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上市時,公司對上市地的選擇都有什麼講究?

為何深交所在一季度 IPO 總額上能大幅領先上交所?

中港股市:今年首季香港IPO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三,深圳第五--德勤
| cn.reuters.com

而中國1月中重啟IPO後,首季48隻IPO總共集資335億元人民幣,當中逾八成集資額來自深圳。

那麼企業在選擇上海還是深圳作為上市地點的時候都有哪些考慮?


謝邀。選擇上市地這事,主要跟政策有關,還有部分其他因素。

一、政策因素-政府指導

2010年之前,上海主板市場與深圳中小板市場依據企業發行股數是否超過1億股進行劃分,不足1億股的企業到中小板掛牌。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內部指導區間,即IPO融資股本在1億股以上的,原則上在上證所上市;5000萬股以下的,原則上在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而融資股本在5000萬至8000萬股的擬上市公司,則由相關公司自主選擇。

深交所這幾年融資比較大,與創業板的推出有非常大的關係。

同時小股本的上市公司明顯是多於大股本的,政策讓深圳有天然優勢。

有些企業不是不想把股本擴大去上上交所,實在是業績攤薄不能接受。股本4000萬,凈利潤4000,每股收益1元,要是股本擴大到1億元,那麼每股收益就下滑到0.4元了,對於很多不求甚解的股民想當然的認為每股收益1元的公司總價值要比每股收益0.4元的要高。

二、政策因素-排隊順序

據稱,積壓的這600多家擬上市公司在會裡的審核中,滬深兩個交易所將分別排隊,考慮上交所的排隊數量較少,為了儘快上市,部分企業通過增資、送股的方式擴張股本,滿足上交所的條件。

三、其他因素—交易的活躍程度

由於上交所上市的都是大盤股,漲跌幅一般低於深交所,不易成為市場熱點,部分企業家對此很看重。

四、其他因素-收取費用與服務態度

根據部分客戶的反饋,一般而言,上海交易所在2011年之前的服務是遠趕不上深交所的,營銷力度更是不行。2011年和2012年之後,上交所有所轉變,但是還是覺得有些拉不下面子的感覺。

五、其他因素-老闆個人喜好

這個純屬個例。某老闆一直就覺得能夠和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這些巨頭在一個交易所交易才能體現他這個企業的價值,深交所的企業都小家子氣,創業板的全是騙子公司。(唉,不知道誰給他洗的腦,怎麼都糾正不過來)


蟹妖~

先回答問題: 為何深交所在一季度 IPO 總額上能大幅領先上交所?

答: 因為一季度成功首發48家企業,其中42家在深交所發行上市,6家在上交所發行上市。

發行數量7倍於上交所,融資額也更大。但是上海由於單個企業體量大,陝煤集團一家公司原定就融資200億,後因爭議太大,被迫再三調低發行量。

深交所由於有更高的首發市盈率,加上其新興企業集聚地的形象吸引了大量企業報深交所上市。

加上原有5000萬首發股本規模的限制(詳情見 @奕驍 的答案,補充:5000萬股是指首發股本數),大量中、小企業只能報深交所,造成深強滬弱的局面,上交所面臨上市資源不足。

那企業應該如何選擇上市地呢?

首先,從企業長遠利益來考慮:

1. 考慮聚集效應

目前在深交所上市的企業主要以新興、成長性、創新型企業為主。

比如:

注重培育用戶付費習慣的樂視網;

語音識別領域的翹楚科大訊飛;

創造了一眾有意思的片兒的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中國最大的CDN及IDC綜合服務提供商網宿科技 等等一系列代表了新經濟的公司。

而上交所目前的企業:各種銀行、各種鋼鐵、各種港口,給人以:大國有、傳統,大藍籌的印象。

為了體現自身所屬陣營,成長型企業可以考慮深交所,盤子較大的公司,業務相對傳統的公司可以考慮上交所。

都說不要看存量要看增量,那就結合最近一波(2014年一季度)上市的公司名稱,大家感受一下

上交所:海天味業(醬油)、陝西煤業(挖煤)、貴人鳥(鞋子)、紐威股份(紐威閥門)、應流股份(應流機電)、晶方科技(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業務),六家都在這裡了。

深交所:我武生物、全通教育、天賜材料、思美傳媒、 鼎捷軟體、金一文化、眾信旅遊、嶺南園林、歐浦鋼網、安碩信息、易事特、溢多利、贏時勝、創意信息、欣泰電氣、光環新網、綠盟科技、博騰股份、東方網力。

企業有點多,不一一列舉……這些都不用去查是做什麼業務,光看名字就可以感受:生物、文化、教育、材料、傳媒、軟體、旅遊、園林、網、信息、新、綠……

感受好了嗎?光看這些名字也可以明白很多事情。

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成長模式,從而帶動了指數的不同漲跌幅度。

關於聚集效應舉例:

做晶元的相關企業,都是首選去台灣上市。因為做晶元最好的公司全部在台灣,市場吸引了晶元的公司也有一群懂晶元的投資者。

在NASDAQ上市的互聯網企業眾多,也是聚集效應的一個例子。

聚集效應不僅僅是指同類上市公司的聚集,也是指隨之而來的同類型投資者的聚集。

聚集的投資者反過來又吸引同類的上市公司。

這就是為什麼同類的企業要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互聯網公司選擇NASDAQ,NASDAQ的投資者懂互聯網,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2. 考慮市盈率

中小板和創業板總體的平均市盈率、換手率更高,更有利於企業首發融資、再融資、併購重組和股權轉讓。

雖然上交所一再想糾正市場「誤解」,但是……你懂的。

原因嘛:

1. 我國投資者結構以中小散戶為主,缺少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小盤股易於資金炒作,投資者會偏好進入小盤股為主的市場,推高整體市盈率。

2. 滬市指數設計使得指數走勢高度依賴於權重股(銀行、地產、石油等大盤股),而權重股受到宏觀環境影響,無法準確反映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如火如荼的運行情況,「晴雨表」作用打折,而由於大盤對個股的關聯效應,上市企業估值會被相應「拉低」;

( 本段感謝@hane貢獻。 )

即使個股的價格最終只決定於公司本身,但由於以上兩點,無可否認現時階段確實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深市溢價。

當然這也是難以證偽的,工商銀行不可能轉板到創業板,新上(包括存量)創業板的主要是生物、文化、網路、科技類股票。

以5000萬的上市前平均利潤考慮,以30倍的市盈率算,即使深市溢價只有5%,企業整體價值也會增加7500萬元。

雖然很無奈,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定要解釋原因的話:至少深交所有著更高的換手率呢。

君不見,同一隻股票A股和H股的差價能達到50%呢。

雖然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但是可以給幾個股本相近的數據感受一下:

(價格以2014年第一個交易日價格計算)

企業名 股票代碼 股本規模 12年利潤市盈率 以13年前3季度×4÷3計算的市盈率

寧波銀行 002142 28.8億 6.54 5.06

南京銀行 601009 29.7億 5.99 5.27

平安銀行 000001 95.2億 7.49 6.44

華夏銀行 600015 89億 5.96 5.14

廣發證券 000776 59.2億 33.71 24.03

華泰證券 601688 56億 31.06 20.28

張家界 000430 3.21億 22.38 36.57

黃山旅遊 600054 4.71億 20.15 23.78

中航光電 002719 4.63億 38.05 33.48

聯創光電 600363 4.44億 33.17 30.57

探路者 300005 4.25億 40.02 35.75

搜於特(潮流前線) 002503 4.32億 15.82 15.85

九牧王 601566 5.78億 11.02 12.97

p.s

000是深圳主板 002是深圳中小板 300 是創業板

6開頭是上海主板

3. 考慮綜合服務體系

十餘年來,深交所中小板和創業板民營企業佔主體,深交所的監管和服務會更貼近民營企業。

服務於民營企業的經驗和服務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複製的。

而對大型國企的信息披露監管與對中小企業的信息披露監管可謂是千差萬別。

大型國企有足夠的資源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而民營企業的治理薄弱確實我國現在的國情。

為了幫助民營上市公司更好的做好信息披露,深交所的信息披露監管更多是輔導式監管,將服務貫穿在監管之中,手把手的幫助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當然大家都希望上市公司能自己獨立信批、事後審閱,但是目前階段的國情……你也懂的 )

為了更好的監管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協助上市公司做好投資者溝通工作,深交所的互動易、呼叫易、投票易、分析易等工具為廣大中小股民提供了便捷的工具,讓他們能夠學會如何投資、主動參與投資、積极參与與上市公司交流,也讓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的溝通渠道更加順暢,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嬉笑怒罵「神回復」寧波GQY董秘火爆「互動易」

重視投資者才能營建良好的市場環境,考慮到綜合服務體系的話,深交所在目前階段會更有服務中小企業的經驗和優勢,這是貼近香港、貼近市場,長期以市場化作為指導理念的結果。

深交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除息當日紅利資金即到賬,而上交所公司除息後往往延後數日甚至一個多月紅利資金才能到賬。

近日,輿論出現上述對上交所的各種建議,上交所近日放下身段主動回復市場關於 取消指定交易、取消過戶費、改進分紅到賬流程的態度(上交所微博答覆投資者紅利到賬時間等問題),讓其形象有所提升。

只要真正能將顧客(上市公司、投資者)當上帝,去傾聽上帝的心聲,要做好綜合服務體系對上交所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所以這一項雖然要考慮,但是也不是決定性因素。

4. 企業實際需要融資金額與10%、25%公開發行股份比例的平衡關係

(取消5000萬標準後,此條不作為選擇上市地的考慮範圍,僅作參考)

在依然存在5000萬-8000萬門檻時,由於存在10%、25%的門檻線

(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股份需要在25%以上,股本4億股以上的公開發行部分需要在10%以上)

企業融資時需要考慮發行數量與融資規模之間的關係。

舉例,某企業利潤2億元,股本1.5億元。

方案一:發行5000萬股以滿足25%標準,發行後EPS=1元,PE30倍,融資15億元

方案二:增資到3.6億股,發行4000萬股,以滿足10%標準,發行後EPS=0.5元,PE30倍,融資6億元。

恰好該企業的募集資金只需要5個億左右,那麼增資擴股然後發10%,適當超募,不超募太多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是方案二,低於5000萬就只能選深交所,如果是方案一,就存在選上交所的可能性。

例子中的數據不具有最佳代表性,但是是這麼個意思。

由於目前取消了5000萬-8000萬標準,此條僅作參考。

上述都是考慮企業長期利益,然而,從短期利益來考慮:

14年3月27日,證監會發布以自問自答的形式闡述了滬深交易所均衡審核的理念,一邊上一家……

這樣短期內(註冊制實施之前),上交所由於暫時(14年4月初)排隊企業較少,因而能夠擁有較快的審核速度,排隊企業能更快(也就2-3個月)的登錄資本市場。

受此影響,預計現有深交所排隊企業將有上百家企業將轉板申報上交所。

對於企業來說,從長遠利益來考慮,為了2-3個月的速度差別改變上市地是不明智的。

但是從短期來看,目前市場利率高企,經濟處在「三期疊加」的困難時期,很多企業早一天拿到錢都會解決許多燃眉之急。

有的企業可能由於經濟形勢下滑,難以拿到銀行貸款,從民間渠道拿了錢,飲鴆止渴。

如果不能迅速融到資,可能面臨倒閉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上市的速度變成了首要考慮的問題,那麼轉板選擇上交所可能會暫時時間上有一定優勢。(前提是不出現集體轉報上交所反而上交所排隊更長的情況)

綜合來說,要結合長期利益、短期利益,綜合考慮企業形象定位、考慮交易所提供的綜合服務體系、交易所的服務經驗、市場化程度等來決定上市地。

相關新聞: IPO企業可自選上市地_鳳凰資訊

當然選擇國外交易所情況有所不同,

國外交易所上市需要面臨較為陌生的法律環境、較為模式的投資者環境,較高的法律應訴成本和較高的投資者溝通成本、較高的上市維護費用等等

選擇境外交易所通常原因包括:

1. 不符合國內審核政策,只能報境外。

2. 為追求明確的上市進度,避免不確定性。

3. 主要客戶在境外,考慮對客戶的廣告效應。等等

境外交易所充分市場化、可預期的上市期限是一大吸引點,然而缺點在於估值較國內低很多。

=============以上是全部回答===================

一己之見,僅代表個人。

如果未盡之處,歡迎留言補充討論。

覺得作者辛苦、有幫助請點感謝。

覺得說的有道理,請點支持UP。

2014年4月8日22:56:20


新規之前就是看發行規模,也是監管層對各個交易所的不同定位


在這次的新規之前,區分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就是發行規模。本次新規開始便允許企業自主選擇上市地了,可以自由選擇滬深而不受發行規模限制。


推薦閱讀:

買公司的原始股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公司美國上市計劃募資額度和最終收到的資金額度不符一般是什麼原因?這樣的情況正常嗎?
A 股某些上市公司分紅很少為什麼還能繼續增發來融資?
如何看待香飄飄去年廣告費花了 3.6 億?
IPO必然導致上市嗎?

TAG:投資銀行 | 首次公開募股IPO | 證券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