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音樂怎麼辦?

聽懂了歌詞不算是聽懂音樂吧,即使是語言不通的時候聽不懂歌詞同樣可以聽懂音樂。

可能是由於長期浸於文字化的思考中,導致對音樂、畫面的感知能力限定住了。

或者請問,什麼叫聽懂音樂?

補充:聽懂包括理解,感知,感受。


謝邀。

打個比方。

你吃一碗回鍋肉。也可以覺得「這青蒜苗很好,這肉一定是臀尖的,這肉煮得火候稍過,但這樣一來豆瓣醬就不至於太齁……」,也可以單純覺得「這碗肉真好吃」。

除非你是專業美食評論家,否則,後一種感受,其實也可以了。

你看一部小說。你可以覺得「這個結構真是精美,這個視角真是絕妙,這個高潮點設置真是好,這段長句的使用真有韻律美……」,也可以單純覺得「這本書真他媽好看」。

除非你是專業文學評論家或者小說家,否則,後一種感受,其實也可以了。

你看一場球賽。你可以覺得「這個戰術落位很聰明,這次防守戰術變換很及時,這個換人太聰明了,這一連串的反擊路線跑得好……」,也可以單純覺得「這球賽真好看「。

除非你是專業球評人或者教練,否則,後一種感受,其實也可以了。

莊子說了,庖丁解牛,到後來目無全牛。那是因為他著意於解牛,研究牛的骨骼經絡,最後得了道。

聽音樂也是。你如果著意去聽,學習了各類概念,你會聽得出配器,你會聽得出結構,你會聽得出和弦的不同,你會聽得出主題的再現,諸如此類。你還可以聽得出情感、構思,諸如此類。

當然,這些沒有一定之規。

但得注意:很大程度上,這是技術活兒。技術活兒,就得學。

正經回答問題了。

聽不懂音樂怎麼辦?那就聽不懂吧——就像你吃肉不一定要了解廚子的構思,讀小說不一定要了解寫作的技巧,看球賽不一定要背出全套戰術。這些無所謂,你覺得好聽,就好。感受這種事情,本身是沒高低的。

你說,你確實想多了解一點?好的,那記住,音樂不是撒潑,它有技術在裡面,得當技術活兒對付。所以你別想著我忽然天眼通天耳通。你得嘗試多聽些曲子,多去了解音樂創作的東西。你可以從維基百科裡搜一些最基本的入門:旋律、曲式、音程、和弦……一點點看,別偷懶。維基百科已經是最簡易入門的廉價學習了,不信去看看《和聲學》那麼厚的一本書,保證普通音樂愛好者望而卻步。

——你一定想說:靠,聽個曲子還要學啊?聽曲子不是應該很輕鬆嗎?

——當然了。你想欣賞任何東西,都要一點學習成本。《西遊記》好看吧?你不花幾年學漢語,還看不懂呢。

最後,音樂一如繪畫,是無法用語言來統攝的。所以你聽得有了心得了,很好,但別試圖用語言去統攝,去做所謂的「理解」。比如許多感受,你聽得似懂非懂,無法用語言形容,別著急,沒必要特意用語言來描述,你有感覺了,就好。感受這種東西,本身就博大寬宏,語言只是表述方法之一,而非全部標準。


漲工資@張佳瑋的回答已經非常到位了,能夠讓每個讀者都能明白從心理上該怎麼面對「聽不懂音樂」這個普遍現象。

我就不自量力寫點用樂理上的知識,如何去解釋「聽不懂音樂」更內在的原因吧~

長文、多圖、多視頻、慎入!

我曾有幸聆聽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的關於音樂鑒賞的講座,我就引用他在應用音樂心理學上的知識,再結合個人經歷來回答一下。

—————————————————————————————————————

一、想要聽懂音樂,先了解音樂是如何表現的

音樂的基本材料——音響,有兩個根本的屬性:

  1. 沒有空間造型性
  2. 沒有語義符號性

沒有空間造型性,意味著音樂不能直接傳達視覺形象。

沒有語義符號行,意味著音樂不能直接傳達思想概念。

這麼一來,音樂不就成了純粹的聽覺形式么?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聽下這段音樂

視頻封面CCTV音樂廳:《地獄中的奧菲歐》序曲視頻

想必聽這段音樂的過程中,情緒應當是積極向上的吧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音樂的理解還是有著高度的相似性的。

因此,不具備空間造型性和語義符號性的聲音,可以使人產生相當一致的、對於聽覺之外的感受。

在此引入音樂表現非聽覺性對象的心理機制——「聯覺反應」機制。

簡單來說,由一種感覺引起其他感覺的心理現象叫做「聯覺」。

聲音,有五個方面可以引起聯覺:

  1. 音高
  2. 音強
  3. 速度和節奏
  4. 發音速度
  5. 緊張度

音高相關的聯覺對應關係表

音強相關的聯覺對應關係表

音長相關的聯覺對應關係表

起音速度相關的聯覺對應關係表

緊張度相關的聯覺對應關係表

因此,正是存在著這些聯覺的心理反應機制,才使得音樂——這樣一門純粹由聲音構成的藝術得以表現那些視覺的形象情緒與感情思想哲理,甚至戲劇性故事,這一系列的非聽覺性內容。

接下來,我們結合一些音樂作品實例,來看看聯覺對應關係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請思考:如果要寫一段表現「悲哀」情感的旋律,那應該用什麼樣的音響形式?

高音or低音?

快速or慢速?

旋律下降or旋律上升?

唔,憑直覺就能想到,應該會是低音、慢速和下降的旋律。

恩,肖邦也是這麼想的

圖為肖邦的《降b小調第2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

再比如,上圖為中國民歌《小白菜》,緩慢的速度和下降的旋律令人產生悲哀的情感體驗。

可以舉的例子多不勝數,就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知友可以邊聽音樂邊看五線譜,然後根據聯覺對應表去判斷。

有人看完上述內容,可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儘管我知道音樂是如何表現的,但是聽音樂時依然聽不出上述樂曲解說中所說的表現內容啊!」

請繼續往下看~

二、音樂表現內容的限度

唔,之所以「聽不懂」,其實是因為聽眾無法從音樂音響的體驗中感受到音樂的表現對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不是聽眾的理解能力太差,而是.......

許多對象,音樂是無法表現的啊!

比如那些缺少感性特徵,或是其感性特徵不能與音樂音響形成聯覺對應關係的對象,都不能成為音樂表現內容,無法通過聲音僅有的五種屬性(音高、音強、速度和節奏、起音速度和緊張度)去表達。這,就是音樂表現內容的限度

比如說:

明確、具體的視覺形象:傢具、水果...

純理性地抽象概念:博愛、平等...

所以,很多樂曲的介紹,都是聽不出來的。

比如:

格溫什,《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早晨,一個美國人漫步去愛麗舍廣場,......走過一家敞了門的咖啡館......這位美國人過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館』的露天席上......」

以上為蒂姆斯?泰勒應格溫什之約,為《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寫的解說詞

然後可以聽一下下面的音樂

視頻封面格什溫的鋼琴四重奏扮演「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視頻

聽完之後,是不是覺得這個解說詞很坑爹啊.......

並不是因為聽眾的欣賞水平與理解能力差,而是音樂作品根本沒有能力去表現這樣的內容!

音樂所能表現的,僅僅是其非常有限的、與音樂音響有聯覺對應關係的感性特徵。而這些感性特徵對於一個明確的對象來說,是非常模糊和不確定的。

音樂能否使人明確地產生對表現對象的感受,取決於:

充分而持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

非常多的古典音樂,經常會出現許多性質相反的音響。正是這些性質相反的音響,讓音樂本身缺乏充分而持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因此聽眾們就難以抓住明確的表現對象。

比如,《最炫民族風》就擁有充分而持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全曲旋律很有規律和共性,全曲4分46秒,聽眾們一直保持著相近的情緒和感受。

視頻封面鳳凰傳奇《最炫民族風》視頻

三、音樂理解的模糊性

事實上,對音樂表現的理解過程,是一個大腦的搜索過程,即「聽眾在記憶庫中搜索其感性特徵與音樂音響具有的聯覺對應關係的對象。」

  • 如果在大腦搜索到這一對象前,音樂音響的特徵發生了變化,則新的音響引起的聯覺就使得前面的搜索方向發生根本的變化,大腦就需要重新搜索具有新的感性特徵的對象。如果這樣的情況一直下去,結果就是直到最後也不能鎖定一個對象,於是就「聽不懂」。

  • 如果大腦已經成功地鎖定了一個對象,進而新的音響又使大腦鎖定了另一個對象,而這兩個對象之間沒有邏輯上的連續性,那麼就使得欣賞者不得不放棄所有已經鎖定的對象,於是理解活動重新陷入迷茫,也「聽不懂」了。

四、音樂表現內容的多解性

正是因為上述的限度和模糊性,因此聽眾對音樂作品內容的理解是「多解的」,即,同一首音樂作品必然會有多種解釋的可能性。

音樂表現內容的多解性的原因有三:

  1. 聯覺對應關係必然是「多一對應」的關係,即多種對象均具有同一種感性特徵。比如「大」這個意象,可以聯想到大山,大河,天空,大海等等。
  2. 從音樂內容的產生過程看,每個欣賞者的經驗不同,決定了相同的感性特徵激活的是不同人各自頭腦中的記憶對象。
  3. 聽眾對音樂作品注意的不同引起的差異。同一音樂作品,往往同時鳴響著不同聽覺屬性的音響,而注意不同的音響部分,就有可能產生理解的差異。

五、綜述

根據上述對音樂表現及聽者理解原理上的分析,能夠得出一點的就是:只要是有聯想和想像力的人,就肯定能或多或少抓住些音樂表現對象,不可能完全聽不懂音樂,只是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一樣罷了。

(所以這問題里「聽不懂音樂」有點表述不清,╮(╯▽╰)╭)

既然,每個人都有對音樂的理解,而且對音樂的理解都不一樣,那沒必要去擔憂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和那些名家的理解、和作曲者本身的意圖一樣。

題主不必多慮,願你能輕鬆享受音樂:)


推薦一個耶魯大學的公開課《聆聽音樂》,我最近也正在看,講了一些古典音樂的基礎知識並且教大眾如何理解音樂,很不錯,附上鏈接聆聽音樂(Open Yale course:Listening to Music)


曾經有一天我的心情非常糟糕,當時正好在博物館裡看到了一副唐伯虎畫的山水。

我站在這副畫前面大概90公尺的地方,突然想到了在1000多年前,在畫家完成了這副畫的時候是否也是站在了同一個地方靜靜的欣賞自己的作品。

那個時候他是和我一樣的心情糟糕嗎?畢竟才華不被中央政府所認可,又被寧王脅迫去做那抄家滅族的勾當,最後不得已只好裝瘋才得以致仕。

又或者我想叉了,這一切都還沒有發生,那一年他正風華正茂,期待著自己無限的未來。只是閑時畫一山水用來給朱枝山償還賭債。

那天下午,我看著那副畫一直到肚子餓。我完全不懂色彩和筆法,但我彷彿看到了我心中的唐伯虎。

我想,一件藝術作品在它被完成的那一刻起,任何人包括作者都變成了旁觀者,並且給每個人都會帶來不同的感受。

一道數學題我們可以說做不出來,但是有標準答案的藝術作品那還叫藝術嗎?


首先,要調整心態,古典音樂不存在聽不聽的懂,古典音樂不是用來「聽懂」的,而是一種情緒的感知。

其次,古典音樂的確不好懂,需要反覆聽,反覆浸淫。如同博納科夫在《文學講稿》里說的「我們第一次讀一本書的時候,兩隻眼左右移動,一行接著一行,一頁接一頁,又複雜又費勁,還要跟著小說情節轉,出入於不同的時間空間。但是我們在看一幅畫的時候,並不需要眼睛按照特別方式移動,即使這幅畫象一本書那樣有深度,當我們第一次接觸一幅畫的時候,時間的因素並不介入。可看書就必須要有時間去熟悉書里的內容,我們的眼睛和大腦沒法讓我們先把全書一覽無餘,然後再來細細品味其間的細節。但是,等我們將一本書看到兩遍三遍四遍時情況就跟看畫一樣了。」音樂甚至更抽象。所以不可能像流行歌曲那樣聽一遍就朗朗入口。

其次,古典音樂汗牛充棟,淼若煙海,的確需要有所取捨。

已故的辛豐年老先生就有推薦,望洋興嘆-------必聽的古典曲目。

摘錄如下:

舒伯特:

當然這些都是一家之言,我個人也沒有全部聽過這些,但是基本上還是很中肯的。作為一個初級愛好者能將這些名曲精聽數遍,大致是可以摸索到古典音樂的門徑。


聽懂音樂就是你從音樂里得到情感的宣洩或是精神上的共鳴。與其說聽懂音樂不如說音樂擊中了你情感的某一部分。要聽懂音樂首先需要潛意識的積累,一定的敏感性和需要豐富的情感


沒有聽不懂的音樂,只有矯情的人


音樂是抽象的,就像我和學生說「這一段你要彈出『花朵綻放』的感覺。」誰知道具體是怎麼做出來的?你要給他示範一次,資質好的一聽就懂這是什麼感覺,怎麼做出來。資質差一點的,就整個獃獃的望著你,啥都做不出來。


同理,聽懂音樂也不是誰都做的來的,這個和情商和有無音樂細胞有關係,同時,不同的人也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心情對音樂有不同的理解,音樂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要看心境。

但是,音樂無國界,有時候聽不懂語言也可以聽出音樂的情緒,這是因為音樂的各種音樂要素是全世界共同的,音高、節奏、等音樂元素,都可以給人一樣的感受。音樂節奏快,你會覺得激昂、或者歡快、等情緒,但絕對不是悲傷之類的情緒。

所以,不是一定要從專業角度來聽音樂才叫聽懂音樂,要我說,用破銅爛鐵也可以敲擊出好聽的音樂,音樂無處不在,用平常心去對待就好。


同樣不覺得自己對於音樂專業的知識超出了書本中能夠獲得的顯性知識本身之外。

但從自身的體驗中感受到,對文字化的思考對於音樂的理解是有幫助的?

當你善於從文字表達中抽象提取出畫面、感受、情緒、思想等元素,你能知曉此種理解、感悟,並且獲得內心的一定的衝擊或者共鳴。同樣,可以嘗試在音樂中尋找,通過音樂的表達在腦海裡面去構築畫面、感受、情緒、思想。開始可以通過一些比較專業的背景介紹、鑒賞文字來與音樂對照感受,慢慢就多利用自己之前讀過聽過見過的畫面、故事來讓感受飽滿,進一步就更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想像來充實頭腦中的感受。

覺得藝術欣賞本質是再創造,任何創造都是需要想像力的呢。不要擔心自己畫出的畫和大師們的都不一樣,只要樂在其中,真實感受與表達,就是很棒了!


真巧,前幾天剛看了一個Ted的演講,主題是音樂與熱情。演講者的論點就是「沒有一個人是音盲,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音樂」(演講里論述的是古典音樂,所以沒有歌詞什麼事...)

TED:音樂與熱情


先從鋼琴曲入手吧!!

從網上下載幾首經典的鋼琴曲。

什麼貝多芬啊、理查德克萊德曼啊、班得瑞啊、馬克西姆啊、卡農什麼的。

裝到手機裡面,睡覺前關上燈,閉上眼睛,認真聆聽,

聽的過程中,腦海中會出現的一副又一副的畫面,那就是成功了。

趕緊聽吧。會有收穫的!!

什麼叫聽懂音樂??

能分辨好音樂並從中感受到其中的故事,就算聽懂音樂吧。

對我來說,以下三種音樂是好音樂

1、能夠給予我力量

2、能夠讓我感動

3、能讓我感動快樂、舒服的 (這個是我一個武漢的朋友給我補充的)

4、5、6 、、、 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看客們大多是外行,而單純取悅外行是一個很簡單的事,這也造就了大量不思進取的作者。ProgMecha

這個是剛剛看到的一條微博,各位可以體會一下


很多人都將精英覺得好,自己卻無感的音樂稱為「聽不懂的音樂」。這樣說來,我「聽得懂」巴赫,卻「聽不懂」金屬。那我究竟「懂不懂」音樂?

其實音樂真沒聽不聽得懂,只看能否恰好引起你的共鳴。被能引起別人共鳴的音樂不一定能引起你的共鳴,反之亦然。藝術欣賞不能強求。


首先個人認為音樂鑒賞並不是考試題目,沒有標準答案的。

其次,不是每首歌的背後都有故事,很多歌曲都只是音樂商業化的產物而已。

感覺的精髓是共鳴,當音樂讓你聯想到一些你自己的經歷和心事的時候,那感覺就是對的。


這個問題應該看你想要聽懂什麼。(能這樣問的咱就不說不嚴肅的商業作品和口水歌了)首先應該明確,對音樂的欣賞不應該只是單一的感官享受,就如同心靈雞湯灌不出什麼智慧,認真選擇和對待絕對能使心靈開闊,使你體會到也許一生都無法體會的情感,然後聯想到所有美好的事情來珍愛生活。

1.最先感受到的是音樂的情感色彩。

(1)想要像樂評人一樣專業的說出個什麼滑音、技巧然後再以此分析感情那就實在無趣了,畢竟在這其中多半會有做語文閱讀理解的迷惑:作者寫這個細節是為了表現什麼情感嗎?同樣作曲家這樣的動機出現是為了表現悲哀或更複雜的情感嗎?當然一般的樂曲情感表達都會比較明顯,比如重金屬、流行、靈歌...但當一些哀而不傷、或者極力掩飾的喜悅出現時,如同詩歌或寫作一樣出自血淚、痛苦、大徹大悟,或者充滿思考,本身就是以情感譜寫。所以往往是佳作,更應該嚴肅對待。

我最喜歡的樂隊Suede的兩首作品,Everything will flow和Beautiful就可以說明,前者很容易辨識;而後者,我在不看歌詞和聽不懂歌詞的情況下很長時間以為這是一首開心的歌曲,直到聽出了sex and glue、suicide 後看了歌詞,細細品味才發現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癲狂,一種醉生夢死的極樂,由此更為喜愛Suede,像Edith Piaf一樣,不再覺得那些噱頭是放蕩和自甘墮落的追求,而是對於現實的無奈,所以嘲笑一切——既然沒有人認可的成功與尊嚴,那我也不必用世人慣常的眼光表示尋求歸宿的期望。這樣的音樂在你理解之後會給你新的超越旋律原本的力量,甚至使人甘於被他的人生哲學教育。

(2)沒有歌詞的音樂比較難抓住情感,比如new age、古典音樂,還有更討厭的就是沒有名字,直接以編號命名(貌似大師都這樣,民間小調才曉得普通人的需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曲環境等會比較有幫助。但是具體到單一作品時該如何...同求解答!

不過可以大致總結的是,生平坎坷的作曲家都比較廣博,像大海(雖然Bach在德語里是小溪),情感也從來不容矯揉造作,比如Mozart(雖然很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不安的情緒,但是天真地總會給出光明的結局),Beethoven(極致的感情宣洩,大悲大愛不含平庸)。J.S.Bach更為智慧,作品中透露出的人生態度是值得仔細體會的。這時候你甚至不需要刻意去聽懂什麼,因為他就是一面鏡子,直面你難以發掘的內心,他作品中的中庸意味完全是一個只有在不幸中堅守熱忱的人才能領會的。沒有絕對的歡欣或悲痛,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有希望。這已經不再是情感的問題。

2.對於作品的一些技法而言,妄想從這裡聽懂樂曲本身是徒勞的。小時候學琴覺得《老童》十分牛掰,各種手法指法;而今看來卻發現其本身似乎除了技藝就沒有其他可圈點之處,找不到情感依託也就不需要聽懂。我始終堅信,沒有情感做基礎的動機只能是噱頭。好比一些現場上出現的即興發揮,你能體會的就是演奏者本身的情感與同觀眾的互動,而非作品本身所意圖表達的。而用一堆專業術語來界定音樂的理解,更為可笑。一千個讀者尚可以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音樂更甚。可以想像,一個善用音樂技法的人堆砌出來的作品,常常是給給器樂演奏者做練習譜。這些技法就像人類表達自身的工具。有的人善於表達,那他就有幸可以迅速被大家喜愛和接受,有的人不善表達,但他的情感往往質樸,往往你能在讀懂它之後發現新的世界。

3.米蘭昆德拉在《不朽》中有過一段關於音樂的思考:「...令她著迷的是貝多芬的音樂,那音樂的音符,還是那音樂所表現的,換句話說,即音樂與貝蒂娜這一代人的思想和態度的共鳴?真有所謂對藝術的愛,他真的存在過嗎?他莫不是一種幻念?當列寧聲稱熱愛貝多芬的奏鳴曲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他真正所愛的究竟是什麼呢?他聽到的是什麼?是音樂?還是一個雄渾的聲音,使他回想起靈魂深處有過的莊嚴的震顫,一種對於鮮血、兄弟之情、行刑、正義、以及絕對存在的嚮往?他是從音樂中感受到愉悅,還是從音樂所觸發的遐想中得到快感呢?而後者則與藝術和美無關。」

所以也許聽懂一首樂曲在領會了其情感,感受到其力量的蠱惑之後,也許還要拋開這層理解,從新開始,才能聽到更多。


我應該算個樂盲,先天五音不全,聽得歌大都是影視劇里的。偶爾有一些歌也會特別的喜歡,但為什麼喜歡,始終不知道,也沒去想過這個事。

直到前一段時間,由於工作關係,每天都在開電影《環城七十里》的音樂策劃會(天知道我這個樂盲是怎麼混進這個會議的),每天討論的內容是如何在音樂中體現電影想要表達的詩意。

連續開了幾個星期,頭都大了,各種聽不懂啊。有時候,同一句話,同一個意思,是一會懂,一會又不懂。

有一天,策劃會上要每個人放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歌,我拿出來的是瓊貝茨的《鑽石與銹跡》。高中時就很喜歡這首歌,但其實也沒那麼到最喜歡的地步,在會上放是因為覺得這首歌唱的很悠揚,氣質絕對高大上。

放歌的時候,我仔細看了一下歌詞,發現這首歌原來是關於愛情的。

當時我想,居然能把愛情唱得這麼不卑不亢,瓊貝茨好像有一點點厲害啊。嗯,歌選對了。

當天晚上回家,在網上搜到了一篇關於瓊貝茨文章,裡面講到了瓊貝茨與鮑勃迪倫之間的愛情往事。

後來,我關上電腦,躺在床上,手機里繼續放著《鑽石與銹跡》,單曲循環。腦子裡想起了《非誠勿擾2》里孫紅雷女兒念的那首詩: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有一瞬間,只覺天地遼闊,無數的人啊,無數的場景啊,在眼前划過,整個人好像進入了一種夢境。

以前只能在文字里感受到的一些東西,我似乎在音樂里也找到了。

當時,我興奮的手舞足蹈,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個新大陸,立馬打電話給同學。

然後他告訴我,他幾年前就知道了。笑。

我放下電話後,去衛生間洗漱,放了一會熱水,霧氣蒸騰,模糊了鏡子,我用手擦了一下鏡子中間的位置。我突然明白了(真的是相當的突然啊),自己為什麼能聽某首歌會百聽不厭,有的人看一幅畫一看能看一天,一些老戲骨看一齣戲一看能看一輩子。

今天早上出門,樓下門口停著一排車,其中有一輛,我當時覺得,喲,這車真是漂亮。

走著走著,我心裡一動,好像看到了那輛車設計師,在某一個角落裡對我笑。

走在街上,又覺得這跑來跑去的車其實很像我們穿的鞋,無論是功能還是造型設計上。

我忽然就懂了我高中一個酷愛收集鞋的同學,以及當時對其鄙視的心態是多麼的傻逼。

PS:寫到這,我想起了我的初中班主任,是個教數學的老太,有一天,她在講解一道題,後來老太太講著講著,可能覺得沒勁了,於是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悟」字,然後有人就在下面開始起鬨(嗯,那個人就是我)。

不過,我現在終於能理解她當時的心情了,就像很多武俠片里,總有個高人會神乎神乎的說:「這是我自己的道,沒法教你,你要去追尋自己的道。」

為什麼要寫這兩段呢,因為我覺得我前面寫的實在是太爛了,一些奇妙無比的感覺,語言很難表述出來。比如,我同學看了前面寫的,都在問我,怎麼寫著寫著就扯到鞋上去了。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是錯。」

還是佛比較厲害。


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各不同,如果恰巧有個人聽到一首音樂後的感覺(或者說興奮度)和你一致,那麼可以理解為你聽懂了他的音樂,同樣的他也聽懂了你的音樂。這是一種感覺,啥感覺呢,說白了就是情緒,那種情緒在音樂中得到了共鳴,情緒不是一種量化的東西,不會像文字那麼具體。

可以使快樂,悲傷,神秘,神聖,亢奮,噁心,抓狂,氣定神閑.....情緒的種類太多說不全,總之好音樂就是讓人聽的舒服,還想繼續聽。

我感覺音樂只有喜歡不喜歡,要精確理解每個人都會不一樣,很可能一個你很喜歡的曲子,但跟作曲者的理解會有所不同,但兩者的感覺是一樣的,讓你們倆隨曲子跳舞能找到同樣的舞步同樣的節奏同樣的快感。

隨心所欲的去聽音樂,不要管別人對你的評價,聽音樂是來自你內心的需要,跟別的一切都無關。


從來就沒有聽不懂的音樂。只有喜歡聽與不喜歡聽。樓主軍所說的聽不懂音樂,如果是指那些繁複的音樂技巧,那我想這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聽不懂音樂了。

音樂與美術一樣,都是藝術的表現形式,一個是聽覺藝術,一個是視覺藝術。所有對藝作品的欣賞,都是有共性的,當然欣賞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作品傳遞出來的信息能與你產生共鳴,但是能達到這樣境界的人不多,特別是對於古典音樂的欣賞。這是因為古典音樂的創作背景、創作者生活的時代、創作者本人的社會經歷以及不同的欣賞水平等等我們現代人無法切身感知的因素起著很大的阻礙作用。如果你真想提高自己對於古典樂曲的欣賞水平,去讀懂創作者就可以了,而並不要求每個人都是掌握嫻熟音樂技巧的音樂家。我想樓主君困惑的地方大概也在與此。

對於現代音樂的欣賞,我猜想樓主君是不會提出那樣的問題吧?現代流行音樂隨時隨地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有歌詞,有活生生的歌手,總有一首能唱入你心。足矣。


我不知道怎樣才算聽懂音樂,我想聽了一千張專輯之後,或者熟練地會某種樂器之後,是可以懂一些音樂的吧。

但是想要培養一點對音樂的感受力,我覺得你可以仔細回想,有沒有某一個旋律打動過你?很多時候音樂是和記憶聯繫在一起的,你可以嘗試在某一個階段聽適合心境的音樂,過一陣往回去感受會有驚喜。


想到曾經看過CCTV音樂頻道的一個公益廣告,感覺很是貼題,大致內容是:

你不必理解音樂,你只需享受音樂。

谷德設計網發布:understand music by finally studio

或許音樂家需要費盡心思去創作,但作為普通聽者的話,感受到一般的喜怒哀樂也就夠了吧。

能夠享受這首音樂,大概就是對音樂家最好的致敬了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時候總覺得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在思考?
想必下雨並非雨的本意,太陽也並非自己想要升起,那為何又有日升雨下之說?我又為什麼要思考這個的問題?
做搜索引擎營銷的人每天主要琢磨什麼問題?
如何抵禦「情緒溫差」對思考和決策的影響?
大家下中國象棋時,是不是有個階段,就是說自己下棋不假思考,別人下完以後,自己就走招,碰見高手很容易吃虧,應如何克服的?

TAG:藝術 | 音樂 | 思考 | 感情 | 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