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色消費與女權之間有什麼關係或者區別?

很多人都把腐,上升到女權問題,但是一部分人說跟女權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個人覺得乍一看男色消費和女權其實差不多,女性地位高了不久會消費男色嗎,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話題比較複雜,我簡單說幾句。

男色消費自然體現了女性表達權利的增強,這也是女權發展的一個徵兆。

但較為理想的女權,特徵之一應該是女性意識到並能夠有明確意識來運用自己手中的權利,認識到男性女性的不同,但這不同僅僅只是不同,沒什麼其他含義。

從這個角度說,男色消費並非女權進步,只不過是消費社會的一個產物。男色消費不過是一個生產-消費過程,在這過程中女性表達的空間並沒那麼大,把這個視作女權興起的重要標誌太過樂觀了,那傀儡線還在,只是換了個匠人。

多說兩句,很多人以為在女權話語邏輯中,男性是女性的對手甚至敵人,當女性有能力支配男人這便是女權的勝利,其實這不過是男權邏輯的體現而已。女權的目的只不過是要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自己。


我們昨天發布的文章在微博上收到了大量的評論,其中有一種聲音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男色」被消費的時代,男人已經被物化了,難道不是女性主義的一次勝利嗎?

這句話乍一看彷彿說的挺有道理的。

「消費男色」是意味著女人們可以像男人凝視女人一樣去凝視男人,我們似乎從慾望的客體翻身成為了慾望的主體。

曾經女人們被寫到書里、畫到畫里、印在DVD里,被觀看、被購買、被疏導慾望。

如今男人被印在雜誌封面上、火在微博熱搜里、興起在一輪又一輪的朋友圈刷屏里被談論、被圍觀、被寄託幻想。

這似乎說明了女人的慾望和訴求獲得了平等的對待,似乎這就意味著實現了男女的平等。

女人也可以擁有了對男人的話語權,既然男人們可以對女人提出例如「膚白、貌美、胸大、腿長」種種的審美要求,可以用女性的顏值、腿值等等外在條件來評價女人是否應該受到追捧。

那麼當女人們要求男人們「胸大、腿長、膚白、貌美」的時候,我們似乎獲得了和男人一樣物化異性的權力。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陷入瘋狂消費男色的潮流中,就代表著我們壓制過了男人嗎?就代表著我們平等了嗎?

對男人的物化真的是女性主義追求的目標嗎?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

就像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女權主義不等同於女尊主義

它的訴求不是站在全體男性的對立面要將男人踩在腳下,也不是追求能夠對男人行使絕對的控制權和支配權,更不是將男人們看待成一個「物品」而忽略其背後的更深層次的人性層面的需求。

只要把我們日常經常聽到的說法換一個性別,就能發現,以上的想法其實繼承的是男權壓迫的慣有邏輯。

「男孩子現在成績好沒用的,到了高中女孩的潛力一爆發就追上來了」

「你一個男孩子家的那麼累那麼拼做什麼呢,能娶個好女孩才是正經」

「男人嘛,重點是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讓你的那個她看到你了就心情愉悅,這樣你們的關係才能更融洽」

「對於一個職業男性來說,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而這些用性別來否定個體的價值的想法,正是要被女權主義拋棄的遺老遺少。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充分肯定自我價值發展的訴求,為個體價值的發展提供寬容的性別環境,讓女人們不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受到區別對待。

我們希望能夠多聽到這樣的聲音:

「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在於男生和女生的問題,而是努力和方法的問題」

「年輕人啊,不管是男是女,好好工作努力早日實現財務自由才是正經事」

「想要獲得和伴侶的親密關係嗎?那你首先要學會尊重對方的想法和理解對方的情緒哦」

「工作和家庭,男人和女人們都要學會去平衡」

總結來說,就是女權主義的核心在於獲得個人價值發展的平等權利,而不是牟取可以阻止他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權力。

說白了,就是我們只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希望在這樣的道路上能少掉因為性別而受到的無端歧視和指責。

鏈接點擊?當我們談論女權主義者的時候都在談論什麼?

我們最最最希望能夠獲得的平等,是求學、就業、生育上的平等,因為這些領域上的權利將會深刻影響一個女人是否能順利地完成人生理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而女人即便可以高舉鈔票行使自己的在消費上的權利,可以為了媒體和商家合力造出的幻想中的理想男性偶像們來買單,這仍然只是一種虛幻的權利。

就像知乎答主@沈暘 提到的:

現實是,幾千年的父權體制不會因為消費社會或是媒介所動搖,男權中心在社會深深紮根,而我們的大部分女性,願意或不得不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家務之中,女性的話語權仍舊處於邊緣位置,女權主義仍舊不能翻盤。

近一步來說,要充分發展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就要認清,「人」的價值不應該僅僅停留在「被圍觀、被欣賞」的靜態層面。

而是要明白,人和物的區別,在於除了提供感官上的刺激,還能創造出巨大的自我和社會價值。

只有當我們認清了「外表上的優越不應該成為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全部標準」,「外形上的突出並不能成為我們追捧一個人的核心理由」,當我們不再高舉「顏既正義,都長的這麼好看,你還要他們怎樣」的大旗。

我們才能體會到下面的新聞背後閃現的力度。

演員為了最精準的塑造角色而暴瘦增肥。

運動員為了提高成績,累到虛脫。

醫生為了做手術,可以將近一天不眠不睡。

攝影師為了一個鏡頭,3年在深山老林里與世隔絕。

才能不僅停留在對「物」的欣賞,而上升到對「人」的禮讚。

從而更加明白自我實現的道路不是作為「物」的外表能夠決定的,更多的取決你作為一個「人」的努力。

女權主義是要反對對人的物化。

就像我們總是在提醒大家對女人「少女化」、「網紅化」的粗淺審美,在當今的中國是對女性多樣化實現自我價值的粗暴否定。

鏈接點擊?少女臉橫行的時代,中國女人為什麼不「敢」變老?

提醒媒體在提到女演員的時候不要總是總是強調穿的是否好看,露的的是否得體而應該多評價評價她們作為演員的本職要求——演技。

提醒體育媒體們對於做出突出成績不停地超越自己的女動員的採訪不要總是停留在「男朋友是誰」「喜歡誰」來做一些八卦文章。

鏈接點擊?這屆媒體也算行?除了女排刷過屏,很多拿獎的女運動員連報道都沒有呢!

我們反對將女人「物化」,反對把女人固定在「容貌」「身材」「情感」這些相對狹小的評價空間里。

我們也一樣反對將男人「物化」,反對將男人身上貼滿「穿戴」「氣質」「顏值」這些表面的判斷標籤里。

提醒「小鮮肉們」不要沉迷於如今浮躁環境下營造的「有如此相貌,本不需要如此演技」的追星假象里。

提醒大家在「張氏冷漠」「龍氏比心」的背後,更多的要看到作為運動員的拼搏和付出。

更要提醒大家在蜂擁而上的「男色消費」的背後操縱的,並不是女性平權的崛起,而是消費主義的大手。

「物化男性」從來就不是女性主義或者說女權主義者的訴求。

相比於占上神壇去「控制男性」、「壓迫男性」,女權主義者更期待的是,將男權拉下神壇,與普通的女性趨於平等。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男性被塑造為只看臉和胸的「國民老公」,我們需要的是徹底廢除這種將人類當作商品的消費主義的審視。

兩性之間的關係不應該存在於誰「消費誰」,彼此欣賞、彼此尊重才是女權主義者的訴求。

從這一點上來看,反對「消費男色」,鼓勵媒體輿論大眾關注女性本身所創造出來的價值,是一件對男性、女性都有利的事。

需要男女雙方共同關注、共同推進。

她影herinfilm強烈女性意識的影視文化號中國文藝聯盟|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於好奇

推薦閱讀 | 輕戳

小燕子| 瑟曦 | 二丫 | 奇點 | 五美

勞模姐 | 阿佳妮 | 新小花 | 關曉彤 | 張藝興 | 袁靚靚| 費雯麗| 楊采妮

午夜巴黎 | 卡羅爾 | 素媛 | 罪惡之城 | 對抗性侵 | 遇見你之前 | 大魚海棠 | 盜筆

漫威 | 迷妹 | 美戰 | 小女警 | 小丑女 | 逃亡樂隊 | 小姐

烏龍女校 | 夏天 | 鍾無艷 | 實習生

傲骨賢妻 | 紙牌屋| 迪士尼

牡丹與玫瑰 | 廢柴 | 太陽的後裔 | 一吻定情 | 乳酪陷阱

餘罪 | 歡樂頌| 仙劍 | 小丈夫| 羋月傳 | 武神 | 明妃傳 | 老九門

不推薦閱讀 | 慎點

王思聰 | 雙標 | 鬧伴娘 | 主義 | 仇男的男


「女性地位高了」是相對於女性原來的地位而言。消費男色說明女生討論男色可以和男生討論女色一樣正常化而不受到男權的打擊而已。頂多是不同性別的話語權趨於平等。個人覺得,女權是女性的主體意識所驅動的,或者說女性自主的要求和男性平等的權利以及義務。而話語權趨於平等只是言論自由化的結果。


這是兩個問題1.腐是一種心理狀態,大部分的腐都是在意淫一種現實中靠自身條件得不到的優質對象。2.在自然界,雄性動物擁有更出色的外觀吸引雌性來增加交配機會,雌性動物根據個人偏好選擇更好看更強壯的雄性動物,所以男色經濟算是回歸自然界本能層次的表現,很多男性對此有一種被消費了的屈辱感,所以集體反對男色經濟,事實真相是大部分男性在外觀上根本達不到被消費的層次,由此也產生了一些並不願承認的嫉妒心理,在微博上罵exo傻逼的男性就是典型的失衡心態,其實靠智慧吃飯和靠長相吃飯本質上都是勞動所得,在智慧壓倒肌肉的力量後,雄性的外貌和肌肉終將回歸到被審美和娛樂的本能狀態,而在未來,娛樂將是構成現代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至於女權這個詞語存在的本身是來自一種反抗的態度,順便也定義了男權的負面形象,如同南街區的小混混組了一個幫派叫青龍幫,北街區的小混混沒有組織沒有生產能力,只能依靠青龍幫,經常被欺負被輕視,後來北街區的小混混有了生產能力,脫離了青龍幫的控制,組了個白虎幫,青龍幫就不樂意了,於是兩邊開始火併,被警察一窩端了,沒有了青龍幫也就沒有了白虎幫,男權意識消失,女權也就不覆存在,實現真正的平等。


  前段日子「武媚娘的乳房」在女權圈子裡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有批判異性戀男性的女權者很直接的指出:「看這部劇的,主要是女性觀眾,女人真的有如此巨大的、打量其他女人乳房的需要嗎?它表達的僅僅是男性意淫,以及某種意欲將天下乳房鑄造為一種模式的商業合力而已。 中國女人會為武媚娘的乳房而「護航」嗎?至少我不會。」

                  ——代表中國女人發言,對女色表示出否定的態度。

  那麼,這位不會為女色護航的女士,又是如何看待男色的呢?

  她認為男色是服務女性,社會進步的體現,並給予了正面評價:「初中女學霸們用壓歲錢購買的男性雜誌。看來雜誌編輯知道自己真實的市場定位是少女讀者的男色雜誌。社會在進步,男人為了「做一個真正的男人」買美容年卡,墊屁股整事業線的時代也許真的會來。」

  說了這麼多,問題終於來了——重男色抑女色,是女權進步的表現嗎?

  中國古代男色文化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套體系,甚至,還影響到了周邊國家。日本大概是其中受影響最大的了。我們的歷史上,還真有過重男色抑女色的時代——自明代開始,政府取消了唐宋一直實行的官妓承應制度,官員不能再合法公開地狎妓宿娼,而這一規定在京中執行得最為嚴格。女色既然受到限制,男色便相應地發展起來,不少男優在賣藝的同時也會賣色,如明代的小唱、清代的相公。

  通過男色上位,重視自己的色相超過才能的男人歷史上也是大有人在,但這一切都不是為女性服務的。在男權社會,重男色抑女色,只會讓女性的地位更為低下。

  如今的女性,經濟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可以成為男色消費的主體。各大門戶網站也懂得投其所好,李易峰、陳學冬、EXO、TFboys長期佔據熱門微博,那麼這些懂得消費男色的女人,是不是比不消費男色的女人更加女權呢?答案是讓人失望的。小鮮肉們的絕大部分女性粉絲,在美男身上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金錢,但這並不等於她們會用同樣高的顏值水平去要求自己未來的老公男友,她們的結婚對象也不會為了她們去整容。那些被消費的美男,更是被捧成了男神,如果有哪個女的膽敢切身實地的操男神的肉體而不是像那些「消費男色」的女人一樣隔空YY,很可能會被她們炮轟的體無完膚,她們寧可男神去搞基,也不願意男神被女人沾污。

  說完男色接著說說女色。過於重視女色而忽視了女人的內在的確不利於女權,但肯定女人的外在與肯定女人的內在是完全矛盾的嗎?上成功學課程的時候,得知一個方法可以令欠缺自信的女學員增強自信,就是要求女學員穿著性感的衣服(例如小背心和迷你裙),走到街上,用自身的女性魅力去感染人。這方法的確能夠令本來十分害羞、最欠缺自信的女學員提升自信,因為在過程中,女學員能夠發現,原來自身的性魅力可以征服人。

  欠缺自信和情感封閉的女人害怕展現自己美麗的一面,這種美麗不僅是外在的性感和魅力,也包括心靈上的美麗,例如自信與堅定。有些女人隱藏自己美麗的原因,是基於童年時受到的心靈創傷,再加上她天生自尊心比一般人強,因此從小在自己的心築起一道堅固的高牆,隔絕自己和別人的情感聯繫,確保自己不再受到情感上的傷害,但這也造成不可磨滅的嚴重後果,就是連帶她先天強大、能夠幫助她獲得成功的潛能都被壓制下去。毫無意外地,愛性感的女人不一定自信,但自信的女人都不怕展現性感。讚美女性外在的男權不一定支持女人自信,但打擊女性外在的男權一定見不得女人自信。

  提倡女色與女權並不矛盾,女色與有沒有乳溝也並無關係。男權社會重視的男色,不僅有肌肉陽剛男,也有不符合男權傳統要求的小白臉。女權提倡的女色當然也沒有必要局限於單一的審美,男權可以提倡男旦來取悅男人,女權也可以提倡坤生來取悅女人。

                上海車展取締女車模

                上海車展上的男車模


自古就有男妓男寵 消費者除了女人還有男同 但男寵的存在 總是不像妓女的存在一樣那麼的理所當然 廣為人知 那麼的雖然被大眾鄙視 但同時也被大眾接受。

男人默認嫖妓沒啥 卻要娶冰清玉潔的老婆。

如今 男色消費開始興起 網紅屆 娛樂圈 甚至有些大張旗鼓的意思。

雖然依舊被傳統觀念鄙棄 被接受的程度卻越來越高。 越來越多的女人看見男明星和男網紅 狂叫老公而不以為意 也不以為恥 這就是男色消費被接受度提高的體現之一。

女人終於在意識上開始擁有了選擇男人和消費男人的權利 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嫁人生子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鄧文迪曾經以青春的肉體和活力 被滿身雞皮皺紋的噁心老男人消費 如今她可以以不再青春的身體與金錢 去消費年輕男人的肉體與活力。

同時 科技與經濟的進步 使女人已經不再需要依賴一個丈夫來生養小孩。 她們可以冷凍卵子 年紀漸長 事業成功之時 開始培育一個小孩 看他長大 成為一個愛與被愛的母親 完成女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使命。

然而女人 尤其精神不獨立的女人 她們即使經濟獨立 依舊會畏懼孤獨 渴求愛情的安慰 以及擁有一個家庭所帶來的安全感

精神的依賴 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

我們人生的意義 不是去尋找一個對的人去陪自己走完一生 而是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哪怕要獨自走完一生

努力做個美人 看遍美景 吃遍美食 享受世間一切美好的視聽

愛情也很美好 正是因為太美好 所以千萬別將就

而且愛情可遇不可求 該來會來 何必苦苦尋覓

命運已經給我們安排太多美好 都來不及享受 何必執著一生 去找一個人

--------------------------------

把愛情 當成一個昂貴奢侈品 若我們不足夠有實力 不足夠優秀 根本不配被愛上 根本不配去擁有 這個實力不是金錢地位 而是人格。 生死挈闊 與子偕老 的愛情 確實存在 於平凡的夫妻 於不平凡的男女。 他們共同之處 不是金錢地位 而是人格的樸素高尚----------------至於世間大多的男女組合 不過是生理激素的反應 或餘生的將就 或為建構家庭 或為合作共生 罷了

別因為等待 而錯過沿途的風景 別因為尋找 而忘記看世界的美好

該出現的 該同行的 自然會來

話說回來 愛來不來呢


女性消費男色真的有用,從現在90後和00後看來,很多家長要教育男孩子要打扮的好或者學做家務等,但女孩子怎麼難看都無所謂。

這讓中國變成一個性別倒置的社會,讓中國對外競爭中處於不利之地,比如越來越衰敗的足球和經濟外交等。

其實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男性是視覺動物,女性不是。女性更看重男人的個性等。所以越來越多女性對男色追捧,其實是她們想對男性報復和壓迫而逞能而已。男的本來就喜歡性感美女之類東西,和壓迫女性無關。

男性在生理上就不適合追求美,因為追求美和男性荷爾蒙是相悖的。女性天生就適合追求美,而且在美的競爭和刺激下,讓她們更覺得挑戰和有趣,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女性喜歡出國到英美這種女人漂亮女色文化發達的國家原因。

男色這東西,古代和日本的意思是給同性戀看的。

中國現在欣賞女色都是非法,醜女越來越多,帥哥也更多了,但女人反而不喜歡,因為缺少刺激缺少挑戰。


「男色消費」:消費社會中的女權回歸?

【內容摘要】在消費文化日益繁榮的今天,女性已成為消費訴求的主要對象,與此同時,21 世紀的「男色消費」也適時宣告來臨,而這似乎代表著女權開始慢慢地從邊緣化回歸主流,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父權制在社會生活中依舊佔有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本文試圖在消費文化語境下,解讀消費社會和媒介中的「男色消費」現象,以探求「男色消費」的本質,並藉此反觀當代社會中的女性所處的位置。

【關鍵詞】「男色消費」媒介模擬 女權異化 消費社會

21 世紀以來,「男色消費」已成為消費社會中的一個普遍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媒介開始主打「男色風」,人們也開始關注「男色消費」現象,並探究其實質所在。而大多數人都自然地認為「男色消費」的興起代表著女權主義的進一步回歸,而未將「男色消費」與消費社會這個龐大的背景聯繫起來研究其興起的根源。「男色消費」的興起必然有其原因,而筆者認為其源於女性主義思潮的崛起這點還有待商榷,本文將力圖回歸「男色消費」的實質,探討「男色消費」與女性主義之間的關係,由此反觀女性在客觀現實中的地位。

一、從「男色審美」到「男色消費」

在具有強烈父權制色彩的中國歷史社會中,男色一詞其實並不陌生。古稱男色為「龍陽」,指對同性具有吸引力的男性美色。語出《漢書·佞幸傳贊》:「柔曼之傾意,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可見,男色一詞由來已久。那時的男色僅僅停留在審美階段,而到中國近代以來,以男明星為代表的「男色」已開始由審美拓展到消費,且與中國古代男色的審美主體為男性這點相反,近代社會對男色的追隨、品評和消費的主體開始轉變為女性。直到消費社會到來,「男色消費」已完全成為女性對「男色」的消費,媒介和商人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陣男色風,向女性訴求「男色」而引發前者一系列的消費行為,如觀看「男色節目」、購買「男色」廣告中商品、接受男性的服務等等。

長久以來,無論是在商場還是媒介中,女性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被作為一種展示符號,通過自己的柔美和性感訴求展現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吸引消費。「男色消費」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男性在公共領域大膽、公開地向女性展示自己的異性美,同時根據女性的審美需求變換形式美,如由高倉健式的硬漢形象轉向了傑尼斯美少年式的陰柔俊朗美,以吸引女性受眾的眼球。在消費社會中,「男色」已物化為商品,在形成時尚流行文化的同時也為自身賦予了符號意義,它正以佔據「女色消費」半壁江山之勢,高調地出現在商場、廣告和媒介上,讓全球的女性為之瘋狂,為之消費。

二、媒介模擬中「男色消費」的女權異化

現代社會的「男色消費」能夠盛行,大部分藉助的是媒介的力量。可以看到,「男色消費」在我國異軍突起的時候正是「加油,好男兒」和「快樂男聲」紅火的兩年。在這些選秀節目中,製作方給了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足夠的控制權———通過她們的選票決定選手的去留,一時間,女性不僅為了「男色」而痴迷,更為了手中對男性的控制權欣喜不已。其實,這類選秀節目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2 年由星空衛視出品的《美人關》和 2003 年由湖南經濟頻道出品的《絕對男人》。《美人關》作為一檔選秀節目打破了以往女生通常只作為一種視覺形象,而男性則是觀看主體的格局。站在台上被觀看和評論的是個年輕小夥子,除了一位男主持人之外,從助理主持到台下的觀眾,清一色的是女性。女觀眾的年齡從 18 歲到 40 歲不等,數量達 200人之多。男性參賽選手通過才藝展示、機智問答、體力、智力考驗等多個環節,接受助理女主持的輪番提問刁難和現場女觀眾苛刻的評頭論足。男選手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女觀眾,目的就是以其獨特的男性魅力征服現場的女生,達到吸引力的頂峰。在這個視覺主導的年代裡,女性開始以自我的眼光來取捨、欣賞男色。在這些選秀節目中,女性已經由原來在媒介中的審美對象轉變為了審美主體,媒介在「男色消費」節目中給予了女性超越過去所有時代的權利。

除選秀節目外,反觀近幾年在媒介中興起的各種男模大賽,以及各種「男色」雜誌,男性正越來越多地被當作審美對象,展現出「男色消費」的特徵。面對當下日益崛起的「男色」經濟,很多專家與媒體都在分析、討論「男色文化」這一現象,將新時代女性社會經濟權力與社會文化權力予以剖析,甚至揭示出當代中國社會權力的重構:男性中心社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機,女權主義正向主流話語圈擴張,女權主義正在日益走高等。

那麼,女權主義是否真的回歸主流?事實上,媒介只是利用模擬技術讓受眾產生了一種普遍的「超真實」的女權回歸幻境。在《模擬與擬象》(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中,法國後現代主義思想家讓·鮑德里亞認為,「擬象和模擬的東西因為大規模地類型化而取代了真實和原初的東西,世界因而變得擬象化了。」即媒介利用信息和符號等模擬技術構建了一個幻象的擬態世界,這個世界受到符號的支配形成了一種「模擬文化」,「模擬」展現出了「超真實」的特性。而女權主義在媒介構建的擬態世界中,已經變成了一種「超真實」。

媒介的「男色消費」構成了女權主義的無限拔高,從而形成了女權主義回歸主流話語地位的擬態世界。這個世界是個物符世界,女性實際缺席了其中的場景,但卻獲得了無限的快感和刺激,從而沉浸於許多類項共同組成的一種新的現實次序。在女性手中握著簡訊選票時,在女性不斷通過媒介「消費男色」時,女性無限享受著媒介構建的擬態世界為她們帶來的神經快感,從而產生幻象,甚至無法分清現實世界與擬態世界,認為已身在那個可以主宰男性的世界。在這裡,真實不再只是自然的自在之物(如山川和海洋),它還包括了認為生產(再生產)出來的「真實」(模擬實境等等),它不是變得不真實或荒誕了,而是變得比真實更真實了,變成了一種「在幻境式的(自我)相似」中被精心雕琢過的真實。而女權主義的真實面貌,就像鮑德里亞宣告的那樣:真實本身也在超真實中沉默了。

女權並沒有在媒介模擬中回歸,相反的,在這種媒介模擬中,女權主義開始被消解。無論是自由派女權主義、馬克思主義學派女權主義還是激進派女權主義,都批判電視媒介倡揚男性處於絕對主導地位的父權秩序,而將女性放在被動的、邊緣化的地位。現在,隨著「男色消費」時代的到來,電視媒介開始逐漸轉變節目里的父權秩序,塑造了女權主義中心的擬態環境,於是媒體開始叫囂女權的回歸,女性自身也認為得到了真實的,實際卻是超真實的女權中心地位。滿足的她們不再具有對父權秩序的批判,和倡導女權主義的熱情,女權主義或將在真正意義上開始被消解,而那些倡導電視應將女性放在更重要位置上的女權主義者們已經不知覺地被異化了。

三、消費文化語境下的「男色消費」解讀

「男色消費」現象不僅僅存在於媒介當中,在消費社會中,「男色消費」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侵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涉足服務業,理髮店、導遊、百貨導購、餐廳服務生,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出現那些「男色」?答案是否定的。以往的服務業需要的是那些有著甜美笑容的女性們,而現在,男性服務者正在取代越來越多的女性,展現他們的異性美。

廣告這個消費社會的產物同樣也在訴諸「男色消費」,在最近 Chanel 的一組手提包廣告片中,幾個半裸男模們手持世界頂級女式手包,展現他們完美的身材,而這原本是女模特們的工作。這正是「男色消費」赤裸裸的表達。

「男色消費」讓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為女性服務,展示異性美。表面上,「男色消費」代表了女性地位的上升,起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越來越壯大的經濟實力,女性想要一改幾千年來處於父權制社會中的附屬地位,藉助自己的經濟力量逐漸回歸主流。但「男色消費」衍生出的一個詞為「男色經濟」,這或許可以讓我們窺見「男色消費」的本質所在。在物質極大豐盛的消費社會裡,消費至上是消費文化理念中的價值核心,在這樣的消費文化語境下,無論是將女權放在中心地位的媒介,還是讓美男為女性服務的商人,消費利益和眼球經濟都是他們操縱「男色消費」的最終目標。

消費社會中的「男色」多是按照市場需求打造而來的,當女性們喜歡身材健碩的男性時,施瓦辛格來了,高倉健來了,當女性們轉而喜歡陰柔秀美的男性時,好男兒來了、快男來了,讓女性趨之若鶩的男性在消費社會永遠都不會缺少。所以,無論是廣告里的男模,還是理髮店裡的髮型師,他們的目的顯然是一致的,「為您服務」需要用源源不斷的金錢來支撐。擁有經濟實力的女性也樂於用金錢來享受服務,沉浸在服務的舒適世界中,這似乎又回到了與媒介相同的狀況,媒介模擬中的女性沉浸在幻象世界中,而消費社會中的女性沉浸「男色」的符號價值即精神滿足中,自認為女權主義已經回歸到自己手中,在讓媒介與商人不斷賺取眼球注意和商業利益的同時自得其樂,真正的女權主義開始慢慢被忘卻,直至消解。

當然,這是在一部分擁有經濟實力,能夠消費的女性身上的狀況,那麼,這是否又意味著其它女性將重拾女權主義大旗?而事實上,「男色消費」已將她們的生活逼迫到更加困難的境地。各種美男佔據了原本是女性工作的服務業里的崗位,如果髮型師是男性,那麼洗頭妹就是女性,如果 Chanel 讓男模來拍原本是女模拍的手包廣告,那麼女模們自然少了一份工作。當這些女性開始尋找更多的工作時,還有哪位女性會在有閑的時間喊出女權主義復興的口號?

四、回歸現實的女權主義

在媒介模擬下的幻象世界和消費社會中,「男色消費」正在消解女權主義,而回歸現實的女權主義同樣站在灰色的地帶。現實生活中,包括在家庭和工作中,女性的地位依舊處於父權制的統治之中。當女性興緻勃勃地觀看電影里的「野蠻女友」們後,她們記得時間煮飯和做家務,當她們滿懷激動之心為好男快男們投下一票時,她們在公司里卻要受到男性的「投票」,當貴婦們興高采烈地享受「男色」服務時,回到家卻要為家庭里的男性服務。女性們從媒介世界和消費社會中回歸現實,卻發現一切都沒有改變,而大把的時間被花費在電視機前,大把的金錢被花費在「男色」服務上。

現實是,幾千年的父權體制不會因為消費社會或是媒介所動搖,男權中心在社會深深紮根,而我們的大部分女性,願意或不得不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家務之中,女性的話語權仍舊處於邊緣位置,女權主義仍舊不能翻盤。但無論是媒介還是消費社會,「男色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的地位,構建了一種性別平等的文化價值觀,這對於廣大女性來說,恰是一次重新塑造女權主義,推進後現代女性主義發展的大好時機,或許這是一個我們可以期待實現的未來,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支持「男色消費」的理由。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傳播系

盧 芸


女權主義的本質是平等主義。

背離了上述理念的「女權主義」是偽女權主義。


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就想想傳統父權社會鼓吹的看男人不應該看臉要看能力,女人看臉即可是什麼邏輯。

造成了怎樣的男女社會地位差異。

當女人不再需要依靠男人的能力,那自然是大家都看臉啊。


女性凝視可是比男性凝視大的多的市場!

你看自然界那些亮晶晶眼睛的雌性,可都是看著雄性爭奇鬥豔,樂此不疲呢。真正好色相的是女性喲。

至於女權,至少現在女性有的看,能光明正大看,不管出發點是不是女權,客觀上是進步了。



推薦閱讀:

一款潮流玩具誕生之後如何推廣到市場?
如何應對QQ群中 ギリギリeye ~ギリギリmind~ 的刷屏行為?
關於rastaclat小獅子手鏈的相關問題?
卷褲腳的流行風潮是如何而來的?

TAG:女性主義 | 潮流 | 社會心理 | 同性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