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年輕人面臨著一種集體無意識焦慮狀態嗎?大家如何看待這個中國式獨有的社會問題 ?

80 後和 90 後。焦慮源無疑來自中國現在社會主流價值趨向。買房子、找工作、結婚。

補充一個問題:這種「集體無意識焦慮」真的是中國獨有嗎?其他國家的歷史上有沒有相似的時期?是否有相關的反思和分析研究?


大部分的中國年青人都出於這種狀態,只有極少數目標明確的人例外。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我們似乎是為了「活下去」而活著,所以我們都遵循著特定的套路走下去,求的只是安穩;但如果我們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活著的話,情況就會不一樣了,你會為你所做的事感到實實在在的滿足。美國人現在的思想就是只要你為你的夢想努力,那它都有可能實現。「夢」是是非重要的,敢於追求和守護才能喚起生活的激情。


生為這一代人的我們看似生活物質美滿但是承受的也相對更多的壓力,記得我上初中那會選擇考高中還是上個職高就上班的的問題家裡是頭等大事研究過的,但是最後覺得還是上個大學更好,既然學的進去的話,那個時候鄰里鄰居的哪家孩子考了大學都覺得這孩子出息。

但是到我大學四年畢業以後,發現還不如當年那些個上中專,高職的同學工資高,人家又在社會上打拚了多年有一定的基礎了,而且有些活絡的甚至已經是單位領導,不說有房,但是憑自己能力買個車肯定不難吧,但反觀才剛踏出校門領著個211重點大學的學位的我卻只能拿個1千2千的工資,別說房車,連自己都養不活。你說為什麼我們工資那麼低,只能說這個城市就是這麼低,甚至有的同學連幾百的工資都領過。

在看看現在的社會物價,去菜場繞一圈,知道今年的肉比去年又貴了多少嗎?在看看商場裡面的衣服,需要用的生活必需品都各自漲價但是工資卻依然堅固,說不漲就不漲。

在加上之前的金融危機,不要以為對我們沒有影響,其實他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外資企業在大量的縮員減資,而同樣國內的企業也在大喊金融危機造成困難,不管他是否真的受到影響。所以進口物品貴,但是本土物品依然不便宜。

除了這些,在看看現在的房價,說句實話,我覺得如果要我自己苦錢買房子,估計貸款到還完房貸的那天也就是我去見閻王的那天吧!雖然現在的限購令和國家調控後目前房價下幅下跌,但是依然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買的起的吧!而其實我們心裡都清楚,就算在調控調控到的也只是炒房的人,且價格在下跌也不會跌到90年代那種十幾萬就能買的起房子的地步吧,因為為了社會穩定,不然之前花幾百萬買房子的人不鬧翻天嘛?

現在從衣食住行各方面看來,我們的支出收入是無法成正比的,然後再次出現新的問題,無論男女,你畢業了工作了家裡面一定會積極的希望你趕快結婚生子,但是,現在結婚生子對於二十來歲的我們根本提不上,沒有任何基礎的我們才剛剛開始打地基,怎麼可能築起一個家?但是家人的催促,朋友之間的接連談對象結婚,你說你能不焦躁不安嗎?

那這些焦躁要我們如何面對,其實說實話,正真說來靠我們自己真的是無解!要不你天生大喇喇,什麼都不放在心上,要不你就努力拚搏,期望有個識才的領導和公司拼他個三五年然後在來規劃那些成家大事吧!

其實歸根究底這些問題就是現在國內的貧富差距的兩極化,所以很多產業畸形成長造成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不錯,但是那些富起來的怎麼幫助沒有富起來的共同致富呢?

看看現在的瑞士,在看看現在的我們,完全社會主義的路我們還太遠!


我不知道什麼叫集體無意識焦慮狀態。。。

但是目前來看,中國的25到55歲的工作人口普遍存在生活焦慮倒是真的。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處於高速發展階段而且還可預見地將會高速發展下去,GDP6.7%,CPI6%,這兩個數字的綜合結果就是:如果你想保持在別人眼中你的生活沒有變得糟糕,你每年的收入要比去年增加13%(當然這麼說有點不負責任的感覺。)

更別提由於媒體,社交圈等刻意營造的巨大貧富差距帶來的「上位」心理。每年13%,這是你要「躺好」所需要達到的目標,這是第一個焦慮產生的原因。(我國工資平均上升幅度大概跟CPI相符,8%左右)。

第二個原因是社會發展的不穩定性,中國社會變革太多太快了,第一種人是能抓住社會變革順風車的人,例如2000年前後買房炒房的,2005年前後參與開淘寶店的,2010年前後參與股票投資運作(不是炒股啊。。。)的,第二種人是,勉強站在車上的人,第三種就是錯過了車不得不跟著車跑的人。而這三種人的比例大概是0.1%,10%,及剩下的。

這就讓人產生了兩種焦慮心態,一種是找車,現在的年輕人或者說工作人口普遍對於「找對車暴富」具有極高的信仰,他們堅定地相信只要機會合適,每年百倍,千倍的回報率是可以實現的。一種是翻車的焦慮,因為在每一輛車剎車之前沒人告訴你的,這個車剎車甚至翻車之前你不下車是會出人命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知識和信息的更新速度太快,沒有誰的未來是有確切保障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考公務員,公務員的工資不算高,你指望貪污腐敗的話真要到有那個資格也有一定難度。但是公務員是非常穩定的,只要你當上公務員,哪怕你只會算賬,那你可以靠算賬過一輩子,雖然不會很好,但是絕對不會很糟糕。而在社會自由就職行業中,今天你的崗位可能是風光無限,明天就可能變成白菜,例如蘋果開發工程師,我記得15年的時候一個蘋果工程師在二線城市要四萬一個月,現在幾千塊錢也能招得到(也不見得絕對水平方面現在的就低,只是從業人員太多了)。我們看一些國外的雜誌,人家可以做50年的餐廳服務員,做50年的超市收銀員,在中國誰知道明天你的飯碗會不會被取代?

第四個原因是社會保障制度嚴重不足,我記得前不久我看一個日本「網吧族」的生活調查,一個家庭三口人,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媽媽沒有工作,兩個女兒每天放學後到便利店打工,三個人一天總共的開銷是5千日元左右(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麵包加礦泉水,兩個女兒中午可以在學校混到吃的),其中母親因為沒有房產,沒有工作,喪夫能夠獲得的國家補助就能達到7萬日元每月,但是她們三個都很期待一年以後小女兒初中畢業可以正式參加工作拿到和姐姐一樣的薪水,這樣她們就又可以租房子住了。要是在中國,光兩個女孩的學費就能讓這個家庭崩潰吧。。。

總地來說,目前的中國就像一條奔騰的大河,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都是船,每一條船都在向前移動,但是浪很大,船很多,所以船上的人只能不停揮動船槳,但是看不到目標在何方。


我先說一下「集體無意識」的這個概念,再談這個問題。

集體無意識是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的心理學用語,指由遺傳保留的無數同類型經驗在心理最深層積澱的人類普遍性精神。在1922年《論分析心理學與詩的關係》一文中提出。榮格認為人的無意識有個體的和非個體(或超個體)的兩個層面。

前者只到達嬰兒最早記憶的程度,是由衝動、願望、模糊的知覺以及經驗組成的無意識;後者則包括嬰兒實際開始以前的全部時間,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殘留,它的內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帶有普遍性,故稱「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的內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種可能,以一種不明確的記憶形式積澱在人的大腦組織結構之中,在一定條件下能被喚醒、激活。集體無意識作為一種典型的群體心理現象無處不在,並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思想和行為。

就拿資本市場來說,股票市場的群體行為很具有代表性。明知股票投入進去很難賺錢,大家都知道,但為什麼還要參與進去,並且不惜血本地也要撈回來?

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市場參與者來到這個市場,本身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徵,另一方面是因為股票市場本身的波動性更容易將個體的心智潛移默化地轉向集體的意識。

參與股票市場,是為了逐利,投機或者投資來獲得利益,參與者的心態決定了其很難淡化自己在市場交易中的得失觀,也較難以更長遠的視野和更遼闊的心懷來思考問題、處理交易。股票市場的波動性和流動性特徵天然地是將集體無意識現象所導致的買賣行為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外在條件,而這又將進一步「反射」和「強化」參與者的集體無意識。

所以,再回到這個問題,就能很好地去理解這種現象了,現在的中國年輕人為什麼會覺得焦慮?那是因為你很難迴避自己內心中隱藏著的那股慾望。

賺錢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買房是結婚的必要條件,找工作是為了自我成長,結婚是為自己的生活划上一個幸福的等號,而當這一切全都無法實現時,你就會為未來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而恐懼,這種擔憂和害怕,給你帶來的就是焦慮。

換句話說,假如你沒心沒肺,什麼都沒有慾望,每個月2000元拿著就夠生活,也不結婚,也不考慮父母贍養等帶來的壓力,除了吃就會睡,那你還會焦慮嗎?

這就不會有了。

在社會上,總難免避免不了周圍和社會的眼光,這種心態如同炒股一樣,有了複雜的心態,就難以更長遠的考慮和思考問題。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越焦慮、越迷茫,問題就出在這裡,有些東西是無意識的,你沒有刻意考慮,但是它就是存在,你內心在壓制這份「渴望」,可這種「變態」的壓制,反而顯示了你不合理的想法。

人在每個時期都會有自己的煩惱,這是很正常的。如何讓自己處於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問題,我認為更重要。


我經常會陷入一種焦慮狀態,開始並沒關注這種焦慮從何而來,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後來慢慢進行分析發現我的焦慮一般來自於對父母以後的養老問題以及對未來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問題。雖然父母都有退休金,但是說到底,還是沒安全感,感覺國家給不了什麼太大的保障,沒錢沒地位家的孩子連好的教育都沾不上邊,自己得拚命往上爬才能在遇到生活中的風險時候有抵禦能力。


身為IC產業從業人員, 給點我的觀察跟想法.

跟一些北上廣的同事相處, 我覺得大陸年輕一代其實都相當優秀素質也不錯, 但可以感覺到生活真很辛苦, 如果父母在本地, 通常三代同堂爺爺奶奶幫忙顧小孩, 年輕夫婦在外面,可能每天得搭車來回共兩個小時的通勤時間, 就算如此還是為了小孩的學區房, 再貴來是要咬牙買下去, 小孩真的讀書以後要進比較貴的學校跟其他的花費, 雖然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但年輕人真的很辛苦.

因此現在大陸的年輕人不大懂得怎樣過生活, 看電影上網變成唯一可以讓腦袋關機的時候, 社會節奏太快導致大家習慣接受到指令, 先做再說, 深怕慢了一拍就會錯過, 但其實停下來想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到底這件事情真正的目標是什麽?要怎樣做可以做的更有效率更聰明? 很多都是需要一點沉澱才能夠理出頭緒. 但現在我看到地的是大陸社會太快了, 快到你不動, 就覺得這世界在快速遠離你.

另外一個是對於IC產業我自己覺得的隱憂, 台灣IC產業發展很多年了, 事實上這產業需要的不外乎人才跟資金, 但說到底還是人才還是為重要, 大陸年輕人絕對都很優秀, 但我覺得大家都太想發財跟當CEO, 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最難接受不是自己沒發財而是朋友發財你沒有, 因此大陸在IC產業流動率極高, 當然從個人短期來說絕對是好事, 跳槽加薪遠高過母公司慢慢待, 但長期來看產業跟你個人卻因此失去了技術提升跟累積的機會, 我覺這也是集體無意識焦慮帶來的, 大至公司小至個人都很難用比較長的時間軸去看待, 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最後我想轉一篇在我成長過程中, 很受用的文章跟知乎的朋友分享, 這是一個台灣清華教授寫的網路文章

#####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彭明揮/文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考研究所?

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麽?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

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麽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麽好傷心?

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麽樣的角色。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考研究所。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光榮或悲哀的)時刻!

但是,容許我不厭其煩的再重複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這是偶發的際遇無法剝奪的),而不是一時順逆的際遇。如果我們能看清處這個事實,生命的過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沒什麽好貪求,也沒什麽好焦慮的了! 剩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從人生獲得什麽,然後安安穩穩,勤勤懇懇的去累積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半在念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才決定要念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唸書。誰知道,世事難料,當了五年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整裝出國念博士。

出國時,一位大學同學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一就決定再也不鑽營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該得的,哪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又何曾知曉?從此我對際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會當面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從劍橋回來時,卻被學生當做不得了的事看待。這種表面上的大起大落。

其實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從表面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再這「兩年」之前我已經花整整一年,將研究主題有關的論文全部看完,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制方面的研究,並且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期間七年的時間我從不停止過研究與自修。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麽好驚訝的。

人不從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愛在表面上以斷裂而孤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上強做悲喜。可是對我來講,每當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同學誇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實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點點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時刻裡這些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終止或加添。

常有學生滿懷憂慮的問我:「老師,我很想先當完兵,工作一兩年再考研究所。這樣好嗎?」

「很好,這樣子有機會先用實務來印證學理,你念研究所時會比別人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麽。」

「可是,我怕當完兵又工作後,會失去鬥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會像念大學時一樣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願的。」

「那你還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會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卻無法壓抑住對於這種話的感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識的深廣度和獲取實務經驗。

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面上大相逕庭,其實骨子裡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裡,主人原本餵養猴子的橡實是「早上四顆下午三顆」,後來改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改回到「朝三暮四」。其實,先工作或先升學,期間差異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計較。但是,我們經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遠而持續的累積,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的不知何所抉擇時,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先後之序而已。

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麽做了。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捨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捨不得甲案的好處。

如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麽關係?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花一整年準備研究所,又有什麽了不起?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說:「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或記憶力衰而比較難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這樣回答:「一個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兩個可能: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但確沒考上。不夠聰明而考不上,那也沒什麽好抱怨的。假如你夠聰明,還考不上研究所,那隻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命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下於碩士學位,而你捨不得丟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須感到遺憾。不是嗎?」

人生的路這麽多,為什麽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次。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也沒有學歷,只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

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

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華,只不過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創業,而只能乖乖領薪水過活。福禍如何,誰能全面知曉?我們又有什麽好得意?又有什麽好憂慮?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麽也說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後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好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學。他在南加大當電機系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給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願上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

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學年第一,第二名。可是從高一我就不曾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法,藝術和哲學,而他卻始終不曾分心,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只會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滿足,恐怕已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全心專註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是至少會趕上這位同學的成就?

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註定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註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麽意義? 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就不曾仔細計算外在的得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喜歡鬼溷,願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我不能放棄對人文精神的關懷,會持續一生去探討。

事實單單純純的只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生命中真實的累積,而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

有人問我,既然遲早要念博士,當年念完碩士就出國,今天是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 我從不這樣想。老是斤斤計較著幾年拿博士,幾年升等,這實在很無聊,完全未脫離學生時代「應屆考取」的稚氣心態!人生長的很,值得發展的東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反過來說,有些學生覺得我「多才多藝」,生活「多采多姿」,好像很值得羨慕。可是,為了兼顧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時要比別人多花一倍心力,這卻又是大部分學生看不到,也不想學的。

有次清華電臺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面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裡,怎麽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麽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發現:我不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作「困境」的境遇,我都當作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 剛服完兵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遲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至於低的離譜,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碩士期間,家計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儉用,但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上我過的很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十一歲才要出國,而同學正要回繫上任教,我很緊張(不知道劍橋要求的有多嚴),卻不曾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的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實了解到: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麽人生於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麽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麽好焦慮的了。


我現在是大三學生,不過我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的壓力,也很少焦慮。也許是生性樂觀的原因吧。

不過按我的觀察,年輕人集體無意識的焦慮確實存在。但是我覺得問題並不全在年輕人這個團體上。老師、長輩經常談論現在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物價問題,甚至很多老師和長輩從高中開始,就為我們的未來焦慮,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更多的是被這個長輩的焦慮所傳染了。

焦慮的不是年輕人群體而是整個社會吧。

這是我的理解。

也許因為我還沒有正式踏入社會,所以還感覺不到很多因該焦慮的問題吧。


焦慮是每個人都要經過的過程,能夠邁過這道坎說明年輕人真正成熟、真正成長了。如今思想有深度有個性,敢想敢做的年輕人還是很多的。不用去迷信西方的文化體系和價值導向,你迷信他們是因為他們的體系完整有延續性,而中國的問題就出在中間斷層的幾十年。但如今三十多年來還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雖然人們在西方價值取向和中國實際情況面前顯得很迷茫很錯亂。不過誰又能說哪種文化和價值觀才是絕對好的呢?也許我們可惜舊的中華傳統沒有被傳承,但誰又能說按照目前的狀況而發展下去的文化就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呢?所以,用樂觀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既有的問題吧,90後已經讓我們看到明顯的變化了,00後一定會讓我們刮目相看的。


這個,中國貌似自古以來就是,結婚有個房子,只是之前都是自建,現在都是買。 結婚生子,傳統觀念吧,就像那個笑話一樣,你放羊是為了幹什麼?掙錢。掙錢幹什麼?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生娃。生娃幹什麼?放羊。


題主低估了這個問題了。社會是焦慮的,年輕人希望閑適,但閑適就會被社會給落下。

且這種焦慮早已滲透進了中國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之下的年輕人,也早就不會閑適了。

他們不能從容了,失去了從容的能力。導致他們的閑適似乎就是遊戲、逃避。所以說他們不會閑適了。

所以題主可以把問題改為:中國的嬰兒是否面臨著集體無意識焦慮狀態。

答案是:沒錯,你說得對。

17 10 27 補充:

中國的競爭總是激烈的。因為我們的人均資源佔有率很低,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中國在歷史上幾乎一直在面對人口飽和的問題。提倡生育,崇尚人丁興旺,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化。這一點在梁惠王苦於「寡人之民不加多」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了。以人為本,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快速發育,獲得資源承載力的極限實力,以圖儘快達到自己競爭力的極限。玩遊戲的時候我們都是這麼做的,誰會想著節約資源呢?

當下,我們的生產力水平也不是太高。

但我們的很多長處也來源於這種局限和這種人口密度,來源於我們的長期的和此類問題的周旋。這個過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智慧。

但人口過飽和始終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這大約是國家實行計劃生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很多人否定計劃生育的價值,這種判斷是不能輕易做出的。


這些問題一方面讓我們深惡痛絕,一方面卻又無法迴避……真是糾結吖


其實這種焦慮原因在於一種社會共識就是大家活得要和別人一樣,不一樣的是有缺陷。

其實是中國文化里缺少個人主義元素,即便自由主義傳播到中國如果不死幾代人還是無法形成個人主義觀念的。

中國對比西方缺乏幾個社會運動,一,性解放運動。二,民權運動。三,反戰運動。這三種社會運動讓西方人擺脫了趨同的社會價值觀。


沒有人把一切都想通了

馬克·吐溫曾說過:「憂慮就是你在償還你並未欠的債。」青年危機是一個真實的東西,我們中的很多人在年輕時會非常焦慮,所謂青春無憂的快樂日子是不存在的。你剛從學校出來,要去爭取更好的工作和崗位,急於找到一個立足之地,有數以百計的不同情況,但他們擁有的唯一共同點:大家都沒有把事情完全想通。世事難料,我們才二十多歲,在這樣的關鍵年份,大家往往都有點暈頭轉向,不要驚慌。信任你在做的,制定你的計劃,並完成它。


我是80後,沒買房子,剛離職,沒結婚。有問題嗎?如果你認為這是問題,那麼我是否更應該把它作為一種動力而不是負擔。況且焦慮對解決以上問題有任何幫助嗎?所以何必焦慮!

有自己的思考就好,不人云亦云。


改革開放以及借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春風,我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急劇的改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社會也發生了急劇的變遷。

短短三十年的社會變遷,遠超過去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所帶來的社會變遷。我們的傳統文化、家庭模式、服飾打扮、生活方式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而我們的心靈還沒有為這一切變化做好準備。

再加上,社會轉型期的各種陣痛,比如房子、教育、醫療新的三座大山,再比如……

所以,我們困惑,我們焦慮,我們迷茫……我認同你所說的「集體無意識焦慮狀態」,或許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逃不過的宿命。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煩惱,只是煩惱的內容不一樣。不要以為50/60/70就天天樂呵呵。

我們生存在這個地球上,自然界和經濟社會的設計原則就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這是地球這個生態圈的殘酷之處,所以,不必為現在的不滿足而煩惱。

反之,控制自己的慾望,給予多餘索取,認真的過好不超過100年的每一天。

總結:生活都是艱辛,如何對待取決自己


上個班真的不容易

騰訊發布的《北上廣深四城「出行半徑」數據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圳四個一線城市的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徑分別為9.3公里、8公里、7.4公里、6.5公里。但是,最遠的工作日出行半徑都達到了40公里以上。

小A是一位從事互聯網小編工作的妹子。家住在廣州番禺廣場附近,公司坐標是天河科韻路,兩者的直線距離大概27公里。

小A每個工作日的通勤狀況大致如下:

早上7:30左右出門,從家騎單車到番廣場地鐵站,耗時大概10分鐘,從番禺廣場地鐵站到科韻路地鐵站中間中轉一次,耗時大概40分鐘,從科韻路地鐵站步行到公司,耗時大概10分鐘。

然鵝,由於早上上班遇上高峰期,地鐵站要限流,光是上班單程至少要用去1小時30分鐘左右。不加班情況下,晚上在公司吃完飯,回到家常常也要接近8點半點。往返總共需要花費接近3個小時。

城市定居很困難

小A也想買房在市區較近的位置,然而,

若想靠自己在廣州攢下一套房的首付,按2022年最低3萬/平計算,80平米,共240萬,首付72萬元。

每月生活費用按最低2000元計算,2.4萬元/年,8年共19.2萬元。

也就是,8年時間需要賺夠72+19.2萬=91.2萬元。

也就是,年均收入需達到11.4萬元。

也就是,月均收入需達到9500元。

如果我們以這個最低成本核算:買房,72萬;裝修,10萬;結婚,5萬元;買車,10萬元。那麼,8年時間需要賺夠97萬元。

996的生活方式

加班文化在瀰漫,但是「加班族」卻越來越清醒。輿論場里,過去被稱道的「工作著是美麗的」雞湯論調也越來越被人詬病。幾年前,「中國人為何不夠敬業」的反思最後就被指向「加班文化的戕害」。

現實中,加班並不陌生。今年夏天,上海一支業餘樂隊為「加班族」們獻上了一首半開玩笑的歌《感覺身體被掏空》,迅速引爆了互聯網,甚至還驚動了BBC。BBC報道稱,在中國,長時間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是什麼行業。

燈火通明的某辦公樓。

未來很迷茫

已經參加工作的人想考研,可能在部分人心中是一個瘋狂的想法。

用句官方說法來講是因為「因為工作後才發現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上的不足,需要進一步學習深造來獲得職場的提升」。

用句更加現實的解釋來說「就是因為你目前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卻無力改變,只能寄希望於考研來改變現狀」。

畢業2-3年內考研,年齡上與其他入學同學沒有代溝,沒有較大的生活負擔和家庭負擔。工作後再考研,比直接考研更加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對於學習的東西更加有針對性。

讀研畢業後工資會比同批次工作的本科生高一些,升職加薪的比例可能比本科生高。

讀研不僅是知識的提升,而給自己的未來增添更多選擇。

今年是於小C本科畢業的第三年了,她正在準備自己的第3次研究生考試。

1991年出生的小C,父親是生意人,母親是普通白領。

在學習上父母從未給過她壓力,大學選專業時也是憑著興趣愛好,選了工商管理,畢業時面臨的就業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2015年12月份她參加了第一次研究生考試,這一次沒有準備好,理所當然地失敗了。落榜後的小C,在一家教育機構找到了工作,繼續準備考研。比前一次複習要認真的她,這一次與複試線差一分。

「備考時聽考上的同學說大綱上的書單中有一本書是不用看的,考試才發現其實是有考的,而且是單獨的一門考試,在考場上時就很無語。」她無奈說道。

兩次考研失敗,讓小C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

2016年11月份,她換了一份輕鬆的工作,在一家公司任行政崗位。這裡沒有業績的要求,也不需要加班,只是有一些無聊,她想從事一些更加具有專業性的工作。

小C決定再考研試試。當時複習的時間只剩兩個月,於小蘭把目標定在了深圳某高校的廣告學專業。

她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複習到早上8點,再出門上班;下班回來,從晚上7點複習到11點。希望這次能有好結果,儘管沒能遇到有天選之子的押題秘籍。

作為一名都市焦慮的病人。我們為工作焦慮、為資產焦慮、為社會身份焦慮、為五斗米奔波,每天坐在上千萬的地鐵出行,儘管如此,生活還是要繼續,可能我們現在很焦慮,很憂愁,希望能有一夜暴富的機會來擺脫現實的困境,氮素作為社會主義的接人,這一切都不能成為我為祖國做貢獻的障礙,畢竟每天叫醒我們的不只有夢想,還有房東大媽的敲門聲。

可以關注個人公眾號:奇妙的少年


個人拙見,所謂的焦慮指的是能力配不上慾望,而又不甘於現狀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心態。而且我不認為這是中國式獨有的問題,總會出現抱有這種心態的人,焦慮也只是這種心態的一種表現形式,並不是什麼不好的現象,我覺得這是社會能夠進步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


主要是目的明確了也不見得有路可走,在沒有力量和資源的情況下只能先為生活而奔波。


我不認為這是中國獨有,先說這些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萬達總部將遷離北京搬往上海?
大家對於如今由於嚴查環保造成的失業有什麼看法?
從鴉片戰爭到如今,我們中國是怎樣一步步獲得現在的國際地位的?
如何看待地主的後代依然是地主?

TAG:心理學 | 價值觀 | 中國經濟 | 社會心理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