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牛耳」為什麼會演變為現在這個意思?

盟用牛耳,卑者執之,尊者涖之。

卑者是執牛耳,所以稱次盟國的為執牛耳。

那麼為什麼現在「執牛耳」會變成如今的含義呢?


按照禮,古代的會盟,大國負責制定章程,小國負責準備道具,即主持。主持的一方執牛耳。

公元前488年,吳國、魯國鄫衍之盟,魯國是小國,按禮應該主持,而吳國是南方的國家,不懂得古代的禮法,就讓自己國家的王子姑曹主持了。

從此以後,就不代表主持國一定是小國了。到了後來,主持者反倒成了牛逼的一方了。


謝邀

「執牛耳」現在的意思不是從「小國屍盟」這個意義引申出來,而是從」主持諸侯會盟的人「這個意義引申而來。

成語大多脫胎於經典。但在流傳過程中其意義往往卻與經典原意好像不盡一致。原因很複雜。再如「言必信,行必果」,現在許多人奉為圭臬。然而這句話在經典中的原文卻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我本來試圖解釋「執牛耳」在經傳中的各種不同含義,後來發現至少得要好幾萬字才能說明白,而且寫出來恐怕也沒人看。所以就放棄論證過程和一些細節,僅僅把結論寫出來。

盟,本來是只有周天子才可以舉行的儀式,目的是為了團結諸侯。天子會盟的時候,戎右(見《周禮夏官戎右》,官名)取牛血牛左耳,用玉敦盛牛血,按從尊到卑(注意不是從大到小)的順序讓諸侯國君一一歃血(飲血),同時用珠盤盛牛左耳,以取信於天。這個時候是戎右執牛耳。

後來,天子勢力旁落,諸侯紛起爭霸。一些強大的諸侯國,也開始舉行會盟儀式,用來顯示自己的霸主地位。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舉行過會盟。在這些會盟儀式中,一般是小國提供儀式所用的祭器並且主持儀式即執牛耳,充當辦事員的角色。(實際上也有大國執牛耳的情況,所以杜預說「鄫衍則大國執,發陽則小國執。據時執者無常。」)

為什麼讓小國主持呢?因為往往幾個強國相爭,無論誰主持儀式其他侯國都不會滿意。而且參加會盟的諸侯國君都帶著強大的軍隊,放到那個侯國都不免有危險。所以,會盟的地點選在小國,主持會盟儀式的也是小國。這慢慢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矩。(杜預注說是「盟禮」,沒有根據。首先《周禮》、《儀禮》、《禮記》都沒有「小國屍盟」的記載;其次,諸侯會盟本來就是「非法集會」,不可能還會制定一套禮儀。至於歃血執耳,那是為了取信於神。)大概相當於今天許多國際組織的總部大都設在比利時、盧森堡這樣的小國。

至於 @王路說

公元前488年,吳國、魯國鄫衍之盟,魯國是小國,按禮應該主持,而吳國是南方的國家,不懂得古代的禮法,就讓自己國家的王子姑曹主持了。

從此以後,就不代表主持國一定是小國了。到了後來,主持者反倒成了牛逼的一方了。

是沒有根據的。此事出自《左傳哀十七年》

左傳哀十七年(前478年) 公會齊侯,盟於蒙。孟武伯相。齊侯稽首,公拜。齊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無所稽首。」武伯問於高柴曰:「諸侯盟,誰執牛耳?」季羔曰:「鄫衍之役,吳公子姑曹;發陽之役,衛石魋。」武伯曰:「然則彘也。」

這裡,高柴(孔子弟子)說,十年前(哀七年,前488年),吳王夫差與魯哀公會盟時,吳國公子姑曹執牛耳。五年前(哀十二年,前483年),魯、衛、宋三國會盟,衛石魋執牛耳。(高柴說這個話的時候,夫差已經被勾踐打得大敗,國都被攻破,吳國已經實際上滅亡了。一年之後,夫差死。當年會盟的時候,吳國強行按照自己的意願主持儀式,魯國大夫說,你這樣做一定會遭天譴。果然現在應驗了。所以如今,舉行會盟,還是老老實實按照規矩來吧。高柴,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孔子的弟子,在這個場合說話是很高明的。)然後,武伯據此以為齊、魯會盟,應當是小國魯國主持儀式。這至少說明,吳魯鄫衍之盟之後,至少有兩次會盟都是小國主持。

所以「從此以後,就不代表主持國一定是小國了。到了後來,主持者反倒成了牛逼的一方了。「說法太武斷了。

回到問題本身。在春秋時代」執牛耳「確實由小國來做。那麼,為什麼它會有」強者「的意思呢?

注意,主持國和主持人不是一個概念。會盟雖然多數情況下由小國主持,但主持的人卻必定要德高望重。例如在《論語·先進·侍坐》中,孔子問弟子的志向,公西赤說:「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意思是要像上面提到的孟武伯一樣,主持諸侯會盟。孔子評價道:「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對他頗為嘉許。

因此,後世用「執牛耳」,表示可以主持會盟的德高望重之人。例如:

「儻老祖薹肯執耳齊盟,則元老臨戎,軍聲克振。」明·張煌言《復盧收牧舟司馬若騰書》

」論文采,天仙吏,謫人間。好教執牛耳,主騷壇「清·孔尚任《桃花扇》

然後詞義逐漸演變,現在也可以表示,在某一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


推薦閱讀:

通過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中文文學素養,尤其是詩詞和文言文類的?

TAG:文言文 | 文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