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讀書人真的比現代人努力得多嗎?考試動腦程度如何?


和大家印象中不太一樣的是,其實古代的學生跟現代的學生,在心態上並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有大傻子,也有二傻子,有的很是聰明,有的則笨得出奇。有些同學,學了幾十年,作文水平依然處於小學二年級的階段,因此經常出現大齡小童生,年芳七十八。

他開篇寫道:

秋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和周澤欲來到人民公園玩捉迷藏。首先,是他先藏,然後,是我再藏。大家在一起玩的很爽!

作文水平大概是這樣的。

老師看到之後,心想:

我操……

蘇軾八歲上小學,孫思邈七歲上的,上學頭一項任務就是練字,有專門字帖和識字書籍。

有的人家家教好,早就把字練好了,有的不行,需要從零開始。

練了兩年,寫字依然論坨。

像這種同學,就會挨揍。

這就是傳說中的「書丑得鞭」,翻譯成現代文的意思就是「因為寫字難看而挨揍」,抽得他哇哇地哭。古代期中考試也是分等級的。《笑林廣記》里有這麼一個段子:一考生考前拜春哥,嘴裡是這麼嘟囔的:「求保佑啊求保佑,保佑我抽個上上籤。考個六等是上上,四等算是下下籤。」廟祝納了悶兒了,問他:「這位同學……四等只是杖責,如何反是下下籤?」考生表示:「你不知道,六等勸退,極是乾淨,若是四等,老師看了我的作文,我豈不會被打死!」

像這種學生,考試一般都夾帶作弊。

古代科舉,考的雖然都是四書五經裡頭的東西,但文章內容卻是抄襲不來的。因此所攜帶的四書五經資料基本都是帶著朱子等注釋的版本,有助於理解題目。若說考試動腦,唐朝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幾十個專業,各有不同的側重,宋代減少科目,重論、策,明清八股取士,到了清末那幾年,又恢復策論,考題上常常出現「世界局勢如此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一類的題目。實際上,古代科舉的考題,尤其是策論,與現在的公務員考題極度類似。和現在的學生不大一樣的是,通常情況下,古代窮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讀書的料,你爹早就讓你下地幹活去了。如果是讀書的料,你爹就是砸鍋賣鐵也願意供你讀書。


自隋朝大業四年(607年),隋煬帝以「策」取士以來,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廢科舉。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演變趨勢,應了一句老話:「把複雜的東西搞簡單,那是能耐。」複雜的科舉,考法越變越簡單,就是為了考能耐。

考法最複雜的,當屬唐朝,包含門類竟達五十多個,但真正分量極重的,就是兩類考試:「明經」與「進士」。

好考一點的是「明經」,也就是基礎知識考試,核心環節是「貼經」,就是找經典古文,遮住句中關鍵字詞,讓考生填出正確的。跟英語完形填空差不多。難考的是「進士」,主要考詩賦,另外還有「論議」,也就是議論文寫作。還有「對策」,是考時事政治問答,最後考「經義」,也就是默寫古文。

從技術含量說,「進士」的難度大得多。成敗關鍵是「詩賦」環節,不但考文采,更得看考生日常的作品和名望。所以說「明經」考試,唐朝人叫「三十老明經」,也就是說這考試簡單,三十歲考上都算沒本事。說「進士」考試,卻是「五十少進士」,也就是說這門考試太難,五十歲能考上,就算年輕有為了。後來名垂青史的唐朝詩人里,「進士」考試落榜的,一抓一大把。典型如杜甫,寫詩寫到了「詩聖」級別,照樣考不上。

宋朝的科舉改革,一是制度環節,確立了三 年一次的州試——省試——殿試的三級環節,也就是考生們要經過秀才——舉人——進士的晉級道路。

最後一關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這個制度改革,一直被沿用到科舉制度結束。二是考生範圍擴大,不再看門第出身,兩宋329年,中榜者九成以上是平民百姓子弟。還有一些影響到今天的改革,如「糊名法」今天還在用,只是稱呼換了:高考密封閱卷。 考試內容上,宋朝改革更大,「貼經」給廢了,新增了「經義」,也就是寫議論短文。參考書目包括《詩經》《周禮》等儒家典籍,可謂考試範圍廣,知識含量大,書寫難度高。兩宋一百一十八次科舉考試,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兩樣全考,總的趨勢,是詩賦越考越少,經義越考越多。考試的難度,自然也越來越大。

宋朝的「經義」考試,後來幾經變化,終於在明清時代,到達了難度的頂峰,成為公認的科舉最恐怖考試模式:八股取士。所謂八股取士,也就是考試寫八股文。這是一套嚴格到極致的寫作規範:全文分成八個部分,從內容到篇幅都有苛刻的要求。主題更有嚴格限制,每一個觀點,都得遵循大儒朱熹的名著《四書章句集注》,連修辭手法也有規定,文章的後四個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須有兩段對偶排比句子。如此苛刻規矩,好比雜技表演里的走鋼絲,多邁一小步,就是萬丈深淵。

這樣恐怖的考試方式,不管是當時的親歷,還是後來的旁觀者,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明朝人有詩形容得最形象:三場辛苦磨成鬼。雖說誇張,卻也有理,這麼個折磨過程,且不論中榜與否,全程咬牙熬過來的,就真不是一般人。看看明清的牛人就知道,大儒王陽明,大改革家張居正,大英雄鄭成功,大名臣曾國藩……有一個算一個,全是從這場辛苦的折磨里熬過來的。他們後來留在煌煌史冊上,被冠以「大」字的種種能耐,更是從這看似簡單,其實艱辛無比的煉獄中,實打實考出來的。

科舉奇聞

南宋福建莆田人方翥,在紹興八年(1138年)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這麼一

事。會試要考三場,方翥在第三場考試的時候,準備交卷了,突然發現腳邊有個東西,拿起來一看,是一張卷子,上面只寫了本場考試的前三篇文章且文辭通順。但是,方翥很不理解這個考生為什麼不答完後面的題目就扔下考卷出場了。方翥自己答完了,覺得還有剩餘的精力,就把撿到的這張卷子也幫他答完。答完後把自己的和他的卷子一同交了上去。此後,方翥也就忘了幫忙答卷的那個考生叫什麼名字。後來方翥中了進士,在秘書省當正字。一次,他偶然想起了這件考場奇事,就和自己的幾個同僚和賓客談了。賓客當中有一個人和方翥是同年中的進士,聽的時候默然無語。第二天,這名賓客穿戴整齊,非常隆重地來拜見方翥,說:「我當日考試的時候,突然身體不舒服,不能支撐,就搖搖晃晃地出去了,都不知道自己的試卷放在了什麼地方。出來的時候,我已經滿心絕望,誰想放榜時發現自己的名字也在榜上,恍然間還以為是跟我同名同姓的。如果不是方大人這一席話,我還不知道自己的恩人是誰呢。」這名賓客的運氣真是好,遇到了像方翥這樣既熱心又有能力幫他答卷的考生。多數情況下考生在答卷的時候遇到天災人禍,以致身體不支的時候就只能自己承擔了。更糟糕的是,考場就是戰考生之間的傾軋、鉤心鬥角,讓人更是心力俱疲。

來看些極端的考場悲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福建鄉試時,由於天氣酷熱,考生中暑生病,頭場就有四個人死在考場,第二場又有三個考生還沒有考完就病死在號舍中。咸豐年間某次浙江鄉試,一名山陰考生突然發瘋。他不答題,只在試卷上題了兩首絕句,其中一首是:「黃土叢深白骨眠,凄涼情事渺秋煙。何須更作登科記,修到鴛鴦便是仙。」署名是「山陰胡細娘」。「胡細娘回到寓所便死了。光緒十一年浙江鄉試第二場即將開始的黎明,一個考生用小刀在自己的腹部猛划了十幾下,被抬出了貢院。光緒壬寅科(1902年)浙江鄉試,有的考生不堪忍受考場的巨大壓力,直接在考場中自殺。「場中考生死者三人。一死於蛇,一以燭簽自刺,一自碎其睾丸。」那得是多麼巨大的苦楚和壓力,才讓後兩位考生選擇了那般痛苦的死法啊!」

附錄 一張科舉考試題目

光緒三十年 甲辰恩科會試試題

第一場 史論五篇:

一、「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

二、「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

三、「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

四、「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於私第見客論」;

五、「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第二場 考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一、「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二、「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三、「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四、「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五、「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 《四書》《五經》義:

首題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義」。

次題為:「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三題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上面是會試題,下面四道策題是考狀元的:

一、「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將欲任以繁劇,必先擴其見聞,陶成之責,是在長官。顧各省設館課吏,多屬具文,上以誠求,下以偽應。宜籌良法,以振策之」。

二、「漢唐以來兵制,以今日情勢證之歟」。

三、古之理財,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四、「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禮教,以選士,俊士,造士為任官之法。漢重明經,復設孝廉賢良諸科,其時賈董之徒最稱淵茂。東漢之士以節義相高,論者或病其清議標榜,果定評歟。唐初文學最盛,中葉以後,干進者至有求知己與溫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試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正學日著,其道何之從?」

這次科舉考試考的內容很廣。

看來要想做狀元確實不容易的。

政治經濟無所不包。

總而言之,古代讀書人比現在讀書人壓力大得多,要背的,要記的,要理解的,很多很多,也就有有了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科舉考試比高考殘酷的多。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其實古代考試比現在要難太多,當然,相比現代,古代只要讀書好,真是鯉魚躍龍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古代讀書人。拿明朝舉例吧,只要會試之中考中進士,尤其二甲以上,那真是前途無量,進翰林,之後仕途順利都是三品大員以上,放現在就是省長級別了,當然,牛逼的還能進內閣,「非翰林,不入閣」,內閣大學士就是宰相了,這是最良好的仕途,當然差點的,在六部觀政幾年,沒後台外放做縣委書記,有後台留中央部委任職。想想我朝,一個縣委書記在地方就是大人物了,可是明朝學者不屑當啊!明朝讀書人,秀才起見官不拜,社會地位極高,若是舉人,可進地方縣級做雜官,比如科長之流。在明朝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是徹底的改變,從布衣變成官身,躋身封建社會頂尖權貴之流,多大的誘惑力!相比之下,我朝現在的讀書又算的什麼出人頭地,即使公務員考第一,也不過小科員做起。與明朝相差太多,不過明朝讀書競爭也很激烈,那麼多人夢想一朝改命,讀書之人如過江之鯽,別說進士,就連舉人也十分難考!惟有基本功十分紮實,熟讀聖人文學四書五經,再結合心中所想,韜略,文采,書法等各項之大成者才有機會勝出!先寫這麼多,寫的文筆比較亂,請大神補充下。


所謂學富五車其實也就是20w字的小說而已,我們早就看了好多車了,比如從小學到大學的教材


感覺古代人想頭比較少,目標也無非是報效國家/改善家族地位/獲得名望等等等等…比較容易堅定走下去。現在………有手機有wifi,等於打開了滿是誘惑新世界的大門,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能不能專註的問題,就比如我現在沒有在讀書而是刷知乎( ˉ??ˉ )


1、左丘晚年辭官,還鄉時攜帶大量史籍並桑杏數筐,決意耕讀傳家。不久雙目失明。

2、西漢匡衡,幼時鑿壁借光,老來雙眼成盲。

3、 著名學人陳寅恪,常年燈下讀書,使視網膜脫離,漸成瞽廢。

4、 導演費穆,常年苦讀,致左眼變瞎。


不是比現代人努力的多,而是在外的誘惑更少,更能專註的做一件事情


總有人把如今高考比作古代的科考………這有點類似於拿大學四級英語考試與GRE去對比。

看取士的數量就可以簡單的對比下古代科考與如今高考。古代正常三年一次會試,不過取士三百多人。拿到高考上來說,就是三年的畢業生一起考,你要考全國前三四百。這還不計較之前遺留下來的舉人。簡單估計就是要你高考得考到省狀元吧,才能等同於進士。然後背景不夠硬的就是分配當縣委書記。

如今高考,考上清華北大估計也就最多等於當年舉人的級別。這樣看就能大概知道到底有多難了。所以也就可以想像古代中進士那些人得要多麼刻苦了。


范進只是中了個舉人就瘋了


古代考官,考上了一定的職稱就開始往官僚系統走了;現代主要是考學,考上了之後才有資格考各種,尤其是考官、國考。


現在知識的深度要高很多,但是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探討平均值比較有搞頭。

論智力工作能力,現在的考試主要考查智力,所以差距很大。但是古人對思想和制度的認識跟現代人差距不是很明顯,因為我們日常的思想和意識科普工作很難開展。(一個科學家在智力工作能力方面是秒殺沙縣小吃老闆娘的,但是就情感思想意識方面來說,明顯沒這麼大差距。)

解決問題的能力,古人是遠不及現代人的。日常人掌握的知識水平是四百年前人不可想像的。

動腦是個挺主觀的詞,由於人腦沒多大的進化與現代人應該差不多。

說到努力,那最好能列出實際數據來反應考試的競爭勝出率。個人感覺現代人比古代人競爭激烈的多,所以現代人應當努力的多。


古代科舉考試是寫文章,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少動腦也想不出好文章。努力程度可以參照《送東陽馬生序》


古人讀不好書 得種一輩子地 現在人讀不好書 出人頭地的方法還有很多 當然古人更辛苦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施瓦辛格擔當三星堆文化全球宣傳大使?
印度泰姬陵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
古代 羅布泊與黃河之水淵源相通?
怎樣寫中秋祝福不被吐槽?
中國有哪些好看的歷史人文紀錄片?

TAG:歷史 | 科舉制度 | 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