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戰艦艦橋為什麼那麼高?
處女問,大家多捧場。在看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不明白為什麼從大正後期開始戰列艦艦橋好像忽然一下子變得特別巨大,三十年代後更是。個人感覺從陸奧號開始,到大和武藏更是堆得小山一樣。上面都有啥呢?不太理解,請幫解釋解釋。
=========================分割啦====================再補充一下問題。首先,能不能解釋下與海軍假日前的艦橋相比,裡面都多了些什麼?感覺不像會是只有瞭望台就堆那麼高。此外,大家都說是要先發現敵人用,這方面我還有一些疑問。
雖然沒有雷達,但30年代後,用飛機、潛艇已經偵查已經是常態了吧,對於輕易過百公里的偵查半徑,戰列艦的艦橋高點又有什麼用呢?此外感覺戰列艦一般位於編隊中心位置吧,它的艦橋高就更沒必要了。此外,達瓦利希熊(謝謝你的認真回答)說是為了九段漸減戰略,可是這就更沒必要為了先發現敵人而加高了。因為九段漸減的前提就是美艦從本土出發開始,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中,甚至艦隊決戰當天早晨還要進行一次(即第9段)漸減攻擊。也就是說,沒必要像日俄和甲午那樣索敵,那建高瞭望還有什麼用呢?
日本戰艦艦橋這種結構叫「塔式艦橋」,以看起來特別高大著稱,算是日軍傳統,設計時是有其戰術目的的,並不是無意為之。
塔式桅樓最初的出現是在一戰結束後,根據觀戰武官帶回的一戰海戰經驗教訓,日本海軍決定停止對慢速戰列艦和高速戰巡的追求,建造重防禦的新型高速戰列艦―――長門級。長門級採用了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410mm主炮,並為遠距離炮戰觀測彈著點、觀通和指揮的需要,設計了高大的塔式艦橋。之後日本海軍主力艦都按照這個樣式進行建造。最後的作品―――大和級的塔式艦橋高達45米。
之前服役的主力艦,比如金剛、伊勢級,早期採用的是類似英國軍艦的三腳桅,搖搖欲墜的寶塔是在不同時期的改裝中,以原來的主桅作為基礎,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的。
而塔式桅樓能夠在日本發揚光大,延續至二戰結束,與日本對美戰略戰術變化、技術水平相對落後息息相關。
日本在打贏了對馬大海戰後,將其奉為圭臬。日本海軍將美國海軍作為新的假想敵後,由於日美國力差距比日俄還要大,日軍設想「以逸待勞」,在日本近海(小笠原群島)和勞師遠征的美國艦隊進行大決戰,翻版「對馬海戰」,制訂了「迎擊決戰」設想。
1922年簽訂的《五國海軍條約》使日本海軍與美軍的主力艦對比只有3:5,勢均力敵迎戰美國海軍的設想破滅。於是日本修正「迎擊決戰」戰法為「九段漸減作戰」,不單純依靠最後的艦隊大決戰,而是利用潛水艇伏擊、驅逐艦夜襲、陸航空襲等手段,分段逐次地削弱美國艦隊。等到了預定戰場,兩家主力艦實力也就差不多了。在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的勝算比較大。
戰法定好後,日本海軍的特點就很明顯了:優秀的偵察能力、較高的航行速度、單艦的強大火力、嚴酷的訓練強度。
日本海軍認為,必須保證「先敵發現」(比如特色的「貓眼」),「快速集結、追殲打擊」(他們倒是沒怎麼考慮撤退),單艦質量優勢以及技術精湛的水兵隊伍。而居住的舒適性、航行的安定性和人員的休息放鬆都屬於可犧牲的範圍之列。
為此,在雷達技術不受重視的年代,只有靠加高艦橋「站得高看得遠」,最終形成日本戰艦上獨具日本特色的塔式桅樓。
另外說一下,單艦的火力優勢和嚴酷的訓練這兩個特點給執拗的日本海軍也帶來了不小的「驚喜」―――「昭和海軍三大事件」基本都與這幾條有關。
一是「友鶴號事件」,1930年簽署的倫敦海軍條約對排水量600噸以下的艦艇的建造數量沒有限制,日本海軍鑽空子建造了「千鳥」級魚雷艇。並在535噸的船體里塞進了3門127毫米艦炮和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速度達30節!(這完全是千噸以上驅逐艦的配置)。這樣變態的設計造成質量中心和浮力重心基本重合,穩定性(日語稱「復原性」)極差,軍艦變成了「大頭娃娃」。 1934年3月12日凌晨,友鶴號隨旗艦「龍田」號輕巡在九州島西部開展夜間訓練。在因風浪過大返航途中,「友鶴」號傾覆,距其竣工僅半個月。全艦僅16人生還,艇長岩瀨奧一海軍少佐(海兵48期)以下100人死亡或失蹤,外搭事後因壓力過大病死的造艦天才藤本喜久雄。「友鶴」號事件後,日本海軍立即組成了調查委員會,結論是由於小噸位艦艇搭載大量武器導致重心過高,最後傾覆,事故完全是由日本海軍不合理的造艦要求造成的。
二是「第四艦隊事件」,1935年9月26日,在海軍中將松山元的指揮下,臨時編組的第四艦隊進入青森縣八戶海域參加海軍大演習。 駛往演習海域途中,在岩手縣海域遭遇超強颱風引發的巨浪,造成特型驅逐艦「夕霧」號、「初雪」號的艦艏斷裂,以及包括航空母艦「鳳翔」號、「龍驤」號在內的17艘其他船隻受損、56名水兵死亡的事故。事發後,演習被迫終止。引以為傲的特型驅逐艦的艦艏被大浪切斷使得日本海軍大為震驚,野村吉三郎海軍大將帶領的調查委員會發現,由於片面追求艦艇火力而忽視艦體強度和儲備浮力的問題是導致艦隊受損的重要原因。
三是「美保關事件」,在1927年8月24日的夜間訓練中,輕巡「神通」號、「那珂」號先後和驅逐艦「蕨」號、「葦」號相撞,其中5200噸的「神通」號巡洋艦把「蕨」號驅逐艦從當中一切為二。4艘軍艦上共119人死亡。經過調查,長期晝夜不分的訓練(著名的「月月水火木金金」)使官兵極度疲勞、集中力的渙散、判斷力的下降是造成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針對題主補充部分說一下
題主已經明白違章建築搭得越高就能夠發現越遠的敵人,這只是一個粗略的目標信息,己方飛機、潛艇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當然信息傳遞的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在沒有數據鏈的時代是個問題。
然而戰列艦是用來揍人的!!!
因此違章建築更重要的作用是墊高射擊方位盤、測距儀和火控雷達,獲得精確目標信息引導艦炮射擊。早期雷達測距很准,但是測向精度還不如光學。簡而言之就是瞄的越遠打得越遠。
如果要超遠距射擊就需要用到水姬校射,輔助觀測彈著點(參考鴨華號在35000碼距離對反補王野分的射擊)可是從各種意義上來講水上飛姬都是很嬌氣的,用起來也麻煩。除了面臨信息傳遞問題還可能有敵方防空火力干擾,總之就是逆風局不好用。
所以堆高違章建築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畢竟誰也不想20000碼開外就要彈射水姬了。水姬校射只是用在順風局不浪費艦炮射程。
對於缺乏各種雷達搜索基本靠瞅的IJN來說,違章建築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在頂部布置防空指揮以獲得足夠廣闊的視野和大菊觀,所以從一樓到屋頂花園都塞滿了人。
因此,即使都是在風平浪靜的太平洋,low逼IJN就只能搭違章建築,美帝粑粑就能只搭方尖碑
補個圖,扶桑姐姐獻身說法~是時候黑一波扶桑了。
當時艦炮射程已經能打到地平線外面去了,所以堆高點可以看的更遠
站得高看的遠啊,那時候也沒有對海對空搜索雷達,航母上也沒有帶足夠的偵察機,很多時候空襲什麼的都要靠肉眼
推薦閱讀:
※F22為什麼遲遲不能大規模列裝部隊?
※如何看待新政策導致大家像狗一樣爭奪所謂的"分數"?
※怎麼看待F35很可能機動能力不足的問題?
※請問10架F35B戰機從美國如何到達日本岩國基地?橫跨飛躍太平洋?
※如何看待F22真機出現在新加坡航展?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