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現代啟示錄》?


2:23:23處,船長抱住主角的脖子。

我受了致命傷,馬上就死了,肯定,好怕,不過馬上就過去了,睜眼看到主角,TM的是你把我帶到這來的,是你說他們只是投玩具的,這隻長矛TM的是玩具?你也試試,試試呀,MD試試呀,殺美國人犯法是吧,我TM的馬上就死了,管你是美國人還是螞蟻,來TM的陪陪我


本人看的是電影天堂300分鐘完整版,更加可以感受到戰爭中的莫名荒誕與人性扭曲。

執行特殊任務的小分隊用兩桶燃油換得了輪番與《花花公子》封面女郎交配的權力,而女郎們一面坦然接受各種輕侮一面喃喃細語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像普通女孩一樣的一些小情緒。

小分隊攔下一艘越南漁船檢查,為了搶奪一隻可愛的小狗而用機關槍屠殺了一船漁民,黑人舵手良心發現想要把重傷未死的女人送去救護,然而主官不由分說一槍了結。

法國殖民者在戰爭中聚攏家人保衛私產殺北越殺南越殺美國人誓不言退,美軍上校為了更舒適的衝浪環境而召喚轟炸機在叢林邊緣沿線扔汽油彈,將軍為了凸顯保持道路暢通的政績命令士兵們晚上把橋炸斷白天再修好。一名美國隊長在叢林深處建立了個匪夷所思的獨立王國卻又懇求一死以謝天下。

整部片子瀰漫著一種迷幻夢幻惶然恍然的氛圍中,這種氛圍在法國殖民者的女兒寬衣解帶袒胸露乳靡蕪相誘時達到頂峰。如此高B格的三級片容易讓人聯想到妮可基德曼的《大開眼戒》。

格調偏低頹,但不管怎麼說,這是一部真正的電影,只是不知道153分鐘的公映版,適不適合跟家人一起看。


現代啟示錄

1955年,受冷戰格局影響,美國政府決定介入南越(資本主義陣營)與北越(社會主義陣營)政權之間的角力,這便是著名的的越南戰爭。到1975年戰爭結束為止,美國共傷亡34萬人,越南則傷亡1400萬人;但結果卻是北越戰勝了有美軍支持的南越。美軍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部分來自於國內輿論帶來的壓力:老一輩們日夜等待孩子回來,等到的確是一排排棺材;年輕一輩開始示威遊行,甚至與政府武裝直接發生衝突;人們開始消極地抵抗以政府為代表的「秩序」,嬉皮士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從音樂、小說到電影,那個年代的流行藝術也多多少少反映了這種情緒。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那便是反戰。

為什麼反越戰?在《全金屬外殼》里,越戰使人喪失了基本感情;在《野戰排》里,越戰激發了人內心的惡;在《獵鹿人》里,越戰破壞了美國自身的價值觀。三部電影著重從三個階段展示戰爭對人的影響:在戰爭前,軍事訓練使人成為沒有思考,沒有判斷的機器;在戰爭中,日復一日的殺戮使人變成了野獸;在戰爭後,噩夢並沒有結束,心理創傷依舊足以毀掉一個人。而在《現代啟示錄》里,越戰更像是一個不詳的寓言。它試圖抽象出戰爭與文明社會的關係;以及在戰爭的陰影下,一個人究竟可以異化成什麼樣——庫爾茲上校便是答案。

啟示錄,即基督教的末日。在這一天所有的罪人將受到審判,神的國將會降臨。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即末日降臨、審判將至之意。與這個充滿宗教意味的名字不同,電影的原作名為《黑暗之心》。該小說講述了殖民時期背景下歐洲人在非洲原始社會的見聞。整個故事基於一個迷人的構想:如果說原始社會的人會被文明世界的繁華與力量吸引,接受現代社會的教化;那麼文明社會的人會不會著迷於原始叢林中的野蠻與神秘,從而甘願作為一個野蠻人活著?

這個問題的答案便是《黑暗之心》的作者康拉德在他的非洲之行中的敏銳發現:歐洲社會與非洲社會,文明與野蠻,它們之間的吸引不是單向而是雙向的。一方面,非洲人在殖民過程中越來越趨於現代化;但與此同時,這些歐洲人也在接觸原始社會的過程中逐漸發掘出自己神秘而非理性的本能。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像從高空俯瞰時那種縱身一躍的衝動,這種本能是如此的誘人,你越是去想,它便越強烈。

那麼在電影中,如何看待「野蠻與文明」這一關係?誠然,相對於越南,美國是更為現代化的一方。但若是把本作中越南與美國的對立抽象為野蠻與文明的衝突,未免有些斷章取義。儘管在故事開頭導演也有意渲染這種文明間的對立與交融:廢墟中的越南村莊,美軍的電視轉播,戰火中基督徒的祈禱,被直升機吊在空中的耕牛等等。但無論是影片中還是歷史上,越南戰爭中的越南絕非一個野蠻的國家,而是已經開始工業化的農業國。觀眾對越南社會的印象也與神秘、非理性等無關。

恐怕在本作中戰爭本身才是「野蠻」的喻體。並非指越南戰爭,而是所有戰爭。戰爭是現代文明社會最接近原始社會的一刻。文明世界對人最根本的教育是約束自我,戰爭與此恰恰相反。而千萬年來文明社會賦予人的道德、美感與同理心,在充滿炮火轟鳴的戰場上中可以頃刻間便可化為烏有;在與同類廝殺方面,一隻猿猴與一個戰場上的人能做的並無區別。正如庫爾茲的頓悟:在戰場上,一個人不需要感情,不需要衝動,不需要判斷,只需要服從於殺戮的本能,而這恰恰是力量所在。

影片的敘事非常有層次感,如同公路片一般:第一站為雲東道登陸戰,第二站遇見兔女郎,第三站都廊橋,第四站法國人的莊園,第五站庫爾茲上校的神秘王國。除了劇情本身,各具特色的影像表現也使段落之間層次分明。觀眾先後經歷了戰場之上的狂熱,狂熱之下的虛無,虛無之中的恐懼。通過對越戰富有層次的展示,科波拉試圖說服觀眾:這場戰爭不僅是非正義的,還是無意義的。任何使這場戰爭崇高化的理由都是可憎的謊言。

然而在這之前,科波拉還有必要告訴觀眾這場戰爭究竟是什麼樣的。影片開始不久,我們便迎來了整部作品最為標誌性的段落:在《女武神的騎行》下美軍的空軍作戰。這種聲畫結合的效果容易使人感到熱血沸騰——或許很符合當時美國渴望參軍的年輕人的幻想,但細想會發現,這種搭配是極具諷刺性的:在如此慷慨激昂的背景樂下,在如此火爆的戰爭場景前,被美軍襲擊的卻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平民。更具表現性的還有指揮官這個的人物形象:他可以僅僅為了衝浪攻下一座越共據點,也可以一邊指揮作戰一邊戲劇性地放著瓦格納的音樂;前一秒親自給垂死的越南士兵喂水喝,後一秒卻全然不顧他的生死。他像個孩童般在戰場上殘忍地嬉鬧玩耍,而令人恐懼的是,他的軍事能力又無可置疑。當他對鏡頭說出「戰爭總會結束」時,我們不禁想問,他究竟是在期待?還是惋惜?

與之對應的另一處細緻戰爭場景描寫是都廊橋夜戰。不同於前者雄厚的力量感,湄公河上別具一格的燈火夜景給觀眾帶來的是一種詭異而美麗的衰頹感。行進至這段時,主角一行人中的士兵蘭斯說自己剛剛嗑下了最後一顆迷幻藥,這也恰好符合這段場景試圖傳達的感受:那種亦真亦幻、壓抑與釋放並存的感覺。除了絢爛的燈光處理外,導演還刻意放慢了對話的速度,以模仿那種嗑藥後時間停滯的質感。敘事上這部分無疑是荒誕而象徵意義濃厚的:人人都想離開這個地獄,卻找不到出口;主角找遍了整個戰場都沒有找到指揮,也看不見敵人,所有人早已迷失在了戰爭之中。此時士兵們對戰爭的那種英靈殿般的輝煌幻想早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只有迷茫、空虛、疲倦,以及逃避現實的慾望。

科波拉本人對越戰的控訴則體現在影片中的多處「閑筆」中。比如「大廚」在遇虎後的宣洩,黑人青年的意外身亡,以及與越南人在河上的遭遇。其中最直接的一處是主角在法國人莊園的經歷。這段看似與主線毫無關係,實則是科波拉借法國人之口道明了自己對這場戰爭的政治觀點:越南與法國、中國的戰爭都是有深厚的歷史與地理背景的,對法國人來說,他們居住在自己父輩留下的土地上,沒有這片土地他們就無家可歸,因此他們要戰鬥。對越南人來說,昨日的法國是殖民者,今天的美國也一樣,他們必須要把白種人趕出自己的土地。反觀美國為何而戰?自由民主?這只是一廂情願而已,美國沒有任何非戰不可的理由;退一步說,這些美國士兵是否知道自己為何而戰?他們有沒有給越南社會帶來好的改變?除了沉浸在性與暴力中無緣無故地死去,他們的到來究竟有何意義?毫無意義。美國人在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虛無」而戰。

癲狂好戰的指揮官;失去靈魂的兔女郎,被維爾德一行人殺害無辜的越南人,苦苦堅守自己的殖民地的法國人。這場戰爭就像一個無形的引力場,所有身在其中的人都變得猙獰而扭曲。而在這旋渦中心的,就是庫爾茲上校。從抵抗恐懼,到接受恐懼,甚至崇拜恐懼,最終利用恐懼,庫爾茲上校就是小說中那個步入原始叢林中被吸引地無法自拔的歐洲人。甚至很難說這部電影的主角究竟是誰。是這個。一直帶領我們前行的維爾德,還是處於迷宮中心的庫爾茲?儘管前者一直伴隨著觀眾,但後者無疑更令人印象深刻。或者說,這其實是一個在長途旅程中發現自我的經典故事:維爾德在到達目的地後,變成了庫爾茲。影片最後維爾德沒有選擇炸掉這個王國就是最好的證明。

庫爾茲上校,儘管經歷了兩個半小時的鋪墊這個角色才真正登場,影片在這個角色上下的筆墨實則多得驚人。片頭錄影帶中低沉的嗓音,用冷靜的語調說著瘋癲的話;途中由維爾德講述其傳奇的生平,他戰功赫赫,一意孤行,卻在一次任務中義無反顧地鑽進叢林中,從此杳無音信;還一筆帶過一個士兵,為了追隨庫爾茲不惜拋棄家庭;甚至在到達目的地後還安排出場了一個戰地記者,被庫爾茲迷得神魂顛倒。這種懸念設置在各類作品其實中數見不鮮,但極為罕見的是,庫爾茲上校的出場居然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預期——馬龍白蘭度的角色設置完全配得上這些鋪墊。

當然你完全可以說這是在裝神弄鬼。因為除了念幾句台詞之外馬龍白蘭度其實什麼都沒做;非要說有什麼特別的,那便是這個角色透露出的極其冷靜與理智的感覺。當所有人都徘徊在瘋狂的邊緣時,他依舊體現出冷靜。甚至在庫爾茲正式出場的那一刻,觀眾和維爾德一樣,從審判者變成了被審判者,因為這種冷靜彷彿是在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宣告:瘋掉的人不是我,而是你們;我不需要為自己辯護,你們需要。用記者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古典的戰士與詩人」。靈魂與肉體的卓越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事實上,如果把他設置成一個失去神志的殺人狂,那整部電影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正因為他的冷靜與理智,我們才會感受這場悲劇的必然性,才會去思考這背後的邏輯與動機。

那麼,此時我們不禁要問,庫爾茲的動機究竟是什麼呢?

整部作品的邏輯都基於此。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是仁者見仁。影片中給了很多庫爾茲的內心獨白,卻也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庫爾茲的一系列行為轉折都源於一次行動:他嘗試給越南村莊的孩子接種疫苗,結果越共砍掉了所有接種過疫苗的手臂,「細小的胳膊堆成一座山」,沒有人在此刻會不痛恨戰爭。他哭得像個老太婆。接著便是頓悟,「如同被子彈射中頭顱」:戰爭的殘酷性源自於人。戰爭沒有使人變壞,戰爭只是發掘了真正的人。戰爭的恐怖就是人的恐怖。於是,要贏得這場戰爭,你必須與恐懼為友,你必須不受理性約束,完全接受自己的本能。

還有一個關鍵詞,謊言。「告訴我的孩子所有事,所有你看到的和所有我做的,因為最令我厭惡的便是謊言的惡臭。」這個關鍵詞也被維爾德提及過。在他的同夥誤殺了一船越南人後,維爾德冷靜地槍決了最後的倖存者。然後他說:「我們用槍把他們射得血肉模糊,再給他們一個創可貼。這是一個謊言。我見得越多,越痛恨謊言。」這裡的謊言指什麼?人需要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比如維爾德這夥人,當他們意識到自己殺錯了人時,他們需要某種借口來證明自己不是惡人——那個倖存者就給了他們證明自己的契機。而維爾德毀掉了這個契機。惡就是惡。試圖否認自己的惡就是戰爭中最大的謊言。在所有崇高與正義都被撕得粉碎後,戰爭最純粹的一面就暴露了出來。

至此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庫爾茲上校的心路歷程:他在越戰中感受到了戰爭的恐怖,卻又無法逃出它的陰影,而美國國內支持戰爭的行為又讓他無比失望。於是他選擇與恐懼為友,用他被傷害過的方式報復這個世界。他做的一切,都是在試圖還原戰爭的本質。然而這還不夠,有太多的未曾領略過戰爭的人前赴後繼地前往這個戰場。他痛恨那些後知後覺的人,和編造謊言的人。他需要有人把真相帶給世人,告訴世人戰爭的恐怖。維爾德就是他選中的人。於是,在確認維爾德理解了自己之後,飽受戰爭摧殘的上校終於可以離開。他甚至留給維爾德一個選擇,是摧毀他留下的一切痕迹,還是保留這個真相。最終維爾德選擇了後者。

與其他戰爭片不同,《現代啟示錄》很少把筆墨花在直觀描寫戰爭的殘酷性上,前期著重描寫美軍整體的精神狀態,後期則直面庫爾茲以及他代表的「戰爭本質」。可以看出,對科波拉這個並未親自參加越戰的人來說,戰爭的殘酷性不僅僅在於個體的死亡,還在於其對整體現代文明的異化:它摧殘了作為社會人的人格,把人一切本該被抑制的本能統統釋放了出來。這大概也是作為知識分子的科波拉想著重探索與擔憂的對象。影片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熱帶雨林中殘破的石像上,彷彿是在告誡我們,庫爾茲的原始王國並未消失;在戰爭面前,由理性與同理心基礎構築的現代文明社會就像是「剃刀上的蝸牛」。我們行走於鋼絲之上,在腳下的萬丈深淵裡,最原始的惡正向上凝望。


看的是三個多小時的導演剪輯版....

本質上是一部公路電影,主角一路一邊尋找庫茲上校,一邊看資料了解他這個人。整部片子充滿了魔幻主義色彩。雖然披了一層描寫戰爭的皮,但我感覺其實整部片子的真正內涵還是在於對「恐懼」進行了深度的哲學意義上的思考。

從影片里的角色可以看到,恐懼使人瘋狂,恐懼使人麻痹,恐懼使人上癮,恐懼使人喪失理智地臣服……

可能你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很無聊,看到後面也覺得沒什麼,但就是在看完以後能讓你深深地思考很久,思考人性中恐懼帶來的一切。

另外,看到花絮說,裡面的戰鬥場面是真的,好像是當地火拚的真實場面;屍體也是真的,是和當地人買的...real寫實


文藝青年的戰爭之行


推薦閱讀:

綜合來看,導致人類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怎麼看美國以巴沙爾用化學武器為理由,開始攻打敘利亞政府軍?
戰爭時期的《新聞聯播》會是怎樣的?
巷戰是否和陣地戰一樣已經形成一套完備的系統理論?
為什麼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TAG:人性 | 戰爭 | 影視評論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