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男歌手,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是否無法兼容?

如題。

王宏偉是我的的偶像,但是《想你的夜》一直被大家詬病。不知是我聽得少還是怎麼的,似乎就沒有既能唱好民歌又能唱好通俗的男歌手存在;而女歌手卻有譚晶韓紅姚貝娜等等例子,而且原先學美聲轉唱通俗的男歌手也比較多。很想知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比如腔體、機能或者別的什麼?


其實能兼容 問題是 中國的聲樂教學理論不精確且不完整教給學生 只是讓學生固定一個位置唱歌 於是唱什麼都是那個味道 簡單的說 是生產機器 而不是生產操作機器的人


還是無法理解 我民歌美聲通俗都唱 沒覺得有什麼腔體的矛盾 都是一樣的方法一樣的腔體 只是打開的大小程度不同 至於你說的民族男歌手沒人唱流行 我覺得應該還是有的 只是我們不認識 畢竟 中國的民族唱法一直都是女人的天下 男人好的鳳毛麟角 從比例上來說 我們就看不見了


《想你的夜》被黑,說到底還是王宏偉自己段位不夠,還想要越級晉陞。

民歌和通俗的本質並不矛盾,現代民歌和現代通俗都借鑒了美聲的發聲方式,只不過側重點不同。民歌側重高位置共鳴,而通俗的共鳴腔則隨著聲區變化而變化。

有沒有兼顧通俗與民歌且比較知名的歌手?

有。李健就是。李健自小練民族唱法,後來自學的通俗。兩者兼顧的代表就是他。


Definitely not!!!

舉例如下:po主多年經驗,男女各一。

男歌手李健。不算嚴格的民族混通俗,但是冒過一嗓子。

參見 芒果台《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第二輪 ,李健參演曲目《故鄉山川》,間奏插入了幾句《烏蘇里船歌》。當時覺得聽著驚艷,但是說實話,跟系統學過民族唱法的比還是有差距,但是!!李健在通俗歌手,尤其偏向民謠的領悟里,音色還是非常高級的,《烏蘇里船歌》那幾句,能聽出來其音色很清亮。

女歌手譚晶。科班民族混通俗。

譚晶本科在中國音樂學院學民族唱法,但畢業參加青歌賽報名的是通俗唱法,後入軍藝讀碩士轉修通俗唱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當年——2000年青歌賽決賽,她唱的《大地》,內蒙古民歌吧好像。總之是用通俗唱法演繹了一首原生態民歌味兒很重的歌曲,揚長避短(各位粉絲應該都知道我在說什麼)的同時也是個創新。

但譚女神並非只能混通俗。參見其參演歌劇《白毛女》,能當喜兒第三代扮演者的肯定有兩把刷子,各位看官可以度娘該劇目片段,非常不一樣的感覺。

譚晶的個性在於她能夠非常非常熟練地根據歌曲的特點切換個人唱法,這點非常難得。既有科班出身的精確,(她很多歌演繹出來真的有種教科書的錯覺),同時還有個人創新。姚貝娜更偏向通俗,她一通俗到底,當然po主也非常喜歡並惋惜。至於韓紅,她的聲音更有藏族人特別的音色,跟通俗混合起來,自由感更強。


那種…是專一個人風格的極點,是不容易自如轉換的,因為方法的不統一,所以可以說,大部分學聲樂的人自己還沒學明白呢,要求他們做這種事無意是多餘,我個人是聲歌系的,可以轉換,但是並不自由,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人可以同時把握兩種唱法的頂端,注意是頂端,如果隨意唱唱還是可以的。最好專一自己的唱法,因為這是個習慣運動的練習,來迴轉會養成壞習慣,畢竟唱法和咬字都不同。


推薦閱讀:

合唱怎樣取得優勢?怎樣把聲音變大?
如何避免唱歌時不自覺地模仿原唱嗓音?
怎樣拓寬自己的音域?

TAG:音樂 | 聲樂 | 音樂類型和流派 | 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