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這種生活方式是如何從一種失敗的社會生活現象轉變為成年的標誌的?
城市的單身亞文化是如何促成個人主義的?
不是提供答案,僅是參與討論
我想你說的獨居應該是說一種持續的、自覺的、主動的獨居。不是非自願的孤苦伶仃。
1. 我想這種認識轉變是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向後現代社會轉變過程的產物。
傳統社會成年也不會離開大家庭。現代社會承認的合法生活狀態是婚姻,獨居是婚姻的準備狀態。那麼,獨居在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確實會被認為是失敗,或者尚未成功的狀態。認為獨居是成年標誌,暗含它是一種成功標準的意思。只有在後現代社會,(持續的,自覺的)獨居才被認可為可以接受的吧。
2. 這種轉變的社會條件
基礎的是個人能夠掌握自己的經濟生活,此外,社會保障能保證獨居的人物質生活不會太凄慘。具備這個基礎條件,下一步才會有文化上的認可。包括社會的文化認可和個人的自我認可。經濟市場也會提供相應的商品。文化和商品,分不清是誰先出現的。我傾向認為是相伴出現。這些條件一併形成一個肯定獨居的氛圍。(雖然我認為這種氛圍在中國不常見)此外,社會機構從面向集體服務,轉向面向個人,承認了個體是存在的,這是個體化的過程。也是一種條件。我從條件的角度說,也算是回答了「如何」的問題吧。具體的「如何」就要翻各種實現這種文化改造的作品和話語了。3. 個人主義和獨居亞文化我認為個人主義和獨居亞文化,大致在同一層面上(前者是一種價值傾向,後者是一套與前者相符的文化),都是社會個體化(結構性原因)的結果。它們倆之間,更可能是個人主義催生了獨居亞文化。最近在借運營「雲團伙」公眾號的機會,把自己當作小白鼠來「研究」獨居生活和工作,命名為「一個人研究室」,以下第一篇文章來回答此題。
空巢青年進化史
我們才沒有被遺忘,我們明明是進化的巔峰
前一段時間,被一篇名為《你也是城市空巢青年嗎》的調查報告命中,遭受一萬點暴擊。
感覺自己被5447次表態所代表,成了被世界遺忘的弱勢群體。
插圖來自好奇心日報
心塞了50秒之後,想想自己剛剛做完的牛肉飯,比吉野家的味道好了不是一點半點。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獨自生活不僅不慘,還自由著呢,開心著呢。
個人經驗不算數?有厚厚一本書研究為證。
這位大叔深度採訪了超過三百名處於不同年齡和社會階級的獨居者,經歷了漫長七年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單身社會 》
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美]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Eric Kbinenberg,成書於2012年
獨居者確實是這個時代產生的新物種,
但並非被遺忘的那部分,
恰恰相反,我們是被時代選中的一群。
在經濟、生活和文化都極其繁茂的瑞典,人們已經在享受獨居生活啦!斯德哥爾摩是世界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60%的人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有著高質量的生活和豐富的社交活動,而且更關心公共價值,能更好的維護與享受親密關係。
當被問及「為什麼這裡有這麼多人獨自生活?」
他們的回答是:
「因為我們有能力這麼做。」
翻翻每年的宜家家居手冊就能明白,這家瑞典公司從來都沒有忽略過「一個人住」這件事。那些一個人住的房間場景,總是讓人慾罷不能。
——這麼便宜,卻能活得這麼有范兒~
這就是人對生活的熱情爆發出來的瞬間。
沒在宜家賣場里思考過人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生活。
宜家家居2017年傢具手冊截圖
北歐的挪威、芬蘭、丹麥,幾乎有40%-45%的住戶獨自居住;
在美國,獨居人口占戶籍總數的28%;
而在重視家庭的日本,這個數據是30%。
它們都是生活水平和社會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
即使獨居已經快要從一種生活方式變成時尚潮流,人們依然很難接受。
畢竟一直以來,家庭而非個人才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基石。
生物學家們說,在猴子變成人類之前,群居就意味著安全與保護,我們不僅需要與別人住在一起,也樂於建立親密的社交關係。
而獨自一人的生活,對於那個時代的人是一種終極的修行,或者懲罰。比如有一種極刑,名為流放。迪士尼動畫《泰山》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幸失去了家庭,那也得再找一個,不管是不是同類
要說獨自修行最為成功的青年,莫過於古印度青年喬達摩·悉達多,29歲的他拋棄王太子的身份,離家六年,身形消瘦,形同枯木,終於在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之後,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
佛陀的圖片太久遠了,來張黃教主的背影,孤絕
離群索居是通往知識與神識的最重要方法,
但普通人終其一生,都囿於家庭的框架、傳統的約束和鄰居的監視之中。
時間行進至中世紀末期,除了農業,城市中的交換和手工業對經濟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為了學一門手藝,十四五歲的你將離開父母兄弟,寄宿在師傅(Master)家中。從在作坊里打下手到照顧師傅的日常起居開始,直到能完成一件被認可的作品,你會從學徒(Apprentice)成長為被城市所接納的自由人(Freemen),然後全國遊學,進入不同的高級府邸演奏、表演和製造,或者開一間自己的作坊。
中世紀的麵包房師傅和學徒
雖然,在獨立於社會的過程中,你還是依附於他人的經驗和領地,但血緣和地緣不再那麼不可或缺。
伴隨著機器隆隆的轟鳴聲,工業化和城市化開啟了人類對地球表面最大規模的改造。
你離開家鄉,擠進圍繞工業區建成的宿舍。
這是完全不同於傳統住宅的形式,一個個房間沒有圍繞著家庭式的「精神核心」進行組織,而是均一地為每個人提供著空間。
1952建成的馬賽公寓,由23種不同類型的337個「居住單元盒子」組成,並有商店等公共設施和屋頂花園
你和你的鄰居很可能沒有任何關係,他們不是你的親戚或者舊識,也不是你的師父或者工友,大家沒有什麼交集。在城市發展的洪流中,你們是」匿名「的。
看似不近人情的居住方式,實際上是個體時代的開幕式表演之一。
「在人類歷史上,個人第一次成為了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單位。」
這種匿名,也解放了被傳統禁錮的自我,現代思潮開始為個體崛起正名。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都市型」個體,每個人生而具有特殊性和不可複製性——這是自由的本質。追尋成功和快樂並不依賴於將個體與他人相連,相反,這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向個體完整展現群求其他更好選擇的機會。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紐約格林威治村「聚集了一群以離群索居為自豪的怪咖」,他們創造了波西米亞和嬉皮士文化,見證了當代先鋒文化和公共生活的興起
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那麼肯定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這種解放的意義。
你不僅開始獲得受教育和平等就業的機會,還有權決定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生育選擇。
女性對於自身權益的主張,也徹底改變了當代兩性之間的關係。結果便是人們更晚結婚,從青年過渡至成年的過程更加漫長,而分居離婚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也不再是道德不能容忍的批判對象。
當代文化致力於讓每個人為自己謀求最好的結果。
不管朱莉是否跟皮特在一起,她都值得繼續被人喜愛,因為她曾經愛過和努力過,並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和我們的前輩相比,我們的生活被前所未有的離散著。
你在A鎮出生,在B市上學,又來到北上廣工作。你住在通州,上班在朝陽,周末在東城。
你的微信群簡直就是多維世界的具象化,小學同學群、初高中校友群、大學宿舍群、工作群以及各種約架群和約伴群。
大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你也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通訊方式的變革,讓我們即使獨自在家,也能更全世界的人交往。大規模的城市化,聚集起各式各樣的人,只要走出家門,就能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其他人。你可以隨時尋找一個新的世界,因此你擁有無限探索的自由。
在這種離散里,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也不再必須歸宿於一個家庭,生活狀態和身邊的人會變化,承諾也未見得是永久的。
甚至,在社交噪音過載的年代裡,創造獨處的空間,以及學會如何獨處,反而顯得更加重要。
所以,邏輯是這樣的:
經濟發展給了我們獨自生活的基礎 → 道德發展給了我們獨自生活的許可 → 一個人的發展漸漸脫離穩定框架的束縛 → 走向一個平面的世界
我們看起來踏上了漫漫獨行之旅,而實際上,我們有更多的觸角與這個世界相連。
那麼,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可能成為喬達摩·悉達多呢?
我不一定始終選擇獨居,
但我有選擇它的權利。
這才是社會的進步,不是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雲團伙」,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一個是找不到別人一起,一個是能找到但不想找
說說我的經歷 今年26歲 從初中開始住校,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外獨居(雖然家和現在住所也在一個城市),不是沒考慮過回家居住,可以省去房租、餐飲、日常開支的大部分費用,但就是抱著那種不虐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變態的心情。有句話說的很好,當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之後,就很難去將就。獨居,意味著可以無所顧忌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不用在意他人感受的只取悅自己,可以一個人深夜發獃就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說白了是喜歡這種自由吧,雖然也有深夜一個人落寞的時候,可是比起自由來說,這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一個人居住久了,才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問得真有意思,問題就定義了獨居不好是嗎?我沒覺得不好啊。
當你覺得獨居是一種失敗的生活方式時你的心靈是空虛的,當你喜歡上獨居時說明你開始喜歡獨自思考,開始喜歡心靈深處的東西,那時你的心靈就不在空虛了。
我曾經也有過獨居的充盈感 但現在也是兩個人一起的甜蜜生活
畢業後獨居的一年裡 並沒有覺得孤獨 而是發現生活如此多彩 我會去爬山去跑步去旅遊做手工看書看電影種植物等等 也會睡到日晒三桿會蓬頭垢面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會心血來潮穿著睡衣就去樓下買雪糕會追劇到破天荒 十分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也從沒想到過原來我一個人可以活的這麼開心阿
當然 這裡面也會出現問題 比如家電壞了要想辦法等 可是等你把這些生活上所謂棘手的問題都處理好了 你會發現原來我自己也可以處理這麼多事情啊 我一個人也可以很好的生活啦
所以獨居不可怕(不過獨居女生還是一定要小心壞人阿)
這是生活的一種賜予 你要學會去享受它
雖然被男票收了後就開始兩個人一起做這些事情 會多些不一樣的感受
但我依然懷念我的獨居生活
人類本身就是一種群居性動物。群落使我們繁衍至今,群落也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我們這個物種。我們的基因里有群落生活,聚居這樣的元素在。
在大自然中,群居動物往往是偏弱勢。肉食性動物,或者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一般很少群居。參考獵鷹,獅虎等物種。
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經過不斷的摸爬滾打,現在已經成為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了,難道還需要群居來獲得保護嗎?回答是,需要。但這一種保護已經不是對抗天敵性質的保護,而是人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正如獅虎也不是永遠獨居,人類也不是成為食物鏈最頂端之後就放棄了群居。
獨居這一方式成為失敗的社會現象是因為人們對於別人行為的迥異而作出的反應。比如,過年時候,沒人拜訪,孤獨無助。其實如果沒有過年這一環境因素,孤獨感會削弱很多,正因為過年的就形成了強烈對比。於是就有了這是一種失敗的人生的體驗。其實在孤獨這本身看來,者早已經無所謂了,享受孤獨也許已經成為生活方式。作為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這是我基因里傲嬌的部分。
題主所說的獨居成為成年人的標誌,也不過因人而異。你覺得高深莫測的獨居世外桃源的高人,某人看來就是逃避生活,不敢面對生活挑戰的失敗人生。過好自己就行。
說到最後,貼一句李志《梵高先生》的歌詞。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不管你擁有什麼。
大環境變化引發,安全感獨立性增加,刺激經濟消費
剛剛寫了一大段話 分析有點文不對題獨居並非是失敗的生活現象 ,也並非成年的標誌。人是群居動物,只是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略有不同。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獨處。喜歡熱鬧的人從交朋友聊天獲得能量,而喜歡獨處的人從思考中獲得元氣。但是,即便獨居的人也需要和人交流,人是社會性動物,無法脫離成個體。成年的標誌個人認為無非就是滿了十八歲。成熟的標誌可能是變得包容和淡然,沒有具體的東西來概括。大城市可能單身的人會更多。原因我分析有如下:1,工作太忙,沒有太多時間交朋友。2 圈子太小,每天兩點一線,沒有機會認識新朋友 3 大城市不容易交心 4 懶得去認識新朋友 單身亞文化促成個人主義?沒覺得個人主義跟性格有關,強調個人感受的容易造成單身倒是真的。
推薦閱讀:
※在全球性的遊戲中,是否發生過因現實映射而導致的群體衝突?
※為什麼曾經的卡帶遊戲能給小時候的我帶來那麼多快樂,感覺那麼好玩,現在的手游卻玩著玩著就沒意思了?
※如何用《烏合之眾》一書中的理論分析賈玲事件?
※為什麼有人想做「清醒夢」?
※室友老是模仿我,但我們從來不說話,她總是用餘光打量我,模仿我的動作,被我發現了,怎麼辦呢?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