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15 年五月,OS X 和 iOS 等 Apple 官方軟體的中文本地化研發工作有哪些不足?

這個問題旨在蒐集大家對 OS X 和 iOS 等軟體/軟體產品最近幾個版本以來在中文本地化翻譯和特色功能方面的一些牢騷、以及對應的建設性質的提案。

本地化工作不只局限於翻譯,還包含輸入法在內的一大堆針對當地語系用戶研發的產品功能。

大家在這個問題下給出的提案擁有相同的「被蘋果相關工作人員看到」的機會。

本問題下的答案請且僅請最多只吐槽到 OS X Yosemite / iOS 8;如有對之後版本的 Apple 產品吐槽的話、請另開問題。

該問題在討論的時候可以拿在本地化這方面很成熟的企業產品而言相比,如微軟的 Windows 8 繁體中文版擁有比 OS X 強很多的注音輸入法。


「您的電腦已關機。」 「好。」 ——OS X Mavericks

(求知情人告知原文是什麼……)

(P.S. 看評論發現,不少人竟然關注「好」去了,沒覺得「已關機」有什麼違和感……故強調一下==)


「好」

好你妹啊!

我猜這個應該是「忽略」的意思吧

圖來了


ㄅ、我為我沒能曾在該答案的評論串內為 @-Yolfilm- 主持公道而深感愧疚。

ㄆ、我很樂意央視明年315公開嗆蘋果在用於螢幕顯示字體方面的選擇「只注重日本人的視力衛生、不注重中國人的視力衛生」…前提當然是「如果Apple真要是油鹽不浸的話」。

ㄇ、該答案做了第四次更新,補上了和思源黑體有關的內容。

ㄈ、蘋果的各個語系字體就是要有一種混排統一的風格的,且中文字體是東亞Mac用戶圈的大事。於是,請不要對我正文當中拿中日文混排的例子提出任何「基於任何地域文化歧視的純糞青思考迴路」的異議──我對這類答案保留直接刪除+屏蔽對應發言人的權力。

ㄉ、從2014年六月23日開始的所有評論當中,禁止出現攻擊他人的內容,否則我全部當場清除──我不管誰對誰錯,這個答案的評論串是我管理的,我有義務維護這個評論串的討論方向。

ㄊ、該答案主要論述的這三個問題在 El Capitan 系統當中已經已經基本得到解決(除了簡體中文注音輸入法尚未問世,不過目前繁體注音至少比之前要好多了)。

=============================================================

三大主要問題:

一、蘋果這五六年來一直都堅持使用STHeiti作為iOS和OS X系統的介面字體,但這字體在用作GUI介面字體時的易讀性容易輸給Hiragino Sans系列&方正蘭亭黑系列(包含微軟雅黑)&思源黑體系列、對視力衛生不利。// 諷刺的是,思源黑體的中文版也是華文做的、卻比華文黑體好出至少六環的差距。

二、系統預設簡繁體輸入法詞庫充滿著各種錯誤的用字搭配,對嚴謹的文稿處理場合構成威脅。(Yosemite的內建輸入法也有這個問題,同樣嚴重到不能用於正經場合的地步)

三、中文輸入法分別在iOS和OS X系統上的體驗仍有待改進。

===========

一、字體問題

===========

姊妹答案:「華文黑體」有什麼缺點?,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答案

前言:

對於「廢黜STHeiti作為系統介面顯示字體的職能」在Apple Bug Reporter裡面的提案編號是15930101,可能對一些版友而言有用;倒是Apple這半年來一直都沒有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

至少從OS X 10.6開始,蘋果的電子產品的簡繁體中文介面顯示字體就都變成了華文黑體訂製版(STHeiti)。

同時,OS X系統還另外內建兩套中文字體:「ヒラギノ角ゴ 簡體中文(冬青黑體簡體中文,也就是Hiragino Sans GB)」和「蘭亭黑」。

關於STHeiti,梁海如此形容道(為什麼 OS X 的中文的常規體和粗體區別非常小,這種設計出於什麼考慮?是否代表了蘋果的某種設計理念? ):

「OS X 實際上是把華文黑體的細體(Light,又稱華文細黑)當中文介面的常規體用,然後把華文黑體的常規體(Regular/Medium)當粗體用。於是介面的默認中文字體整體偏細,而且加粗與否的差別很小。華文黑體並不是一款很讓人滿意的字體族(它的西文部分尤為搞笑);加粗前後對比過小也是很明顯的硬傷。我感覺這樣的效果屬於設計缺陷,而非蘋果的設計理念。」

TCFail作者對STHeiti的負評(TCFail - Snow Leopard 繁體中文系統字體修改工具):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的預設中文字體-Heiti TC(或稱「黑體-繁」)可說是一場災難。如果你是麥金塔電腦中文語系的使用者,在您安裝了蘋果的最新的作業系統之後,大概第一件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趕快把這套字體換掉。-雖然正本清源的作法,是要求蘋果修正系統中字體的問題,在出貨之前也透過蘋果的 bug report 系統反應了,也跟新加坡那邊寫信了,但是蘋果就是已經拿這樣的東西出貨了。

Heiti TC 的問題包括:字體本身也不清晰,讀起來非常吃力

(下略,上文同樣適合Heiti SC,兩者的PostScript名稱開頭都是STHeiti)

我如今對STHeiti的看法:

華文黑體的注音很整齊…用作稍大字型大小的純中文排版正文字體還好,

但是其中英文粗體字重不夠粗(尤其是英文,粗細難分)、

導致中日文混排時假名粗體看起來粗過卯了。

這個字體可能在其他某些場合也很適用,

但是作為GUI字體來用的話…不給力(差強人意)。

喇叭口太大可能是一個原因,

該設計會導致在小號字體顯示的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字重:

太重的話會被喇叭口弄髒顯示效果,太細的話會看不清主幹筆劃。

同樣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字體的粗體不敢真粗,

結果和英文介面字體Helvetica Neue、Lucida Grande字體的主幹筆劃粗體字重完全不搭。

於是,這個不敢真粗、主幹筆划過細的字體,開始為難大家的視力…

在小尺寸設備上,這個問題尤為嚴重(比如iPad mini retina)。

我每次看STHeiti字體顯示的應用介面,頭都必須得離屏幕近一點才能看清。

我是覺得STHeiti的非粗體版本在Retina螢幕下的顯示效果尚可忍耐,

至於這粗體,不但筆劃要加得更粗、粗到足夠(至少W6/W7),

而且還得調整一下結構(否則會糊成一團)。

我在「為什麼 iOS 7 及 OS X Yosemite 後,中英文系統顯示效果差距比以往變得更大?」一文當中的說法:

因為 Ive 尚未就「中文字體該換成什麼」給出官方決策,

於是、目前的中文字體還是那款「粗體不夠粗」的華文黑體。

(自 Snow Leopard 開始,OS X內建的「黑體-簡」和「黑體-繁」都是華文黑體的訂製版本)

為什麼這廝的粗體不夠粗呢?

因為其常規(Regular)字重是直接拿華文細黑改的、

而其粗體(Bold)自重則是直接拿之前的華文黑體常規字重改來用。

這種問題讓iOS設備(尤其是iPad mini、iPhone、iPod Touch)的漢字顯示效果很不直觀、

間接增加了視力負擔…且在所有Apple設備上的顯示效果都不是太好。

鑒於華文黑體的美術價值,恐怕也就只適合撰寫文稿正文做印刷材料用字了吧…

畢竟華文那喇叭口的設計本來就是為紙張印刷做優化而生的、不適合螢幕顯示。

請大家看看這個問題下 @李軒 答案當中的 Logic Pro 9 的擷圖,是用華文黑體顯示的:

大家覺得能見度如何?就這逼樣還能看嗎?

這明顯是要被方正蘭亭黑秒到吐屎的節奏啊:

只是,現在是Retina的時代了,方正蘭亭黑在Retina平台遇到了一些勢均力敵的對手。

我們的訴求,就是希望STHeiti最好不要再成為iOS和OS X的預設介面顯示字體。

真要對冬青黑體「是日本人做的」這一點抵觸的話,用思源黑體或蘭亭黑也可以。

(當然,蘭亭黑必須要解決中日混排時的假名問題,下文會有圖例說明)

(思源黑體可以直接拿來上陣,但仍舊建議至少使用2014年8月底首次更新的版本)

//關於冬青黑體簡體中文

Eric Liu已經給出介紹(Hiragino Sans GB 是一款什麼字體?為什麼「Hiragino」看上去像是日文但它能充分支持簡體中文?):

「Hiragino Sans GB(ヒラギノ角ゴ 簡體中文)是大日本網屏和北京漢儀合作開發的中文簡體字體,2009 年蘋果公司將其加入 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雪豹)系統。在日本的版本上將字形嚴格依照中國標準 GB18030-2000 修改,它也是日本製作的第一款獲得中國政府國標認證的字體。 」

梁海對冬青黑體的評價:

一、「黑體類字體 Droid Sans、Hiragino Sans GB、Vera Sans YuanTi、微軟雅黑、方正蘭亭刊黑、Adobe 繁黑體 Std 的設計對比如何?」

「是衍生自 Hiragino Kaku Gothic(ヒラキ?ノ角コ?)的簡體中文字體 [1],近乎完美地繼承了原型的風格,有很微妙的喇叭口,弧線柔美、內斂,字面寬大程度合理。這是一款清新的專業印刷字體,小字型大小時足夠清晰,大字型大小時又不會「細節欠奉」[2]。

現在有兩個字重,常規體 W3 和粗體 W6。常規體黑度合理粗體的黑度足夠帶勁

這是我至今沒有什麼不滿的一款字體。它的西文部分比較寬扁,但介於專業排版時一般都另外選擇西文字體與之搭配,問題也不大。

Hiragino Sans GB 是我的瀏覽器簡體中文默認字體,我也在考慮把它設為 Mac OS X 的操作系統級別簡體中文默認字體。」

二、「冬青黑體簡體中文(Hiragino Sans GB)適合做屏幕顯示字體嗎? 」

「…但在設計風格、字重(weight)對比、與西文字體(Lucida Grande 以及 Helvetica (Neue))搭配的和諧程度上,都比華文黑體好得多(好太多了)。」

//關於蘭亭黑&微軟雅黑

梁海對蘭亭黑的評價(黑體類字體 Droid Sans、Hiragino Sans GB、Vera Sans YuanTi、微軟雅黑、方正蘭亭刊黑、Adobe 繁黑體 Std 的設計對比如何?):

微軟雅黑方正蘭亭刊黑師出同門,可以放在一起說。

微軟雅黑是方正電子為微軟 Windows Vista 開發的一款字體,由蒙納進行 hinting,有兩個字重(常規體和粗體)。方正蘭亭刊黑是方正蘭亭黑這巨大的字體族的一員,方正蘭亭黑現在有大約 10 個字重和多種變體。[3] [4]

微軟雅黑和方正蘭亭黑這兩個字體族來自同一個原型設計,二者相同字重下也非常像。二者都是非常簡潔的黑體,無喇叭口,筆畫幾近幾何風格,字面明顯寬扁,中宮外放比較誇張。默認狀態下,字元間距顯得很小(所以印刷品中的小字型大小排版時——尤其微軟雅黑——常常有必要加大字元間距,否則會擠成一排排,很難看)。微軟雅黑的字形是為屏幕優化的,一些筆畫細節比較誇張,在大字型大小下會顯得突兀(比如對「問」字中間「口」的處理);而方正蘭亭黑是專業的印刷字體,字形細節比較收斂微軟雅黑是我認為 Windows 上最好的簡體中文字體方正蘭亭黑是至今罕有的提供如此多字重的中文字體族(還提供繁體中文版),它們都很好用。它們共同的弱勢同時也是它們的設計精髓——無風格、均勻,所以有時會覺得有一點太平淡、獃滯,但另一方面,也很清新、中性

微軟雅黑和方正蘭亭黑實際上甚至幾乎可以理解為同一個字體族的屏幕顯示版本和印刷版本。

我對蘭亭黑的評價:

我個人偏好蘭亭黑這樣中宮放大的字體作為系統介面字體,

同樣的小字型大小時、蘭亭黑更容易讓人看出是哪個字。

但這樣的話需要重新調整蘭亭黑的字重(字重劃分不規範)。

另外,蘭亭黑的假名部分甚是災難,根本就是需要徹底推翻重做的部份。

而且,蘭亭黑在用作正文時、以稍大一點的字型大小顯示時,反而不如冬青黑體直觀。

//關於思源黑體

我在「為什麼 iOS 7 及 OS X Yosemite 後,中英文系統顯示效果差距比以往變得更大?」一文當中如此介紹思源黑體:

思源黑體是Google出資請Adobe聯合日本岩田、韓國Sandoll、常州華文(你沒看錯)合作設計的一套泛中日韓全漢字支援的多重字重字體套裝(基於小塚日文黑體系列的基礎進行設計研發),且可供大眾免費使用。

日本岩田負責日本當用漢字筆形標準的漢字字體設計;

韓國Sandoll負責南韓當用漢字筆形標準的漢字字體設計、多半採用康熙舊字形;

常州華文同時負責簡繁體中文的字體設計:

簡體中文漢字字體設計基於2013版中國大陸當用漢字規範、

且包含基於該字形規範的繁體中文用字;

而繁體中文漢字字體設計則基於國民政府CNS11643「國字標準字體」當用規範。

(常州華文這次的設計成品比之前的華文黑體系列不知強了幾千萬倍)

我在「微軟雅黑和思源黑體相比,哪個更好?」一文當中如此描述思源黑體:

  • 思源黑體除了Normal(也就是Noto的DemiLight)字重只適合文書正文顯示以外,其餘的字重都適合Yosemite的系統介面字體顯示(中西文混排時與Helvetica Neue各級字重都很搭)。

    【八卦】鑒於小林劍不覺得Helvetica Neue的Thin字重搭配思源黑體ExtraLight有什麼可以介意的地方,於是思源黑體ExtraLight就負責同時對應Helvetica Neue的Thin和UltraLight字重了(相關八卦請洽GitHub)。

    話說這Regular字重確實偏粗,服部和小林劍都聲稱這個「傳說中的第七字重」只因「與Noto Sans的字重互相搭配」而生…鑒於Noto Sans被Google主要用於Android設備的介面字體顯示,這Regular字重也確實滿足了這一點(至少竊以為在Yosemite系統上的表現是如此)、且這Regular的字重看起來和微軟雅黑的Regular差不多(不愧是螢幕顯示字體專用的Regular字重)。
  • 只說思源黑體的標點的話、國字標準字體版的思源黑體的標點恐怕也就簡體中文引號和逗號的圓點黑度需要稍微修一下了(現在這圓點的存在感太強了)。另外,他們似乎只知道國字標準字體要求標點居中、卻不知道標點居中是要以標點的重心來定位的(於是,逗號再次悲劇了)。
  • 思源黑體的注音的字形需要大修,等GitHub的八月初的更新出來之後我再看看該怎麼吐。
  • 簡繁體版的思源黑體都是是常州華文經手修改,但因為國字標準字體大量引入楷本筆劃、導致繁體版思源黑體的字形修改量比簡體版的思源黑體要多很多、也使得繁體版的思源黑體成了最不像思源黑體日文母版的語系分支(非貶義)。
  • 基於上一條的原因,華文在國字標準字體版本的思源黑體身上花的心思更多、對其間架結構的優化足夠充分(竊以為比微軟正黑體更直觀)…目前看來,竊以為這個語系分支的思源黑體談不上筆畫衝突、在這方面應該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但我很難想像:冬青黑體如果出品了完整的國字標準字體版本的話(Hiragino Sans CNS早就被腰斬了),會比思源黑體的國字標準字體版本漂亮嗎?

關於思源黑體的更多資料:

如何評價思源黑體 (Source Han Sans) 字族?

iOS / OS X 中文界面字體,思源黑體是比冬青黑體更好的選擇嗎?

如何將 OS X 系統介面的 CJK 字體全部換成思源黑體?

思源黑體 (Source Han Sans) 的各個版本有什麼不同?

順帶說一下字重:

自OS X Yosemite開始,系統字重規劃已經被劃分成了七個粗細等級,

但目前OS X內建的中文字體的字重數量都遠遠不夠。

接下來我用圖例演示冬青黑體、蘭亭黑、STHeiti的顯示效果:

------------------------------------

拿 @Eric Liu 的某篇答案作為正文範例

------------------------------------

該組範例並沒有使用這些字體的英文部分,英文字體隨知乎網站的CSS而定

1、思源黑體(Source Han Sans)

//同時提供簡繁體圖例;圖片在繁體中文語系下擷取,可能會有字形標準差異。

2、ヒラギノ角ゴ(Hiragino Sans Hiragino Kaku Gothic,冬青黑體)

//同時提供簡繁體圖例(分別是和「冬青黑體簡體中文」「ヒラギノ角ゴ Pro」)

3、蘭亭黑(Mavericks Yosemite系統隨附的版本,排版整潔)

//同時提供簡繁體圖例

4、STHeiti(華文黑體訂製版,中文粗細不明顯)

//同時提供簡繁體圖例;圖片在繁體中文語系下擷取,可能會有字形標準差異。

上圖當中的紅色箭頭只是想說明華文黑體本該是粗體的地方不夠粗而已…

不過,就那間架結構再粗一點的話就要糊成漿糊了。

華文黑體一直都很懶…先不說常規字重的間架結構勻稱與否了(看上圖的「雪碧」)…

(論及「雪碧」二字,竊以為也就冬青黑體和思源黑體及格了)

這該是粗體的地方、卻懶成這逼樣、懶得重新設計間架結構且不論

連iOS7裡面的華文黑體極細字重居然都是電腦直接計算出來的,

且看 @厲向晨 的吐槽(STHeiti - 扯閑篇 - 知乎專欄):

iOS 從版本 7 開始為了配合新的 GUI, 為中文界面字體 STHeiti 增加了兩個字重: Thin 與 UltraLight. 不過剛才提取出來看了一下, 質量實在是慘不忍睹, 根本就是直接用軟體將 Light 字重減細得到的, 幾乎每個字都有問題, 華文和蘋果就是這麼糊弄事的? 真的笑, 笑出聲 (呵呵呵~).

這就是華文在製造自家的華文黑體時的態度。

------------------------------------------

拿Mac Pro骨灰罈桌機的文宣做範例

------------------------------------------

該組測試當中的英文字體全部和中文字體相同。

1、思源黑體 (簡繁日英多語系混排全壘打)

PDF:SHS_Sample.pdf_免費高速下載

2、ヒラギノ角ゴ (簡體部分是冬青黑體簡體中文,其餘部分是HKG Pro)

PDF:Hiragino_Sample.pdf_免費高速下載

3、蘭亭黑(最整潔的排版、最悲劇的假名)

4、STHeiti(華文黑體訂製版,這粗體根本就不夠粗)

PDF:STHeiti_Sample.pdf_免費高速下載

5、微軟雅黑UI+微軟正黑UI+Meiryo UI

------------------------------------------------

範例到此為止

------------------------------------------------

其實,有些人可能更喜歡蘭亭黑,

也有人討厭蘭亭黑那樣中宮放大的效果、喜歡更工整的冬青黑體。

思源黑體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至少也是目前相容性最廣的選擇。

但是,無論哪一種情況,STHeiti都在可視度、美感方面被比下去。

STHeiti和思源黑體均為常州華文打造,

華文有義務將他們給Apple提供的字體換成思源黑體。

所以,我們最終的訴求,

就是希望STHeiti最好不要再成為iOS和OS X的預設介面顯示字體。

真要對冬青黑體「是日本人做的」這一點抵觸的話,

那就用思源黑體,或者蘭亭黑也行。

(當然,蘭亭黑必須要解決中日混排時的假名問題)

---------

後話:

---------

STHeiti自從OS X 10.6開始就已經是Mac中文用戶圈的公害了。對於簡體中文用戶而言在美觀度和直觀度(事關用眼衛生)這兩方面輸給冬青黑體與思源黑體(直觀度方面更輸給微軟雅黑,當然雅黑在某些人眼裡談不上美感);對於我們正體中文用戶而言則更算得上是天災級別的東西。就OS X 10.6 Developer Preview的時候,TCFail的作者曾經直搗黃龍、修書一封電郵給當時Apple在新加坡的中文化團隊、痛斥STHeiti何爛之有,但是Apple還是拿這爛咖字體跟著這幾代OS X和iOS出貨了。

貼上TCFail作者對「Apple對中文字體的態度」的後日談:

TCFail - Snow Leopard 繁體中文系統字體修改工具

自力救濟之後…應該怎麼做?

Snow Leopard 中文字體問題的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在於-許多的跨國企業就算有些好產品,但是就是會在某些地區市場上最需要、最關鍵的地方搞砸,例如以中文市場來說,就是字體與輸入法…等。而搞砸的原因不外乎,要不就是對這些地區的需求不了解,要不就是不重視

對抗「不了解」的方法就是讓對方聽到本土的聲音,例如,遇到這樣的問題,就直接去像是 Apple bug report 這些地方反應,去向客服反應,要多一些人去跟他們透過他們可以聽到的管道反應,而不是在自己的會員制論壇或是 BBS 上私下抱怨而已,能處理、解決您的問題的人,不見得會出沒在您出沒的地方。

不讓他們聽到,Cupertino 那些人還會自以為讓日文、簡中、繁中都變成同一套黑體,不會有中日文混排字體粗細不一的問題,而自我感覺良好。

對抗「不重視」的方法就是展現這塊市場的購買力。您可能會對自己有能力找到並使用盜版軟體,有能力破解 iPhone 或安裝 OSx86,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但是設身處地,你是廠商的話,一塊市場如果無利可圖,還會給予這塊市場多少的重視、花上多少心思?今天佔了便宜,換來的就是明天沒人為你服務。

而不管怎樣,本土的需要,往往是本土的第三方開發者最知道,而如果你希望有人在本土市場上為你服務,這些人也需要經濟上的支持。不要期待什麼時候都會出現好心人幫你解決問題(尤其是免費的),你在 BBS 上說誰誰誰是好人的誇讚,又不能夠當飯吃。

可惜的是,他說的幾個渠道我們都試過了、沒有回應,只是看來還有必要繼續試下去…

現在這個關頭,讓那萬惡的STHeiti不再被Apple選作系統介面預設字體,才是天大的事。

建議所有OS X / iOS Developer都將下文藉由Bug Report投遞而出

(越多人投遞、則蘋果越重視這個問題)

New OS X Problem

Classification

UI/Usability

Reproducibility

Always

Attachments

STHeiti_Sample.png Hiragino_Sample.png STHeiti_Sample.pdf Hiragino_Sample.pdf SHS_Sample.png SHS_Sample.pdf

可以在這裡下載:SHS_Sample.png等

Title

Please Use Source Han Sans or Hiragino Sans GB/CNS as Chinese UI Fonts instead of STHeiti Suites.

Description* (3,000 characters maximum)

STHeiti has following disadvantages than Source Han Sans (SHS) Hiragino Sans GB / CNS:

1. STHeiti is much less readable than SHS Hiragino Sans GB / CNS (see all attachments) on most OS X / iOS devices, especially awful for displa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s.

2. While displaying Chinese Kanji and English texts, STHeiti is less distinguishable from its bold and regular weights (see attachment STHeiti_Sample.pdf/png).

3. In the bold weight of STHeiti font, Chinese Kanji is not as bold as Japanese Kana, and they looks like totally different styles.

4. It"s an ideal choice to use the free SHS CJK family to unify the display appearance of CJK texts in OS X iOS.

There are some extra info of Hiragino Sans GB CNS, see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Notes section.

Steps to reproduce

You could just switch your OS X or iOS primary language to either Simplified Chines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then see any Chinese UI texts presented via STHeiti on the screen.

You may want to see comparisons, just see the attached sample PDF files generated by STHeiti and Hiragino Kaku Gothic Suites.

Expected Results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rimary System Fonts (esp. UI texts) looks as readible as Japanese Primary System Fonts. (see the Hiragino_Sample.pdf/png)

P.S.: SHS suite is as readible as Hiragino Sans.

Actual Results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rimary System Fonts (esp. UI texts) looks less readible and much more awful than Japanese Primary System Fonts. (see the STHeiti_Sample.pdf/png)

Configuration

(填上您的電腦或iOS設備產品序號)

OS X Version/Build*

(填上您的OS X或iOS編號)

Additional Notes

P.S.: SHS suite is free to use and is an open source project:

adobe-fonts/source-han-sans

and this fonts adapts well with Helvetica Neue in each weight.

(Better use "Regular" weight as GUI font with Helvetica Neue Regular)

(the Normal / Demilight weight is designed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GUI display situations)

P.P.S.: some extra info of Hiragino Sans GB CNS.

1. Hiragino Sans GB / CNS belong to Hiragino Kaku Gothic Suites, and they are built-in fonts with OS X (the Hiragino Sans CNS font disappeared since the retail build of Snow Leopard).

2. The GB / CNS version of Hiragino Sans are designed for Simplified /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s. (Better fix the CNS version to make sure it follows Taiwan Traditional Chinese Kanji styles)

3. Hiragino Kaku Gothic Suites looks better while being adapted with Helvetica Neue. (Also looks good while being adapted with Lucida Grande, but AquaKana should get involved at this point).

現在Yosemite系統也開始公開測試了,拜託各位與試者參照下文填寫反饋報告:

自Snow Leopard開始,只要你將區域設定為簡體中文優先或者繁體中文優先、STHeiti(包括「黑體-簡」和「黑體-繁」)就會成為系統預設的最優先的漢字顯示字體。但這字體的字面不夠大、不適合作為應用介面字體來顯示。

若需對比,請掏出您的iPhone或者iPad mini retina,藉由日文和簡繁體中文分別拿相同的一段繁體中文文本來測試。iOS和Mac OS X預設的日文字體是冬青黑體日文、且包含大多數的繁體中文用字。您會發現冬青黑體比華文黑體更加易讀、且前者的W6粗體字重在中日英字形方面都是字重勻等的;而華文黑體的Bold粗體字重更難辨識、且其中日英字形的字重完全不等幅。

再者,最理想的狀況就是讓OS X/iOS使用一整套的pan-CJK字體套裝來包攬顯示中台日韓四地的漢字,這樣也能順便解決彼此之間字體回退(Fallback)的時候所產生的各種奇怪的「不搭配」的問題。

===========

二、詞庫問題與輸入法體驗相關

===========

就簡體輸入法的體驗問題,很多人在此提出了:OS X 10.8 和 iOS 6 自帶的中文輸入法有哪些應當修正的問題?

Yosemite系統內建的輸入法在詞庫方面已有一定改良、且收入了兩岸很多熱詞新詞,筆者至今沒發現Yosemite的注音在詞庫方面有特別不靠譜的情況。

Yosemite內建的簡體中文輸入法我沒測試(沒注音、用不慣),我不知是否還會出現簡體輸入法蹦出非簡化字的情形(iBuick很久以前和我吐槽過這個)…

我希望所有參與Yosemite系統測試的朋友們都主動測試一下系統內建的輸入法是否靠譜、然後在這裡提出如何讓系統內建輸入法更靠譜、更易用的方案。

同時,我建議注音與拼音輸入法加設兩岸讀音方案的切換開關、以及針對注音輸入法的全簡化字輸出開關。

接下來,我還是就Yosemite的注音說一下我的感受(相對Mavericks而言略有改進,但問題仍舊很多)。

Yosemite的注音目前是「摁回車鍵確認候選文字」,但這在選取標點符號的時候卻會輸入失敗、且會瞬間丟失全部待輸入的文字。

Yosemite的注音敲了半天字之後、感覺在詞庫準確性方面比Mavericks及之前的注音靠譜很多,但還有不便之處:

現在我每次直接敲「和(hanˋ,做並列詞使用時是這個讀音)」)、「與」等並列用字的時候、第一個出現的字都是其它的名詞用字,

這很不方便、且這輸入法仍舊記不住我在這方面的使用偏好,總之就死活都記不住。

(其他人似乎也在吐槽OS X內建的其它輸入法有這方面的問題,就是常用字詞詞頻的問題)

說實話,Yosemite的注音詞庫仍舊是硬傷,仍舊惡劣到無法用於正式文書場合的程度。

現在雅虎注音在停止研發之後也被開源了:yahoo/KeyKey · GitHub,

而小麥注音輸入法本身也開源:https://mcbopomofo.openvanilla.org/,

我建議蘋果不妨直接拿小麥注音的詞庫、並在雅虎注音的程序基礎上重新打造OS X注音輸入法,

使其向微軟新注音那樣健全穩定、像雅虎注音那樣好用、像中州韻鼠須管那樣靈活。

同時,希望在輸入節奏風格方面,iOS注音在觸摸螢幕輸入時向WP注音看齊、在藍芽鍵盤輸入時向雅虎注音看齊。


什麼叫「已安裝的應用程序」???

明明是「已卸載的應用程序」!!!

看圖:


如圖,Logic鋼琴捲簾窗的「敏捷」。難道相對的還有一種「不敏捷」?

Smart翻譯成「智能」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

記憶中這個低級的翻譯錯誤從Logic 8時代就有了(7和之前的版本沒用過),距現在已經7年,很難想像這是出自apple的軟體。

圖分別是Logic 9和Logic X。


沒人吐槽OS X的「廢紙簍」 和「倒空廢紙簍」嗎?(就是回收站)


輸入法的問題。說實話,對於現在Yosimite內置的中文輸入法,我個人不覺得和Windows8.1內置的微軟輸入法有多大差距。iOS8的中文輸入法也是和wp8.1比給我感覺也是類似的——並不強於甚至讓我感覺部分弱於蘋果的。搜狗之類的可能會有更明顯的好處。不過答主一直堅持使用各系統原生輸入法,所以沒有發言權。

至於翻譯和本地化方面,感覺蘋果國行里把WiFi翻譯為無線區域網顯得很奇葩,因為無論怎麼樣,我們在中國還是一直把這玩意兒稱作WiFi,看見無線區域網也就是會心一笑,嗯,這就是WiFi。所以感覺完全沒有必要。

然後就是OSX右鍵菜單中的「複製」和「拷貝」。這倒不是說翻譯的有什麼錯,只能說漢語如此博大精深,但是我們在Windows下已經習慣複製=copy了啊。現在OSX右鍵菜單則把Copy翻譯為拷貝,複製則是代表的另一個功能duplicate。真的是讓從win遷移過來的人很捉急。要我說,copy還是複製,duplicate翻譯為「創建副本」不就好了嘛。

其實我個人覺得更多OSX的問題都是和Win不一致的問題,而不是翻譯質量的問題。比如很多從Win過來的人都會覺得「偏好設置」看起來很彆扭,但是我想說第一次看見「控制面板」的時候,你不一樣覺得很彆扭嘛。

最後,鑒於題主說只找OS X/iOS的問題,我就不說Win的了,Win其實要找也是有的。題主說「拿在本地化這方面很成熟的企業產品而言相比,如微軟的Windows 8的輸入法」,我並不認為微軟和蘋果在本地化水平方面有多大的差距,畢竟兩個都是成熟的大公司,這方面其實做的都比較不錯的的。可能只不過微軟進入我們的時間長,對於微軟的自造詞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罷了,比如「網上鄰居」,這玩意兒我小學也困惑了好久是做什麼。但是至少在目前,大家的本地化做的都還是不錯的。

--------2014年6月16日更新

根據 @冰海 的提示.特此說明他稱讚的輸入法指的是微軟的新注音輸入法、且他主要是在吐槽蘋果的注音輸入法不如微軟新注音和雅虎注音.而我上面寫的輸入法特指微軟和蘋果的簡體拼音輸入法.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我只從單一的簡體拼音輸入法的角度切入難免有些先入為主的嫌疑.特此說明,以上答案對於微軟中文輸入法的評價僅限於簡體拼音輸入法.


最麻煩的就是區分右鍵菜單的複製和拷貝兩個選項。


OS X

你倒是告訴我『可能』是什麼呀!!!

你倒是告訴我「喚醒以供」是什麼意思啊!!

直接說睡眠時關閉WIFI連接要死么!!

我書讀的少,不帶這樣欺負我的!

===感謝@王宇星 童鞋提醒 現更正===

官方的解釋:

喚醒以供網路訪問

如果您要讓電腦在有人訪問其共享資源(如共享印表機或 iTunes 播放列表)時自動喚醒,請選中此選項。此設置適用於來自其他電腦的有線連接(如乙太網)。如果您使用的是正確配置的 AirPort 基站,則它也適用於 WiFi 連接。

另:

關於「請求時喚醒」和 Bonjour Sleep Proxy

本著認真就贏了的精神 我又重新試了下這個功能

在節能器里的睡眠時間選擇『永不』 待機就不會斷網··即是說 不睡眠就不斷網

和勾選的選項無關

= = 好吧 我冤枉OSX了···

不過··我還是想吐槽,這個描述不夠清晰,個人覺得更改為

「其他設備訪問本機時,喚醒並連接WI-FI網路」

咦···還是怪怪的呢··

歡迎大神補刀···


以前沒關心過,更新到 Yosemite 後發現的

懷疑這個詞應該是 Drive,駕車的意思然後和邊上的步行正好成對。但是竟然翻譯成了狗血的驅動==!

還有一個就是,各種 OK 都翻譯成了好,點下去沒有半毛錢反應。考慮過我作為強迫症的感受嗎~~~~

-----------2014-08-04 更新

下面是受委託加上的,顯然繁體版在這一處的翻譯更加不靠譜啊。


首先糾正大家一個觀點,其實蘋果並沒有做中文的本地化工作。。。他做的是。。。漢化。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用戶其實是不懂英文的。「日曆」、「郵件」、「信息」、「電話」、「設置」,這些對中國用戶多麼友好啊,即使不會英文也可以上手直接用

每次教父母和親戚用手機都要說「點那個指南針圖標,就是藍色那個」,「點那個藍色的中間有個兩支筆一根尺子的圖標」、「點那個綠色的中間有個攝像機的圖標」……累死!

Safari 叫 Browser/瀏覽器 不行嗎,FaceTime、App Store 改個通俗的名字翻譯成中文不好嗎?


各種問題都是給本地化公司的錢太少,然後本地化公司使用劣質翻譯糊弄導致的。


Mac系統下的「退出」顯示出來是「推出」,很無語~


聯繫人不支持一個人有多個不同語言的名字。

這個不光是中文本地化的問題,但是確實是本地化的問題。

例如 Facebook 就是可以設置的。你在不同語言下會顯示不同的名字。


父親節母親節

給粑粑媽媽買iPad

開開心心 開了又開 …


最應該改進的是OS X中Dock(也就是快捷應用)的軟體的語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微軟在 Windows 里捆綁 IE 會遭到反壟斷調查,而蘋果一直在 OS X 里捆綁 Safari 卻一點事情都沒有?
Mac 上好用的代碼比較工具有哪些?
使用 MacTeX 怎麼用 LaTeX 畫出有機化學反應式?
Mac 的 memory 和 real size memory 有什麼區別?
求推薦可以替代MacBook的PC或超極本?

TAG:macOS | iOS | 輸入法 | 用戶界面 | 蘋果式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