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豬肉的回族人和不吃豬肉的穆斯林?

我們從小就被灌以的概念是回族人不吃豬肉,但是其實是穆斯林不吃豬肉。

那麼不吃豬肉又不信仰伊斯蘭的那些回族人應該怎樣看待他們?

很多認為回族=穆斯林,使得穆斯林的標籤化的一部分原因是我國的宗教知識缺失導致?

還有其他方面的種種社會現狀,例如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回族人,不信仰伊斯蘭,但是也不吃豬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什麼?


謝邀。文章比較長,我簡單的說一下,回族是建國以後民族劃分的產物,所以當年回族劃分的標準就是信仰伊斯蘭教(不吃豬肉)。這種人為的強化導致回族對於不吃豬肉很執著,往往不知道伊斯蘭教其他規矩。

穆斯林為什麼不吃豬肉 | 大象公會

穆斯林不吃豬肉,真的是因為豬肉不幹凈嗎?為什麼同樣禁食豬肉的猶太教,卻對「噁心」的蝗蟲網開一面?中國的回民為什麼比沙特、伊朗的穆斯林更痛恨豬肉?以科學眼光質疑宗教禁忌,這樣做合適嗎?

文/鮑君恩 黃章晉

穆斯林為什麼不吃豬肉,恐怕是每個漢族人都曾好奇過的問題,只是絕大部分人未必能得到滿意回答,尤其是在中國人普遍缺少教育的年代,普通穆斯林只能說這是《古蘭經》的明文規定,說不清楚道理。因此,禁食豬肉很容易被漢人自動腦補出各種離奇的猜測。

穆斯林學者馬堅或許是第一個在中國給出詳細權威解答的人,1951年3月20日,馬堅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回民為什麼不吃豬肉》一文,除了詳細介紹《古蘭經》的相關闡述外,還從現代人的觀念對《古蘭經》的規定做了解釋:豬是最不愛清潔的家畜,並且易感寄生蟲和各種疾病。

馬堅與他獨立翻譯出版的漢語版伊斯蘭典籍《古蘭經》

不過,在互聯網出現之前,馬堅先生的文章傳播範圍非常有限,而對今天一些特別熱愛科學的人來說,馬堅先生只有寥寥數語的合理性解釋顯然也不能令他們滿意。

壓力之下,在馬堅教授的基礎上不斷有升級的新解釋版本,儘可能試圖從科學角度解釋為什麼豬肉屬於不潔的食物,不過,這些努力對愛較真的人幾乎是無效的,基本上每個解釋版本都會遭到逐條反駁——你們的解釋在科學上站不住腳。

【那些骯髒不潔的動物】

猶太教同樣認為豬骯髒不潔禁止食用。三大一神教中,只有基督教沒有禁食豬肉的規定,這或許與聖保羅(約公元3年~67年)有關——基督教從一種猶太人的教派變成世界性宗教,被認為是《新約》主要作者的聖保羅居功至偉:他明確反對為提高信仰門檻設置食物禁忌這種規定,只要求信徒不吃勒死的動物和血液。

不過,並非所有基督徒都吃豬肉,像安息日會教派這種特別崇古的派別就頗為自律,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一樣,認為豬肉不潔而禁食。

《古蘭經》中,涉及到豬肉的部分,只有一句「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而《舊約》則對豬為何不潔多了一句解釋:凡是蹄分兩瓣且反芻的動物,都可以吃,而「豬因為蹄分兩瓣,卻不反芻,就與你們不潔凈。」

《古蘭經》原文及翻譯

不過,猶太教、伊斯蘭教的食物禁忌遠不止豬肉,其中以猶太教最為詳備,《摩西五經》第三部分《利未記》中開出來了一個很長的名單,有些名稱今天已不可考,大致包括全部貓科、犬科及嚙齒類動物以及各種奇怪的爬蟲,另外,馬、駱駝、兔子也不可以吃——陸生動物能吃的只剩下牛、羊、鹿之類,而水生動物中,基本只剩下常見的魚類——無鰭無鱗者均不得食。

從宰殺動物要放血,不吃自死動物屍體,不吃含淋巴結較多組織,以及不吃猛獸猛禽的肉類等禁則來看,各宗教的食物禁忌確實有古樸的基於清潔和健康的考慮。但這個「不潔」並不僅僅是現代人從科學角度而言,還帶有強烈的感官或道德評價色彩。

最直接的類比,是中國大部分地方的人對廣東人熱衷的美食的看法——蛇、老鼠、果子狸、穿山甲之類的野味及蜈蚣、蝗蟲、蠶蛹等蟲類,尤其是肉牙(一種特殊方式培養的蛆),在北方人看來,是令人噁心的骯髒的食物,想一想就覺得渾身發毛。今天不少科普類文章,同樣認為這些動物因為寄生蟲、微生物的緣故,是不幹凈而且有危險的。

廣東飯館牆上的蛇肉菜單

人們對「我們」不常食用的動物,感受基本是相似的。生活環境中很少遇見蛙、龜、鱉、蛇之類動物(更不要說各種爬蟲)的人,本能會覺得這些「醜陋的」東西會讓人有強烈的厭惡感,而既好看又萌的貓、狗海豚之類動物,吃它們則會讓人覺得殘忍,也難以勾起食慾。

如果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動物,感情上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譬如博物學家型的廣東食客,在看到奇怪的動物時,多半會口齒生津、兩目放光。再比如,禁食清單最長最詳細的猶太教,《利未記》中居然指出,各種蝗蟲及其甲蟲親戚都是可以吃的——現代都市人當然難以理解,但在易發蝗災的地區,蝗蟲是被各地先民廣泛接受的美食。

豬也許是因為長相最受歧視的動物。即使以豬為肉食來源的地區,它也被認為是愚蠢、醜陋和骯髒的(實際上豬的智商不但遠超牛羊,連貓和狗都比它們要笨,它喜歡滾泥漿,是因為沒有汗腺無法散熱),如果不是重要的肉食來源,就更容易上升為道德戒律層面上的醜陋和不潔象徵。

最典型的是英國圈地運動後,部分地區逐漸被改造成適合集約化放牧的草場,失去林木植被的環境很不適合養豬,豬的地位被羊取代後,迅速被視為不潔的動物,對豬的厭棄較猶太人和穆斯林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土豆進入英國後,豬慢慢地又恢復了名譽,因為豬很適合在土豆收穫後的農田裡自己用鼻子去刨拱翻找食物。

【宗教禁則與妥協】

豬雖然不產奶,皮毛用處不大,但卻是大型家畜中產肉效率最高的——等量飼料的產肉比是牛的5倍,簡直是給人類提供動物蛋白的專屬天使。在大部分沒有豬肉禁忌的地區,它是最重要的肉類來源。

野豬(左側)與家豬的頭骨對比

中東是人類最早馴化豬的地區,大約一萬年前人們就開始養豬了,從地中海東岸直到兩河流域的新時期時代古村遺址都出土了大量豬骨,並顯示出從野豬馴化為家豬的過程。但是,遠在《舊約》(成書約在前14世紀-5世紀)誕生前,豬就開始在上述地區逐漸退出重要家畜之列。

一些人類學家很早就給出解答: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新石器時代的近東、中東地區,森林茂密、水源豐富,很適合喜陰的豬生存,所以豬會成為人們重要的肉食供應者,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密度增高,中東地區的森林地帶逐漸退化為耕地、草原和沙漠,而豬由於無法反芻,消化草料的能力遠不及牛羊,產肉率因此大大降低,養豬也變得越來越不划算。

此外,豬和人一樣都是雜食動物,土地沙漠化之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豬與人爭食」的現象,又不像牛可以提供畜力和產奶,在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養豬不但無用,而且有害。

在猶太教興起的年代,以色列的養豬業早已式微,當地居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牛和羊。而牛羊都是反芻動物,所以「反芻」才成為可食用的標誌。

反芻動物的胃。反芻是指動物將胃內的食物倒流回口腔內再次咀嚼的行為,需要分為多個胃室的胃,主要出現在哺乳綱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動物身上

《舊約》對豬肉的排斥看似多此一舉,實則不然。宗教要在一個地區有效傳播,就不能與當地習俗發生衝突,反之,還應將其列為教條。「反芻+分蹄」的公式並非強加給信眾,而是把後者已有的飲食習慣制度化神聖化——除了豬之外,猶太教還禁吃塘鵝、鸕鶿等海鳥,當時生活在內陸地區的以色列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見到這些動物。

伊斯蘭教誕生的地區,氣候、自然條件比以色列更不適合養豬——不難想見,豬在這樣的地區很容易在觀感上淪落到今天多數中國人心目中蛇、老鼠、果子狸之類的地位——英國人一度少吃豬肉後對豬的觀感就是這種情形。

而蝗蟲及其一乾親戚昆蟲們,雖然在現代人看來,被當成食物未免令人不適,尤其是其「烹飪」方式,無論從北非還是到東亞,都缺少基本的講究,卻在《舊約》中被特別列明網開一面,是因為它在當時還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比起水生動物中那些無鰭無鱗的奇怪生物,蝗蟲顯然要親切得多。

在基督教誕生前,西亞地區影響最廣泛的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祆教) ,同樣有不食豬肉的教規。歷史上,在從北非、地中海東岸到中亞地區廣泛傳播過的宗教,其不食豬肉的禁忌,與其說是互相影響,不如說是對本地習慣性觀念的確認和強化。

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對駱駝肉的不同態度,也能說明飲食禁忌更與地域習俗而非宗教相關:由於進食動作與牛羊非常相似,駱駝被古以色列人誤認為反芻動物,但其生育緩慢,通常作為沙漠坐騎而非肉食來源,因此《舊約》在規定可食用動物特徵時,除「反芻」之外特意加上「分蹄」,將其排除在外。

與以色列不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沙烏地阿拉伯完全處於沙漠地帶,駱駝不但是重要的騎行工具,駱駝奶也是沙漠民族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在騎行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還可以宰殺充饑。所以《古蘭經》未把駱駝列為禁食肉類。

沙特美食——駱駝肉手抓飯

伊斯蘭教的古典傳播邊界清晰地勾勒出了豬肉禁忌與地域之間的關係——在非洲,氣候乾燥的北非迅速實現伊斯蘭化,但在適合養豬的撒哈拉以南地區,伊斯蘭教就難居主流;而在中國,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局限於乾旱或半乾旱的西部省區,在適合養豬的傳統農業地區則始終難以紮根。

與豬肉禁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斯蘭世界內部對酒的不同態度。《古蘭經》明確規定穆斯林不得飲酒,在沙特和伊朗,違令飲酒會遭遇極重的懲罰,但中亞穆斯林社會的酒文化卻相當發達——他們本來就不吃豬肉,完全能接受豬肉禁忌 ,但如果不讓喝酒則絕難執行。

馬肉能不能吃,也體現出這種因地制宜。穆斯林在碰到畜類時,也用「反芻+分蹄」標準判斷是否可吃,中國回、維吾爾、東鄉等定居穆斯林民族因此將馬、驢列為不食,而游牧的哈薩克人、柯爾克孜人則酷愛吃馬肉。

哈薩克婦女正在處理新鮮的馬肉

在文化和經濟交流空前廣泛的今天,游牧穆斯林給定居穆斯林帶來一個巨大的困惑:標註為「清真食品」的哈薩克馬腸、熏馬肉到底能不能吃?這是近年來穆斯林社區虔誠的穆斯林經常會問到的問題,此外,各種海產品能不能吃也頗讓人頭疼。

很多穆斯林的態度很簡單:除了豬不吃,其他都可以。

【最在意豬肉禁忌的人群】

有些穆斯林出國後與伊朗、沙特等這些印象中最保守國家的人打交道後驚訝地發現,他們往往在飲食上遠不如中國穆斯林這麼講究——他們對旁邊有人吃豬肉熟視無睹,而且往往不會刻意選擇清真餐館。

中亞國家的情形更令人驚異。哈薩克人基本已不在意吃的是豬、馬、牛還是羊肉,只是尚存口味偏好之別,烏茲別克人雖不像哈薩克人那樣全然無忌,但偶爾還是會有人吃豬肉,不過將之稱為「葯」——通常,游牧社會的宗教意識通常總是比定居社會更淡薄。

他們的態度或許更合本意——《古蘭經》雖然禁吃豬肉,但也強調,對於「為勢所迫,非出自願,且不過分者」,即使吃了豬肉,「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對於違令吃豬肉者,經文中也沒有列明懲罰措施。

在《古蘭經》中,豬肉是與自死物、血液、以及誦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並列的,若嚴摳字眼,現代流水線作業加工的牛羊肉與豬肉一樣,皆在禁食之列。

與之相比,回民對豬肉的極度反感令漢族人印象深刻——他們不但不吃,看到都會覺得噁心,對接觸過豬肉的炊具、餐具,都要遠遠躲開。在寧夏、甘肅等地,回民甚至忌用「豬」字,把豬稱為「狠宰惹」,屬豬的人自稱屬黑。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比中東的穆斯林更加虔誠。回民對豬肉的反感,其實是他者認知和自我認知不斷強化的結果。例如肯亞游牧的山布努人,就和他們捕獵採集的鄰居形成了一套將對方經常食用的動物當成禁忌的默契。

回民的祖先雖然包括粟特人、波斯人、猶太人、阿拉伯人等多個源頭,但歷史上的回漢通婚導致漢族與回族在語言和外表上已無法區分,而漢族是個缺少類似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全民信仰的民族。回漢很難從宗教角度去理解和識別彼此,豬肉便成了一個最容易分別彼此的標誌。

中共建國後,「回族」第一次確立為一個獨立民族。毛澤東對回民的認識,鞏固了回民的自我認知。作為著名的豬肉愛好者,毛在一次視察過程中向邊區老鄉詢問有無回民,當被問到什麼是回民時,他做出了高度概括:「就是不吃豬肉的人。」

回民與豬肉的恩怨在文革期間曾上升到頂峰,為了迫使穆斯林改變生活習慣,有些地區提出不吃豬肉就是「不革命」或者「反革命」,並指出「不養豬積肥是回族農民生活貧困的原因所在」。在部分回族聚居區,有的幹部還強迫回民吃豬肉,並制定了「黨團員帶頭養,貧下中農說服養,四類分子強迫養」的工作方針。

與見不到豬肉的穆斯林國家相比,回民在豬肉愛好者猶如汪洋大海的中國,無論是對豬肉憎恨的共同歷史記憶,還是強化自我身份認同的需要,都會將豬肉禁忌上升到是否是穆斯林的唯一標準。

相比之下,「屬於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的飲酒、賭博、拜偶像、求籤,以及是否能做好五功,已經不重要了。

五功( ?,即「伊斯蘭支柱」)是伊斯蘭教遜尼派所用的辭彙,指信仰伊斯蘭所需遵守的五項基本原則

【「這不科學」不科學】

今天,中國穆斯林在網上最困擾的大概就是被求知慾強的漢族人反覆追問:「為什麼不吃豬肉?」即便被告知這是《古蘭經》上的明文規定,仍有一些人緊抓不放:「為什麼真主不讓吃豬肉?」

從所有試圖為不吃豬肉找到科學解釋的嘗試都遭到無情嘲弄和反駁的結果看,這種努力是徒勞的——並不是因為無論怎麼努力,都會被認為是「這不科學」,而是宗教飲食禁忌本身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經驗被神聖化,它是基於特定文化習俗和傳統,強化集體身份認同的產物。

讓漢族人覺得鬱悶的是,穆斯林不但認為豬肉不潔,而且很多人強調它是臭的。從進化角度而言,人天然喜歡肉類味道,但觀念確實會強烈影響人對食物味道的判斷。從沒吃過海產品的人會覺得海鮮腥味異常,但接受它是美食後,會逐漸適應;而穆斯林和猶太人覺得豬肉有特殊酸澀味,不僅有像從沒吃過羊肉的人覺得羊肉腥膻這樣的因素,還有觀念對主管感受的強化。但最強大的則是有些素食主義者——他們無論碰到什麼肉,都不像常人一樣聞到的是肉香,而是腥臭。

傳統習慣上的飲食偏好或禁忌,很難用科學角度去論證其是否合理,尤其是上升到宗教層面之後。我們今日眾多的飲食偏好和禁忌,幾乎沒有一樣來自科學理論的指導。只是,飲食偏好或禁忌總是難免成為文明高下的話題。

比如廣東人由於食譜海納百川、兼容並包,他們很難避免被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居高臨下做道德審視。因為人們一般總是這樣認為:不加挑選什麼都敢吃的人,通常是野蠻落後的,而文明人的特徵之一就是不亂吃各種奇怪的東西。

廣州火車站外,愛貓人士打出的「拒絕吃貓」宣傳語

如果珠三角碰巧不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而是貧窮落後地區,很難想像廣東人對自己的「重口味」還有如此強大的文化自信,至於今天用奇怪眼神打量廣東人的外地人,大概會將他們的亂吃與野蠻落後總結出因果關係來。

飲食禁忌其實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很難覺察,最極端的例子,是今天即便對食物無論多麼百無禁忌的人,也不會吃人——今天大多數中國人已經很難再接受吃胎盤了。

紫河車。在中醫學中,由胎盤製成的紫河車被認為具有滋補功效,用於治療不孕不育、陽痿等疾病

而食人曾經是太平洋島上極為廣泛的行為(微信回復「食人」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文章《太平洋島上的食人行為》),其千奇百怪的吃法在今天看來毛骨悚然:譬如西方殖民者改變風俗前,巴厘島上的土著有這樣的葬俗習慣,他們把死者盛斂在棺材裡,下置盆碗,以承接屍液,家屬用以拌飯吃。

而今天即使是行為藝術家吃死嬰,也會被認為是對公眾情感的莫大挑戰。如果僅從科學角度而言,除了「朊病毒」外,食人行為甚至可以認為是環保低碳的,但這幾乎是所有現代社會都不能觸碰的底線。

其實,知道穆斯林不吃豬肉是《古蘭經》的規定就足夠了,它不需要科學的回答和解釋,如果有一天中國人一大半是廣東人,他們問你為什麼不吃老鼠、不吃蛇、不吃肉牙時,你能拿出一個足夠科學的理由為自己辯護嗎?


我是回民,父輩開齋的時候會去清真寺做禮拜,到我們這也沒那個閑工夫了,平時生活除了吃豬肉這件事,其它沒太多講究。由於從小就被教育不能吃,現在已經由生活習慣變成生理習慣,去菜市場碰到豬肉攤會繞道走,不能看,不能聞,會吐受不了。老婆是漢民,不過因為我不吃,所以在家她也不吃。

但出去吃或者回娘家吃那誰也管不了,道理上講,也不能說完全剝奪人家吃豬肉的權力不是?

現在有了小閨女四五歲,淪陷更甚,雖然平時我也老教育她:你是回民,不能吃豬肉,閨女也滿口答應,保證不吃,一定不吃。不過我知道收效甚微,去姥姥姥爺家不用想,肯定沒少吃,出去玩她媽也會偷偷帶她去吃裡脊烤串,辣得吸吸溜溜也不住嘴,我也只能裝作沒看見,回頭問她,你是不是吃豬肉了?倆小手晃得跟風車一樣:沒有啊,沒有啊........


本人漢族,很喜歡清真食品,但是對於立法保護感覺過分了,畢竟只是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但是反對者扣的帽子也太大了。

不排除少數壞人,不尊重他人的信仰和生活習慣,故意做壞事。對於這種人,這類事,其實完全是有法可依的,不需要再次立法,受害者起訴民事侵權完全可以;政府部門對於清真食品企業加強監管,防止有企業矇混過關,製造不必要的矛盾。

相關的「穆斯林關於豬的禁忌」我想多說一點,澄清一下原因。

很多人完全是主觀臆造,有意抹黑穆斯林,國內很多地方黑穆斯林(回族)的各種謠言在一些地方傳播,比如:老回回不吃豬肉,因為豬是他們的祖宗;製造宗教信徒的優越性~大概就是這類。

知乎上有人說,猴子是人類的祖先~如何如何。

大家都會反駁,你的祖先才是猴子呢,人類的祖先是……

同樣,怎麼不能為國內的穆斯林同胞說一句公道話呢?

穆斯林關於豬的禁忌和一些生活習慣來源於醫療衛生,對疾病的防疫,覺大多數人都沒有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簡單的陷入鬥爭思維,政治化,極端化,蓄意醜化……

本人青少年對宗教非常感興趣,對於祆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他爸或者他爺爺)、佛教都亂七八糟的涉獵了一些,跟你們具體說說「穆斯林關於豬的禁忌」的真正來源:

伊斯蘭教起源於西亞地區(當時沒有蘇伊士運河,西亞北非是連著的,耶穌基督可能就是個白非洲),當地氣候乾燥炎熱,豬作為家畜與人類生活緊密,這就產生了一些醫療衛生方面的問題。

第一:養豬有很大的氣味,豬的飼養方式和排泄物的氣味讓人不適,看著聞著都不舒服(乾燥炎熱,都不用小風吹,一家養豬,全村都臭);

第二:這一點最重要,豬是和人類基因相近的哺乳類動物,有很多人豬共生的疾病,豬瘟(不是狹義的「爛腸瘟」,是廣義的「人豬共患疾病」種類非常多)對人類的危害非常大;

第三:最不重要的,被宗教引入作為區別(猶太人不吃蹄筋),我認為出發點也是為了總有一個清潔的生活環境,保護信徒的健康。

最早,穆斯林洗手不用水盆,用凈壺沖洗。過去,寧夏、青海、甘肅的回族、撒拉族……講究的穆斯林家庭和宗教場所還有這樣的,用流動的水清洗手和身體,這樣的好處只有一條,防止疫病通過污染過的水傳播。乾燥炎熱,水很快蒸發掉,病毒細菌也就over了。

任何宗教和民族習慣,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脫離了人類生活的具體環境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穆斯林關於豬(不養豬,不吃豬肉)的禁忌,起源其實是非常樸素的,非常原始科學的衛生防疫。編輯於 2016-03-15作者保留權利


本人是回族但是不信教,祖上是阿拉伯商人加上住回民街才有回民身份。


民族,宗教,是兩個緯度,回族不一定信伊斯蘭教,所以不一定是穆斯林。

伊斯蘭教視豬肉為不潔凈之物(在伊斯蘭教創立時期的中東地區,考慮到當時背景,這個約束有一定合理性),信徒不能輕易吃豬肉。

如果是信伊斯蘭教的,那麼不吃豬肉,是出於宗教要求。

如果不信伊斯蘭教的,那麼不吃豬肉,是出於家庭習慣。

不信伊斯蘭教的回族同胞,無需特別看待,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當代社會個體有自由選擇信教或者不信的自由。


匿了匿了,坐標蘇州,研究生老闆老家重慶的回民,最喜歡吃紅燒肉,還有蘇州這豬肉包的鮮肉月餅,哈哈,不能說太細,怕老闆看到


前老大是回族,但每次加班帶我們下館子去正大廣場望湘園的時候,他都是先點兩份金牌紅燒肉,讓後讓我們點其他的

人家最喜歡吃豬肉了

懷念在捷豹路虎的做外包的日子,雖然累,但特么充實啊


這個問題咋說呢,有部分人是從小教導的生活習慣,所以不吃豬肉但不信教。比如我家爺爺輩不吃豬肉但不信教,而我父親這一輩就比較自由了不忌口,通常來說回漢通婚和教育水平比較高的回族家庭容易形成這種習慣。


我這個沿海小地方,以前有個回族村,大多數人姓郭,基本上在我們這裡只要是姓郭的基本是回族的。現在村子在哪我是不知道的,我爸爸那輩人應該是知道的。關於信教的問題,有信基督的有信佛的都有。至於吃豬肉的話,我媽媽問過她一個同學,這個問題,她同學是說平時吃都沒什麼,就是祭拜祖先的那天(或是那幾天)不吃。在我們這,你不說你姓郭,不說自己是回族誰看得出你是漢是回。

至於為什麼不吃豬肉我聽我媽媽還有外婆講是因為回族祖先出生的時候沒有奶喝,是喝豬奶才活下來長大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吃。

至於穆斯林,我們本地人應該是沒有的。基本都是信佛,信基督,信仰共產主義的。


吃豬肉的回民還是好的回民嗎,子曰:「賢哉,回也!一白帽,一砍刀,厭豬肉,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宗教和民族是不一樣的,穆斯林不僅僅是不吃豬肉,還有很多很多的忌諱,我認為這是個人的信仰問題,信則有,不信則無,我是個穆斯林,我有自己的堅守,但我不會去強求別人順從我的堅守。古蘭經上說:「不信道的人們啊!我不崇拜你們所崇拜的 ,你們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 ; 我不會崇拜你們所崇拜的 ,你們也不會崇拜我所崇拜的 ;你們有你們的報應 ,我也有我的報應。」 在我的意識里,背棄安拉的人,就讓他們背棄吧,主是公平的。現在伊斯蘭的漢化是很明顯的,為了融入漢人大多的穆斯林做出了很多的改變,我知道的吃肉喝酒的人也有不少,個人的話看到這樣的他們會有一丟丟難過。


回民也分信教和不信教。我就說我知道的一件事,我爸的同學是回民,他的爺爺是當地一個大阿訇,但我爸的同學就吃豬肉,還特別愛吃豬尾巴。我有一朋友是回民,出去吃飯真要是點了豬肉,他也不會說啥,只不過人家不動罷了。


推薦閱讀:

為啥回民忌諱提豬?
漢族和回族結婚,家長矛盾怎麼解決?
在現在跨民族通婚都少的時代,為什麼當年卻會發生大量阿拉伯人與漢人通婚,產生大量回回這一產物?
海瑞是回族嗎?
純黑色的眼珠是哪個民族的特徵?

TAG:民族 | 伊斯蘭教 | 宗教 | 穆斯林Muslim | 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