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盧梭的《懺悔錄》是什麼感受?

可以說自己的讀書感悟


正好讀完,試答供參考:

盧梭的《懺悔錄》,開篇以激憤的宣言震動世人:要讓大家看看我盧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要讓大家看看,盧梭這個靈魂是不是正直善良,是不是對的起他自己與他的祖國,他所處的時代。我們也就容易看出,這本書所側重的,實在是作者對自己人生歷程的種種交代,而不是他對自身作為的深刻反省與對純潔崇高的不懈追求。讀者要是看不到這一層,去追責作者是否有悔意,是否暗含對自己的袒護,書中所錄是否極盡真實,恐怕就要走錯了路了。

而《懺悔錄》所寫的,還是頗近真實的,至少作者的心地坦蕩真誠絕無疑問,而事實真相,如後來考據,也相差不遠,比如文中的書信內容實錄,基本可以斷定是沒問題的,相比其它遮掩篡改的行徑,盧梭的選擇實在要高明太多。當然,我們也相信,盧梭作出此種選擇,是出於自己的本性而非利益的考量。

於歐洲的歷史文化,我所知無幾,這本書是個很好的參考,人物形態如何,禮儀如何,關係如何,思維邏輯,道德判斷如何,一本回憶錄要比小說或者枯燥空洞的歷史要強得多。只是我總感覺,書中各類關係與判斷,總是不出作者的眼光與信念,因此難免有許多與事實不一致之處,而書中人物的觀念,尤其如此。例如婦女在歐洲政治與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實在超乎我的想像,與我國婦女在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確乎天差地別;作為讀者,書中各位人物的相關事實與觀念,並不求其真實,只求其有代表性而已。

盧梭是不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好人,這顆靈魂是不是對得起他自己,他的祖國與他所處的時代,我是並不關心的。盧梭的思想觀點,有其相對於時代的先進性,也就有其目光所向的局限性。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先哲賢人,或可明見,或可引導,而要憑一己之觀念予以匡正,予以扭轉,恐怕困難。且適己意者未必適他人之意,在自由所許可的準則下追求各自的幸福,才是理想的世界。把盧梭放到中國傳統的價值體系下,我們不免得出一個僧不僧,道不道,儒不儒的結論,頗見怪異,也不失有趣。

讀這本書的另一個好處,不在盧梭與否,而在心地之純潔,靈魂之正直善良。讀他人回憶錄,不免也回憶自身,我是否也有此真誠與勇氣來面對過去的種種情感與作為?人生不斷改變,觀念不斷更新,昨日的自己未必為當下所欣賞,當下的自己也未必為內心所認可;不過,是否欣賞,是否認可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靈魂放到人類統一的價值之稱上,看看到底有幾斤幾兩,看看自己是否真誠,是否正直善良,是否於人無愧,於事無悔。

我認真地審視,不由感到驚慌,不由感到寂寞。


這本487頁像小臂一樣長的書,我花了一個月看完了。我覺得很多珍貴的感受是需要時間來釀造的。但是看完這本書,不論盧梭的敵人伏爾泰有如何的成就,我也只能欣賞他不會喜愛他。可能人性本能總會更趨於與牆相對應的雞蛋一邊。盧梭一生都相對拮据,晚年顛沛流離,死時更是窮苦潦倒。對於這樣一個熱愛自由平等的人,懺悔錄雖說是片面之詞,但我仍願相信透過這本書所發出的光與熱。盧梭擁有偉大的人格、他的靈魂就像那把從門縫裡伸出的火炬,將新世界的文明和愛播撒人間。


你是曠世無雙、無與倫比的物種里的一員。請理解你的動物本性並予以接受。


讀的時候,沒有對盧梭的思想有個系統的了解。所以有點可惜。

第一次的感受,那時代基老真多;名字是懺悔,實則是自己的辯解,盧梭指對幾件違背道德的小事懺悔,而對真理追求過程中與他人的衝突,他是從來沒有後悔


高三讀的,感覺講的就是他自己的一生吧,或許還帶有他自己的主觀色彩,大概是我文學素養不夠,看了會犯困。


這是第一本我讀到男性心理的書!


冗長。


推薦閱讀:

有哪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對話描寫?
為什麼在翻譯外國文學時不使用中國化的人名?
為什麼知乎上的人都在鄙視網路小說?
吉普賽人為何如此頻繁地出現在各種文學作品中?
如何評價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TAG:歷史 | 文學 | 懺悔錄盧梭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