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華為聯想,國產伺服器哪家強?
浪潮牌子老,華為財大氣粗,聯想買了ibm
因為聯想只有pc伺服器,貌似華為也是,我姑且認為這裡比較的是pc伺服器。我個人來選伺服器搭建系統的話是聯想&>浪潮&>&>華為。個人意見哈。
回答下這個問題:
目前國內從cpu的數量上來對伺服器進行定義,目前市場上可以分為1路、2路、4路、8路、16路、32路,其中1路、2路屬於低端伺服器、4路屬於中端伺服器,4路以上也就是8路、16路、64路屬於高端伺服器,對於中、低端伺服器這塊很多廠家都是O的,技術和價格已經相當的透明和成熟,各家的伺服器在這塊的競爭更多的是價格戰居多,盈利率很低,有時甚至是賠錢賺吆喝。所以針對浪潮、華為、聯想來說如果從市場份額來說,國內浪潮是佔有率第一,但是從全球出貨量來說,華為是這三家中最多的。聯想加上IBM低端伺服器出貨量,有時也對外宣稱自己市場佔有率第一,但單從伺服器本身性能來看,這三家差距不大。那為什麼大家都不掙錢,還要搶低端伺服器這塊市場,原因就是衡量伺服器廠商市場佔有率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出貨量,低端伺服器由於價格低廉和需求數量大,例如,BAT動輒就是五位數的需求量起步,所以就成為各家廠商搶佔出貨量的最大的戰場。所以不應該單純的通過伺服器的出貨量來看伺服器廠商的技術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說8路伺服器:對於浪潮來說,8路伺服器在中國的佔有率是在50%左右,所以浪潮在宣傳中說,每兩台8路伺服器,就有一台是浪潮的,從TS850、TS860再到K1 910都屬於8路的範疇,看過國際評測中心給做的性能測試報告,這塊的性能測試已經是世界第一的水平,很多人可能會有所懷疑,但不管是其中有多少真真假假,但毋庸置疑的是浪潮在8路伺服器市場上佔有率和性能都是首屈一指的。不過針對8路這塊,最開始是由浪潮最先做出來的,但是後續各個廠商陸續也出了自己的8路伺服器,隨著競爭越來越白熱化,曙光也有過佔有率第一的情況,但絕大多數還是浪潮份額較大,但是華為和聯想在8路這塊還是處於劣勢地位,份額比較小。 最後我們要說的就是32路高端伺服器,目前只有浪潮擁有32路伺服器K1 930、K1 950,確實正如上面所說,其實這一塊一開始主要是應對國家課題的,華為和浪潮都參與進去了,最後浪潮做出來並通過了驗收。目前已經開始在金融、電信、政府領域開始推廣使用,先入為主,相信浪潮在這塊的佔有率短時間內很難撼動,所以從這塊來看華為、聯想目前還處於劣勢。這裡面不得不說華為、聯想在這塊也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這塊的市場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各家必爭之地。很多人都覺得聯想收購IBM,為什麼沒有這塊,主要還是聯想收購的只是IBM低端X86伺服器,對於IBM小型機並沒有收購,還在IBM手裡。 所以總體來看,浪潮、華為、聯想,目前佔優勢的是浪潮,但是隨著各個領域的拉鋸戰的展開,誰也不好說最後勝出的是誰,不過很大的可能性是這三個中的一個。看你從什麼方面來評判了。作為國產伺服器市場三巨頭(曙光也不錯,但是規模小,且只是專註於教育高性能領域),浪潮華為聯想在伺服器領域,相比較而言,突出的還是浪潮吧。就出貨量來說,浪潮已經是連續十九年國產品牌第一了。就產品本身來說,三家應該差不多。高端產品先不說(小型機只有浪潮有,無法比較),x86伺服器就和pc一樣,就是組裝cpu、內存、硬碟,同質化嚴重,沒什麼可比性。單就產品線來說,浪潮最全。就技術來說,浪潮和華為強一些,伺服器領域,浪潮應該更勝一籌吧。華為的重點主要還是網路產品和通信。術業有專攻。
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當年國家把高端容錯計算機(俗稱的小型機)的任務同時交給了浪潮和華為,華為無法研製出協同晶元(能供8顆以上cpu協同工作),財大氣粗,就想買美國的公司,結果奧巴馬政府拒絕了。浪潮靠自研,研製出了協同晶元,於是就造出了小機。
圈內人的看法來說 除去IBM 聯想伺服器在中高端系列被浪潮拉開了太多差距
現在華為有了KunLun開放架構小型機,浪潮也剛發布了天梭M13關鍵應用主機。洗牌啊。
西北某自治區,從業幾年,本地里基本沒見過浪潮的貨,可能和面相顧客行業有關,不缺錢,能用ibm的就不用華為,能用華為就不用浪潮曙光。另外浪潮曙光的設備口碑在本地極其差,可能和市場沒打開售後跟不上有關。
浪潮曙光在蘭州某機關見到,實施人員裝操作系統裝不上~
另外本地國產化推廣單位,新項目也不多見惠普戴爾了,反正一個數據中心華為能全拿下就對了。另外,用肉眼看,聯想的工作站要比同價位伺服器的做工好太多,很精緻很高檔。通用伺服器技術方面國內最強無疑是華為,但是伺服器不是華為主營業務,華為一半不太宣傳一般企業也買不到。
浪潮伺服器在國內出貨量還是很大的,技術還是可以。但是有高端容錯計算機這個其它兩架弄不了。
聯想自己伺服器設計能力再買了ibm的x86業務以後還是提高很快的,有追趕浪潮的趨勢。推薦閱讀:
※對伺服器CPU而言寄存器ECC功能是否有必要?
※我們開發了一個APP,後端伺服器放在了美國亞馬遜的AWS EC2上。可是在國內訪問速度很慢。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如何加快互相網路傳輸文件的速度?
※網站頻繁間歇性宕機幾分鐘是怎麼回事?
※實現一個http伺服器需要怎樣進行?需要哪些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