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唱空城計的時候,司馬懿為何不派一副將領兵取其首級?

萬一有埋伏死的也不是司馬懿自己,取了首級就是大功一件。也不用怕狡兔死走狗烹,蜀軍不是還有姜維這樣的威脅?


講道理,三國志里就有人玩過空城計。比如趙子龍,比如曹操。

但是像諸葛亮這種文官超級囂張版的空城計還真的沒人沒玩過。

而且,這個事情,是出現在三國演義的。而三國演義裡頭,主角是誰?很顯然的。

就是劉備,諸葛亮,姜維。

那麼,如果諸葛亮在彈琴的時候,被司馬懿一箭射死了。。。這書還怎麼寫?

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記得三國演義裡頭,好像有什麼身懷六甲之法,還是什麼縮地的,就是魏軍騎著馬追諸葛亮,居然越追越遠。

我覺得司馬懿不去攻擊諸葛亮,很可能是他透過小道消息知道,諸葛亮會這招,射了箭也沒用。

你箭射過去,總是還沒射到他就被拉開距離了。(滑稽)

===========分割線----------

抱歉,我錯了。。。不是身懷六甲之法,而是六丁六甲之術。。。


首先,歷史上沒有這樣一出空城計,僅僅存在於演義;其次,演義這樣寫完全是劇情需要,為了突出老羅愛豆的智商突破天際,如果真如題主所說的發展,那麼老羅就篡改了歷史,也殺死了自己的愛豆,他當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也恰如題主所說的問題,如果歷史上真有這樣的事,那麼司馬懿很可能就這樣做了,所以演義中的空城計經不起仔細的推敲和琢磨,所以也無法真正在歷史上發生。


因為諸葛亮的空城計 根本就是瞎編的。。。

我來續寫一下:

仲達聽到了樓台上的琴聲,覺得真的好難聽!!立刻讓劉曄霹靂車一彈拍過去!

諸葛亮,卒。


謝邀。

如果僅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的視角來論的話,派兵試探有兩種可能:

1:真有陷阱,無論他派誰去試都會使自己損兵折將。本來被之前諸葛亮暴打的拒不出戰就已經威信大失了,這要再害死個誰誰誰怕不是軍隊會立刻嘩變。

2:沒有陷阱,司馬懿將成為整個三國最大的笑料——畏蜀如虎,竟將潑天大功交付無名下將之手,這輩子怕是都沒人用他了。

3:諸葛亮直接投降,真投降吧司馬懿多個大政敵,搞是夠嗆搞的過了。假投降吧咱看看日後姜維玩的那出就知道了,整不好曹叡都得搭進去。

4:諸葛亮殉國,那塔嗎的司馬懿可玩大了。空城計時的三國演義里能玩命給諸葛亮報仇的萬人敵那可真是不少,魏國有沒有事不知道,司馬家倒是挺容易滅門的。

所以司馬懿為什麼不跑?


謝邀,閣下聽說過狡兔死 良狗烹么?你以為司馬懿是忠心國事之人嗎?諸葛亮在,他就可以執掌軍權影響中樞,所以他需要養寇自重,所以他配合諸葛亮演了這場戲,而諸葛亮也是熟悉司馬懿這種心理才敢擺空城計的。你看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被折騰成啥樣了,所以你說你是司馬懿,你會弄死諸葛亮嗎?


如果真有空城計這一出,不過還是還可以假裝分析一下。我覺得最主要是司馬根本就不想知道是不是空城,反正找個理由不弄死諸葛亮或者捉住諸葛亮就行了,你想,諸葛亮如果被抓或者死了,那曹睿還會留你司馬在領兵,乖乖回去種田,被弄死也是很有希望的,司馬才不會這麼蠢,有諸葛亮才有他的用武之地,朝廷猜暫時不敢怎麼動他。


怎麼都開始養寇論了?我告訴你們那是不可能的,這倆人就算再相愛也是要相殺的。

假設死馬沒異心,如題主述;

假如死馬有異心,更要千方百計弄死孔明先生,然後攻下蜀地,兼并關中漢中巴蜀,效仿秦滅六國舊事。

所以這事就像 @玄然 所說,就是個沒編好的童話,聽過就算了,不要當真。


因為諸葛亮死了,就不能出祁山了。坐在城上的是假的諸葛亮!


那後面的幾十章還怎麼想寫啊


1、這事兒賴不上羅貫中,空城計最早的記載是晉代郭沖的「遺亮五事」。

2、民國時候呂思勉老先生就說過,如果這時候來的是一路山賊,武侯就交代在這裡了。

3、司馬懿的副將是司馬師和司馬昭,遇事不決派兒子上去送死這做法,和宣王的性格不符。

4、司馬懿可能貪圖幾年後的那身漂亮女裝。


養匪自重


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不敢進城,派點弓箭手都能把他射成刺蝟,更何況按照演義司馬懿好像有10萬大軍吧,都能把那破城圍幾圈了。

無非是作者黑了司馬懿而已


既然是講演義,咱就按比演義更演義的路子來。

事實上,早就有人替諸葛亮考慮過這種風險了,而且也讓諸葛亮完美地預先解決了。這個人,就是張國良先生,就是他說的蘇州評話《三國演義》。

在《三國演義》里,城樓下邊,司馬懿疑心有詐要退兵,司馬昭說莫不是諸葛村夫陰咱們呢,進去試試?被司馬懿攔住,乖乖走了。

司馬懿為什麼這麼怕諸葛亮?司馬昭怎麼這麼好勸?《三國演義》里沒詳細交代,張國良評話里可是講得清清楚楚。

咱們從頭說起。

《三國演義》里空城計的時候應該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第一次照面,但評話里,卻把這對相愛相殺一生宿敵的初遇提前到草船借箭的時候。

話說周瑜要害諸葛亮,讓他造十萬支箭,問他需要多少天。魯肅好心要幫諸葛亮,在一旁連打手勢說要三十天,諸葛亮裝傻充愣,說只要三天。立了軍令狀後,回來還反咬一口,說魯肅沒比劃清楚,這才說了只要三天,得,魯肅又做了好事還落埋怨,內疚去吧。

要了三天期限,工匠們知道諸葛亮是好人,都想拚命加班加點,多造一支是一支,可就諸葛亮不著急,連著請工匠們吃了三天酒,第一天開工宴,第二天完工宴,第三天慶功宴……合著三天一支箭也沒造。

魯肅見了,心說這是知道要死,臨死想做個飽死鬼呀,我這罪孽可大嘍……諸葛亮一看把這獃子撩得差不多了,啥忙都肯定幫,才讓他悄悄準備了二十隻船還有其他……這段《三國演義》都有,就不細說了。

單說諸葛亮見一切都準備好了,開始出幺蛾子了。上了他的那條船,轉悠了半天,讓人把後艄鋸了,說看著彆扭。鋸完了,又說看著更彆扭(可不嗎?),讓再給釘上吧。

然後就是草船借箭了,跟《三國演義》大同小異,就是增添了很多有趣的細節。

比如曹操一開始不知道江上黑乎乎的是什麼東西,尋思著派人開船圍上去看看。徐庶一看基友有難,我得出馬,就冤曹操說那是長江卧魚(嗯,卧龍降了一輩,也不算完全說謊),可別讓它衝過來,只能射箭阻攔,而且這玩意還是神物,還得焚香跪拜,虔誠許願……

(沒錯,張國良比羅貫中還要擁劉反曹,曹操在評話里凈做冤大頭了)

但是曹營里除了徐庶,還有一個人看出來這是諸葛亮來借箭,這人就是司馬懿。但這時候司馬懿不受曹操待見,位卑言輕,說丞相你上當了,曹操不聽,還把他臭罵了一頓,快跟我一塊好好磕頭。

等天亮霧散,箭也借得差不多了,諸葛亮還賤不兮兮地讓眾人大喊謝曹丞相箭,咣咣打臉,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

但這時候,司馬懿帶著司馬師司馬昭,爺兒仨架著一隻小船就追出去了。小船人少輕便,快,草船扎滿了箭,它吃水啊,這麼著就追上了。

諸葛亮也不慌,出來和司馬懿鬥了幾句嘴。司馬昭年輕人急性子,心說哪這麼多廢話,提著刀蹭就跳諸葛亮船上去了。

別忘了,那後艄是鋸下來又釘上去的啊,看著結實,就倆釘子撐著,一百多斤跳上去,那還有好?「撲隆通」一聲,司馬昭連人帶艄掉河裡了。司馬懿這一救人,再追就追不上了。

所以啊,司馬懿和諸葛亮打過交道,知道這傢伙心眼多,吃過虧,看著空城,怕諸葛亮還有後手,所以不敢進去。司馬昭還是急性子,說甭跟他廢話,提刀衝進去不就完了嗎?司馬懿沖他一瞪眼:忘了當年「撲隆通」的事啦?

得,一句話提了醒了,司馬昭瞬間條件反射,渾身一陣冰涼(草船借箭那可是大冬天啊,這掉到河裡得多酸爽?),不言語了。

撤吧,爺惹不起你還躲不起你么?

可惜啊,張先生的評話三國只出了十四本,2013年張先生仙逝,這評話三國,怕是成絕響了……


張郃、秦朗:MMP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講過,歷史上諸葛亮其實並未有過「空城計」,這只是羅貫中為了體現孔明多智而近妖的體現之一。因為這並不符合邏輯,司馬懿大軍壓境,不全軍攻擊就不怕伏兵;其次,圍而不打,則可破空城之計。是以何來的直接撤退呢_(:3」∠)_


詳細答案請看百家講壇。


張頜差不多就這樣死的。司馬懿怎麼知道諸葛那邊實際情況。


司馬懿又不想為曹魏賣命,諸葛生平不弄險,司馬何嘗不是?他只要保持住戰爭的僵局,他司馬就能一直掌握軍權,為司馬家族篡位謀基礎。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馬懿最終目的是篡取魏國。

曹操說過能制衡諸葛亮的只有司馬懿,曹丕每用之,必制之。

諸葛亮不死他就不會死,他在軍中的威望會越來越高。才有了石苞,鄧艾這些跟隨的人。

司馬懿甘心只做最厲害的防守大將,龜縮大法,諸葛亮再厲害我不跟你打,就不會有大失誤。

司馬徽是司馬懿的叔,是諸葛亮的師傅。司馬懿跟諸葛亮還有一些惺惺相惜,當年諸葛撤軍之時司馬懿問「聽到了嗎」「看到了嗎」好像只有張郃理解了,幾十萬大軍無聲無息一下就隱入大山之中銷聲匿跡。

最後一戰諸葛亮設計用火滅司馬懿,《司馬懿吃三國》裡面有一個當年黃巾起義的江湖術士在蜀國泄密,司馬懿找到當年同窗周宣卜了一掛,算到有雨,這方面周宣是精通,精,比諸葛亮還專一,所以司馬懿決定自行進入圈套,從戰術與意志上摧垮諸葛亮,讓諸葛亮明白天意在哪裡。

最後諸葛亮暴斃,司馬懿又主動留下,死諸葛嚇死活司馬的故事。

主要原因是主要矛盾不在諸葛亮這裡,是自己掌權,諸葛亮屬於次要矛盾。


推薦閱讀:

鄧艾與司馬懿,誰更會打仗?
蜀漢既然鑄直百五銖等大幣,為什麼又另鑄蜀五銖?
你覺的火鳳燎原里有哪些經典的或者你很喜歡的或者令你印象深刻的台詞?
曹操所倡「選賢惟才不惟德」在如今和平年代是否可行?
為何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失守後,直接撤退,而不是再打一波?

TAG:三國 | 諸葛亮 | 三國演義書籍 | 司馬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