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遣唐使啥都學了就是不學唐朝當時的科舉制呢?

謝謝大家,鄙人虛心求教


因為日本是貴族聯合的體制,當時的大和朝廷並不比其它氏族強太多。況且科舉制需要一個社會識字率,你認為一個當時普通民戶還在住我們國家半坡式住居的日本就算實行了科舉制又有多少人才能為朝廷所用呢?為什麼查理曼會把法蘭克的政務交給僧侶而不是我們常識中的文人呢?因為整個法蘭克帝國只有僧侶才懂得書寫查理曼本人會閱讀但就沒學會過書寫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奧托一世也是因為識字率的問題借用了教會的教區概念將政務交給大主教


日本並非沒有仿照唐朝實行科舉制度。相反,日本實行科舉的時間比朝鮮、越南都要早。

奈良時代于大寶元年(701年)頒布《大寶令》,仿照唐朝科舉確立貢舉制度,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四科及醫、針兩科。貢舉考試由式部省主持。

進入平安時代後,依然實行貢舉制,但由於貴族勢力上升,科舉制難以在日本鞏固,10世紀後,進士科便已廢絕,科舉制也為貴族把持,並且只是根據資歷名望,而非真才實學,科舉制度事實上已經名存實亡。1177年,大學寮被焚毀後再未重建,貢舉制度遂徹底廢除。

所以日本古代並非沒有學科舉制度,而是由於日本國情跟中國完全不同,所以科舉制度根本無法生根發芽。其實不但科舉制,日本從中國學習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沒有在日本真正生根。日本真正仿照中國制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制時期非常短暫,只有奈良時代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從平安時代開始,隨著攝關政治以及院政時代武家勢力的崛起,日本變為了一個跟中國的中央集權帝國完全不同的封建制國家,隨後進入幕府時代並一直延續到近代明治維新。

所以所謂日本仿照中國,其實更多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日本的國情跟中國完全不同,發展軌跡也完全不同。至於為啥不同,這裡就懶得再多加闡述了。


科舉制度的目的就是給你洗腦然後維護帝國疆土的完整,給你洗了腦你就會自律思想僵化;發配邊疆建設和擴張領土。只要有起義或者其他違背帝國建設的想法你就會想到四書五經會想到我是個君子不能做小人之事。

而日本是個封建國家鳥屎那麼大點地方根本不用科舉來禁錮思想;開疆擴土什麼的。

咱們古代知識分子頭懸樑;錐刺股咬住牙堅持有朝一日能夠做個官光宗耀祖不用低人一等的時候人家日本學了咱們的茶文化花道服飾以及圍棋這些自由奔放陽春白雪的東西。

咱們的科舉制度太監文化日本人都覺得可怕至極這些違背人性,倒不如喝喝茶賞賞花唱唱歌跳跳舞自在反正海島之國也沒有外敵侵入我幹嘛要學你們那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徽,家族紋章都不簡潔靚麗?
西歐怎麼有這麼多小國家?
如何看待馬前卒的《唯物主義歷史規律的結束與共產主義的興起》?
狼與辛香料,對中世紀歐洲的描述有多準確?
中國歷史上可以稱之為食神的有誰?

TAG:日本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科舉制度 | 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