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一門可習得的技能嗎?
有些人的文章讀起來特別的流暢,特別帶感,但是我個人感覺學不來,從小寫文章也很頭大,可能書讀的不夠吧。不知道那些能寫好文章的人是如何得來這門手藝的哈?是讀書足夠的書,感受足夠的閱歷,還是善於思考,或者僅僅是話嘮的緣故,還有真的有寫作手法。也許我的問題應該改成如何帶感的表達自己吧?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讀書時代。
班主任每周都會給我們布置一篇命題作文。題目常常是:最難忘的人/事、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讓我感動的事……
每周五,坐在教室里的我都會立馬變得焦躁。 其中最讓我躁鬱的一次,是「最美雪景」這個題目。
身為南方人,別說電視上看到的那種白雪茫茫、壓斷樹枝、結著冰錐的、鵝毛般紛紛洒洒的氣派雪景了。整個冬天,家鄉也很難下一場像樣的雪,好不容易有一點積雪,也是很快化掉,和路邊的泥水混合在一起,變成臟髒的黑雪泥。那時候,我不懂雪景的美在哪裡。
於是我很從容地寫了一篇《寫不出雪景的最美雪景》。內容大概如下:
班主任 x 老師讓我寫最美雪景。我沒有看過雪景,也沒打過雪仗,堆雪人的樂趣在哪也不知道,加上作文書也無法給我提供參考資料。於是我只能寫出了現在的這篇作文。
結果可以預料,x 老師用紅筆在我的作文本上寫了大大的「重寫!」兩字。
中午,其它小朋友都回去吃飯了,我留在教室重寫。
我好餓,感覺無論如何都憋不出 800 字的作文。
最後隨便糊弄了一篇假里假氣的,湊足了字數,終於可以吃午飯。
長大後去了北方,剛好遇到大雪。第一次真實體驗了一把雪景。
原來雪落在大衣上不會立馬融化掉!(別笑,之前的我就是這種程度的無知。)
原來,積雪以後,踩上去,身體會感受到雪與雪中間無數的細小空間被我慢慢壓下去,變得紮實。周圍很安靜,能聽見雪被擠壓時 kk 的聲音。
我在想,那時的我一定可以寫出有著情感潤滑的最美雪景。
強迫沒有看過雪的小朋友硬寫雪景,真的是值得提倡的語文教育嗎?
Woody Allen 在《午夜巴黎》借「海明威」之口說,自己的書之所以好,是因為那是一本誠實的書(It』s a good book, because it』s an honest book)。我覺得《寫不出雪景的最美雪景》是一篇誠實的文章。我寧願寫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誠實文章,也不要寫那種餓著肚子扭出來的無病呻吟假里假氣的作文。
如果需要一個簡單的答案,那就是:是的。
如果需要複雜一些的答案,我們可以首先將「寫作」進行分類。隨便舉幾個例子:文學寫作、公文寫作、新聞寫作、學術寫作……每一個類別中又可以細分為更多的小類。
每一種寫作都有其自身特點和規律,從一種寫作跳轉到另一種寫作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了。以新聞寫作為例,根據我多次擔任「新聞採訪與寫作」課程助教的經歷,絕大多數人第一次寫出來的「新聞」都像是高中生作文,諸如排比、升華之類的慣用技法比比皆是,而新聞寫作所需要的「倒金字塔」、「少用形容詞/副詞」等規則,則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不過,經過反覆訓練之後,情況會發生顯著的改觀。
再比如,邀請學者給大眾媒體寫文章,結果常常比較悲劇。因為他們習慣了學術寫作,上來先回顧一通文獻,談話題的重要性,介紹研究方法,直到最後的最後才亮出觀點,而這個時候,讀者早就跑光了。不過,反覆溝通之後,這種情況也會改觀。
概言之,只要具備常人的資質,任何一種類型的寫作都是可以習得的,學習的方式包括模仿、閱讀教程、請人修改文章,等等。我本人最近從新聞界踏入學術界,正在摸索英文學術寫作,我使用的一個比較具體的方法是:平日看論文時留意其中比較好的句式,隨手複製下來,分門別類,建一個自己的小小的語料庫,之後寫作的時候就從庫裡面拿。
當然,寫作這件事和其他很多事情(畫畫、跳舞、烹飪……)一樣,不可否認天賦的存在。但只要你不以拿諾貝爾文學獎為最終目標,天賦這東西真不用去關心。
真正值得關心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何在寫作中揚長避短。仍以我個人為例,在媒體工作了三年,得到身邊很多人的評價是:邏輯很好,寫出來的文章非常清晰,但講故事的水平比較差,寫不出那種文字美妙的特稿。那麼,我就可以多向思辨型的寫作發展,當然也可以刻意訓練自己講故事的能力,比如可以多讀讀小說。
最後講一個勵志故事,我的一個姨奶(奶奶的妹妹),已是花甲之年,文化程度並不高,此前也從未見她寫過什麼文章。但是自從幾年前她學會了用電腦,開了自己的博客,她就堅持在博客上寫自己的生活見聞和人生回憶,可以明顯地看到,她的寫作水平一天天在進步。現在,她的文章已經寫得相當不錯了。「我一面向前走,一面手指著自己的假面。」
——羅蘭.巴特《寫作的零度》這是羅蘭.巴特對於寫作的一句頗為意味深長的讀解。我非常喜歡這句話,因為在我看來,寫作,與攝影,繪畫,音樂等等藝術形式一樣,都是對於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行走於其間的社會的一種詩意的表達。至今記憶尤深的是,我的老師曾對我不無痛心地感慨:「這是一個不再關心美麗文字的時代。「我跟隨老師學習寫作已有多年,其中涉及的範圍非常之廣,從最開始簡單的隨筆,散文,個人抒情式的表達,到後來專攻解構主義的文本撰寫,對於寫作這門藝術的前景,甚為擔憂。提問的這位先生,我看了您附上的敘述,竊以為閣下之意是將寫作看作一門可習得的技巧?不知我是否將意思表達明確?若然,那麼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閣下,寫作,在將其升華為一種藝術之前,的確是一門可以習得的匠藝。在學習寫作之前,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三要義,畫面感,立意,敘事的結構。諸位當明確一個事實,縱觀人類敘事的歷史,浪漫詩意化表達的時代早已過去,我們當今所處的是一個消費主義式寫作的時代,所謂消費主義的寫作,即是與其面向的受眾綁定的寫作,老師從來就一直給我灌輸這麼一個觀點:如果你寫出來的東西,讀者不喜歡,那就根本沒必要寫。追求文字美,至少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是不那麼契合大眾的需求的。所謂感人的文章,必須借求強大的畫面感,文字的實像感來進行傳達,過於抽象的文字,往好聽的說,叫孤芳自賞,而說得直白點兒呢?就是所謂的不明就裡,不知所云。在這裡,我附一段拙作,謹供參例:(文字很長,諸位可粗略帶過,並無影響)至少有些事情,我每每是記得很清楚的。腳下的細砂被四散震開,兩旁的梧桐組成棕綠交雜的帷幕向地平線的終點交匯,泛著滾滾波浪的空氣包圍著軀體被切開的感覺,似行將要破的琴弦發出沉悶的呼聲,又似流動的火焰將周身環繞而不斷撩撥,你看見過一萬個工匠同時劈開一根圓木嗎?瞬間,凝固為永恆,犀利,卻像是無數個慢鏡頭化成的刀鋒劃開一張牛皮的畫面,猶如和風在細語,猶如大雨滂沱的歌聲。我常常眼望著父親在前方奔跑的背影,那年秋天,我們住在軍區的一幢房子里,遠離塵囂,望得見橫繞著河流與田野的那些高山,河邊的淺灘上有一層層的鵝卵石和圓潤光滑的沙礫,在陽光的照射下又白又亮,河水清澈,河流湍急,深處一泓蔚藍,空軍的運輸車從一排排房屋前駛過,激起塵土,塵土灑在那些梧桐葉上,那年樹葉早落,我與父親跑步著看過,塵土飛揚,樹葉給微風吹得往下紛紛掉墜,跑過之後,路上白晃晃,空空蕩蕩,只剩下一片落葉。
後來終於我們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一處陌生的現代符號的城堡。父親也不再是那個鷹擊長空的鬥士,時光,也不再是以前那段心暖的歲月。終於有一天,我頂著夜雨,像雨水聚成的漁夫在波濤洶湧的陌生的大洋上踽踽而行,這是一個奇怪城市的奇怪山林,標著「跑道」字眼的道路,我卻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那真是現代人用來跑步的東西。我迴轉過雨水迷離的雙眼雨水順著額頭,划過睫毛,抖動,擦過潮濕的臉,我大聲喊著讓身後的父親加把勁兒,他卻彎下了腰,手扶著被奇異的大海沖刷的護欄,氣喘吁吁地揮手讓我先走。我想說話,可感覺口中混進了咸澀的雨水,沖洗在滿臉的夾雜著雨水,汗水,和其他不明的水液,悶熱的空氣中滿是疲憊不堪的夜色的嘆息,重重的嘆息,那一刻,我聽到大海把漁夫抱緊了,那一刻,我恐怕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孤獨男孩了。
有些人會出現在你的夢裡,有些會留在你的記憶中,對我而言,很多事情,就像跑過的每一處景色,宛如海市蜃樓,無需懷疑其真實性,但如果一旦跟隨這幕幻景,它終究會消失罷。而我在跑步時,好像總是在重複做著同樣的事,我常常會想,生命也許總是在重複同樣的故事,就像一片樹葉,同一棵樹上的葉子,每篇都很像,秋天落了,明年還會再長出來。我記起來,我有那麼多年沒有再跑過步了啊,只是後來的後來,我來到著遠方的城市讀大學,有那麼一刻,我確切是被眼前的景象眩暈了。這座城的秋天多雲而且晦暗,一切都很沉悶,落葉樹的花斑樹榦、松葉灌木、柵欄、礫石,遠遠望去,房槽參差不齊的瓦灰色房屋,從山脊搖搖晃晃地爬鋪上斜坡。在這片水汽騰騰的遠景里,朦朧的山與它在繪畫明信片上的樣子相距得越發遠了。這些明信片,那些帶著五顏六色帽子的小販們就一直在它們的旋轉售賣支撐架上,以及在表面粗糙的一塊塊紫晶岩片和美妙的楓葉裝飾物上,招徠著那些旅遊者。空氣中沒有風而且溫暖,隱隱約約有一種燒糊了的獨特味道。湖水中的雜物被雨水消溶了,湖水比灰色還淺,是淡灰綠色的,它的波浪真是怠懶怠得不願碎成泡沫。靠著湖邊有一環小小的跑道,在同一片月色的輕柔低語下,圍繞著那一圈圈同心圓,那麼多人,以不同的速度在奔跑。在夜色烏黑的剪影中,我看見的彷彿蔚藍海洋的深處,在靜謐的微光中,一望無際的深綠色的魚群緩緩溯游著,鮮紅的海星,緩緩搖動的海藻,無聲潛行的巨大的鯨魚,眨著它小小的眼睛,滿天繁星洋洋洒洒的絢爛色彩照亮了這汪洋,這暢遊的魚群。我飄搖在海風中,在色彩斑斕的貝殼上寫成一封情書,我愛上了一位女孩,多麼好的女孩啊,多少個日子,她從南方溫暖的國度帶來的海風浸潤了我晦暗霧霾遮蓋的天空,南國的公主,我邀請你來到這巨大的海洋王國,我想像你與我在這神奇的海底緩緩遊行的模樣,我想向你展示這晨光中的人生,浮出海面,一起看壯麗的日出,那時的我,是多麼歡樂,多麼激動,多麼無所思無所想啊。只是可惜,女孩和我所住的城是一座記憶之城,只有記憶,沒有憂傷,行走在期間,屋檐上面,不是天空,是海洋。整座城,就這樣,像一座巨大而破碎的石像,沉睡在這灰暗的大洋中,人們都奔跑在這死寂的大洋中。可惜,在這一波浩淼寂靜的海水中,我們只能以淚水為舟,孤舟被海環抱著,而我能釣到的,只有孤獨。
這是前些天我在參考了如何寫出畫面感強烈的文字?從哪些方面入手鍛煉?這個問題當中的許多答案後即興湊來的一篇。拋開文字本身不談,只談方法的話,我這裡可以告訴閣下一個至少在我看來,是屢試不爽的好方法。
多年來,我無論去哪,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一支筆,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將身邊人的故事,軼事,趣聞,所見所思所想,靈感的閃光點都記錄下來。具體而言,我更看重這些材料的故事性,素材性,例如我現在正著手創作的一本小說,其中的人物原型,就是我常去的一家酒吧的酒保,一位作家,一個已畢業多年頗富傳奇經歷的學長,還有一大幫早年所熟識的草莽英雄。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總是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故事湧現在腦海中,這都要拜平時我這種隨身記錄的習慣所賜。我曾記得,我至今為止唯一一篇把自己寫哭了的文字,是關於一位女孩的,這名奇女子,她生命當中充滿了太多的戲劇性的材料,其人的人生堪比電影情節,如果說我當初不是帶著這種為了寫出東西來的目的去接近她,並走進她的生活,我自己都不會相信的。昨日早睡,現在忙裡偷閒把剩餘的部分一一寫完吧。
在上面,我們談過了關於創作素材的搜集與畫面感文字的敘寫的方面。接下來就是關於立意的部分了。實際上,我發現很多同仁在生活當中的寫作上都存在著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誤區,那就是為了立意而立意。這實際上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一個錯誤。一篇文章,起承轉合,無非就是敘事,抒情,議論這三個套路,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喜歡讀一個人的文字,並不是因為其人文筆不夠功夫,文字不夠華麗,恰恰相反,我們之所以耐不下心將一大段文字順暢地讀完,而是因為字裡行間的抽象成分太多,「雅」的成分太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或是因為作者本人學院派太濃,或是有意而為之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個中就理,不一而足。扯回來,要一篇文章耐讀,讓人願意沉下心來讀,那就必須做到「文筆俗而立意不俗。」要真正達到這個水平固然需要多年功力的修鍊。在此,我有一法,可供閣下參考,或為練習,或作平日消遣。將生活當中發生的事,用最平鋪直敘的語言敘述出來,盡量避免個人體驗式的感悟大量摻雜其中,而重點採用白描的手法,最最重要的一點:請務必要有一個戲劇性的實體(或矛盾衝突,或情節轉化,或引人入勝之故事)。最後在立意的部分。也即所謂議論的部分,點睛之筆即可,切忌濃墨重彩。
在此過程當中,請一定要注意能達到自圓其說,言之有理。這就少不了平時的勤加苦練了。貼一篇文章,節選自美國C.E.M.Joad的Pieces Of Mind,原文雖然是用英文寫就,但私以為此一篇,在文章的立意不俗這一點上,讓人嘆服,行雲流水,酣暢淋漓,中間不乏神來之筆。A young man sees a sunset and, unable to understand or to express the emotion that it rouses in him, concludes that it must be the gateway to a world that lies beyond. It is difficult for any of us in moments of intense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resist the suggestion that we are catching a glimpse of a light that shines down to us from a different realm of existence, different and, because the experience is intensely moving, in some way higher. And, though the gleams blind and dazzle, yet
do they convey a hint of beauty and serenity greater than we have known or imagined. Greater too than we can describe, for language, which was invented to convey the meanings of this world, cannot readily be fitted to the uses of another.That all great art has this power of suggesting a world beyond is undeniable. In some moods Nature shares it. There is no sky in June so blue that it does not point forward to a bluer, no sunset so beautiful that it does not waken the vision of a greater beauty, a vision which passes before it is fully glimpsed, and in passing leaves an indefinable longing and regret. But, if this world is not merely a bad joke, life a vulgar flare amid the cool radiance of the stars, and existence an emptylaugh braying across the mysteries; if these intimations of a something behind and beyond are not evil humour born of indigestion, or whimsies sent by the devil to mock and madden us, if, in a word, beauty means something, yet we must not seek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If we glimpse the unutterable, it is unwise to try to utter it, nor should we seek to invest with significance that whichwe cannot grasp. Beauty in terms of our human meanings is meaningless.一個年輕人看到日落,無法表達他被激起的情感。因此在遠方一定有一條通向世界的道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在這種強烈的藝術體驗時刻,很難抵擋這樣的一種暗示:我們正獲得來自另外一個空間的一縷光亮。因為這種感覺使人受到強烈地震動,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高。而且,儘管這光亮黯淡,令人目眩,卻已經傳遞了我們已知或曾想像的關於美與平靜祥和的暗示。這暗示強烈的無法言表。語言,被用來傳遞這個世界上的消息,不能很輕易地適用於另一個世界。 不可否認,所有偉大的藝術都擁有超越世界的努力。有時大自然也會一起分享。沒有比六月的天空更加蔚藍,沒有如此美麗的日落,而它並沒有刺激更美麗的景色。任何經過這裡的視線都被完全照亮了。而且順便留下了一種不確定的渴望和遺憾。但如果世界不僅僅是一個惡作劇,如果普通的火苗夾雜在星星冰冷的光輝中,如果聖餐中充斥著空虛的玩笑,如果這些暗示一些事情的前前後後不是源於消化不良的惡作劇,或者是惡魔放出來的怪念頭用來嘲笑和激怒我們,總而言之,儘管我們不
應該探索去解釋,美意味著某些東西。如果我們看到非言語所能表達的,嘗試去表達出來是不明智的。而且我們也不應該嘗試去尋找一些我們無法掌握的東西的意義。美,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關於敘事的結構,這點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關鍵就在於五字:閱讀與總結。從簡單的單線敘事到構建一個龐大的多線敘事結構,同時還能做到引人入勝,讓人流連忘返,這是需要下苦功夫的。我認為這一點其實同影像敘事中編劇的創作過程異曲同工,一個好編劇,一定是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關於這個,@梁邊妖應該有很多真言可供分享。
我記得,在《寫作的零度》中,巴特有這麼一句話:「小說是一種死亡,它把生命變成一種命運,把記憶變成一種有用的行為,把延續變成一種有向的和有意義的事件。」寫作遠不止是玩文字遊戲,大量的積澱是能寫出好文章的首要前提。題主若是追求快門捷徑,那實在是慚愧,我只能告訴閣下,多讀吧。在此,附上一些我認為或能有所助益的書籍供討論。
1.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 (豆瓣)2.文之悅 (豆瓣)3.戀人絮語 (豆瓣)4.鄉關何處 (豆瓣)5.風之影 (豆瓣)6.紅與黑 (豆瓣)7.檀香刑 (豆瓣)8.2666 (豆瓣)9.別處生活 (豆瓣)10.Midnight in Peking (豆瓣)
建議有興趣的同仁能重點關注那些擅長講故事的作家,多讀他們的作品,是大有裨益的。同時若願意深究,諸位不妨去學習一些新聞學的寫作技巧,能成為一個好記者,那首先必須能夠寫出足夠吸引人的報道材料,這一方面,推薦以下:1.幻影公眾 (豆瓣)2.狂熱分子 (豆瓣)3.一九四九國府垮台前夕 (豆瓣)4.新聞采寫教程 (豆瓣)5.《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 (豆瓣)當然,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非常非常的不夠,世間書如此之多,不求閱盡,但求能滋潤靈魂,照亮前方,足矣,若能促成諸位在寫作上的愛好更進一步,那自然頂好的事兒。啰啰嗦嗦了這麼多,總而言之,寫作是被其社會性目標所轉變了的語言,閣下若想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麼只管開始做吧,至於藝術,那是伊卡洛斯們關心的問題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淺顯愚見,書生之言,還望不吝賜教。寫作其實是件膚淺的工作。小學三年級以上,會識千兒八百字,都能寫。要達到賺雜誌稿費的水準,也只要勤勞,專門訓練個一年半載就行了。和木匠,裁縫沒什麼高下之分。
莫言小學沒畢業、鄭淵潔只讀到小學四年級,這並不影響他們拿諾貝爾文學獎、上作家財富榜。若人們想做個西醫,恐怕還非得接受多年高等教育不可。
所以人們總是看到當醫生的當著當著,突然不想幹了,就棄醫從文。許多醫生半路出家也能在文壇混出一席之地,比如魯迅、郭沫若、畢淑敏。但是換上原來是寫作的,寫著寫著突然不想幹了,把筆一丟,就拿起手術刀去給病人做個手術什麼,那非出人命不可。
除了醫生,還有其他各位職業的人,說幾個大家都認識的吧:馮小剛的《我把青春獻給你》,恢諧幽默。劉若英、伊能靜是娛樂圈公認的才女,文筆溫婉動人。前不久看到林青霞的新書,原來這位大美女也寫得一手好文章。那些主持人更不必說了,何昊,李湘,謝娜,戴軍、趙忠祥、倪萍、孟非、李響一個個前赴後繼地出書……好像這年頭不寫點什麼,就不是主持人似的。
我對那些名人出書忿忿不平,他們在其它領域已經頗有成就了,還隨時都能在寫作這件事上插一手。如此多才多藝,真是受老天爺偏愛。要知道,我是其它什麼事都幹不了,才寫作的啊。
但這還不是最氣人的。《鬼吹燈》的作者是一個商人,他寫作的原因是,有一次女友在貓撲上看見一篇鬼故事,因為人家更新慢了,女朋友等得著急在他面前抱怨。他說不就是鬼故事嘛,這東西我也能掰,為了哄女朋友開心,他不假思索就上了,結果這隨便一掰就掰成大暢銷書。
前兩個月,我們這還出個新聞,一個水貨手機營業員窮得連兩百塊錢的軟卧票都買不起,因而被女友甩掉。這個小夥子,在倍受打擊後傷心辭職回家,走投無路干起了網路小說創作,結果寫了一年就成了百萬富翁。這小夥子是我同事的同學的同學。
這兩件事讓我覺得,手中寫作的筆就像清潔工大媽手中的掃把,不管誰接過去都能掃幾下。像大叔手裡的一把紙牌,不管誰臨時頂替都能玩上。
前幾天,看到一個寫作的朋友說:寫作這項工作最大的優點是能掩飾自己笨。我深表認同。
PS是對容貌的美化,那寫作就是對智商的美化。
我們在專欄里夸夸其談,講述我們道聽途說的見聞,翻炒各類資料里順來的名人軼事,販賣一點自己熟知的小道理。讓讀者誤會我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像自拍愛好者知道自己哪個角度拍照最美,作家也熟知說哪些話,不讓自己的智商露餡。
以上這是我寫的一篇專欄文,雖然是調侃,但從中你會發現一些問題。寫作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我也會有在一些寫作群,跟大家免費分享寫作和投稿的經驗、約稿信息,有興趣的可以加我的公眾微信號:luxixi2016
跟著《完全寫作指南》學習,小白也能輕鬆寫作
相信很多人都有提筆就怕的經歷吧,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日常短文,可就是改來改去改不好,越改越焦灼。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工作多年,除了常用的幾種文檔形式以外,其他類型的文體,基本都寫不好。每次需要寫的時候,都要先問度娘找模板去套。可是,網路上的信息數量龐大,良莠不齊,花費很多功夫,可能卻收效不大,很影響工作效率。
讀到《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時,就像撈到了救星。這本書是哥倫比亞大學勞拉·布朗教授提煉三十年的教學經驗總結而成。
《完全寫作指南》書中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寫作的流程,電子寫作和技術革新,分類寫作。
第一部分,寫作的流程,講解作者提煉的一套簡單可行的寫作流程,寫作時運用這一指導方法,可以讓人方向明確,過程清晰,不再思路迷茫。
第二部分,電子寫作和技術革新,講述信息化時代寫作的新特點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
第三部分,分類寫作,分別針對生活、學習和工作方面的常用應用文體進行解說。
針對每一類文體,不但應用第一部分講解的方法,對寫作過程針對性的進行分析,還總結了「這樣做」、「不要做」的實用小貼士。
最貼心的是,後面還附有正確的例子和錯誤的例子,配合細心標註的優劣分析和點評。
有理論,有應用,有分析,有要點,即使是從未寫過的應用文體,也能夠提筆開始了。怪不得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從提筆就怕到什麼都能寫」,這部分完全是囊括了應用文體的實用工具書,即查即用。
當然,本書主要針對應用類型的文體,不包含散文、詩歌、小說等偏文學藝術類的文體。
在《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中,作者總結的寫作流程包括:明確目標、確定讀者、用頭腦風暴總結出中心思想、組織內容、寫初稿和修改。
按照傳統的思路,這幾個步驟應該是順序進行的。而作者提倡的是,把這六個步驟,形成一個寫作流程的轉盤,在寫作過程中持續轉動這個轉盤。你不必拘泥於順序,可以從任意一步開始做起,然後再經由其他步驟把寫作過程進行完整。這個過程,就好比項目管理中,將順序展開項目的瀑布模型轉換成更加靈活迅速的迭代模型一樣。方法越靈活,就越容易開始,而不必卡在某一步停滯不前。
比如我最近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讀書,學習寫書評,當然,現在還處於小白階段,正好需要這個方法來指導。我就依據個人的情況和理解,來使用這種方法。
1、明確目標
應用文都有特定的應用場景,不同文體有不同目標,一定要明確。
我寫書評的目標很簡單,就是通過寫書評的方式,促進自己去認真的讀書。不是浮於表面、一目十行用眼掃過,而是真的用腦,去進行深閱讀,理解每本書的內在思想。最後,通過書評的方式,把讀書的收穫和想法分享出來,同時加深自己的印象。
2、確定讀者
寫應用文,要考慮讀者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傳達適當的意思,如果表達不當,會適得其反。
我的書評讀者,就是同在網路平台的朋友們了。我希望能夠有朋友願意點開我的書評,如果能夠對讀者有幫助,我很開心,如果沒有幫助或者我的想法跑偏、過於膚淺,我也希望看到的朋友們樂於提醒我,幫我改進。我希望在網路平台上,通過文字的形式,與更多的朋友進行交流。
3、用頭腦風暴總結出中心思想
頭腦風暴是一個項目管理常用的工具,工作中經常用於項目組對問題的集思廣益、大開思路。它的第一要務就是不要批判,允許思路的天馬行空,所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主要用於收集。頭腦風暴會形成很多不同的要點,寫書評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終要參考目標、讀者等其他因素,合併提煉一個主要的中心思想。
4、組織內容
應用文都具有特定效用,寫作內容一定要從達成目標、從讀者需要角度去考慮,剔除無用內容。
對於一些工具類書籍,我在看書過程中,會簡單記錄提綱的形式。看其他類型的書,我也會簡單記錄一些要點。寫書評的時候,就會拿出這些來參照。組織內容的時候,也要把其他因素考慮進去,選擇與目標一致、對讀者有益或適用、符合中心思想的內容。
5、寫初稿
按照作者的轉盤寫作流程,你可以從任意一步開始寫作。而我還是習慣於先擬定一個內容提綱,然後再填充內容。
6、修改
修改是很必要的。簡單的,比如錯別字的檢查、標點符號是否錯誤、用詞是否合理、句子是否通順等;更深層的,比如分段是否合理、內容是否都圍繞中心思想、有沒有把主題講清楚等等。有時候寫了一段很好的內容,但是放在全篇,在內容和結構上並不是很一致,那也只能捨去。多讀幾次,看看全篇是否流暢、意思是否完整,發現問題就返回繼續改。雖說好文章「妙手神來」,但多推敲打磨總是好的。
應用文體,都承載著特定的實際效用。寫作應用文體,都要以此為出發點,圍繞目標,關注讀者,內容適當,突出主題,傳遞準確有效的信息,最終達成期望的效果。
寫作的道路很漫長,方法再好,也需要勤加練習才能進步。生活工作中需要寫作特定應用文的時候很多,我要把這本《完全寫作指南》放在手邊,時時的翻一翻,相信以後遇到陌生的應用文體,我也不怕了。
2017.02.17霧凇
圖片來自網路
今年初開始練習寫作,在簡書發表了15篇文章,開始只是埋頭寫,不管其他,可閱讀量一直很少,而且寫的時候總有各種問題出現,尤其有次4個小時過去只寫出了一句話,很是挫敗,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剛好昨天看了本談學習方法的書,就像學習是門可習得的技能一樣,寫作也同樣如此。
這本書是《學會學習——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
【日】齋藤孝 著作者齋藤孝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現為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
經了解我發現這兩所大學都非常有名:
東京大學, 日本及亞洲地區排名最高的學府,世界排名前50。
明治大學,日本私立大學排名TOP5,周恩來總理曾做過短期留學生(1917-1918)。
看來在學習這件事上,作者確實有資格談論一二。
本書結構非常清晰,第一,第三部分介紹了齋藤孝先生自身的突破學習法,第二部分是作者研究偉人們的學習法後整理的最精華部分。
作者採用示例+總結的手法,詞句精鍊,不拗口,沒廢話,而且還把重點句子標粗,像是親切的長者把學習方法娓娓道來,並附帶劃重點,所以閱讀時很暢快,200多頁,不到2個小時就看完了。
那麼關於提高寫作水平,我從本書里得到了哪些啟發呢?
1.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寫作方法
就像作者所說「掌握自己獨特的學習法,人生就會充滿無限可能。「在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時要明白,「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別人覺得好的也許並不適合自己,想要照本宣科一勞永逸是大錯特錯,我們一定要積極思考適合自己的方法。
2.想要進步需確定目標
想提高寫作水平,首先用歌德的「限定法」確定提高哪方面,比如讓文章結構清晰,提高文筆能力,然後用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明確短期和長期目標,寫在看得見的地方,並換算出第一年,前三個月和今天的任務,按任務計劃執行。否則很可能放縱自己無限拖延,也就無法進步。
3.健康的身心是持續寫作的前提
寫
作是一種如鑿壁穿石般的高強度工作,可以說沒有健康的身心是無法支持長年累月的持續寫作的。這方面可以學習村上春樹的「體能強化法」:他20年堅持長跑,
錘鍊身心,在身體里建立了一套免疫系統,用以對抗寫小說這種需要面對並處理「人類內心深處的毒素」的極其不健康的工作,正因如此,他才接連寫出暢銷小說。
還有香奈兒的「對鏡觀察法」是凝視鏡子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能幫助我們審視內心,及時發現問題。
4.「外界屏蔽法」助你堅持寫作
寫作其實是一種技能,不斷練習才有可能進步,所以提高寫作的前提是養成寫作的習慣,如果你覺得每天事情太多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堅持寫作的話,可以試試史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
①選定一個能與外界徹底隔絕的時間段和場景:在自家書房或咖啡館或者圖書館都可以,地點不限,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可以不用處理任何事務,不會受任何人打擾,能集中注意力在寫作上。
②沉浸其中:有時我們容易想東想西,注意力就是無法集中,不如像斯蒂芬·金那樣,邊聽音樂邊寫作,聽音樂能給我們的思想關上門,真正沉浸在文字中。
每當寫作時就為自己創造這樣的世界,長此以往,一旦進入這個世界,我們就能迅速進入寫作狀態,日復一日的堅持會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
5.和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反饋
「外界屏蔽法」能讓我們養成寫作的習慣,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水平如何也沒法檢驗,豈不是變成自嗨了,我們還需要與外界溝通交流,尋求反饋,類似吉田松陰的「相互學習法」和福澤諭吉的「切磋學習法」那樣,我們可以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不同思想的碰撞會出現更多火花。
而且不要懼怕批評,被人否定不是壞事, 就像佐伯佑三的「激情點燃法」, 容易蜷縮在狹小世界中的人,更應該試著拿出勇氣被徹底否定一回,否則永遠無法突破自我束縛。
6.其他方法
書中還有其他學習建議都可以用在寫作上,比如寫作時要像「身臨其境學習法」一樣,懂得換位思考,從讀者角度審閱文章;「白紙活用法」,提醒我應該隨時記錄靈感和想法,作為寫作素材等等。說到底提高寫作的方法很多,但重要的是還要像作者所說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突破
這才能真正在寫作方面有所成效,同時這也是拓寬事業,豐富人生的關鍵,所以還等什麼,趕緊行動起來吧!
以下是我的微信公眾號:曾木岩 ID:zmy20160213,歡迎來找我玩~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六條基本規則
1. 絕不要使用隱喻、明喻和其他在印刷物里經常看到的修辭方法。 2. 如果一個字能說清,不要用兩個字。 3. 但凡一個字能刪掉,一定要刪掉。 4. 只要能用主動語態,絕不要用被動語態。(王爍:也就是說,看見「被」字,要想方設法把它去掉。當然,「被自殺」這類偉大的語詞創新除外。) 5. 能用常用詞的時候,不要用外來詞、科學術語和行話。 6. 絕不要用下流語言,為此可以打破上面所有規則。 我再加一條:使勁寫,然後,反覆改。傳統觀念確實是作家主要靠天賦,努力很次要,但現代文學中,也有很多作家,是在經過大量的訓練後寫出優秀作品的。
目前創意寫作訓練做得最好的應該是美國,就連嚴歌苓、白先勇等著名華語作家,也在二三十歲可稱創作生涯早期的年紀,在美國拿到過寫作碩士學位。
早年生活困苦如雷蒙德卡佛,也有在愛荷華大學創意寫作工坊掙扎求學的經歷。
愛荷華大學創意寫作工坊也是歷史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專業寫作課程計劃,基於此的一個升級版與國際版是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針對國際新興作者,王蒙丁玲北島余華蘇童莫言都去過。
不過「作家主要靠努力與訓練」這個概念,還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國內對寫作課程還在試水階段,走在前列的幾所高校可能以請名作家駐校等情況為主,記得在某本創意寫作書的序言里讀到過,就是在歐洲,創意寫作的概念也不是非常吃香。
嚴肅文學已經如此,暢銷文學、網路文學、段子營銷自媒體文本的寫作是否可以習得,就自不必說了。尤其是後兩者,如果想做到快速傳播的話,甚至幾乎必須要刻意研究、模仿、改進現有的寫作套路才行。
當然可以提高,多讀書,勤練習。多讀書,讀懂了,寫什麼像什麼,學誰像誰,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五十年的陳釀必然會比五年的酒好。多練習,各種文體都寫,會看到自己的進步的。目標是應試和應用文的話,這樣就差不多了,想寫雞湯文網路小說維生,多用點腦子也能湊合了,不過想當文學家的話,還是需要天賦的,天賦這東西,不服不行。不過中國當代也沒有文學家,也不用費這個心思了。閱讀量一定要上去,有底蘊才能玩技巧。何況寫作技巧這東西,怎麼說呢,有的作品完全靠所謂技巧維持,新奇的句式,花里胡哨的結構,但是把這些技巧除去,作品本身剩不了什麼,全是調料的宴席,味道再好,也不像個玩意。海明威說過:就算用最簡單的陳述句也能表現出來的,才稱得上偉大作品的魅力。
寫作就像一把小刀,缺乏靈性的人只知道磨刀,有天賦的人卻懂得怎麼把刀捅到人心裡。且懂得,拔刀的方式不一樣讀者的痛感也不一樣,有的刀捅進去呢,人家只會痛,不會哭。有的刀捅進去呢,撕心裂肺。還有的刀捅進去呢,看上去傷口癒合了,其實全是內傷。
方可成如果需要一個簡單的答案,那就是:是的。 如果需要複雜一些的答案,我們可以首先將「寫作」進行分類。隨便舉幾個例子:文學寫作、公文寫作、新聞寫作、學術寫作……每一個類別中又可以細分為更多的小類。
後天的訓練肯定是必要的,但我覺得更主要的是你的興趣。如果喜歡寫作,就得通過嘗試發現自己適合寫作哪一類的東西。
說一下我自己的經歷。我個人蠻喜歡寫作,高中經過議論文的噩夢,感覺也啥東西都像三段論,自己又是個工科生,某些自由自在的文章我寫起來確實有難度,偶然的機會發現最適合我的是新聞之類。最開始確實不會寫,但是自己喜歡,不斷嘗試,又有師兄的指導,多少有些明白。一個老師告訴我寫新聞要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他的話確實對我影響蠻大的。後來又有機會去編輯學校的校友通訊。從小新聞到大的通訊,對我而言又是一個跨越。那段經歷給我最深的印象不是最初的採訪,而是後期的改稿。自己和別人寫的稿子,熟悉的都快背下來,還是要反覆改。編輯過程中會發現,有些人對文字的駕馭能力確實不強,他們習慣使用高大上的詞,但就是不能清清楚楚給你講明白一個事。那段痛苦的改稿經歷確實讓我收穫良多。另外的一個經歷是我同學的,他那時被團委老師器重,經常性的給老師寫個發言稿總結之類的,然後他就經常性的以團委辦公室為家了。最後的結尾是他當了選調生,然後所有人都說他很適合。其實他是個真的文藝青年,只是不小心上了公文和新聞寫作的賊船。我前一陣有個課程要寫個論文,是關於新能源的。我想起南方周末做過一期新能源十年總結的,便把那些文章找了出來。真到寫的時候發現,看著蠻好的新聞稿到了這所謂的學術寫作時真的用不上,沒有辦法,我還是老老實實搜了幾篇這個方向的論文。我想說點啥呢?1、後天的訓練是必須的,但是呢個人的興趣也是個重要因素,因為興趣決定了你是否適合或者說能否忍受這個訓練的過程。2、寫作與專業和行業無關。只要喜歡寫作,總能找到釋放自己的機會或者平台。3、大多數時候,寫作是件無聊和耗時間的事。至少對我來說,我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想的啥不一定能寫出來,我自己經常寫了個開頭或者一半真的進行不下去了。這算是本探長在這個號上寫的第一篇「乾貨」。
長期關注的讀友應該了解,探長向來的風格都是以「扯淡」為主,看了也覺得沒啥實際用處。沒錯,因為探長對現在過度泛濫的「雞湯」與「乾貨」嗤之以鼻。我不想寫「快餐」,也不會去迎合讀者。
「我也想寫東西,但不知怎麼下筆……」
最近這句話出現的頻率有點高,我沒有什麼錦囊妙計,只能分享一些我的經驗給你,希望可以有所啟示。
好,進入正題。
5個問題
1.我也想寫東西,但文采不夠……
這句話如果從一個不善言談羞澀內向的童鞋(比如年輕時的探長)嘴裡說出,我還可以接受,但從一個能說會道瞎扯淡的朋友牙縫裡蹦出,就有點意外了。
因為本探長深深覺得,只要你會說話,會和人聊天,很自然的聊天,你就可以很流暢地寫好文章(別跟我提中學作文所謂的「好」)。
不用擔心「文采」的事,「文采」是誰?是你閨蜜嗎,沒有「文采」你就不能活得很好嗎?
顯然不是。「文采」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但最有力量、最動人的話往往最簡單、最樸素。
舉好幾個栗子,雖然探長沒讀過幾本書,但這幾人一直深受我的喜愛:
路遙。讀讀《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吧,簡直不能太樸素。《平凡的世界》剛寫出來時,飽受同行質疑,被認為「文筆太土,不夠新潮」。但20多年後的今天再看看,茅盾文學獎還有能超越這本書的作品嗎?
還有我十分尊崇的史鐵生先生。前幾天又偶然間讀到了《我與地壇》,這篇中小學語文課本里我最喜歡的文章,觸電般的感動。史鐵生先生的文筆不可謂不好,樸素但又細緻,華麗卻不賣弄,平實之間極具哲理韻味。
所以,不用擔心你的詞藻不夠豐富,文筆不夠華麗。平淡的水才是最不可或缺的。
2.怎麼動手寫?
首先你需要想清楚,你寫的目的是什麼?
記錄生活?思考感悟?工作修鍊筆記?故事創作?……
以及,你是寫給你自己看,還是願意分享給陌生人?
先給自己定個位,免得以後被外界聲音困擾時玻璃心。
這是我認為所有寫作者最應該解決的問題。
3.有沒有一些合適的平台推薦?
受益於這個偉大的時代,不止寫作簡單多了,交流和分享更是大大降低了門檻。
探長從博客時代,哦不對,從QQ空間日誌時代,開始亂寫,起因是因為少年維特的煩惱實在是太TM多了。博客時代,本來一個直男理科生,不小心深受當年韓塞影響,被文藝的力量俘虜了。博客、微博頭條文章、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家號……談一些這幾個我都運營過的感受。
- 新浪博客
至今依然很有影響力,很符合我本人的訴求,你寫好東西,願意看的人自然會來訪問,微博文章類似(比如張嘉佳),而不是微信公眾號的「推送」,這種「主動」有種謎之尷尬的趕腳。也可能是探長比較羞澀傲嬌。
- 微信公眾號
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申請門檻低,所以公眾號已經泛濫成災了。優勢在於編輯強大、文字消息、語音、圖片、視頻等,界面的閱讀體驗也是目前所有自媒體里最好的。正因為如此,探長才願意犧牲一下「矜持」。。。
- 頭條號、百家號
今日頭條已經成為了移動端的霸主,類似於百度在PC端的地位。今日頭條的自媒體,也就是頭條號,申請有一定難度,往往得有微信公號運營經驗做鋪墊。受益於其特殊的演算法分配機制,頭條號的傳播優勢很明顯。同樣一篇文章,在今日頭條可以有上萬的閱讀量和上千的轉發評論,但在微信公號上,你們也都看見了我的成績了。。。
百度的「百家號」,申請難度更大,據說只有10% 左右。其他部分與頭條號類似,都是利用其流量優勢做傳播。我不喜歡兩個原因在於,內容機制的設置目的明顯太商業化了。
- 簡書
另外推薦這個手機軟體,簡書。無門檻,裝個應用就行,很方便,很多人就是在簡書上寫起來的。一個優勢在於,文章分享更友好,自動生成長頁圖片,這點在其他主流平台還沒看到。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相對純粹、很適合各行各業交流的寫作平台。
4.寫東西這件事,你覺得什麼最重要?
我的答案是 興趣 + 行動。
之所以沒有提「毅力」,是因為不準確。當你做你感興趣的事情時,你的付出是不用刻意的。你不會提醒你自己要「咬牙堅持」,要用「毅力」才能前進。如果需要這樣提醒,只能說明在這件事情上你沒有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從而沒有足夠的收穫來反饋再激發。
行動很重要。因為寫東西往往是需要情緒的,而情緒是一時的,你歇會或等一等,可能就沒有感覺了。也正因為如此,探長基本上不存稿,都是想起來就寫,你們從推送頻率就能看出。
做一件事情,你沒法一眼看到結果,你只能拿著手電筒照亮一段路,想要看得更遠就得繼續往前走。
最簡潔的回答就是去做。
5.怎樣看待文字?
再回到出發點:寫東西的初衷。
有的人寫東西是為了打發時間,有的是為了總結工作,記錄生活;
也有很多人,在這個新媒體時代里,是為了寫東西掙錢。
……
這些都無可厚非。
因為,文字本來就只是一種工具。用來交流也好,欣賞也罷,或者干其他的,都行。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特別反感那種「寫文章是文科生才幹的事情」的觀點的原因。
文字是一種媒介。照片、歌曲也都是。如果我美術功底夠可以的話,這篇文章就是幾張漫畫搞定了,我才懶得打2000多字跟你嘮這麼多。當然,要不是一不小心長殘了,暫時沒法滿足我一顆想當演員的心,就直接給你上視頻了。。。
扯偏了,拉回來。
最後,不管你是怎樣的出發點,只要不傳播虛假信息、遵紀守法,聽你心裡的聲音,大膽行動吧。另外,既然是「自媒體」了,如果可以,請盡量傳播一些有質量的東西,因為不久你就會發現,「速食垃圾」真是滿天飛。
願你不負時光,時光也會記得你。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選自. 路遙《平凡的世界》)
【首發於公眾號「藍色江流」,歡迎關注交流,一個新天地,等你來切磋】
http://weixin.qq.com/r/OD9hefHEvqzBrbUa92o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寫作可以習得。
無非需要做些訓練。之前藝考讀過一本書,中戲老師出的,裡面有些寫作訓練很不錯。我把主要的內容摘錄如下:第一節 寫作的準備進行一個藝術創作前需要有一個熱身過程。比如,在進行表演前,應該讓演員在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候場」,做深呼吸,沉靜心態,運用想像進入即將發生在舞台上的事件的規定情境。寫作也是同一個道理第二節 放鬆練習一、放鬆練習放鬆練習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手段,使考生初步解放身心,輕鬆心境,從而為寫作提供一個比較自然、寬鬆的思維狀態,使其在寫作時,情感能夠不加限定地袒誠流露。放鬆練習包括:自我家庭介紹、打破語言禁忌、潛意識挖掘等幾個層次。(一)我的家——家庭的自我介紹在描述別人的狀態時,生活的細節和其中蘊含的情感色彩最為重要。(二)打破語言禁忌1、訓練目的通過生動、活潑、無所拘束的眼界和創作者個人化的描述,表現和表達人的感受和精神,從而引起讀者在情感層面上的共鳴。進入一種原始的真誠狀態。2、訓練方法——極限問答題目:一個球落入樹洞,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如何將其快速取出?最簡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只有一個:往樹洞撒尿。面對有異性在場的情況下,講出用撒尿的辦法,本身需要智慧,更需要打破一定的文化禁忌、道德禁忌的勇氣。二、自我辯論「二律悖反」: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為正確的兩命題之間的矛盾衝突。例如:我們承認給與孩子充分自由的成長是正確的,同時也知道,最為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管束孩子又是正確的。我們要分析事情時就應該抓住這樣一些具有矛盾性的生活細節,把自己」擺定「到不同方面和不同角色上去考慮問題,這對開拓創作思路,磨鍊細膩複雜的觀察力是十分有意義的。三、挖掘潛意識(一)熟筆隨想隨寫,語句不要求完整和通順,文字不要求美觀和正確。把身心全部放鬆下來,再整理思路進行寫作。(二)說夢1、訓練思想說夢,可以反思自己的潛意識活動,注意到其間的奧秘,感受和回味夢境變化的細緻過程,還可以使考生體會到人類思維活動的基本規律,無論是限定性的還是非限定性的。2、訓練方法講述,並記錄下來。(三)說鬼談怪1、訓練思想回憶某種恐怖的感覺、某個可怕的夜晚、某個可怕的故事。一定要揭示或盡量細緻地揭示自己當時內心的所思所想、恐慌表情和驚慌失措的舉止。通過講述對恐怖的記憶,引發對自己內心活動進行品評,反思。舉例:《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裡面的鬼故事。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2、訓練方法先進行訴說,具體描述出聽到、看到的「鬼怪」或「怪事」的形狀、色彩、行為及給自己造成的印象。同時要關注現在講述時的感受以及聽講者感受和反應。(四)關於恐懼與安全感1、訓練思想講述個人心靈中的陰暗和恐懼。由於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有一些獨特的經歷,雖然對別人意義不大,但由於是直接參与者,往往會深藏於每個人的心中。這種心理無處發泄和舒緩,長期積澱就會導致一種恐懼感。也許是一種精神恐懼,也許是單純的肉體恐懼,更有可能是一種人格恐懼。像有的同學描述的那樣,懼怕警察,懼怕鄰家老頭,懼怕某位幼兒園老師,甚至懼怕自己的父母。懼怕昆蟲,懼怕黑暗,懼怕被切斷的人身體延伸物——像頭髮、指甲,懼怕考試,懼怕勞動,懼怕孤獨,等等。在恐懼感出現的同時,一般地說還有個只對個人有意義的「安全形落」與其相伴相生,像被子里,床底下,衣櫃中,有時這種安全形落常常還伴有權威性的角色,如奶奶的床,媽媽的氣味等。2、訓練方法一定要注意回憶和記錄引發恐懼或導致安全感出現具體環境和具體事件。從聲音的塑造、象聲詞、動作等多方面綜合運用。寫成散文時,要深入發掘導致恐懼或安全的心理因素。第三節 蘇醒練習「蘇醒練習」是在「放鬆練習」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對形象思維的一種訓練。這一訓練,可以調動思維的潛意識,凝聚觀察力,培養想像力。其訓練思想是:讓考生在創作之前,將感受調整到一种放松狀態。文字創作不是我們經常形容的絞盡腦汁耗盡心血,而是一種能量的釋放,是一種從壓抑到輕鬆享受的過程。一、下意識寫作對上節「熟筆」狀態的一個發展。二、音樂聯想記錄(一)訓練思想音樂聯想訓練,是一種培養考生進入潛意識,調動,思維潛能的訓練。(二)訓練方法1、播放音響2、播放輕音樂3、播放古典音樂三、實物文字素描(一)訓練思想具體、細微 概念(二)訓練方法1、實物文字寫生2、圖片文字寫生3、現場文字寫生4、對鏡自我寫生第四節 感覺練習感覺練習是一種官能性練習。它強化考生官能的敏感性,為全方位感知外部世界提供手段和渠道。感覺練習的最後階段是「幻覺」和「超官能」練習。一、感受觸覺(一)訓練思想觸覺是質感的基礎。(二)訓練方法1、記錄觸覺描寫自己肉體與衣服的觸覺感。2、創作命題散文《手》《水果刀》二、感受嗅覺(一)訓練思想人的嗅覺記憶往往比視覺和聽覺更為持久和深刻。(二)訓練方法回憶特殊氣味。舉例:《陽光燦爛的日子》「我清楚地記得一股燒荒草的味兒,可那是夏天,哪會來的燒荒草的味兒呢?」三、幻覺記錄(一)訓練思想幻覺是人的官能體驗的重要內容,甚至是無時不在的日常內容,其基礎是想像。幻覺對於藝術創作來說十分重要,其基點在於它不是簡單的生理現象,而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基礎。(二)訓練方法1、夢幻記錄由主觀想像產生的幻覺體驗。2、現實幻覺記錄由現實感知產生的某種幻覺,可以外化記錄者的內心活動。注意觀察並分析同樣的現象,在不同人的不同心境、不同情景下所產生的不同幻覺,如辦喜事中的煙霧升騰與辦喪事中的煙霧升騰究竟有什麼樣的不同。(三)寫作四、感受超常官能(一)訓練思想把官能性的體驗,升華到一種審美層次,融入到對外部世界和內心感知的描述之中。假定個體具有某種超常能力,如順風耳,千里眼,隱身與外形轉換,以自我為中心,從一種全新的能力出發去感受和研究周圍一切。(二)訓練方法感受與自己同車的一名異性乘客。設想自己在空中飛行,俯瞰整個大地,設想自己在非現實的時空中聆聽親友談話,在現實中進行非現實性的批判,例如時光倒轉、水往高處流,世界的末日等。第五節 追憶與拓展練習(一)訓練思想(二)訓練方法PS:只是覺得好拿出來給大家分享,未經作者允許。寫作技能可習得,毫無疑問。任何技能都可習得。但想進入化境,難
當然可以了。
我覺得寫作在眾多藝術分支中,簡直算是最容易靠技巧而提升水平的了。音樂人如果音感不好那就廢了,畫家如果連色表都排不出那也沒前途。只有寫作是沒有固定標準的,而且好的文學作品評價標準也不是單一的。
很多人有誤解,覺得寫作是很興之所至的事,好的作品也往往是妙手偶得,這真是只有很高天賦和已經到了很高水平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推薦各位去看一本書叫《巴黎評論》,裡面有對很多大作家的訪談(海明威、茨威格、村上春樹等等),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其實都是很苦行僧的,寫作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是愛好,更不如說是任務是使命,而他們的作品也都是在大量的積累後完成的。
當然這也不是說寫出好作品是件簡單的事,還是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只追求「流暢好讀」,那我的建議就是鞏固基礎語文水平,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說到這個基礎語文水平,其實很多人都是不達標的。標點符號亂用,詞語搭配有問題,頻頻出現病句,段落之間過渡生硬。如果這個基礎沒打好是不可能有一個比較高的寫作水平的,看書也都是沒用的,就好像辭彙量只有幾百卻要去考GRE,那做再多題都沒用。
其次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很多人的問題不是「寫作能力差」,而是「表達能力差」。都沒辦法詳略得當的去說一件事,更別提寫出來了。就像天涯以前的「火鍋體」,繞了半天圈子都不知道重點是什麼。要練好邏輯思維能力,多寫命題作文,或是雜文都是好方法。限定字數,確定主題然後再寫,慢慢的就會有一種文字上的節奏感。
這些算是最基本的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了。其實很多作家當年也是接受過系統的訓練的,比如張愛玲和白先勇都去上過寫作課。
說到頭這都還是個「語感」的問題。同時,閱讀是培養語感的基本條件,看得多了語感就好。而我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作家」,就是看他有沒有語感。語感都沒有的人別的都免談。
如果已經有語感,也就是說對文字有一定的敏感性,看見人家句子雜亂用詞不當會有難受的感覺了,那接下來就是更難的事:語言風格和思想性。
語言風格這倒是真要看天賦了,有的人就是風格鮮明且讓人眼前一亮,有的人寫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獨特的風格,會一直變來變去。這的確很難,韓寒當時的《三重門》也都是錢鍾書的風格,而上面有人提到的路遙,我覺得他文字就屬於很不起眼的。
於是就要說到思想性。就算你沒獨特吸引人的風格,你還是可以寫出很好的作品的,只要思想性強。這是由你的閱歷和思考深度決定的,就好像有的人的人生跌宕起伏,他即使平鋪直敘的寫大家也會想看,因為故事本身就太吸引人了。
總而言之,只要有心有毅力,寫作水平是一定能提升的。就像李白有天賦,各種天馬行空飄逸動人;杜甫憂國憂民,寫詩走的是思想性路線;李商隱老寫情愛,但勝在辭藻華麗。但這些詩人起碼平仄和韻腳都是壓對的,這就叫基本功。對大多數人來說,能有個好的寫作基本功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寫作 – 作家之路推薦書籍:寫作者必讀書籍
只要是「技能」,皆可習得。
寫作的能力是可以練習提高的。但編故事的能力是天生的。
我是覺得天賦固然重要,但是閱讀的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寫作水平,站的高自然望的遠,肚子里有貨自然就會有的寫,所謂流暢就是寫作過程中總是能按照自己最初的設想寫下去,知道的多了,也就自然好寫了,當然這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讓你的文章看起來更像是文學作品而不是兒童作文
寫作是可習得的,既然歸類為技能,當然是可以錘鍊的了一個簡單的比較就可以體現寫作水平的高低差別:一個普通人掌握的辭彙是幾千,一個作家能達到兩萬,這是最基礎的差距。另在結構、外部裝飾、功能、適應性上能有差距的地方就更多了。初觸寫作,談的是「習得」,習得了以後可深入以示人,可不管不顧以力破巧自己享受。拿 長成樹木作比較:一種是修理,強調根莖葉的和諧,二種是強壯根莖葉,管它長啥樣,反正我自己看。註:「以力破巧」 指以豐富的不竭的生活感受碾壓下去,那類人多具有敏感特質,也即是善於認識。(也即:習得寫作,根本是認識能力、溯源能力)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寫到扉頁上的句子?
※對於含有大段數學推導的論文,應該怎樣有效閱讀?讀下來應該積累些什麼?
※你有沒有某些文章或者書籍會時不時重新閱讀用於自省?
※白熾燈、節能燈、LED 燈等各種光源,哪種更適合閱讀?
※看完《射鵰英雄傳》之後為什麼會討厭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