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到樓下了不下車還要在車裡坐好久?


前一陣子翻書櫃,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日記本。在這一本從2002到2003年的日記中,大段大段都是寫著我不想回家的經歷(渣字見諒,很多時候都是躺在床上寫的)。看到14年前的文字,記憶彷彿從未因為時間的改變,相反,他們變得更為清晰了起來:

每天經過一放學回家,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想回家。有時候哪怕在公交車裡站一站,獨自在路邊一個人坐一會兒,看著街上的人來人往,都會覺得比待在家好很多。因為我的心裡明白,從學校到家裡,不過從一個沉悶的空間到了另外一個沉悶的空間。

吃飯的時候永遠要關掉電視,聽家人念叨,無非就是:「時間要抓緊啊,離高考只有xx天了」、「你最近考什麼了?你還要努力啊。」、「我說過很多次了,學習講究的是方法、是效率,死學呆學是沒有用的,你不要老是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我們要的是結果。」……

他們以為,將這些話重複一萬次,就能稱之為教育了。就好比他們永遠喜歡講「學習講究的方法、效率」,但是他們重來不告訴你方法是什麼、如何提高效率,只是一再地重複這句話,久而久之,你就會感到厭煩。

沉悶、焦慮、重複,是我們對話永恆的旋律。

多年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不止我的家,其實很多的家庭都一樣。在看《四大名助》里孟非有舉這樣一個例子:每次家長一問小孩子:「作業做了沒有?」小孩就一陣狂怒:「我做不做關你什麼事?」

家長向孟非抱怨:現在的小孩子怎麼都這樣?

但是孟非在了解以後,發現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當家長問小孩:「作業做了沒有?」得到的結果只有兩個:當小孩回答「做了」的時候,家長抱怨:「你做完了要預習複習呀,怎麼還在這裡玩?」當小孩回答「沒做」之時,家長火就更大了:「你怎麼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不做了?趕緊去做!」

兩種答案,均會得到不好的結果,在家長眼中,孩子無論怎樣做都是錯的,因此孩子給出的回應就是:你就別問我做沒做作業了。

家長這樣做,無非就是想孩子現在努力一點,將來不要像自己這樣受苦。可是他們忘記了,孩子將來努力,也是為了幸福,而你,現在就帶給他了不幸福。

而在家長的眼裡,自己永遠是最棒的,他們早上六點起來為小孩做早餐,只為怕孩子吃到地溝油。他們每天苦口婆心地念叨,也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不一樣。他們每天風裡來雨里去,只為了這個家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為什麼一切都變成這樣?

對於孩子,明明是自己親生的父母,他們養你育你,帶給你想要的一切,為什麼偏偏談及他們的時候,很難和愛、和親密聯繫在一起?

在我看來,不是他們不愛,而是表達愛的方式有問題。他們以為所謂的愛,就是心底的煩惱從此有一個人分擔:孩子理解了家長的苦,也跟他們活得一樣苦大仇深,這樣就對了。但事實上,當家長把他們內心的焦慮、憂愁、煩惱,全都一股腦兒傾倒在孩子身上,偶爾一次還好,長年累月地如此,再親密的人,也會感到厭倦。你看到他,會感覺抱怨、痛苦、焦慮離自己越來越近了,感到本能地厭惡,即便近在眼前的是一個血管里流著跟你相同血脈的人。

無論是親子關係也好、男女關係也罷,都不應該如此。每個人都應該克制內心負面的情緒,哪怕是再親密的人,也應該保留一定的距離,所謂「親密有間」,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多年以前,有個女孩子,每次我與她見面,她總是有數不清的問題、說不完的抱怨,每次一見面,不是覺得職業無望,就是公眾號不會排版,不是父母對她不好,就是我吃飯不能團購。彷彿全世界最倒霉的事都一股腦兒砸到了她身上,生活中沒有開心的事情。

久而久之,我很怕見到她,哪怕她美貌、善良、人也很好,但是每次一見到她,我就本能地感到焦慮:又有麻煩來了。你說你有一個兩個問題還好,但是你每次都有一堆的問題,我自己的生活還忙不過來、一團亂糟,我能找誰去?

所以多年以後,當我看到一個素人採訪的視頻時,我內心裡感慨良深。首先主持人提出一個問題:「你覺得他(老公)會有事情瞞著你嗎?」

幾位反應很平靜,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而實際上,幾位隱瞞著的事情是:第一位的老公:「在家裡我們家比較小,回家我們倆怎麼著會碰到會看到,我好像是在找一個空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候會有一些這樣的想法。」

第二位:「她就是凶起來要殺人的,上去就兵乓了。可能到樓下了,抽根煙,心情就會平靜一下。可能她覺得我不夠努力,我還是比較難做到她的要求的,可能壓力會比較大。」

第三位:我現在在自己創業,老人看病又非常花錢,他爸的病說實話挺嚴重,如果悲觀點可能也就兩年,就(會去世)……她肩負起這個家庭的擔子,比我更重一些,特別感謝她。她最想的就是海邊的那種婚紗,一直都惦記著帶她去三亞……

三位男性在面臨壓力的時候,都選擇了自己默默地承受,繼續用笑容面對自己的另一半。而三位女性都不知道背後的這些,因此看到這一幕,除開第一位,其餘兩個情不自禁地淚奔了:

我逐漸開始理解,像第一個男士一般,下班回家後不馬上回家,而是喜歡獨自在車裡坐一會的人,因為,他當時的心情跟我十四年前不回家的心情一模一樣。只是我們選擇了不同的容器獨處:我選擇了在外面看街上的人來人往,而他選擇的是在車裡獨自發獃。

無論是我們的父母還是視頻中的妻子,在他們看來,愛就是「我的苦惱從此有了人分擔」:

而她們的這種「親密」,顯然給視頻中的另一半帶來了煩惱,當最親密的人不能給他們空間透氣的時候,他們只好自己選擇一個空間獨自待會兒,譬如車內,比如當年我選擇的街邊。

事實上,她們不懂得,哪怕是再親密的人,也應該做到「親密有間」。親人是不同的,人性卻是想通的,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親人還是陌生人,每個人都渴望和樂觀的、愛笑的人相處,都討厭和悲觀的、憂愁的人交往,道理很簡單:和開朗的人相處,自己也會變得開朗。跟悲觀的人交往,自己也會變得悲觀,在每個人心底都渴望幸福。

不斷地向別人傳播負面的情緒,不僅僅得不到別人的憐憫,相反,會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般,讓人感到厭惡,哪怕對面站著的是你至親至愛的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最後走在一起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親密得沒有間隙的人、那些在朋友圈天天秀恩愛的人、那些每天黏在一起要求「一天打10個電話」的人,而是像短片中那樣,懂得獨處的時候沉靜、相處的日子「親密有間」的人。

就在我寫日記的那會,在湖南博物館看過黃永玉先生的一幅畫,大意是:在這孤獨的世界裡,人與人相處,就像冬天裡取暖刺蝟一樣,太遠了會抵禦不了寒冷,太近則會互相扎到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最好的距離。將這句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我認為再合適不過。


看過一個笑話 在我初中的時候 學習成績比較差 每天晚上自習完我爸會到學校接我 經常會被老師說我學習不好什麼的 我爸也沒說什麼 回到家後 我爸總會讓我先上樓 他總是要在車裡坐到10點多才上來 我就在想 我爸是不是一個人偷偷在車裡難過 後來我努力學習 終於考上了理想高中 我才偷偷問我爸為什麼每次那麼晚才上樓 我爸說了 電台的相聲節目太好笑了 每次10點多結束


作為一名開車回家幾乎每一次都要坐上15分鐘再回家的女性,這個問題簡直太明顯。

在經歷了一小時油門剎車堵成狗的晚高峰後,緊繃的神經終於能鬆弛一下,沒有力氣立刻走出車廂;

在經歷了一整天忙碌的工作後,知道回到家裡等待我的並非熱湯熱菜,而是殘羹冷炙,沒有急著回家的慾望;

在日常生活里,我是妻子,是母親,是員工,是要叫老公起床的鬧鐘,是幫忙寫孩子班級博客的熱心家長,是與客戶溝通與老闆斡旋還要堅持做自媒體的工作狂,還是會噓寒問暖的好女兒好媳婦。

這些身份交織融合,把名叫「自我」的部分擠壓到極致,而自我這個東西不可壓制,不是在深夜犧牲睡眠,就是擇日集中爆發。

而車裡安靜的15分鐘,什麼都不做只是放空,為我爭取了一口喘息的時間,讓被擠壓到無處安放的自我還能意識到它的存在,還能繼續鼓起勇氣,堅持到下一次喘息的時刻。


因為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是單身,或者獨居。

※※※

這個問題下大部分回答者都在描述男性的困境。不過這件事情上,其實男女皆同。

有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韓劇,叫做《密會》。該劇意境非常好,台詞簡潔幽微,留白甚多,而透過鏡頭展現的畫面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劇中女主角吳慧媛40歲,是藝術財團的室長,優雅得體。她老公是音樂學院的教授。平常吳慧媛身處大財團家族矛盾中,會長、理事長等等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全賴她斡旋。她白天上完班,晚上還要去大老闆那裡作陪打麻將,又是一番周旋。

第一集里,深夜,她終於結束了漫長的一天,回到家中。

傭人要去告訴她老公她回來了,她制止,說:先給我一罐啤酒。

簡潔風格的廚房,雖然燈光暖黃,也顯得冷冷的。她靜靜坐在廚房裡,幹掉手中的啤酒,長出了一口氣,這才走上樓,去見她老公。

僅僅這一場,台詞就簡單兩句,也沒有任何其他說明,但他倆的夫妻關係是何狀態,呼之欲出。

見老公是需要先休息、恢復體力、振作精神才能做到的,說明,這位老公不但不能替她分擔、不能給她加油打氣,反而是她需要耗費心力去「應付」的人之一。

簡直可怕。

「沒有什麼事是容易的,對嗎?」她這樣問傭人。

傭人不知如何回答。

而自然,她其實也並不需要回答。

※※※

後面的劇情更出現了越來越多這樣的鏡頭:

深夜,車開進車庫,她靠在座位上,頭靠向車窗。過了好一會兒,開門,下車。

滿滿的疲憊感,襲得一頭一臉。

車裡獨處的時光,並非男性獨有。但凡在外拼搏廝殺的人,無不需要吧。

※※※

由此聯想到一件事:職場男女是這樣,那麼,全職媽媽呢?

眾位男士不願上樓面對的那一切,那——可是全職媽媽的日常啊。

如果有孩子的話,媽媽哪裡有什麼靜靜坐在車上獨處的時間……車一到家立刻就得跟著娃跑了。再疲憊又能怎樣?她們只能強迫自己不去想。除非孩子睡了,做完飯、洗完碗、洗好衣服……只有於家務與家務的間隙,她們才能在廚房的桌邊坐下,發一發獃,享受一下大家所說的,如此寶貴的,獨處的時光。

對她們而言,獲得這種時間會更被動,因此,也更珍貴吧。

※※※

還有一個令人細思更恐的身份:

上班職業女性,下班孩子媽媽。

兩個身份,滿負荷運轉,幾乎很難讓她們有一點夾縫裡喘息的時間,能讓她們意識到,我是誰?我在哪兒?我想做什麼?

她們可能就是你的妻子,你的媽媽。

男性容易自我覺醒,女性太難了。

但這也不代表她們應該被忽視。

多關懷她們一些吧。

沒有什麼事是容易的,

也沒有什麼人是容易的啊。

※※※

這個問題給我最大的感想是:

自由,真的太寶貴了。

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享受,

在還擁有它的時候。


去年的時候,發過一條類似的朋友圈。大概是這種感觸吧。

===============================我是更新================================

那啥,隨手放了一張朋友圈截圖,沒想到大家厚愛,給了很多贊,很感謝。

我看一些評論觀點「老婆也很辛苦」、「結婚很可怕」等等,

估計是受「柴米油鹽」措辭的影響了。

我自己現在單身,一個人生活,這麼寫其實主要也是為了句子的節奏感和氛圍感(裝逼感)。

你說要是換成「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源氏狂鼠」,不是就差點意思了...

實話。

另外也會有人覺得裝逼矯情,單看文字也許有點。

不過,當你設身處地代入到那樣的晚上,你拖著一身的疲憊,在那樣的燈光下,車裡放著二手玫瑰

「哎呀我說命運啊...生存吶...」,這樣感慨兩句,也就挺自然了。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張愛玲《半生緣》


我看高贊大多是有對象或者結婚的,我和他們不一樣,我一個人住了很多年,跟你們聊聊一個人住為什麼也會喜歡停完車在車裡坐著。

停好車以後車裡密閉的空間我感覺特別適合沉下心來思考一些事,因為剛從一個精神高度集中的駕駛狀態轉換到放鬆的狀態,緊繃的神經放鬆下來了,安全到家鬆了一口氣,畢竟要小心翼翼地活著。這時候注意力放佛不會被外界分散,整個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卸下軀殼,袒露本我,不會被打擾。這時候什麼都不想做,就只想安靜地攤平了坐著。

而打開車門以後就不一樣了:生活的點滴都會變成無形的壓力,要繼續帶上面具。回家要照顧貓,鏟屎餵食,掃被刨出來的貓砂,沒準兒還有其他驚喜等著我;回父母家要開開心心的狀態面對他們即使受了再大的委屈也要偽裝的很開心;打開微信二十多條未讀等著我;回家還要卸妝洗漱、洗衣服;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讀書……家裡桌上的一點污漬可能都會干擾到我的思緒。

剛剛我坐車裡呆了十分鐘才上樓,聽著廣播里Taylor swift的《Look What You Made Me Do》,開始吾日三省吾身。

9月9號,早晨四點睡的,十點起,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中午開車到了山裡應酬吃飯,下午學習釣魚,很慶幸自己一條都沒釣上來,我信佛,阿彌陀佛。晚上自己去看了《敦刻爾克》,看完很壓抑,發誓今天一定早睡。

再想一下一會回家做事的順序,再安排一下明天的日程。我一直有個好習慣就是做事有條理,發誓今天一定早睡。

9月10日0:20我看了下表,發誓明天一定要早睡。

good night~


車於男人而言,不止是工具,她是夥伴、是情人、也是鋼鐵俠的盔甲。

在車子裡面,我可以日行千里,可以一馬當先,可以是超人,可以是大聖。

但一下車,一進家門,我便只是兒子、是老公、是爸爸,有啰嗦、有期待、有羈絆,雖然這些都是甜蜜的、幸福的,但偶爾也是一種負累。

所以,當我在車裡的時候,我在另一個世界,我是另一個身份,我能大鬧天宮,也能是翩翩君子。而當我終於來到樓下,來到兩個世界的分界線的時候,請允許我,多待一會兒。


被推送了一小段公益廣告,有點小觸動。就是對這個問題的一個自述

愛家·親密有間 -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b0350786fhp.html

我之前看到我們這個話題的時候,心裡想

「怎麼現在男人都這麼矯情啊,下班趕緊在家躺著玩多開心」

最近一段壓力陡增,現世報,終於明白這個心理了。

熄火之後不回家,也沒什麼好做可做專註做的。就是放空。

把自己關在一個狹小空間里,逃避一下,假裝自己就是無限空間之王。

大家都需要一點私人空間,就自己一個人的空間。

無論在車裡還是關上門在馬桶上,放空,就什麼都不想專心的玩會或者就什麼都想。

簡而言之,每天幾分鐘的放空時間就是

"I don"t need sex,life fucks me every day"之間間隙的那個賢者時間,讓我有口喘息。

大家加油吧。


其實這是一個領域學(proxemics)的「勢力範圍」的問題。

這個「領域學」內容,在傳播學中稱為「近體」。即人際距離,非語言傳播的一種。分為四個區,親密區熟人區社交區和公共區。

當一個人在汽車之中後,汽車是人勢力範圍的延伸,一個人伴隨著汽車的體積,勢力範圍延伸的更為寬廣,所以怒路症就是新的勢力範圍遭到其他車輛入侵,導致的心理不適。

安全距離的延伸,就是人的勢力範圍,當人進入面具,進入一個外套之中,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勢力範圍,而汽車,摩托車,起到了面具的作用,戴上面具後,人擁有了更大的勢力範圍,因此人的勢力範圍被強化擴大,也就更容易遭受各種入侵,人就會因為勢力範圍遭受入侵而憤怒,去戰鬥,變的焦躁,或者變身飛車,成為罵人老司機,覺得身邊每一個人都是傻逼等等。

如果你不開車,身邊所有陌生人都往你身邊蹭,你也會很快就感覺不適,繼而憤怒起來,原理和怒路症是一樣的。

因此這個「路怒症」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 - 心理學 - 知乎問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

下面我們繼續講,當自己被人超車,被人堵車,就是自己的勢力範圍被侵犯了,所以人就會憤怒。

面具,化妝,汽車,摩托車,都是強化勢力範圍的工具。

不僅如此,你的衣服,髮型,穿戴,著裝,珠寶首飾,都是勢力範圍的象徵,如果你的穿衣用物很有品質,那麼你心理上的勢力範圍也就更大一些,物品強化你的勢力範圍,帶給人的氣場也就更具有活力,看起來你也就光鮮奪目,信心滿滿。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會使用工具,人會使用工具,因此勢力範圍,總是因為工具而改變。

比如:

持刀搶劫的勢力範圍,和持剪指甲刀搶劫的不一樣,

拿小白手槍上戰場的,跟掂大菠蘿上戰場橫掃千軍的不一樣,

開奇瑞qq的上街的,跟開賓利上街的都不一樣。

開賓利上街的,人們都會躲著走,除了上海交警以外,幾乎沒有人敢攔,這就是勢力範圍,感受到對方勢力範圍的人,大多數都會躲著走。

比如開賓利的遇見上海交警,就會躲著走,畢竟上海是交警的勢力範圍。

其實不只是人,動物也是重視勢力範圍的。

動物行為學裡,你家的狗在你身邊的時候,因為你的存在,它會把你當做一隻領頭的大狗,因此你的存在,可以擴大它的勢力範圍,所以它就會對你身邊的人狂吠不止。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把它一條狗丟棄在樓下,它就會像一條喪家之犬那樣,夾著尾巴,不敢作聲,別人嚇一嚇它,它就會被嚇跑的,所以說狗仗人勢是因為它把你,當作強化自己勢力範圍的老大了。

所以你家狗,就特別喜歡依偎在你身邊,但會對別人凶的要命,因為在你身邊意味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極度的舒適,極度的安寧,愜意,所以你的狗愛你,是真的愛你,因為它愛你就像愛自己。

不僅如此,很多漫畫人物,都是有自己的勢力範圍的:

比如著名的超人——克拉克,他要拯救世界之前,就要先找個電話亭,換一身衣服,才能成為超人,心理學家分析說超人到電話亭,是因為電話亭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可以與親人交流的地方,有困難了,打電話給媽媽,打電話給朋友,打電話給兄弟,獲得情感上的支持,獲得朋友資源上的支持,於是各方兄弟哥們兒們扛著傢伙就來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於是問題也就解決了。

電話亭,是一個連接手中資源,獲取情感支持的地方,因此超人克拉克每次變身,都要鑽進電話亭,潛意識的表達是:克拉克進了電話亭,叫兄弟,告訴媽媽,尋求情感慰藉,激發超能力,以此面對危機,解決問題。

電話亭是超人克拉克強化勢力範圍的場所,只要鑽進了電話亭,超人強化了勢力範圍,才算真正具有超能力,我們也是如此,只要手裡有電話,我們就能調動起很多資源,具備一定程度的超能力,如果有一桿槍,我們就超能力加倍,如果有幾十億美金,我們就超能力冪次方上升。

當然也有心理學家說電話亭象徵著子宮,象徵著母體,超人來到電話亭,是回歸母親,獲得新生,然而這也是心理上勢力範圍的另一種表達。

回憶起來,鋼鐵俠也是藉助鎧甲強化勢力範圍,

小時候看的動畫片《神龍鬥士》也是藉助神龍,強化自身勢力範圍。

所以你的車,強化了你心理上的勢力範圍,又因為你受過路上車流對勢力範圍的入侵,經受了一天的工作,經受了無數事件對心理的入侵,你的心在下班的夜裡千瘡百孔,當你熄滅了發動機,在汽車裡享受著車的勢力範圍,帶給你的安全感,舒適感,你彷彿像超人克拉克,回歸了母體的電話亭,在電話亭里完成超人的變身,在車裡享受車強化你的勢力範圍,享受勢力範圍給你低電量的心靈充電蓄能的感受,就像是汽車在治癒你的內心一樣。

當人的勢力範圍被車強化治癒,心靈充電已完成的時候,你就可以像超人克拉克一樣,獲得新生,無所畏懼的面對世界新的入侵,當你回到家,面對妻子,兒女時,你將用親密距離的勢力範圍,包裹自己最摯愛的人,你就像你的車一樣,給家人帶來愜意,安全感,舒適感,回到家裡,給妻子兒女充電,強化他們心理上的勢力範圍,完成心靈上的充電蓄能。

汽車強化你的勢力範圍,你強化妻子、兒女的勢力範圍,妻子強化兒女的勢力範圍,一層層傳遞下去,形成一個環中環的結構,你的勢力範圍保護著著整個家庭。

所以很多人在下班後,選擇在車裡停留一段時間調整自身,實際上的意義在於通過汽車強化自身心理上的勢力範圍,以此帶給家人更多溫暖,更多舒適、安全感,因此會選擇在車裡坐好久,用車給自己的心靈充電蓄能,爭取下車後,帶給家人一個安穩的、安全的、愜意的、舒適的勢力範圍,保護家人不被外界傷害。

題外話:

那麼什麼車充電蓄能、強化人勢力範圍的能力比較強呢?

那當然是隔音效果好,可以營造回歸母體感強烈的車了,因此隔音好很重要,有的價值百萬的美式豪車,還humanize專門對人疲勞的感官,開發出了柔和的音樂神經按摩燈光,搭配車載頂級音響,真皮座椅,營造回歸母體感、強化主體勢力範圍,走的就是下班到樓下了,男人可以休息片刻,完成強化勢力範圍的心理過程。(不得不說美國車在這方面考慮的十分周到,畢竟心理學發展的完善,豪車從來就在細節上讓人難以忘懷。)


車是男人最後一個真正私人、只屬於自己的空間

有一次心裡特別痛苦,抑鬱得喘不過氣來。但又沒辦法跟人說,也許是脆弱的自尊心作祟,不願意向人展露自己軟弱的一面。那天深夜12點回家,把車停在路邊一個沒有燈的角落。躲在車裡痛哭流涕、全身都在顫抖,沒有人看見,不想被人看見,也不需要人來安慰。

在那個夜幕和車廂構成的這個小空間里,我體會到了久違的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的感覺,好多年沒流的淚,在那一天全部迸發了出來

發泄完了,就可以微微笑著進家門了


如果你家就你一個人,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回家之前,大概要刪。微。信。


在車裡還是我自己,打開車門便是柴米油鹽醬醋


在車裡我是鮮衣怒馬少年郎,懷揣著自己高貴的逼格與夢想。然而抽完煙,踏出車門的那一刻,我就成了油頭垢面的小流氓,住在三十年前蓋好的兩室沒有廳的單位宿舍。


深夜,熄掉火,終於抑制不了,放聲的哭了起來,那一刻難過的像個孩子,生活,情感,工作的壓力終於得到釋放。。。。。。這就是我喜歡待在車裡的理由,孤單的一個人,他就承擔起了「男票」的角色。


因為他們有時間去逃避啊,我沒有,只能一直往前沖。

———窮人家小孩早起床———

05:55 起床 (鬧鐘僅一輪,過了就肯定遲到)

06:40 江邊跑完5km回來 (去程到達2.5km點折返,回程跑慢了就遲到)

07:00 完成沐浴和洗衣 開始吃早餐(奶奶做好了)

07:15 此刻必須出門去拿車 (停在1.2km外,騎車去)

07:15-09:00 從廣州很塞車的海珠區北邊到更塞車的越秀區,接女朋友一同上班,上班地點在大郊區

18:20-20:10 下班反向,郊區→最塞車的越秀區→很塞車的海珠區→從1.2km外騎車回家

21:00 吃晚飯 沐浴

22:00-23:00 補工作/讀書,11點不睡的話第二天起不來

———窮人家小孩早早睡———

這是我買了第一台車之後的生活,最初4個多月我體重掉了30斤,整個人的精神沒有崩潰,而是思維越來越開闊和明銳,辦事效率比以前更高了。

剛剛買車的時候,小几千工資,購車款70%是貸的。為了讓自己更快融入汽車媒體圈,讓自己的文章和能力更有價值,我沒任何時間去考慮什麼壓力和糾紛,更不會浪費任何時間在車裡靜坐思考人生,我的人生就在我每天能做能學的事情裡面。

其實我們不必刻意製造一個空間讓自己放下,因為放得下的你總會放得下,放不下的你燒完這缸汽油也都放不下,還不如去跑步(跑步是獨處思考用的,不是發朋友圈裝逼用的),讓腦子更靈光點,圖靈就是這樣玩的。

日子過得像苦行僧一樣,但可以用袁崇煥大將軍的那句六字箴言「叼拿媽 頂硬上」(粵語)來激勵自己,用1年時間做別人1.5年的活,三姑六婆阿貓阿狗都與我無關,我只管05:55起床跑步,來回通勤花掉215min(3個半小時),8小時工作時間內把所有東西超標準製作完成,回到家讀書充電,一天完成。

沒空在路上禮讓加塞的野蠻車,沒空在公司偷懶聊天,沒空跟女朋友、跟家裡人鬧彆扭,唯一跟我有思想衝突的只有睡覺前看書時「認識」的作者,比如靠著事後諸葛亮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丘吉爾,比如思維比月經還紊亂的希特勒,比如總愛無病呻吟、寫成高考作文一定拿高分的余秋雨……

——— 什麼情況值得坐車裡不願離開? ———

2016年10月,阿爾卑斯山脈Stelvio隘口,冷成狗的天,拍了這張之後趕緊鑽車裡。

不想開快,只想停下來,只坐著,讓時間靜止。

異國他鄉不想家,估計就這次了。

—————END—————

黃恆樂

閱車數百的媒體人 舊物控 在職研

我的首頁:知乎首頁

我的回答:知乎回答


可能先回家的負責做飯吧……


寧願在車裡多呆會兒,也不願馬上回家,說明車比家更能給他鬆弛感。

家為什麼無法讓他鬆弛,歸結起來無非是家裡有讓他耗心力的人。

耗心力的人是誰呢?無非就是那麼幾種罷了。


我有個要好朋友就是這樣,他說不想面對老婆……

每天都在糾結要不要離婚……


推薦閱讀:

汽車工程師是如何煉成的?
為什麼大卡車的車門上好多都有貼變形金剛的貼紙,有什麼寓意嗎?
對於雪佛蘭探界者17.49-24.99萬元的價格怎麼看?
汽車工程師在試車場會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
為什麼許多大貨車上都會貼著變形金剛的標誌?

TAG: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