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周學習《聊齋》和《儒林外史》,都是抨擊科舉制度和八股文。科舉制度和八股文真的很差不符合社會規律么?

最近學習《聊齋》和《儒林外史》,無一不是抨擊科舉制度和八股文,各種弊端和荒唐。可是我想,如果蒲松齡和吳敬梓可以中舉,那麼就不會這樣說和思考了吧!從小學到大學,大家對於明清科舉對於八股對於落地文人的態度總是那麼的一致!難道明清八股和科舉真的那麼不堪,還是這些文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這個答案中沒提到的,居士已經說得很透了。本來想補充點資料,倒也沒必要了。那就閑聊幾句《儒林外史》吧!

這本小說的批判之犀利是前所未有的,吳敬梓不僅將矛頭直指科舉制度本身,也對文人的習氣做出了嚴厲的批判。這些大多數材料都已經提到了。

今天我只提一個對妓女的批判。文人名妓似乎成了一種標配,不必說什麼《桃花扇》、《圓圓曲》、《白門柳》,我們時常看到涉及青樓的古裝電視劇只要出現妓女,全都是有情有義,不得為之的。高一階段的就是什麼頭牌花魁,不見俗客,但是對窮書生一往情深。但《儒林外史》中的妓女不是這樣,作者並不做道德評判,而是用一個小例子給我們看見冰山一角,就迅速轉移話題,掀過這一頁。我寫了一首詩,我覺得寫的這個好啊,可是沒人賞識我,我聽說百花樓的如花姑娘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寫的一首好詩,很多文人的詩作都被她品評過,我要是讓她看看我的詩,她一定會愛不釋手,沒錯,現在就去百花樓,找我的知音!可是到了百花樓的門口,小廝攔住了我,他居然一眼就看出來我是向如花姑娘獻詩的。他居然說,如花姑娘看一首詩的價格是998,只要998。我想了想,還是回家接著寫詩吧。

妓女不必出賣肉身,她們已經學會利用文人的弱點維生。而大多文人墨客筆下的風流韻事,往往也是明碼標價的高級遊戲。這種事,名人巨擘不會寫,渴望獨佔花魁的賣油郎也不會寫。但《儒林外史》寫了。觀點來自陳文新,武漢大學。

補充&>

《聊齋》和《儒林外史》都批判了八股沒錯。但二者的內涵不同,蒲松齡是屢試不中的心灰意冷,他的矛頭直接指向主考官,主考官的文章狗屁不通令人作嘔,考中者自然也不過爾爾。而吳敬梓不同,他出自書香世家,本來是極度相信科舉制的,但他族兄好友等人的經歷卻讓他失望。當一個曾經無比相信某種制度的人忽然發現,這種制度只是幫助讀書人構建自己的關係網,科舉考試有比八股文本身水深的多的事,這種動搖到絕望的感覺,蒲松齡並沒有體驗過。蒲松齡雖然屢試不中但並不反對科舉本身,而吳敬梓是知道科舉的弊端,從絕望走向清醒。

科舉的弊端,從來就和八股文沒有關係,換成別的文體,高考也罷,論文也罷,只要考試成為構建關係網的工具,生命之花就會在黎明前死去。

原答案&>


就像我們現在抨擊高考一樣啊


在讀儒林外史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是抨擊科舉制度的黑暗腐朽的

只在課本上讀過《范進中舉》那一章後,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雖然隱隱有點否極泰來的意思。

但是通讀《儒林外史》後,我徹底改變了想法。儒林外史是一整個完整的故事,范進的人生貫徹全文。

范進雖然前半生命途坎坷,但是終於中了舉人

而且中舉之後,下一科就中了進士,授職部屬,考選御史,數年後欽點山東學道。

幾年之後,就做到了通政使這樣的金紫重臣,三品雖然不高,但是通政使司是極為要害的部門,「職掌出納帝命、通達下情、關防諸司出入公文、奏報四方臣民建言」。相當於中央辦公廳的樞紐崗位。

無非是厚積薄發而已,多少少年進士一輩子也混不到這種高位上

這哪裡是什麼科舉制度的腐朽毒害啊,范進根本就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而且是受益最大的那個階層。


八股文是古代文字藝術的巔峰,儒林外史里也說,八股寫的好,無論是詩詞歌賦,都是一摑一掌血,一鞭一條痕。

科舉,是古代平民的進身之道,是所謂「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制度基礎。這種制度在明清時期稱為當政府官員的最主要方式。

八股和明清科舉之所以被人詬病,其原因

1.過分強調文章形式,題目選材又只從四書中取,把士人的思想局限在很窄的範圍內。

2.八股真的很難寫好,相當部分的人是很難把握的,而且後期出題者越來越刁鑽。

3.很多士人只會寫文章,做官又不是哲學學的好就可以,導致很多昏官,庸官。

4.科舉考試是主觀題,考官的喜好占很大部分。

題主提到的吳敬梓和蒲松齡,早年也都是「八股經濟」人才,都中過秀才。吳敬梓更是科舉世家,祖上還中過探花。他們寫這些文字,一方面是諷刺時人只注重科舉八股,另一方面是對自身家道中落世態炎涼的感嘆吧。


皇帝坐天下,他沒有選擇讓自己親戚故舊當文武大臣,而是設計科舉制度選拔出和自己非親非故的人擔任國家要職, 這說明這個制度確實能夠選拔出人才.西方有學者專門研究科舉制度的,對這制度有很高的評價.古代科舉制度非常嚴格,看看歷代能留下名篇佳句的文人多數都有一官半職就可以理解. 台灣也有學者研究八股文,我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學術論文分析清朝留下的幾篇科舉考試試題和文章,八股文從生活應用的角度上講沒有實用性,但卻是一種智力遊戲,能夠篩選人才的智力遊戲.

我們今天的高考,文科要考數學,高中數學基本沒有生活實用性了.但能學好數學的文科生才能上重點大學,文科好數學不好的只能讀普通大學,兩類大學的文科生,在專業領域,前者還是比後者潛力更大素質更高.你能說數學在當時的選拔中沒有作用嗎? 理科也是這樣道理.


能從體制里受益的肯定大力支持了,不受益的就一般情況下不支持。然而,受益的人肯定少,所以,﹉我覺得看處在什麼層次考慮吧。比如現在的高考,某些地方的孩子就很喜歡啊,容易考啊,而且還有時間豐富生活。但某些地方的孩子就倒霉了。

所以,對於有人說什麼讀書無用論,上完大學就是給不上大學的人打工的等奇葩言論,我就默默不語。


這兩本書主要還不是抨擊科舉制度和八股文。一個寫牛鬼蛇神,貓魅狐妖。一個寫文人雅士,一代風流。

不過很多小說家科舉都不順,也就會在小說中對科舉不屑,就像在《紅樓夢》,也是相當不屑科舉的。

現在很多人也不屑與高考,有名的如鄭淵潔,韓寒之類。人家確實不用通過高考也能功成名就,因此可以用來反證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不過理性的想想,只要規則是公開和公平的考試,都是很有意義的,它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類人,就是學習和模仿能力比較強的人,這些人成功的概率大。八股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我覺得古代的科舉和八股文實際上是非常有用的。選出來的只有3種人,天才,書獃子,愛國者!比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強多了,看看當今的公務員,有幾個愛國的,不讀聖賢書,何談家國抱負?而且八股文很講究格式,要把你想表達的內容按照格式寫出來,很不容易,一定要是讀書讀的好的,而聖賢之書大多是要忠君,愛國,護民,平天下的內容。所以。。。。


他給了所謂下層人一條通往上層的道路,但是有且僅有一條,在成就了不少人的同時也扼殺了大部分人。雖然他有那麼多弊端,但我依然認為它是利大於弊。


我們也是這段時間在上這些內容。現在在上課,老師在講著《儒林外史》。

感覺人們普遍的認為古代的科舉基本上是弊大於利的這種。在我看來,其實古代的科舉制度是偉大的「發明」。至於科舉制度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現象,這是不可避免的。人的本性是自私貪婪的,這種現象不管什麼時候都無法避免的。

科舉制度對社會的穩定、國民素質的提高、傳承文化等都是有巨大的影響的。


關於八股文似乎是早有定論,又是害人不淺、又是禁錮思想什麼的?但仔細想想真是這麼回事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八股文是幹什麼的,自明代開始,科舉考試就開始考八股文,無非就是孔孟的大部頭著作裡面摘出一段話做題目,然後讓考生按照一定的格式開始寫作文,於是乎知識分子為了考上大學就開始苦練八股文,僅此而已。拋去現象看本質,任何考試無非只有一個目的,選出一群相對聰明點的人來協助皇上統治這個國家。最少在明清兩代來看,這些通過科舉考試考出來的官員至少都不傻。任何能把一件事情做到頂尖的人,肯定都會比普通人更有毅力,更有思想。所以說考試只不過是個形式而已,管他是考八股文還是數理化,哪怕是考木匠活,最後通過考試的也肯定比普通人優秀一點。
古代那些鼓吹八股文害人的傢伙們,無非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近代那些鼓吹八股文害人的傢伙們,一方面是人云亦云,一方面是沒長腦子,如是而已。


皇帝坐天下,他沒有選擇讓自己親戚故舊當文武大臣,而是設計科舉制度選拔出和自己非親非故的人擔任國家要職, 這說明這個制度確實能夠選拔出人才.西方有學者專門研究科舉制度的,對這制度有很高的評價.古代科舉制度非常嚴格,看看歷代能留下名篇佳句的文人多數都有一官半職就可以理解. 台灣也有學者研究八股文,我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學術論文分析清朝留下的幾篇科舉考試試題和文章,八股文從生活應用的角度上講沒有實用性,但卻是一種智力遊戲,能夠篩選人才的智力遊戲.同意樓上所說的,科舉制度是16世紀以前最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它給了底層到上層的一個通道,這個通道儘管很擠,但是這個通道中選出來的絕大部分都是高智商者,並且它還代表希望,


抨擊高考的人就少了?


看跟誰比。

跟隋唐宋的科舉相比,科舉制度的弊端已經開始逐漸大於優點,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套機器運行久了總是會不堪使用的。

跟同時代的歐洲相比也是先進的,但這東西不好比,歐洲那時應該主要是宗教佔據權力上風,有沒有可類比的文官選拔制度我是不太清楚。

跟後來的教育文化體制相比,又確實大大的落後於西方,且嚴重製約了中國人思想的進步、文明的變革。

那些作者多少是有些酸葡萄心理,但所反映的情況應當基本屬實,但他們反映的也只是個例而已,客觀的評價需要綜合起來看。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打臉事件?
為什麼日本遣唐使啥都學了就是不學唐朝當時的科舉制呢?
為什麼國徽,家族紋章都不簡潔靚麗?
西歐怎麼有這麼多小國家?
如何看待馬前卒的《唯物主義歷史規律的結束與共產主義的興起》?

TAG:歷史 | 人性 | 文學 | 儒林外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