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科技公司如何制定專利戰略?主要是法務部負責嗎?

最近專利官司不少。作為寶貴的公司資產,申請多少專利,在哪裡申請,如何快速獲得專利,對於公司來說,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感覺專利也並不是越多越好,有專業的人能講講嗎?


和知識產權局的朋友聊了一下,說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吧。重點還是數量和質量的平衡,並非越多越好。

專利濫而多是會對公司造成財務負擔的。專利的費用除了申請費,授權後還會有維護費,這筆費用隨著年限不是簡單線性增加,而是更貴。

但是另一方面,在現實中專利帶來的效能不光簡單依靠專利質量這一單一因素。對於某些發展階段的公司而言,「專利數量多」是一個優勢。很多但質量不高,也比一個都沒有要好。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專利戰略看來確實不能主要是法務部負責。這是一個相當綜合且專業的事情,需要懂技術,還要懂法律,還要有一點點前瞻。

所以還是很好奇大公司都是怎麼操作的呀,去聯想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層那一排排的專利授權書了……


蟹妖。

沒錯,專利不是申請得越多越好。專利越多保護力度越強,這個是對的,但專利的成本是很高的,太多了企業負擔不了。一個企業負擔不了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不是好方案。知識產權解決方案要與企業的具體情況、商業計劃相匹配。好比如果你是個小戶人家,養條狗就好了;黃四郎就要修碉樓,養民團了;如果你要守北京,起碼就要有幾個現代化的集團軍。再具體變化就太豐富了。

國內將知產掛在法務之下是一種很常見的架構。這種架構實際上是不合理的,是發展還不到位的表現。以下是以前的一個回答,可作參考。讀了這個,你就可以理解知產真正要管理和策劃的事怕是法務罩不住的。

在企業做專利相關工作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 李可-集慧智佳的回答


更新一下:

1、如果你要找人寫專利,顯然是不能找審查員的。顯然,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是肯定違法的。下文所說的,只是專利知識方面的培訓,以及了解審查員是如何審案子的,如果想要志在必得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2、審查員和代理人的技能點顯然是不太一樣的。審查員相當於批作業的老師,代理人相當於,呃,合法代考。其實這裡面還有幾個角色就是法院,以及專利方面的律師。審查員對於如何寫案子會不會產生後續保護範圍的法律問題,如果沒有去過某個機構(一下子忘了叫啥了),一般來說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另一個方面來說,他們對於如何寫比較容易過,顯然比較有體會。當然,如前所述,就算過了,仍然會有法律問題。所以,要看你的案子到底價值有多大。價值大的,顯然你需要直接找大代理所,裡面有不少優秀的代理人,包括前審查員,也包括有相關法律經驗的(或者他們可以會診,這方面確實不了解,純屬合理想像)。下文只是針對一般價值的專利而言,就是希望過,並且對手公司不會在這方面跟你耗,請律師真的來仔細研究乃至無效你。所以,如果你是中石油這種財大氣粗的……我想你也不會在這裡問這種問題,大概都自己有專利方面的法律部門了。

3、下文所說到的價錢,是當年的價錢(並且指的是標準件,不打算在這個事情上繼續扯了)。只提供一個量級的參考,非要揪到底是兩千還是三千,沒意思。但你要說一個案子五千,一個申請國家才收你多少錢啊?不要拿代理人收的費用來說事兒,代理人收你的錢是代理人的費用,國家那部分還要交的。代理人一個月能做的案子數量估計不太可能比審查員還多。當然,代理人實際上是比審查員掙錢多的。很多優秀的審查員會跳代理所,收入如果我沒記錯的,都是至少翻倍的。

------ 更新2 --------

1、針對一些原文容易誤解的地方,加註粗體

2、題主問題是,有專利官司,對於申請怎麼申請,哪裡申請,如何快速獲得專利什麼的。所以我的回答也只是針對這部分內容,提到專利局下面有這方面的諮詢機構,主要是針對資訊回答這些問題。偶爾提到了審查員那頭更了解為何有些申請容易過,有些申請不容易過。並不是讓你去找他們去提申請、去幫你撰寫。這顯然是不合法的。

然而我強調這個,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說明書是必須技術人員來寫的,至少是第一遍。當年我是沒聽說過有代理會直接聽你講故事然後幫你寫說明書這樣子的,其實也對啊,幫你搞這個的話那得搭進去多少時間?你得付人家多少錢人家才肯干啊?所以,你這個說明書寫的好不好,會間接影響到後面的申請的。這個影響在兩個方面:

a) 一個是權利要求裡面用的字眼來自於說明書,我估計多數情況下代理是不會隨便幫你想一些比較難查的關鍵字。這個嘛,你可以說最後還是可能被人無效。可無效也是人搜的,搜的人搜不出來,就不能因為找到對比文件而無效。(你看那些日企在我國的申請,在這方面是最狡猾的。)

b) 另一個是,技術背景、技術方案講些什麼不講些什麼,也是非常影響後續的。比如,技術背景裡面提到的關鍵字越多,審查員越容易找到對比文件。當然了,具體的我覺得你還是找專業的諮詢。

3、諮詢的方面,我想了一下。大代理所有也會有培訓的,我認為專業知識也應該是足夠的,也不見得就差,甚至可能很強。但我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比如你問哎呀這個現在房價漲了,要不要買房子啊,哪兒買啊,買什麼地方好啊。房地產公司肯定有相關的培訓機構,但我總覺得一般而言,會有一定的偏向性。具體怎麼偏向,取決於具體公司的經營策略。當然,人家也不會給你胡來就是了。

以上針對與代理人和代理所的,我只是從外人角度來講。畢竟你也沒法保證每個人,每個代理所都是跟你和貴所一般了得。

哦,對了,由於前我司在這方面小氣,沒打算出幾個錢,所以當時找的一些我認為專利撰寫還比較好的所,他們都不鳥我們,太小了,蒼蠅腿怎麼能算肉呢?┑( ̄Д  ̄)┍

------------------------------------------------------------------

1、如果你受到了專利攻擊,說明你已經有需求了;

2、法務部最多只能管管申請/收購公司/購買專利流程的跟進,以及打官司方面的問題。至於專利的撰寫,評估專利實質價值,是要技術人員做出的;

3、專利是不是越多越好這個事情我覺得多數是你想多了,因為發明專利申請本身不考慮PCT一次交足20年這種的整套下來也就萬把塊錢(之所以說不考慮PCT,是因為第一PCT本身要花錢,第二PCT完了再扯去其他國家申請的費用就扯不清楚了。評論有提PCT跟二十年沒關係,當然沒關係,提交PCT主要解決優先權問題。為啥要揪這個呢我也不懂,重點是說,一部申請國際專利,費用沒你想像的貴),再加上代理費用翻個倍好了(現在什麼行情不清楚反正不會是數量級的差距)。如果你是搞技術的,也就是一個高級技術人員一個月左右的成本(不是工資,而是作為公司要支付的所有成本)。多乎哉?不多矣;

4、之所以說你想多了,除了第3點以外,還因為這件事情不是說你想申請就刷刷刷出來一百個讓你承擔不了的。多數的情況是,你推動了沒有人搞。

---- 補充一下:

其他回答也有人說了,申請數量不是越多越好。這個我算是能認同吧,包括什麼申請一大堆最後負擔很重,對的,這麼描述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對於能確定比較有把握不會因為XY對比文件駁回的,並不是隨便哪個企業都特么一想一大把的,就算大部分都是垃圾專利好了。

我就以阿里巴巴為例,阿里巴巴去年的專利有多少? 2016財年國內申請2141件,國外申請3096件。毛估一下,整體專利申請方面的費用可能在1億人民幣左右吧(不含什麼打官司,律師費,法律部門養人費)。而人家一個季度的凈利按GAAP算是53億人民幣(阿里巴巴發布第四財季財報 凈利潤76.35億元 ),一年毛估大概是200億的量級。所以,主要瓶頸還是想不出更多能申請的東西,而不是太多。尤其是,你們別歪到說瞎申請也不管有沒有可能通過。

---- 補充完畢

本人曾經試圖在某個稍具規模的公司(在某行業裡面占第一的,後來被BAT其中一家收購的公司) 裡面推動這個東西,可是:

A)老闆並不真心重視,對於花錢請代理表示太貴不划算,建議技術人員自己寫;(這是老闆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誰要是不長眼理解成我建議技術人員寫的話,哎……┑( ̄Д  ̄)┍)

B)技術人員沒有這個時間,大家都在趕從上面壓下來的開發任務;

C)做一個申請獎勵力度太小,摺合每小時工資還不如去街邊刷碗;

D)技術人員也不懂怎麼寫,又不肯請審協還是專利局下面的一個諮詢公司的人來培訓和輔導。本人老婆雖然也可以做,但是一來是懷孕了,二來沒明確說多少錢(暗示似乎也不多)。你總不能讓我動員老婆干一個不知道什麼收益說不定白乾的事情吧?回頭要是沒收益不得地位下降?

所以,如果老闆下不了決心,這事兒免談。其次,要肯花錢,要花對地方。然後是給予技術人員充足的支持,如時間安排、激勵機制、硬性要求等。

多說一點發明專利說明書撰寫的事情,這玩意兒必須要本公司技術人員寫,代理是完全幫不了你的,他們只能根據說明書寫權利要求以及幫你跟整個流程。而說明書本身質量如何,是非常影響發明是否被授權的。大公司(比如微軟、IBM)的說明書極端狡猾,比如背景說明似乎有點什麼關聯但是有沒有什麼提示作用,而特徵說明部分則各種的奇怪詞語讓你無法輕易找到對比文件,同時又非常合理的詳盡(該說的全說,不該說的全不說),以便於後面審查員發通知書說問題的時候可以方便修改權利要求而不至於直接斃掉。

所以,如果你志在必得的,最好找專利局還是審協下面的諮詢公司,花點錢聽聽人家的說法。這方面專利代理是無能為力的,他們並不真的了解審查過程(重點意思是這個=》當中為什麼審查員找不到對比文件的原因《=重點意思是這個),儘管知道這個過程是什麼樣的。除非這個代理以前在專利局/審協做過2年以上的審查員。或者你找資深審查員給你們做個培訓也是可以的,這個價格可能會便宜一些但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人家現在一個案子估計得有近2K的樣子(這裡講的是審查員,前一句話主語是資深審查員。我可沒說代理一個案子什麼價格┑( ̄Д  ̄)┍,代理據說有證的提成40個點。我不懂,這是別人的回答:專利代理人的現實發展及其前景是怎樣的? - 法律 - 知乎),你如果期盼給個小几千甚至幾百就打發了,人家會想那還不如多做幾個案子呢(我老婆就是這麼想的)。

如果上面這一步你都覺得貴,那說明你的專利本身的價值並不高,是不是申請也不一定必要了。當然,上面這個說的是發明專利。如果你說的是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那就隨意了,直接找代理就好了,反正也沒有實審,說明書質量好不好也不見得有多重要,價值也不見得有多大(也有的比如蘋果著名的手機外觀圓角專利,可你首先得是蘋果,人家願意模仿你),有比沒有好。

如果要快速的獲得發明專利,請走收購公司或者購買專利渠道,說不定比你自己寫還快。因為你找人培訓開始到寫出來可能大半年就過去了,就算花錢立即公開,排隊到審查估計最快也得大半年,一年左右很正常。這才開始第一次到實審審查員的手上,快則兩三天審完發出,但一般都得拖一個月。這只是一通,一通直接授權/斃掉的幾乎沒有(有一通直接視撤的這個很多),多數都得2-3通,多的甚至5、6通都有可能。這麼算,每一次通知書來回就得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於是首個申請從你開始行動找培訓開始算起,到授權,估計最快得近2年。

最後,其實你這些問題,問問代理人基本能得到大部分答案。(申請可以找代理人也可以不找,但你既然能在這裡問問題,說明你的基本知識根本就不可能自己搞定整件事情,尤其權利要求部分怎麼寫能過,怎麼寫不能過的最基本知識恐怕都沒有。這點錢還是要花的,雖然我也覺得如果你懂的話並不值這麼多錢,然而你不懂啊對不對?)

P.S. 因為你沒說你司規模,以及到底是何種專利,以上只能假設是年純利潤接近百萬級別左右的公司想要申請發明專利的情況。此時集中精力對付你最想要保護(或者受到攻擊)的核心知識產權即可,甚至不以授權為目的,只是為了公開也是一種戰術,這樣人家就不能以此來告你了,尤其是一些在你們產品裡面較為顯而易見的東西。因為你已經公開了人家就不能申請授權,甚至只是申請了還沒有公開只要你申請在先你就佔主動,甚甚至你申請的時候別人已經申請了但還沒有公開,你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對方不能告你因為你是獨立想到的)。至於像華為那樣規模的,我覺得你也不可能到現在還沒搞專利申請的事情。如果是這種情況,顯然是越多越好沒有上限的。這些大公司的垃圾專利相當多,主要是一種防止偷襲以及用數量提高專利授權價格等戰略上的考量。


並不是越多越好 我原來不懂果汁局放這麼多水搞出來一年幾百萬件辣雞專利到底是促進行業還是破壞行業發展啊 直到我做了好幾個歪國客戶要無效中國辣雞專利/辣雞專利的侵權分析的案子……

圍笑


IP本身是個business,既不應該report給legal,也不應該report給research,當然,很多時候research是IP的客戶。不同portfolio的價值不一樣,有用來確保exclusive market share的、有用來licensing out的、有用來mitigate risk的、有純粹defensive的。一般說來,主營業務要加大投入creation和portfolio maintanence,已經放棄的業務就用來licensing out,價值已經比較低的就果斷abandon。大企業的IP管理者應該首先是個businessman。


謝邀。

首先,不清楚你的所謂大科技公司大到什麼程度。

簡單來說,如果你公司業務只涉及國內,且自己清楚沒有利用別人的技術的話,基本上按照正常的專利策略就行。就是公司法務部門負責專利相關事宜,有好技術覺得可以寫成專利就找代理所。另外,個人不推薦樓上打廣告那幾家網上代理所,經常一個好專利就是被代理所給毀了。

如果你公司業務涉及到國際業務,那就需要做一個全面的風險排查,也是法務做規劃,研發人員需要對可能侵權的專利進行一個分析。

另外可以參考同類型企業的情況,比如如果大部分企業已經和某一家公司簽署了專利許可協議,那通常你也是繞不過這個專利了,不要浪費時間去想著拖,賴,早點和解早點跟上產品節奏。

最後,一個公司的專利戰略,是根據公司發展到不同程度而分別制定的。所以具體應該怎麼制定,需要公司領導和法務一起決定。

其實可以參考下小米。


曾在某高科技公司做研發,其中一個雜活就是負責整個產品團隊的專利計劃,評審組織等工作。

公司的專利申請一般是由技術專家,專利專家,專利法務專家共同評審完成。

期間聽公司的專家介紹過不少專利的知識。

首先公司不會什麼專利都往上報,最重要的是專利是否有實際價值。如果只是琢磨出一個奇怪的設計,而沒有實際價值,評審團隊是不會讓你過的。因為專利申請是很貴的,不光是專利申請的費用,還有專利申請團隊的工時,以及後期專利的維護費用。

其次,在公司核心產品方面,一定要有專利保護。保護包括核心專利申請和專利地雷。

所謂核心專利,是指產品的核心技術保護,就相當於獲取電腦產品的cpu製造專利。這種專利一旦申請成功,意味著你掌握了該種產品的核心技術,佔據了行業技術的最高點,會非常有利於後期控制行業標準構建技術壁壘。

而專利地雷,是在友商核心專利周圍布局專利。比如友商掌握了CPU 的專利,我們就一定要突破內存,硬碟等等專利。也就是當競爭對手要用核心專利的時候,一定會碰觸到我們專利。這樣就會形成公司之前專利的交叉授權,友商核心專利價值會大大降低。同時也要避免對手在我們核心專利周圍布局專利地雷,所以在申請核心專利時一般會伴隨申請一批保護性專利,最大程度的保護核心專利的價值。

識別核心專利,如何布局專利地雷以及如何避免友商布局專利地雷,光是專利和法務部門是搞不定的。一定要和技術專家共同評審。

還有,由於專利的申請需要一定的公示時間,所以專利申請和研發節奏要匹配。這個節奏如何匹配要看市場競爭環境和友商開發難度等等,因為專利發布出來,意味著友商都會知道你在幹嘛。如果專利公示過早,友商很可能提前研發競品,如果發布過晚,很難保證友商不獲得你的研發信息,很可能有類似產品研發出來並迅速投放市場,影響專利申請。

最後還有如果產品是投放全球市場,需要注意申請海外專利。

等等吧。。。就反正道道挺多的。。。


今年改革的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工作辦法里其實就可以感受到了知識產權的變化,國家對於知識產權劃分為兩類,一類為發明專利、集成電路設計布圖證書等,二類為實用新型、外觀設計,軟體著作權。評分中一類比二類要高。同時想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上海這邊是規定無論一類二類,合起來不低於15項,因此企業對於知識產權方面,即要注重數量也要注重質量了。

按照一般性理解,發明專利的申請到授權是最長的,曾接觸過一個在創業板上市的水務公司,其09年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時候,有一個發明專利竟然是01年申請,09年授權。當然這個屬於個案,一般情況下一項發明專利申請到授權,需要1年半至二年時間。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周期較為短,但是說句不好聽的,實用新型專利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給人瞎寫了幾個竟然都授權。

至於專利多少個合適,我認為要看企業的規模和考慮到國內外市場競爭的不同,以及未來5-6年的發展前景。就拿上面所說的水務公司,09年的時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過程中,建議其建立專利申請獎勵機制,對於不同類型的專利進行獎勵,以任務加超額完成的形式進行,確保年平均授權1-2項發明,5-7項實用新型。效果還是不錯的,也因此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等。

當然有的行業,對於發明專利申請困難,如不少機械設備的,如嘉定黃渡一個做管材片材生產線的,怎麼說呢,較難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只能採取堆實用新型專利的辦法,7家公司每個每年確保授權8項,不過這肯定是沒有半毛錢的技術含量了,這也是跟它們自身競爭能力強、這個行業的知識產權普遍是通用的技術相關。

對於知識產權方面,如果企業經費充足、行業知識產權競爭激烈,涉及到外貿,建議要重視。前幾天,青浦一家做燒烤爐、烤箱的公司,被競爭對手告上法庭,名義就是侵犯其一項實用新型專利。現在三集裝箱的貨被口在蘆潮港呢。


剛入知識產權行業不久的hr,我了解的不多~但一般專利、商標申請都是要走政府很長流程的。有一種機構叫做專利、商標代理業務公司,專門幫企業撰寫、走申請專利這類流程的。如果公司足夠大,也專門的法務部門也是可以做這些工作的~希望能幫到你


1、請把注意力放在技術研發部門,而不是法務部門吧,專利不是靠律師做出來的,而是靠技術人員解決的;要想增加專利數,要先分配好研發費;

2、技術部門要有個研發的總體戰略和年度計劃;

3、具體專利申請則可以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公司成立專門部門對接知識產權局,窗口遞單子;第二種是找一家代理機構;

4、目前網上的專門做這塊的代理機構,包括「互聯網+」代理機構也有很多,我則是找一家中等規模的專門的律師樓來做這件事,好處是幫助我處理文件效率比較高,收費當然也貴一點。我現在的態度是,專利找這家律師樓,商標申請則通過知果果來做就好。


一般大的公司會有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對專利、商標、著作權、域名等知識產權進行管理。知識產權部門有設置在法務部門的,有設置在技術部門裡的,也有公司為單獨的知識產權部門。以下為本人之前撰寫的企業專利戰略,供你參考,有參考文獻但是已經不記得了。

對於企業專利戰略來說,其核心在於「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

第三部分 企業專利戰略體系及體系結構

企業專利戰略體系,構建企業專利戰略體系。企業專利戰略體系包括如下部分:外部環境、戰略目標、戰略方針、人員、裝備、戰術和財務支持。

一、外部環境

企業專利戰略是實際就是企業對外部環境的應對,因此不能脫離環境談戰略,企業專利戰略應該隨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響應,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採取措施,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採取變化。更具體的包括如下四方面的內容:

1. 行業發展和行業特性:

企業所在的行業特性和發展趨勢,直接影響到企業專利申請策略、專利授權策略、專利進攻/防禦策略等策略的選擇,如身處目前專利戰爭火熱的一些行業:通信、風電、太陽能等行業,則極可能面對專利戰爭,因此需要更加積極的進行專利申請和專利迴避設計,盡量降低專利風險。如在一些新興行業,則應積極進行專利部件搶佔專利制高點,獲取領先優勢。身處傳統行業或成熟行業,則針對性的進行專利申請和布局。

2. 企業自身所處的位置:

位置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在行業內的位置,即企業在行業內是領導者、追隨者還是行業新入者。二是企業的產品在產業上的位置,即企業的產品在產業上的位置,即產品處於產業上游、中間體、還是直面終端客戶的最終品。這裡的產品不限於是具體的實物產品,還包括技術方案、解決方案等服務。

3. 主要競爭對手的發展:

主要競爭對手與我司的距離,以及我司是否是主要競爭對手的盟友,有無合作的可能等因素。

4. 政策:

包括國家政策,地方政策以及行業政策。如國家不再鼓勵發展的行業和產業,則應盡量避免再在這些方向進行專利技術重點布局,如
國家不再鼓勵發展30MW以下的發電機組,則在專用於該方面的專利可以不再進行重點布局等。

二、戰略目的和目標

戰略目的和目標

戰略目的:……

核心目標:幫助企業獲取競爭優勢

表現形式:建立或保持競爭優勢;化解或破解競爭劣勢。

……

二、戰略方針:知識產權戰略的指導原則

戰略方針……

三、專利戰略實施的基礎和內容

具體的包括:

1. 人

1.1領導和員工

領導重視

全員參與

1.2組織

組織架構及制度

2. 設備

系統

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

3. 戰術/策略

即實施知識產權過程中的策略

戰役層面和戰鬥層面

對戰役層面來說,包括某一方面的策略,具體的包括:申請策略、專利利用策略、專利防禦策略等

3.1申請策略

3.1.1是否所有的發明創造都要申請專利

權利選擇,有的技術成果不必申請專利、以技術秘密(Know-how)來保護更為有利,如:美國的「可口可樂「飲料配方,作為企業的技術秘密,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有的發明可以一部分技術申請專利、另一部分作為技術秘密保密;或者在專利申請文件中掩蓋一部分技術訣竅。

3.1.2在哪些方面申請專利

(1)產品

(2)工藝

(3)用途

3.1.3在哪些地區部署專利

(1)產品或服務的地區

(2)產品或服務預計要覆蓋的地區

(3)主要競爭對手所在的地區

(4)主要供應商或客戶所在的地區

3.1.3 專利申請的時機

1)對於對本企業來說比較基本發明,一般要等其應用研究和周邊研究大體成熟後,再提出專利申請。防止其他企業在基本發明的基礎上,作繼續改進性研究,或搶先申請應用發明專利,而造成對自己基本發明的封鎖保護;

2)競爭對手很多,或者市場需求量大,或者是容易被模仿的技術,應儘快申請專利;

3)對本企業領先的不易被模仿的技術,可以在競爭對手快要追上的時候再申請專利,一方面延長了保護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技術過早地公開而給對手可乘之機。

4)對於前景不明的技術或者雖然有前景,但依靠本企業單獨無法做大市場,可以儘快申請專利,但是盡量採取措施,延遲專利的公開和授權,待具有市場或市場已經成熟的情況下,取得授權,並採取訴訟的方式獲取壟斷市場。

3.1.4如何部署這些專利(專利申請布局策略):

(1) 特定的阻絕與迴避設計

……

(2) 策略型專利

……

(3) 地毯式專利布局

……

(4) 專利圍牆

……

(5) 包繞式專利布局

……

(6) 組合式專利布局

……

(7) 隱藏式布局

……

(8) 干擾式布局

……

企業或研究單位在思考要採取哪種專利布局模式時,可以從專利布局的深度及廣度來考慮。就深度而言,某一技術領域基本專利到相關的配套/衍生專利共同形成堅實的保護網,則可建立技術壟斷的地位,這通常需要長時間的耕耘才能達成。

就廣度而言,與基本技術的可能應用範圍中廣泛的獲得外圍技術的專利保護,則可使得保護範圍更加完整,有利於主導整個技術領域和市場的走向,但若預期的應用範圍很廣,想要囊括所有相關技術的投資成本可能很龐大。

3.2專利利用策略

專利利用策略包括對本企業申請獲權專利的利用和對其他企業專利的利用及其他企業利用本企業專利三個方面。具體策略的選擇、運用、組合應科學分析本企業與競爭對手或者合作方的企業規模、企業類型、企業業績、企業信譽、企業技術實力、企業品牌實力、企業信息能力、企業發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在實踐中靈活地選擇和實施。

1. 專利獨佔策略:

……

2. 許可實施和許可使用策略:

……

3. 專利與產品相結合的策略:

……

4. 專利與商標相結合的策略:

……

5. 專利投資策略:

……

6. 交叉許可

……

7. 專利協作

……

8. 引進專利

……

9. 專利收買

……

10.專利出售

……

11.專利回輸

……

13.專利與標準相結合的策略

……

3.3專利防禦策略

在其他企業進行專利改進,或者其他企業的專利妨礙了本企業,為保護本企業,使本企業不受損失或使本企業所受損失減少到最低,需要採用專利防禦戰略:

1. 專利地圖

……

2.
文獻公開

……

3. 異議干擾

……

4. 異議獲取技術信息

……

5. 外圍專利

……

6. 繞開權項

……

7. 權項落空

……

8. 先使用權

……

9. 引進、收買、取得實施許可專利

……

10.期滿使用

……

3.4專利信息利用策略

……

3.5專利保護應急和預警機制

……

企業專利保護應急和預警機制至少應包括下列各項工作:

……

6.制定企業專利申請、專利技術利用、專利權許可與轉讓方案。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具體內容主要有:

(一)了解競爭對手在做什麼?

……

(二)對自主專利權的產生、專利技術的利用和保護的措施,特別是對自主專利權受到侵害時的反應.

……

(三)專利權和技術秘密的管理.

……

(四)被訴侵犯專利權的應對.

……

(五)警示發布

……


推薦閱讀:

2016年 有哪些科技酷公司?
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比如:FLAG)一般用什麼印表機和其他外圍設備?

TAG:知識產權 | 專利 | 科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