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並且如何培養和引導的?
發現:和同齡人比較,他明顯非常熱愛做某類事,輕而易舉完成,經常超出期待。培養:尋找良師,送去參賽(參展)等,讓孩子的工作步入公眾評價系統。引導:(不知道怎麼引導),大概主要還是輔助和督促。
不敢說培養成了什麼樣,因為我兒子現在才一歲七個月。
很小的時候就發現,沒吃過的新鮮玩意兒直接塞他嘴裡他不吃,會吐出來,要放他手裡,他自己過了目,然後自己塞嘴巴里吃。
後來我想這孩子可能主見比較強。這也挺好的。每次我都假裝徵求他意見。吃飯的時候,問他吃不吃青菜?喝不喝湯?(其實他說不要我也會說,但是青菜對你有好處,一直說到他沒有反應,默默地吃下去。)出門的時候,給兩個玩具,讓他自己選一個帶出去。或者到了樓下,問他今天推不推車出去?他想要帶車會自己去推車。穿衣服的時候,為了哄他穿厚一點,故意說厚的那件特別帥,然後問他穿哪件?順勢而為的結果就是,我兒子現在一歲七個月,能自己吃飯,自己拉粑粑,自己脫衣服(學了很久,還不會穿,太難了),自己丟自己的臟尿片,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洗手,去超市自己拖小車。如果你不太苛求效果,其實他也會用抹布擦桌子和用拖把拖地。謝邀。
弟弟三歲多就很喜歡畫畫,家裡在鄉下的時候,經常在白牆上畫,家裡的牆壁每三個月都要重刷一次,家裡人都很寵他,刷牆不算啥。孩子的世界是乾淨的,無暇的,看見什麼在眼裡就是什麼。
可是每次我陪他畫完,他就把畫放在一旁不管了。媽媽每次收拾東西時就問「小囡,姐姐跟你一起畫的這麼好這麼辛苦你怎麼不要啦?」沒想到他說「不動,都不是真的。」我和媽媽面面相覷,沒想到即使年紀小,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我弟的話還不是最驚訝我的,幾天後早上起來餐桌上的點心才著實把我驚訝到了。我媽竟然把我陪我弟畫的圖案給做成了小吃吃!我媽跟我說「昨天小囡不是說畫完就沒意思了嘛,做成小饅頭,吃! 」 (*^-^*)」弟弟看見了以後愛不釋手 ,一個小饅頭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從前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媽媽吧蔬菜都磨成粉加在麵粉里, 這下好了, 一舉兩得。媽媽接著腦洞大開的做做一系列的小公仔美食。弟弟更喜歡天馬行空的畫畫了,因為他覺得他的思考和他所想像的世界是可以成真的,可以變成實實在在的美味。
媽媽為了把花花草草做的逼真一些,找了一些小模具。我給淘的。只要我弟喜歡,媽媽永遠都是不怕麻煩的那個人。?
小豬跟小熊,弟弟說小熊和小豬是他最喜歡的小動物,可能是因為他屬豬吧,有一次他問我為什麼沒有人屬熊貓。。。。小豬包跟小熊包的裡面我媽還特意加了陷兒,每一次都不一樣,豆沙,胡蘿蔔,青菜餡兒,牛肉餡兒,恩,人生就像沒有啃開的包包,裡面是什麼滋味,誰都不知道,相信弟弟以後會有更多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贊!
數字包是弟弟一歲多的時候媽媽做的,我們那陣子在教他認「123」, 讓他寓教於「吃」,弟弟常說,吃了5再吃3,就吃了8!弟弟給我們帶來太多快樂了!
《超能陸戰隊》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電影,我弟也不例外,自從看完後在電影院買了好幾個周邊大白公仔給他,但我媽就是活生生的超人媽媽,迷你超能大白(●--●)就在我媽手中誕生了。想說有時候真是羨慕弟弟的童年,因為我小時候家裡條件還沒有這麼樂觀。
所有食材都是媽媽親自去採摘,新鮮、營養,所有的顏色都是食材本身的顏色,對於城市裡的孩子,哪怕是錦衣玉食,可能也體會不到媽媽的這份愛吧。漸漸的,周圍很多媽媽來我家索食,獨樂了不如眾樂樂,分享也是該早早教給孩子的好品格。之前寫過一點媽媽做的零食,很多人都追著要。
雖然在世俗條件下媽媽並不能給予我們很多,但在教育我們方面,她一直都很花心思,一粥一飯,甚至是一份小點心。有這樣一個媽媽,由衷的覺得幸福和驕傲。
——————更新分割線——————
謝謝大家的點贊,媽媽沒用知乎,我轉告她說,很多知乎網友誇她,她說她很開心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謝謝大家。(*?′╰╯`?)?
發現孩子的天賦並培養加引導,這句話分成三個點來說,即「」發現「、」引導「和」培養「。
1.首先,你要善於發現。這個發現的對象一定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別人家的孩子。發現的天賦一定是你的孩子的,而不是市場上流行的,正中你胃口的東西。比如說吧,在早教市場繪本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稍微關注過育兒知識的父母都知道從小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但是你買一堆繪本回來,可能你的孩子根本就不喜歡。
發現孩子的天賦,需要大量親子共處的時間。你要知道他愛什麼不愛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引導。他不喜歡讀書,可能很喜歡去大自然摘些花花草草,那你就放下書本,盡情地帶他出去玩吧。
2.天賦這種東西孩子越大才越明顯,因為越小的孩子興趣越多變。天賦更像是天才的代名詞,但絕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但是與天才一樣,會自己獨特的興趣。與其說要提早發現孩子的天賦,不如說提早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我家樓下有一個兩歲的小女孩,在快到兩歲的時候,我發現她特別愛畫畫,他奶奶從破敗的牆上摳下來的一塊石灰給她玩,她能用這塊石灰在小區各處畫畫,中途有許多孩子跟著她一起畫,但畫了沒多久就玩別的去了,只有她不會停下來,而且幾乎天天都有一段時間這樣畫。我常想,如果我是這孩子的媽媽,我會在家裡買來各種繪畫素材給她。
3.引導很簡單,你只需要在精神上鼓勵他,在物質上滿足他。我在孩子9個月時買了一套包括唐詩、三字經、字母等在內的九本小冊子。他獨獨中意其中兩本:數字和交通工具。此後越來越明顯的是他對數字和汽車的敏感。他最早會說的除爸爸媽媽之外的詞就是9、8等數字,他一歲兩個月就會認車標。我觀察到他的這一興趣之後,買了許多與數字相關的繪本,出門帶他認數字,還買了橡皮泥數字模型。他也不是任由我這樣發揮,他會自己找數字看,一本厚厚的書,他就愛看頁碼,人家去海洋館看魚,他在海洋館看每塊玻璃上貼的數字。車標也是這樣,我買車標的貼紙給他玩,ipad上裝挑戰車標的遊戲,我本來是個汽車盲,為了教他認車標,我自己先把世界名車的車標全部學了一遍。
4.培養,就像前面尚老師說的,帶孩子去上課外班,比賽,參與公眾評價系統。父母再引導,也不如讓孩子系統化地學習。學習的過程是把興趣專業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真正鍛煉孩子的專註力和忍耐力的過程。因為任何系統化的學習都可能陷入枯燥和煩悶,甚至到懷疑自己的興趣,但如果不能忍受這種艱苦,興趣就也就是興趣而已,對人生並無大的幫助。我有一個親戚,從小上過所有的興趣班,都是她自願要上的,沒人強迫她。但最終一個也沒有學好,現在問她喜歡什麼,她說沒什麼喜歡的。就是因為一系統學習她就畏難,她媽媽馬上放棄。
說到底,家長除了要花時間觀察孩子,還要懂得監管孩子。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沉入他的興趣,家長恐怕自己也要跟著學點。為了讓孩子不同於別人的興趣可能持久,家長一定要拿到持之以恆的精神幫助孩子。
最後,如果你並沒有耐心和時間觀察和引導孩子,那你能做的,就是少干涉他的興趣。
聽我婆家親戚說我老公小時候非常聰明,一歲之內已經認識一百多個漢字了,那時候沒有早教什麼的,就是自己拿著象棋子或者報紙認字,後來上學一直是全年級第一那種名次,高考不是狀元,但是和狀元差不了幾分。
聽我媽說我小時候非常笨,三歲才學會說話,到現在還提筆忘字,我成績一直屬於中下等,甚至差點沒考上高中,不過到了高三不知道為啥突然開竅了,所以高考成績還不錯。但是我碩士時候成績已經超過了我老公,我是畢業後認識我老公的,別人問過我倆相互的評價,我覺得他單純,他覺得我聰明。我想說的是,很多天賦或許有家長或者周邊人心裡暗示的成分,我老公唱歌很好聽,但是他家人似乎都不認為他會唱歌,甚至我說他唱歌好聽,婆家人都會笑,說家裡一個會唱歌的都沒有,他怎麼可能會唱歌,也從來沒聽他唱過。我有時候會說他,或許他的學習成績都是家裡人的暗示造成的,如果他小時候家裡人認同他的唱歌,或許他這輩子的路全然不同了。
我和他相反,我媽說我小時候非常笨,還帶我去醫院檢查過智力,但是我外公外婆還有爺爺奶奶都認為我很聰明,特別是我奶奶,在解放前讀的是師範學校,有很好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就算成績不高也從未自卑過,還莫名其妙發現我對顏色特別敏感,於是在課餘爸媽讓我去學了油畫水彩攝影什麼的。這對我現在影響非常大,因為我想讀博士的方向就是和色彩相關的。天賦不代表天才,只是很多時候如果真的發現了,向這個方向發展是又省力也充滿樂趣的感覺。而且天賦不一定是常規大眾所認同的有出息的方向,我老公是個IT男,現在非常愛唱歌,這讓他心情很好,別人的誇獎也讓他更多了些自信,雖然產生不了什麼效益,好心情可是千金難換的。
現在我們的兒子已經幼兒園了,我慶幸他遺傳我老公更多一些,至少不會像我三歲才會說話,他也愛唱歌跳舞,那我就給他故事機里存很多的歌讓他聽,他唱的時候我會誇他。有些地方他也會比別的孩子差點,比如到現在都不會數數,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何必用我孩子的劣勢去比其他孩子的優勢呢?這不是自尋煩惱嗎?我家的孩子,3歲多,目前發現他對故事書,完,全,沒,有,興,趣。反而喜歡認知類,記憶類書籍。比如家裡隨便放了本小學詩詞100首,幾乎沒有畫,全是字。一定要我們整本念給他聽,一天念完100首,念完了,從後往前再念一遍。就是200首。念完了安心睡覺。要求我們每天重複。1,2個月後幾乎都會背了。聽英語也是,上車一定要聽他的英語,每天來回幼兒園,開車1小時,他就聽1小時。自此我發現他的記憶力,模仿力已經可以了。然後在家自己擺弄英語發聲字典,跟著學。自己拿數學題要求我們給他做。
以上行為沒有一次是我們強迫他做。一。次。也。沒。有。反而是經常我們想辦法偷懶。比如念詩,乘他不注意能跳過則跳過,卻總被他抓包。
所以送他去學英語了,再去學圍棋了。幾乎沒學校收我們這麼小的朋友學圍棋,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公益學校,和比他大的孩子一起學。興趣很足。
他喜歡看大人燒菜,站著遠遠看大人怎麼把生的菜神奇的變成可以入口的,其間不搗亂也不會靠近知道危險,或者丟給他一段菜,自己拿著塑料小刀自己切。
哪天他說不學下圍棋了,想燒菜了,我想也會送他去的。關於天賦發掘,前面幾位知友說的挺系統。
我只是作一點補充。個人之前看過全套《蒙特梭利》、孫瑞雪《愛的教育》(《捕捉敏感期》個人評價不高,沒有看完)《少有人走的路》,還看過一些心理學的書。僅從目前人的大腦開發那可憐的數據以及現代兒童教育學的評估而言,兒童教育還一直遠未成熟,人的潛力比我們能夠想像的更加巨大。挖掘天賦,不如用挖掘人的潛力更為恰當。而人的潛力的挖掘,一些硬性指標的達成,不如一些軟性條件,比如性格、比如人格。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到終點不知道結果。---------------------------------------------------------------------------------------------------------------------------在大學的研究生階段,在基本才能之外,博導們更看重的往往是持續的興趣和堅持。其實其他行業也是共通的。有些天賦是外顯的,比如記憶力、繪畫、計算能力等等,有些天賦是不太明顯的,比如空間想像力,邏輯分析能力、情緒感知能力。還有一些是小眾關注的,比如騎馬、刺繡。如騎馬、刺繡,除非剛好適逢其會,或者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天賦。有一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阿米爾汗導演+主演(Three idiot男主角),講述一個小孩子因為閱讀障礙症成為家人的恥辱,只有在有相同經歷的老師發現並有效引導之後,他才被認同,重塑自信的一個故事。一個有意思的點是,有閱讀障礙症的人通常想像力豐富,這個小孩可以畫出非常漂亮的畫,但在印度的基礎教育認知體系中,在父母哥哥和多數老師眼裡,他依然是個失敗者。有天賦,不見得成功,不見得幸福。國內多的是鋼琴神童痛恨父母一輩子的故事。得到家人充分的關注和信任,塑造健全的人格,堅持,自信,樂觀更重要。孩子就像花苞,給予適當的陽光,他會開出你想像不出美麗的花朵。另外,個人心得,兒童教育的探索過程,也是父母親個人內省的一個過程,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因此自己也要更加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一位好朋友,工作之餘成為兒童教育圈內的小有名氣專家,現在堅持靈修,雖然我達不到這個高度,但是非常理解這個心理過程。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幫助他發展成技能? Cissy育兒思考
成長是一段漫長,艱辛又神奇的經歷,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追尋自己領悟的人生意義,活出喜歡的人生。
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努力的玩。沒有了興趣老師的提醒預習,孩子就會在人生不同的階段補課。我們也一樣,很多人都是在該談戀愛的時候學習,在該學習的時候玩,在該工作的時候學習,在該結婚的時候又在工作,專註副業一百年。
沒有興趣的人生挺悲哀,希望為人父母的你已經有了自己的興趣。這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會更有方法發現他們的興趣,通過提升興趣讓孩子持續發現新的事物,給生命注入玩耍和快樂的體驗;進一步幫助孩子能夠從興趣發展成能力,這樣孩子可以掌控生活和學習,取得成就。
我們先來總結下哪些方法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
1、提升你的觀察力,觀察孩子玩什麼的時候專注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情緒,而情緒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生存工具。而這種情緒能夠穿過百萬年的進化留下來,一定是因為其有莫大的好處。
比如孩子畫魚的時候很專註,我們可以去觀察出孩子的興趣點,然後加以引導:
「感興趣」可以變化成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果孩子喜歡魚,我們就引導孩子了解和魚相關的知識:大小,種類,生活環境等;然後孩子自然會對大海,哺乳類,氣候等相關領域感興趣。
但是不要帶著功利性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興趣,不要去想孩子對這個感興趣有沒有用,一旦我們有這種想法,孩子的興趣遲早被我們的功利心給抹殺掉,就更無力去談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
2、了解孩子的敏感期的時間段,提前做好準備
在某一個時段兒童會高度專註於某一個事物,而且重複不斷的操作那一事物,直到滿足兒童內在的需求,兒童才會把注意力轉向另外一個敏感點。-孫瑞雪
比如四歲是孩子圖像知覺的最佳期,所以四歲前你就要給孩子大量的涉獵故事書與科普書,這樣在孩子閱讀黃金敏感期的時候,孩子就可以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而不僅僅是入門。
3、當孩子對一件事情不斷提問的時候,抓住機會引導
比如孩子愛看恐龍方面的書,你給他讀了一本恐龍的繪本,孩子會問你:「為什麼現在恐龍滅絕了?」
你會怎麼說?
通常你通過查閱會告訴他:「因為火山爆發或彗星相撞」
但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我會建議你這樣提問:「是啊,為什麼會滅絕呢?」
然後就不要說了,這樣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主動去找資料去尋求答案。
讀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提出「更多的問題」、「更好的問題」,這樣的習慣從小就要養成。小學前讀書活動還不能稱作討論,可以說是「聊天」。大部分是確認孩子能否理解書的內容,讓孩子和你一起盡情的聯想。聊天的內容以人物和事件為中心。
「XX性格是什麼樣的?他發生了什麼故事?」
「XX如果做了其他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我們要向前一步,幫助孩子把興趣發展成能力!
古典老師在《你的生命有哪些可能》里提到養大一個興趣的幾種方法,我們可以結合教育孩子的方式來做進一步拓展:
1、讓孩子先沉浸在足夠多的感官體驗中,獲得興趣的第一步動力;
如果孩子喜歡汽車,我們可以讓孩子玩各種模型的汽車,從而知道汽車的構造,用途,品牌等等。
用有創意的方式帶他各種玩:用汽車沾上顏料畫畫;根據《汽車總動員》的情節帶他做角色扮演;用紙板搭建賽車道,一起玩賽車比賽…
我們不是要花時間陪孩子玩,而是要花精力陪他們玩,兩種方式有著質的區別!
2、在孩子感官興趣還沒有消退時,儘快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孩子的感官興趣進化到自覺興趣;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畫畫、繪本、積木搭建、紙板搭建等幫助孩子從感官興趣加入認知行為,上升到思維層面,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孩子自覺自發到去思考有關汽車的知識。
孩子再大一點,可以讓孩子通過學習編程的方式來接觸有關汽車的遊戲,美國總統奧巴馬非常鼓勵孩子學編程,他曾經說「玩遊戲,不如做遊戲」,如果你讓孩子用編程做一個遊戲,那他的重點可不再是玩遊戲了,他只會想著怎麼讓更多同學來玩他做的遊戲。這個時候,只要家長適當引導,孩子能對學習產生更多興趣。
關於編程不是寫代碼,而是一種思考方式。這裡推薦一些編程工具,小學以前的孩子推薦使用Scratch Jr,主要用於製作遊戲、動畫、音樂以及一些藝術作品,非常容易,方便上手。
中小學生建議使用Scratch,如果孩子學得比較快,想挑戰更高難度的話,APP Inventor也不錯,這是一款圖形化的手機編程工具,可以開發手機上的一些應用程序。
現在歐美基礎教育很多已經把編程課列為必修課了,這是一種趨勢,有遠見力點國內教育學校也會很快跟上,相信不久的將來,編程,和閱讀、英文這些學科一樣都是孩子必備的一種素養。
3、給孩子找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把這個興趣和他最感興趣的價值綁定。
比如孩子最喜歡創造,那就可以鼓勵去用編程的方式在網上創作汽車相關的遊戲;在現實生活中做汽車模型或汽車硬體等,這會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
少年商學院有一個姓黃的同學,他特別喜歡琢磨那些高科技硬體,比如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其實就是編程和硬體的結合,他學編程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做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要做無人駕駛汽車是要用到非常多的感測器的,這裡面需要非常多物理知識,他現在才讀初二,知識儲備遠遠不夠,他怎麼做呢?
問老師,上網搜資料自學,自己上網買小車底盤……買了底盤他又發現,這個底盤不完全符合他的要求,要進行一些適應性的修改,他就自己畫圖紙,然後再接著動手製作這個底盤……然後裁減,底盤放電池……最後他真的寫了個程序,實現了這輛小車的自動運行——小車遇到障礙物會自動停下來,或者轉彎,避開這個障礙物,非常好。
這就是上升到價值觀層面最大的好處了——它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興趣是想要知道更多的專業知識,能力是把興趣提高到專業水平,而價值觀層面是可以用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養興趣和養花一樣,有人養什麼活什麼,有人養什麼死什麼,關鍵是讓興趣與能力循環。-古典
生命充滿太多的可能,如果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深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會更能理解功不唐捐的意義。
多帶他玩兒,能玩什麼就玩什麼,盡量多玩。總有一款適合他
我家兒子六歲。三歲多的一天,我在看電視劇,他跑過來侍了會然後問我,媽媽,那個人為什麼要說"死"呀?當時的字幕里正好出現了這個字。接下來的發現就更令人驚奇,我電話薄里人名他大致都能認出,只不過有時會把姓名讀成蛙名。他什麼時候學會認字的?看動畫片的時候,聲音與字幕同步,他把字形記下來並學會在不同的地方辯認出來。哦,原來還有點語言天分的樣子。於是我開始給他買繪本。但凡有名的都盡量搜羅回來。這些繪本都是我和他共同閱讀的。有些書你講多少遍他都不煩,有時偶爾講錯一個地方,他也會給糾正過來。就這樣,從繪本過渡到現在的故事書。每晚半個小時左右。效果是明顯的。閱讀的好處自不要我多言。小傢伙接收能力快,但專註力方面有所欠缺,大概也是由於性格太活潑的關係。為了改善,先玩拼圖再玩樂高。從剛開始的一百片到後來的三百片四百片,有時要花去三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不到六歲的孩子,讓他喝水也不喝,零食也不吃,堅持拼完。這方面,他的確讓我刮目相看。拼圖的熱度一過,開始樂高的拼插愛好。一件作品反覆拼裝拆卸然後憑記憶再組裝。完成了好幾件作品後,開始把零件自由拼接做成想要的樣子。依然是個很皮的孩子,喜歡的事情專註起來很有勁。至於數學,沒有刻意教他數數加減法什麼的,買了一套日本的數學啟蒙書(名字忘了),裡面不教你單調的數字,而是把生活中的場景物體形狀結合起來教你它們和數學的關係,有意思的書。他現在會簡單的乘法,比如三個六百是一千八,一轉眼珠就能算出來。沒有在這方面刻意引導,以後上了學夠他學的。最近在看的書是how and why和DK科普系列。裡面有不少小實驗,他和他老爸一塊完成的。至於英語,三歲多已學會字母,如今洪恩國際少兒英語第四冊。會認會說會聽,不用寫,因為我不要求。語言的理解能力是可以互通的,學起來無壓力。由於啟蒙較早的緣故,幼兒園老師經常表揚。少時了了,大未必佳。一直有這種警醒,不敢沾沾自喜,也告訴他,隨著年齡增長會遇到無數優秀的人,切不可把這點小聰明當成耍酷資本。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我知道,這就像一段旅程要走很長很長的路。而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說得頭頭是道像個大人,可昨天晚上還尿床了。畢竟是個孩子,人生之路今後會如何,誰也無法預測,但願他健康快樂。即便長大之後早期的聰明被人追平,也是可以接受的。讀書認字比別人快,只能算聰明。對人對己完善的認知,才算智慧。加油,小子。
簡單來說就是:廣泛撒網,重點捕魚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則
天賦每個人都有,天才就不一定了,所以千萬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否則會揠苗助長
每個孩子特點都不相同,不要攀比,也不要人云亦云,要善於自己發現和培養
不要相信上面一些答案中的天才小孩,這樣的小孩即使存在,他們的故事也不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說說自己,小時候家裡人給自己報各種興趣班,能完全堅持下去的只有畫畫=_=額,所以把培養重點放在畫畫上直到現在了。
這也算髮現天賦么。
天才」可能是每個當爸當媽的最想聽到別人誇孩子的話了。
細細看來,所謂天才就是「天賦異稟」呀!
是每個孩子都有天賦嗎?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才能。
如果你的孩子:
在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時很出色,你如果用詞錯了,他會給你糾正,能精彩地講故事
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具有語言天賦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作家、演說家和領導者。爸爸媽媽平時可以引導他讀一些措辭豐富,富於變化的書籍,鼓勵他描述一些物體和事件的經過,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經常給他創造在公共場合表演的機會。
如果你的孩子:唱歌時音階很准,喜歡聽各種樂器,並能辨別它們發出的聲音,可以準確形容各種不同的聲音。
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天賦。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將來可能成為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或鋼琴家。這類孩子通常在2-3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音樂響起的時候,他就會瞪大眼睛專註地聆聽,有時候還會隨著節奏扭動身體,這時他表現得極其專註,連大孩子都望塵莫及。
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接觸古典、現代、爵士等各種類型的音樂,鼓勵孩子哼唱歌曲,提供學習各種樂器的機會,以便激發孩子的音樂潛能。
如果你的孩子:常常問諸如「我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小行星不會撞到地球」這樣的問題,經常會問「打雷、閃電和下雨」是怎麼回事。善於把各種雜亂的東西按規律分類。
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具有數學邏輯天賦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科學家、工程師、銀行家或者是投資家。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學習下跳棋、象棋、圍棋等棋類遊戲,你會發現他能很快明白一些等量關係,並且會迷上這些燒腦的遊戲。可以對他進行多一些的數學啟蒙,這樣的孩子可能比較適合學習奧數。
如果你的孩子:
凡是走過一遍的地方,很少會迷路。出外旅行時,能記住沿途標記,記得自己曾到過這裡。畫地圖畫得很好,路線清楚。
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天賦。 具有空間天賦的孩子,有豐富的想像力,將來可能會成為天文學家、旅行家、地理學家或者是畫家。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帶孩子去旅行,培養他玩樂高等空間感強烈的遊戲,航模和各種零部件的拆裝也會很適合他。
如果你的孩子:
走路的姿勢很協調,隨著音樂所做的動作很優美,很早就會系鞋帶,很早就會騎車。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
代表他有很好的運動天賦。具有運動天賦的孩子,將來可能成為運動冠軍或者是舞蹈家。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專業的諮詢,因為每項運動都有比較苛刻的身體要求,所以找到適合孩子的運動和舞蹈項目,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的孩子:
特別喜歡角色扮演遊戲或自己編故事。善於把動作和情感聯繫起來,細膩地描述自己的感情,比如「我興高采烈」,可以對他人能否完成事情做出準確的評價。
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天賦。具有自我認知天賦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劇作家或者導演。
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故事,進一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構建完成故事的能力,不要輕易打斷孩子說話,並對他描述的事情顯示出非常有興趣的樣子,可以激勵孩子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潛能。
如果你的孩子:
很注意你在愁悶或高興時的情緒變化,並做出反應,特別喜歡角色扮演遊戲或自己編故事。常說一個人像另一個人,一件東西像另一件東西。
代表他有很好的認識他人的天賦。具有認識他人天賦的孩子,將來很可能成為教授、領導人、銷售專家或者是企業家。爸爸媽媽應該經常帶孩子出席各種社交場所,讓孩子多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讓孩子在有監護的情況下獨自承擔一些任務,比如買單、問路等。這類孩子通常能迅速理解他們,並有很強的說服力。
可能有點答非所問 但是是我自己的個人經驗
早期放任型教育心態的自我檢討曾經,我也對丸子做出過很武斷的評價——當我發現四歲半的丸子,居然聽不完一個睡前故事就開始顧左右言他——我認為她是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在三年級以前,她對書的熱衷程度很一般。沒錯,和如今許多跟我反映孩子在家閱讀情況的家長一樣,我對丸子翻書的潦草速度以及不求甚解的態度大感失望。我甚至一度心生感慨,這孩子怎麼就沒遺傳一點我的親書細胞。至此,我降低了對丸子的期望值,告訴自己接受孩子的平凡或許是我的人生課題。
關於天賦這件事幼兒園的時候,我也和大部分女孩的家長一樣,送她去學舞蹈。沒錯,和如今許多持寬鬆放任型教育方針的家長一樣,我覺得既然沒有做星媽的妄想,就把興趣班作為一種消遣。作為俗世中芸芸職業女性間的一枚,我的確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如今想來,舞蹈學校校長毛毳當年看待我的眼光,必定和我現在看待其他家長的心情頗為相似——不上心,將來肯定要後悔。至於塗鴉,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每天刷著朋友圈,看見幾乎每個寶媽都在曬孩子畫的作品,感覺都挺不錯。因此便覺得丸子也並沒有什麼特別。許多家長都和當時的我一樣,根本沒有重視去發現孩子真正的能力所在。直到後來我有一次觀察她畫畫的過程,才發現其實她是有這方面的能力的,她可以迅速把握輪廓線條。於是我決定送她去學素描。儘管到目前為止,不能說已經學有所成,但我開始相信她的潛力,並有意識地往藝術方面對她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熏陶。三年級攻堅戰可以說,我很慶幸自己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忙忙碌碌、輾轉沉浮之中,潛意識中始終有一根弦,那就是三年級戰略。三年級,是端正孩子學習態度和修正學習習慣的最後攻堅階段。後來我向職業規劃諮詢師徐園凱以及其他教育專家提及該想法時,也都得到了他們的認同。當然我的相對從容也不是沒有底氣,丸子的學習態度一貫恭謹,幾乎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厭學情緒,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游。我總是感激上天恩賜和媽媽的辛苦拉扯,丸子向來是個懂事、乖巧的好女兒。直到我發現她對作文的恐懼,我意識到長期以來我對她的閱讀不甚要求實在是大錯特錯了。並且與此同時還伴隨著一些學習習慣上的問題也顯現出來,我意識到三年級現象果然需要引起重視。反面教材這時候我又犯了一個錯誤。我把丸子寫不好作文看成是我作為一個電視文字工作者的恥辱。家長們可能也都有這種時候,只是或許有些家長事後也未察覺自知,導致在惡性循環中摧毀了孩子對某件事情的自信,扼殺了學習積極性。我置氣地策划了一系列拔苗助長式的作文補習計劃,效果甚微。更讓我揪心的是,我發現影響了孩子的自信心更是得不償失。幸好,我是一個特別勤自省的人。我很快調整了心態,在內心痛斥自己妄想一步登天的愚蠢。咳咳,小安演示一下如何運用一下教科書上的理論,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診斷。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告訴我們:一、事物皆有共性和個性,我作文寫得好不代表我的孩子一定就該寫得好,反之而言,丸子如果寫不好作文,不代表我的專業能力有問題;二、事物的發展曲線都是曲折的,而非一蹴而就,進步需要時間和挫折做鋪墊;三、事物發展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其中起主導因素的是內因,因此解決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動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解決教育問題的主導因素,同樣是內因——家長的心態。搞定了我自己的心態,丸子的進步也顯現出來,她首先克服了寫作中的字數問題,然後逐漸在文章構思上也有所進益,至此已有一兩篇拿得出手的好作文。自信心問題解決了,有了實際案例,她以後不能再對自己打「寫不好作文」的退堂鼓。我告訴她,再往下就是解決寫作方法和閱讀辭彙幾類的問題,這需要時間和積累。這裡有一個本質性的轉變,今後她的自我認知中,面對作文的難題,從「我不會寫作文」到「我不是不會寫,而是可能我不夠努力去寫」。幸福成長=找到天賦+堅定引導+淡定等待現在回想起來,其實三年級的關鍵時間點,我把握得還算是僥倖的準確。因為在這一年,我和她進行了數次溝通,幫助她逐漸明確努力的方向和未來可能有的藍圖。到現在為止的這兩年時間裡,我感覺到她對自己能力的感知也在一點一點清晰,因此她的夢想和目標也在隨之發生變化,並且範圍越來越明確。我不介意她再萌生新的念頭,只要她發自內心地去向外探尋自己的才能和價值,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習和命運。在義務教育階段,大家的方向都是統一的補短,補短可以幫助孩子爭取到更有利的教育資源,而有策略的家長與此同時會有意識地去幫助孩子取長,而不是一味追求要孩子成為班上那個十八般武藝學霸式的標杆。可惜的是,許多家庭都只把眼睛放在了孩子短板上。在這近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發現大多數家長都是如此,他們不知道興趣班該如何取捨,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學。對了,值得一提地是,三年級我還解決了丸子閱讀的問題。現在她也開始學會品嘗文字帶給人類的樂趣,閱讀的書目也在向更多的範圍擴展。雖然她的作文到目前為止也常常顯得行文幼稚,但是我知道不久的將來,她會上一個新台階。當然,沒有人會完美。然而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克服人性陋習的過程。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我依然需要提醒她和我自己兩件事:堅持和克服。與諸位共勉。我的理解是,天賦就是對某件事非常有熱情,有持續不斷的內驅力,就像正在噴發的火山,什麼也阻擋不了,他對這件事的表達。
講一個我的故事。 我生長在偏僻的小山村,村裡沒有美術老師,也沒有美術課,更沒有美術課本,自己的祖父輩包括親戚沒有過做過和畫畫相關的事情,家裡的農活很多,從小放學後要幹活,基本上沒有時間讓你什麼也不做,在那裡瞎畫,更不要說提供畫畫的筆,紙,顏色等等,什麼都沒有。這是背景:沒有老師,沒有書,沒有時間,沒有工具。但是我喜歡畫畫。7歲左右的一天,母親安排我兩個工作,一是在家燒火做飯,二是看到父母拉車到下面路口的時候,跑下去推車,因為從路口到我家是一段上坡路。我一邊燒火,一邊張望,一邊拿著用來燒火的小棍在地上畫,有淺淺的白印,覺得很有意思,後來發現燒過的小棍能在地上畫出清晰的黑色,更是興奮,放眼望去,我家新蓋的泥瓦房的東牆,剛刷的白石灰,很是乾淨,於是,自然的我就從左往右,畫滿了一面牆。站立的小朋友,穿裙子的小女孩,跳繩的,單人跳的,雙人跳的,跳大繩的,踢毽子的,看書的,梳著麻花辮的,扎單馬尾的,扎雙馬尾的,練習倒立的等等,基本就是我周圍的生活。畫完後,心理很是忐忑,想著今天是逃不過一頓打了。此時及時看到父母到了路口,慌忙跑下去推車,啥也沒敢說,然後,父母看到了,我擔心地看了一眼父母的臉,上面寫滿了驚訝,但是父母什麼也沒說。
自從得到默許,膽子大了起來,結果是我家房子的里外都被我畫滿了,然後就畫到我家前排人家的後牆,畫的越來越大,甚至高過我的個子,踩著石頭上去,開始喜歡畫書上的古詩配畫,「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畫完後,退遠看,很有滿足感。此時,常有鄉親從旁邊路過,嚇唬我,「這可不是你家的房,我去告訴人家,你要賠的。」我心裡確實怕了幾日,見沒有事,也就知道是在逗我玩了。再後來,已經不能滿足只有黑色和泥土的褐色了,我從屋門兩側的牆上撕下對聯的紅紙,泡到小瓶子里,就得到了紅的顏色,在白牆上畫大波浪女人,這個顏色太陽一曬就沒有了,我就隔兩三天描一遍,直至厭煩。
後來開始在書上的所有空白的地方畫,這個時候喜歡人得側臉和女人的高跟鞋。就這樣持續到小學畢業,後有天我去了離村子最近的鎮上,偶然走進了一個不到9平米的唯一的書店,正無比新鮮的看著陳列在書架上的書籍,突然,我看見了一本書的封面,頓時呆住了,那不就是我畫過的由人像臉組成的花瓶嗎?湊近看,才知道是一個著名的外國人的作品,心裡頓時五味雜陳,難過的是,這個東西居然有人畫過了,高興的是,我也能畫出來。我一直認為自己發現了一個秘密,還常拿自己畫的讓同學們猜,我畫的到底是人得臉還是一個花瓶。此時,我才明白,我發現的秘密就是圖與底的關係,並且有人早有研究。真是井底之蛙,哎!
再後來,基本上沒有多少時間畫了,除了上課就是幹活,暑假更是沒有閑的時刻,今天摘綠豆,明天摘花,植物兩三天成熟一批,看好我每天都有活干。慢慢我發現,中午天熱,父母要午睡個兩三個小時,心想我不睡覺就有時間了,於是我在放雜物的屋子裡,開始畫我喜歡的畫了,這個時候,我開始喜歡畫仕女圖了,原畫是舊掛曆,是從親戚家裡要來的,紙是有個親戚在印刷廠,知道我喜歡畫送我的,我非常珍惜,鉛筆是父親給我買的,沒有顏色,我就畫成黑白的,深淺不等的色差也很好看。仕女的著裝很複雜,頭飾複雜,衣服也複雜。我一般用三天完成一張畫,第一天起稿,第二天,定稿,第三天,用鉛筆圖色,特別是仕女頭上身上很多小珠子,小珠子都有高光,反光等,很需要時間。只記得,窗外是靜悄悄的,除了知了的鳴叫,室內我熱的汗水從額頭流下來,流到下巴下面,然後一顆顆滴落下去,但是,心裡是非常愉快的。整整一個多月我都是這樣度過的,父母不知道,直到第十三張快畫完了,我在又一次去畫的時候發現有挪動的痕迹,想著父母應該知道了。
然後,父母送我去一個有美術老師的學校上學,開始了我的特長學習生涯。
美術專業畢業後做了少兒美術老師幾年,回答一個本職問題算作總結。
1,天賦。
好多家長有這麼一句話,看看我家孩子有沒有天賦。這真是很難解答的問題,不是解釋起來複雜,而是在我教過這麼多孩子的角度來看,沒哪個孩子是沒有天賦的,尤其是對於藝術。試著回想,或者問問爸爸媽媽,罕有小時候不愛畫畫,不愛聽音樂的孩子。換個角度看,對好看的玩具,衣服乃至動畫片形象,聲音的喜愛,都是對藝術最本真的追求。天賦是什麼?很特別么?一點也不。那種喜愛,以及對喜愛的表達,是人類大腦進化至今人人都有的buff,貼切點說就是本能。這是一個6歲學生畫的怪物系列,50張4開紙的大本畫了6本還多,300多張。媽媽拿給我看的時候我都驚呆了,每一頁都充滿了奇思妙想,可想這個還沒上小學的孩子平時用了多少時間在畫畫上。
這種喜愛和喜愛帶來的超越年齡的執著,我們相信它是天賦。而不是成年人眼中,把什麼東西畫的有多像,多逼真,多麼超越同齡孩子做到成年人才做的到的事情才是天賦。世界上確實有這樣的孩子,不過鳳毛麟角,這樣的孩子我也只是聽說過,沒親眼見過。電視上網路上有兒童畫家,好像莫奈轉世,7,8歲年齡畫的風景寫生讓人嘆為觀止,也有好似當代莫扎特的鋼琴小巨人,小小的身體坐在鋼琴前面,彈著成年人苦練多年都未必掌握的曲子。我也不知道孩子們犧牲了多少,圍繞著這些孩子的成年人人犧牲了多少,但一定是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努力。或者真的我見識短淺,他們真的接收了上帝的禮物,小手一揮,就達到了藝術的高峰。我到無所謂,但這愁壞了多少爹媽,我家孩子怎麼不這樣?也讓多少爸媽迷信自己的孩子就是這個苗子,苦於沒有良師引路。我的天哪。需要認清的事實就是,我們的孩子是在操場跑一圈就找不到認不準了的普通孩子。但普通不是平庸,天賦人人都有,本能誰都具備,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超人異能人會發光的人,而是一個好人,就這麼簡單。
2,發現。
孩子嘛,人生之初,天真無邪。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等等這些東西,除非身為成年人的爸媽真忙的跟孩子近乎0交流或者極為不上心,自己還是個孩子就開始養孩子,那麼日復一日的相處和交流都會有所發現。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驚人的,學習什麼,喜愛什麼,終將爆發,不過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我還是拿本專業的東西舉例子。孩子來上課,這一節課要用油畫棒畫畫,可能眼前幾個孩子年齡有差,對油畫棒這個東西的理解有差,有人用過,不過是淺嘗輒止,有人用的熟練,有些不屑,有人沒用過,有點忐忑不敢用。純粹用油畫棒的幾節課結束了,或抹,或點,或拖拽成線,點出了毛髮,抹出了星空,划出了波紋,不太像,不過這個小小的粘粘的筆倒是記住了。
然後接下來,兩層油畫棒的顏色可以用來刮出畫面,,水彩或者其他水性材料里的水會躲開油畫棒的油脂
如此,換紙張,加入其它材料等等。油畫棒這麼基礎普遍的東西,他們都能玩出老師都想不出來的花樣。
再然後,中心材料過渡到水性材料,再同理過渡到裝飾,過渡到水墨,過渡到寫實等等。
這個油畫棒,可以是生活中最基本最常接觸的事物,可以是筷子,可以是剪刀,可以是廣告語,可以是爸媽手機經常出現的,他好奇的東西。老師在一開始是給他這個東西,而在有爸媽的家裡,這是他潛移默化接收的。老師有義務這樣一步步用課程的形式去探索他們擅長的東西。家長呢?生活的大課程該怎麼上?
他是否感興趣,在於家裡有或者沒有,他是否好奇,在於他見或者沒見過。碰剪刀?不行!危險!我幫你!自己用筷子?不行!把桌子弄髒了!我喂你!用媽媽化妝品?不行!浪費心疼!我藏起來吧!這能發現什麼?只能發現我家孩子咋啥也不會,怎麼那麼膽小怕事,怎麼那麼不善言談。即使我們心裡清楚,他長大了,這些就都會了,而去探索,去感受,去好奇的這些品質卻流失了。可能到那時,他都不明白身邊為什麼有那麼多優秀的同齡人,而自己唯唯諾諾,除了壓力,什麼都沒有。說是發現,其實早就發現了。前面有答案給了具體例子,都是身為人父人母的經驗之談。其實這些所謂天賦不僅在於發現,更在於不以愛的名義剝奪他們發揮天賦的權利。3,引導。
我也不是沖著解放全人類來答題的,說了這麼多了,還是想用藝術這個詞比喻一下引導這個事。
郭德綱經常說,您犯不著跟一個說相聲的較勁。任何的藝術形式,沾上藝術二字,感覺好像就逼格滿滿,遠在天邊。畢竟它是暖飽之後的第三產業,它更接近內心而不是身體。一個藝術人的思想難以推動或者拖延國民經濟發展,所以您犯不著跟一個搞藝術的較勁。然而藝術,它卻真是最接近人類本性的東西。人在社會中成長,這種本真逐漸褪色,大家會為了生活,為了經濟鑽研,鑽研成了藝術家。比如做菜做的好,好到極致,我們可以說他是廚藝界的藝術家,等等。這個時代卻真是罕有為真正藝術奮鬥終生的。能讓自己家孩子從商的多,去學相聲,畫國畫的太少了。這是時代的特殊性。可藝術,卻是在一個人成長早期培養各種受益終生優異品質的最好方法,沒有之一。各個孩子童年的寶貴時光,他的生長環境,受家庭的熏陶,受時代文化潮流的感染,交織成為了他的風格。拿畫畫來說這是大象,孩子很努力畫出來的,給媽媽一看,媽媽說,大象嗎?不像啊!成年人用習慣的成年人思想和審美去評價孩子。你畫的不像,你的線出格了,你某某件事做的不完美,不整齊。可這是他的風格啊,這是他這個年齡的特點啊!這種否定會被他擴大,然後害怕啊!害怕就會越畫越小,越畫越不想畫,越畫越擔心,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啊。藝術的寬廣與包容,能讓他們擔驚受怕的心裡得到棲息。比如同樣的主題,有畫成這樣的,
也有這樣的。他們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理解,怎麼講好壞對錯?一定要讓他們殊途同歸到某個標準上么?那才是真的耽誤了他們。不論是小心謹慎,還是放鬆大膽,他們的個性決定了他們作為人,今後的人生。成年人呢要做的,是尊重他們,試著理解性本善的人之初,保護他們的靈感,給他們動力走下去。這種引導算不上引導,是給他動力,在他想停滯不前的時候,給他希望,語言鼓勵也好,物質鼓勵也好,希望諸位看官能舉一反三。真正得道成名的大藝術家,無一不是把生活和思想的重心都放到了藝術上。畢加索也是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怎麼像孩子一樣畫畫。對於一個孩子,一個未來的人,他們今後的人生我們期待,卻無法控制。如果他們的人生之初就被成年人開始設定,去學畫畫,而且你要成為齊白石,去學鋼琴,你要成為郎朗,這無疑是強人所難的悲劇。他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且能為所愛不嫌枯燥,樂此不疲,那麼就讓他去追求啊。
總結的說,不為他們能成為我們想像中多麼成功的人,而為他們在成長的這個過程里,不忘初心,保持那些美好的品質,正義,樂觀,探索,行動力等等等等,這才是成年人真正需要做功課的事情。講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關於我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家裡很窮,也就是家裡的收入基本只能支持日常的生活費用。我小時候很喜歡讀書,對歷史、美術、地理及數學都很感興趣,但是我自己是不可能有零花錢去買書的。我曾經無數次哀求我父親給我買書,可是答案永遠只有一句:「看你的課本吧」,後來慢慢地我就感到挫敗了,再也沒有主動地去買書,早已經忘了第一次收到一本美文精選集的興奮了。第二個是關於我的同學
他同樣來自農村,家裡也很窮。可是不同的是他父親很支持他看課外書,每次回家都會給他帶一些新書,四大名著、各類文學書籍都有涉及。這是我們聊天的時候他自己說的,我聽著心裡十分不是滋味。自我認識他以來,他的語文、歷史、政治等成績都非常好,屬於那種不複習都隨便考高分的人。當然,我不是在羨慕我的同學,也不是在怨恨我父親。我想說的是,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需要端正。我父親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型的希望我能在學習成績上取得成功,而忽略了我的真實需求。我同學的父親看得更遠,他知道孩子喜歡讀書,他也知道讀書從側面也可以輔助在學校的成績。
所以,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真實需求,而不是找天賦。孩子要是沒興趣,做什麼都是惘然,最可能得到是日後孩子的後悔吧。前幾天朋友圈被周杰倫廁所跪地半小時給刷屏了,周杰倫女兒「小周周」在家裡的牆上塗鴉,周杰倫不但沒有責怪女兒,還沒有擦去女兒的「作品」,覺得小周周也許還有自己的想法~~
在之前,「小周周」剛出生的時候,因為隨手彈奏了幾個音符,周杰倫就創作出了一首《前世情人》
如何培養孩子的天賦覺得可以向周董學習~細心觀察孩子的生活中的表現,很可能那些讓你覺得麻煩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天賦。
第一步、發現天賦,這一步主要靠觀察,孩子喜歡什麼?在哪些方面表現額異常興奮。第二步、培養,將有關方面的知識系統化,參加各類培訓,講座。第三步、進一步引導,很多家長做完一和二後就放手了,很不對。在這一步要引導孩子自我探索,從方法論,根本理論方面讓他們自我發現。舉個例子,加入孩子喜歡二胡,這一步可以引導他們向多個方向發展:可以向阿炳那樣怎樣用二胡表達自己的內心喜怒哀樂;也可以從樂理方法讓孩子弄明白二胡的原理,可能的進化怎樣喝現代社會融合等等。====上面三步逐步深入,特別是第三步需要孩子有極強的綜合能力,而能力是很難通過普通的學習達到的,往往要求孩子全面發展才行。還是以二胡為例,真正的音樂愛好者對所有的音樂知識,甚至其它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因此在發現天賦後同樣需要培養其它綜合能力
兒子不到三歲會彈琴,自己找曲調,錯了還能自己糾正,比如王老先生有塊地,歡樂頌,送別,一個手指頭來回彈,音律很准,沒有請老師特意教,他爸爸是只要聽曲子就會自己找琴鍵彈出調來,偶爾彈幾個小曲子逗趣他,相比玩具兒子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彈琴,對於他媽我這個五音完全不著調的,我想這就叫做天賦!
推薦閱讀:
※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
※父母的哪些行為是你堅決認為要避免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六歲孩子迷上玩《我的世界》怎麼辦?
※我妹妹犯了錯,我這樣教育她對嗎?
※讀書就一定有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