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改革開放到國企的兼并重組,我國選擇引進國外資本而不是民營資本?

90年代,摩根士丹利入股中金投資35%,開啟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民有資本在金融領域只有劉永好等入股民生銀行。為什麼從改革開放開始,在壟斷領域以及金融市場,我國一直選擇的外資的重組而不是民營資本?有何內在邏輯?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開玩笑的。

國企和私企我都接觸過,而且也接觸過引進了民間資金的國企。不過手裡沒數據,只能說說大致感受。

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民間也沒資金,別說普通人了,估計那時候趙家人也沒啥錢,畢竟改革開放前,買什麼都要票的時候,拿太多錢也沒啥用,我小時候都90年代初了,還見過菜票,飯票,肉票(很好奇沒見過油票)。

90年代後期,有些人有錢了,不過按那個時候的管理水平,實際上民營企業的老闆根本沒經驗管國企那麼大的攤子,當然,其實各個國企的管理水平也不算好,只不過國企領導善於推脫責任嘛,而民營老闆,跑去入股國企,管又管不好,你說圖個什麼?何況那時候賺錢的機會多得是,何必摻和國企的事情。我現在在的公司就是從90年代末開始給國企做管理諮詢,後來又給民營企業做管理諮詢。說起來我們公司以前也是國企,還是英國援建的,為啥援建呢,因為當時國內引進國外的管理技術,世界銀行牽頭的,我們這個區域,出錢的就是英國政府,攤上這個事情人家也不爽,要求所有援助資金只能用於購買諮詢服務,還得購買英國的,所以這錢轉了一圈又回英國去了。

不過,從當時管理企業還得找老外來諮詢,就知道當時企業掛水平咋樣了。

而我和企業大交道的情況看來,國企管理死板、民企管理混亂,雙方都看不慣對方的水平。民營資本入股國企也是很坑的,很多時候你明知道該怎麼改能更賺錢的, 國企的代表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總之不允許任何靈活改動,你賺錢了,弄不好給你扣個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虧錢了,只要符合制度就無所謂,反正追究責任的時候都能推脫。而且另一些有點兒野心的國企領導要麼是拚命撈錢的,弄不好把民企老闆一起拖下水了,要麼就是膽子小,撈錢的慾望滿足不了,於是變態了,權力慾望特彆強,就算自己撈不到好處,也要通過各種手段把本來屬於民營企業老闆的收益變成國有的。

所以,民營資本入股國企的,無非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套走國有資產的;另一種是自己有後台關係,為了享受國企的政策待遇,給自己披了層國企的皮,實際上是民企。

正常情況下民營企業家根本就不願意入股國企,想正常經營的那些人,根本不敢入股國企,想想當年的公私合營。所以只好引進外資了,而外資願意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外資更強勢,不怕被國資侵吞利益。

PS:國內可是有很高級別的二代和國外銀行世家聯姻的,有些外資不見得真是外資哦。


國外的才是錢啊,國內的都是紙,左手倒右手,越滾越大,什麼都沒增加,有意思?

你以為國外就是自己內部循環?人家都是海外收益匯回國內,是有國外資產支撐的。

國內有唯一個不要外國錢,只要中國紙的行業,還很大,給你3秒,說出來。

沒錯,就是房地產。(聽說限貸之後很多玩家開始作大死借外債入市了。)

外國的才是錢,不然英國首相干嘛跑來裝大孫子弄個人民幣中心回去?


補充一個,

從49年的三大改造到後面的29年計劃經濟,,,

改革開放那會中國還個屁的民族資本,再後來大家都知道嘛,我們的民族資本也只能在有行政扶持或者低技術行業有點發展空間。

高技術行業是想都不要想,除非是有政府背景的還有點戲……(中國的世界五百強大多數是行政特權下的規模優勢還有就是靠著自然資源或巨大市場下的企業,,當然也有名義上中國網路公司,比如「阿里和騰訊」)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資本規模和技術差距在哪。

前幾天,無意之間看到房東家孩子的高中歷史談清末民國時期的「商品輸岀與資本輸岀」的經濟侵略;今天台灣能成為發達地區的很大原因也是日本的統治時期的建設(資本輸岀?)

幾十年後,還不是回過頭來搞改革開放引進的那些合資公司、外資公司,,,中間犧牲的只是中國自己民族資本。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以前我也關注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1.寧予友邦,不贈家奴。這是個幾千年的傳統,不多做解釋。

2.引入外資,符合當時發展戰略,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外資有天然的資金優勢,民營資本這方面確實差很多。而且能夠實現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那些外資機構投資者的資源平台,發展壯大自己。所以,這些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3.民營資本自身實力不強,運營不太規範,裙帶關係尋租比較明顯,一直被詬病。管理和公司治理都是亂七八糟。

多重因素,外資佔了便宜,賺的盆滿。


量中華之物力 結萬邦之歡心 寧與外邦 不與家奴 其實也是無奈 如果給了民企 肯定會成為隱形的官僚資產 腐敗的溫床.


《紅色資本》


因為指導改革開放的政治家認為拉倒經濟的三架馬車是:投資,凈出口和消費。引入外資可以同時拉動著三個數據。


推薦閱讀:

中國治理「房價」「肉價」為什麼不能像治理「鹽價」那樣,快速、有效、目的性強?
到底什麼是「公知」?
如何理解3月1日不動產登記?是否像描述所說的那樣?有何利弊?
作為留學生,如何應對公開反對川普的老師?
政治面貌的群眾和無黨派人士有什麼區別?

TAG:政治 | 經濟 | 改革 | 金融 | 資本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