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一下古蜀歷史?
發現課本上學的中國歷史,忽略掉了古蜀文明,而自己又想要了解。求大神解釋,或者介紹相關書籍。thanks
利益相關:巴蜀文化史專業,長期賴在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先說一個題外話。
古蜀的歷史之所以不被社會公眾所了解,有其背後深刻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古蜀的歷史非常複雜,且大多數問題在學界都存在巨大爭議。長期以來,學界尚且為此聚訟不決,在很多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甚至形成不同的學術派別。當然,這在學術界很正常,也是良性的。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的「民間研究者」趁機充斥其間,爭相發表自己的「高論」、「奇論」(曾參加過一個三星堆的學術研討會,上台發言的「專家」里,竟然也有這種類型),博取媒體和社會的眼球。從而,社會公眾的認識更加混亂,將無稽之談與學界共識相混淆,將牽強附會與學術研究相等同,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此外,在中國早期文明的研究中,西南地區話語權非常弱,就算是轟動性的發現或研究,與中原、華北、東南放在一起,也常常處於被冷落的地位,更不要說向社會公眾推廣和普及了。
正如
@句玉
所言,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古蜀的歷史,仍然建議通過閱讀專著的途徑。專著又以徐中舒、蒙文通、童恩正等先生之作為佳。不過,這些前輩雖然對古蜀歷史研究做了非常偉大的貢獻,但他們往往受到相對匱乏的考古材料的限制,有些觀點在今天看來是需要重新認識和辯證對待的。這也就決定了在拜讀先輩著作之時,還需要參考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有關古蜀歷史的書籍可參見我的另外一個回答:黑水自南:求推薦古蜀文明相關的書籍~?
言歸正傳,我將在下面以相對簡單易懂的通俗方式,對古蜀歷史的來龍去脈進行介紹。倘若有深入了解的需求,歡迎提問,我們可以繼續交流。本文中參考和借用了大量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不便一一注釋,在此致謝。對於上述成果的組織和選擇上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希望大家理解。但是,本文會儘可能做到每句話都有來源,確保大家不受道聽途說的殘害。
目錄:
一、傳說時代古蜀的發端
二、大禹與古蜀
三、「三代」蜀王:蠶叢、柏灌與魚鳧
四、成都與古蜀國的輝煌
五、古蜀國的滅亡
六、古蜀王子在越南的傳說
七、古蜀國大事記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說起古蜀的起源,唐代大詩人李白《蜀道難》的這句蕩氣迴腸的詩句,總會構建出讀者的「蜀國印象」:高山峽谷,棧道橫空;平原千里,冬夏播琴。在國人的印象中,蜀,是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古蜀國,則是一個遙遠而又神秘的傳說。
古蜀國究竟是由何人所建?「蠶叢」和「魚鳧」又到底是誰?古蜀國真的有「四萬八千年」之悠久嗎?古蜀國當真是西南大地上不與中原相交通的世外桃源?長久以來,歷史給我們留下的,只有這一串串懸而未決的疑問。
(右一:葛維漢)
1933年秋,時任華西博物館館長的美國考古學家葛維漢,在四川廣漢進行了一次調查和發掘,令人驚訝地獲得了精美玉、石、陶器等六百餘件,就此揭開了中國川西平原三星堆遺址考古的序幕。1941年,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在《說文月刊》創刊號中首先提出了「巴蜀文化」這一學術概念,並且進行了一系列相應的解釋。從那個時候開始,近一個世紀以來,現代科學為我們提供了時間的鑰匙,漸漸開啟了古蜀國這一扇神秘之門。
一、傳說時代古蜀的發端
我們都知道,傳說中進入夏代之前,還有一個漫長而模糊的三皇五帝時代,也被稱之為傳說時代。那時候人們還沒有文字,所有的歷史事件與公共記憶都依靠口耳相傳,再到後來被後人用文字記錄下來。因此,這些看似荒謬混亂的記載中卻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素材,為我們研究傳說時代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線索。
根據文獻記載,古蜀的歷史便要追溯到傳說時代,與黃帝有著密切的關聯。《史記》記載,黃帝的正妻名叫嫘(léi)祖,是一位出身於「西陵氏」的女子。所謂「西陵氏」,「西」指方位,「陵」指山陵,「西陵」便是西方的山陵。根據權威學者的考證,西陵便是蜀山,又被稱作岷山,也就是今天四川境內的岷山南段及其相鄰區域。著名先秦史學家徐中舒先生認為,嫘祖在四川茂縣的疊溪,疊溪便是「絫」、「且」二字的合文。而疊溪附近的蠶陵,漢元鼎年間始置縣,得名於三國時期,近代仍是大鎮,直到1933年毀於地震。而段渝師則更進一步,在通過對時代、地理、方位、流域、近鄰、民俗六個方面進行細緻的考察之後,認為西陵就在四川鹽亭。總之,黃帝的正妻嫘祖可能是來自西方蜀地的女子。
嫘祖最重要的成就,是教導人民養蠶繅絲,織出絲綢做衣裳。在人們還只會用樹葉獸皮勉強遮體的原始社會,正是嫘祖發現了蠶絲的秘密。從此以後,人們才逐漸穿上了衣裳。而嫘祖也因此被視作蠶桑絲綢的始祖,被後人稱之為蠶桑之神。
無獨有偶。蜀,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絲綢的主要原產地,絲綢織錦自古稱奇,直到現代中國的「四大名綉」中仍有蜀繡的一席之地。就連「蜀」這個名字,也和蠶有關。「蜀」字在甲骨文中寫作 ,看起來就像是一隻蜷縮蠕動的蠶,上半部分是它誇張化的頭和眼睛,下半部分是它的身子。《詩經》曰:「蜎(yuān)蜎者蜀,蒸在桑野。」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蜀」這個字的來源,實際上表明了古蜀人以蠶作為符號。
(合集9774)
(鄴1.40.4)
相當於殷商時期的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身著窄袖與半臂式共三層衣,衣上紋飾繁複精麗,可能是蜀錦和蜀綉。漢代《蜀都賦》也稱,蜀地「黃潤細布,一筒數金」。蜀地所產的絲綢甚至在張騫通西域之前便遠銷歐亞大陸。希臘雅典 kerameikos 一處公元前 5 世紀的公墓里發現了 5種不同的中國平紋絲織品,織法與四川絲綢相同。成書於公元前4世紀印度古書《政事論》里提到「支那產絲和紐帶」,又提到「出產在支那的成捆的絲」, 即是指成都出產的絲和絲織品。印度考古學家喬希提到,古梵文文獻中印度教大神都喜歡穿中國絲綢,大致出現於商代的濕婆神尤其喜歡黃色蠶繭的絲織品。季羨林先生指出:「古代西南,特別是成都,絲業的茂盛,這一帶與緬甸接壤,一向有交通,中國輸入緬甸,通過緬甸又輸入印度的絲的來源地不是別的地方,就正是這一帶。」 張騫出使西域之時,曾在大夏見蜀布,問其所來,答為身毒國之「蜀賈人市」。
蜀-絲綢-嫘祖的深刻聯繫說明了一個問題,嫘祖與西陵氏,大概就是古蜀人最早的來源之一。
黃帝娶嫘祖之後,生下了兩個兒子,長子叫作玄囂,次子叫作昌意。玄囂和昌意長大之後,因為德行不足以繼承黃帝之位,黃帝便將他們封為諸侯。玄囂被封於「江水」,昌意因出生在「若水」,也就被封於此。在上古話語之中,「江水」指的是長江,這裡也就具體指被當時人當做長江正源的岷江;對於「若水」,學界一般也都承認是今天的雅礱(lóng)江。「江水」、「若水」都在蜀地,黃帝將他的兩個兒子都封到這個地區來,或許正暗合了黃帝與嫘祖的結合,也表現出黃帝與蜀人蜀地的特殊關係。
昌意定居於若水之後,又迎娶了一名蜀山氏的女子,名叫昌仆。蜀山就是岷山,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而已。因此,也有學者認為,蜀山氏實際上就是西陵氏。昌意居住在蜀地,又娶母親的族人為妻,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昌意與昌仆結合生下一個兒子,名叫乾荒(或名韓流,因字形相近而偽)。在傳說中,乾荒「娶淖子,曰阿女」。根據學者的研究,這個「淖」字與「蜀」字相通,所以或許阿女同樣來自於蜀山氏。乾荒與阿女育有一子,名叫顓頊(zhuān xū)。相傳,顓頊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被推舉擁立為新一任天下共主。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高辛又被推舉為天下共主,被稱為帝嚳(kù)。或許正是因為自己族人與蜀地的種種聯繫,帝嚳成為天下共主之後,將他的支系子孫都分封在了蜀地。相傳後來的古蜀王蠶叢,便是顓頊的後代。
(黃帝後裔系統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傳說時代古蜀的發端也為考古材料所證實。
2005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四川綿陽市北面的江油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被稱為大水洞遺址,大約距今7000年左右。清理用火遺迹2處,發現陶片、石器、石坯、礪石、骨器、蚌飾等遺物。估計該遺址時代早於綿陽邊堆山早期文化,大約距今7000年左右。考古人員認為,大水洞遺址所出的陶片,無論是陶質、陶色,還是紋飾、器形,都與茂縣、綿陽市邊堆山遺址、新津縣寶墩遺址所出的陶片相類似。反映出一條始自茂縣,東向經岷山斷層谷,順涪江而下,經綿陽,進入成都平原的古文化傳播路線。2009年4月,在什邡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德陽市博物館和什邡市博物館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存,被稱作桂圓橋遺址,距今約5000年左右。其陶器特徵與甘肅、茂縣、汶川的諸遺址有密切的聯繫。198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工作隊在四川綿陽市西郊發現了一處分布範圍較大、遺物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約距今4500年上下,被稱為邊堆山遺址。邊堆山遺址地處成都平原北沿,或許便是古蜀人進入成都平原前的最後一個連接點。
這幾處遺址正對應了中原的仰韶文化時代和龍山文化時代,或者說是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或許,這正是那個時代西陵氏與黃帝及其後人們在這裡居住、生產、生活的鮮活寫照吧。
二、大禹與古蜀
《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在文獻記載中,到了帝堯作為天下共主的時候,中華大地上突然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傳說這場洪水波濤洶湧,逆行橫流,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淹沒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離鄉,給中華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為了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天下都迫切地希望能找一個賢能的人去治水。帝堯聽說鯀(gǔn)擅長治理水患,在各部落的推舉下,任用鯀為治水首領。
鯀是顓頊的後人,出身於有崇氏,因修築城池有功,被封為崇伯。鯀的妻子叫做修己,又名女嬉、女志,是一位來自中原有莘(shēn)氏的女子。修己常年跟隨鯀到天下四方治理水患。相傳,鯀和修己為了治理水患曾來到岷江上游,那時修己尚未懷有身孕。有一天晚上,修己外出登高,看見浩瀚的星空中,突然有一顆流星飛快地穿過金牛座的昴宿。修己回去便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身體也有了一些特殊的感受。第二天,修己在汶山下的一塊大石頭上看見有許多薏苡,便採摘食用了一些。奇怪的是,修己突然感到腹中腫脹,疼痛難忍。巫醫不知所措,在一方巨石之上,用石刀將修己的肚子剖開,沒想到竟然生出了一個孩子。
這個有這神奇身世的孩子被起名為禹,又名文命,後來被稱為大禹。
(漢磚上的大禹形象)
其實,歷史文獻中記載的所謂「鯀妻修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而生禹」的神話故事,無非是後人的堆疊附會而已。我認為,這個神奇的故事和當時的婚姻制度有關。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還不像今天一樣實行個體婚,一夫一妻結為婚姻,而是普遍採用群婚制和對偶婚制。所謂群婚制,是指原始社會中一定範圍的一群男子與一群女子互為夫妻的婚姻形式。對偶婚是指原始社會時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雙方,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實行由一男一女組成配偶,婚姻關係不穩固的一種婚姻形式。顯然,群婚、對偶婚與個體婚相比,是無法確定夫妻所生子女的父親到底是誰的。在這種背景之下,常常出現「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現象,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商契,姜源踏巨人足跡而生后稷,此類事例皆是如此。
大禹出生的地點,相傳是在西羌之地的石紐。在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到這一點的是戰國時期的孟子。孟子說:「禹生石紐,西夷人也。」所謂「西夷」,其實就是指「西羌。」《史記》記載:「禹興於西羌。」西漢陸賈的《新語》也說:「大禹出於西羌。」所以這個石紐,大致範圍應該就是在「西羌」的地境之內。那石紐具體在哪呢?歷史上也多有記載。漢代楊雄的《蜀本紀》記載:「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其地名刳兒畔。」後來的《吳越春秋》、《三國志》、《括地誌》等書所載大同小異,都說禹出生的石紐在汶山廣柔刳兒坪,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汶川縣境內。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鯀卻沒有在治水上取得成功。堯帝大怒,下令祝融在羽山將鯀處死。帝舜便徵集大家的意見,問普天之下有誰還能擔此大任。眾人都回答說,鯀的兒子大禹,任職司空,專門執掌水土工程等方面,很有治水的天賦,可以做成這件事情。於是大禹從父親手中接過了治水的大任。
大禹一上任,便認真地思考了父親治水失敗的原因,總結了父親鯀的經驗和教訓,最終選擇放棄了父親以堵為主的治水理念,改用疏導的方式治水。傳說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經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我們最關注的便是成功地疏導了長江水系。
大禹治理長江,遇到的一個難題便是從何處開始治理。我們都知道,四川盆地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整個盆地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四川盆地的水系也大多都是西北東南走向,加上成都平原東南邊緣有龍泉山脈這一道門檻,很容易造成排水困難。所以每當雨季,岷江上游山洪暴發,洪水便會傾瀉於成都平原,使得成都平原遭受水災。當時的蜀地也是遭受洪水衝擊泛濫的重災區。
200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峽考古隊在重慶雲陽舊縣坪出土了一方東漢時期的石碑,被命名為《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碑文記載:「先人伯沇,匪志慷慨,術禹石紐、汶川之會。」其中提到大禹曾經在汶川石紐召開過一次大型會盟。這次會盟召集了生活在岷山上游地區的土著部落,可能就是為了研究解決治理岷江的問題。
(《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
經過這次會議,大禹決定從源頭岷江(古人認為岷江是長江正源)開始著手,採用疏導的方法治理岷江。他完整地勘探了以岷江為主的河道,在原來的河道基礎上,疏導連通出一條新的半人工河道,從而分引岷江洪水。《尚書·禹貢》記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說的就是這麼一個事件。那麼,所謂的「沱」又是什麼呢?實際上從江水引出的支流,最後又匯入江水的,就是「沱」。大禹在今天的都江堰南部,開出了一個口子,形成了沱江。沱江向東南流淌,經過成都平原,最後又匯入長江。
這樣一來,成都平原的水患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治理,而且在治水的過程中,從川西北到川西南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農業發展,水利興修,道路開闢,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而集合蜀人的力量治理水患的過程,更是把蜀人凝結在了一起,為後來古蜀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蜀人為了紀念大禹,歷代都建有禹廟。在大禹的出生地——石紐,更是方圓百里之內不能居住和放牧,被視為神聖之地。犯了罪的人如果潛逃到了此地,朝廷也不得入內追捕,三年後重新出山,便視為得到了大禹的寬恕,可以獲得赦免。這種對於大禹的崇拜,在全國範圍以內,也僅有此一處。
大禹治水在全天下的成功,使天下各地區農業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各部落間的聯盟與融合,也使人們認識到中華文明統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相傳水患平息之後,帝舜也將天下共主的位子禪讓給他,於是「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在塗山舉行諸侯大會,來參加的有萬國之多。在眾人的推舉下,大禹登基為帝,國號夏,建都陽城。大禹還「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九鼎從此成為了中華大地最高權力的象徵。最終,大禹成功將中華各族人民盤整在了一起,一個融合了天下各部的新的民族——「夏」,呼之欲出。
傳說大禹在巡治洪水的的時候走遍天下,在台桑娶了一位塗山氏的女子為妻。不久後,在大禹的故里汶山石紐,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大禹為他起名為啟。文明的曙光之中,一個「家天下」的早期國家,隱隱呈現在中華大地的地平線上。
三、「三代蜀王」:蠶叢、柏灌與魚鳧
茫茫巍峨的岷山之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部落正在悄悄興起。傳說他們居住在岷江上遊河谷,靠打魚捕獵為生。悠悠歲月之中,這支黃帝後人的旁支遠親,不僅完全地適應了高山深谷的地理環境,還逐漸發展出高山農業。或許是從祖先那裡繼承了養蠶繅絲的技能,他們開始飼養桑蠶,用蠶蛹抽出的絲來織造衣服,也以此來跟周圍的土著部落進行交換。久而久之,他們便得到了第一個名字——蠶叢。
古蜀國的「三代」開始了。
相傳,蠶叢部落的人們天生「縱目」。到底什麼是「縱目」?這個問題千百年來一直困擾著人們。考古學家林向先生認為,東巴文字裡面就有類似的說法,東巴人說「橫目的顯於善,縱目的顯於美。」因而,縱目其實就是指雙眼角和眉角雙雙上挑。大約蠶叢部落的人們,天生長著一雙眼角上挑的美麗眼睛。他們崇拜上天,敬畏神明,特別是對高山大川有著無比的敬畏之心。蠶叢部落的人最開始的時候就居住在洞穴之中,人死之後,也要用巨大的石頭做成石棺石槨,或埋葬在山間洞穴之中,或懸掛在懸崖峭壁之上。
蠶叢部落的祖先,相傳是顓頊的後代,後來又和氐羌族系長時間的接觸、融合,最終成為了氐羌族系的一份子。氐羌族系是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一個民族群體,他們的族群非常龐大,基本盤踞了整個中國西部地區,從甘肅河湟一帶一直往南到四川的岷江上游,再到金沙江流域向南,基本都是氐羌族系的地域。早期歷史上,氐羌族系有著清晰的從北向南的發展軌跡,他們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黃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帶繁衍生息,後來向四方遷徙,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新的族群。蠶叢部落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的。
(岷江上游岷山山區及其附近區域的史前遺址分布圖)
2000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單位對四川茂縣營盤山進行了勘探和試掘,碳十四檢測並經過樹輪校正,考古人員認定其年代範圍是距今5300-4600年。在營盤山遺址之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大量人們居住、生活的痕迹。這似乎正與蠶叢部落的傳說相暗合。令人驚奇的是,該遺址出土了不少彩紋陶器,其形制、紋飾和甘肅馬家窯文化所出的陶器非常相似。馬家窯文化被認為是氐羌族系所創造的,這或許正好反應了氐羌族系和蠶叢部落之間的交流和影響。
(營盤山出土陶器)
正如氐羌族系那樣,蠶叢部落也有一個不斷地向南邊地勢較低的岷江下游地區遷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以避免地,蠶叢部落與較早遷徙居住至此的氐族部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今天居住在這個地區的羌族人流傳著一首著名的史詩,被稱作《羌戈大戰》,講述了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遠古時候,羌民的祖先「羌人」,從西北輾轉遷徙到岷江上游。那個時候,當地住著一群兇悍威猛的「戈基人」。這些戈基人雙眼鼓出,身材矮小,身後拖著長長的尾巴,不會進行農業生產,以狩獵為生。羌人、戈基人之間,爆發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在天神的幫助下,羌人和戈基人進行了三場比賽。天神將三塊白石交給羌人,將三坨白雪交給戈基人,號令雙方交戰,結果羌人把戈基人打死無數。接著,天神把柴棍交給羌人,把麻稈給了戈基人,又號令他們互相搏擊。結果戈基人又傷亡遍野,以慘敗告終。第三次,天神又讓戈基人和羌人扎的草人站在岩石上,規定岩腳下地方誰先佔領就歸誰所有。羌人聽後,趕忙往岩下摔草人,戈基人爭先恐後地往岩下跳,結果「萬丈懸崖如深淵,從此戈基絕了跡。」羌人最終戰勝了敵人,從此在這裡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我們都知道,羌族人對於白色的石頭有著特殊的崇拜和敬畏,也正是來源於此。這個史詩故事,是後人追憶祖先歷史的耳口相傳之作,或許正是對於蠶叢部落南遷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
最終,蠶叢部落終於遷徙到了成都平原西北,建立起新的家園。在那裡至今還遺留著「蠶崖關」、「蠶崖石」、「蠶崖市」等與蠶叢相關的地名。蠶叢部落到了成都平原之後,漸漸地在族群的融合與交流中,形成了以蠶叢部落為核心的部落聯盟,成為成都平原最為強大的力量。「蜀」這個名稱,或許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被作這個廣大地域的代稱的。古蜀最早的都城,相傳是在「瞿上」。宋代史家羅泌在《路史》中有對瞿上的記載,而他的兒子羅蘋在為《路史》作注時提到,瞿上在今天成都以南的牧馬山一帶;而著名史學家任乃強先生不同意這種看法,提出瞿上應在今天的四川省彭州市海窩子附近。無論如何,蠶叢成為了成都平原各部落的領袖,同時也有了相對固定的都城。古蜀國終於建立起來。
蠶叢部落的統治持續了多少年?其間又發生了什麼?由於歷史文獻的缺失,我們無法得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蠶叢部落的統治最終被柏灌氏所取代。關於柏灌,歷代史料語焉不詳,我們只能從柏灌這個名字進行一些猜測。「柏灌」,又作「柏濩」、「伯雍」等。我認為,他們名稱中的「柏(伯)」字,有大、大型的意思;而「濩」、「雍」其實都是「灌」的訛寫。《山海經》云:「有鳥焉,名曰灌灌。」可知「灌」可能是指一種鳥類,柏灌也就是大型鳥類的意思。或許,柏灌部落崇拜鷹隼類鳥,是一個以漁獵為主的部落。之前的蠶叢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區,而之後的魚鳧已經到了成都平原,所以柏灌可能就在成都平原與岷江上游之間的區域。古蜀國從柏灌開始,產生了一種新的信仰——鳥崇拜。在鳥崇拜的作用下,古蜀國各族群的聯繫更加緊密,一個屬於古蜀的黃金時代就快來臨。
又過了數百年,大約是在夏商之際,柏灌氏也沒落消弭了,取而代之的魚鳧族系。魚鳧是所謂的「三代蜀王」中的最後一代,也是早期古蜀國的統一者。
相傳,魚鳧部族也是氐羌族系的一支,是一個以鳥為崇拜的族群。「鳧」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寫法 ,上鳥下人,看上去像是鳥凌駕於人之上,或者是人拜伏於鳥之下,這正是魚鳧部族鳥崇拜的生動寫照。也有人認為,魚鳧就是一種鳥的名字,這種鳥色澤黝黑,擅長捕魚,後來被人馴化作為捕魚的幫手。直到近世還有人用這種鳥來捕魚,被人稱作「魚老鴉」。除此之外,《山海經》還記載魚鳧部族的人「人面魚身」,能死而「復甦」。這些顯然都是魚鳧部族的鳥崇拜痕迹。
(甲骨文中的「鳧」字)
(金文中的「鳧」字)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四川文物管理委員會等考古單位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發現了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為我們揭開塵封了三千多年,魚鳧部族統治下的古蜀王國。三星堆遺址是一座古蜀時期的中心城市,現在殘存的城牆長度為260米,基礎寬度為42米。城內的兩座祭祀坑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反映出那個時代的輝煌與強盛。也反映出當時的古蜀國以魚鳧部族為核心,以三星堆為中心的社會面貌。
三星堆遺址的二至四期,出土了大量的鳥頭形陶柄,長長的喙帶著鋒利的彎鉤,非常像是魚鷹,這或許就是魚鳧部族的留下的痕迹。其中,一號祭祀坑曾出土了一支黃金手杖,手杖的芯為木質,以黃金卷包,上有奇特圖案,分別是魚、鳥和頭戴五齒高冠的人頭,顯示出魚鳧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鳥頭勺把)
(黃金權杖)
出土於一號祭祀坑的青銅大立人像,高180厘米,頭戴高冠,表情凝重,身穿華麗長袍,雙手在胸前呈半握狀,腳戴足鐲,赤足站立於方形怪獸座上。這件銅像是現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被譽為「世界銅像之王」。威嚴肅穆的形象,似乎是魚鳧王本人的真實寫照。
(青銅大立人像)
今天的人面對這尊雕像時,疑問的目光往往會落在那雙誇張的大手上。這雙大得出奇的環握狀的手與身體的比例極不協調。那麼這雙巨大的手裡面原本是空空的嗎?如果不是,他可能把握著什麼呢?這兩隻手握成的圓形並不是同心的,也就是說,這尊大立人把握的器物應該是兩件或者是一件彎曲的東西。那會是什麼東西呢?有學者認為,他手中拿的是象牙。因為在三星堆祭祀坑裡,已經出土了六七十隻象牙,在加上大立人腳下的基座上,四面有四個大象的頭。大立人站在大象的基座上,手中拿著象牙,是很有道理的。
還有被稱作「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的「青銅縱目人面像」。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銅人面像闊眉大眼,眉尖上挑,眉寬6.5厘米~7厘米。雙眼斜長,眼球極度誇張,直徑13.5厘米,凸出眼眶16.5厘米,前端略呈菱形,中部還有一圈鐲似的箍,寬2.8厘米,眼球中空。面具通高65厘米,寬1.38米(以兩耳尖為準),厚0.5厘米~0.8厘米。《華陽國志》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有學者認為,三星堆出土的縱目人面像,就是古代蜀王蠶叢的神像。
(「青銅縱目人面像」)
同為一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神樹,也頗為引人注目。神樹高達3.96米,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花果上都站立著一隻鳥,鳥共九隻。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淮南子》記載:「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說成都平原上有一個神樹「建木」,是天帝們上下於天的地方。這棵樹在正午的時候沒有影子,風吹過來也不發出聲響,大概就是天地的中心了吧。或許《淮南子》所說的建木,就是指這顆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
一般來說,城市、文字、金屬器、大型禮儀建築四項要素是文明時代最重要的要素和標誌。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強調,至少要有城市、文字、金屬器中的兩項再加上大型禮儀建築,同時出現在一個社會裡,才能稱得上文明。魚鳧氏所創造的三星堆文明,大型的城市、堅厚的城牆、巨大的青銅器和黃金權杖,無不顯示著這個階段神權王國的巨大威力和宗教權力的集中化。顯然,魚鳧部族統治下的古蜀已經進入了國家階段,他們的最高統治者魚鳧王,通過宗教和神權管理和統治國家。同時也反映出古蜀國在那個時代已經產生了深刻的社會分工。那些精美的青銅器、玉器,是由一大批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的人製造出來的,這些脫離農業生產的人,背後必然還有數量更大的農業生產人群。而這些精美的器物,最終是供奉給古蜀國的上層貴族享用的。這樣一來,分層的社會結構也就形成了。
可以想見,那個時候的古蜀貴族,享用精美絕倫的玉器和青銅器,身著紋飾繁複精麗的刺繡蜀錦,一方面控制著宗教信仰和國家政權,另一方面過著脫離勞動生產的奢侈生活。而一般古蜀百姓只能使用簡單的陶器和石器,穿著「皆有尾形」的犢鼻褲,在神權體系下按照既定的規範和準則生活。
傳說有一天,最後一代魚鳧王率領臣民到「湔山」(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打獵,突然悟得仙道,飛升而去。臣民們紛紛追隨魚鳧,皆成仙得道。後來的蜀人思念魚鳧,在都江堰設立祠堂用以祭拜。其實,所謂的得道仙去,不過是春秋筆法而已。所謂打獵,實則是打仗,並且以魚鳧氏的戰敗逃亡告終。也就是這場戰爭,讓杜宇登上了古蜀的統治地位。
與之相應的,三星堆文化在經過第一期的草創,第二三期的鼎盛,第四期的衰落之後,最終也趨於滅亡。三星堆文化雖然消亡了,但關於它的謎題還有很多。其中尤為奇怪的是,三星堆遺址中所出土的大多數青銅器、金器和玉器都出自於兩個土坑之中。我們今天看到的三星堆青銅器以及眾多的其他器物都經過了修復,這些器物被製造出來的時候曾耗費了一個國家相當巨大的財富。考古者們發現,埋葬坑經過了人的刻意設計,可以認定,器物的埋葬是經過了精心設計的。問題是,器物被埋葬的動機是什麼呢?學者們提出了五種猜測:一、器物坑是祭祀坑。二、器物坑是火葬墓。三、器物坑是「失靈靈物掩埋坑」。四、器物坑是犁庭掃穴坑。五、器物坑是「亡國寶器掩埋坑」。
蠶叢、柏灌、魚鳧,古代的文獻記載,「蜀之君長治國久長」,「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這反映出古代的人們,相信他們是三位蜀王,每一位都活了數百歲,所以每一位蜀王就是一個朝代,因此稱之為古蜀國的「三代」。實際上,所謂的蠶叢、柏灌、魚鳧,只是各自部落和族群的領袖,是整個部落和族群所共有的名稱。作為領袖的蜀王,原本都有各自的名字,但一旦成為族群的領袖之後,就用共有的名稱替代了私有的名字。所以,蠶叢、柏灌、魚鳧,不僅不是三個人,更不是三個相互承襲的蜀王。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只不過是後人的附會和錯覺罷了。
古蜀人在蠶叢、柏灌、魚鳧的帶領之下,沿岷江由北而南不斷向成都平原遷徙,終於邁進了文明的門檻。他們的後繼者杜宇,開始將古蜀國的都城定在成都,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古代世俗政權,呼之欲出。
四、成都與古蜀國的輝煌
成都是一座歷史極其悠久的城市,從見載於史書開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更為可貴的是,成都還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未曾改名和遷址的城市。古蜀國在成都綻放出燦爛的文明之花,至今仍然光彩奪目。而這一切還要從杜宇說起。
杜宇究竟是何許人也,今天已經無法確定。據《蜀王本紀》載:「杜宇從天墮,止朱提。」「天墮」何意現已不明,而「朱提」是一個古老的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雲南省昭通縣境,後來又被立為郡。杜宇大概是從南方北上到成都平原的一個部族首領。他的妻子名叫「利」,同樣來自朱提,是「有梁氏」的女子。
杜宇率領部族進入成都平原以後,與魚鳧政權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和對立,乃至於爆發了戰爭。杜宇正是在這場戰爭中,攫取了古蜀國的最高權力,成為新一代的蜀王。上面提到,魚鳧「得道」之後,有許多跟隨而去的臣民。而杜宇成為蜀王之後,教民務農,把古蜀國治理得很好,那些隨著魚鳧王逃亡的臣民,又紛紛回到古蜀國,再次安居樂業。
杜宇政權的施政方針與魚鳧政權大相徑庭,國家安定和勞動生產的恢復是杜宇政權的主要關注點。史書記載,杜宇先是將古蜀國的都城遷到了「郫」(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並正式稱帝,以「望帝」為名號。雖然說這裡的「帝」仍然不是我國古代傳統意義上的「帝王」之意,但這一舉動卻意味著杜宇政權的正式確立,同時也宣告著古蜀政權的穩定。杜宇的另一舉措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據《華陽國志》記載,杜宇「教民務農」。顯然,農業活動古已有之,農業生產是勞動人民世代相傳所積累,絕非個別英雄人物所能創造,更不可能是杜宇所「教」。但是這從側面反映出杜宇政權對農業的重視,採取了一些有利於促進農業的措施,促使古蜀國的農業大為發展。這一舉措不僅在古蜀取得了成功,而且還深遠的影響了巴國。直到後世,杜宇還被蜀人作為農神祭奠。
在杜宇時代,古蜀國的控制範圍達到了歷史的頂峰。《華陽國志》記載:「(杜宇)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其控制範圍向北到達今天的陝西省漢中市,作為古蜀國的北大門;向南則到今天的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和雅安市蘆山、寶興等縣附近,以之為古蜀國的後門;將今天所謂的松潘草原作為畜牧場,將今天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等一大片區域視作後苑,以享獵獲之樂趣。所以,在杜宇的治理下,古蜀國並不局限於四川境內,而是成為了跨越今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的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文化發達的大型方國。
據研究,杜宇時代的古蜀國國力強盛,可能還參加了武王伐紂戰爭。《尚書·牧誓》是武王伐紂大戰之前,在商郊牧野所作的戰爭動員誓師詞,其中記載:「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鄧、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這是周武王的話,在列舉了一些重要大臣之後,緊接著便號召「庸、蜀、羌、髳、微、盧、彭、濮」這八個族群加入戰爭。周武王希望八族舉起戈,排好盾,豎起矛,共同對抗敵人。而《華陽國志》也記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中,古巴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在「巴蜀之師」的幫助下,周人戰勝了商人,建立了新的周王朝。周朝建立之後,古蜀國仍然與周保持著較好的交往關係。《逸周書·王會》記載了周成王時期成周之會的盛景和到場各方國的貢獻,其中提到:「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雞。」注曰:「皋雞似鳧。」古蜀國將被蜀人視作珍寶的「文翰」貢獻給周,也從側面映證了周人在古蜀國眼中的重要性。
成都平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寶地,地理環境十分優越,《山海經》稱之為「百穀自生,冬夏播琴」之境。但是,根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遺址中發現了現在已經不存在的亞熱帶動物。上古時期的成都平原也比現在更為濕熱,叢林密布。這樣的環境一方面提供了食物來源,另一方面卻也帶來了挑戰和危機。眾所周知,成都平原是第四紀以來所形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岷江順勢從西北而來,流貫其間。每逢夏秋之季,岷江上游冰山融化,岷江水勢大漲,泥沙俱下,勢必會對成都平原造成巨大的災難。
1985年12月,成都市幹道指揮部在修建綜合樓地下室時,發現一處商代木結構建築遺址,被考古學家命名為「十二橋遺址」。1985年至1988年,四川省考古隊對十二橋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逐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多處以圓木、方木、木板及圓竹、竹蔑、茅草等作為材料搭建而成的干欄式建築。先是打柱樁,再在柱樁上架網格狀的地龍骨,然後鋪上木板,地板上再打柱子,四周的牆壁也是用木構件做成網格狀,然後鋪上竹篾夾草的牆體。屋頂是兩面坡的斜屋頂,也是用竹篾夾草做成的。這樣的房屋冬季保暖,夏季通風。然而,從遺址中的情況來看,木構件全數呈西北至東南走向,中間存在一條略帶弧形的通道。考古學家推斷這些房屋都是在洪水中沖毀倒塌的。
(十二橋遺址)
十二橋遺址大型建築群,作為成都同時期遺址群的核心組成部分,無論其建築規模、氣勢、建築物形勢都遠遠超出其他遺址之上。可見十二橋遺址應當是早起成都社會控制系統的總樞紐。而擁有如此地位的十二橋遺址竟然曾經被洪水所衝垮,可見當時洪水危害的巨大。
治理水患成為古蜀國的一項重大而艱巨的政治難題。
相傳有一天,楚國有個叫鱉靈的人,不幸失足落水而亡,他的屍體逆流而上,一直衝到了郫(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更為奇怪的是,鱉靈一靠岸便神奇的復活了。杜宇聽說了這件事,與鱉靈進行了會面。鱉靈的治水才能被杜宇所看重,鱉靈因此被杜宇任命為古蜀國的丞相。
當時,古蜀國又一次爆發了洪水災害,滾滾洪流從玉壘山(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傾瀉而出,其聲勢之大,竟不亞於堯帝時為大禹所治理的洪水,而杜宇對此束手無策。鱉靈當即接過治水大任,率領古蜀人將玉壘山鑿開出一條通道,讓洪水順著岷江暢流而下,由是解除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相傳杜宇在鱉靈前去治水之時,曾與鱉靈的妻子私通。鱉靈治水成功歸來,杜宇心中慚愧難當,認為自己的德行不如鱉靈,於是效仿堯舜,將帝位禪讓給了鱉靈。
誠然,這種溫情脈脈的禪讓之說不過是後世記史者的一廂情願,杜宇與鱉靈之妻私通更是附會之言。杜宇、鱉靈之際,國家已經形成,私有制深入人心,古蜀國也已經進入了「父傳子」的家天下時代。在這樣一種政治形態下,絕無禪讓的可能。《蜀王本紀》記載:「望帝去時子規鳴,故蜀人悲子規鳥而思望帝。」倒是透露出了一絲杜宇失國的信息。《太平寰宇記》記載:「望帝自逃之後,欲複位不得,死化為鵑。每春月間,晝夜悲鳴。蜀人聞之曰:我望帝魂也。」這些史料都揭示出鱉靈取代杜宇而為蜀王,乃是王權戰爭的結果。至於所謂杜宇因與鱉靈的妻子私通而有愧於心,就更是荒誕不經了。
最終,鱉靈成為古蜀國最高統治者之後,號「叢帝」,年號「萬通」,古蜀王國最後一朝——開明王朝正式建立了。開明王朝的開國年代,據推算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初,時為春秋早期。開明王朝建立之後,定都於廣都樊鄉(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境),到了開明九世,最終遷都成都,將古蜀國的輝煌與成都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2001年2月8日下午,中房集團成都房地產開發總公司在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區金沙村修建「蜀風花園城」大街,在開挖下水溝時發現了大量的玉石器、銅器和象牙。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即對此處大型遺址進行了深入地發掘,人們從此開始對古蜀國都城、成都平原大型中心城市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金沙遺址已發掘的各地點中,以宗教祭祀活動區出土的遺物最為豐富和重要。祭祀區位於金沙遺址的「梅苑」等地點,根據第一期發掘情況,出土銅器400多件、金器56件、玉器500多件、石器200多件。隨著發掘與整理的深入,現知祭祀區出土青銅器1200餘件、金器200餘件、玉器2000餘件、石器近1000件,另有骨器、陶器、木器、象牙、卜甲等。除了與三星堆遺址一脈相承的青銅器意外,金器也尤為引人注目。其中,有一件有鏤空四鳥繞日圖案,直徑12.5厘米,未見於他處。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此器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太陽神鳥金箔飾)
開明王朝建立之後,因大力發展水利事業,蜀人安居,綜合國力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古蜀國走向鼎盛。鱉靈死後,他的兒子即位,被稱作盧帝。盧帝奉行強兵之策,北上拓邊,與秦國爆發了衝突。據《華陽國志》記載,盧帝曾率兵攻打秦國,甚至攻到了秦國的老都城——雍城(今陝西鳳翔一帶)。古蜀國的強大引起了秦國的警覺。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387年間,秦蜀兩國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市西南)之地展開了長期拉鋸。
1974年12月下旬,寶雞茄家莊西周墓發掘隊在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東北馮家源坡地上發現了一座西周時期的古墓。根據出土文物上所刻的銘文,這個古墓的主人屬於一個不見載於史書的神秘國家(弓魚)國。墓中,出土了柳葉形青銅劍、雙手握環狀青銅人像等大量具有鮮明巴蜀文化特色的青銅器。考古學家認為(弓魚)國可能和古蜀國有這異同尋常的緊密聯繫。(弓魚)國或許就是古蜀國文化輻射和控制範圍的最北端。
(寶雞出土銅人像)
在北邊沒有取得理想成果的古蜀國,將目光轉向了南方。盧帝的兒子保子帝即位之後,便積極推行向南擴展的戰略。《華陽國志》記載:「保子帝攻青衣,雄長僚僰。」青衣是一個古地名,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蘆山、寶興、瀘定與金川縣附近。僚、僰均為西南夷。古蜀國可能就是在這個時候確立了對川南地區西南夷的實際控制。
當古蜀國到達極盛之時,覆滅隨之而來。
五、古蜀國的滅亡
古蜀國走向了鼎盛,但同時也就意味著危機開始逐漸蔓延。
戰國時代,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所謂「凡有血氣,必有爭心」的大爭之世。為了在史無前例的戰爭之中獲得勝利,各大戰國都相繼開始變法圖強。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去世,年僅21歲的秦孝公繼位。秦孝公即位之時,秦國經歷了自秦厲共公之後幾代君位動蕩,國力大為削弱。魏國趁秦國政局不穩之機奪取了河西地區(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秦孝公之父秦獻公繼位後,割地,與魏國講和,安定邊境,遷都櫟陽(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修養生息,並且數次東征,想要收復河西失地,無奈願望沒有實現便去世。在內外交困的危機中,秦孝公頒布求賢令,宣布「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秦孝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變法大才商鞅因此來到了秦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為左庶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活動。「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秦國國力得到迅速增強,一躍成為中原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而此時的古蜀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據《華陽國志》記載,開明王朝第九世,開明尚在古蜀國進行了一次政治文化改革。開明尚仿效中原的封建制度,在古蜀國設立宗廟。同時積極吸收來自楚國的強大文化理念,向楚國學習。為了能融入中原文化系統,開明尚自去帝號,開始稱作蜀王。但是,這些改革措施,不管從深度還是廣度來看,都遠遠不如中原各國的變法浪潮,而且還破壞了古蜀國自身特有的政治生態。古蜀國終於開始走向衰落。
據《華陽國志》記載,在周顯王時,開明王到漢中打獵,與秦惠王相遇。秦惠王贈送了一些金子作為禮物,而開明王則報以「珍玩之物」。不曾想,開明王所贈送給秦國的「珍玩」竟然化成了泥土,秦惠王大怒,欲興兵伐之。秦國的大臣們紛紛進諫,說:「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秦惠王轉怒為喜。所謂珍玩化為泥土之說,顯然無法讓人信服,其背後所反映的,實際上是秦國開始對古蜀國產生了覬覦之心。
古蜀國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國採取硬攻的辦法難以達到目的。相傳,秦惠王想出了一條計策,他命人雕刻出五頭石牛,讓人每天早上在石牛屁股後放一些金子,聲稱石牛可以拉出金子。開明王聽說以後,很感興趣,當即派遣使者出使秦國,希望秦惠王將這些石牛送給他,秦惠王爽快地答應了。當時蜀國有五個大力士,力大無比,叫五丁力士。古蜀王就叫他們去鑿山開路,把石牛運回來。石牛拉回成都之後,古蜀王卻發現被騙,這些石牛根本無法拉出金子來。古蜀王大怒,將石牛送了回去,並且辱罵秦國人是「東方牧犢兒」。秦人毫不在意,回答說:「吾雖牧犢,當得蜀也。」這麼一來一回,秦國終於摸清了入蜀的道路。
誠然,這個傳說有其荒謬可笑之處。石牛能拉出金子來這種荒誕之事,非但蜀人不可能愚蠢到相信的地步,秦國也不可能如此愚蠢將國家大計寄託於這種事情之上。但是,這個傳說或許從側面反映出秦國對古蜀國領土財富的覬覦之心。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古蜀國出現內亂,終於給了秦國可趁之機。據史書記載,開明王將他的弟弟分封在位於漢中境內的「葭萌」之地,號為苴(jū)侯。當時,巴國已定都於江州,但仍然在漢水流域有較強的影響力。同時,由於巴國東方的楚國的崛起,將巴國的勢力範圍向西壓縮。巴蜀兩國關係極為緊張,甚至世世代代爆發戰爭,《華陽國志》說「巴蜀世戰爭」就是對此而言。開明王之弟來到葭萌之後,與巴國交往甚密,關係很好,這就受到了開明王的不滿,開明王當即興兵伐苴。苴侯無法與古蜀國相抗衡,出逃巴國,尋求巴國的庇護。但當時的巴國也不是古蜀國的對手,巴國求救於秦國。
據《戰國策》記載,對於這次千載難逢的良機,以秦國名將司馬錯為主的一派和以縱橫家張儀為主的另一派對此在秦國廟堂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張儀認為,秦國當下最要緊的是佔領三川郡,打通宜陽道,攻入洛陽,挾天子以令天下。如此一來,天下莫敢不從。而蜀國只是一個西方的邊遠小國,興師動眾不遠千里去攻打蜀國,不能獲得最大的實際利益,這對於秦國的長遠發展來說,也是南轅北轍的。而司馬錯認為,秦國要想東出天下,首先必須富國強兵,擴張領土,積累財富。而蜀國雖然只是一個西方的邊遠小國,但爆發的內亂卻是天賜良機。以秦國的國力,攻滅蜀國就像是豺狼撲進羊群一般。「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而如果去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不僅不能獲得什麼實利,反而可能激怒中原各國,引起新一輪的合縱攻秦。因此,攻韓是失策,伐蜀才是萬全之計。
秦惠王最終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同年秋,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領帝國的精銳軍團沿著石牛道穿越秦嶺伐蜀。開明王率蜀軍倉促應戰,在葭萌一戰中全軍覆沒,開明王戰敗身死。十月,秦軍一舉攻入成都,將古蜀國吞併。至此,開明王朝共傳十二世,古蜀國滅亡。
六、古蜀王子在越南的傳說
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有一個古老的國家,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緊鄰南海,這就是越南。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近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西南對外重要交通線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節點,越南在歷史中與中國的交往十分久遠,建立了深厚的歷史友誼。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兩國共同創造出了緊密相連的歷史記憶。而對於這個共同記憶的發源,則與我國西南部的古蜀國、西南夷有著密切的聯繫。
在中越史書上,都記載著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根據《交州外域記》記載,在很久以前,越南還處於相對原始的發展時期,還沒有施行郡縣制,而土地則被稱作「雒田」。相傳,這種雒田就在海邊上,田地的大小,依潮水的上下漲落而定。越南的老百姓就靠耕作這個雒田為生,因此被稱為「雒民」。當時管理越南的,有雒王、雒侯,而地方上則有雒將作為主官。直到有一天,古蜀國的一位王子,名叫泮,率領三萬士兵遠道而來,討伐了這些雒王、雒侯,也將雒將們一一征服。於是,古蜀國王子就在這裡定居下來,被稱作安陽王。在越南的歷史文獻中也有相類似的記載。約成書於14世紀30年代,越南陳朝人黎崱所作的史書《安南志略》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安南志略》記載,古蜀王曾經派遣王子率兵三萬,將雒王雒侯雒將降服,據有了這片土地,於是自稱安陽王。同樣成書於南朝的越南重要史書《越史略》則對細節有著更為詳盡的記述。根據《越史略》記載,在周莊王的時候,越南的嘉寧部族有一位特異之人,此人能使用幻術將越南各部落降服,自稱雒王,將首都設立在文郎,國號就叫做文郎國。文郎國民風淳樸,尚未發明文字,還保留著結繩記事的遺風。雒王一共傳了十八代。後來則如前所記,被蜀王子安陽王所取代。就連後來越南的官方國史《大越史記全書》,也因此將安陽王在越南所建立的政權,作為越南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蜀朝。
可讓人奇怪的是,這個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古蜀國的王子,為何突然率兵出擊,勞師遠征?又為何背井離鄉從此常居越南呢?此後又發生了什麼?
據《華陽國志》記載,在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秋天,因蜀國內亂,秦國以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三人為將,率領大軍從石牛道攻打蜀國。當時的古蜀國由開明氏掌握政權,開明王親自領兵,在葭萌(今四川省廣元市昭化鎮)列陣禦敵。但是在秦國強大的攻勢下,開明王戰敗逃走,準備逃到南方圖謀再起,不料卻在武陽(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被秦軍殺害。而古蜀國的丞相與太子等人不願意離開故土,於是在率兵在逄鄉垂死抵抗,也戰敗死於白鹿山上。古蜀國因此被秦國所滅亡。
有了這段記載,關於蜀王子開明王的疑問開始漸漸地清晰了起來。開明王是在向南逃亡的途中被秦軍殺害的,但他的王子卻完全有可能在這場戰亂之中逃出了古蜀國。我們知道,在古蜀國的最南端鄰近獠僰的地方,還有一處被稱作「兵蘭」的軍事設施。或許,蜀王在開明王死後繼續一路南逃到了這裡,又或許他當時本就在此處駐軍守護南境。最終,他率領這三萬士兵,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了越南。
在安陽王子到達越南之後,還有不少民間傳說,訴說著這個中越之間的共同記憶。其中,以金龜築城和駙馬盜弩兩個傳說最為神器。
相傳,蜀王子安陽王佔據越南之後,改國號為甌貉國。安陽王想在越裳之地(今越南河內)修建城池,但每次剛修好,城牆就會崩裂。於是,安陽王設立祭壇,齋戒沐浴向神明祈禱。有一天,一位老者從東方來,到了城門下,感嘆道:「建這座城,什麼時候建得好啊。」安陽王大喜,立即將老者迎請入殿,行了跪拜之禮,問道:「每次快建好的時候,城牆就崩塌了,一直都不能建成,這是什麼原因呢?」老者回答:「有一位從清江來的使者,將與大王一同將城牆建成。」說罷便告辭而去。第二天,安陽王到東門外察看,忽然看見一隻金色的烏龜從東方來,浮在水面上,能聽懂人語,自稱是清江使臣,知曉天地陰陽鬼神之事。安陽王大喜道:「這就是老者跟我說的了!」於是用金色的步輦將金龜抬進城裡,請進大殿,詢問城牆不能建成的原因。金龜說:「這是由於山精的氣造成的。是前王的兒子,為國報仇,並且有千年白雞變成妖精,藏在七曜山之中。而且還有鬼,是前代樂工所變。旁邊有一個酒店,主人名叫悟空,有一個女兒和白雞一對,是鬼精的餘氣所變。但凡有人來住宿,鬼精千變萬化去害他們,死的人很多。現在,雄白雞娶了他的女兒,如果殺了雄雞,滅了他的鬼精,就有辦法了。」於是,安陽王照著金龜的方法,設計將白雄雞除去,消滅掉了鬼精。之後半個月的時間,城牆就修建起來。這座城有千餘丈大,層層盤旋如同螺一般,因此被稱作螺城,又叫做思龍城,唐代的時候被人叫做崑崙城。後來,金龜在螺城居住了三年,就告辭而歸了。安陽王非常感謝:「承蒙您的恩德,城牆已經建起來了。如果有外敵入侵,我該怎麼防禦呢?」金龜說:「國運的盛衰,社稷的安危,這是天命,但人修德能使它延長。大王有願望,我有什麼好吝惜的呢?」於是將自己的爪脫掉,交給安陽王:「用這來製作機弩,向敵人發箭,就沒有憂愁了。」說罷,就回到了東海中。安陽王命令皋魯製造了弩,用金龜的爪作為機,稱之為「靈光金龜神機弩。」
後來,南越王趙佗率兵向南進攻,與安陽王交戰。安陽王用神弩禦敵,趙佗軍大敗。因此,兩軍對壘,僵持不下。趙佗請求停戰,安陽王大喜,許諾將小江以北歸趙佗管轄,以南歸安陽王管轄。沒過多久,趙佗向安陽王求婚,安陽王將女兒媚珠嫁給趙佗的兒子仲始。不料,仲始引誘媚珠將神弩偷了出來,悄悄將其中的金龜爪換成了一般的機關。得逞之後,仲始謊稱回國省親,將神弩帶回了南越國。趙佗大喜,立即率兵攻打安陽王。安陽王自恃有神弩,一邊下棋一邊笑道:「趙佗,你不怕我的神弩嗎?」趙佗攻城,安陽王發射神弩,卻發現已被換掉。於是,安陽王帶著媚珠大敗逃走。到了海邊,安陽王窮途末路,大喊道:「我就要死了,清江使者在哪?快來救我!」金龜湧出水面,大喊:「在你的馬背後的是叛徒!」安陽王拔出長劍,將媚珠殺死。媚珠死後,血水流到海里,蚌蛤吸食了她的血,變成了明珠。金龜使海水打開了一條通道,將安陽王接到了海中。趙佗大軍追趕而來,卻只發現了媚珠的屍體。仲始悲痛異常,投井自殺。
(越南安陽王廟)
這個故事在越南廣為傳頌,直到今天,位於越南河內的古螺城遺址東南外,建有祭祀安陽王的安陽王廟,還有祭祀安陽王女兒媚珠的寺廟,廟內刻有安陽王史跡。在河內,還有一條名為安陽王大街的大道和媚珠路。越南人從古到現在是把安陽王作為他們祖先來敬奉的,越南人自己寫的史書裡面,是把安陽王建立的蜀朝作為他們第一個朝代,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來記載的。安陽王廟內的對聯講,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兩個對聯。這些都與中國、越歷史文獻關於安陽王故事的記載相當吻合。
七、古蜀國大事記與世系表
大事記:
公元前約3000年,黃帝娶西陵氏嫘祖為正妻。
公元前約2500年,玄囂、昌意被封於「江水」、「若水」。
公元前約2300年,帝嚳成為天下共主,將他的支系子孫都分封在了蜀地。相傳後來的古蜀王蠶叢,便出自其中。
公元前約2000年,大禹出生於石紐,之後將長江上游水患治理。
夏代,蠶叢建立古蜀國。
夏商時期,魚鳧成為古蜀王,率領蜀人從成都平原西北遷至於廣漢。古蜀國由酋邦時代進入王權國家時代。
商朝末期,古蜀國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古蜀國軍隊是伐紂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紂王的重要力量。
商末周初,杜宇成為古蜀國最高統治者,稱望帝,將都城建在成都市境內。
春秋時期,望帝杜宇用鱉靈為相,治理在古蜀國境內爆發的洪水。鱉靈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望帝因此禪位給鱉靈。鱉靈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開明王朝由此建立。
公元前451年,秦國進攻古蜀國,奪取戰略要地南鄭。10年之後,古蜀國又將南鄭奪回。
公元前316年,古蜀國進攻巴國。巴王遣使向秦國求救。秦軍一路高歌猛進,佔領巴蜀。古蜀國從此滅亡。
古蜀國統治族系:
蠶叢
柏灌
魚鳧
蒲卑(名杜宇,號望帝)
開明(名鱉靈,號叢帝)
開明氏世系:
開明氏一世:名鱉靈,號望帝,死後或廟稱白帝
開明氏二世:號盧帝,死後或廟稱黑帝
開明氏三世:號保子帝,死後或廟稱青帝
開明氏四世:死後或廟稱赤帝
開明氏五世:死後或廟稱黃帝
開明氏六世:死後或廟稱白帝
開明氏七世:死後或廟稱黑帝
開明氏八世:死後或廟稱青帝
開明氏八世:名尚,死後或廟稱赤帝,去帝號,稱王
開明氏九世:死後或廟稱黃(帝)
開明氏十世:死後或廟稱白(帝)
開明氏十一世:死後或廟稱黑(帝)
開明氏十二世:或號蘆子霸王,死後或廟稱青(帝),蜀國滅亡
—泮:開明氏十二世之子,名泮,自稱安陽王,于越南建立「蜀朝」
—媚珠:泮之女
—通國:或為蜀公子,秦封之為蜀侯
—煇:或為通國之子,蜀侯
—綰:煇之子,蜀侯,死後秦廢蜀侯
暫時完結
部分內容刪改自《藏羌彝文化走廊史話》第一章《古蜀國》和第二章《西南夷》,均由我負責編寫。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天府廣場旁邊的成都博物館非常值得一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