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推薦什麼書、雜誌給剛剛上初一的學生看?

目的在於啟蒙,讓他開始建立起對世界的好奇的心理,激發他的求知慾,初步建立他的正確的價值觀。


推薦初中生讀書的目的不應該是指望他讀過一本書就改變性格改變人生了,更實在的目的應該是幫他推上一條軌道:養成讀書、思辨的習慣。

我初中時只愛看漫畫,但看了上百種漫畫也分出了個中好壞差異,再後來讀圍城、金庸,一發不可收拾,成了書蟲。


《古文觀止》。

身為國人,先學好中文吧。我就後悔我看這本書看得太晚。


受邀題。。。。

科幻世界

西遊記

哈利·波特系列最好是英文版

How to 系列

How It works 系列

古代常識

科學常識

(宗教常識)

如何閱讀一本書

以及其他一些關於閱讀本身的書

卡爾維諾:為什麼讀經典

哈羅德·布魯姆:如何讀,為什麼讀

別鬧了,費曼先生

生理衛生

愛情小說

挑一兩本描述農村的小說

---------------------------

我覺得初中階段在解決了識字和正確理解之後,是應該擴展知識面的階段,但需要建立一個常識觀以便日後用這些淺層次的常識和邏輯進行自主判斷。

不要讀太大部頭的百科類讀物,尤其是什麼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之類的,其中有不少是大人都沒法明白的東西,初一學生看了皮毛之後拿去炫技只能惹人討厭,而且很容易被真正懂行的人推翻。雖然我不同意以生卒年代劃分,但仍然感到現在的孩子應付受挫感越來越不在行,他們缺乏以前那種「你即使想退縮也沒有退路」的環境,一旦感到羞恥就會停止向某一方向努力,很難因羞辱而奮發。

《南方周末》這類讀物,如果家長認為可以看,那麼至少應該跟孩子有討論互動。

我覺得該讓青少年感到「這個世界值得你為之有所努力」,而且努力方向對的話將會對包括自己和父母在內也除外的很多人有益,而不是讓他感到「我必須移民」「這個國家壞透了」「我可以不用讀大學就當個作家或賽車手」之類的。青少年時期的虛無觀念是很浪費時間的。

我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現在二十歲左右的人認為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南方系媒體蒙蔽了,初高中階段正是開始對每件事都發表看法並且自鳴得意的時候,那一階段由於沒有太多時間和廣泛的知識進行調研和判斷,對媒體過度信任(遠超過家長),某些報道和評論的細節性不準確會造成信任感的崩潰。這一點,反而上了年紀再看那些錯誤倒是更能諒解、對於核心觀點更有把握。

《金庸全集》的話……

我曾經在可能十年之前的《三聯生活周刊》看過一篇文章戲說金庸的門第觀念之類的。他的小說里主人公幾乎都是爸爸比李剛還李剛的「名門」之後,要麼就是跟名門小姐戀愛了,要麼就是是名門的大弟子……這些人,即使落魄也仍然到哪裡都頂著「名門」的招牌。

另外,退隱、逃避與笑傲,這之間的關係,我覺得初中生把握起來還是有點兒複雜。最好高中時代連續看上幾遍,而不是初中時候懵懵懂懂覺得自己是個隱匿的大俠。


《博物》雜誌,青少年科普雜誌,自然科學為主


收穫?

我反正從小學就看了。

最近又補齊了張立憲的讀庫。


雜誌推薦《課堂內外初中版》《課堂內外創新作文》,我初中時候看過,感覺不錯,比較貼近生活,而且有趣。

書的話推薦鄭淵潔的長篇小說比如金拇指,韓寒的作品比如三重門。


錢穆《國史大綱》

能對中國歷史略有所知,並懷一種溫情與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我並不認為一個人十幾歲時有樸素的愛國熱情是壞事,此時愛得深沉,日後懷疑得才會深沉,才會有日清日高的揚棄。

陳衡哲《西洋史》

文學家寫歷史,「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至今為止,仍是中國人寫就的最好的西洋史。

(謝謝 @袁星星 的提醒,但我以為初中生能讀懂《國史大綱》、《西洋史》,這不僅關乎歷史觀,也是對漢語純正品味的養成。)

金庸全集

對只教考試不教做人的現行教育的撥亂反正。學會在大節上不虧不亂,在生活中重情重義。行走江湖,無愧師門。順帶還可以明白,現實中金庸雖搖唇鼓舌,鮮仁寡義,但也不必因人廢文。

《南方周末》

(經 @獨眼 提醒,我意識到對於初中生而言,未在師長引導下閱讀《南方周末》確有可能產生她提到的那些問題,特將答案完善如下。)

貼近大地才能「讀懂中國」,如果一定要看一份報刊,那就看《南方周末》吧。至於理由,聽聽韓寒2009年獲得南方周末年度人物時的感言:「14年前,在同學們還在看《紅領巾報》的時候,我每周都要用可調配資產的十分之一來買《南方周末》,是這份報紙給了我最初的啟蒙。14年後,就是這樣了。我很榮幸。」

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看新聞的最佳效果是:認識中國問題的複雜性,並始終尋求超越的視角。換句話說,就是相信「這個世界會好的」,而不是掣肘於現實困境。因定位、風格所限,《南方周末》常有揭黑題材的調查性報道,看得多了容易產生無助感及消極情緒。

一個解決方法是,更多地注意這份報紙上的解釋性報道和特稿(同類可見中青報「冰點」特稿),藉助飽滿的故事元素,培養自己有現代感的觀察眼光,並嘗試理解中國語境下的複雜生態。

《胡適自傳》

少年人讀名人傳記易起見賢思齊之心。

26歲的美國留學生胡適學成歸國,作題為《少年中國之精神》的演講。他引用了《伊利亞特》中的格言:

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

(如今我們已回來,你們請看分曉罷。)

看看,從心所欲,志氣不凡,天下事猶未晚也。


雜誌:

《科幻世界》

《人與自然》

《少年文藝》

書籍:

這個年紀大約自己沒有選擇甄別的能力,直接推薦中外名著,主要是那些作者已經死掉N年的。讓他看過很多種不同風格不同內容不同觀點的書以後,他會明確自己喜歡什麼。以後他就能自己找那些作者還健在的書去看。

因為,「推薦」這種方法不能持久。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你不能讓他看書跟學校發課本似的吧。

其實,從我上小學的時候,我買什麼書都是我自己挑的,我媽只管付錢。


給他100塊錢,扔到一家大書店裡,自己選才是王道。。。

我打小我媽就是這麼做的,事實證明我自己選的都是偏科幻性的東西,後來就開始喜歡電腦啊之類的。。。總之雖然我發展成這德行,但也不算失敗吧~

這時候的年輕人只要是家長選的東西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抵觸感。

而且,你選的,萬一他不看,你會怎麼想?

為了避免一切家庭矛盾。

盡量別這麼做。。。


既然是推薦,就本著一個供他自己自由選擇的方式做吧:

書:

如果他喜歡看故事……

《金庸全集》這個年紀上的人總覺得還不必要去考慮什麼「深層的影響」……故事好看,構架宏大就足夠了:)

《達芬奇密碼》《福爾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一類的有偵探特點+神秘主義的小說;

《儒勒凡爾納全集》《三體》《銀河英雄傳說》對我個人來說影響非常深遠的三個科學小說;

如果他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願意看一些相對艱深枯燥的書的話:

《萬物簡史》目前國內版本的翻譯不太好,但我也沒看過翻譯得好的版本,但書是好書!

《上帝擲骰子嗎》相對更深了一點點……

如果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

四大名著:我大約12歲的時候就已經把其中三部讀完了……10歲左右的時候喜歡西遊記,後來喜歡水滸,最後發現三國演義才最對我自己的胃口……至於《紅樓夢》至今也沒看完過……

其他的歷史類的書,我暫時沒有推薦,看過的要不就太深,要不就覺得不夠好……例如《中國通史》、《中國人史綱》、《萬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兒》、《上下五千年》……最近看的關於歷史的書很少了……

如果他對歷史名人有興趣……

《最後的鍊金術師——牛頓傳》關於科學家的傳記有很多,但由於牛頓的特殊歷史地位和傳奇的一生,他的傳記值得一看,不過叫《牛頓傳》的書很多……我個人最喜歡這一本,作者是【英】邁克爾.懷特。

雜誌:

暫無


科幻世界 新發現

建立純粹的興趣和好奇心是很重要的


看什麼書不要緊,關鍵是養成看書的習慣就好了


一看回答不知道怎麼那麼多金庸,,,???!!!嚇死我了,我初中階段就不愛看金庸那些小說,沒什麼意思,還字多,那時我就這麼認為的。

1,我初中最愛看的書的自然科學類的,

2,然後說小說的就是什麼《XXXX記》系列比如《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芬歷險記》這些遊記類才覺得小說很有意思,然後才打開我看其他小說的大門的。不然之前都不碰小說····


1. 初等數學100題

2. 被世界遺忘的天才:特斯拉回憶錄

3. 我是沃茲

如果有時間還可以看看微積分,電子學,數學史之類的,初中生差不多可以學這些了

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7歲左右他父親就給他講電阻,電路的知識,後來創造蘋果二號,改變世界;愛因斯坦13歲自學微積分,初中生也差不多這個年齡了,可以學這些。我覺得一些小電子製作還是很有趣的,對於培養小孩子和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很有幫助,自己動手總比看書來得直接,有趣。


《經典美文》(文辭很安靜、很美)、《劍南文學》(裡面的書摘可以一讀)

書的話,我覺得那些沈從文、老舍、矛盾的,因為這個時候記憶力最好,這些文字很具有生命力,可以在不知不覺間受到熏染,記住一些東西,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獲益匪淺。


推薦我當時讀的書《中學生閱讀 高中版》那些什麼大部頭的書看起來很乏味。又很費時。小孩子基本都不怎麼願意看。這本我初中也是看得高中版。對於小孩子是一個合適的拔高。文章也很短很精練。我得閱讀習慣和閱讀基礎不得不說很感謝這本書。所以我很推薦。但如果你家孩子天生就很沉靜喜歡讀書。那麼讀點大部頭也是很不錯的。推薦讀一些國學經典書籍。正是記憶各方面最好的時候。學習國學會比大人看起來更專心。同時也讓古文得到鍛煉,以後想要在學習其他中國古典文學或其他文學都是不錯的基礎。


蘇菲的世界


我覺得《讀者》應該還不錯,教人向善。


《南方周末》

書隨便看


書的話,趁著還有心思靜下來看,越雜越好,不拘束。

並且眾多知友們提得已經不少了,話說沒看到有醫藥類別的,呵呵,我加本羅大倫的&<這才是中醫&>,關於中醫成長故事,附帶介紹不少葯膳食材,可以當生活小竅門。

更多的容我想想,總結好了再回來補充。

雜誌我推 &<新周刊&> ,感覺初中課本已經很局限思維了,所以如果是平時的休閑書,還是多銳意、鮮明一點吧,權當慰藉。

Ps 初中的孩子思想其實可以很超脫,只是大人們想不到。


推薦閱讀:

2014 上海書展有哪些值得購買的書籍?
武漢有哪些值得一逛的書店?
如果你去開一家實體書店,你想它是什麼樣子的?
有哪些人只有一本著作傳世?
推薦強大內心、自我完善的心靈的勵志的書。我不夠堅定,常常會被東西左右。有什麼推薦嗎?

TAG:閱讀 | 書店 | 雜誌 | 書籍 | 書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