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和阿里巴巴有哪些競爭關係?
01-13
周末逛萬達廣場,你看中了一條裙子,試穿了幾次感覺不錯,店員說這款裙子做活動,原價899,現價549,今天是最後一天優惠。所以,你趕緊掏錢準備付款。這時候好奇心推動你上某貓找同款,發現網上才要499元,而且包郵,七天無理由退貨。等三天就可以省50塊,為什麼不在網上買呢。然後你下了訂單,走出了實體店。
隨著電商的發展,實體店面臨著各種尷尬,所以傳統實體店面臨著轉型,由零售轉向體驗。而對於像服裝化妝品類的商品來說,實體店變成了試衣間,雖然對衣服的廠家來說是一樣的(其實廠家也面對著山寨套牌等問題),但是對萬達這樣的,以出租出售商鋪來盈利的集團確實是有影響的,所以越來越多的商鋪用來做餐飲,電影,按摩SPA,兒童遊樂場,電子產品體驗中心等無法通過電商來解決的場所。
看似阿里巴巴的淘寶號稱免費開店,人人都可以賺錢,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開過店的人都知道,店鋪要想賣出產品,需要購買各種服務,裝修店鋪,找美工做首頁,這一系列下來幾千塊錢是有的。後續有更多的地方,比如直通車,聚划算等活動,按照流量付費和分成等等。這些費用是一個店鋪運營的基本費用,等同於實體店的房租,裝修,管理費,各種名目的活動。當然淘寶商家的門檻要低一些,但是收起錢來一點不差,分分鐘給你閉店幾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這兩家公司都是賺商家的錢,商家賺顧客的錢。主要競爭關係在於對商戶的競爭。
以上中國首富到底是馬雲還是王健林……
兩家主業都是做商業地產,只不過萬達是做實體,而淘寶/天貓是做虛擬的,從大的方面講,二者算是同業競爭了。
個人感覺呢,兩方並不存在非常明確而對立的競爭關係,而兩方確實存在激烈的競爭——源自兩個各代表了一種銷售商品的方式,萬達屬於比較傳統的門面銷售附帶房地產之類的業務還有投資,阿里呢則是電商以及支付方式及其資金的再投資,短期內這種矛盾並不是針鋒相對,但是長期來看,萬達這種傳統的銷售方式比較提供更好更獨特更有價值的體驗,以優於阿里這樣的新型銷售方式,不然逐漸會走下坡路,比如精品化就是一個看似下坡(縮小規模)但其實可行的轉型方式。
推薦閱讀:
※路邊賣烤紅薯的如何提升銷量?
※怎樣看待銳普營造的 PPT 生態圈?
※如何評價鄧德隆對雷軍小米戰略已偏航的觀點?
※為什麼滴滴打車都燒了幾十億卻忍著不賺錢,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