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斯諾克比賽大比分落後時,為什麼都是直接認輸而不是努力通過斯諾克來追分?

比如說已經落後100多分了,這時候落後一方就直接認輸了,就不能通過斯諾克來追分?說好的永不言棄精神呢?就為了那點兒所謂的「觀賞性」、「紳士風度」?

規則上,只要不是只剩黑球,比賽就不會結束,那麼,落後一方完全可以藉助黑球來阻礙其他綵球的線路,哪怕落後100分,理論上也能追回來啊。

========== 2017.12.13 補充 ==========

看了一下大佬們的回答,總結了一下:

  1. 太累了,追分不值得,還不如直接下一局;
  2. 觀眾們會噓該選手,該選手的撞球界評價會降低,進而影響自己的商業價值;
  3. 出於商業利益考量,這樣的比賽沒有繼續轉播的熱情了,會影響組織方甚至該選手的收入;


提問這個問題的知友可能不是很了解斯諾克是什麼運動。

那我就舉一個大家更熟悉的運動作為例子----籃球。

籃球比賽中經常有垃圾時間,一般在第三節末段之後相差二十多分,這個比賽就相對結束了。兩隊都基本換上替補陣容,或者試試陣這樣。比賽結果已經沒有懸念。

明明還有十來分鐘,為什麼不努力一下?歷史上不是有個人35秒拿13分嗎?

按道理1分10秒就可以拿26分,防守加強一點,20分分差,兩三分鐘就追平了。為什麼每次垃圾時間,落後的一方都選擇放棄?是因為幾率太低啊,而且成本不低,且成功幾率太低,萬一主力受傷了,得不償失。

籃球35秒拿13分已經可以列入史冊了,斯諾克落後3桿罰分能贏的,我看了十多年職業斯諾克比賽也只看見過幾次,3桿以上能贏的真沒見過,除非一上來就能做一個直接自由球的斯諾克。

1.首先職業球員做球能力的確很強,但前提是有機會做球。到了這個處境,對方一定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可以輕鬆做斯諾克的,對手一定把球放在相對難做球的位置,或者直接做你斯諾克。

2.其次,因為超分不能解球失敗後不能重置,所以在(1)的前提下,要連續做幾桿非常難。

3.職業球員的解球能力也非常強,除非做的很死,不然簡單的一兩庫根本沒有壓力。

4.儘管不談風度,但這樣做基本沒意義的掙扎會導致觀眾的流失,每個球員都希望自己多粉絲,多廣告。

5.長時間的防守會導致自己手感降溫,雖然對手也會降溫,但防守一方肯定進攻機會沒對方多,對方至少出機會時候可以嘗試一下難度球。

6.時間和體力問題。就算你能力超高每5分鐘能讓對手罰一次分,100分就要兩個多小時,你能保證2個小時不漏球嗎?更不要說體力了,兩個多小時這樣防,不要說下一局了,明天的比賽都不用打了。

當然如果是業餘的話,3、4桿在好做的球型下還是很容易能翻盤,職業就很難了,5、6桿這種基本不可能了。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是職業球員,而那些能一桿超分的愛好者成為不了職業球員。


大佬們說的都很好,我再提供另一個角度:

比賽是一個雙方心態與狀態互動的過程。

看比賽的時候你從選手們壓力釋放的時機能感覺到,選手們都很清楚:賽點局超分的那一顆球不保險,只有超分後繼續打進1-2顆球才足夠保險。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因為所有球員都知道超分3桿後翻盤「概率極低」,毫無疑問落後方也十分清楚這件事。

在一方球員超分之後,整體的氛圍(觀眾起了很大作用)就決定了落後方選擇做球就是「盡人事」的行為,至於效果如何只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了。

雙方分差比較大的時候,落後方的心態不足以支持繼續做球,通常就是隨便「盡人事」,然後認輸;如果極度關鍵的球局(關鍵比賽的決勝局),有5桿仍然選擇做球的先例,因為此時對落後方心態短時間內還是可以綳得住的。

然而無論如何超分16分以上翻盤的局面我從未見過(超分15分翻盤倒是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落後方的每次上台擊打都是面臨著煎熬,而且隨著大多數努力的失敗,這種無望感會進一步加劇。

希金斯在2010年英錦賽決賽一度5:9落後於馬威,後追至7:9,第18局被超分然後做回,最終神奇逆轉。賽後我們敬愛的希老師說在對手拿到數個賽點並且超分的情況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幸好他「渡過」了,當時只是一桿斯諾克而已。

我們不可能想像一個斯諾克之神,有著極度強大的做球成功率,有著地球人無法想像的心態調整能力。奧沙利文說得對,斯諾克很「煎熬」,對於每個球員都是一樣。哪怕外部環境允許永不認輸,對於場上的球員來講,也沒有人願意永不認輸,也沒有必要在巨大的心理負擔之下僅僅為了那個不存在的希望而努力。


驚!2018年斯諾克世錦賽決賽,丁俊暉第一局衝擊147擊打粉球失誤,比分134:0,塞爾比起身決定利用粉球做21桿斯諾克。比賽延續至今。

———2028年cctv5體育世界綜合報道。

嗯,性價比太低了。

人已經領先134分了,與其糾結於過去,做失敗可能性很大的掙扎,那為什麼不重新開一局節省體力重新找節奏?非要做拖沓冗長鬥爭嗎嗎?

而且做一桿斯諾克太費勁了吧?20桿還不一局變成周興嗣伍子胥?

競技體育精神是存在的,但誰能無時無刻堅持著這個精神?連詹姆斯這種鐵人都承認82場常規賽場場拚命是不可能的,怎麼題主拿體育精神四個字就對運動員要求這麼高呢?

當然了如果題主是鐵人以後打了職業,請揚言落後100都繼續打。我保證粉你。

讓我感受一下「天不生題主,萬古如長夜」。

另外,這樣的競技體育說白了也是生意,有人關注有人買票是收入來源。英錦賽賽制幾年前改成短局制了,為什麼呢?現代社會節奏快,長局制球迷們不下去。唯一剩一個35局18勝的世錦賽,題主,萬一運氣不好真的打了35局領先一百分然後做斯諾克的。

你?會?看?嗎?


謝邀,題目中你也說了理論上,就說明你自知這種情況下翻盤幾率有多低,理論上所有國內斯諾克職業球員都有可能打贏丁俊暉的,只要他們超常發揮,丁蒙圈了不斷失誤就可以,但現實呢?

斯諾克比賽越是到後面幾輪,選手間的實力差距就越來越小,不可能存在明顯技術優勢,所以越到後面局數就越多,比的就是誰更穩定,抓機會的能力,而少球情況下做斯諾克,做成死球幾率很小,不複位的情況下,你連續做高難度斯諾克對方連續解不到?你是有多小看斯諾克職業球員的解球能力?線路在他們腦子都爛熟爛熟,解好薄邊不容易,解到還不容易?

我想,有種情況下是可行的,就是你的體力無限,靠長局消耗對方體力,打亂他的節奏,獲得後面幾局的優勢,但通常情況下,連續的防守也會讓你手冷,而且我相信觀眾的噓聲會證明,他們更喜歡「火箭」,而不是「大磨王」。

還有,「觀賞性」什麼時候變成「那點兒」了,你翻盤的幾率才是「那點兒」好么,甚至都沒有那點兒。


超的分數在一百分級的情況下,大可以選擇不認輸,但超分後又沒有無意識救球,你無法保證每一桿都做成線路封死的斯諾克甚至無法保證每一桿都讓對手看不到球,即便看不到球對手也不一定解不到,相反如果沒做上那麼對手大可以將目標球朝袋口養,即便不進,在目標球離袋口較近的情況下通常不易控制母球與目標球的落點,甚至你只能先選擇打進拿下一顆球做,如此大的分差之下剩餘球不會太多,這樣來說到最後結局就是你沒球可做了。

簡單來說,概率太低,耗費精力的同時可能唯一的收益是可以磨一下對手的手感。得不償失。


大家觀點都差不多,我就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了。倒是可以從這個問題延伸到斯諾克發展的趨勢。

斯諾克從電視直播興起而來,要想繼續發展下去,也就必須要跟隨電視直播的節奏而上。不觸及這項運動靈魂的規則修改都可能是斯諾克未來變革的趨勢。

如果我有權利在這個過程中對規則的修訂產生一些影響的話,我會希望在規則中添加以下一條:

1、當檯面剩餘分數與雙方局分分差相差超過12分時,本局比賽不能再交換擊球權,除非:

1)當檯面所剩最小分值球為5分球時,分差超過10分不能再交換擊球權;

2)當檯面所剩最小分值球為6分球時,分差超過6分不能再交換擊球權。


太累,留著體力打後面比賽,如果這局輸了比賽就輸了那肯定不放棄。


丁俊暉曾連做十五桿斯諾克,但還是沒扳回那一局。


我覺得你上面總結的都不是重點。

比賽過程是漫長的,對參賽雙方都有巨大的體力、精力耗損。一局精彩的比賽,對球迷,對參賽者來說都是一種享受,反之冗長無趣的比賽則是煎熬。(即便是頂尖高手,也無法確保障礙球的成功率,況且解球比製造障礙球容易)大部分時候認輸不是認為毫無希望,是為了「避免比賽變得枯燥無趣/不該為了取勝的小概率去考驗所有人的耐性」。斯諾克是紳士運動,高手對決除了勝負,更要懂得尊重觀眾和對手,和實力相當的對手打出精彩的比賽,和勝負同等重要。

輸,也要輸地大方。


如果比賽都是一局定輸贏,那是會的.

斯諾克里的紳士風度還有觀賞性可不是那麼點,或者說,現在體育直播項目要有收視率,觀賞性太TM重要了,對職業球員來說簡直就是飯碗。

以職業球員的解球能力,要靠做球追100分能打個通宵,別說觀眾了,裁判和解說都不幹吶!誰要這麼干,這個圈子就沒法混了,碰到火箭直接棄打,讓你贏,打慢點都不太受歡迎


你說的這個問題在我早年看斯諾克的時候也曾想過,但是看了這麼多年球打了這麼多年球之後,自然就明白了。

已經超了100多分再做回來只是理論上存在可能性,大家都是職業選手(能讓你做我一百多分?我不要面子的啊?)就不會這麼打了。

而且在超分兩桿以上被做回來並贏下這局的情況都很少見,根本就不存在題主說的什麼拼搏精神。

前年世錦賽決賽的時候,丁俊暉在超了十幾分的情況下打丟了一顆球,本以為可以開始下一盤了,結果塞爾比還是上來防了幾桿,最終直到丁俊暉打進目標球才認輸,打進之後小丁也是揮手表示對塞爾比的不滿,其實在職業選手的比賽里這種表現是有些不紳士的。

(所以我還是最愛看我火老師的比賽,一桿擼到底,保證你再也站不起來)

附一張火老師剛剛奪英錦賽冠軍的皂片

屌一輩子的男人


理論上當然可以

但是連著解十幾桿都已經非常艱難了,感謝@姚俊亮提醒超分以後領先者解球不會重置,所以只能一桿一桿做,這樣的的話很難保證對手不在中途下球或是因自己做球時犯規而被判自由球。最重要的是影響斯諾克選手狀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力,往往上了年紀的選手很難一直到最後體力都能跟得上,而一局太長的比賽非常影響之後幾局的比賽,為了這種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是不值得的。

再有紳士運動就要輸的起放的開好么,雖然做球是斯諾克的精彩之處,但對贏球這麼渴求確實有失風度。


瀉藥。

非常抱歉地是我並不喜愛斯諾克運動,自然也並不了解這項運動,因此也許我不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

另外,美式落袋、斯諾克,這兩種在世界上比較主流的落袋撞球運動形式(而不是遊戲種類或規則,因為光是美式落袋就有四種玩法,在中國比較常見的黑八隻是其中一種而已)之間的差別比大多數人想像得要多很多,不過僅僅通過文字並不能很好地描述。


斯諾克比賽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永不放棄的精神要有,但是為了觀賞性,以及運動員體力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落後的差距明顯無法追回時,或者說通過數次障礙球都無法讓分數趕上對手時,比賽即刻進入垃圾時間。球員這個情況下,選擇放棄本局,對對手,對觀眾,對自己,無疑都是最明智的選擇。


的確可以,但是太累。

做斯諾克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比賽里打到後面,球手經常會集中不了注意力,因為前面的比賽精力消耗太大。

而做斯諾克消耗的精力是解斯諾克的好幾倍。花對手幾倍的精力,去爭取這小概率的取勝機會,得不償失。所以除非有一桿非常好的斯諾克機會,不然不到最後關鍵局,職業球員是不會浪費精力去追分的。


1,一直說要把斯諾克放到奧運會裡面然而到現在還沒有執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斯諾克在轉播時間上的不確定性。正常情況下一局球15-20分鐘可以解決,但是有一方做起斯諾克來可能一局被拖延到一個小時,參照某年國錦賽丁俊暉大比分領先傅家俊之後的一局。就前幾天舉辦的英錦賽而言,每次都是CCTV5+直播到12:30之後停止,之後就不播了,應該是只有一晚上是在12:30之前打完的。一直播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2,做斯諾克是這項運動的看點之一,但是前提是建立在高質量斯諾克的情況下,除了對白球控制非常細膩的幾個大佬外,如奧沙利文希金斯,其他絕大多數世界排名較低的比賽選手說真的做出來的一兩庫可解的斯諾克觀賞性實在不大。至少對於新觀眾而言他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單桿過百,而不是一場球四分之三都在做球,這樣也不利於這項運動的發展;

3,不知您是否在現實認認真真的打球(和幾個朋友把撞球當成社交活動的不算),打撞球(斯諾克)真的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腦力的運動。

所以,在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主動認輸才是一種「紳士」的行為。


也就是理論上能追回來了……職業選手解球的能力都很強,超分又沒有無意識,超100分就要對手解球罰分25次,這在職業比賽中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還不如乾脆認輸來下一局。


有規則啊,裁判不會讓你一直打的,和mma一樣,一直沒有有效進攻會讓雙方起來重新打。


推薦閱讀:

斯諾克開球有什麼技巧?
如何看待本次蘇格蘭公開賽決賽?
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塞爾比?
為什麼說斯諾克是最難的體育運動?

TAG:斯諾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