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商業化你怎麼看?

1.

近日,在「奔跑吧,兄弟!」節目中,「跑男」們在杭州博物館展館內玩起了「撕名牌」活動,而鏡頭中不斷閃現的館藏文物,令許多觀眾揪心。

2.

24日,某地產公司在南京博物館大成殿開發布會,並請來影星成龍坐鎮,但僅一天該博物館負責人就被停職。這一事件被網友稱之為「神結局」。


1.第二個例子,應該不是商業化的問題。南京博物館大成殿是文物保護單位,在其中攝影攝像搞活動是要報文物部門批准的,而成龍參加的那個活動並未履行報批手續,所以是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可嘆媒體基本上沒就真相作出梳理就妄加解讀,最後反而把事實扭曲了。

2.從機構意義上來說,博物館是不能商業化的。重申一下國際博物館協會為博物館做的定義「博物館(museum)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的定義,2007年(據法文版譯出)」。其中「非營利性」和「商業化」是矛盾的。然而作為行為角度來說,博物館並不排斥適當的商業行為,博物館將商業行為看做是一種傳播的方式,商業行為可以提高博物館的傳播效率和效能;而且商業行為的盈利也可以給不寬鬆的博物館財政帶來一定的好處。博物館商業行為的特點是:盈利不分紅而用於博物館業務開展;要符合博物館的宗旨和道德。「跑男」在博物館展覽中舉辦帶來的爭議,就是因為這種行為會給展品帶來不必要的風險,而且容易通過粉絲效應引起模仿——但是這種行為是違反博物館參觀禮儀的。

3.不同社會文化背景,對博物館進行商業行為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國外的一些做法,換到中國來,很可能就是不恰當的。譬如在展廳內舉辦宴會,國外的一些博物館並非國家所有和舉辦,財政來源為董事會、基金會或者會員的捐贈捐助,所以這種行為是換取博物館生存和發展必須的因素,而且繼承自西方的宴會傳統,所以是得到社會認可的;但是在中國的國有博物館中,這種行為就會被認為是對文物的不尊重而遭到反對。

4.從博物館發展史來看,西方博物館的誕生和發展被視作是結束貴族對知識的壟斷,促進社會公平的歷史進程。可參考拙著:現代博物館的先驅——紀念法國大革命締造了盧浮宮博物館 - 博物館的嘆息之牆 - 知乎專欄 。如果商業化超出了限度,其實會形成一種基於財富的社會不公,這種不公實際上是在為新的貴族的形成張目。作為公共社會(或曰市民社會)的博物館。是有義務反思自身的社會定位和社會道德的。


謝邀,類似的新聞有很多啦

博物館類別太多了,特別是國內和國外在功能上其實區別很大,國內的博物館很容易和藝術館,當代藝術博物館,名勝古迹,宗教寺廟,紀念館陳列館混為一談,很多地方本來就是一個地點N個單位一起辦公,要麼一個地方N塊牌子,XX宮裡套著博物館,XX博物館裡藏著XX藝術館,還有一堆私營美術館藏在高端酒店地產商銀行背後,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跑來跑去看到博物館博物院文物局都覺得一個樣。

所以說到商業化,商業社會必須的嘛,博物館也一樣。私營美術館博物館自由度更高,公立美術館也要學會擁抱時代變化嘛~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我真的什麼都沒說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賓大博物館把中國文物展廳出租為婚宴場所一事?
天津有哪些適合周末去的博物館?
為什麼恐龍、天文、科技等展覽往往是針對小孩的?
你逛過的最棒的博物館是哪一家?
你在博物館買到過哪些令你心動且滿意而歸的物品?

TAG:博物館 | 商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