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 IPO 三年來規模迅速膨脹,政府讓 IPO 慢下來,日常化的標準是什麼?
投資銀行部說白了就是一種營銷工作,向企業推銷自己的人力資源,向市場推銷企業的股權,只是這個產品比較特殊,買房和賣方間存在著很大的信息不對稱。
用我師傅的話說,市場上有很多種白菜,有菜場收攤前有點發爛的尾貨,菜場里堆起來的白菜,到大超市裡用紅頭繩紮起來美其名曰「膠菜」,買方對白菜的好壞、大致的價位、自身的需求有很好的了解。但是賣股票的時候,好股票、一般股票、差股票放在一起,既看不見摸不著,做假貨坑人的也很多。證券市場監管部門在IPO中最本質的職責就是讓所有IPO前的企業都保持清晰透明,讓消費者看到這些企業究竟是爛白菜、普通白菜還是膠菜。至於願意出多少買,這是各個消費者各自的不同想法。
但是現在的IPO上市主要是核准制,本質上還是行政審批,有很多的要求,最根本的是盈利能力和信息披露。盈利能力分為當前的利潤和成長性,信息披露主要有公司制度、歷史沿革、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等等。如要做到全部證監會的要求需要專業中介機構進行大量的工作,因而投行在目前的時期,主要是為審批服務,將公司的法律和財務制度修正到合乎要求,而不是本應該從事的銷售工作。
很多企業剛剛起步或者乾脆編一個投資故事,將投行引進來,而投行人並沒有真正的進行很好的考慮這家企業是不是真的能賺錢,做出來了股票是不是能賣出去,就在這些企業身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等到做到一半發現這企業其實並不如當初的故事那麼美好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兩種路線。前者是果斷撤出問題企業,後者是繼續耗費精力,操縱一下財務數據(即所謂的「包裝」)去證監會搏一把。而迫於公司業績考核的壓力和中國特色的無奈,後一種選項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所以有了如此之多的還未上會即撤材料的企業。作為一個投行新兵,我個人覺得,國內投行的職能變異,主要還是來自行政審批為導向的審核制。
審核的時候有不少潛規則,盈利成長性是其中之一,創業板逐年增長30%以上才比較有戲。也導致企業為了上市不得不通過會計手段和業務安排控制利潤節奏,這也是導致上市後業績變臉的直接原因之一。
會計調整利潤分期尚情有可原,但是會計操縱虛做利潤就不可饒恕了,目前的板子大多打向保薦人及中介機構,但是對於企業負責人造假上市的行為,懲罰恐怕還不夠嚴厲。證監會也有很大的維穩壓力,但是不管是由於腐敗還是確實造假水平太高,總有可能出現漏網之魚,證監會的辦法就是一個拖字訣,拖著拖著,調整好的會計利潤無以為繼了,業績造假的、偷稅漏稅的被人舉報了,自然就撤材料了。
但是這樣下去總歸不是辦法,有很多好的企業正在苦苦等待融資。有人說上市企業都是圈錢,那麼各位可以想想上市企業那麼多,出現道德風險的比例有多少?媒體常常通過上市公司、欺詐來吸引眼球,然而這個比率相對全社會的企業來說是很低的。
所以說到底,如果說企業上市實現備案制,並以嚴厲事後監管處罰措施作為保證機制,那麼很多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1. 發行節奏問題:經濟好的時候市場好,企業股票容易發行,激勵企業上市,增大的供給有助於抑制IPO價格過高。經濟差的時候企業股票不易發行,企業考慮價格問題,減少發行,減小市場壓力。2. 無論什麼企業,只要達到了最最基本要求都能上市,這其實是上市變難而不是變簡單,因為嚴厲的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爛白菜只能賣爛白菜價格,那麼從一開始投行人就得考慮發行,項目就得更仔細的挑選。投行的主要價值在於如何將股票賣出去,而不是前端本來屬於會計師律師的工作。3. 投資者也能得到成長,備案制下,供應肯定會在短時間內增大,投資者也必須更加謹慎仔細的挑選。證監會雖然本意想要保護投資者,但是過多的保護使得投資者永遠長不大,「賺了錢算是我的,虧了錢是證監會的不對。」這樣的投資者永遠不會成熟,證監會永遠有維穩壓力。至於二級市場的春天,這兩天似乎已經有點暖意了,但是一個成熟的市場,永遠有春夏秋冬,不是說規範了,股市就能起來。但是只有一個規範的市場,才能將資源正確的分配和利用。
推薦閱讀:
※公司上市前在發審委經常會被問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有哪些共性?
※中概股私有化回歸浪潮會否因為 A 股下跌被打斷?
※「投資故事設計」在 IPO 中起到的作用大嗎?設計時都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為什麼謀求上市?
※阿里集團「可能」的合伙人制度上市有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