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麵引發的管理難題?
01-13
牛肉麵店老闆請了個大師傅。
店老闆按照銷售額5%給大師傅提成。結果大師傅就放很多牛肉,客人多,他提成多,老闆虧錢。後來老闆改給高固定工資,大師傅就牛肉放的少,這樣客人不來,生意清淡,他也舒服。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進行管理?
這是某MBA課程的一個案例,也是實際中遇到過的事情。
問題給出的條件和因果關係太狹隘了,實際管理中根本遇不到這種情況,對這兩種情況進行解讀:
1、管理者按量考核,導致員工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案例中的大師傅既是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實際上很少公司是兩位一體的,也沒有老闆會傻到不給成本結算。
2、管理者不考核,員工消極怠工。這個案例把員工想得太蠢也太消極,員工實際上比想像中更加樂於承擔責任獲得成功。典型的「X理論」思路。個人覺得以此為基礎的假設根本就是說不通的,構不成難題。第一是標準的問題,比如一碗牛肉麵應該放多少牛肉,要有規定,並進行考核。這個進行考核並不難。第二,提成不應該按銷售額進行,而是應該按照純利潤的5%進行提成,這樣能夠讓廚師有節約成本的概念。再加上上一條標準,就避免了廚師不放牛肉或者少放牛肉導致的客戶數量減少的情況。
至於是提成式工資,還是固定式工資,前提是都要有標準和考核。
可見MBA課程是多麼的不靠譜。現實的生意中哪有這樣的事。提成肯定是按利潤算。一份面里放多少牛肉,老闆要和出品的師傅確定好的,每天賣掉多少碗面,該用多少牛肉,都是有據可查的。非常同意@黃詩卉 的說法,員工都會積極地拉生意並積極地降低成本。老闆反而有時要引導員工理解成本概念,讓員工不該省的不要省。
解決矛盾適合的方法是置換關鍵元素,牛肉。老闆是負責怎麼把客人招進店,客人回不回頭是廚師的責任。
合作關係 僱傭關係都是責任分工,責任分工的本質是獎懲。
獎懲是管理的基礎,那麼就得照章辦事----制度。還是按第一條用銷售額的X%給提成(也可以試一下按碗來給提成),然後用以前數據統計出多少斤的牛肉能做多少碗(在保證合理利潤的前提下),那現在就可以統計出這一個大廚師一個月用了多少斤牛肉,賣出了多少碗面現算他的公資,在合理範圍以外的,就降低廚師這個月的總提成。(備註:這是一家小店三四個人左右,只有一名廚師的前提下,這是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馬上要進京去賣牛肉麵了,做餐飲估計最難的問題就是如何標準化,所以要解決大師傅的問題就是產品標準化,然後去廚師。把大師傅給砍了,把服務員培訓成大師傅。底料標準,肉湯標準,麵條標準,肉標準,餐具標準,人員標準。只有標準才能產業化。
其實個人意見:當你賣掉20份牛肉,純屬假設,一份牛肉一碗面,混合在一塊叫牛肉麵,牛肉每份定量大致是1斤(量詞純屬·假定)賣掉20份的話應該賣掉了牛肉有20斤·進行衡量··當然有彈性沒那麼準確,但可以設定一個可控範圍! 牛肉用多少,控制成本,決策權是老闆!而不是製作者··前提是保持原有的牛肉口感基礎上··因為服務餐飲行業需要講究口味··牛肉麵,吃起來沒牛肉味··誰會去吃呢?更別說利潤了!只有保持原因的口感,控量··而如果要批判出品師傅雖然有錯,為了吸引顧客·而出品師傅獲得更多利潤··也錯在決策人手裡·一個好的BOSS需要一個極強的觀察力,與決策力!進行量化後,顧客依然少也不會給自己的牛肉麵口感方面砸掉自己的招牌!價格成本以及價位定價·也需要考量的!但工資還是按照銷售量來算,只要在量化考績方面·管理·就可以了··相信那出品師傅也出不了招了·多給牛肉給顧客··給多了··按照量化今天銷售的多少份進行評估··多了··自己掏腰包!我前期就說了會有一個彈性範圍···在一般情況下可控範圍內!進行銷售···
看到有些人信誓旦旦的回復,我無語了。。。
在其中找一個折中點 ,這樣應該會好一點吧
把老闆的女兒嫁給廚師!
標準量化操作就行啦,餐飲業主要還是口味和口碑相同價格下,你牛肉再多,不好吃誰會來?感覺題主可以把題目中的行業換成金融方面的
在業務管理上引入績效考核、標準操作流程以及公司文化建設。
績效考核可分為銷售額和利潤雙重考核指標,並引入股權分配或期權之類的畫餅憧憬。
加強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
暫時想到這麼多。難道不能換一個靠譜的大師傅么?一個企業或者一個飯店僱傭了員工,員工只為了掙錢,而在再給工資的情況下刷小聰明,難道不是應該辭去這個人么,因為他既不能為飯店創造價值也不能為自己創造價值,最好的方法不是辭去該員工么?
將牛肉等成本和廚師的收益掛鉤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友「先別存錢,先投資自己」的回答?
※如何評價百雀羚的《一九三一》廣告?
※做ERP銷售,諮詢。以後做管理可行嗎?
※在職場中怎樣積累人脈?
※品牌管理的就業和發展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