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京大學需要安檢才能進校遊覽的規定?
不是北大人,我來說說我們學校。
我們學校可以隨便進出,並且校方引以為傲,「大學就應該是全開放的」。
新校區,校區面積挺大,校園修在郊區,方圓二十里最繁華的就是我們校園。每個夏夜飯後,周圍各種村鄉的居民都會涌到我們學校里散步。
白天,校園裡的水池邊、小噴泉全是大爺大媽和光著屁股的小孩兒。
周末,插著「禁止踐踏」的草坪上總會有從市中心來踏青的市民。我們學校有很多海棠花,海棠花開的時候,校園內路上車停的滿滿的。食堂里時常可以看到提著塑料袋來買雞蛋和饅頭的中年人。校園內外都有擺攤的,門前大廣場的學校沒法兒管,食堂前面的人和校衛發生過衝突。開水房裡經常被借飯卡刷熱水,學校里也有收售校園卡的人。通宵自習室里總會有身份不明的人借宿。晚上經常有不會開車的人來我們學校練車,就在學生們走的馬路上。人工湖裡的魚苗撒多少就會被撈走多少,大人扛著兜網,小孩兒跑在前面。我唯一慶幸的是社會上來的人不會跑到我們教室里,因為裡面沒空調,而且新學校沒什麼看頭。我每次看到「湧入」的市民們(而且沒什麼素質),我都會在想,我們這種非旅遊景點的學校,就因為校園修的大了點,就變成了市民公園,那北大清華的學生,以及櫻花開時武大的學生們,要面對多大的壓力和騷擾,或許他們已經習慣了,或許社會根本不在意他們的聲音。
曾經看到過新聞(不是我們學校)說,有高校不允許周圍的民工在校食堂就餐,標題起的很有煽動性,嗯就是《網易新聞》啦,評論區里頂的最高的說法跟題主的內容差不多,不過話就要難聽很多了,當然我想他們也沒把新聞正文看完,因為那些民工在食堂鬧過事兒,學生向校方反映了好多次,學校不得已才貼出禁令。當時我印象很深的一條評論是「沒那些民工誰給你們蓋的學校,呵呵」,我只想問「他們可以隨意出入你家么,你家的房子又是誰蓋的」,肯定有人會說「學校是公共場所」,但是學校是個特殊的公共場所,主題是師生,一切校內的活動都應以師生便利為重。
市民們的素質總是參差不齊的,或許題主會覺得自己進去也就是參觀參觀,不會做什麼影響師生們的事情,但是作為「參觀者」這一整體,誰來保證這個整體不會去干擾學生們,更不用說,即使人們進去什麼都不做,光是數量上達到一個等級就夠影響師生們的了,連故宮、莫高窟、布達拉宮、圖坦卡蒙墓、盧浮宮等等的陸遊景點都會限制參觀人數,學校憑什麼就能讓你隨便進出?
北大,或許像題主以為「一直以來在百姓心目中北大本身就代表著這個社會的上層,是精英的搖籃」,但是,這些在將來可能成為精英的人,此刻仍是一個個來此求學的大學生,不是動物園裡的猴子。
至於「上層似乎是要與下層劃清界限」,紫禁皇城曾經還是皇帝住的地方呢,現在天天接客,自己的心結還是自己解吧。
——6.13補充——
我看好多人提到了廣場舞,我怎麼就把這一條給忘了呢...一年前搬了校區,市內的老校區,有著半個世紀左右年齡的老校區現在旁邊修了居民區。教學樓有兩座,一座面對著校園廣場,一座背對著河堤,當然,全都是校內設施。校園廣場上每天白天都有大爺大娘來遛孫,我們戲稱自己是xx幼兒園附屬大學,四層小樓,上課時候樓前小孩兒的哇哇聲聽得很清楚,每天晚上自習時間也都會有大媽們來廣場上「做運動」,但她們會把音量調的很低,不仔細聽是聽不到的,我對此感到非常幸運,我們沒有遇到那種不講理的大媽。河堤上就熱鬧了,晚上出來遛狗的熟人們都會站在一起聊天,任自己的狗互相吠叫著。
同學們說都習慣了,而這種「慢慢就習慣了」,一直讓我覺得很可怕,好像做錯事的是我們一樣。麻煩講講為什麼校園就一定不能有圍牆有門禁?就是因為某些國外知名大學沒有么?東施效顰知道啥意思嗎?不設圍牆的大學所在的國家人口密度如何?中國,尤其是北大所在的帝都人口密度如何?你知道沒門禁時北大校園什麼樣么?中關村那些寫字樓里的白領們天天組團來北大吃學生補貼飯,和學生搶,還不排隊。更有看到商機的生意人從北大一次打幾百份飯出去賣。汽車為了避開北京擁堵的交通,很小聰明地選擇穿行校園,在生活區撞倒學生和自行車後反過來訛學生刮他的車。十幾個的哥長期在校園某處趴活,為爭搶客源大打出手,打輸的一方隔天拉人來報復,順便撞壞附近留學生公寓的欄杆。2007年夏季,北大未名湖區臨湖軒明代魚冼被盜,為國家一級文物。導遊會直接帶一個團衝進正在上課的課堂,用喇叭介紹道「這裡就是北大著名的理教,北大的課堂一直是向全社會有志青年開放的,讓我們親身來感受一下!」如此種種,你也來感受一下?
我只想說,大概是由於國家公共資源太過緊張吧,公眾對於北大以及類似的景區或者公用資源總是有一種佔為己有而後快,能揩油多少就揩多少的心理,一但被拒絕,就振振有詞自己是納稅人,北大是全國人民的,,,但同時自己作為全國人民的一員,以北大主人自居時,並沒有相應地負到作為主人應有的責任,例如保護景區文物,保護北大作為一所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出於一種非常變態的陰暗的心理,部分遊客對於看到北大被破壞的地方不僅沒有同情心沒有反省自我,反而會有一種「你們北大也不過如此」的快感。親眼目睹兩個遊客曾試圖往未名湖邊一口清代皇家鑄鐘上用塗改液留言,當他們發現整個鐘體上早已密布「到此一游」的留言,他們根本找不到留字的地方時,一面收起塗改液悻悻而歸,一面互相討論「原來他們北大學生的素質這麼差,亂塗亂畫」。這種知錯故錯只為自己爽的小聰明,達不到目的就污衊對方的無恥,以及不管啥事都能上升到北大素質問題的無腦從眾小清新,以及貶低一下北大就自我感覺完暴北大高材生的現在阿q劣根性,使我對北大的門禁制度舉雙手贊成。所以,動不動就高唱大學不應該有圍牆的高調,只能顯示出你的文藝小清新氣質。要是你能先把自家的防盜門卸了,門板拆了,給你家附近的遊客提供歇腳和塗鴉的空間,以低於正常價值的三餐長期供應街坊鄰居,把你們家最值錢的祖傳寶貝擺出來供全國人民免費觀賞,對絡繹不絕組團來你家取經,看你學霸兒子如何做家庭作業,以及川流不息前來參觀你全家日常生活作息起居包括全程旁觀你夫妻夜生活的仰慕者們可以做到無悔無怨,並對他們打擾到你家正常生活的造訪毫無怨言時,再來批評北大的門禁,否則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唔,你們為什麼沒有人發圖……
聲明:非北大校園,圖為與北大因限游同受爭議的廈大校園。
PS:圖片未經本人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大部分是親自照的,部分來自校友,侵刪)。以下圖片的拍攝時間均為2013年我校實行限游令之後,今年情況與之相似。
實行限游令前與現在的區別是:現在是周末節假日以下情況加劇,以前是天天都很嚴重。
圖一:西村排隊的遊客
圖二:遊客隨意進入教室
圖三:遊客翻牆入內
圖四:遊客翻越上弦場圍欄。前幾天經過的時候,這位正在翻牆的女遊客身下的尖尖角已經被卸掉了兩根。
圖六:本是學生用於往返兩校區的隧道因著名的塗鴉而擠滿了遊客。鄙校學生在此發生過多起碰撞事件,並被遊客「詐騙」近萬元。這事兒還是發生在限游之後。
在這道題只有四五個回答的時候我就寫了草稿,但想了想自己不是局內人,恐怕沒有太多資格評價,直到多個回答拿鄙校出來挨槍子兒,甚至認為鄙校「不包容」,終於是忍不住了。
雖然鄙校是比不上北大,但輿論使得我校的在遊客心中的熱度恐怕不輸北大。但其心理卻有著極大的不同:去北大是瞻仰,來鄙校是觀光旅遊。經眾多北大學生說明,個人認為北大和鄙校遊客准入的方式類似——刷身份證,對於有無安檢的說法有爭議,但鄙校暫無安檢。
個人認為刷身份證(至少)的方式主要有兩個優點:
1.確認來訪人員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遊客和師生的安全。2.「人為「控制遊客進入速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校內承受壓力(拿我校為例,去年端午節假期第一天中午約2點,我問南門的保安,現在南門大概進來了多少遊客,他告訴我——5000,。此外,我校還有一個大門可供遊客排隊,即為第一張圖中的西村校門。)毫不誇張地說,遊客快比學生多了。這樣的情況,不限游——天理難容。一個社會人享有的自由有多大,則承擔的責任也就有多大。
這是對等的。
同理,北大開放市民的自由程度有多大,進入園區市民承擔的責任就有多大。如果市民能承擔的責任很小(假設最多能做到不殺人放火燒殺淫掠,做不到不亂扔垃圾,不阻塞交通,不隨意坐卧,不惡意佔用空間……),那麼他們能得到的自由就很小。很簡單,你做不到自我管理,那麼就接受管理。你不能說,只要最大的遊客進園的自由,而不願去承擔任何責任。國人目前最想得到的狀態不過是:想要最大的自由,而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前,我們的自由確實太少,我們要去力爭自由;但是我們要扛起與自由對等的責任。否則,你沒有權利去爭自由!
我相信,如果某一天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保持克制和理性,完美地管理自己,所謂受不受限制進入大學,根本不是問題吧。
我在國外看到的大學和公眾場所,之所以沒有布滿保安和諸多限制,很簡單,人家都不亂來。我以前也是經常去北大和清華溜達,也完全沒人管。看來人一多就不行了。
記得曾經去過多倫多大學和京都大學,後者有門有牆,不過根本沒人管你是誰,前者完全沒有牆,是完全融合在城市中的。所到之處,我是可以看見遊人和行路者,人家就是安靜禮貌的遊覽,絕不會製造任何麻煩……一派寧靜的氛圍。
----題外話---
說起北大,我發現對於我們身處的城市,有一個很重要的意識存在在很多人的大腦裡面:
除了我自己家,哪裡我都沒有歸屬感,這個城市裡面,看到的絕大多數東西,都不是我的,我只是臨時佔有,街道,公園,樓宇,道路,公共交通……他們只是為了我的生存和生理需求而存在著的,除此之外對我沒有意義,所以我不在乎,我怎麼舒服怎麼來……他們之所以沒有任何負罪感,大概就是一條:因為我窮啊,所以我佔便宜,不講究是理所當然的啊。現階段就是要不斷的榨取資源,我沒有能力付出,不是我的不想,是我「真的不想」。
很少有人這麼想:這是我的城市,這是我的土地,我雖不獨自佔有,但是有我的一份子,我會愛護,因為任何地方的破壞和污染,都是污染我自己的家園。小到家鄉,大到整個地球,都是如此。唔……我不是北大人啊,不過我自小至今住在與它相愛相殺的THU,是不是可以說兩句?
毋須諱言啊,作為子弟從小接觸的就是北大和THU的相愛(無)相殺(有)的事情,但是唯有一條,對北大無比的理解,就是控制外校人員進出。
每年的寒暑假,簡直是一場災難。
不信?請從西門進入。
西門的路本來是雙行線,現在騎自行車都是困難,草地被肆意踐踏,滿地的瓜果皮。這還是控制了旅遊人數的情況下。
二校門前幾乎水泄不通,大禮堂前的草坪時有打滾的人——我會告訴你草坪下鋪設了昂貴的微灌系統么? 怎麼喊,他們也歡(bu)樂(yao)的(lian)在上面奔跑,權當聽不見。
草坪前的日晷被攀爬拍照——看不到前面大大的文物提示碑么親?
等到了東門,就更神奇了,有人站在,對,站在刻著校名的石碑上拍照。
食堂爆滿,甚至有些缺德的導遊把他們領到了家屬區。(到底想幹什麼→_→)
更不要提近春園湖裡飄蕩的塑料瓶,西湖游泳池外一圈一圈路人像看雜耍一樣圍觀游泳池裡的游泳的人。
因為很多朋友在pku,所以也進出過很多次,pku相對thu小很多啊,也榮幸的去了著名的某園……不過當時天色已晚,被牆頭的喵星人嚇出了一身汗==
完全不難理解pku里的人對來人的反感。只要將心比心的想想,上下學的路上擠滿了遊人(pku的路窄的可以→_→),搞得快近乎寸步難行,食堂都是外來客,吃著學生價格的飯菜搞得學生沒地方吃飯,草坪被踐踏,滿地的垃圾,自習室外一堆遊人隔著窗戶像看珍禽異獸一樣指指點點,時不時導遊的大喇叭就響起來了,是個人,都得抓狂吧?
能別跟我說這是你自由咩?不遵守公共道德不能說你違法亂紀啥的,不歡迎你還不許了?
別跟我說學校是全國人民的公共財產好咩?且不說多少樓多少地是校友捐的,中南海也是公共財產嘛,你咋不進去闖闖叻?
你去任何學校參觀,人家學校有收你一分錢咩?你破壞人家環境,干擾人家生活,心滿意足的糟蹋完了,來說這個,你好意思咩?
你給人家除了留下滿地狼藉,有帶來啥好的咩?
啊啊啊,別說大學是中國人的大學,是納稅人的大學,哪個不是納稅人的大學啊,那憑啥有人top2,有人985有人211有人啥都沒撈著嘛。那還高考個啥?勞資是納稅人,勞資應該想去哪個大學就能去哪個大學學習嘛~
別鬧了親,真的是不堪其擾啊。
對了,thu這邊傳說,pku在開放的時候呢,被某遊客偷走了一個蠻貴重的文物,好像是個什麼石頭小雕像??至此之後,pku就再也不開放了,然後thu也名正言順的不開放了~~
路邊社消息,僅供參考~P大太小了,真的放不下這麼多遊客,要不我拿我的北大校園卡把你們帶去清華玩吧,那裡面可大可大呢,hiahia
對我就是來吐槽的!今天又有這種事情,忍不了了直接上圖!不匿
---—-----------------------對你們來說是景點,而對我來說,這是我家。我得在教學樓上課,我得把我的精力都消耗在這裡,最貴重的財物都交付在這個環境里;我得在這生活,明白「生活」的意思嗎?就是,我晚上得在這睡覺,我想睡的安穩,我得在這洗澡,我想洗得「安全」,我得在這吃飯,我想吃的安心(食堂曾經有不明包裹然後來一堆特警帶走這事能亂說?)大學是納稅人錢蓋的是吧?我們宿舍一年1000塊左右也是國家補助,要不要一起來住啊?我不是說圖上的變態和小偷就不會是內部學生,但至於這個比例和影響,你們自己用腳趾頭算吧。作為一個北大人,常常被遊客問路莫名湖(未名湖)和要求拍一下雷鋒塔(博雅塔)合照的心情特別沉重。
最重要的考慮是安全問題。
有一部分國人看待P大的心態很不正常,一面把本來很正常的人特殊化,一面故意把被自己特殊化的人黑化。因此P大一直比較擔心自己成為一些精神有問題或是反社會的人士的攻擊重點,特別在特殊的日子、暑期人多容易亂的時期等更是比較擔心師生的安全和正常的秩序。之前P大食堂被外來的人投放過炸彈,每個月保安還都能檢出有幾個殺過人的通緝犯,有過這樣的例子,誰放心隨意讓人進出呢?
大學本來就是一群人教學、科研、生活的地方,校園不是動物園、不是遊樂場,雖然它被很多遊客當成了用來娛樂的景點,但它主要的職能必須是P大自己的人上課、科研、辦公的地方。P大本身已經很小很擁擠,各方面資源都很緊缺,外面的人一進來,有時候實驗室的人正在做實驗、推公式,突然湧進來一群聲音很大的人,暑假裡還可能一天之內有七八次正在做事時被一群人打斷找廁所的。且不說會影響正常的科研和教學,有些實驗室對於沒有防護措施和安全意識的外人而言,隨意的進入是有潛在危險的,但是熱心的遊客往往並不會意識到。
P大的人並不是什麼高人一等。雖然也有富二代,但是他們大多很謙虛很努力也很友善,總而言之很正常,也同時有許多學生是比較窮或者說一多半是普通家庭或中產階級。考上P大是人家自己的事,進了P大人家也只是關心做好自己、儘力對社會做自己能做的事,沒人有精力去看低別人。
本來在問題評論里已經說明了學校主要是出於安全等考慮,但是不知為何被題主刪了。。。我的評論是態度很平和的,還指出雖然進校園麻煩一些,但是聽課是隨便聽的,老師同學也都很nice。這樣的評論會被刪除,是何用意?我只說一件事,我的水壺昨天晚上在水房丟了。我洗完澡去拿水壺的時候,一個學長說剛剛讓一個大媽拿走了,他覺得那個大媽怪怪的,騎個自行車提了7個水壺。。。。。********************mark,我不在北大,我們學校還是可以隨便進出的。************************************************************************其實大學開放校園也我覺得也是有好處的,平時每天早上和大叔大媽一起鍛煉還是蠻有意思的。
首先,我不是北大人,然後,我改了答案,點贊的各位抱歉。樓上的說得都很好,可是一直讓我有種沒有說到點子上的感覺。高票的答案討論了自由和義務,很對,但我不知道對於高校來說有沒有特殊之處。其他的是在吐槽,說出了一群人的心聲。但是我一直想看到某位知友給一個答案,到底大學有沒有義務向社會開放。(抱歉我想做一個伸手黨)根據自己有限的認識,說一些看法。聲明:這本來就是有爭議的問題,大家觀點不同很正常,切勿看到不同觀點就跑到評論區里展示自己的素質下限,一定要我刪評論的話我會為這個社區感到羞愧。持有大學有義務開放的觀點的人,迄今為止看到的論據是:大學是納稅人的錢建的,所以是所有納稅人的,每個人都有權利進去。這個論據槽點很多。首先,大學是公眾基礎設施,是政府資金支持的,用稅收支持籌建的,是公共服務(公共服務 - MBA智庫百科)中的一種。在這裡貼一下公共服務的定義:
公共服務是指由政府或公共組織或經過公共授權的組織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費性質的公共物品和服務。
在此,公共服務同樣具有了公共物品的特性:一是非排他性。一旦這種公共服務存在,人人可以享用,如便利的交通,使所有乘客都能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二是非競爭性。就是一個人的消費和收益,不會影響其他人的消費和收益。但在現實生活中,純粹的公共服務相對較少,大量存在的是「准公共服務」。這就要求政府在生產和供給上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和手段。
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很歡脫,說你看,公共服務「人人可以享用」。但是我想說的是,大學作為一種公共服務中的教育公共服務,主要的服務目標是為社會提供教育服務,這裡的「人人可以享用」,是說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接受大學提供的教育服務(這裡不討論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而不是人人享有大學旅遊資源的服務。
舉一個例子,如果說納稅人建的設施,納稅人就可以隨意進出的話,監獄也是國家拿了納稅人的錢修建的,我們每個人也享有「生而平等都可以進監獄」的權利,那麼,是否監獄也要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呢?我還想貼一個公益性項目的定義(公益性項目 - MBA智庫百科)公益性項目是指那些非贏利性和具有社會效益性的項目。
公益性項目是以謀求社會效應為目的,具有一般規模大,投資多,受益面寬,服務年限長,影響深遠等特點的投資項目。
現階段關於公益性項目的解釋有兩種,分為廣義和狹義。
廣義的公益性項目是指為社會大眾或社會中某些人口群體的利益而實施的項目,即包括政府部門發起實施的農業、環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項目,也包括民間組織發起實施的扶貧、婦女兒童發展等項目。
狹義的公益性項目是有民間組織發起的,他利用民間資源為某些群體謀求利益,創造社會效應。
術業尚有專攻,一個機構所承擔的責任不是天下蒼生,更不是天下蒼生的衣食住行。每個人都可以享受教育機構的服務,教育機構是為社會大眾修建,更精確地說,教育機構是為了那些「在其中接受教育」的人的利益而實施,沒有供遊人參觀的義務。
也就是說,大學不讓人參觀也無可厚非,如果你一定要說大學是納稅人籌錢建的,那麼也請拿著旗子去醫院、監獄、孤兒院等等機構門前抗議:「憑什麼不讓參觀,憑什麼要排隊進入!」然後,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大學能不能阻止,或者規範遊人的進入。因為各種聲音太多,我只能很笨拙地去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條 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五條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十條 國家依法保障高等學校中的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在高等學校中從事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應當遵守法律。
所以高等學校的任務很明確,就是要培養人才,它沒有義務去供社會人士參觀,同時它還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高校有必要保證學生的學生生活環境,為其提供教學、科研的保障。
那麼由此看來,一些知友所描述的,遊人隨意參觀教學樓、妨礙上課、社會人員與學生搶飯吃等情況的發生,是學校沒有盡到責任。學校有必要採取措施改善這樣的情況。那麼,北大進校安檢,這就是北大在盡自己的義務,為學生負責。------------------------------------------------------------------------------------以上道理很容易明白。可還是有很多人會不服。像題主這樣的「有心結」的人還是很多。很多人在追求所謂的公平和平等。但其實大多數人追求的不是公平也不是平等,而是別人有什麼我也要有什麼。但真正的公平和平等是要建立在秩序的基礎上的。 而且有些人的態度,實在讓我想起了以前學的一篇文章,《陳煥生進城》。我交了房錢,為何不讓我享受!我不但要享受,我還要糟蹋呢!實在可愛。如果題主還想不開,可以試想,如果以後自己的孩子可以進北大,你是否願意他在課上被遊人騷擾、下課了以後發現沒有飯吃、節假日不敢待在自己的學校?如果你不願意,你又何必這樣傷害別人家的孩子呢?現在開始為大學裡面的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到以後自己的孩子就讀的時候,一切說不定就很美好咯。雖然題主題目里是問「評價」,但還是決定盡量不評價,只說明些基本信息。
1、所謂「安檢」,其實並非安檢。機場、車站的安檢通常都是要用機器檢查隨身攜帶物品等的,而北大門口的保安是不做這些的,他們只是要求進入者出示個人證件。這一點,無論是本校師生還是校外遊客都不例外,不同的只是:本校師生出示完校園卡後無需登記便可進入,而校外人士則需要登記自己的身份證信息。我記得以前是要手寫登記個人信息的,現在有些門口好像可以直接出示身份證給保安,在機器上刷一下就行了,時間上方便快捷不少。2、所謂「排隊」,視情況而定。首先無論進入任何場所,如果人多的話,都是要一個個進入的,有先後順序,不可能擁擠著一窩蜂進去。北大多數校門都是機動車和人共同進出的(西門不能走機動車,西門旁邊有個門是只能走機動車不能走人),一般是中間的大門機動車進出,旁邊的小門行人進出。東南門外設置了排隊護欄,但通常是不使用的,直接進入出示證件,然後登記即可。只在暑期旅遊旺季,那些排隊護欄才會用到,這主要是為了讓排隊更有序。門口人來人往,而且臨近機動車道,如果隊隨意排,恐怕會不安全,而設置護欄只是讓排隊看起來更整齊了,而且安全。其實,不論怎樣,不論在哪兒,人多了,進門總是要一個個來的嘛。3、據我所知,北大進校園查看證件是從08年奧運會開始的。奧運會以及殘奧會都有一些訓練或比賽場地在北大校內的體育館,那時候遊客也比較多,為了安全就設置了查看證件。奧運會和殘奧會結束後,這個規定就一直保存了下來。北大的學生進出要出示證件,如果某次沒帶證件,也同樣要去登記。4、再據我所知。暑期旅遊旺季,北大對於進入校園遊覽的遊客數量是有限制的,聽說是每天1萬人(這個數據未曾考證)。所以,一般來說,上午時想進入的遊客,只要出示證件就能進入。如果太晚的話,可能已經超出了限制人數,就會不再讓遊客進入了。(不過,如果你有同學在北大,任何時候都可能請他帶你進去。)5、信息說明大概就是以上。————————————我是分割線——————————————
說了不評價,但忍不住還是多數兩句。1、很多人說「北大是全國人民的北大」,這種話不管合適與否,都可以說是沒經過腦子的。不管怎麼說(也不論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問題),一個學校首先和主要都屬於這其中的學生和教職工。它的首要任務是為這其中的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境,為老師提供好的科研環境,而不是為了滿足有遊客們參觀!2、如果非要將一所大學當做旅遊景區(不止北大在內),那麼就請遵守這個「景區」的規則吧。什麼都想按照自己的心意來,難道你以為地球是你家開的遊樂場么?3、關於北大的開放性。大學是學習和學術的地方,它的開放性不應交給遊客們去評價,更不能以一所旅遊景區的標準去評判,而應由於學習和學術有關的人來評價。北大的課堂(除了少數需要用到實驗設備或內容特殊的課程)都是開放的,我曾在許多課堂上遇到過不少考研的外校學生或是純粹旁聽的叔叔阿姨、退休的大爺大媽,還與其中的幾位成為了朋友。他們從北大學生那兒詢問課表,然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目的選擇進入相應的課堂,也完全可以向講課的老師提問,如果他們把自己的作業交上去了,任課老師或助教也會給出反饋。這些才是一所大學的開放性之體現,而不在於是否設置了進門規矩讓遊客們無法像進入自家客廳那樣由著性子來。4、最後說下這種問題的提問方式。「如何評價」「怎樣評價」,這種問題的意義到底有多大呢?不管別人怎麼評價,你在提問之前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評價吧?如果是文學、藝術作品,大家還能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切磋。而像這種現實中的事實,主管評價的切磋又多少切實意義呢?不若多讀讀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就說這麼多吧。有什麼問題,後續再交流。偏個題。今天是五一,傍晚的時候下著微雨。一個人在校園裡逛的時候來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雕像前,下面已經擺滿鮮花。這時候走來了五位遊客,看樣子挺年輕的,都是二十幾歲的模樣。他們走進雕像之後,開始議論。「這個好像是蔡元培的雕像。」 「蔡元培是誰啊?……」 「傻X,是北大以前的校長啊!」 「誒嚴肅一點不要拍照!」 「我們給他鞠個躬吧~」 「嗯那把傘先收起來。」於是他們五個收起了傘,站定,一個領頭的妹子大聲喊著「一——二——三!」他們五個就一起鞠了一個躬。他們走後,我也收起了傘鞠了個躬。;D
這件事情有正反兩面:先說反面1.所有打著"為了北大校園安全"旗號的安檢都是耍流氓.事實上,如果一個人有心想在北大為非作歹,門禁的作用為0.保安對學生身份的檢查實際上是很隨意的,就算在白天,因為人多而漏查證件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更何況,半夜2點到5點的小西門,根本沒有任何門禁措施2.北大從來都不代表什麼社會上層.想講清楚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什麼是"社會上層"來說起,那就太長了,所以直接跳過.總之,北大里的教師與學生,都是普通人,出了校園混在人堆里誰也分不出來的那種.對這點北大的師生99%都有自知之明,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上層",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劃清界限"的問題正面不讓公眾隨意進出,合情合理.1.是不許"隨意"而不是不許"進出"只要你還是中國人,刷下身份證就能進北大,這已經很寬容了.學校是一個專業化的教育機構,憑什麼要讓無關人士進入?中小學上課期間基本全封閉,一般的體育館要使用就要計時收費,連進一次鳥巢都要買門票呢,憑什麼北大就該開放成公園一樣啊.2.最重要的一點,學校這麼做,是為了保護學生們的資源.政府發給北大的財政補貼,是用於培養學生的,保證這些錢(起碼大部分)用在學生身上,是一個學校最基本的責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食堂--這是國家對學生特有的優惠政策--允許校外人員在這吃飯就是赤裸裸地擠占學生資源,占國家的便宜.前面有的答案說學校禁止民工在食堂就餐,我覺得如果學校不這麼做,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放在北大一定會被學生質疑批鬥.北大不是沒有出過這樣的事,拿主食限購這件事來說,學校食堂的饅頭花捲便宜得難以置信,導致各種和學校關係不大的人員到食堂來一買就是十幾個,拿回家放冰箱吃一星期,學生下課到食堂一看麵食已經賣光了,你說這能不能忍?要不要限購?我知道你要說"是否允許校外人員使用食堂和是否允許校外人員隨意進出校園"是兩碼事.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對學校資源的保護.例如校外人員來旁聽課程,導致選課的學生沒有座位;來買便宜的電影票,導致學生享受不到看電影的優惠;使用學校的體育設施,導致學生們只能排隊,這些事情在各個高校都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你說這能不能忍?前面有答案說有人在校園的道路上練車的,簡直刷新我的三觀.我相信如果你是北大的學生,甚至會覺得現在這樣登記進校園做得還不夠絕,必須辦證才好.
題主您居住的城市的市+政+府、省+政+府讓隨便進嗎?那才是「上層」和「下層」划了界限了......拿北大說事兒,您是覺著這是個軟柿子吧?學校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築群,沒有義務負擔額外的「供參觀旅遊」的功能。說白了,讓你進,那是人情,不讓進,那是正理......何況人家只是設了安檢(現在的反恐形勢您想必也是知道的),還沒說徹底不讓進的事兒呢!——————————————————————————第一次不是因為吐槽而得到雙位數的贊,惶恐地補充幾句...北大的學生也許代表中國高考成績最好的一撥人,也許畢業後能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也許能夠衣食無憂,但絕對代表不了所謂的「上層」,竊以為這是題主問題的最大槽點...另外,如果題主所謂的「上層」和「下層」劃清界限,是暗示中國的階層固化,由「下層」向「上層」流動越來越困難的話,那麼,如果上了北大就能進入「上層」,一個學歷就能改變社會階層,則恰恰反證了題主的假設,恰恰是我們應該額手稱慶的!p.s:我不是北大的,我高考成績不好......
開放的人大人來了~
1.記得前年有一次在求是樓通宵自習室複習,大約十二點的時候進來一個上身赤裸且有手抹血跡的大叔,一邊衝進來一邊高喊毛主席萬歲諸如此類,因為正處在期末月所以幾乎自習室是坐滿的,當時所有人都被嚇得跑出自習室,大概兩個小時以後才解決。後來發現大叔是學校鍋爐房的工人,因為未知原因受了點刺激可能(當時從他身邊過的確沒有任何酒精味道2.三四年前貴母校正在修最新的圖書館,反正時不時有聽說有夜歸的女學生被非校內人士在工地附近騷擾,後來校園保安才逐步配備了巡邏車,開通了晚歸接送服務。所以我就覺得吧學校裡邊都時不時這麼亂了,還是靜校比較好。。。問題補充里說:
是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題主這種一上來就給北大學生和校外人士劃線站隊然後引導著大家進行階級鬥爭的做法非常噁心嗎?現在只要普通人(北大保安說只要不是北大人),無論你是外地遊客還是北京市民,想進校門,都得去排一個特別長的隊等候安檢。一直以來在百姓心目中北大本身就代表著這個社會的上層,是精英的搖籃。但現在這個「上層」似乎是要與「下層"劃清界限?北大這樣做合理嗎?
啊呀 安檢一下就能劃分上層、下層了呀?那我們坐地鐵、坐火車、坐飛機安檢,豈不是從屌絲通往了白富美高富帥了?樓主你好幽默撒……「旁邊和你一樣的人拿著小紅本一抬手就能進,我就真的不太開心」 首先,那個不叫小紅本,是北大學生的校園卡。所謂「一抬手就能進」這不是廢話么,北大學生要是不能自由進入校園那不是逗比么這位同志……請您表不開心,炎炎夏日,北大學生並沒要求你們來,也不希望你們來。食堂有限,教室安寧,這塊地兒叫「北京大學」,不叫「北大公園」、「北大遊樂場」,這不是服務業單位,您要是想進來,請遵守規則+要求別那麼高
這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回答都是偏向於不能讓外人進,我說一點發散開的看法。
有人提出,北大也是依靠納稅人的錢建造起來的,憑什麼不讓進?這是一個反問句,因此也很少有誠意滿滿的回答。然而,如果這是一個疑問句,應該怎麼回答呢?
首先,北大並不完全是依靠納稅人的錢建造起來的。誠然,納稅人支付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是學生交了學費,校友,企業家有捐款,因此,這並不是完全的公共機構。其次,北大不是一個社團法人,從法律上說,不會把由其而生的利益支付給成員,因此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支付者都不能要求北大超越其運行宗旨而賦予自己特權。再次,北大是一個教學機構,主要目的是服務教師、研究人員、學生的需求,而不是觀光客的需求。
在以上三點中,可能遊客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第三點;雖然北大是學校,但是我去參觀,礙著你什麼事兒了呢?如果說目的論論證可以證明北大應該服務於師生的話,同樣可以證明未名湖作為景點可以服務於遊客,並且這種安排還是功利主義下的最優安排,甚至是一種帕累托最優狀態——師生的狀態沒有變差,而遊客的狀態變好了。
師生會強調說,不能把北大的主體和校園風景分割開,脫離了設施的學校各個部分,即使加總,也不能喝總體相比。如果把北大的實驗室、宿舍、講堂、食堂分開,變成企業實驗室,城市公寓,私立講堂和飯店的話,這些設施雖然可以運行,但是卻沒有了思想的碰撞,就像是把xbox和kinect分開一樣,雖然各有各的用處,但是你再也不能玩體感遊戲了。而學校的教研功能和生活功能也是一樣,分開了以後就不會具有它們作為一個整體而言的效率,因此,遊客進校,必然伴隨著師生狀態更差。事實上,這也是一個目的論的論證。
遊客也可以繼續說,對於一些遊客,可能在北大旅遊必然會帶來整體的負效用,然而北大所服務的師生,一定要是現有師生嗎?潛在的師生呢?潛在的師生的捐贈人呢?如果一個企業家希望捐款,捐款之前想來北大暗訪,結果不能進去,是不是總效用反而降低了呢?如果一個努力學習的中學生希望看一看自己夢想中的母校,而母校不希望被他看看,這難道不也很殘忍嗎?如果不能把北大的主體和校園風景分隔開的話,怎麼能把遊客分開呢?怎麼能斷定這些遊客不會因為參觀而讓雙方的狀態都更好呢?
就我而言,我認為拒絕夢想北大的中學生參觀是很殘忍的行為。但是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可能不被利益影響而形成立場嗎?我看未必。至於北大現有的做法,我認為是合適的,但是有改進空間,排隊的方式給希望進入學校的人增加了額外的成本,這樣就能篩選出來哪些最希望進校的,但是最希望進校的人,一定會帶來雙贏局面嗎?你看旁人一晃小紅本就進去了,卻不知:1,拿到小紅本的艱辛。2,你進去是遊玩,別人是讀書。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北航晨興音樂廳舞台垮塌事件?
※如何理解路飛和烏索普在七水之都的矛盾?
※如何評價 2016 清華招生宣傳片 iTsinghua?
※如何評價胡歌主演的《旋風十一人》?
※如何評價土耳其從土敘邊境進攻庫爾德武裝,這是否是雙方全面開戰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