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討厭「婦女」這個詞?


厭女症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

只要女性依然地位低下,只要大眾依然厭女,就是換一萬個詞也不管用。

難道在中文語境下形容女性的詞有好詞嗎?婦女本來是官方對female的稱呼,可以說從誕生起就是個「官詞」了,現在生生被喊出了貶義。小姐是古代傳下來的詞,是對未婚女性的尊稱了。現在是什麼意思不需要我提示了吧?幼女,一個法律辭彙,現在承載了一股戀童癖的色情味道。蘿莉同理。至於什麼娘們大媽大嬸之類的民間辭彙,就提都不用提了。美女,本來是讚美,現在是服裝批發市場專用辭彙,說出來都覺得low。就連女人,這麼一個女+人的簡單組合,說出嘴也有種莫名的貶義味道。而同樣構造的「男人」就有股得意與自豪感在裡面。

僅存的幾個好詞,女孩女生少女之流,給人的想像都是未成年少女。第二性徵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獲得了免死金牌。畢竟還沒發育成熟的女孩更多是像小孩而不是像完全的女人,所以不那麼惹厭女症患者討厭吧。形容成年女人而又不含貶義的詞我只能想到兩個,女士和貴婦。它們不含貶義是因為暗示著代指的對象社會地位高。貴婦不用提,女士其實也在暗示社會地位。屠呦呦女士聽起來順耳,農婦王二丫女士,沒聽過吧?!

綜上所述,生而為女你就是有原罪。要想洗刷「罪孽」,讓厭女的大眾少討厭你一點,只有三條道:1.往兒童靠攏。讓大眾更注意你的「兒童青少年」身份而不是女性身份。比如自稱「女生」,「少女」,大肆宣揚「少女心」。壓抑,遮掩第二性徵的發育,裝傻裝嫩等等。我國女性向來喜歡這一套,也不怨她們,畢竟只是想要厭女的國民少討厭她們一點罷了。

2.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進入「女士」,「貴婦」行列。然而2並不如1好使,因為提升社會地位只能讓廣大厭女症患者害怕,但阻止不了他們換一種方式酸你。比如女博士是第三性別啦,女強人沒女人味註定不幸福啦,等等等等。

3.往男性身份靠攏。比如自稱「女漢子」。當年白人奴役黑人時,曾經給做出貢獻的黑人頒發「白人證」作為獎勵。「女漢子」就是她們的白人證。類似黑人自稱「黑白人」,表明自己人黑心白,要往更高地位的人群靠攏的決心。

一個地位低下的群體,不管你用什麼好詞稱呼他,他們的地位也高不起來,只能把好詞糟蹋掉。就算全社會叫乞丐「皇帝」,那麼乞丐也變不成皇帝。幾個月後,皇帝就會變成有侮辱意味的貶義詞。而就算官員稱自己「人民公僕」,也沒人真敢把他們當僕人,反而從此「公僕」這個詞聽起來地位挺高了呢。

語言改變不了現實,現實時刻都在塑造新的語言。話語就是權利結構的體現。現在知道為什麼婦女聽起來不好聽了吧?知道為什麼好多男的自稱「大叔」洋洋自得而少有女的自稱「大媽」,「大嬸」了吧?!全是因為女!性!地!位!低!

不想著怎麼提高女性地位,只想往123中的某條道路走。不過是揚湯止沸,掩耳盜鈴罷了!就算把「婦女節」改名叫「女生節」,那麼不出幾年,「女生」就是下一個替代「婦女」的貶義詞。

不想著怎麼推翻辱女的制度與文化,怎麼醫治厭女症患者,成天就想給自己搞一張「白人證」。中國女人啊,吃棗藥丸!!


葉潔的分析很到位,不過她有這樣兩句話:

語言改變不了現實,現實時刻都在塑造新的語言。話語就是權力結構的體現。

即,她認爲是女性地位低導致了和女性相關的詞彙讓人有負面聯想。

兩者到底哪個是因,我其實不太感興趣。但看到她在答案裏提到了小姐一詞,我馬上想到了英文裏 reclaim 這一概念。學社會科學的朋友對此大概都很熟悉,但中文日常語彙裏沒有對應的表述。

爵士音樂家 Herbie Hancock 有首名曲叫「Watermelon Man」(西瓜人)[1]。他回憶起當時的創作過程,說是不知怎麼想起了兒時(一九四零年代)在芝加哥聽到賣西瓜的車在鵝卵石路上發出的喀噠喀噠聲,於是就給寫成了曲子開頭那節奏。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黑人 + 西瓜販子在當年是一種比較負面的形象。身爲黑人,Hancock 經歷了一番掙扎。他擔心自己以此爲題材和曲名會強化這種負面印象。在去年出版的自傳《Possibilities》裏,他說(粗體是我加的):

So, just as I did with everything, I took the situation apart analytically. I asked myself two questions: I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watermelons? No. Is there anything inherently wrong with the watermelon man? No. I didn"t like the fact that something as innocent and inoffensive as a watermelon had been so completely co-opted by racism, and I didn"t want to give in to it, because giving in to it felt like giving in to that victim mentality, the tendency to accept, subconsciously or otherwise, the negativity that racism directs at us. By naming my song 『Watermelon Man,』 I wanted to reclaim the image.

女性在中國地位低是事實,但語言,如人們所說,是在變化的。讓語言變化的是人。就算女性地位低,也不代表我們就要按照既有的 perception 和固化印象來使用關於女性的詞。「小姐」是很好的例子。我經常叫人小姐,即便我知道對方有可能會感到不適。我會盡力通過語氣、措辭和行文(如果是寫郵件的話)讓對方感受到我的尊重,並 reclaim(重新奪回)這個詞和妓女無關的那些意涵。(老實說,姐字不發輕聲已經好很多了。)

在 polyamory 的經典著作《The Ethical Slut》(「良家蕩婦」)裏,作者提到 slut 一詞包含很重的負面意涵,但對應的男性版詞語 stud(種馬)則是一個可以拿來炫耀的詞。作者的重點不在於批判種馬,而在於重新奪回 slut。在書中,作者把 slut 定義爲任何懂得享受性愛,願意去開發自己的身體的人。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這就是所謂的 ethical slut。

一己之力,自然很難大規模改變語言習慣,但妳也不需要大規模改變語言習慣。在去中心化和 micro-politics 的年代,妳有充分的權利改造自己的語言習慣,並以此改造以妳爲中心的微觀現實。不要相信政客和巨頭企業的說辭,自己改造自己的微觀現實,纔是在廿一世紀改變世界的祕方。

---

1. 這裡說的是 1964 年《Cantaloupe Island》專輯裡的原版,不是後來 1973 年《Head Hunters》專輯裡的版本。前一個版本讓 Hancock 賺了很多錢,不過當然,後一個版本更好。:)


《說文解字》:「婦,服也,從女持帚,洒掃也。」

婦這個詞,是封建時代的文化產物,所以人們一聽到婦女這個詞自然就想到了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的形象,所以即使站在左翼的立場而言,婦女這個詞當然也不是什麼好詞。

但是女生這個詞就是好詞嗎?顯然並不是

因為大家都知道女生和婦女實際上是一個詞的兩面,所謂出嫁從夫,在家從父。婦女和女生的劃分,僅是指女性歸屬狀態的不同階段。而我們都知道所謂女生節是3月7日,而婦女節是3月8日。這也就暗示了女生的意思也就是並未嫁作婦人的女性。

所以女生和婦女其本質並無區別,就像蝌蚪和蛤蟆並沒有區別一樣,他們在本質上只是男權社會對女性成熟狀態和未成熟狀態的一種區分,是滿足男性對女性多樣性需求的一種幻想。

這就像小三和賢妻良母一樣,他們雖然似乎是矛盾對立的,但是對於男人而言,卻恰好同時滿足了不同方向的性幻想。而女生和婦女也一樣,他也同時滿足了男性對不同階段不同性格婦女的一種喜好,進一步我們還可以舉出其他辭彙,例如蘿莉,女學生,人妻,御姐,百合……。我們經常能在男性市場的色情作品中尋找到這樣繁多的女性標籤。

然而這些標籤代表了女性的解放嗎?不是!這只是代表了性市場的商品經濟的繁榮,代表了市場飽和以後的商品差異化路線。所以女性從婦女一詞中的脫離,卻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相反他們本身更成為了消費主義下的標籤化的商品,成了商品分類的待售品。所以婦女到女生的轉變,不過是從一個角度滿足了男性的對於清純女性的性幻想而已,這說明了市場經濟的發達,而不能說明女權主義的成功。看到如此多的女權主義者竟然會為新的女性商品分類的出現而感到驕傲的時候,這讓我為如今知乎上的女性主義者感到有一絲悲哀。

所以我認為只看到婦女的一詞的封建意義是不對的。女生這個詞也不是好詞,他是滿足了男性對女學生而製造出來的另一種幻想。這就像制服誘惑,並不能代表對職業女性的尊重一樣。而女性從婦女變為女生實際上,是為了適應男性的需求變化而變化。這就像鮑魚吃膩了,也想嘗嘗鹹菜的味道兒是一樣。而女性從婦女到女生的轉型,實際上仍然是以男性需求為主導的一種市場轉型。


三八婦女節中的「婦女」是翻譯問題。

「婦女」中「婦」這個字就是特指已婚女性,三八節日並不僅僅針對的是已婚女性,而是面向全體女性。

【雖然說在官方詞典以及法律中「婦女」的定義是 十四歲以上成年女性,但民間約定俗成的認為「婦女」依然特指已婚女性。而所謂「民間約定俗成」,即後文會提到的「規則制定者」所制定的「規則」。然而我所處的就是這樣一個社會,那麼就站在這個「約定俗成」的角度來說說看。】

討厭「婦女」這個詞更多的是討厭原本是特指一個已婚女性的詞語,去用以覆蓋全體女性。並不是身為女性討厭「婦女(已婚女性)」的這個特定指示代詞,即,身為女性我們並不討厭也不反感已婚女性。

但是使用「婦女(已婚女性)」這個詞去代指整體女性群體,就會讓人覺得女性「是(應該成為)」「婦女(已婚女性)」。這個表述起來可能比較繞口,也就是說身為女性其實並不反感「婦女是女性」但是反感「女性是婦女」。因為這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所以不能前後顛倒。

或者講的再通俗一點就是,「女性是婦女」這樣的說辭,會讓人覺得 女性應該就是那種「具有溫良淑德、柔弱的需要男性保護的、在家相夫教子的」婦女(已婚女性)形象,從而將「少女」(或是所謂的「處女」)與女性群體剝離開,而原本「少女」「婦女」這些詞卻並不是對立的,這些詞只是女性群體中某一類人的特指,並且作區分的維度也不相同。

簡單來說,婦女、少女這種詞就像是麵包和麵條的區別,並不是對立的,甚至區分維度也不同,但麵包和麵條都是麵食。而如果用麵包這一特指辭彙去概括整個麵食那顯然是不對的。就像本來是國際麵食節,你非說是國際麵包節,那肯定有問題。而作為麵食的麵條,肯定是不願意被麵包所代表的吧,不是所有的麵食都是麵包呀。而且關鍵的是,明明麵包有甜的有鹹的,但是社會上就覺得甜的麵包是正道,咸黨全是異類【本身婦女這個詞也並沒有褒貶,只是一個女性群體中的一類人,而所有的世俗禮教(規則的制定者)卻要求婦女是溫良淑德的、服從的、應該相夫教子否則就沒有婦德的這樣一個形象。】。

然後一個國際麵食節,卻讓一個甜麵包代替所有麵食,你說作為身為其他的「非甜麵包」,自然反感自己被甜麵包代表啊!就連咸麵包也不願意啊,你才是甜麵包,你們全家都是甜麵包!

但是甜麵包這個詞,或者說甜麵包這個分類,本身並沒有錯啊!錯的是非要把麵食節說成是麵包節,還把麵包規定只有甜的是正途其他的都是異類的這個社會(規則的制定者)。

用「婦女」這個詞去籠統的概括代表整個女性群體,而且還將「少女」(或是所謂的「處女」)與女性群體剝離開,這自然是讓人反感的地方。

Ps:橫線句子對「婦女(已婚女性)」的形容,並不是我個人觀點,而是我所處的社會所反饋給我的對於「婦女(已婚女性)」的一種普遍描述。可以說是「規則制定者」給「婦女」的形容和下的定義,大家都懂我說的」規則制定者「是指什麼。


@瀬木真紗給學弟貼一個


講真,她們只是覺得土。


為什麼人們會抵觸婦女這個詞?而不會抵觸女人 女性 女子這樣的詞? 好了 問題顯然不是出在"女"字上 而是在「婦」字上

下面請大家做一個小遊戲 請用「婦」字組成語或習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婦孺皆知

。。

婦人之仁!

。。。

最毒婦人心!!

。。。。

我們發現 在中文幾千年的使用過程中 人們已經習慣性地賦予「婦」字貶

那麼好 為什麼人們討厭「婦女」這個詞?

因為 它在文化層面上有輕微的貶義


對應的用在男性身上,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的稱呼是:師傅


除了因為「女生」和「婦女」這兩個詞的意象,前者是年輕漂亮、工作光鮮,而後者是年高窮困、家務孩子,體現了群體是要劃分階級以外。

如圖所言

這個詞就是有政治含義的,隨著上個世紀以來的左翼運動失敗,在輿論上自然要予以替換。


每一個簡單的標籤背後都有一個複雜的語境,所以他們討厭的是不公平的語境


婦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稱,換句話說,這個詞一方面有點像是「莘莘學子」,一方面有點像「河南人」。

這就解釋了討厭被稱為婦女的人的心理——婦女是一個不適合描述個人的詞語,非要說某人是個婦女,是一種給她貼大標籤、抹殺她個人屬性的做法。

至於為什麼單純討厭婦女這個詞……因為人總是更關注群體之中的害群之馬,對大標籤來說,負面信息總是能蓋過正面信息。


支持改為女性,女人,女權等名稱。不管法定婦女是多少歲,婦女約定俗成仍舊是一個由婚姻歸屬關係界定的詞語。更為關鍵的是,婦女這個詞,不管原來意思如何,它不是現在的女性想要的,而是一直以來的男性社會強加於女性的社會標籤。那些為「婦女」這個詞洗地的男性答主,本身就是在剝奪女性話語權,而用男性的語境限制女性為自己發聲。憑什麼作為女性14歲以上就要接受婦女的設定,我就不喜歡這個詞不行嗎?

我能理解很多答主對咬文嚼字修改名稱以體現政治正確的厭惡。但是一次次看似無聊的政治正確可以帶給女性以實際利益。誠然,可能一段時間以後,大家對女性,女人也不滿意了。正如Negro, Black, African American 的演變。本來中性的辭彙被社會染上stereotype 然後淘汰,換一個意思上沒有多大區別但還未被stereotype化的中性辭彙。但是這個改變的過程也伴隨著美國黑人的利益保障和地位提升。叫女人抑或婦女,本身區別不大。意義在於,女性應有自己發聲的權利。哪怕叫老嫗節,只要是女性自己喜歡的,就應該有權利給自己正名。不斷發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辭彙,也是女性自我解放尋求社會權利的出口。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改名字這事雖說麻煩,但是你不說沒人重視你怎麼想,更何況其他社會事務。

改名與否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話語權的交接。

沒有語境的改變就沒有境遇的改變。當黑人試圖擺脫Negro的稱呼時,手握話語權的白人,也理所應當的認為黑人在人種劃分上就是Negro,是科學,是事實,是法律,企圖改變乃是顛倒黑白。殊不知Negro早已不是簡單的分類學辭彙,更是社會辭彙。這些所謂科學,事實,無一不成為當權者(白人,或男性)對弱勢者的壓制。


因為婦女背後的印象就是已婚,身材走樣,黃臉,蓬頭垢面的女人形象。

國外是women」s day,中國翻譯成婦女節,如果翻譯成「女人節」你會想到什麼形象,是不是一個妝容精緻舉止優雅的女人?but,天朝一定不會想每年提醒大家一次你要女人哦,他要提醒大家你要放下少女心哦別花心思在自己身上要相夫教子實現女人一生最偉大的追求哦!

中國把women翻譯成婦女簡直直男癌,有沒有什麼途徑能夠讓大家一起來抵制「婦女」的稱呼,把women翻譯成「女人」?


【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簡寫IWD)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

看吧,最開始的時候明明是個女權守衛男女平衡的正能量節日,只能說漢語簡直博大精深(;?_?)


人必自辱,然後人辱之。

有人說婦字從女持帚,男字還是從力在田呢,有哪個男子說自己因為這個字感覺被歧視了?

害怕被稱為婦女的女性無外乎害怕其所暗示的年齡狀態或者婚姻狀態,本質上在把自己當作一種會變質易折舊的商品,莫不在想以最好的價格將自己賣出去。

整個社會,對婦女歧視最重、壓迫最狠的人是誰呢?難道不是拒絕承認自己是婦女的成年女性?

主婦,夠大氣了吧,主人主子主公主父主母,莫不讓人頂禮膜拜,偏偏主婦悄然成了黃臉婆。小姐都升級成公主了,偏偏你們還覺得是稱呼使自己貶值了。

很多女性的價值觀里,認為女性應當被優待受供養,自己賺點零花錢足矣,還把自己貼上了女權的標籤,簡直可笑可憐。被當或者幻想被當寵物養起的一小撮男性玩物,自覺與其餘自食其力的普通女性不同,於是把各種中性辭彙褒義辭彙侮辱化了,來換取自身賣個好價錢。

不事勞作,自然是小姐。眾星拱月,豈不是公主。把自己往不事勞作與眾星拱月上靠,再好的辭彙也抵不住自身的不珍惜。


我也不想被叫作老男人。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是因為女生感覺婦女顯老嗎?


因為「婦」這個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家庭婦女的形象。

說實話,我也是這幾天才知道三八是女權的節日,以前一直以為是家庭婦女的節日呢


從我很小的時候,還不懂事才幼兒園的時候,聽到婦女這個詞都覺得很噁心……本能排斥


婦女—大姐—阿姨—小姐—姑娘—美女…

她們都不喜歡


推薦閱讀:

酒店半夜有人敲門而且在門口發出動鎖的聲音怎麼辦?
我要趁年輕多在自己身上投資還是存錢給家庭不富裕的父母?
男性的脾氣普遍要比女性暴躁嗎?
第一次帶女孩子回家過夜,應該準備點什麼?
應不應該因為微博上的鬧伴娘事件跟室友撕逼?

TAG:心理 | 女性 | 兩性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