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活體的喙鯨類在野外極難被觀測到?

在鯨魚的種類確認中,某些喙鯨的觀測記錄極為罕見,甚至只有擱淺鯨,屍體或者頭骨的記錄,更是有一種未命名的喙鯨現在沒有任何標本。那麼,造成這些總數貌似並不稀少的海洋動物觀測如此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本回答共2454字,預計閱讀時間3-5分鐘,圖片7張,視頻1個,請盡量鏈接WIFI。歡迎閱讀,提前感謝】

誠如題主所言,總的來說我們現在對一些喙鯨的研究非常表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喙鯨大多數生活在深海海區,距離岸邊太遠導致觀察不易;再者,它們即便死亡也很少有屍體漂浮到岸邊來,也很少像生活在沿岸地區的鯨豚那樣頻繁的擱淺(比如領航鯨),這都增加了我們對它們觀察研究的難度;第三點,有的喙鯨種群規模可能真的不多。

但儘管如此,我們對喙鯨的認識也在發展。從題主的描述來看,應該是看過DK版本的《鯨與海豚》(額,亦或者是看了我這個答案?)。和許多人一樣,我的第一本鯨類啟蒙讀物也是此書。這本書實為經典,但是因為成書在1995年,22年過去,有些內容的時效性是有限的。具體到喙鯨部分,現在的情況和這本書里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現在普遍認為喙鯨科總共有22種鯨(DK書中是20種),這其中比較為人所熟知的首先是幾種大型的,比如貝氏喙鯨,北瓶鼻鯨,這幾種喙鯨分布比較廣,體型也很大,在很長時間內是捕鯨業的主要目標之一,時至如今,日本的「科研捕鯨」依然會捕殺一定規模的貝氏喙鯨。

被「科研殺」的貝氏喙鯨,殺就殺了吧,還要叫孩子們來看,不知道怎麼評價

接下來認識比較廣的可能是柯氏喙鯨,長齒中喙鯨,索氏中喙鯨這一些。索氏中喙鯨在北大西洋沿岸的擱淺記錄比較多,我們得以從擱淺個體那裡獲取許多信息;長齒中喙鯨的成年個體會長出彎曲交錯的長牙,這使得它們在海上比較容易辨認;柯氏喙鯨是這幾年研究的熱門,經過研究發現,它們的潛水深度非常驚人,達到了2992米,最長的潛水時間達到了137分鐘,已經遠遠超過抹香鯨,成為潛深和潛時最深最久的哺乳動物。

長齒中喙鯨的交錯長牙是它們易於辨認的特徵,好氣啊,長牙讓我張不開嘴兒

然而要研究其他喙鯨,就比較麻煩了。喙鯨主要以頭足類動物為食,喜歡潛入深水捕食,絕大多數時間,它們都遊盪在遠離海岸的深水區,這就導致許多喙鯨很少被人類所目擊。而且喙鯨基本沒有像座頭鯨、飛旋海豚那樣的躍身擊浪的習性,即便我們能目擊到,也無法觀測到它的整體形態;此外,許多喙鯨的外觀非常相似,只是膚色和牙齒有一些不同,但麻煩在於,一些喙鯨的雌雄膚色是不同的,幼年和成年的膚色也是不同的,而且牙齒比較小,非靠近不可觀察,這都導致有一些喙鯨即便被目擊,也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種。

一個經典的例子秘魯中喙鯨Mesoplodon mirus。在很長時間內,秘魯中喙鯨是一種非常神秘的鯨,在1976年,科學家從秘魯的一個水產市場上發現了一個鯨的頭,到了1985年,在秘魯的另一個水產市場上才終於獲得了這種鯨的完整的標本,到了1991年,科學家終於確認這是一種新的鯨,也就是秘魯中喙鯨。

雖然陸續發現了一些秘魯中喙鯨的擱淺屍體,並在海上目擊了多次,但當時人們觀測到的秘魯中喙鯨基本都是雌性的,對於雄性長什麼樣子,基本上一無所知。

而就在這段時間,另「一種」中喙鯨被人們所目擊。因為外觀與當時已知的所有喙鯨都不同,人們只能暫且認為它是一種全新的鯨,並且還沒有正式給它命名——Mesoplodon sp."A",在DK成書的時代,這是主流的觀點。

但是後來人們隨著研究發現,Mesoplodon sp."A"其實就是成年的雄性秘魯中喙鯨,只不過成年雄性和雌性的膚色花紋不同而已。所謂的「還沒有命名的鯨」還沒轉正就這樣被銷了號……

秘魯中喙鯨

秘魯中喙鯨這還是好的,雖然是在水產市場發現的(蜜汁尷尬),但好歹還是鮮活的……屍體,還有這麼兩種喙鯨,那簡直就是欲哭無淚了。

一種是朗氏中喙鯨 Indopacetus pacificus,人們對這種鯨的認識開端於1882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發現的一個頭骨,雖然風蝕破損的很厲害,但還是能看出和其他的喙鯨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而在大半個世紀之後,人們終於又於1955年在索馬利亞的一個肥料工廠發現了另一個頭骨,光靠兩個頭骨,科學家們甚至不能確認它到底是什麼鯨,有的認為它是南瓶鼻鯨的亞種,還有的認為是特魯氏中喙鯨的亞種。最近人們忽然發現,在海上被多次目擊的熱帶瓶鼻鯨,其實就是朗氏中喙鯨,這樣,朗氏中喙鯨從一種特別神秘的喙鯨,變成了一種目擊數量比較多的鯨。

另一種是大名鼎鼎的鏟齒中喙鯨Mesoplodon traversii。這種鯨的發現更富傳奇,它的第一個頭骨標本是1872年在紐西蘭一個小島上發現的,而且只有下巴部分的骨骼,過了 大半個世紀的1950年,又在紐西蘭發現了一個頭骨顱頂碎片,到了1986年,在智利的一個小島上又發現了一個破損的顱骨標本,也就是說,這100多年裡,人們對這種鯨的認識,就完全基於這三塊不完整的顱骨。

鏟齒中喙鯨的顱骨標本

這種窘況一直延續到了2010年,這年12月,一雌一幼兩頭鯨在紐西蘭北島擱淺死亡,經過DNA分析之後,2012年11月,紐西蘭科學家終於確認,這種鯨就是和之前那三塊顱骨碎片同種的鯨——鏟齒中喙鯨。

在紐西蘭擱淺的鏟齒中喙鯨

然而事情到這還沒完呢,這次擱淺的,是一雌一幼,我們依然無法斷定雄性鏟齒中喙鯨的外貌是什麼樣的(秘魯中喙鯨的教訓),甚至,這頭雌性鏟齒中喙鯨的膚色我們也不太敢確認,因為誰也不知道它去世之後這段時間內,膚色有沒有發生過變化。有可能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活著的鏟齒中喙鯨,也有可能,我們曾經多次目擊過鏟齒中喙鯨,但是我們沒認出來。

同樣的原因,其他一些中喙鯨,我們可能已經有了一些的擱淺標本,但在海上我們可能很難看到它們,或者偶然看到了,也沒法辨認它到底是啥。比如特魯氏中喙鯨Mesoplodon mirus,早在1912年我們就接觸到了擱淺的個體,但是在海上的可信的目擊記錄很少,而在水下的活動影像,直到今年(2017)才第一次被發現,而這段影像,是在2013年拍攝的,只是被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和迦納利群島拉古納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無意中看到了……

視頻封面史上首次拍攝到「特魯氏中喙鯨」_動物圈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bilibili.com視頻

前段時間和 @林業傑 oOOo 交流的時候他提到,光是在他校園的後山裡轉了一圈,他就發現可能有十幾種從未被人類描述和命名過的昆蟲,那麼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裡又有多少呢?喙鯨這樣的大型動物尚且如此,昆蟲、魚類乃至微生物,未被我們認知的就更是許多許多,甚至可能大多數都還不曾被我們所認知。

所以說,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藍色地球,我們真的只是剛剛睜開懵懂眼睛的孩童,而對於與我們為鄰的萬千奇妙物種,我們又真的知之甚少。我們所說的要敬畏自然,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謝 @李潯 、 @一個男人在流浪 邀~

這個問題其實直接回答的答案很簡單,反正基本上就是流浪提到的幾個方面的原因:

總的來說我們現在對一些喙鯨的研究非常表面,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這些喙鯨大多數生活在深海海區,距離岸邊太遠導致觀察不易;再者,它們即便死亡也很少有屍體漂浮到岸邊來,也很少像生活在沿岸地區的鯨豚那樣頻繁的擱淺(比如領航鯨),這都增加了我們對它們觀察研究的難度;第三點,有的喙鯨種群規模可能真的不多。

提到喙鯨的種群規模,的確,很難估計。以曾經在商業捕鯨時代被大量開發的貝氏喙鯨(Berardius bairdii),即使是在IUCN紅色名錄裡面的瀕危等級評估也僅僅是DD(數據缺乏)。截至2006年估計的數據估計,貝氏喙鯨在日本海域及周圍的種群個體數大約有7000頭(其中5029頭在太平洋離岸海域,1260頭在日本海,660頭記錄於鄂霍次克海)( Miyashita 1986; Kasuya 2002; Barlow et al. 2006)。但是這些依舊是保守估計的數目。

其實喙鯨在海面的行動一般都很遲緩,但是因為在海面上出現的時間短,所以很難觀測到是很正常的。我們對這些喙鯨的了解基本靠骨骼標本或是擱淺屍體,即使是在海上觀察到喙鯨上浮呼吸,也不可能確定喙鯨的種類。即使是拿到手的標本,也需要有博物館內具有代表性的標本對照才能鑒定。除非喙鯨成體有明顯的識別結構,例如有些雄性喙鯨具備從下頜隆起的齒,才敢在這個基礎上確定部分物種。

有趣的是,喙鯨身上常有白色的疤痕,這些疤痕有一部分是喙鯨種內鬥爭留下的齒痕(種間鬥爭也不是沒有,但是齒痕相對出現的頻率少)。由於不同種的雄性喙鯨的齒有一定的區別,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新鮮個體身上的齒痕來輔助推測無法直接鑒別的非成年雄性物種或是牙齒有缺陷的成年雄性物種(例如縮小鑒定範圍)。

下面就說一些擴展內容,以上面提到的方法舉幾種中喙鯨屬(Mesoplodon )的判斷例子。

1. 喙鯨身上有刮痕成對,相距較近——可能是雄性牙位於喙前端的赫氏中喙鯨(M. hectori

↑ 赫氏中喙鯨(M. hectori

2. 喙鯨身上的刮痕不成對,或者刮痕成對但相距較寬,那這種喙鯨的齒可能位於下頜較後的地方——可能是布氏中喙鯨(M. densirostris)、斯氏中喙鯨(M. stejnegeri)、哈氏中喙鯨(M. carlhubbsi

↑ 布氏中喙鯨(M. densirostris)(上雄下雌)

↑ 斯氏中喙鯨(M. stejnegeri

↑ 哈氏中喙鯨(M. carlhubbsi)(上雄下雌)

3. 成體喙鯨身上沒有明顯的疤痕——有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M. ginkgodens),這是因為這種喙鯨的雄性個體突出的齒僅僅剛剛頂破齒齦線,沒有高過吻部上方,所以無法給受攻擊的個體帶來明顯的傷痕。

↑ 銀杏齒中喙鯨(M. ginkgodens

以上方法介紹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物種鑒定手冊《中國的海獸》。

由於喙鯨的習性等方面內容,喙鯨的分類定種的窘境一直存在。儘管形態學研究存在弊端,且分子水平的分類學研究優勢已逐步體現,但因此完全否定形態學或者鄙視形態學的研究( @林業傑 oOOo 林院會哭的哦!)是很不成熟的表現。由於人口增長,人類遍布地球海岸的足跡也在增加,我們才能更及時地發現新鮮的擱淺的喙鯨個體。形態分類學儘管傳統,卻是有力的規範、歸納物種分類的方法之一,因此將形態與分子結合進行分類研究依舊是最合適的手段。


推薦閱讀:

特提斯海為什麼自板塊構造學說後改名為特提斯洋?
如何評價野食小哥?
如何評論嚴春友的《敬畏自然》?
哪裡的自然或人文景觀能讓你瞬間體會到宇宙的博大、天地的寬廣或一種難以言說的壯美?
不刻意是不是接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TAG:自然 | 生物學 | 動物學 | 鯨目動物 | 海洋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