第一種要高效得多,不僅達到了目的還能增進夫妻感情。

五,三句話不離孩子。很多中國人傳統思維似乎認為從結婚就是為了合法的生孩子到孩子出生以後所有一切圍著孩子轉。搞清楚一點,先有你們兩個相愛的人才有孩子,家庭里擺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夫妻感情而不是親子關係。請把夫妻關係置於親子關係之上。

想不起來夫妻之間的了,想到再補充。現在說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誤區。

一,指責遠遠多過關愛。有些父母平時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是極少的,一旦孩子出了問題諸如某次考試沒考好,馬上就是「你是個豬啊,考這麼差不如去撞牆死了算了"這樣的指責。或是孩子在外惹禍,打架之類的也只是責罵,而不會問孩子為什麼打架,更不會去想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其實孩子很多外在的不正常表現正是心理出了問題,但卻得不到重視。

二,居高臨下。這個是中國家庭常見父母與子女相處常見的一種模式,不贅述。

三,在孩子的事情上為達到自己期望對其施加精神壓力,表面上雖是溫言細語實際表達的卻是「這件事你不聽我的,我會對你非常失望」,孩子出於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而在做決定時按照父母意願而非自我意願,這在我看來是情感綁架。

四,不尊重孩子。中國父母似乎就是不懂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覺,需要感到被尊重。


1. 以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

2. 少尊重,少表揚

3. 批判太多

3. 擁抱太少


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因為我是你的什麼什麼所以你就必須把你的一切毫無保留的跟我溝通,你有事不跟我溝通就是不對,你跟自己家人都不能溝通可見你的溝通能力有多差,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理所當然強姦別人隱私的行為


謝邀!

1.用物質來表達愛

「看我多愛你,給你買這麼貴的鞋「,」別哭了,想要什麼,我給你買「。這種溝通方式屬於工具性表達方式,並非情感性表達方式,很簡單粗暴。很多人都會覺得我給予對方很多物質,就表明了我對這個關係以及這個人的重視,可是很多時候並非如此。

比如,父母會給予孩子各種物質上的滿足,買最新的書包,手錶,鞋子,電腦,手機等。這種表達方式在某些階段的確會讓孩子感覺很好,收到後會很自豪,也可以拿去炫耀。不過這種溝通因為缺乏情感表達,從長遠來看會不利於關係維持,也不利於孩子情感溝通能力的成長。

婚姻中,一旦矛盾發生,一些人也會傾向於買東西來解決這個矛盾。某個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迴避的溝通方式。

2.以愛之名

很多家庭成員會習慣說:我做這些不都是為了你好,或者我做這些都是愛你才會這樣。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這樣的表達會讓孩子很困惑:為何是愛的我,可是我這麼痛苦,難道我這些痛苦是不應該存在的嗎?一些家長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規劃孩子的教育和發展,並不參考孩子的意見。當孩子提出異議的時候,就會告訴孩子,我們這都是愛你的,都是為了你好。

3.缺乏直接的情感表達

在美國讀婚姻家庭諮詢學碩士時,在專業實習時我和同事一起去了一些美國家庭做家庭治療。能夠感受到在這些家庭中,情感表達的方式都是很簡單粗暴的,或者沒有太多的情感表達。在中國家庭中,這個情況其實要更普遍一些。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或者夫妻之間。很多家庭的家庭成員間的溝通都是事務性的,不會或者不敢去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體驗或者看法。

在很多家庭里,家庭成員間的情感表達也會通過非直接方式來表達。比如一位父親在表達內心對孩子一些成績或者狀態感覺不錯時,他喜悅內心的溝通方式就是正話反說或者反諷的口吻。在小的時候孩子沒什麼感覺,但是高中之後這種表達就讓孩子很不舒服。舉個例子,一次考試考得還不錯,這位父親會說,「哎呦,瞎貓碰個死老鼠」;或者「沒想到我家祖墳上冒青煙了,出了一個大文學家/數學家」。這種溝通方式可能與中國人謙虛的傳統文化有關,比如之前的「犬子「等謙稱,對於孩子的成就也採用謙虛或者說反話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喜悅與肯定。

4.面子為大

比如,」你下次要考好,讓我們出去也有面子」,「你怎麼還不結婚,這麼大人了,我們出去就感覺難為情」。

這種溝通方式中,存在大量為了面子,為了攀比的內容。很多家庭也都存在這樣一種溝通方式,內容都是與隔壁老王,或者別人家的孩子相對比。會讓人感覺到其實對方完全不關注我這個人,而是在於我能給他帶來面子,可以去炫耀。

其實細說的話,還存在很多溝通誤區,比如迴避型溝通,說服性溝通,訓誡式等等。


推薦閱讀:

職場「窮孩子」如何面對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以及用意志和行動可以突破「我從哪裡來」的局限嗎?
父母打算自己建房,女兒是否應該出錢?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
推薦書單——如何治癒父母帶來的傷害?流程與書單?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原生家庭 | 家庭教育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