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都江堰與鄭國渠的歷史地位與價值?
謝邀,這麼說吧鄭國渠雖然部分仍然在使用但因為自然原因大部分荒廢,作用已經不如都江堰了,因此知名度小。但在古代並非如此。秦國能夠在七雄中崛起,最大的功勞應該算商鞅變法。但是在後期的衝刺中,秦國實施的兩項水利工程也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兩項工程分別是——都江堰、鄭國渠。
秦統一巴蜀之前,無論是巴還是蜀,都是貧弱的小國,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四川平原飽受岷江水患之苦,非澇即旱,有「澤國」、「赤盆」之稱。直到都江堰建成之後,才擁有了肥沃的成都平原,四川才真正成為「天府之國」。鄭國渠的開工則有些歪打誤撞了。在秦國對東的擴張中,首當其衝之一的韓國不堪其擾,岌岌可危了。韓桓王無奈之下,想出了一個歪點子:派自己的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去遊說,希望秦國能在洛水和渭水之間開建一條灌溉水渠。這樣一來,秦國的軍隊挖渠道去了,也就沒空來打他的韓國了。至於挖好渠道之後的事情,他已經顧不上考慮了,能拖一年是一年。公元前246年,秦國採納了鄭國的建議,並任命鄭國為總指揮,開建水渠,就命名為「鄭國渠」。
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涇河從陝西北部流至禮泉進入關中平原。平原東西數百里,南北數十里,西北高,東南低。鄭國渠利用這一有利地形,把乾渠分布在灌溉區最高地帶,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可灌田四萬餘頃。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都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別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餘。它東起距涇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涇水西岸100多米王里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跡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歷歷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20米不等,殘高六米。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斗,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戰國末年,秦國的40000餘頃,約合今天的28000餘頃。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字不實。他們從今天涇水年均流量約50多立方米/秒,而每個流量只能溉田200頃出發,說鄭國渠最多只能溉田萬頃上下,所謂40O00頃,當是鄭國虛報。鄭國因為欺騙,已經得罪秦國一次,看來他不會再有膽量進行第二次欺騙。鄭渠溉田面積較大,疑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一是歷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載,東周秦漢為我國氣候的偏暖期,南方溫濕氣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記·貨殖列傳》有「渭川千畝竹」的記載,竹性喜溫濕,也證明了秦漢時關中平原雨量比今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關中主要作物為耗水量少、耐乾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後以耗水量較多的小麥棉花等為主。秦漢時,以較多的水量來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積當然會大大超過今天。
後來隨著氣候變化和關中自然環境改變,在唐之後很多水利設施逐漸荒廢。但鄭國渠基本主題還在,宋代之後歷代多少也修修補補,主要還是關中地位在全國的下降引起的 。故而不太出名,但至今還是澤被當地。
引涇灌溉在鄭國渠之後還有漢代的白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到民國,我國著名水利學家李儀祉主持修建的關中八惠中最先修的就是涇惠渠。但是由於涇河本身河道變化、徑流減少、渠道泥沙淤積的原因,取水口一直變化,灌溉面積逐漸減少。漢.白渠
漢武帝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建議修建白渠。白渠為鄭國渠第二代,使用時間長達一千年。《漢書 溝洫志》中一首描述鄭國渠給陝西關中帶來繁榮富庶的歌謠中可見一斑:「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唐.鄭白渠
唐代,在秦鄭國渠、漢白渠的基礎上修建了鄭白渠。鄭白渠乾渠分太白、中白、南白三段。支渠設三限閘、彭城堰,分水設施健全,干支斗渠配套,灌溉體系較為完備,奠定了宋元明清乃至當代涇惠渠的渠系規制。
蔣超教授告訴記者:「鄭國渠在唐代三白渠時達到鼎盛,長安是唐的首都,它對於三白渠的整修,對於關中平原糧食的供給是依賴的,達到鼎盛時期。而後代的渠遠不如秦漢唐另外一個原因是關中地區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宋.豐利渠
宋代修建鄭國渠的第三代工程豐利渠,豐利渠由涇陽縣令侯可主持修建。豐利渠是鄭國渠的第三代工程,渠首位置上移到涇河岩石岸上,豐利渠渠首是引涇工程中第一座建在岩石河岸上的,遺迹保存完整。
元.王御史渠
元代的王御史渠,由西台御史王琚提議修建,在宋豐利渠的基礎上將取水口在宋豐利渠渠口上游111米處,沿用鄭白渠故道。
明.廣惠渠
明清以後渠系明顯衰落明代廣惠渠豐利渠的修建時長超過18年,穿越大小龍山,「中間頑石如鐵,日用炭炙醋淬」,工程十分艱辛,據史料記載,民夫口銜燈火,身披蓑衣開鑿,給民工待遇也比較高,「一筐石換一筐錢」(挖出一筐石頭可換一小框銅錢)當時僱傭周邊幾個縣的石工鑿山刻石艱辛地幹活,很多人數年回不了家,直至累死在工地上。廣惠渠引水口直達涇河峽谷,為無壩引水,同時開創了鑿築隧洞引水的歷史。廣惠渠灌溉面積為7.5萬畝。
清.龍洞渠
清代龍洞渠自乾隆二年十一月開始施工,乾隆四年竣工,建成之初灌溉面積7.4萬畝,清末僅能灌溉2萬畝,龍洞渠不再引涇河水,而是直接引涇河沿岸的泉水灌溉農田,到清代鄭國渠已經縮小到歷史最小。
近代.涇惠渠
20世紀30年代,從德國留學歸國的李儀祉歷時近兩年,主持修建了涇惠渠。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建成放水灌田,灌溉65萬畝土地。涇惠渠的建成,成為我國最早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建成的一項大型灌溉工程,再一次恢復了鄭國渠歷史上的灌溉效益,扭轉了之前鄭國渠灌區日益萎縮的局面。涇惠渠通水80多年來,廣大涇惠渠人弘揚傳承儀祉精神,將灌溉面積由最初的50萬畝增加到145萬畝,累計引水150億立方米,生產糧食250億公斤,使灌區成為陝西重要的糧果蔬生產基地。
從鄭國渠渠首沿著涇河往上遊走,白公渠、鄭白渠、豐利渠、王御史渠、廣惠渠、龍洞渠的取水口依次排開,最上面為近代涇惠渠修築的攔水壩。每個取水口之間的距離都在百米左右,最遠的不超過五公里。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雙懷解釋到:「涇河水流下切比較嚴重,時間一長取水口就遠離水面了,因此下一次工程就必須將取水口再往上移,以便更好地取到水。」
另外由於涇河泥沙問題,渠系維修是必需品,故而戰亂時期灌溉系統往往衰敗,直到政局穩定方有恢復,但關中歷史戰亂的次數和烈度要甚於四川,比起有歲修制度的都江堰,自然在持續上不如。
推薦閱讀:
※都江堰是如何運作的?
※「引漢濟渭」和「南水北調」工程對環境自己處於江漢中下游平原的人民影響大嗎。?
※為什麼會出現年年抗洪?
※如何看待修建鄱陽湖水閘?
※胡佛大壩為什麼要建在斷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