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波音在旗下飛機的組裝作業中仍以手工為主?

老師上課放得製造最新款747-8和阿帕奇直升機的紀錄片中,老是提到波音不使用機器人等設備製造。機身等其他部位連接也都手工操作,這是為什麼?


客機裝配不像汽車,數量大而且情況單一,為了這些特殊情況單獨設計工裝和機器人非常不經濟,至於題主問的,我覺得更可能是質疑人工裝配的精確性不如機器人,這一點我覺得不必擔心,因為在民航業內任何手工操作都有標準施工(SPM-Standard Practices Manual)手冊可循,而SPM手冊從航空器裝配、修理的方方面面指導了人工操作的統一性。

再補充一點吧,標準施工相比傳統技術工人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避免經驗不同帶來的偏差。舉例來說,在傳統裝配過程中,一個老師傅和一個學徒在同樣緊固件時所使用的預緊力是不同的,而標準施工避免可以這種情況,每個尺寸的緊固件都有標準的磅緊力矩,都有可以參考的緊固順序,這也就代表了在這些操作的細節方面,工人的儘可能的少發生人為偏差,所有工人的技能都可以儘可能的得到標準化。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標準施工(SPM)可以參考,還有廠家給出的技術手冊,實際使用中經過技術部門的翻譯轉換,可以轉換成技術工人直接可用的工卡(JOB CARD),工人只需嚴格按照工卡的要求按順序執行每一道工序即可。正是這些製造維護過程中簡單且易重複執行的標準化程序,加上各個系統足夠的安全餘量(例如一架飛機的液壓系統往往有好幾套備份),才造就了航空業極低的事故率,我覺得這也是傳統製造行業可以向航空業所學習的地方。


題主請先要明白,民航客機其實是個性化定製的產品.同樣是波音747-8,747-8客機和747-8貨機都是同一條生產線上組裝完成的.波音空客的客戶航空公司多達上百個,每個航空公司哪怕對同一機型的需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如同成百上千的客戶定製同一款奢華汽車,每個人對車要求也不同一樣. 相對應地組裝如此昂貴且需求多變的產品的組裝生產線需要相當的靈活性...所以比起被標準化程序禁錮的生產機器人,經過良好訓練經驗豐富熟練工人對於產品需求的應變能力還是碾壓標準化生產機器人的...

但是機器人絕對已經參與到飛機的組裝過程中了,比如客機整機的部分噴漆塗層,這點肯定是毫無疑問的,建議題主看國家地理頻道的超級汽車工廠系列紀錄片,比起民航客機,機器人組裝精密程度要求稍低於客機的奢華汽車離我們更近.


去年去波音西雅圖的工廠參觀,確實,和汽車生產線比起來造飛機可以算「手工」。

每一架飛機總裝的時候也是在生產線上移動的,但都是一大群人圍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在幹活兒,這時候看不見什麼機器人。這就算手工了吧。

相信各部件在製造的時候如果是標準化產品,用機器人是有必要的。

飛機是生產周期長、產量低的定製化產品,而機器人擅長的是能代替人快速、穩定地重複工作。造出能組裝飛機的機器人,別提技術難度,經濟收益也應該不如用熟練工人吧。


推薦閱讀:

F-35 到底能幹嘛呢?
有沒波音和空客新機型的研製消息?
飛機出事後,塔台會扮演什麼角色?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機翼形狀較圓潤而現在的機翼形狀稜角分明?
如何在飛機上禮貌的提醒身邊的乘客不要開手機?

TAG:飛機 | 波音Boe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