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 這些是輿論誤導,還是實際情況?

政府有哪些政策可以被認為屬於輿論脅迫產生的?輿論脅迫產生的政策有哪些特點和影響,效果後來都如何了?


只是就事論事

昨天我老婆還在那說,中國的GDP世界第二,小日本如何如何(省略)

我就叫她去查查人均GDP跟人均消費力

結果讓他心碎一地:中國的人均GDP跟消費力,基本上跟非州是一個水平

(下圖顯示世界各國相對於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世界均值的地圖,當前為10,700美元。來源:IMF)

藍色 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橙色 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中國2011年人均GDP是第88位,消費力排名還在人均GDP還後面(92位)

意思是,中國薪水的成長,追不上物價

我總覺得官方這方面的輿論(中國GDP世界第二),很有誤導百姓的嫌疑

其實,中國社會的痛苦指數(失業率+通膨率)已經相當高,吉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也超標了

如果在這節骨眼,政府依然重形象工程、重大建設,靠炒地皮為生

那麼.....只能說天佑中華了

回應這問題

房價過高(政府炒作)、負利率(刺激消費)、通澎(鈔票印太多)、低收入(產業失衡)

這些都是大問題呀

外資投資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再不改弦更張,更待何時?

只是最後一句我不明白

"真是為了老百姓好?" 指的是?

9/26新增

在這呼應 @林海 的答案,房價佔收入的比例太高,是會嚴重影響內需市場的

舉個我身邊的實例

泰國今年的經濟相當不好,我處在的IT產業許多大頭都開始虧錢

其中一個問題出在

去年泰國水災,許多車廠重創,而車廠是泰國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工業

於是水災後泰國政府刺激經濟的方式是

推出五年免息購車方案,這五年利息由政府付擔

結果就是,許多人利用這機會購車,嚴重排擠其他消費

一下子整個內需市場摔到谷底,比之前金融風暴還嚴重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的出來,政府干預經濟的做法,有時會適得其反

如果沒辦法"創造"財富,那麼大部份的政策都將只是挖東牆補西牆

不但無濟於事反而破壞了平衡


好吧,這個問題終於改了。

本來我的打算是問題一日不改,就讓這篇吐糟文一日掛在這裡。現在問題已經改了,此文也沒有神馬存在意義,請摺疊吧。

-----------------------------------------------------------------------------------------------------------------------------------------------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主語是【誰】用【輿論】【脅迫】【政策】

不過既然問題在這裡,我又有那麼一點想法,不吐不快,就說出來就權當扯扯淡吧。

暫且先不論【誰】、也先不論用什麼【輿論】,就論論【脅迫】這是怎麼個說法來開個頭。

按照《民通意見》六十九條的解釋:「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可以看出,脅迫的直接對象是【公民及其親友或者法人】內容是【對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目的是【迫使對方做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

從這裡看,首先【政策】不是公民、也不是法人,不能成為【脅迫】的直接對象,這個說法只能理解為:【脅迫】【政策制定者】【違反真實意思表示】從而制定或者變更【政策】。理清了對象,那就看看對於我們的【政策制定者】能採取怎麼樣的【脅迫】手段吧。生命健康財產這些直接排除在外,我們偉大的【政策制定者們】被國家機器保護的嚴嚴實實,就連尊姓大名都不能出現在簡訊,百度貼吧,搜索引擎以及電子郵件以及等等等等,誰能用【輿論】要挾對其造成損害?榮譽這玩意,授予和剝奪榮譽稱號神馬的貌似也不是【輿論】能夠做到的事情,那麼唯一能夠被【輿論】威脅到的,可能也只有【名譽】這一條了吧。【名譽】是什麼?社會對一個人的評價。那麼【輿論】【脅迫】【政策制定者】的唯一手段也就是威脅要降低其的社會評價嘍。誠然,輿論本身確實有影響社會評價的能力,可是這玩意能拿來脅迫么?怎麼脅迫?必須調控房價,不然就曝光曝光花邊新聞?必須降低CPI,不然就盤點盤點兒女們在央企拿多少工資?必須改善負利率,不然就人肉人肉有多少名表多少豪車?對不起,光是想像這些事情發生在此時此地,我怎麼就聞到一種似曾相識的,彷彿看了十卷哈利波特的味道?

我知道這裡肯定會有人開罵:你咬什麼文嚼什麼字啊,所謂輿論脅迫,不就是一幫【可能別有用心】的人,以專家自居,製造聲勢,妄圖誤導英明神武,鞠躬盡瘁,殫精竭慮為人民服務的【政策制定者】,迫使他們做出【不為老百姓】好的政策,從而【可能】滿足一己私慾,或者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太好了,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麼我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掉下來了,原來不是【脅迫】,只是【影響】。我還以為知乎上一個題目讓我穿越了半個世紀,看看窗外物是人非萬事休了呢。萬幸萬幸,並非如此,這樣我們就好討論【誰】和【輿論】之間的關係了。

有的人說,是媒體;有的人說,是公知;有的人說,是經濟學家。不管是誰,反正是發表,或是煽動,或是引導了公眾。從而形成【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的【輿論】,影響政府作出相應的政策。那麼我要問了,【影響的了嗎?】房價過高,【輿論】嚷嚷多久了?分稅制和地方土地財政這些房價根源動過么?【負利率】【通貨膨脹】喊得凶,08年以來每年8-10萬億信貸投放,09年以來每年十幾萬億的M2增長將下來了嗎?【低收入】我不知道具體說的是神馬?如果是說可支配收入,哪一年漲上去了?這些是不是問題,有沒有人感到痛苦?得到解決了嗎?沒有得到解決,討論這個問題怎麼了?怎麼就【脅迫】【政策】了?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文件現在效力如何,不過既然還沒有被廢除,就假裝還有用吧,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如此看來,似乎我們還是可以對【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提出關於【政策】的【批評和建議】,也有著對經濟問題和經濟政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以此影響別人的【自由】,但是我找來找去,也沒有發現行使這些權利的前提是【為了百姓好】。難道,真相就是,只要【真實目的不為百姓好的輿論】,就是【脅迫】【政策】?

如果算【脅迫】,竊以為,不管是誰,不管是不是為了百姓好,脅迫政策了又怎麼地?如果這種脅迫能夠讓我們敬愛的政策制定者,考慮【輿論】來處理公共事務,【並且收到輿論訴求的效果】這本身就是【百姓】之福!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政策真是被【輿論脅迫】從而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不客氣的說,我還願意多忍受幾年【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因為最樸素的道理告訴我,是非【早晚】自有公論,而【輿論】到【政策】再到【效果】的通道,哪怕是【脅迫】而來,也比沒有強得多的多的多。

多說一句,既然有人【不為百姓好】也能【脅迫政策】,為什麼沒有人【為了百姓好】地脅迫政策?不說別人,看到這文章的你我,【為了百姓好,】站出來講真話,講對話,從而【形成輿論】使勁地【脅迫政策】,又有何不可?


其他不清楚。

但就房價過高,然後政府出台一系列抑制房價的政策,最終導致限購令、房產稅的出台。

其他的不說了。在多年以後,回過頭來,會發現,今日的所謂房價虛高,實際並非虛火。其主力支撐依然是剛需,但是在限購和房產稅真的落地並發揚光大後,剛需將越來越難買房,成本將繼續高昂。

事實上,所有應輿論而生的各種稅費,真的是很多人自找的,鼓吹的是一批人,不管是什麼階層,買單的都是老百姓,簡簡單單。


這個問題很奇怪。如果是民主政府,那就不存在所謂輿論脅迫的問題,如果是集權政府,也根本脅迫不了,也就無所謂輿論脅迫,所以我覺得不存在所謂輿論脅迫的問題。這根本是個不存在的問題嘛,請重新修改問題。


負利率來臨,如何確保你的財富不縮水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來源|洪言微語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和歐元區負利率鬧得沸沸揚揚,在國內也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論。其實,它們的負利率是名義負利率,還有一種負利率是實際負利率,反映的是名義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時的狀態。不同於名義負利率的眾人皆知,實際負利率具有更大的隱蔽性,悄悄侵蝕著居民的財富,危害更大,不得不察。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目前到底有沒有負利率?有的話,如何確保你的財富不縮水?且聽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洪言微語)的解讀。

|負利率時代再度降臨

如下圖所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先後有兩個階段實際利率(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CPI)持續為負。第一個階段是2010年2月-2012年2月,持續時間2年,主要原因是受09年4萬億刺激政策影響,流動性寬鬆,資金熱炒農產品,CPI大幅攀升,一度超過6%以上,但受外圍經濟環境制約,央行並未大幅加息,實際負利率一度達到-3%。第二個階段始於2015年底,持續至今,主要原因依舊是在持續的貨幣放水之下,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房租成本的提升帶動居住和其他生活支出成本的全面提升,而在穩增長的政策環境下,央行不可能進行加息,負利率狀態持續至今。

圖1:2010-今國內實際利率走勢(%)

數據來源:wind

以基準利率來看,中國當前無疑已經處於負利率的狀態。但是,去年10月23日後,存款利率已經充分市場化,若以銀行實際存款利率計算,負利率狀態還是否存在呢?

查詢16家上市銀行數據發現,2015年11月以來,五大國有銀行和招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均為1.75%,其他股份制銀行略高,但基本也都在1.95%以下。以各家銀行的存款總額進行加權計算,16家上市銀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為1.79%。今年2月份以來,CPI持續處於2%以上,顯然,負利率依舊是存在的。

|你的錢包會持續縮水嗎?

從CPI的走勢看,5月份已經出現環比收窄的趨勢,照此趨勢,實際利率可能很快扭負為正,再討論負利率的影響和應對就沒有意義。所以,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負利率還會持續多久。

實際利率取決於存款利率和CPI,當前實體經濟持續低迷,短期內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幾乎為0,所以CPI的走勢是確定負利率持續時間的關鍵變數。不妨先看看CPI的構成,CPI注重對日常消費成本的衡量,其中食品權重為三分之一,居住和娛樂教育文化佔三分之一,剩餘三分之一為交通通訊、醫療保健、衣著、家庭設備和煙酒。就指數變動而言,食品價格變動是CPI快速攀升的主要因素,影響幅度超過50%,見下圖。食品中鮮果、鮮菜、豬肉權重較高,這是社會將CPI指數變動戲稱為「豬周期」的重要原因。

圖2:CPI主要大類走勢

那麼,食品價格接下來會如何變動呢?直覺上,當前不存在極端氣候,而且夏秋兩季正是新鮮蔬果的供應高峰期,農民養豬的積極性也已被大大調動起來,食品價格似乎很難有大的上漲空間。但是回顧下2010-2012年,氣候或季節性因素也並非食品價格快速上漲的主因,流動性寬鬆背景下熱錢爆炒農產品才是主要原因,通貨膨脹歸根結底就是一種貨幣現象。

從貨幣供應上看,內有權威人士強調「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外有發達經濟體持續的負利率政策刺激,中短期內,國內貨幣政策不會有明顯轉向。在實體經濟艱難轉型背景下,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動力不足,過剩的流動性需要尋找出路。受調控因素影響,樓市這個池子短期內承載量受限,股市在短期內也難發揮貨幣池子的作用,資金能流向哪裡?一部分出海,大部分將在國內尋找目標,在此背景下,「蒜你狠、姜你軍、向前蔥」會不會捲土重來?可能性很大。

因此,筆者斷定,在未來1-2年的時間內,負利率將持續存在。若不能做好資產配置,你的錢包和財富將持續縮水

|如何確保你的財富不縮水

應對負利率時代的財富侵蝕,尋找安全且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永遠是不二法門。2010-2012年負利率期間,居民理財手段有限,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民眾對抗負利率的主要的手段。截止2012年末,銀行理財產品餘額7.1萬億元,較2009年末增長317.65%,年均增速高達61%。面對居民日益迫切的投資理財需求,監管機構在2012年相繼放鬆了證券、保險和基金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的限制,2013年互聯網寶寶理財順勢而起,剛性兌付環境下,可選擇的高息理財產品眾多,中國資管大時代開啟。

當前的形勢與之不同,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難尋。隨著實體經濟不良風險持續暴露,監管機構秉承穿透式監管理念,對資管業務開展了集中整頓,剛性兌付的打破勢在必行,就連高收益的代表P2P也走下神壇,幾乎成了高風險的代名詞。在此背景下,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1年期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已經由5.5%降至4%左右,1年期信託理財產品收益率由9%降至7%左右,低門檻的P2P產品收益率也由動輒20%以上降至10%左右甚至更低。同時,剛性兌付正逐步打破,上述各類產品收益越高,風險也越高。

問題來了,當前的環境下,該如何安置你的財富?在筆者看來,若是追求跑贏CPI,銀行理財產品4%左右的收益率已經足夠覆蓋,在此基礎上,適當再配置一些高息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即可。

但CPI側重的只是基本的日常消費,想每年多出幾趟國、沒事常和朋友們聚聚餐、電商大促期間能夠安心地剁手消費,甚至想過幾年攢錢買下自己的小窩,4%的年化收益率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了。無股不富,可以嘗試增配一些股權類投資產品,做好持有幾年的準備即可。你要嘀咕了,就股權市場現在這個熊樣,配置股權靠譜嗎?正因為你犯嘀咕,所以才有很大的概率是靠譜的,這才是股權投資的精髓。


房價過高、通貨膨脹、低收入,這些都是事實。

我們的政府部門,一直受英明的黨的領導,竟然會存在因受一小撮別有用心輿論脅迫而令政策與現實南轅北轍以致為老百姓辦壞事的可能?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準備將我們的黨——始終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的偉大光榮正確的執政黨——(及千千萬萬黨員)置於何種尷尬境地?

你,是何居心!?


大噶吼啊~相信經歷過中學教育的大家,對於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都不陌生。中國現在就出於通貨膨脹的階段。同時,有很多研究機構稱:

目前中國經濟並不是沒有高通脹的狀況,而是由於各種原因沒表現的特別明顯,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有所緩釋,幅度得以控制,而這也和房價的持續上漲很可能有一定的聯繫。

通常意義來講,衡量現在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主要是看CPI。而2016上半年我國CPI同比上漲不過2.1%,這個幅度還在可接受範圍內,並沒到通脹嚴重的地步。

房價呢?看看最近幾個月的新聞,幾乎每天都是某某地限購了,某某地要控制房價,國內以一二線城市為首,房價一直持續攀升。

特別是前段時間,上海還有群眾為了獲得買房資格不惜去假離婚,從中或多或少也可以看出來,廣大民人群對於房價會漲這件事的信心有多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單獨從物價角度來說通貨膨脹問題,似乎意義不大了。

但兩者之間並不是全無關係,正像有研究分析師表示,低通脹可能令市場對宏觀經濟環境持樂觀態度。目前,國內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通脹問題加上實體經濟疲軟,似乎正是資金持續流入以房地產為主等大的資產的主要原因。

而隨著房價持續上漲,說通脹情況下錢更不值錢、所以導致房價漲的言論也越來越多。還有人說,貨幣增長快的時候房價增長也快;貨幣增速回落,房價指數也同比回落,貨幣增速與房價增速的高度一致。

如果單單只是增速相似的話,其實還不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學道理,A跟B有因果關係,那麼A的變動勢確實會導致B的變動。但是反過來則不一定成立,A的變動導致B的變動,並不能直接說明A與B有因果關係,比如小明今天吃了日本料理,回家發現自己感冒了,並不能得出吃了日本料理就會感冒的結論。

我們具體來看看,首先,我們先從信貸說起,高房價的壓力下,全款買房已經不太常見,大部分人都是貸款買房,而信貸這個東西的力量是十分可怕的。

不僅僅是貸款買房,開發商通常會利用金融市場融資,施工隊和建築材料生產部門也會使用信貸,整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銷售過程中都離不開著信貸。

然而信貸是什麼?是未來的價值完全鎖定在一個商品上,大大降低了貨幣的流動性。這些大量的資金貨幣被鎖死了,那需要增發大量貨幣的政策似乎就說的通了。相反,房地產的火爆伴隨著信貸的發生量十分可怕。

但是學過經濟學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貨幣多印出來一些就有了,但價值是得慢慢創造的。貨幣能提高交易效率,卻不能替代價值的創造。所以無論貨幣的總量如何,並不是說錢印的越多,我們就越有錢了。

而正是因為購房者信貸行為越來越多,導致貨幣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實際上高價的房產與不斷增加的貨幣量,通過信貸的催化,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局面。

這也就不難看出,關於通脹和房價之間的關係,簡單總結就有兩種說法了:一種說法是,由於通脹過度抬高了房價;而另一種說法是,如果不是如此高的房價吸收了大量鈔票,那麼通脹會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高不可攀的房價,造成了大量的貨幣需求、通脹問題;而創造出來的貨幣也的確是推高了房價的。總得來說,不能簡單說通脹和房價孰因孰果。而是一個互相增強、相輔相成、正負反饋的複雜過程。

最後,但願我們的房價,不要一路飆升到天際吧。


我來破題。第一,房價是否過高?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國家,東部和西部經濟水平不同,北部和南部也不同,因此房價不能放在全國範圍內討論,只能問某某城市,某地段房價是否過高。中部縣城房價3000多,上海3萬多,北京5萬。房價高不高,有人說看租售比,我認為這個指標沒有意義,因為房價漲了,租金也會漲。給房價定價不是很難,就是看貸款政策,目前多地已經將首付30%降到20%了,為毛啊,當前房價30%已經超出市場可以提供的資金了,在不降價的情況下,只有降首付,因此可以判斷市場上的資金已經不能支持當前的房價了,當局先用降首付的辦法,榨出一部分銷售額,如果此舉效果不佳,房子庫存還在,你覺得房子會不會降點呢。這個不好預測,三個月之內就可以見到結果了。

第二,負利率,通貨膨脹,這個提法是2010,2011那幾年,美國搞QE,國內CPI是5%,也就是通脹,而存款利率是3.5%,因此銀行利息趕不上通脹,因此叫負利率。但是進入2014年,CPI已經降到2%以下,因此通脹沒有了,利率有轉正了。

第三,低收入,現在人工都比較高了吧,收入水平看個人能力,水泥工一天也好幾百呢。

是否有輿論引導?專業財經媒體,比如CCTV2還是有公信力的,可信度很高。再者,經濟狀況一周一個樣,是動態的,你上周看的輿情,沒有及時更新,你就out了。


我們國家的政策可不是輿論能脅迫的,更不是為了老百姓好的。

另外,我們國家的老百姓,性質類似奴工,請有此自覺。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當前中國的經濟存在這些事實: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那麼提問者所說的這些輿論就是對當前事實的正確反映,難道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不應該修改政策來改善這些事實,從而達到安撫群眾輿論的目的嗎?

反之,如果提問者是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並沒有像群眾輿論所反映的那樣: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認為輿論是在擴大化這些事實的負面影響(我猜這也是提問者的潛台詞),那麼政府該怎麼指定政策?政府政策制定者該聽取哪些意見?

不可否認的是,群眾輿論與當前事實的確會有些偏差,會嚴重干擾人們對目前經濟現狀的理性分析,那麼國家政策制定者的建議來源有哪些呢?一個理性的人會說,不顧群眾的輿論,僅參考權威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或嚴謹的統計數據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知道人類都是不完全理性的,而且經濟形勢風雲變幻,很難對未來的危機做出一個正確的預見,所以我們的決策也很難到達一個完美的狀態。那麼究竟需不需要安撫人民的情緒呢?在丹尼爾·卡尼曼的新書《思考,快與慢》中我剛好看到他對此有一個表述。

我同桑斯坦一樣,對非理性的恐懼和應對風險的公共政策的效用層疊都感到不適。不過,我也認同斯洛維克的觀點,即政策制定者不應該忽略普遍存在的恐懼情緒,即使這些情緒是毫無緣由的也不該忽略。不管理性與否,恐懼都是令人痛苦且身心俱疲的。政策制定者必須努力保護公眾不受恐懼情緒的影響,而不是只保護其不受真實存在的危險的傷害。

其中的效用層疊理論指的是:

效用層疊(availability cascade):有些情況下,關於某一風險的媒體報道能抓住部分公眾的注意力,這部分注意力進而會變成激憤和焦慮。這種情感反應本身就是一種宣揚,會推動媒體跟進報道,繼而會令人產生更大的焦慮,波及面也更大。這個循環有時候會因為那些專門負責連續不斷地散布擾亂民心消息的個人或組織的刻意操縱而加速運行。媒體競相製造吸引人眼球的頭條新聞,危險也隨之升級。一些科學家和其他領域的人士試圖抑制這種日益增長的恐懼和厭惡情緒,然而收效甚微,非但沒有達成初衷,反而激起了不少敵意:所有宣稱危險有些誇大其詞的人都有「欲蓋彌彰」的嫌疑。

我認為我們國家當然有受輿論嚴重影響從而確定的政策,並且這些政策可能嚴重浪費了納稅人的錢財以及濫用了公用資源配置,但是我們必須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這些輿論究竟有沒有事實依據?人們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輿論?我們的政策制定者該怎樣才能儘可能得平息人們的情緒?弄清楚這些問題之後才能夠理性地決策,從而儘可能地減少輿論對國家和人民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是像提問者這樣一刀切似地簡單問一句:真的是為了老百姓好嗎?因為人民群眾感到痛了,他們除了喊出來之外,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1. 為何把輿論的作用理解為「脅迫」?

2. 為何施政居然依靠輿論「脅迫」?

3. 為何「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不是事實?

簡直王八蛋!


脅迫,政府能夠做到不顧當下的利益,去發展什麼?輿論脅迫,這詞一點都不恰當,

第一這些聲音的真實性,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這些聲音是生活在中國每一位普通勞動者的共同聲音,你可以通過數字遊戲來扭曲,但是你不可否認的每一個人對此的感覺,誰不知道自己發下來多少工資,房價明白標著,物價在那漲著,當大米從1塊漲到3塊時候,你的工資從3000漲到3500,房價從4000漲到了1W.

第二這些聲音的正當性,美國把媒體權利當做第四權,而媒體起到的就是這些聲音的放大器的作用,這是最基本的權利,不是威脅,脅迫

第三國家對此的態度,以上的一些問題集中反映的是2個字,民生,我們討論發展,工業發展,農業發展,信息發展,所有的發展都是為了這兩個字民生,當然是以人民的感受,為尺度衡量,要問特點,就是集中在民生,要說影響,那就是任總道遠,多年發展的思路很少去考慮人的感受,單一的追求速度,和數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可能已經埋下了根源.


這個問題確實很奇怪,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是現實生活中常人都能深刻感受到的事實。

誤導?誤導當局,還是誤導民眾?

難道英明如我黨,還會被誤導?

難道一心為民如我黨,還會誤導民眾?

-------好吧,是我無聊了,這專題這提問看得真是烏雲蓋頂。


我只知道我兜里的錢越來越少,每張100塊的消失速度越來越快。

物質豐富了錢缺不夠了。


不是脅迫,而是媒體傾向於使用「流行的證據」,沒有學者的謹慎嚴密,也沒有具體的調查。也罷,媒體一向如此。就如當年的所謂的各種過熱,其實如果仔細做研究,並非如此。


天朝政府是絕對強勢,也只有CCAV的破落戶會發出此等悲鳴


其實在中國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國富而民窮。政府一味的弄形象工程,到頭來苦的還是我們老百姓。當問題得不到解決時候,民眾就是跟風,趁著混世為自己撈碗飯吃。其實政府要多做點切實符合民意的事情,少點面子,多點民心。


當下很多社會問題都是房價造成的,大齡剩女剩男,沒有房子,缺乏安全感,無法成家。造成女生找男朋友先看物質財富合不合要求,什麼愛情都物質面前變得脆弱不堪。適婚男人,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很難成家。這樣女生目標鎖定有房有車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大多結婚了,造成二奶,小三,多不勝數。而適婚男人無人問津。


日本人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勇氣突然宣布從1月28日起實行「負利率」。所謂「歪果仁」才「不歪」,現在才看出誰才是真正的「歪果仁」~~

先來看1月29日我們這裡所有的財經媒體自媒體知名博主知乎大咖……等等,有誰反應過來了沒?有誰想到這「歪果仁」是這麼玩的?

作為國內排名前三的上海知名大學金融系畢業的,現在屬於上海無業失業登記過不想就業的,我只能淺淺一笑~~曰:你時刻準備好了嗎

這是———————————————分割線

美聯儲處於加息通道,歐元區早就是負利率,現在又是日本宣布負利率。還不是一點點是二點點~好的,你狠的!你考慮過俺的感受嗎?

俺現在是想降息降准降貸款利率,提振經濟,增加流動性,恢復股市信心,保持經濟穩定;可是就一個問題——俺的人民幣是緊盯美元的。

美元在加息通道俺也加息。俺要死了:(二胡音樂現在響起~~利息一加人民幣流動性降低,股市大跌,實體經濟已經弱不禁風貸款都沒了俺還學美聯儲加息?要不要俺像90年代加息到年利益保值12%?開始發行500面值人民幣?

那好,俺不和你美元玩,俺和一籃子貨幣玩。歐元日元現在是負利率,俺也降息降准降貸款利益:)俺開心俺興奮俺睡不著覺的幸福!但問題又來了,俺的經濟實行負利率可以嗎?他們是負利率,但他們有低通脹那麼多年做保障,他們朝思暮想恨不得來個年2%的通脹率。但俺是每月1%以上通脹率。難不成要俺的印刷機開足馬力「印印印」?然後呢?通貨膨脹知道不?以後俺買草紙你開車帶俺的錢去買?匯市因為大量人民幣出現所以大跌美元大漲,俺幾十年的改革成果要被你匯率給「沒收」了?

所以,所以俺要告訴「央媽」——「歪果仁」們不是好叔叔:(

進也不好退也不好~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俺媽小時候教育俺的。人民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現鈔現匯資本資產……,你懂得~我只能幫到你這裡了。


實際情況。


房價過高、負利率、通貨膨脹、低收入,都是事實,輿論脅迫政策也談不上。


如果經濟上的輿論能脅迫政府政策, 那還能叫做政府嗎?


推薦閱讀:

王健林說89年的1000萬相當於現在十個億還多,是否屬實?這樣的話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有人說如果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到一定的地步,最好的辦法就是戰爭拉動內需?
辛巴威的通貨膨脹為何和如此的恐怖?這幾年辛巴威是如何發展過來的?希望能夠詳細的講解一下

TAG:房價 | 通貨膨脹 | 中國經濟 | 輿論 | 負利率 |