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洞庭湖原貌是怎樣的 ?八百里洞庭到底有多大面積?

最近為環洞庭湖騎行做準備,上網查找資料。現在的洞庭湖湖區面積2820平方千米,天然湖面4040平方公里,較「八百里洞庭」(周長800里,按正方形做個粗略估算,面積為1萬平方千米)相去甚遠。那麼之前的洞庭湖地理位置大概是怎樣的呢?


簡單點說,洞庭湖經歷了 由小變大又變小的一個過程。

先秦時代,因為荊江以北有個雲夢澤,所以那時候水啊沙啊都往北邊跑,南岸的現洞庭湖地區基本上是河網交錯的平原地貌。而且這時候,湘、資、沅、澧 四水都是各自匯入長江的。另外,在今東洞庭湖,當時有一個小湖,就是屈原所說的「洞庭波」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北的雲夢澤慢慢的淤積,長江水開始往南找分水道。最早在東晉南朝時,分出了淪水,衝進了洞庭湖平原,又因為東洞庭湖地區的沉降速度比西洞庭湖地區更快,所以在東洞庭湖地區,先秦「洞庭波」的基礎之上,一個新的更大的「洞庭湖」誕生了。這時的洞庭湖,基本算是今東洞庭湖的擴大版,大約可算是「五六百里」吧。而在今西洞庭湖地區,則有一個小一點的「赤沙湖」。此時,湘、資、沅、澧 四水也都全部注入湖中而不再各自獨流入江了。

再往後,唐宋時期,隨著雲夢澤的進一步淤廢,江水分流和四水繼續匯入洞庭湖,使之繼續不斷的擴大,洞庭湖吃掉了赤沙湖,並且繼續西擴南擴。所謂「八百里洞庭」,即是此時。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長江來水泥沙尚不多,四水也相對清澈,因此此時的洞庭湖(特別是東部)水很深。

再繼續,至明代,隨著上游開發,長江含沙量增長,同時荊江南岸又新開了 太平、調弦兩個口,使江水分流注入洞庭湖。因含沙量增多,所以導致湖底開始淤高,湖底淤高使湖泊容積下降,進而又導致湖面擴展,又新擴展出了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在明清時期,洞庭湖最大可達(八九百里)約6000km2(道光年間)。但是因為湖底淤高了,所以洪水時湖面連成一片,但是枯水時,洞庭湖則瓦解成若干的湖群。

清咸豐同治年間,因洪水,荊江又新開了兩個口:「松滋」和「藕池」。現代「四口分流」的局面形成。這四個口,把大量的長江泥沙注入洞庭湖,從而使得已經很淺的洞庭湖開始淤積成陸地。這主要變現為沙洲的出現:先是西北,再是西洞庭湖地區,然後又延伸到東洞庭湖地區。原來一大片的洞庭湖已經被沙洲分割為東、西、南洞庭湖,其中東西兩湖逐漸淤廢,南洞庭湖因為北水南侵,還有些微擴展。

綜上所述:先秦小湖→東晉南朝擴大→唐宋八百里而又最深→明清極盛但以變淺→最近一百五十年快速淤積消亡。大概就是洞庭湖的變遷過程了。

需要注意的是,單單從「八百里」的角度計算面積,其實是有誤差的,因為湖泊不會像我們計算面積一樣是一個正正好好的矩形,而肯定是奇奇怪怪的形狀,湖泊里肯定又有很多沙洲小島~~所以1萬平方千米肯定是沒有的,最大大概也就是上面所說的6000km2,當然,比起現在還是大得多了。


江漢平原在歷史上曾是一片碧波蕩漾,長江出三峽之後,由於荊江河床難以通過汛期的巨大水量,而在如今的江漢平原地區滯留,形成了著名的古代大湖「雲夢澤」。春秋戰國時期,雲夢澤是連綿不斷的大湖泊,南自「華容隆起」的山丘台地北側邊緣,北至漢江以南的廣大地域,水面廣達26,000平方公里,成為一個浩瀚的長江吞吐型淺水湖。

由於長江橫穿雲夢澤,泥沙淤積,逐漸形成荊江三角洲並逐漸向東伸展。至唐宋時代,雲夢澤最終演變成寬廣無垠的江漢平原。在江漢平原上,分布數量眾多的湖泊,這些湖泊,多是雲夢澤的遺迹。大湖多與長江相通,最大的湖泊是洪湖,面積438平方公里,湖區仍是一派水鄉澤國風光。

雲夢澤為江漢平原取代後,長江滯流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此時地勢相對較低的荊江南岸就成了長江新的傾瀉對象。按照《水經·湘水注》記載,東晉南朝時期洞庭湖己經形成,當時洞庭湖方圓五百里。唐宋時期,隨著雲夢澤的萎縮,荊江洪水繼續南泄導致洞庭湖進一步擴展,此時,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便形成了,宋代詩人姜夔稱之為「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

在南方,南北朝時期已有豪族巨室私占湖澤,稱為盜湖及封略山澤,但其目的不在造田,而在養殖魚類及水產,是利用天然資源,不損及湖體。後來人口增加,需要糧食增產,而匯入洞庭湖的河川上游尚經過有天然植被的地區,挾帶泥沙在湖中淤積成洲諸,比平原丶丘陵等地之農田肥美,於是人們圍湖造田,趨之若鶩。

南宋時期是洞庭湖築垸圍湖的第一次高潮,官僚富豪「侵佔湖沼淤地,築堤圍田,廣裹千里」,不久便堤垸比比皆是,「桑麻蔽野,稼牆連雲」。因畝數一時無法統計,居然以糧種多少作為納稅依據,如岳州規定一石種糧「作七畝科敷」。不過當時已經出現了垸子增加後,水患隨之而來的情況,於是在蒙古人統治時期,元人認為圍湖造田是「射小利,害大謀,急近功,遺遠慮」,遂有退田還湖之舉。

人口的急劇增加,一方面增加了農業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對耕地的需求,洞庭湖的圍墾運動遂進入急劇膨脹階段。據史料記載,有明276年中,共築堤33處,建垸134座,大部分坐落在北部的華容丶安鄉丶和南部的常德丶漢壽丶益陽丶湘陰等地,其中60%以上修建於明中期以後。隨著沮洳水鄉變為肥沃農田,湖廣地區開始在全國的米糧市場中奠立起不可忽視的地位,正是在明代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取代了宋代的「蘇常熟,天下足」。這時的江南在每年通過大運河向北京的帝國朝廷貢獻四百萬石漕米之後,不僅不能像宋代那樣「熟天下」,甚至連自己也養活不了了,由於「地阻人稠」,反而「半仰食江丶楚丶廬丶安之粟」。

結果,「愚民惟利是圖,或因准其存留輒復私行加築」,而地方官為了繼續獲得那些未報墾的私圍垸田稅收,同樣百般推延和隱瞞。因此清政府的禁令始終收效甚微,圍墾風潮愈演愈烈。自乾隆至咸豐時期,漢川縣堤垸由44加到300餘處,益陽縣也由109處增加到137處。咸丶同年間,荊江大堤潰決,形成藕池丶松滋丶調弦丶虎渡等荊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從此,泥沙源源不斷地從四口入湖,使湖區淤積速度明顯加快,以致「洲渚日高,湖底日淺」。而湖區西北部的水下三角洲因迅速淤積,至光緒初年,竟淤成高洲,名曰:「南洲(即今南縣)」。此時的清廷乾脆宣布,「已淤洲地,勢不能以人力強為疏浚復還為湖,流寓民人,亦斷難驅逐資遣致令失所」,竟決定劃疆定界,招民圍墾。到了清末,湖南當局為了解決財政困難,更是開始正式以發售「墾照」的形式,在洞庭湖招民納資承墾,使圍湖造田合理丶合法化。

於是,清後期至民國初的洞庭湖,恰如1932年編撰的《湖南地理志》所述:「湖身漸淤漸狹,田垸更推更廣。昔之渺渺洞庭,今以南阡北陌,一望皆田。」在1825年仍廣達6000平方公裡面積的洞庭湖,到1896年已經減少到5400平方公里,1932年只剩下4700平方公里,1949年時更是僅餘4350平方公里,已經遠遠落後於在1953年時仍然保有5053平方公裡面積的鄱陽湖,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的寶座拱手相讓,距離范仲淹筆下「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勝景也越來越遠了。

安利一下筆者有關地理的專欄文章:脫苦海的文摘【地理】

專欄短網址:http://blog.tokuhon.org

相關問題:

脫苦海:有沒有填海造陸方面的視頻,科普的,不要太專業的,求推薦?

脫苦海:給整個世界畫一條「胡煥庸線」,怎麼畫?

脫苦海:如果古代那種百年難遇的大旱災降臨到中國,會怎麼樣?

脫苦海:如果在宜昌或者重慶一帶將長江完全截流,四川盆地能否變成世界最大淡水湖?

脫苦海:有哪些一條河分成兩條河的情況?


放幾張圖,一目了然~

據道光《洞庭湖志》卷二記載:「洞庭湖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寰湘陰,凡四府一州久邑,橫亘八九百里,日月皆出沒其中。」據其附圖計算,全盛時期的洞庭湖面積可達六千平方公里,約為現在的兩倍以上。


搞地質的絕對搞錯了,洞庭湖在五千年前開始都是很大的。比如河北滄州德州,在西周春秋都還是滄海沼澤,西漢末才幹了,過了五百年到了唐朝因為高肥力已經是人口密集區域

同樣,洞庭乾的晚一些,所以發展也晚一些


推薦閱讀:

最近有好幾個同學被偷手機,我自己上學期手機也被偷了。就是想問問古代說的那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真的嗎?
宋朝沒有產馬地嗎?
萬那杜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領導是leader的音譯嗎?
大英圖書館中的一幅秦始皇畫像中的服飾是否有誤?

TAG:歷史 | 湖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